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锦书院坐落于山脚下,坐北朝南,前水后山。院子不大,不到二百丈见方,沿着院墙建有一圈连廊,前有门厅耳房小厢房,后有还有精心布置的松竹花木和石山瀑布,一到春季便是香风习习。

    最醒目的便是那立于南边的二层小高楼,是他们读书学课的主楼,每日课时,学子莘莘,朗诵之声不绝如缕。

    此楼起初没什么正经名字,直到延嘉年间,这里出了如沈舜、孟亿韦等一众官绅名流,归锦书院从此一鸣惊人,便名为“闻鸣楼”——那楼中间的三个大字写得煞是醒目,便是沈舜亲自题的。

    有趣的是,任凭沈提学书法造诣如此精湛,但他这外甥女却真真是个油盐不进的,一来上学便给这楼换了个名。

    她左看右看:“闻鸡楼?闻鸡起舞吗?”

    ……

    许山长手中的拐杖紧了又紧。许是看在沈提学的面子上,老头儿耐心纠正:“是闻鸣。”

    但其他人可就没这么好心了,一个个笑得四仰八叉,加上她一再将自己的名字写成水鸡,赵珏还笑话她这辈子跟“鸡”字过不去。于是四喜丸子勇夺书院年度笑话第一人。

    闻鸣楼的二层是午休房,窗前一排美人靠可坐可卧,能看见院前的小湖。那湖水如镜,深不见底,传说清江支流形成的地下泉径流湖底,聚有龙气,因此每每清晨,湖面水雾蒸腾。

    夫子没来时,学子们都会聚在这里温书。说是温书,只不过是玩乐或补眠罢了,唯有当值的师兄摇了锣,大家才三三两两的下楼,开启日复一日的诵读默写和练功。

    许多年以后,此处成为了赏湖赏光赏日出日落的绝佳观景处时,人们一定不晓得,书院的著名门生刘溪鸰,字四喜,曾因迟到,在此处和赵大公子一块儿摔了个四仰八叉而二战成名。

    她原以为可以在这到天荒地老,只待舅舅回来,便可以提学外甥的身份风光一把。可州官事忙,难得省亲。直到要离开泰州了,她都没能盼来舅舅的荣归故里。

    好在舅甥相逢并不遥远,只是没想到要由新的离别来促成。

    没过多久,她便随母亲改嫁到了江宁邹府。没到半年,这续弦大夫人的小姐身份让她弄了个不尴不尬,而后更是因家宅之事惹来了一堆难以言表的腌臜。

    陷入邹府的沈拂一看,好好的闺女就这么成天混着过大了,字没学几个,书没读几页,还蔫了吧唧的,终是着了急。

    没法子,沈提学再度送佛,不,应该是接佛。来信说他督学蓟州三年,官学民学办得颇有声色,现已将妻女接了来。若把外甥带在自己身边,不仅能和女儿作伴读书,还能让妻子洪氏好好教教规矩。

    洪氏的洪是江西的洪,规矩才学自然都是拔尖的,在她的教导下,刘溪鸰的出路必不会比在邹府差。一来二去,四喜丸子便踏上了投奔舅舅的路。

    ——分割线——

    这一晃又是多年,各中心酸暂且按下不表,好在沈提学这个沈家大郎一向靠得住,刘溪鸰果真被教养得很好。

    蓟州人都说,沈家这个表小姐行事做派落落大方,在外自有一番大家闺秀的气度在身,还能里里外外帮衬舅母管理内宅。如今的她,身上再也不见半点当年在归锦书院的神气凶悍。

    洪氏眼瞧这外甥女愈发规矩愈发拿得出手,自是不无得意:“好在接她过来的时候年纪小,若是再大些,怕就要染上那些不入流的野性子了,到时候可怎么好收场?她这辈子岂不是完了。”沈舜一笑,连道夫人教得好。

    可她和他们到底不同。沈舜夫妇二人若是真了解她在泰州和江宁几番辗转时是怎生度日的,就不会以为这闺女天生就是好教养易服软的性子。

    她早早没了爹,又跟着母亲一路迁徙,察言观色、细心敏感甚至可以说是失怙少女的一种天赋。何况她又辗转北冀伯府、泰州沈府、江宁邹府等各色宅院数载,宅内的各种花样也都开过眼。

    还在归锦书院里头耳濡目染了一两年,也算早早开了蒙。她自然时时都记着自己早就不是北冀伯府的独女,而是沈提学的外甥女,外姓刘。

    ——分割线——

    若说这眼观八方趋利避害是宅中之人的必修课,那么有些事情,却也不是这拘于一隅的女子能悟得了的。

    话说现下已是刘溪鸰来蓟州的第三个年头,时间不长不短,却足以发生很多事。平民之家可以波澜骤起,朝廷之中亦可以东风压倒西风。

    她还小,并不能明白这高高稳稳的屋檐之下,低头的不只有她;她所仰仗的母族,也在栖地攀附屋檐之外的另一片云——而这片云也许说没就没了。

    一月前,舅母洪氏带着女儿回了娘家省亲,打包了几马车的东西,仿佛要将这屋子搬空。

    也就是自那时起,她发现一向客来友往的府上变得门可罗雀。起初她并未察觉,只道是舅舅舅母吵了架,心情不好不见客。直到她发现沈舜这一个月来都是满面疲色的晚归,拿到母亲的信也只是匆匆交给她后便去了书房。

    她这才觉得不对。

    只是每日沈舜归家时她已睡下,她去学堂时他也早早起身去点卯。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两年的规训让她选择不问,选择做她的乖巧闺秀。

    于是,舅甥俩也就在这宅子里你不见我我不见你,任凭那愁色无声的晕开在这偌大的府邸里。

    所有人都在埋头装作无事发生,但这不妨碍她听见那些窃窃私语。

    “真的吗?我说那几个混子不上门来打秋风了!”

    “咦哟,咱家大人现在是热锅上的蚂蚁,我那表兄在京城当值,说那黄家围得跟铁桶一般!”

    “那咋办哪,跟咱大人也没关系啊!”

    “啧,没关系那也得小心为妙啊。那可是军饷!”

    “嘘!表小姐来了。”

    ……

    她知道,有不得了的事情发生了。

    腊月里,冷风穿堂,府中却还是泛着焦躁之意,好似让人透不过气。她敏感地察觉到,大家似乎在熬着,等着什么。

    直到这天,大门被轻轻扣响。

    那门的背后也许是一张薄薄的信纸,也许是一队严肃的官差,也许只是寻常的一封公事。所有人都避讳却期待着。

    等了好一会,沈舜才神色淡漠地开了门。

    进来的却是老家来的沈四。

    还没说什么,刘溪鸰却先瞧见了沈四那身麻布行头和通红的眼眶。

    “大公子,老爷他过身了……”沈四张嘴便哭。

    她一抬头,六年前的雨夜里,那个站在父亲灵堂前的舅舅,和眼前的沈提学重叠了。

    这不是意料之内的消息,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但于刘溪鸰而言,死人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她已经见到第二回了。

    自那天起,她穿上了孝衣。那布很粗糙,拉得她脖子疼。

    沈府里里外外也挂上了白事灯,焦躁的空气一扫而过,取而代之的是一阵阵飘摇冰冷,府上稀稀拉拉来人,或是县里的脚夫,或是布庄的老板,皆是沈家交好的平头百姓,却真的鲜少见到那些官场上的人。

    终于有一天,来了个官差模样的人。那人说,上头准了沈提学的丁忧之请。

    瞧着已是瘦脱相了的沈舜,那人也是不无叹息,掏出一个白封:“大人节哀,家里一切还须您去支应,莫要伤了身。”

    人走后,沈舜颓然跪坐地。

    良久,像是精疲力竭,又像是松了口气,喃喃道:“阿四,我对不起父亲!”

    沈四却抽了抽鼻子,嗳嗳道:“少爷不必自责。老爷说,若能以丁忧换得你平安,也是值了。他日再度光耀门楣,不要忘了去给他…坟头捎壶二十年的状元红!”

    沈舜闻言,长嚎一声:“……父亲呐!”主仆二人俱是痛哭。

    他如何不知,出了这么大的案子,就算是起点再高,再心有不甘。丁忧三年从头计,都已是不错的收场了。

    毕竟人算不如天算。

    ——分割线——

    这事儿最早还要回到始于延嘉四年的镇西之战。

    彼时,两年大旱结束,大夏王朝的运数终于到了逆势而起的时候。这一年,春雷响彻谷雨,春榜人才济济,全国百端待举,迎来了期盼已久的风调雨顺;也就是这一年底,著名的镇西之战也悄然开打。

    五六年后,民事生产皆有结余,商贾往来亦是繁荣,国库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年年结余,可延军在西北的开土拓疆大计却仍是遥遥无期。为什么呢?难道兵强马壮的雄师五年来都没能挣得半点疆土?

    自然不是,机会并不是没有过。

    就在一年多前,西域数国合纵集团被瓦解,延军进攻之势犹如破竹,至年末,仅剩那于阗、安息部、漂沙三国负隅顽抗,西域一统原本是指日可待。

    不成想再度西进时,却遭遇了三国异常激烈的抵抗,延军死伤万计,可人人还期望着那是哀兵最后的挣扎。

    然而就在此时,延军的粮库突然被袭,后方补给却也在这危急时刻断供了半月,由此,攻守徒然易势,首帅曹让也负了伤,只得下令全军修整,而前些日子好容易夺下的地盘也都渐渐失守。

    直到今日,这二十万大军仍在驻守在茫茫的塞上雪原。

    这原本不必的苦守并不值得歌颂,战线拉长又是白银万两,皇帝忧愤交加,命人彻查粮库被袭及粮草断供一事。

    不日,数名台谏官上奏弹劾,称:参知政事黄钧万、大理寺少卿、户部侍郎等人贪污军饷,又在粮草转运一事上千方百计榨取油水,导致前线粮也无是钱也无,延军自然没能一鼓作气拿下西北。

    其中,几封印有黄钧万私印的密信亦成为铁证,龙颜震怒。重臣贪墨军饷兹事体大,何况另有一众大理寺及刑部官员涉案,朝野如何震动可以想见。

    一时间,所有人对主犯相亲之人避之不及,黄钧万的一众门生,现也称“黄党”,自然也从众星拱月变成了过街老鼠。

    而沈舜,延嘉四年春榜二甲一十八名,蒙黄钧万亲自指导过的敏学才子,虽不起眼,但起步便是个州官,自然也是黄党一派。

    纵然他远在淮西做他的七品小吏,既无涉案机会,平日里也算低调,可数月以来“倒黄之风”殃及全国,他又如何得以幸免呢?沈府门庭之冷落亦是情理之中。

    自得了老师被被提审一次的消息后,夫妻二人便寝食难安。他的云变了,升官定是没了指望。

    为此夫妇俩争吵不断,沈舜笃信自己的老师绝不会做那贪墨军饷的蠢事,他要去问个明白,他要去打听一二;可洪氏却说当务之急别管他人是要保重自己,摘的越干净越好。

    二人心中所系皆不在一处,如此鸡同鸭讲,最终,妻子洪玉一气之下干脆带了女儿回娘家,独留舅甥俩在蓟州干坐枯熬。

    沈舜心灰意冷,回想入蓟州起,前来拜谒之人何其络绎不绝?一登门便是望他能在办学择校及巡查等事中疏通一二的,但小小蓟州,学政之事用得着隔三岔五的上门吗?

    这拜贴上写得虽是他沈舜的名字,但前头没加上的却是“参知政事黄钧万高徒”,这点他如何不清楚呢?

    总归,提学府上的热闹也好、官场诸事的顺畅也罢,到底还是沾了老师不少光,这点他得认。

    如今,头上的云没了,沈舜好像突然没了去处。整日里还要装得四平八稳去任上办公,旁人的眼光他自然看得见,但也只能当作看不见。这一月以来,他身上再也不见半点意气风发,他甚至头一回觉得,一切真如梦幻泡影。

    如今家里也突然变了天。丧事已报出去了三五日,蓟州谁人不知?可莫说上门的人没几个,连信也少的可怜。

    淮西之内,居然只有同年科考的义弟唐祁寄了悼词和手信,说近来事忙,如有难处一定派人去寻他。

    这唐祁人就在隔壁的黄州,以他二人的交情,竟然也见不上面,可见他也是躲着自己的。沈舜叹了口气,若不是老爷子去世,他怕是连这封信都等不来。

    “子坤兄是有福之人,来日方长,万望保重。若须相助,任兄差遣。”

    你瞧,这话是何等的直言不讳又宽慰体己?黄案这个节骨眼上,老爷子走的确是时候,所以他才说他有福,又说来日方长,自然是叫他以后择机再入仕。

    罢了,他也不过是个丁忧避祸的不孝子。在接到丧报时,大恸之下的侥幸是如此的龌龊,那唐祁不过是说出来罢了,自己才是更虚伪更不孝的混账。

    思及此处,他抬手便给了自己一耳光。

    啪的一声,清脆响亮,叫他冷静了不少。

    沈舜想,也好。至少他身后面还有江西洪氏,还有机会。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夫妻之间的利弊权衡,也是同一回事。这天下,那有什么新鲜事?

    他冷笑之余,却一眼瞥见了默默瞧着自己的外甥女。

    角落里的刘溪鸰眼看着舅舅一会抹泪,一会长叹,一会抽自己耳光,一会嘎嘎笑,已是暗自心惊肉跳了好一阵了。

    舅甥二人在黑暗中对视着。刘溪鸰想了想,还是出了声,“舅舅,您可得好好的。”她的声音醇润清澈,像是一滴水没入了太湖池。

    沈舜这才想起,自洪氏携沈芯归宁后,府中内务便大多由外甥女这半个主家来看顾。他也有好些日子没仔细瞧瞧她了,这些日子都是她一个人在这宅子里呆着么?

    沈舜努力挤出个笑:“夜深了,阿鸰歇了吧。”

章节目录

未养成的娇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辣椒饺子没辣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辣椒饺子没辣椒并收藏未养成的娇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