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日,便是下元节。沐京街巷各处早已点起明亮灯火,三日不绝,官衙亦连休三日,以便各家各户阖家祈福消灾,祭拜先祖。
白氏持家一贯严谨有条,这样的节日自然不敢怠慢,更是从半月前便陆续准备,时常在府内各处见一众仆役们来往不息,扫灰除尘,张灯挂彩,准备的紧紧有条。
院落各处早已挂满了五彩缤纷的灯笼,衬着天色将晚,将一派寂寥月夜映衬得四下明亮,宅院内外皆是一派喜庆。
衙门休整,窦言洵难得休息在家,傍晚便和窦言舟及两位登门拜访的同僚窝在正院处打叶子。冯黛珠忙着接待沐京府尹张知事和方知事一同而来的家眷,忙得不可开交,朗哥儿又是头一回见到年纪相仿的孩童,几个小脑瓜躺在乳母怀中咿呀学语,便是离着前院大老远都能听到欢笑不绝。
林栩立在廊下,看着仆役们忙碌的身影,心中却不由浮起几分恍惚。不知何时一轮圆月已悄然爬至房檐上,与灯火遥相辉映。月色沉寂,照着她的一双眼眸璨如星辉。
竹苓提着满装干果的竹篮子从院中走来,见她立在廊下发呆,便笑着上前道:
“夫人,眼下大爷那边好不热闹,咱们何不去看看?也好过您独自在这赏月啊。”
她闻言回过头来,轻勾唇角道:“有长嫂在那边应付着,她一向大方体贴,想必是不会出错的,我便不去凑热闹了。”
其实她才不愿往人堆里凑。
两位知事同属府尹衙门,听别院的嬷嬷提起窦言洵如今在工部的差事亦是窦言舟托了关系找故旧安排进去的,此番节庆,老爷们聚在一处谈天喝酒,冯黛珠同两位夫人话家常,自是大房露脸的时候,她一颗七窍玲珑心,自然不会去煞风景。更何况,听着前院欢笑声阵阵,想必窦言洵定是将几位客人陪得十分高兴。
正想着,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回头一看是白氏身边最得脸的掌事丫鬟福琏。因着节庆,福琏身着一身棠梨色妆花小袄,周正的脸庞一脸严肃,稳步走来向林栩行了个礼道:
“二少夫人,夫人请您过去一趟,说是有些今晚祭祖的安排要再给您交代一番。”
林栩便点头道:“好,我这便过去。”
下元家家户户都会祭祖祈福,从前未出阁时,她从不操心这类事,只记得哪些新炸出的糕点好吃,哪家的小贩卖的糖花精美,如今却也到了需要操持家务的年纪了。
她随着福琏缓步前行,经过前院时,灯笼愈发明亮,风中传来阵阵香火气,是府中早早便燃起的祭香,烟丝在空中盘旋袅袅而上,笼罩着整座院落,袅袅烟火缓生,比起往日倒平添几分暖意。
又过了几道回廊,才终于到了白氏所居的正殿,见来人是她,便早有守在门外的丫头为她轻轻将门推开。
白氏一身团福如意祥纹吉服端坐在殿内,中央摆放着一张供桌,上面早已供上了双耳黑铜香炉与盘盘祭品。见她进来慈祥地笑道:
“来了,今日家中祈福供奉的事儿不少,大房那眼下又在忙碌地迎客,待会儿祭祖之事,你作为新进门的媳妇儿,便也该在一旁学着点。”
林栩忙轻声道:“母亲尽管吩咐。”
祭祖的诸多事宜除去白氏,多半都由大房那边一一过目着,她入府不久便赶着重要的节庆,自然不会直接上手操持,白氏此时唤她过来,怕是担心冯黛珠那边一时忙于应酬,唯恐待会儿的祠堂那边出了乱子,才要她也多留心些。
见她点头应是,白氏神情慈和接着道:“你进府虽时日不久,我瞧着却是个沉静稳当的,大房媳妇儿性子欢脱,与你正好互补,往后家中的大小事务,你也该和家里的老人儿多学着点,我看别院几个嬷嬷都是操持稳重的,跟着她们静下心学,自然出不了差错。”
林栩垂眸道:“母亲在家中将各项事宜操持得井井有条,栩儿自当虚心求教。”
白氏接过福琏端来的热茶,慢条斯理地端起茶盏,又道:“你也不必过于谦逊,这些事只要肯下功夫都不难学,若是做得好了,日后还有更多要交给你打理。”
林栩忙低头应是,未多时,白氏喝了口茶,才不经意道:
“说起来老二这几日倒是有些忙,我瞧着他入了衙门也算有个正经事做,总比从前摆弄那些个酒楼啊鱼竿的好。听闻近日他在外头应酬颇多,你可曾见他?”
林栩神色微微一滞,随后轻声道:“夫君这些日子的确事务繁忙,虽很少在府中待着,却一直辛劳,不曾懈怠。”
白氏便笑着点点头,随即轻叹一声,眼中闪过些无奈:“弈徊自小性子便野,叫他收收心也难。你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往后还要多担待他些。”顿了顿,她慈爱一笑,语重心长道,“无论如何,你既已过门,又是由宫中赐下来的婚事,我们窦家自不会亏待了你。弈徊的性子我最明白,往后他若不思进取,那你来做他的主心骨便是。”
林栩心中微微一震。
白氏此番话语摆明是在提醒她,窦言洵平日作风并入不了她的眼,如今夫妻荣辱俱同,从前种种便作罢了,但往后若窦言洵再行为不检,恐怕便是她这个妻子劝导不善的结果。
她轻轻抿唇,垂着眼帘恭敬应道:“儿媳心中明白,定不负母亲所托。”
白氏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眼底几分安慰:“你明白就好。”
.
很快便到了正式祭祖之时。暮色四合,窦府内外灯火通明,烟火袅袅升腾,满是节庆才有的庄重。府中众人已纷纷聚集于祠堂前,准备着一年一度的隆重仪式。
林栩立在众人之后,已换了身素净的衣衫,窦言洵站在她身侧,一身浅灰色斜领直缀即便在夜幕下依然有着玉树临风之气。听闻他今日陪着打了半日叶子,输了不少钱两,眼下瞧着果然神情恍惚,眉眼间缀满懊恼。
大房送完客人,又忙不迭地换过礼服来到祠堂前。窦贞难得在家,一身蓝底礼服裙裾飘摇,又披着件锦毛皮斗篷,帽子和衣领处的绒毛在风中直扑倒她莹润的脸庞上。府里的两位姨娘并立在白氏身后不远处,郭姨娘许是受了风寒,穿得格外臃肿些,手边还牵着一个八九岁年纪的女孩子,一应穿着吉祥如意样式的礼服,脸上两只眼睛格外圆润,许是从未见过林栩,十分好奇地盯着她看。
向前望去,祠堂大门半开,几个神情肃穆的丫鬟婢子守在门外,内里灯火通明,隐约得见窦家先祖的牌位一字排开,烛火摇曳,光影映在牌位上,显得神圣而庄重。
作为娶进门的媳妇,她与冯黛珠皆不能踏入祠堂,只得在堂外静候,顺便督促操持着祭拜的流程。
却见窦言舟、窦言洵几个儿女尾随着家主,几人缓步进入。她隔着门槛望去,排排牌位肃穆林立,供桌上的香炉烟雾缭绕,空中烟火气不绝。
祭祀祈福亦是一套十分完备的流程,忙完祝祷、上香等一系列事之后,才算供奉完毕,众人又排着次序在蒲团之上磕了个头,才依次退了出来。
朗哥儿年纪小,又是头一回遇见这样大的阵仗,被嬷嬷抱在坏里想必不怎么舒服,一个劲儿地伸着小手唤冯黛珠。林栩看着众人次第而出,窦言洵走在末尾,她微微偏过头看一眼。
只见他眉眼半敛,繁星稀疏映照在他的脸上,瞧不出其他什么神情。只是四处一派凄冷月光,映照在他的身上,倒显得整个人愈发孤零零的。
刚嫁过来时,她费了几分心思留意别院众人,特意将竹苓与那个看上去很是机灵的弄玉安排在了一件屋子。小丫头没什么心机,模样机灵敏锐,性子却十分胆小,做事难免有些畏手畏脚的,竹苓一副知心姐姐的模样,很快便博取了弄玉的信任。
于是她便借着竹苓从弄玉口中,打探到一些关于窦言洵身世的细节。只言片语几经拼凑,当年那段早已不为人知的往事便也渐渐还得原貌。
原来当年夏氏相貌十分出众,是富商家的女儿,入府便是姨娘,没几个月便怀了窦言洵。然而彼时窦怀生仕途不顺,找了个道士算命,却说家中新降子嗣犯冲,克父克财,为保来日无虞,窦家便狠狠心,将才出生不久的窦言洵和夏氏迁到新建的别院住。没多久,夏氏便再度怀了子嗣,好不容易熬到十月生产,竟又是一位男胎,这下府内便盛传夏氏再度复宠的言论,没想到没出满月,夏氏便带着窦言洵在溪边玩耍时,失足落水,一同掉进溪水中的,还有当时那个尚在襁褓的婴儿。
自此窦言洵克死生母,弟弟的传言便在府内不胫而走,窦言舟更是连夜高烧不止,窦怀生没有法子,便派窦言洵前往自己的老家塞北短居。而这一去,便是足足五年。
待他终于被接回后,少年阴郁却成了散漫放纵的模样,多年前那个闷闷不乐在路边提着砂石的病弱少年,如今长成了不务正业恶名昭彰的纨绔。
白氏持家一贯严谨有条,这样的节日自然不敢怠慢,更是从半月前便陆续准备,时常在府内各处见一众仆役们来往不息,扫灰除尘,张灯挂彩,准备的紧紧有条。
院落各处早已挂满了五彩缤纷的灯笼,衬着天色将晚,将一派寂寥月夜映衬得四下明亮,宅院内外皆是一派喜庆。
衙门休整,窦言洵难得休息在家,傍晚便和窦言舟及两位登门拜访的同僚窝在正院处打叶子。冯黛珠忙着接待沐京府尹张知事和方知事一同而来的家眷,忙得不可开交,朗哥儿又是头一回见到年纪相仿的孩童,几个小脑瓜躺在乳母怀中咿呀学语,便是离着前院大老远都能听到欢笑不绝。
林栩立在廊下,看着仆役们忙碌的身影,心中却不由浮起几分恍惚。不知何时一轮圆月已悄然爬至房檐上,与灯火遥相辉映。月色沉寂,照着她的一双眼眸璨如星辉。
竹苓提着满装干果的竹篮子从院中走来,见她立在廊下发呆,便笑着上前道:
“夫人,眼下大爷那边好不热闹,咱们何不去看看?也好过您独自在这赏月啊。”
她闻言回过头来,轻勾唇角道:“有长嫂在那边应付着,她一向大方体贴,想必是不会出错的,我便不去凑热闹了。”
其实她才不愿往人堆里凑。
两位知事同属府尹衙门,听别院的嬷嬷提起窦言洵如今在工部的差事亦是窦言舟托了关系找故旧安排进去的,此番节庆,老爷们聚在一处谈天喝酒,冯黛珠同两位夫人话家常,自是大房露脸的时候,她一颗七窍玲珑心,自然不会去煞风景。更何况,听着前院欢笑声阵阵,想必窦言洵定是将几位客人陪得十分高兴。
正想着,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回头一看是白氏身边最得脸的掌事丫鬟福琏。因着节庆,福琏身着一身棠梨色妆花小袄,周正的脸庞一脸严肃,稳步走来向林栩行了个礼道:
“二少夫人,夫人请您过去一趟,说是有些今晚祭祖的安排要再给您交代一番。”
林栩便点头道:“好,我这便过去。”
下元家家户户都会祭祖祈福,从前未出阁时,她从不操心这类事,只记得哪些新炸出的糕点好吃,哪家的小贩卖的糖花精美,如今却也到了需要操持家务的年纪了。
她随着福琏缓步前行,经过前院时,灯笼愈发明亮,风中传来阵阵香火气,是府中早早便燃起的祭香,烟丝在空中盘旋袅袅而上,笼罩着整座院落,袅袅烟火缓生,比起往日倒平添几分暖意。
又过了几道回廊,才终于到了白氏所居的正殿,见来人是她,便早有守在门外的丫头为她轻轻将门推开。
白氏一身团福如意祥纹吉服端坐在殿内,中央摆放着一张供桌,上面早已供上了双耳黑铜香炉与盘盘祭品。见她进来慈祥地笑道:
“来了,今日家中祈福供奉的事儿不少,大房那眼下又在忙碌地迎客,待会儿祭祖之事,你作为新进门的媳妇儿,便也该在一旁学着点。”
林栩忙轻声道:“母亲尽管吩咐。”
祭祖的诸多事宜除去白氏,多半都由大房那边一一过目着,她入府不久便赶着重要的节庆,自然不会直接上手操持,白氏此时唤她过来,怕是担心冯黛珠那边一时忙于应酬,唯恐待会儿的祠堂那边出了乱子,才要她也多留心些。
见她点头应是,白氏神情慈和接着道:“你进府虽时日不久,我瞧着却是个沉静稳当的,大房媳妇儿性子欢脱,与你正好互补,往后家中的大小事务,你也该和家里的老人儿多学着点,我看别院几个嬷嬷都是操持稳重的,跟着她们静下心学,自然出不了差错。”
林栩垂眸道:“母亲在家中将各项事宜操持得井井有条,栩儿自当虚心求教。”
白氏接过福琏端来的热茶,慢条斯理地端起茶盏,又道:“你也不必过于谦逊,这些事只要肯下功夫都不难学,若是做得好了,日后还有更多要交给你打理。”
林栩忙低头应是,未多时,白氏喝了口茶,才不经意道:
“说起来老二这几日倒是有些忙,我瞧着他入了衙门也算有个正经事做,总比从前摆弄那些个酒楼啊鱼竿的好。听闻近日他在外头应酬颇多,你可曾见他?”
林栩神色微微一滞,随后轻声道:“夫君这些日子的确事务繁忙,虽很少在府中待着,却一直辛劳,不曾懈怠。”
白氏便笑着点点头,随即轻叹一声,眼中闪过些无奈:“弈徊自小性子便野,叫他收收心也难。你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往后还要多担待他些。”顿了顿,她慈爱一笑,语重心长道,“无论如何,你既已过门,又是由宫中赐下来的婚事,我们窦家自不会亏待了你。弈徊的性子我最明白,往后他若不思进取,那你来做他的主心骨便是。”
林栩心中微微一震。
白氏此番话语摆明是在提醒她,窦言洵平日作风并入不了她的眼,如今夫妻荣辱俱同,从前种种便作罢了,但往后若窦言洵再行为不检,恐怕便是她这个妻子劝导不善的结果。
她轻轻抿唇,垂着眼帘恭敬应道:“儿媳心中明白,定不负母亲所托。”
白氏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眼底几分安慰:“你明白就好。”
.
很快便到了正式祭祖之时。暮色四合,窦府内外灯火通明,烟火袅袅升腾,满是节庆才有的庄重。府中众人已纷纷聚集于祠堂前,准备着一年一度的隆重仪式。
林栩立在众人之后,已换了身素净的衣衫,窦言洵站在她身侧,一身浅灰色斜领直缀即便在夜幕下依然有着玉树临风之气。听闻他今日陪着打了半日叶子,输了不少钱两,眼下瞧着果然神情恍惚,眉眼间缀满懊恼。
大房送完客人,又忙不迭地换过礼服来到祠堂前。窦贞难得在家,一身蓝底礼服裙裾飘摇,又披着件锦毛皮斗篷,帽子和衣领处的绒毛在风中直扑倒她莹润的脸庞上。府里的两位姨娘并立在白氏身后不远处,郭姨娘许是受了风寒,穿得格外臃肿些,手边还牵着一个八九岁年纪的女孩子,一应穿着吉祥如意样式的礼服,脸上两只眼睛格外圆润,许是从未见过林栩,十分好奇地盯着她看。
向前望去,祠堂大门半开,几个神情肃穆的丫鬟婢子守在门外,内里灯火通明,隐约得见窦家先祖的牌位一字排开,烛火摇曳,光影映在牌位上,显得神圣而庄重。
作为娶进门的媳妇,她与冯黛珠皆不能踏入祠堂,只得在堂外静候,顺便督促操持着祭拜的流程。
却见窦言舟、窦言洵几个儿女尾随着家主,几人缓步进入。她隔着门槛望去,排排牌位肃穆林立,供桌上的香炉烟雾缭绕,空中烟火气不绝。
祭祀祈福亦是一套十分完备的流程,忙完祝祷、上香等一系列事之后,才算供奉完毕,众人又排着次序在蒲团之上磕了个头,才依次退了出来。
朗哥儿年纪小,又是头一回遇见这样大的阵仗,被嬷嬷抱在坏里想必不怎么舒服,一个劲儿地伸着小手唤冯黛珠。林栩看着众人次第而出,窦言洵走在末尾,她微微偏过头看一眼。
只见他眉眼半敛,繁星稀疏映照在他的脸上,瞧不出其他什么神情。只是四处一派凄冷月光,映照在他的身上,倒显得整个人愈发孤零零的。
刚嫁过来时,她费了几分心思留意别院众人,特意将竹苓与那个看上去很是机灵的弄玉安排在了一件屋子。小丫头没什么心机,模样机灵敏锐,性子却十分胆小,做事难免有些畏手畏脚的,竹苓一副知心姐姐的模样,很快便博取了弄玉的信任。
于是她便借着竹苓从弄玉口中,打探到一些关于窦言洵身世的细节。只言片语几经拼凑,当年那段早已不为人知的往事便也渐渐还得原貌。
原来当年夏氏相貌十分出众,是富商家的女儿,入府便是姨娘,没几个月便怀了窦言洵。然而彼时窦怀生仕途不顺,找了个道士算命,却说家中新降子嗣犯冲,克父克财,为保来日无虞,窦家便狠狠心,将才出生不久的窦言洵和夏氏迁到新建的别院住。没多久,夏氏便再度怀了子嗣,好不容易熬到十月生产,竟又是一位男胎,这下府内便盛传夏氏再度复宠的言论,没想到没出满月,夏氏便带着窦言洵在溪边玩耍时,失足落水,一同掉进溪水中的,还有当时那个尚在襁褓的婴儿。
自此窦言洵克死生母,弟弟的传言便在府内不胫而走,窦言舟更是连夜高烧不止,窦怀生没有法子,便派窦言洵前往自己的老家塞北短居。而这一去,便是足足五年。
待他终于被接回后,少年阴郁却成了散漫放纵的模样,多年前那个闷闷不乐在路边提着砂石的病弱少年,如今长成了不务正业恶名昭彰的纨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