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欲1
在普通人眼中,唐祁如今已经是一脚迈入京官的新贵。
但新贵上头有元老,一山还有一山高。因而自上了汴京城以后,他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今日他难得闲下来片刻,便坐在院子里头瞧刘溪鸰她老舅寄来的信。
作为自己的义兄,沈舜的信中首先会提及的依旧是一些惯常嘱咐,如京城不比庐州,仔细身体,万事须小心等暖心之语。这样的话他已经写了数十年。
仔细一算,这已是延嘉十三年了,他的丁忧之期也该结束了。如今军饷案一过,黄钧万已死,那么他的倒霉学生应当也可以重返仕途了吧?
当然,这些事沈舜并不会在信中同自己细说。二人交情如此深厚,有些东西,大家心知肚明,关键时刻,提一句便罢。何况他沈提学的大外甥还手跟手脚跟脚的在自己府上当摇钱树呢!
说来有趣,自刘溪鸰这回再跟着自己以后,他那义兄寄来的信中便总出现些模棱两可的话。譬如今日这封,照例托付他教她习字念书规矩做人乃是头等大事。可末了又还要加句,她若喜欢,练练拳脚养养身子的事情也不是不可。
这与原先不同。在黄州时,这个舅舅对于寄自己篱下的外甥女可谓是有求必应的,除了不能帮她把她娘变出来,其余的,银子衣裳吃食什么的都是大方得很,就差把家寄过来了。
但这一回呢?沈舜的来信里言及这外甥女,不像再往日里的简短真诚——一句“我这孩儿可怜,劳烦亦惇多费心”,加一把银子就完事。反倒是透露出一股忸怩之态。说他不关心她吧,还要千叮咛万嘱咐;说他关心吧,人都到了自己手上了他也不来接走——一个不来接,一个不愿走,真不知是为个什么。
一开始,唐祁还有些费解。直到将这一路发生的事连在一起想,才叫他隐约明白了其中缘由。
——分割线——
去年深秋,刘溪鸰为逃避舅母沈洪氏的说亲,于是夜里偷偷翻了墙。后来不知怎得竟跑来了庐州。
那时,唐判官还在病中,又要写那《平万象书》,整日里不是在床上躺着,就是在桌前坐着,熬得叫一个刻魂噬骨。但一听说这丫头一个人来了此处,还是连夜给沈府递了快信。
可兴许是这女娃跑得突然,拒婚拒得又是那沈家主母沈洪氏娘家的族亲,洪家人着实气得不轻。而沈家靠山又将将倒了,里里外外得瞧着这主母的脸色。外甥女这样一跑,沈舜的面子里子只怕均是难以看顾的。
于是便将这烫手山芋放在唐祁那处凉了凉。
这一凉,便是凉到了今年。
年关将至,这女娃眼瞧着大了一岁,明年就要十五。
那么问题就来了。
虽说沈舜出手向来阔卓,唐判官又早早顶了个叔父的名头,又养着一群半大孩子,耍剑念书弄的好似半个学堂半个武行。但这么大的闺女总在自己府上住着,也到底好说不好听。
唐祁正欲两边说和,劝刘溪鸰向那舅母洪氏低头,怎料沈府却派了管家上门接她来了。
“这是千年山参和虫草,主人家说泰州的郎中定是不比那协宗堂的范神医,也只能给您管管药材补品了,若能用得上便尽管用,若缺什么也尽管说。千万要保重身子!”送信人正是沈四,他是沈府的老人,今年四十二,腰背板正声音洪亮,长的一副憨相,办事利索又得体,是个好管家,因而管了沈家两代。
“有劳四管家和沈兄费心了!”上座的青年并未推辞,低声道了谢。
沈四笑着:“大人折煞小人了,老爷他们都招呼我一声四哥儿,大人若不嫌弃,也这样唤我便好。”他打量着唐祁,除了万年不变的温和模样,言语间偶尔咳嗽,那面色却是比前两回眼见着要好多了,想来数日的殚精竭虑到底没有白费,如今步步高升,又逢入京的喜事,那自然是红气养人了。
唐祁便从善如流:“四哥一路劳顿,路上又冷,稍坐坐,我让他们给你烧姜茶去了。”
沈四自然笑得眉梢都跳将起来:“唐大人与我家老爷乃是兄弟,小人这就不推辞了!”
早在延嘉四年时,沈四就在京都见过这位少年奇才,那时,他正赶去给沈舜报那北冀伯府的丧事,也就是刘溪鸰他爹没了的那桩事。而这些年来,沈唐二人的书信往来也都是由他代办,因此二人已是旧相熟了。
他长唐祁这么些岁数,一路瞧着他从那少年模样成为主政地方的州官,又向来没那些官老爷的架子,也就敢如此说话了。这声哥儿他沈四既然受得起,自然也拿捏得了分寸的。
二人闲聊了一会儿,沈四便禀明了来意:“不瞒您说,我家表小姐的事倒是蒙你操心许多,家中老爷夫人都觉得您才是费心的那个!”
青年笑笑,“也不费什么事。家中孩子多,几个照应着罢了!比不得沈兄家业大,姊妹连襟也多,比我更费心。”
沈四心思老道,一听便知他的意思,接着道:“说来也是焦心的!没法子,您也知道咱府中的情况,表小姐性子是散漫了些,偏我家夫人又是个说一不二的,在一块吧,谁也不凉快谁,老爷真是头也大了,脾气也没了。没成想后面那洪家要来说和小姐……想来您也晓得一些的是吧?”
唐祁喝了口茶:“嫂嫂娘家出自豫州洪氏,亲戚们也是个个人中龙凤做派雅正的。”他自然晓得这些自诩名门的人的做派,规矩不是不大的。
“那便是了,大人晓得。”沈四点头,比划道:“表小姐……我还是叫阿鸰罢!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她这么大点儿的时候,在老家那个书院里头读书,年纪又小,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今儿腕子上磕个口,明儿让绳子绊摔了跤。天天哭得一包眼泪一包鼻涕,不瞒您说,我是打心眼儿里疼她疼到大的。”这言辞的几许真意倒是不假。
“她是好哭。”他轻声道。
“是吧!回回要我给买吃的,她不要别的,非要那个什么,就那个……蜜枣什么的。”
“蜜花枣。”[1]
“对,对。还有那个蜜煎金桔,她咳的时候也要吃这个。”沈四摇了摇头,“哎呀,好哭!但性子又倔啊!舍不得打,舍不得骂,她还闷头不做声,只把你望着。我家夫人,名门闺秀,讲规矩又讲情理,那也是下不去手的!如今弄成这样,莫说主人家了,我也是心焦的很。”
“嗯,主母难当。您这个管家更是不易,少爷变老爷,也是得操两份心的。”唐祁轻飘飘一句话,却将将说在了沈四的心坎上,自沈老爷子去了,沈舜从少爷变成了老爷,沈家一家变成了两家,他老管家自然难做,中间再横插个刘溪鸰这样的表小姐,他的活儿可真不好干。
“打心底来说,老爷也是没有法子!这洪家戎哥我也见过,”沈四压低了声音,忍了忍,又道,“唉,大人也不是甚外人。我也不是偏帮谁,说句不该说的,那洪家大侄子啊,也不是说他不好,但和表小姐在一处,那哪是说得着的人?!”
“哦,是吗?”
“依小人看,”他叹口气,“阿鸰这一走,我倒觉得不是甚坏事,日子横竖不好过,我瞧她也是浑身难受的,还不如跟着大人您呢!”
谈话间,外头动静大了起来,是何衍那几个孩子归了家。
青年飞快睃了沈四一眼,搁了杯子,笑得不动声色:“四管家稍坐,阿鸰回来了,我去寻她。”
这一日,刘溪鸰果然没同沈四一块回沈家。
只听她左一句“在这玩伴多”,右一句“出去见世面”,上一句“不给家中添麻烦”,下一句“想念舅舅舅妈婆母妹妹”,便轻松将沈四打发了。瞧,说哭就哭的骄横女郎实际上不晓得多圆滑。
等沈四一走,刘溪鸰便道:“我既已自作主张跑了,兴许就得罪了整个洪氏。就算舅妈大人不记小人过,但我却无颜回去。伏地做小我不舒心,还要给人添堵,何必要让彼此难看呢?舅舅在信中即是‘问’我而不是‘令’我,送信来的也只是阿四叔。”她语气幽幽,“叔父,我不相信,若真的回去,等着我的会是个好下场。我自己不想回去——不就刚好撇清了所有人的干系了吗?”
没错,沈府的态度的确值得一说。
既要说“久别家中甚挂念”,却没说“务必要回”,还要说“依着她的意思办”,公家人办事说话,都是这么个路子。自小在官僚之家熏陶大的刘大小姐,自然不会不晓得沈家对她的拒推之意。
可她兴许只觉出了一层。
更有意思的则在另一处。那就是既给了唐祁银钱,却又叫沈四说了那样的话。
跟着他?哪个跟着?——沈家人不是这样不懂规矩的。这样的话,管家敢说,定是有人授意了。
——分割线——
延嘉十二年,腊月二十四,皇帝特诏天子门生庐州通判唐祁于次年二月进京面圣,因为西边的决胜,那本《平万象书》功不可没。
消息传到泰州沈府时,沈洪夫妇却是对坐相顾,各有心思。
沈舜轻叹:“京都啊……”
那也曾是他的神往之地。作为黄钧万的学生,上京本如探囊取物,奈何一切都朝着不可料想的境地走去——军饷被吞,恩师流放,同袍相弃。而他,纵然丁忧避之,可家族至今仍然不见起色。
回想当初那场被誉为“天下第一考”的春试,金榜题名的郎君们谁人不是意气风发?而如今的境遇竟是这样迥然。时过境迁,他这颗蒙尘的明珠不知还能否有重见天日的时候,而他们当中已有人能真正的名扬天下,一支笔可抵雄师万千。
一旁的洪氏却道:“我早说她是个心比天高的,瞧这造化,以后兴许咱们家还要仰仗你这本事通天的外甥女!”
沈舜脸色顿时有些难看,“你话说这么难听做什么?”
“你急什么?”洪玉扬眉,“我的出路既然她不稀得,那我也能只盼她个好。我哪句话让你不乐意了?许你们做得出,不许我动动嘴?”
她心道这不好听的话我还没说呢!这丫头开年就要满十四了,若是寻常人家,也是早已定了亲的,她倒好,闹这么一出跑去那庐州府,去作甚?留书时说‘只图个自在快活’,怎么个快活?——但这话她却是万万不可说出口的。
沈舜知她还是气恼刘溪鸰驳了她的面子,而自己明里暗里却也是偏帮了自家外甥,只得妥协:“事已至此,你莫怪她了。她若是执意不肯,你叫她跟了戎哥儿,到后头夫妻不睦,倒叫她来怪你了。她若一切安好,咱们也少操些心了。”
她虽笑着,声音却很冷:“没办法,人家既不领我这个舅母的情,我又能如何?罢了!”
沈舜无奈,如今庐州那边怕是马上要预备上京之事,年关将至,那丫头的可得接回来才是,不然像个什么样子。想到此处他便开始头疼,前两年刚接她回府时,洪玉便说她心野了,他还不以为意,二人还吵了嘴。如今看来,不得不承认自家娘子眼光的尖刻。
而洪玉眼见丈夫忧色更甚,又如何不晓得他的心焦?
人啊,都有走背字的时候。如今自家尚在丁忧,日后若要重入朝堂,兴许还得托付这一鸣惊人的义弟疏通则个。
再说这唐祁,她虽只在淮西时见过了了几面,但那青年通身的气派实在难叫人相信他出自寒门。而这世上向来不缺惊世之才,若非有高超的手腕,再是才惊又如何能通天?可见这样的人放在哪处可都是稀罕物。
奈何自家相公书生气重,有些事自然是想顾着颜面,不愿叫人拿捏个底朝天,何况还是那称为义弟的人。但自己一介女流,又是外人,可不怕那起子闲话,何况还不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凡涉及宅内的事情,只有谁比谁做得出的,自然是想得出又做得到的。什么好说又好听,那顶什么用?瞧人冷眼的日子没过够?
洪玉轻拍沈舜的手:“夫君只管去信便是,多的也不消说,就提一句依着她的意思来,她既是自己要走的,总不是我这个主母做的不是?不愿回便罢,如你所言,总不能强塞回给她一桩亲事,叫她怨咱们一辈子?当然,若自愿要回来,我做长辈的也没有拦着她的道理。今年日子短,内苑里忙着呢,还是得早做准备。”
沈舜应了。
“不过,我话可得说在前头,若是回,就须得好好的做规矩,莫要再惹是非,再跑了,我可是不答应的!可她若要做那大雁,那咱们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盼她个平安,盼她个高飞,盼她能走个正道。”
话既已如此说,沈舜也晓得了洪氏的态度。当日,沈府管家沈四便领着一车名贵药材等物件上了去往庐州府的官道。
————
在京都,时光像是走得格外地快。
思量间,一个下午就这样过去了。院子里的燕子叫了几声,意味着春日真正的到来了。
年轻的唐家官人瞥了眼门外练剑追逐的影子,淡笑一声,不咸不淡地写了几句话便将信封合上。
又唤了何衍拿去送:“仔细着些,别闹过了。沈家人稀罕着她呢。”
但新贵上头有元老,一山还有一山高。因而自上了汴京城以后,他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今日他难得闲下来片刻,便坐在院子里头瞧刘溪鸰她老舅寄来的信。
作为自己的义兄,沈舜的信中首先会提及的依旧是一些惯常嘱咐,如京城不比庐州,仔细身体,万事须小心等暖心之语。这样的话他已经写了数十年。
仔细一算,这已是延嘉十三年了,他的丁忧之期也该结束了。如今军饷案一过,黄钧万已死,那么他的倒霉学生应当也可以重返仕途了吧?
当然,这些事沈舜并不会在信中同自己细说。二人交情如此深厚,有些东西,大家心知肚明,关键时刻,提一句便罢。何况他沈提学的大外甥还手跟手脚跟脚的在自己府上当摇钱树呢!
说来有趣,自刘溪鸰这回再跟着自己以后,他那义兄寄来的信中便总出现些模棱两可的话。譬如今日这封,照例托付他教她习字念书规矩做人乃是头等大事。可末了又还要加句,她若喜欢,练练拳脚养养身子的事情也不是不可。
这与原先不同。在黄州时,这个舅舅对于寄自己篱下的外甥女可谓是有求必应的,除了不能帮她把她娘变出来,其余的,银子衣裳吃食什么的都是大方得很,就差把家寄过来了。
但这一回呢?沈舜的来信里言及这外甥女,不像再往日里的简短真诚——一句“我这孩儿可怜,劳烦亦惇多费心”,加一把银子就完事。反倒是透露出一股忸怩之态。说他不关心她吧,还要千叮咛万嘱咐;说他关心吧,人都到了自己手上了他也不来接走——一个不来接,一个不愿走,真不知是为个什么。
一开始,唐祁还有些费解。直到将这一路发生的事连在一起想,才叫他隐约明白了其中缘由。
——分割线——
去年深秋,刘溪鸰为逃避舅母沈洪氏的说亲,于是夜里偷偷翻了墙。后来不知怎得竟跑来了庐州。
那时,唐判官还在病中,又要写那《平万象书》,整日里不是在床上躺着,就是在桌前坐着,熬得叫一个刻魂噬骨。但一听说这丫头一个人来了此处,还是连夜给沈府递了快信。
可兴许是这女娃跑得突然,拒婚拒得又是那沈家主母沈洪氏娘家的族亲,洪家人着实气得不轻。而沈家靠山又将将倒了,里里外外得瞧着这主母的脸色。外甥女这样一跑,沈舜的面子里子只怕均是难以看顾的。
于是便将这烫手山芋放在唐祁那处凉了凉。
这一凉,便是凉到了今年。
年关将至,这女娃眼瞧着大了一岁,明年就要十五。
那么问题就来了。
虽说沈舜出手向来阔卓,唐判官又早早顶了个叔父的名头,又养着一群半大孩子,耍剑念书弄的好似半个学堂半个武行。但这么大的闺女总在自己府上住着,也到底好说不好听。
唐祁正欲两边说和,劝刘溪鸰向那舅母洪氏低头,怎料沈府却派了管家上门接她来了。
“这是千年山参和虫草,主人家说泰州的郎中定是不比那协宗堂的范神医,也只能给您管管药材补品了,若能用得上便尽管用,若缺什么也尽管说。千万要保重身子!”送信人正是沈四,他是沈府的老人,今年四十二,腰背板正声音洪亮,长的一副憨相,办事利索又得体,是个好管家,因而管了沈家两代。
“有劳四管家和沈兄费心了!”上座的青年并未推辞,低声道了谢。
沈四笑着:“大人折煞小人了,老爷他们都招呼我一声四哥儿,大人若不嫌弃,也这样唤我便好。”他打量着唐祁,除了万年不变的温和模样,言语间偶尔咳嗽,那面色却是比前两回眼见着要好多了,想来数日的殚精竭虑到底没有白费,如今步步高升,又逢入京的喜事,那自然是红气养人了。
唐祁便从善如流:“四哥一路劳顿,路上又冷,稍坐坐,我让他们给你烧姜茶去了。”
沈四自然笑得眉梢都跳将起来:“唐大人与我家老爷乃是兄弟,小人这就不推辞了!”
早在延嘉四年时,沈四就在京都见过这位少年奇才,那时,他正赶去给沈舜报那北冀伯府的丧事,也就是刘溪鸰他爹没了的那桩事。而这些年来,沈唐二人的书信往来也都是由他代办,因此二人已是旧相熟了。
他长唐祁这么些岁数,一路瞧着他从那少年模样成为主政地方的州官,又向来没那些官老爷的架子,也就敢如此说话了。这声哥儿他沈四既然受得起,自然也拿捏得了分寸的。
二人闲聊了一会儿,沈四便禀明了来意:“不瞒您说,我家表小姐的事倒是蒙你操心许多,家中老爷夫人都觉得您才是费心的那个!”
青年笑笑,“也不费什么事。家中孩子多,几个照应着罢了!比不得沈兄家业大,姊妹连襟也多,比我更费心。”
沈四心思老道,一听便知他的意思,接着道:“说来也是焦心的!没法子,您也知道咱府中的情况,表小姐性子是散漫了些,偏我家夫人又是个说一不二的,在一块吧,谁也不凉快谁,老爷真是头也大了,脾气也没了。没成想后面那洪家要来说和小姐……想来您也晓得一些的是吧?”
唐祁喝了口茶:“嫂嫂娘家出自豫州洪氏,亲戚们也是个个人中龙凤做派雅正的。”他自然晓得这些自诩名门的人的做派,规矩不是不大的。
“那便是了,大人晓得。”沈四点头,比划道:“表小姐……我还是叫阿鸰罢!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她这么大点儿的时候,在老家那个书院里头读书,年纪又小,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今儿腕子上磕个口,明儿让绳子绊摔了跤。天天哭得一包眼泪一包鼻涕,不瞒您说,我是打心眼儿里疼她疼到大的。”这言辞的几许真意倒是不假。
“她是好哭。”他轻声道。
“是吧!回回要我给买吃的,她不要别的,非要那个什么,就那个……蜜枣什么的。”
“蜜花枣。”[1]
“对,对。还有那个蜜煎金桔,她咳的时候也要吃这个。”沈四摇了摇头,“哎呀,好哭!但性子又倔啊!舍不得打,舍不得骂,她还闷头不做声,只把你望着。我家夫人,名门闺秀,讲规矩又讲情理,那也是下不去手的!如今弄成这样,莫说主人家了,我也是心焦的很。”
“嗯,主母难当。您这个管家更是不易,少爷变老爷,也是得操两份心的。”唐祁轻飘飘一句话,却将将说在了沈四的心坎上,自沈老爷子去了,沈舜从少爷变成了老爷,沈家一家变成了两家,他老管家自然难做,中间再横插个刘溪鸰这样的表小姐,他的活儿可真不好干。
“打心底来说,老爷也是没有法子!这洪家戎哥我也见过,”沈四压低了声音,忍了忍,又道,“唉,大人也不是甚外人。我也不是偏帮谁,说句不该说的,那洪家大侄子啊,也不是说他不好,但和表小姐在一处,那哪是说得着的人?!”
“哦,是吗?”
“依小人看,”他叹口气,“阿鸰这一走,我倒觉得不是甚坏事,日子横竖不好过,我瞧她也是浑身难受的,还不如跟着大人您呢!”
谈话间,外头动静大了起来,是何衍那几个孩子归了家。
青年飞快睃了沈四一眼,搁了杯子,笑得不动声色:“四管家稍坐,阿鸰回来了,我去寻她。”
这一日,刘溪鸰果然没同沈四一块回沈家。
只听她左一句“在这玩伴多”,右一句“出去见世面”,上一句“不给家中添麻烦”,下一句“想念舅舅舅妈婆母妹妹”,便轻松将沈四打发了。瞧,说哭就哭的骄横女郎实际上不晓得多圆滑。
等沈四一走,刘溪鸰便道:“我既已自作主张跑了,兴许就得罪了整个洪氏。就算舅妈大人不记小人过,但我却无颜回去。伏地做小我不舒心,还要给人添堵,何必要让彼此难看呢?舅舅在信中即是‘问’我而不是‘令’我,送信来的也只是阿四叔。”她语气幽幽,“叔父,我不相信,若真的回去,等着我的会是个好下场。我自己不想回去——不就刚好撇清了所有人的干系了吗?”
没错,沈府的态度的确值得一说。
既要说“久别家中甚挂念”,却没说“务必要回”,还要说“依着她的意思办”,公家人办事说话,都是这么个路子。自小在官僚之家熏陶大的刘大小姐,自然不会不晓得沈家对她的拒推之意。
可她兴许只觉出了一层。
更有意思的则在另一处。那就是既给了唐祁银钱,却又叫沈四说了那样的话。
跟着他?哪个跟着?——沈家人不是这样不懂规矩的。这样的话,管家敢说,定是有人授意了。
——分割线——
延嘉十二年,腊月二十四,皇帝特诏天子门生庐州通判唐祁于次年二月进京面圣,因为西边的决胜,那本《平万象书》功不可没。
消息传到泰州沈府时,沈洪夫妇却是对坐相顾,各有心思。
沈舜轻叹:“京都啊……”
那也曾是他的神往之地。作为黄钧万的学生,上京本如探囊取物,奈何一切都朝着不可料想的境地走去——军饷被吞,恩师流放,同袍相弃。而他,纵然丁忧避之,可家族至今仍然不见起色。
回想当初那场被誉为“天下第一考”的春试,金榜题名的郎君们谁人不是意气风发?而如今的境遇竟是这样迥然。时过境迁,他这颗蒙尘的明珠不知还能否有重见天日的时候,而他们当中已有人能真正的名扬天下,一支笔可抵雄师万千。
一旁的洪氏却道:“我早说她是个心比天高的,瞧这造化,以后兴许咱们家还要仰仗你这本事通天的外甥女!”
沈舜脸色顿时有些难看,“你话说这么难听做什么?”
“你急什么?”洪玉扬眉,“我的出路既然她不稀得,那我也能只盼她个好。我哪句话让你不乐意了?许你们做得出,不许我动动嘴?”
她心道这不好听的话我还没说呢!这丫头开年就要满十四了,若是寻常人家,也是早已定了亲的,她倒好,闹这么一出跑去那庐州府,去作甚?留书时说‘只图个自在快活’,怎么个快活?——但这话她却是万万不可说出口的。
沈舜知她还是气恼刘溪鸰驳了她的面子,而自己明里暗里却也是偏帮了自家外甥,只得妥协:“事已至此,你莫怪她了。她若是执意不肯,你叫她跟了戎哥儿,到后头夫妻不睦,倒叫她来怪你了。她若一切安好,咱们也少操些心了。”
她虽笑着,声音却很冷:“没办法,人家既不领我这个舅母的情,我又能如何?罢了!”
沈舜无奈,如今庐州那边怕是马上要预备上京之事,年关将至,那丫头的可得接回来才是,不然像个什么样子。想到此处他便开始头疼,前两年刚接她回府时,洪玉便说她心野了,他还不以为意,二人还吵了嘴。如今看来,不得不承认自家娘子眼光的尖刻。
而洪玉眼见丈夫忧色更甚,又如何不晓得他的心焦?
人啊,都有走背字的时候。如今自家尚在丁忧,日后若要重入朝堂,兴许还得托付这一鸣惊人的义弟疏通则个。
再说这唐祁,她虽只在淮西时见过了了几面,但那青年通身的气派实在难叫人相信他出自寒门。而这世上向来不缺惊世之才,若非有高超的手腕,再是才惊又如何能通天?可见这样的人放在哪处可都是稀罕物。
奈何自家相公书生气重,有些事自然是想顾着颜面,不愿叫人拿捏个底朝天,何况还是那称为义弟的人。但自己一介女流,又是外人,可不怕那起子闲话,何况还不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凡涉及宅内的事情,只有谁比谁做得出的,自然是想得出又做得到的。什么好说又好听,那顶什么用?瞧人冷眼的日子没过够?
洪玉轻拍沈舜的手:“夫君只管去信便是,多的也不消说,就提一句依着她的意思来,她既是自己要走的,总不是我这个主母做的不是?不愿回便罢,如你所言,总不能强塞回给她一桩亲事,叫她怨咱们一辈子?当然,若自愿要回来,我做长辈的也没有拦着她的道理。今年日子短,内苑里忙着呢,还是得早做准备。”
沈舜应了。
“不过,我话可得说在前头,若是回,就须得好好的做规矩,莫要再惹是非,再跑了,我可是不答应的!可她若要做那大雁,那咱们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盼她个平安,盼她个高飞,盼她能走个正道。”
话既已如此说,沈舜也晓得了洪氏的态度。当日,沈府管家沈四便领着一车名贵药材等物件上了去往庐州府的官道。
————
在京都,时光像是走得格外地快。
思量间,一个下午就这样过去了。院子里的燕子叫了几声,意味着春日真正的到来了。
年轻的唐家官人瞥了眼门外练剑追逐的影子,淡笑一声,不咸不淡地写了几句话便将信封合上。
又唤了何衍拿去送:“仔细着些,别闹过了。沈家人稀罕着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