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掌
“哦?既然如此,那也别只说给孤,说给诸公一起听一听。”
殿外静鞭声响彻天际,随着内监一层一层地通报,十几个身着缟素的官员手持笏板从远处小小的一个点,走到他们面前,弯腰:
“臣等恭请太后圣安。”
“众卿平身——”
臣属起身了,整个殿内,唯有跪着的两身素衣格格不入,隐晦的目光如涌动的潮水一般不断侵袭。
“行了,你们也起来吧。”
“叫诸公前来,是为了匈奴求娶公主一事,孤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这些官员大多是跟随先帝逐鹿中原的开国功臣,这样的人也会互相扯着头发在天子堂前吵得脸红脖子粗。
一字一句织成的巨大乌云渐渐压过了另一种声音。
管钱的说自己没钱没粮。
管兵的说自己没人没兵。
既能引经据典又可以扯着嗓子哭嚎当年跟随先帝创业的不易,即使有少数人会说愿陈兵边关,保大随无忧,也被一条一条反驳回来。
在他们的一字一句中,另一个女子的命运就被这么仔细权衡下放弃了,即使她是公主。
或者说,就因为她是公主。
“他们一直是这一副死样子。”
“你要是害怕就别硬撑着。”
李云集的声音艰涩,像是一点一点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说得一点都不悦耳。
徐拂衣摇了摇头,注意到他垂下的双手紧握,借着衣袖的遮掩轻拍两下安抚:
“别攥这么紧,手会痒。”
李云集怔愣一下,慢慢松开。
“英王殿下,您觉得臣说得怎么样?”
松开的手再次攥紧,他阴沉着脸,转身,飘扬的衣角飞到了那个跳得最欢还敢来询问自己意见的臣属面前。
一只手揪住衣服,抡圆的拳头一拳砸在了辅国公的次子腹部:
“我觉得怎么样?我觉得我该送你去替代我皇姐和亲!”
“你是辅国公的儿子,我皇姐的表弟,结果你说,要送我皇姐去和亲!”
人被打得躺在地上打滚,李云集没有再上去添两脚,只站在原地,凝视周遭谴责他的一切。
在他背后,徐拂衣撩起裙摆跪下:
“娘娘,请您听听妾的想法。”
他慢慢转身,少女单薄瘦弱的背影镶嵌在眼睛里,周围的一切都像被笼罩在黑雾里,唯有她的身影最为清晰。
“你说。”
“妾认为,匈奴此番并不是为了来求公主和亲,而是为了试探我大随的虚实。”
“如果真应了匈奴的请求,反而让他们认为我们此时内务空虚、不战而怯;但若是拒绝他们的求亲,辅以金银珠宝安抚,更可以体现我大随的大国风范。”
她不卑不亢,眼睛里虽有怯意,但仍能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念。
这样的道理,其实这些人也懂,但没有一个人会说出来。因为他们不敢赌,万一真就因此和匈奴闹翻,大随已然承受不起与一个强族的战争。
只不过是一个女子罢了。
她想,他们觉得不过就是一个女子罢了。
身侧投下另一个人的影子,他的身形并不高大,但正好两个人可以并肩。
他跪下,在她身边,叩首恳求:
“姨母,徐三小姐说得有道理。求您,回拒和亲一事,儿臣自愿领兵驻守边关,保大随安定。”
太后久久不出声,寒冬腊月的气氛下,冰在凝结、扩张、蔓延。
她觉得自己就像是行走在冰原上孤独的旅人,无衣无粮,只差一瞬就能窒息。
“启禀太后,臣有罪。”
沙哑的声音从身后移动到徐拂衣面前。
这是绛侯,原身的父亲,祖母去世的那天唯一给过她一个拥抱的亲人。
闭上眼,心跳莫名加速,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绪往最坏的那方面滑动,但也不自觉的祈祷:
别放弃我。
“臣自请,以臣三女代替公主和亲匈奴。”
冰从皮肤钻进心脏,从里到外,把她塑造成了一个冰雕,只会愣愣地趴在原地,一动不动。
“啪!”
真的很冷。
就像那年大雪她半睁开眼,看见叔叔一家远去的身影,自己一个人躺在地上,滚烫的额头抵挡不住寒风的侵袭。
伴随着李云集给绛侯清脆的一声巴掌,一滴泪从她的眼睛里坠落在地。
似乎有什么东西碎了,她只觉得身上忽然很轻松,再无桎梏。
徐拂衣冥冥之中意识到:
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了一个真诚善良、直到生命最后都在求一份爱的女子。
“父亲。”
绛侯捂着脸,看着眼角微红的女儿。她虽身在低位,却没有丝毫畏惧,眼神直直地钻进他的内心。
“且不说,太后娘娘尚未发话,公主和亲一事尚未商定。就算是要公主和亲,您为什么这么着急的献上我呢?是因为我头顶上顶了一个英王的未婚妻的名号,您自以为是的揣摩掌权人的心思,怕我连累侯府才想送我去当这个和亲公主?”
“你在胡说些什么?!”
徐拂衣冷笑一声,站起来,一步一步逼近绛侯,眼里残存的遗憾与失望化作一滴接着一滴的眼泪逼得绛侯步步后退:
“我在胡说?你要是只是想献上女儿代替公主,二姐也未出嫁,您为什么不选?无非在你心里我就是个物品,一物多用,多好。”
绛侯脸上的红痕愈发明显,嘴唇哆嗦着一句话都说不出。
李云集默默站定在她的身边,他从头到尾除了那一巴掌,根本就不把绛侯放在眼睛里,而是长久地把目光停留在徐拂衣身上。
看着、盯着、想着,自己的眼睛里也变得湿润,也许,此时徐拂衣的痛苦和他的曾经类似。
他此时共情的不是徐拂衣,而是曾经的自己。
“你,你。”绛侯感受到旁边人投递的目光,一阵青一阵白,怒气越激越大,就和飞快充气的皮球一样,一呼一吸之间就到达了那个将要爆炸的临界值。
徐拂衣刚要闪躲,绛侯的巴掌就被一只手牢牢握住。
另一个人的体温不断进攻着她的领域。
是李云集,他站在她的身边,甚至是一种隐隐保护的姿势。
这样保护的姿态,以前在孤儿院的时候总是她来担任的,那是一种责任逼迫着她不能后退一步,但有的时候她也希望能有一个人陪在她身边,只要陪在她身边就好。
现在有了。
“绛侯还真是好气量。”李云集跟丢垃圾一样丢开绛侯的手,眼神蔑视,直接幻视这么多年在京城权贵家里搜刮的英王。
“行了”太后终于发话,“勤政殿是议事的地方,在这里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
“方才绛侯的想法,孤倒觉得······”
“母后!”
一声凄厉的女声和箭一样从远处射到眼前。
“公主,公主,您不能进去!”
提着剑,素衣女子提着裙从日光里一路跑到面前,裙角像炸开的重瓣茶花,从白色中透露出了属于红色的热烈与坚韧。
“母后,匈奴如果要和亲,就让儿臣去,不必再从臣属或者宗室里挑选其他的女子。她们尚且没享受过儿臣享受的权利,如何能叫她们去替儿臣担责!”
她砰得一下滑跪在地上,结结实实的。
这就是楚国公主,先皇唯一的一位公主,同李云集一母同胞,与龙凤胎弟弟不同,她自小养在皇后姨母的膝下。
徐拂衣甚至都能看到她伸手偷偷揉自己的膝盖。
“谁放你出来的?!”
太后到底是心疼这个从小养在自己跟前的女儿,挥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
“皇兄放我出来的。”
“母后,您······”
“行了,孤这不是正与诸公商议。”
太后拍了拍她的手:“诸公方才讨论了这么久,到底能给孤什么样的决定?”
没人说话,到现在还看不出来太后的意图,他们就是傻子。
明显太后也舍不得自己养大的女儿,更何况作为一个女子,太后也不想看到王朝的女子被送去和亲。
但是,谁都不敢担保匈奴会不会因为拒绝和亲而恼羞成怒。
“儿臣请旨。”
李云集迈出一步:
“儿臣自请,护送匈奴使者回边关。”
“你决定了?”
“是,儿臣自愿领兵护送使者,请太后恩准。”
“好,你既然决定了,那孤就准你领兵护送使者。”太后侧头低声问:
“皇上呢?”
“陛下在珍兽坊。”
“······罢了,蠢货一个。”
“英王听旨——”
“儿臣在。”
“孤给你一千精兵,你务必将使者平安送离国境,此后你就驻扎在边关,非诏不得动。”
“儿臣接旨。”
李云集不自觉把目光放到了徐拂衣身上。
她这样的瘦弱,又已经挂上了英王一派的头衔,如何能在京城里应对这些人腥风血雨。更何况,她无人可依、无人可靠,留在这里,也无人能庇护她。
可是边关的风沙也不适合养育她这样一朵娇花。
他又跪下来:
“儿臣想请太后给徐三姑娘赐下赏赐。儿臣一去边关,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不好再耽误徐三姑娘的大好年华,请太后做主,给徐三姑娘一道恩典。”
楚国公主仔细看了看底下的两个人,跟太后说:
“母后,不然您把这位姑娘招进宫里,给儿臣当伴读怎么样?”
“多谢公主好意,妾不愿。”
徐拂衣坚定地说:
“妾自白马寺,多次被英王所救。更何况,若是匈奴变卦,公主千金之躯自然不可能再去边关那样凶险的地方。”
“妾自请与英王同去。”
殿外静鞭声响彻天际,随着内监一层一层地通报,十几个身着缟素的官员手持笏板从远处小小的一个点,走到他们面前,弯腰:
“臣等恭请太后圣安。”
“众卿平身——”
臣属起身了,整个殿内,唯有跪着的两身素衣格格不入,隐晦的目光如涌动的潮水一般不断侵袭。
“行了,你们也起来吧。”
“叫诸公前来,是为了匈奴求娶公主一事,孤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这些官员大多是跟随先帝逐鹿中原的开国功臣,这样的人也会互相扯着头发在天子堂前吵得脸红脖子粗。
一字一句织成的巨大乌云渐渐压过了另一种声音。
管钱的说自己没钱没粮。
管兵的说自己没人没兵。
既能引经据典又可以扯着嗓子哭嚎当年跟随先帝创业的不易,即使有少数人会说愿陈兵边关,保大随无忧,也被一条一条反驳回来。
在他们的一字一句中,另一个女子的命运就被这么仔细权衡下放弃了,即使她是公主。
或者说,就因为她是公主。
“他们一直是这一副死样子。”
“你要是害怕就别硬撑着。”
李云集的声音艰涩,像是一点一点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说得一点都不悦耳。
徐拂衣摇了摇头,注意到他垂下的双手紧握,借着衣袖的遮掩轻拍两下安抚:
“别攥这么紧,手会痒。”
李云集怔愣一下,慢慢松开。
“英王殿下,您觉得臣说得怎么样?”
松开的手再次攥紧,他阴沉着脸,转身,飘扬的衣角飞到了那个跳得最欢还敢来询问自己意见的臣属面前。
一只手揪住衣服,抡圆的拳头一拳砸在了辅国公的次子腹部:
“我觉得怎么样?我觉得我该送你去替代我皇姐和亲!”
“你是辅国公的儿子,我皇姐的表弟,结果你说,要送我皇姐去和亲!”
人被打得躺在地上打滚,李云集没有再上去添两脚,只站在原地,凝视周遭谴责他的一切。
在他背后,徐拂衣撩起裙摆跪下:
“娘娘,请您听听妾的想法。”
他慢慢转身,少女单薄瘦弱的背影镶嵌在眼睛里,周围的一切都像被笼罩在黑雾里,唯有她的身影最为清晰。
“你说。”
“妾认为,匈奴此番并不是为了来求公主和亲,而是为了试探我大随的虚实。”
“如果真应了匈奴的请求,反而让他们认为我们此时内务空虚、不战而怯;但若是拒绝他们的求亲,辅以金银珠宝安抚,更可以体现我大随的大国风范。”
她不卑不亢,眼睛里虽有怯意,但仍能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念。
这样的道理,其实这些人也懂,但没有一个人会说出来。因为他们不敢赌,万一真就因此和匈奴闹翻,大随已然承受不起与一个强族的战争。
只不过是一个女子罢了。
她想,他们觉得不过就是一个女子罢了。
身侧投下另一个人的影子,他的身形并不高大,但正好两个人可以并肩。
他跪下,在她身边,叩首恳求:
“姨母,徐三小姐说得有道理。求您,回拒和亲一事,儿臣自愿领兵驻守边关,保大随安定。”
太后久久不出声,寒冬腊月的气氛下,冰在凝结、扩张、蔓延。
她觉得自己就像是行走在冰原上孤独的旅人,无衣无粮,只差一瞬就能窒息。
“启禀太后,臣有罪。”
沙哑的声音从身后移动到徐拂衣面前。
这是绛侯,原身的父亲,祖母去世的那天唯一给过她一个拥抱的亲人。
闭上眼,心跳莫名加速,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绪往最坏的那方面滑动,但也不自觉的祈祷:
别放弃我。
“臣自请,以臣三女代替公主和亲匈奴。”
冰从皮肤钻进心脏,从里到外,把她塑造成了一个冰雕,只会愣愣地趴在原地,一动不动。
“啪!”
真的很冷。
就像那年大雪她半睁开眼,看见叔叔一家远去的身影,自己一个人躺在地上,滚烫的额头抵挡不住寒风的侵袭。
伴随着李云集给绛侯清脆的一声巴掌,一滴泪从她的眼睛里坠落在地。
似乎有什么东西碎了,她只觉得身上忽然很轻松,再无桎梏。
徐拂衣冥冥之中意识到:
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了一个真诚善良、直到生命最后都在求一份爱的女子。
“父亲。”
绛侯捂着脸,看着眼角微红的女儿。她虽身在低位,却没有丝毫畏惧,眼神直直地钻进他的内心。
“且不说,太后娘娘尚未发话,公主和亲一事尚未商定。就算是要公主和亲,您为什么这么着急的献上我呢?是因为我头顶上顶了一个英王的未婚妻的名号,您自以为是的揣摩掌权人的心思,怕我连累侯府才想送我去当这个和亲公主?”
“你在胡说些什么?!”
徐拂衣冷笑一声,站起来,一步一步逼近绛侯,眼里残存的遗憾与失望化作一滴接着一滴的眼泪逼得绛侯步步后退:
“我在胡说?你要是只是想献上女儿代替公主,二姐也未出嫁,您为什么不选?无非在你心里我就是个物品,一物多用,多好。”
绛侯脸上的红痕愈发明显,嘴唇哆嗦着一句话都说不出。
李云集默默站定在她的身边,他从头到尾除了那一巴掌,根本就不把绛侯放在眼睛里,而是长久地把目光停留在徐拂衣身上。
看着、盯着、想着,自己的眼睛里也变得湿润,也许,此时徐拂衣的痛苦和他的曾经类似。
他此时共情的不是徐拂衣,而是曾经的自己。
“你,你。”绛侯感受到旁边人投递的目光,一阵青一阵白,怒气越激越大,就和飞快充气的皮球一样,一呼一吸之间就到达了那个将要爆炸的临界值。
徐拂衣刚要闪躲,绛侯的巴掌就被一只手牢牢握住。
另一个人的体温不断进攻着她的领域。
是李云集,他站在她的身边,甚至是一种隐隐保护的姿势。
这样保护的姿态,以前在孤儿院的时候总是她来担任的,那是一种责任逼迫着她不能后退一步,但有的时候她也希望能有一个人陪在她身边,只要陪在她身边就好。
现在有了。
“绛侯还真是好气量。”李云集跟丢垃圾一样丢开绛侯的手,眼神蔑视,直接幻视这么多年在京城权贵家里搜刮的英王。
“行了”太后终于发话,“勤政殿是议事的地方,在这里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
“方才绛侯的想法,孤倒觉得······”
“母后!”
一声凄厉的女声和箭一样从远处射到眼前。
“公主,公主,您不能进去!”
提着剑,素衣女子提着裙从日光里一路跑到面前,裙角像炸开的重瓣茶花,从白色中透露出了属于红色的热烈与坚韧。
“母后,匈奴如果要和亲,就让儿臣去,不必再从臣属或者宗室里挑选其他的女子。她们尚且没享受过儿臣享受的权利,如何能叫她们去替儿臣担责!”
她砰得一下滑跪在地上,结结实实的。
这就是楚国公主,先皇唯一的一位公主,同李云集一母同胞,与龙凤胎弟弟不同,她自小养在皇后姨母的膝下。
徐拂衣甚至都能看到她伸手偷偷揉自己的膝盖。
“谁放你出来的?!”
太后到底是心疼这个从小养在自己跟前的女儿,挥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
“皇兄放我出来的。”
“母后,您······”
“行了,孤这不是正与诸公商议。”
太后拍了拍她的手:“诸公方才讨论了这么久,到底能给孤什么样的决定?”
没人说话,到现在还看不出来太后的意图,他们就是傻子。
明显太后也舍不得自己养大的女儿,更何况作为一个女子,太后也不想看到王朝的女子被送去和亲。
但是,谁都不敢担保匈奴会不会因为拒绝和亲而恼羞成怒。
“儿臣请旨。”
李云集迈出一步:
“儿臣自请,护送匈奴使者回边关。”
“你决定了?”
“是,儿臣自愿领兵护送使者,请太后恩准。”
“好,你既然决定了,那孤就准你领兵护送使者。”太后侧头低声问:
“皇上呢?”
“陛下在珍兽坊。”
“······罢了,蠢货一个。”
“英王听旨——”
“儿臣在。”
“孤给你一千精兵,你务必将使者平安送离国境,此后你就驻扎在边关,非诏不得动。”
“儿臣接旨。”
李云集不自觉把目光放到了徐拂衣身上。
她这样的瘦弱,又已经挂上了英王一派的头衔,如何能在京城里应对这些人腥风血雨。更何况,她无人可依、无人可靠,留在这里,也无人能庇护她。
可是边关的风沙也不适合养育她这样一朵娇花。
他又跪下来:
“儿臣想请太后给徐三姑娘赐下赏赐。儿臣一去边关,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不好再耽误徐三姑娘的大好年华,请太后做主,给徐三姑娘一道恩典。”
楚国公主仔细看了看底下的两个人,跟太后说:
“母后,不然您把这位姑娘招进宫里,给儿臣当伴读怎么样?”
“多谢公主好意,妾不愿。”
徐拂衣坚定地说:
“妾自白马寺,多次被英王所救。更何况,若是匈奴变卦,公主千金之躯自然不可能再去边关那样凶险的地方。”
“妾自请与英王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