知府不同意
沈家村
沈家村民最近都有了个小烦恼。他们的烦恼就是,想弄清楚他们的小神仙到底在烦恼些什么。
整日在麦田里溜溜达达,看着麦子长吁短叹。县城酒楼都已经开发新的美食了,厨子几次邀小神仙前去品尝,都被小神仙拒绝了。没法,有人就专门去了一趟,把各类吃食都带回来给小神仙,但小神仙食不知味,瞧着依旧愁眉不展。
沈家村人大讶,还从未发生过连吃食都换不回小神仙心的事。难道会发生什么恐怖的事吗?
因为小神仙心情不好,导致整个沈家村人也心情不振。他们不高兴,周边村落也不高兴,整个吉县都不高兴。
沈村长觉得小神仙是压力太大了。他猜测,可能是小神仙太过注重这次收割了。
毕竟是小神仙下凡以后最注重的一件事,而且也是第一次使用神药浇灌麦苗,所以小神仙也很关心这次产量如何吧。但其实根本没必要紧张啊,任谁去麦田里转一圈,看看那鼓鼓囊囊的麦子,就知道这次收成一定很好吧。
最近这些天啊,村民们可是吃得好睡得香,都在盼望着等麦子收割后,能来场盛大的庆祝呢。
沈村长想宽慰宽慰小神仙,但几次找小神仙后,还是见小神仙神情凝重。
没办法,沈村长只好曲线救国,多和小神仙聊聊八卦,让小神仙转移一下注意力。要聊什么,自然是近期的大好事,边关大捷!
那位远赴边关的九皇子,本来没多少人会期待他有作为,但意外的是,他瞧着是真有明君像啊。
到了边关,没有作壁上观,而是亲自带起了军队,硬生生把敌人耗在了那里,没让敌人再进一步。甚至生擒了敌军一个贵族头目,斩首示众,让边关军队士气大振。
消息一传回来,皇帝陛下龙颜大悦,对九皇子大肆夸赞了一番。从前小透明了十几年的九皇子,远隔千里之外,却突然变成了京都里的热门人物。
不管其他皇子恨的多么咬牙切齿,有多么想把九皇子给按下去,但九皇子的存在还是愈加强烈。也有更多人开始考虑,这位素来默默无闻的九皇子,为何会异军突起,他是否有承担帝位的责任,甚至还有人开始衡量是否要压宝他夺位。
连沈村长都不吝夸道:“真的是大智慧,先前还以为是看不清形势,才敢参与边关那趟浑水,还担心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却原来是胸有成竹,之前只是藏拙,现在展现真正本领了啊。”
但是夸赞之余,沈村长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听说九皇子雷霆手段,强势斩首的行为引来了蛮夷震怒。蛮夷首领发誓要亲自参战,砍下九皇子的脑袋,挂在城门外。
如今蛮夷对九皇子恨之入骨,恨不得将其挫骨扬灰。再加上等天气转冷后,那蛮夷的生活就更不好过了。到那时,边关外杂草不生,没有余粮,在生存危机的胁迫下,蛮夷攻势必定激烈,势必会发了狠的攻占边城。
接下来边关怕是有硬仗要打,战况激烈,九皇子危险了啊。
达丝蒂听了,果然不再把注意力放在麦田上,被短暂地吸引走了注意。倒不是对这位古代封建统治者起了什么心思,而是她忽然发现,这位九皇子的战术似曾相识啊。
她若有所思,总感觉自己在什么时候听过这样排兵布阵的方法……
除了偶尔在村长口中得知一下边关境况后,达丝蒂还是加紧投入到了接下来的蝗灾防御中。
……
自从县令发出信后,就一直期盼着能收到府城回应。但等到他日也盼夜也盼,终于盼来回信时,却见上面两个大字——不准。
知府对县令可没抱有信任。别说来验证一下真假,他根本连一个字都不会信。
刚开始收到信时,知府其实还挺欣慰的。他知道吉县,当初把县令安排在这个地方时,他表面上像是对县令没有任何照顾,不再和县令有一丝瓜葛,但其实私下还是有关注一二的。
县令、知府、知府妹妹三人其实是自小一起长大的。因为青梅竹马,所以县令家和知府家定了娃娃亲。
当时,县令家还没落败,还是富贵人家。县令又是家中独子,自小受宠,锦衣玉食着长大。虽然性格顽劣,严加管教下,也只勉勉强强考上了进士。捐了个小官,就一心躺在祖辈的功德簿上混吃等死,自此品阶再无晋升。但因为背后有靠山,所以瞧着还是个好的夫郎人选。
本来就要成婚了,但就在此时,县令家被查了。卷进了一起贪污案,严加拷打后,最后结果是与嫌疑犯有所牵扯,但无大错。县令的爹被政敌趁机迫害,要了性命。县令的娘没经受住严刑逼供,一命呜呼。
县令家自此一落千丈,没了背后靠山,为人又蠢笨,也没了留在京城的资本,还被政敌利用诬陷。
就在此时,知府妹妹提出,她从前就没喜欢过县令这个毫无优点的草包少爷,只是觉得门当户对。但既然县令连这个优点也没了,那她也不愿嫁了,情愿去大皇子府里博一个前程。
把知府愁的呀,虽然他本来也看不上县令这种纨绔子弟,但毕竟县令家大人临终前还惦记着要两人完婚,这样取消不合君子之风,容易遭人唾弃。可问题是妹妹不喜欢这人,这人家里如今还变成现在这情形,嫁过去不得把妹妹委屈坏了。古板守旧的知府大人犹豫几天后,还是觉得不管怎样,他总得先想着妹妹。
于是就去帮着解决了县令政敌,保了县令的命,还有提出退婚一事。看县令还因为没本事待在这竞争激烈的京城,位子被人撬走,人又被贬出京城外。知府揉了揉额角,把县令安排在了自己名下的吉县处。
做完这些后,自觉可以了,遂说好两不相欠,自此县令和知府妹妹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不过说是这么说,到底是从小长大,还是伯父伯母唯一留在世上的孩子,知府暗地里还是会关照一二。
见县令去了吉县,却还是不改作风,仍旧游手好闲,干的还不如他手下一个衙役多,知府对他很失望。
谁知一段时间没关注后,再一看——
咦,这还是我治下的吉县吗?!
知府大惊。在如此恶劣的大环境里,竟然无人饿死,反而人们安居乐业,这是多么大一笔政绩啊。
太好了,县令这混不吝的终于有长进了。吉县变化这么大,在全国都算典范了,说不定在皇帝那里都能挂上名号。
知府欣慰,正打算把吉县列入示范县,想着要不要给县令调调位,但是仔细看了眼县令的报告——写的什么玩意,遇到了神仙?被神仙改造了整个县?还希望能把神仙推给皇帝,让皇帝下旨告诉全国人民?!
知府气得哆嗦,这县令经过如此大的教训,竟然还是这样不着调。甚至变本加厉,打算骗到皇帝陛下面前了!
他质问:“这纸怎么皱皱巴巴的,上面这些水渍是怎么回事?”
送信的人躬身回道:“大人,这是县令大人的泪迹,用来表示他写的全都发自肺腑。”
“恶心!”知府的手猛一收回来,纸张立刻掉在了地上。他恼羞成怒道:“不知悔改,就让他在吉县继续待着吧。”
知府非常失望,觉得县令连糊弄人都不找个好点的借口,着实可恶。
但县令反而觉得知府更可恶,他这是明摆着给知府送政绩去了,但是知府却反过来骂他?在得到知府置之不理的反应后,县令怒火蹭地就上来了,写一封不回应,那他就一连写个几百封。
知府怒骂县令满纸荒唐、不务正业,县令反喷知府见识短浅、大惊小怪。
就在双方扯皮之时,达丝蒂担忧已久的蝗灾终于来了。伴随着遮天蔽日的蝗虫身影,只听滴滴两声——
是垃圾箱发出了嗡鸣。赶在这时,垃圾箱的修复进度终于到达了75%,可以拿出有害垃圾了。
沈家村民最近都有了个小烦恼。他们的烦恼就是,想弄清楚他们的小神仙到底在烦恼些什么。
整日在麦田里溜溜达达,看着麦子长吁短叹。县城酒楼都已经开发新的美食了,厨子几次邀小神仙前去品尝,都被小神仙拒绝了。没法,有人就专门去了一趟,把各类吃食都带回来给小神仙,但小神仙食不知味,瞧着依旧愁眉不展。
沈家村人大讶,还从未发生过连吃食都换不回小神仙心的事。难道会发生什么恐怖的事吗?
因为小神仙心情不好,导致整个沈家村人也心情不振。他们不高兴,周边村落也不高兴,整个吉县都不高兴。
沈村长觉得小神仙是压力太大了。他猜测,可能是小神仙太过注重这次收割了。
毕竟是小神仙下凡以后最注重的一件事,而且也是第一次使用神药浇灌麦苗,所以小神仙也很关心这次产量如何吧。但其实根本没必要紧张啊,任谁去麦田里转一圈,看看那鼓鼓囊囊的麦子,就知道这次收成一定很好吧。
最近这些天啊,村民们可是吃得好睡得香,都在盼望着等麦子收割后,能来场盛大的庆祝呢。
沈村长想宽慰宽慰小神仙,但几次找小神仙后,还是见小神仙神情凝重。
没办法,沈村长只好曲线救国,多和小神仙聊聊八卦,让小神仙转移一下注意力。要聊什么,自然是近期的大好事,边关大捷!
那位远赴边关的九皇子,本来没多少人会期待他有作为,但意外的是,他瞧着是真有明君像啊。
到了边关,没有作壁上观,而是亲自带起了军队,硬生生把敌人耗在了那里,没让敌人再进一步。甚至生擒了敌军一个贵族头目,斩首示众,让边关军队士气大振。
消息一传回来,皇帝陛下龙颜大悦,对九皇子大肆夸赞了一番。从前小透明了十几年的九皇子,远隔千里之外,却突然变成了京都里的热门人物。
不管其他皇子恨的多么咬牙切齿,有多么想把九皇子给按下去,但九皇子的存在还是愈加强烈。也有更多人开始考虑,这位素来默默无闻的九皇子,为何会异军突起,他是否有承担帝位的责任,甚至还有人开始衡量是否要压宝他夺位。
连沈村长都不吝夸道:“真的是大智慧,先前还以为是看不清形势,才敢参与边关那趟浑水,还担心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却原来是胸有成竹,之前只是藏拙,现在展现真正本领了啊。”
但是夸赞之余,沈村长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听说九皇子雷霆手段,强势斩首的行为引来了蛮夷震怒。蛮夷首领发誓要亲自参战,砍下九皇子的脑袋,挂在城门外。
如今蛮夷对九皇子恨之入骨,恨不得将其挫骨扬灰。再加上等天气转冷后,那蛮夷的生活就更不好过了。到那时,边关外杂草不生,没有余粮,在生存危机的胁迫下,蛮夷攻势必定激烈,势必会发了狠的攻占边城。
接下来边关怕是有硬仗要打,战况激烈,九皇子危险了啊。
达丝蒂听了,果然不再把注意力放在麦田上,被短暂地吸引走了注意。倒不是对这位古代封建统治者起了什么心思,而是她忽然发现,这位九皇子的战术似曾相识啊。
她若有所思,总感觉自己在什么时候听过这样排兵布阵的方法……
除了偶尔在村长口中得知一下边关境况后,达丝蒂还是加紧投入到了接下来的蝗灾防御中。
……
自从县令发出信后,就一直期盼着能收到府城回应。但等到他日也盼夜也盼,终于盼来回信时,却见上面两个大字——不准。
知府对县令可没抱有信任。别说来验证一下真假,他根本连一个字都不会信。
刚开始收到信时,知府其实还挺欣慰的。他知道吉县,当初把县令安排在这个地方时,他表面上像是对县令没有任何照顾,不再和县令有一丝瓜葛,但其实私下还是有关注一二的。
县令、知府、知府妹妹三人其实是自小一起长大的。因为青梅竹马,所以县令家和知府家定了娃娃亲。
当时,县令家还没落败,还是富贵人家。县令又是家中独子,自小受宠,锦衣玉食着长大。虽然性格顽劣,严加管教下,也只勉勉强强考上了进士。捐了个小官,就一心躺在祖辈的功德簿上混吃等死,自此品阶再无晋升。但因为背后有靠山,所以瞧着还是个好的夫郎人选。
本来就要成婚了,但就在此时,县令家被查了。卷进了一起贪污案,严加拷打后,最后结果是与嫌疑犯有所牵扯,但无大错。县令的爹被政敌趁机迫害,要了性命。县令的娘没经受住严刑逼供,一命呜呼。
县令家自此一落千丈,没了背后靠山,为人又蠢笨,也没了留在京城的资本,还被政敌利用诬陷。
就在此时,知府妹妹提出,她从前就没喜欢过县令这个毫无优点的草包少爷,只是觉得门当户对。但既然县令连这个优点也没了,那她也不愿嫁了,情愿去大皇子府里博一个前程。
把知府愁的呀,虽然他本来也看不上县令这种纨绔子弟,但毕竟县令家大人临终前还惦记着要两人完婚,这样取消不合君子之风,容易遭人唾弃。可问题是妹妹不喜欢这人,这人家里如今还变成现在这情形,嫁过去不得把妹妹委屈坏了。古板守旧的知府大人犹豫几天后,还是觉得不管怎样,他总得先想着妹妹。
于是就去帮着解决了县令政敌,保了县令的命,还有提出退婚一事。看县令还因为没本事待在这竞争激烈的京城,位子被人撬走,人又被贬出京城外。知府揉了揉额角,把县令安排在了自己名下的吉县处。
做完这些后,自觉可以了,遂说好两不相欠,自此县令和知府妹妹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不过说是这么说,到底是从小长大,还是伯父伯母唯一留在世上的孩子,知府暗地里还是会关照一二。
见县令去了吉县,却还是不改作风,仍旧游手好闲,干的还不如他手下一个衙役多,知府对他很失望。
谁知一段时间没关注后,再一看——
咦,这还是我治下的吉县吗?!
知府大惊。在如此恶劣的大环境里,竟然无人饿死,反而人们安居乐业,这是多么大一笔政绩啊。
太好了,县令这混不吝的终于有长进了。吉县变化这么大,在全国都算典范了,说不定在皇帝那里都能挂上名号。
知府欣慰,正打算把吉县列入示范县,想着要不要给县令调调位,但是仔细看了眼县令的报告——写的什么玩意,遇到了神仙?被神仙改造了整个县?还希望能把神仙推给皇帝,让皇帝下旨告诉全国人民?!
知府气得哆嗦,这县令经过如此大的教训,竟然还是这样不着调。甚至变本加厉,打算骗到皇帝陛下面前了!
他质问:“这纸怎么皱皱巴巴的,上面这些水渍是怎么回事?”
送信的人躬身回道:“大人,这是县令大人的泪迹,用来表示他写的全都发自肺腑。”
“恶心!”知府的手猛一收回来,纸张立刻掉在了地上。他恼羞成怒道:“不知悔改,就让他在吉县继续待着吧。”
知府非常失望,觉得县令连糊弄人都不找个好点的借口,着实可恶。
但县令反而觉得知府更可恶,他这是明摆着给知府送政绩去了,但是知府却反过来骂他?在得到知府置之不理的反应后,县令怒火蹭地就上来了,写一封不回应,那他就一连写个几百封。
知府怒骂县令满纸荒唐、不务正业,县令反喷知府见识短浅、大惊小怪。
就在双方扯皮之时,达丝蒂担忧已久的蝗灾终于来了。伴随着遮天蔽日的蝗虫身影,只听滴滴两声——
是垃圾箱发出了嗡鸣。赶在这时,垃圾箱的修复进度终于到达了75%,可以拿出有害垃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