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墨霜沉吟半晌,黛眉微蹙,方缓缓启齿道:“那李忠老儿,虽则智谋如海,百战不殆,却也并非无隙可乘。此番大胜,想来他已是志得意满,难免疏漏。骄兵之计,古来有之,若我等能探得敌情虚实,寻其弱点,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或可觅得一线生机,反败为胜也未可知。”
“软肋?”聪紫若有所思,修长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吟道:“妹妹的意思是……从他身边人入手?”
“正是如此,”墨霜点头道,“我回京之前,早已遣人潜入敌营,乔装打扮,明察暗访,四处打探消息,想来不日便有回音了。”
聪紫闻言,心下稍安,又追问道:“妹妹派了何人?此人可靠否?”
宋墨霜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道:“姐姐放心,我派的是笙姬的哥哥,其人机敏可靠,武艺高强,更兼精通多国语言,乔装打扮,深入敌后,探听虚实,不日便有消息传来。想那李忠老儿,虽也算是智勇双全,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身边焉能尽是赤胆忠心之辈?若能策反一二,里应外合,大事可成矣。”她语气不疾不徐,却字字珠玑,令人信服。
那金笙姬,乃是宋墨霜的贴身大丫鬟之一,她的一家人因东北战乱,被宋家收留,自幼陪伴宋墨霜,忠诚是无虞的。
聪紫闻言,心中稍安,长舒一口气,叹道:“妹妹果然心思缜密,运筹帷幄,姐姐不及也。”
宋墨霜又打趣道:“况且,你我姐妹在此长吁短叹,忧心如焚,焉知那尉迟老兄是否被宁国优待,在敌营中饮酒作乐,与敌将谈笑风生,指点江山呢?说不定此刻正等着咱们去接他凯旋呢!”
聪紫知她故意说得轻松诙谐,想冲淡这凝重的气氛。
二人相视一笑,屋内气氛倒也轻松了不少,连窗外枝头上的鸟儿,也跟着欢快地叫了几声,婉转啼鸣。
聪紫轻轻颔首,复又道:“妹妹,依你之见……那李忠,他究竟意欲何为?”
此言可谓一语中的。
盖因当今之紧要,非那远在宁京的敌国皇帝心心念念着什么,而是那如今手握尉迟将军性命的敌军主帅,他究竟打的甚么算盘。
若是李忠与尉迟凯有私怨,先斩后奏了,不过是师爷如何写奏折之考虑罢了。
李忠毕竟是李二的心腹,斩了敌方主帅,名正言顺是为了宁国利益,宁皇却是无法兴师问罪的。
宋墨霜沉吟半晌,方缓缓道:“李忠狼子野心,如今挟持尉迟,无非以此为饵,要挟我军,或……或逼我朝割地赔款,又或……” 说到此处,她便住了口,然姐妹二人心照不宣,这“又或”二字之中,不知藏了多少令人心惊胆战的可能。
“割地赔款,于那李忠,有何益处?于他李二王爷家,又添得甚么好处?” 聪紫秀眉紧蹙,手指轻叩桌面,“若是割地赔款,我朝与宁国之边境,岂非要重划?这……”
她顿了顿,复又道:“这百年来,南北两国沿长城对峙,各自固守疆土,繁衍生息。如今若是贸贸然重新划分,那宁国又无全然吞并我许国之力,岂非看似是开疆扩土了,实则反倒要为这分赃之事,内耗不休?”
宋墨霜微微不解,只听得聪紫续道:“此次领军的,乃是李二的家将。我自宁国使臣的千金处听闻,又有那拓跋家的猛将,大老远自西海赶来,便是因着那拓跋家,硬要在东边也与李家分一杯羹。这么算来,倒是这宁皇无甚所得了。若是和谈……”
拓跋家的猛将,便是那在前线被宋墨霜一箭射去了头盔红缨的拓跋安了。
宋墨霜苦笑一声:“宁国觊觎中原久矣,便是能蚕食鲸吞,步步为营,于他们而言,也是好的。”
聪紫默然了。
两国这百年棋局,千头万绪,繁杂无比,她着实不知,该如何与墨霜细细分说。
便是说了,也不知这傻妹妹,又能解得几何?
“姐姐,”宋墨霜见她如此,只道她是忧心尉迟凯之安危,心中不忍,便柔声劝慰道,“姐姐莫要胡思乱想,杞人忧天了。俗话说得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会有法子的。待我回到前线,便亲自去探探那‘北方之狐’的虚实,瞧瞧他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她语气坚定,带着她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时的果决与自信。
聪紫凝视着宋墨霜,见她眉宇间英气勃发,宛若一柄出鞘的宝剑,心中不觉幽幽一叹。
如今叫她挂心的,并非尉迟凯的生死安危,而是眼前这傻妹妹,生怕她一时冲动,上了前线,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傻事来。
想那尉迟凯,不过是家族安排的姻亲,情分淡薄如水。虽然此刻念及他往日的情谊,心中不忍,然则前线战事,将士生死,却非她所能掌控。
若是尉迟凯真有个三长两短,她也不过是改嫁他人罢了,甚或是顶着“守寡”的名头,自由自在。
可自幼一块儿长大的妹妹,却只有一个。
宋墨霜在前线出生入死,如何能不叫她牵肠挂肚?
“姐姐放心便是,”墨霜回以坚定的眼神,语气铿锵有力,“我定将尉迟凯平安带回!”
二人一时无言,唯有晨风轻拂院中芭蕉,发出阵阵沙沙低语,宛若诉说着这盛世棋局之中,儿女情长与家国天下的无奈纠葛。
聪紫心下兀自放不下,眉头蹙得紧紧的,只想着如何劝得宋墨霜回转心意,莫要执意去那北线战场。
一来,如今战事胶着,刀枪无眼,便是男儿身尚且危险重重,何况她到底是个女儿家,自幼也是被父母捧在手心的;二来,她们是宋家人,南方世家,与那宁国并无甚深仇大恨,更无利益冲突,何苦去趟这北方军镇的浑水,与宁国刀兵相见?
她轻轻叹了一口气,暗自思忖:便是那宁国真个灭了许国,李家坐了皇甫家的江山,做了那中原之主,于宋家又有何妨碍?须知道那宁国疆域广阔,横跨东西,若是打通了商路,宋家的生意还能做得更大呢!
这孩子,到底是年轻气盛,不明世事。
她又想起苏蔷的话:“我苏家世代经商,买卖自东土中原,做到西海之滨,靠的不是刀枪剑戟,而是广交朋友,和气生财。这天下,谁做皇帝,于我苏家并无甚分别,只要能安稳做生意,便是太平盛世。”
聪紫沉吟片刻,忽而眼波流转,语带戏谑,开口道:“妹妹,你可知那张云校尉对你……” 说着,掩唇轻笑,欲语还休。
墨霜闻言,语气轻柔,略带无奈:“姐姐又拿我取笑了。张云待我,一如忠仆护主,并无其他。他呀,心有所属,只是当局者迷罢了。”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况且,我如今一心只想着沙场征战,保家卫国,哪里又顾得上儿女私情呢?”
聪紫手指轻轻点了点墨霜的额头,嗔道:“你这丫头,倒是一心扑在军营里了。也罢,依你所说,是我多虑了。只是,你这般巾帼不让须眉,怕是寻常男子也不敢对你表白心意,倒须得叫姐姐我,替你操心这终身大事了。”
宋墨轻叹一声,道:“我读那些书,却是觉得,情之一字,最是难解。况且你我身为宋家女儿,自有家族安排婚姻,若是私下另有牵扯,徒增烦恼,反倒不美。”
两人相视,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深宅大院里的女儿家,纵然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却也少了许多自由,宛如那金丝雀,困于笼中,不得展翅高飞。
聪紫又道:“与妹妹相配的男子,倒也不乏青年才俊。譬如那吴家公子,文采虽然不算斐然,吟诗作对之时,倒也算得上是出口成章;李家少爷,武艺超群,弓马娴熟,更兼一表人才。这等人物,想来妹妹也能入眼吧?”
聪紫自己便是诗人,自古以来,文人相轻,让她认真夸那吴家公子的酸诗,却是不能。
而她只是略识弓马,是以夸起来李家少爷的武艺,倒是可以张口即来。
墨霜听罢,莞尔一笑,道:“姐姐惯会取笑人。这等连京城都未出过的纨绔膏粱子弟,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罢了。我在边关,刀口舔血的日子过惯了,生离死别也见得多了,如今只盼着战乱早平,叫百姓们能安居乐业,重返故乡。至于终身大事,迟些再议也不妨。”
聪紫听了这一番“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言语,不觉神色黯然,幽幽叹了一口气道:“妹妹此言,真真叫我……”
她心想,这妹妹在沙场历练,心境自然不同。而自己身在京城,虽也略知朝政,但终究不如她亲历战火来得真切,正如古语所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她又想起战火连天,百姓流离失所之苦,心中又叹了一声,暗道自己深闺之中,不过是从故纸堆里读到罢了,可不就是不食人间烟火么?
聪紫沉吟片刻,又道:“妹妹所言极是。如今国事为重,儿女私情,实不该放在心上。依姐姐愚见,妹妹不如再去前线历练一番,待战事平息,再作计较,那时选择也广些,亦可更自主些。”
她心里却另有一番盘算:寻常庶出女儿家,嫁给谁,自是家族长辈说了算。可若成了朝堂上难得的女将军,便是另一番光景了,届时,莫说是自己选夫婿,便是招婿入赘,想来也是使得的。
聪紫续道:“此次倒不必急着回北边,要论军功,自然是南边更胜一筹。”
宋墨霜闻言,不禁莞尔一笑:“姐姐莫不是忘了?妹妹我可是个‘旱鸭子’,不识水性。若是贸然出海,怕是要闹出笑话来。”
宋聪紫闻言大笑: “傻妹妹,出海这等危险的苦差事,哪里用得着我们宋家千金亲力亲为?你只消去南方督造战舰,调拨粮草军械,便是一桩大功,又何须劳神苦思,代军士之职役,亲自上阵?”
她说到此处,顿了顿,那半句“如此一来,便可以名正言顺地躲懒了”到底咽了回去,只抿嘴一笑。
宋墨霜听罢,低头沉思,半晌不语,似在思量姐姐话中深意。
二人正自絮语,忽听得一阵风过,吹得窗棂咯吱作响。聪紫心中一动,问道:“妹妹,你可是听见什么动静了?”
墨霜侧耳细听,笑道:“不过是风声罢了,姐姐多虑了。”
“软肋?”聪紫若有所思,修长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吟道:“妹妹的意思是……从他身边人入手?”
“正是如此,”墨霜点头道,“我回京之前,早已遣人潜入敌营,乔装打扮,明察暗访,四处打探消息,想来不日便有回音了。”
聪紫闻言,心下稍安,又追问道:“妹妹派了何人?此人可靠否?”
宋墨霜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道:“姐姐放心,我派的是笙姬的哥哥,其人机敏可靠,武艺高强,更兼精通多国语言,乔装打扮,深入敌后,探听虚实,不日便有消息传来。想那李忠老儿,虽也算是智勇双全,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身边焉能尽是赤胆忠心之辈?若能策反一二,里应外合,大事可成矣。”她语气不疾不徐,却字字珠玑,令人信服。
那金笙姬,乃是宋墨霜的贴身大丫鬟之一,她的一家人因东北战乱,被宋家收留,自幼陪伴宋墨霜,忠诚是无虞的。
聪紫闻言,心中稍安,长舒一口气,叹道:“妹妹果然心思缜密,运筹帷幄,姐姐不及也。”
宋墨霜又打趣道:“况且,你我姐妹在此长吁短叹,忧心如焚,焉知那尉迟老兄是否被宁国优待,在敌营中饮酒作乐,与敌将谈笑风生,指点江山呢?说不定此刻正等着咱们去接他凯旋呢!”
聪紫知她故意说得轻松诙谐,想冲淡这凝重的气氛。
二人相视一笑,屋内气氛倒也轻松了不少,连窗外枝头上的鸟儿,也跟着欢快地叫了几声,婉转啼鸣。
聪紫轻轻颔首,复又道:“妹妹,依你之见……那李忠,他究竟意欲何为?”
此言可谓一语中的。
盖因当今之紧要,非那远在宁京的敌国皇帝心心念念着什么,而是那如今手握尉迟将军性命的敌军主帅,他究竟打的甚么算盘。
若是李忠与尉迟凯有私怨,先斩后奏了,不过是师爷如何写奏折之考虑罢了。
李忠毕竟是李二的心腹,斩了敌方主帅,名正言顺是为了宁国利益,宁皇却是无法兴师问罪的。
宋墨霜沉吟半晌,方缓缓道:“李忠狼子野心,如今挟持尉迟,无非以此为饵,要挟我军,或……或逼我朝割地赔款,又或……” 说到此处,她便住了口,然姐妹二人心照不宣,这“又或”二字之中,不知藏了多少令人心惊胆战的可能。
“割地赔款,于那李忠,有何益处?于他李二王爷家,又添得甚么好处?” 聪紫秀眉紧蹙,手指轻叩桌面,“若是割地赔款,我朝与宁国之边境,岂非要重划?这……”
她顿了顿,复又道:“这百年来,南北两国沿长城对峙,各自固守疆土,繁衍生息。如今若是贸贸然重新划分,那宁国又无全然吞并我许国之力,岂非看似是开疆扩土了,实则反倒要为这分赃之事,内耗不休?”
宋墨霜微微不解,只听得聪紫续道:“此次领军的,乃是李二的家将。我自宁国使臣的千金处听闻,又有那拓跋家的猛将,大老远自西海赶来,便是因着那拓跋家,硬要在东边也与李家分一杯羹。这么算来,倒是这宁皇无甚所得了。若是和谈……”
拓跋家的猛将,便是那在前线被宋墨霜一箭射去了头盔红缨的拓跋安了。
宋墨霜苦笑一声:“宁国觊觎中原久矣,便是能蚕食鲸吞,步步为营,于他们而言,也是好的。”
聪紫默然了。
两国这百年棋局,千头万绪,繁杂无比,她着实不知,该如何与墨霜细细分说。
便是说了,也不知这傻妹妹,又能解得几何?
“姐姐,”宋墨霜见她如此,只道她是忧心尉迟凯之安危,心中不忍,便柔声劝慰道,“姐姐莫要胡思乱想,杞人忧天了。俗话说得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会有法子的。待我回到前线,便亲自去探探那‘北方之狐’的虚实,瞧瞧他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她语气坚定,带着她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时的果决与自信。
聪紫凝视着宋墨霜,见她眉宇间英气勃发,宛若一柄出鞘的宝剑,心中不觉幽幽一叹。
如今叫她挂心的,并非尉迟凯的生死安危,而是眼前这傻妹妹,生怕她一时冲动,上了前线,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傻事来。
想那尉迟凯,不过是家族安排的姻亲,情分淡薄如水。虽然此刻念及他往日的情谊,心中不忍,然则前线战事,将士生死,却非她所能掌控。
若是尉迟凯真有个三长两短,她也不过是改嫁他人罢了,甚或是顶着“守寡”的名头,自由自在。
可自幼一块儿长大的妹妹,却只有一个。
宋墨霜在前线出生入死,如何能不叫她牵肠挂肚?
“姐姐放心便是,”墨霜回以坚定的眼神,语气铿锵有力,“我定将尉迟凯平安带回!”
二人一时无言,唯有晨风轻拂院中芭蕉,发出阵阵沙沙低语,宛若诉说着这盛世棋局之中,儿女情长与家国天下的无奈纠葛。
聪紫心下兀自放不下,眉头蹙得紧紧的,只想着如何劝得宋墨霜回转心意,莫要执意去那北线战场。
一来,如今战事胶着,刀枪无眼,便是男儿身尚且危险重重,何况她到底是个女儿家,自幼也是被父母捧在手心的;二来,她们是宋家人,南方世家,与那宁国并无甚深仇大恨,更无利益冲突,何苦去趟这北方军镇的浑水,与宁国刀兵相见?
她轻轻叹了一口气,暗自思忖:便是那宁国真个灭了许国,李家坐了皇甫家的江山,做了那中原之主,于宋家又有何妨碍?须知道那宁国疆域广阔,横跨东西,若是打通了商路,宋家的生意还能做得更大呢!
这孩子,到底是年轻气盛,不明世事。
她又想起苏蔷的话:“我苏家世代经商,买卖自东土中原,做到西海之滨,靠的不是刀枪剑戟,而是广交朋友,和气生财。这天下,谁做皇帝,于我苏家并无甚分别,只要能安稳做生意,便是太平盛世。”
聪紫沉吟片刻,忽而眼波流转,语带戏谑,开口道:“妹妹,你可知那张云校尉对你……” 说着,掩唇轻笑,欲语还休。
墨霜闻言,语气轻柔,略带无奈:“姐姐又拿我取笑了。张云待我,一如忠仆护主,并无其他。他呀,心有所属,只是当局者迷罢了。”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况且,我如今一心只想着沙场征战,保家卫国,哪里又顾得上儿女私情呢?”
聪紫手指轻轻点了点墨霜的额头,嗔道:“你这丫头,倒是一心扑在军营里了。也罢,依你所说,是我多虑了。只是,你这般巾帼不让须眉,怕是寻常男子也不敢对你表白心意,倒须得叫姐姐我,替你操心这终身大事了。”
宋墨轻叹一声,道:“我读那些书,却是觉得,情之一字,最是难解。况且你我身为宋家女儿,自有家族安排婚姻,若是私下另有牵扯,徒增烦恼,反倒不美。”
两人相视,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深宅大院里的女儿家,纵然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却也少了许多自由,宛如那金丝雀,困于笼中,不得展翅高飞。
聪紫又道:“与妹妹相配的男子,倒也不乏青年才俊。譬如那吴家公子,文采虽然不算斐然,吟诗作对之时,倒也算得上是出口成章;李家少爷,武艺超群,弓马娴熟,更兼一表人才。这等人物,想来妹妹也能入眼吧?”
聪紫自己便是诗人,自古以来,文人相轻,让她认真夸那吴家公子的酸诗,却是不能。
而她只是略识弓马,是以夸起来李家少爷的武艺,倒是可以张口即来。
墨霜听罢,莞尔一笑,道:“姐姐惯会取笑人。这等连京城都未出过的纨绔膏粱子弟,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罢了。我在边关,刀口舔血的日子过惯了,生离死别也见得多了,如今只盼着战乱早平,叫百姓们能安居乐业,重返故乡。至于终身大事,迟些再议也不妨。”
聪紫听了这一番“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言语,不觉神色黯然,幽幽叹了一口气道:“妹妹此言,真真叫我……”
她心想,这妹妹在沙场历练,心境自然不同。而自己身在京城,虽也略知朝政,但终究不如她亲历战火来得真切,正如古语所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她又想起战火连天,百姓流离失所之苦,心中又叹了一声,暗道自己深闺之中,不过是从故纸堆里读到罢了,可不就是不食人间烟火么?
聪紫沉吟片刻,又道:“妹妹所言极是。如今国事为重,儿女私情,实不该放在心上。依姐姐愚见,妹妹不如再去前线历练一番,待战事平息,再作计较,那时选择也广些,亦可更自主些。”
她心里却另有一番盘算:寻常庶出女儿家,嫁给谁,自是家族长辈说了算。可若成了朝堂上难得的女将军,便是另一番光景了,届时,莫说是自己选夫婿,便是招婿入赘,想来也是使得的。
聪紫续道:“此次倒不必急着回北边,要论军功,自然是南边更胜一筹。”
宋墨霜闻言,不禁莞尔一笑:“姐姐莫不是忘了?妹妹我可是个‘旱鸭子’,不识水性。若是贸然出海,怕是要闹出笑话来。”
宋聪紫闻言大笑: “傻妹妹,出海这等危险的苦差事,哪里用得着我们宋家千金亲力亲为?你只消去南方督造战舰,调拨粮草军械,便是一桩大功,又何须劳神苦思,代军士之职役,亲自上阵?”
她说到此处,顿了顿,那半句“如此一来,便可以名正言顺地躲懒了”到底咽了回去,只抿嘴一笑。
宋墨霜听罢,低头沉思,半晌不语,似在思量姐姐话中深意。
二人正自絮语,忽听得一阵风过,吹得窗棂咯吱作响。聪紫心中一动,问道:“妹妹,你可是听见什么动静了?”
墨霜侧耳细听,笑道:“不过是风声罢了,姐姐多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