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南”二字一出,惹得陈初言不禁侧目向上官若烟看去,声音平静问道:“请问若长期在凌安的人突然去了凌南生活,会有什么不适吗?”

    上官若烟闻他之言,挑了挑眉,有些疑惑此人因何问这种问题,调笑道:“你更应该问我长期居住在凌南的人到你们凌安生活还适不适应吧?”接着才回答他,“你听过凌南水乡吗?我们凌南河流湖泊多,四季温差不大相较凌安舒适暖和多了,但隔三差五就要下雨,秋冬的时候就会觉得有些湿冷。嘻嘻,不过凌南风水养人嘛,我们凌南人的皮肤都还挺水嫩的。”

    她提及到了家乡,难免感伤,故而浅浅太息着抱怨道:“我到了凌安才真是不适应,这里的实在太干燥了,夏天天气也太热了,我皮肤都被晒黑脱皮了,更是吃不好睡不好,要不是整个凌国就只有凌安有太学院,我才不来这里呢。你们说,为什么圣上不下令在凌国各地都设一所太学院?”

    “还请姑娘慎言。”此话听得在前带路的赵公公胆战心惊,厉声训斥,“圣上之意岂容尔等随意揣测?”

    上官若烟被斥得心头一跳,立马噤声,暗骂自己真是没有脑子,竟敢在皇家圣地说这种话!

    万川同情地看了一眼她,也默默闭上了嘴。

    陈初言一听上官若烟说到了这里吃不好睡不好,就开始担心起了陈子希到了凌南是不是也会对那边的饮食不习惯,水土不服的话会不会起红疹?至于她后半句所言,他觉得不无道理,凌国的教育制度确实还有很多地方需要革新完善。

    正如前几日陈淮锦所言,凌国上下还有很多平民百姓的小孩根本没有机会和条件上学读书,像太学院这种高等学府,现在居然只在凌安城独有一家,每年全国各地几万的学子不远万里前来,挤破脑袋争堪堪五百个名额,不中就打道回府明年再战,而且太学院院考不仅需要报考学生来自各地正规学院,还有年龄限制,若超过二十岁则不允许参加考试。

    像上官若烟这种出身好的,若超过二十岁还没有考上太学院还可以回去接手家里的生意来做,就算什么也不干也可以在家当个大小姐享受锦衣玉食,可大多数的学子本就是家里砸锅卖铁供去读书的,要是连续几年都考不上回去真就连个地都没得种,只能重新另谋他路,这样一来,他们后代就更难有条件被去送去读书了,简直就是恶性循环。

    如果凌国所有人都选择慎言,那么何时才能打破束缚众多求学者们沉重的枷锁?

    “本宫觉得姑娘此番说的有理。”一道清澈明快的声音在几人身后响起。

    众人寻声回头看去,就见来人身穿浓金色皴皱花纹交领广袖长袍,头戴金冠,腰佩黄金印,五官英朗俊美,身段挺拔,但仍看得出有少年之气,年龄看上去比陈初言他们大不了几岁,虽是如此,此人身上却展现出他年龄不符的威严。

    刚才还厉声训斥上官若烟的赵公公,立马弯身下跪向此人行礼:“奴才见过太子殿下,殿下万福!”

    陈初言三人闻言脸色一变,也立马要对太子行跪拜之礼。

    “不必多礼。”太子大手一挥,直接免了他们的虚礼,“本宫听闻今日乃是太学院前三名进宫面圣的日子,故前来一观凌国未来的栋梁之貌。”

    他话落间快步走到了三人面前,目光肆无忌惮地在三人身上打量着,在陈初言身上停留了片刻后,最后定落在上官若烟的脑袋上,盯得上官若烟冷汗连连,呼吸困难到无法喘息。

    上官若烟顶着头顶上的威压,惶恐开口:“草民一时失言,还请殿下恕罪!”

    “恕罪?你何罪之有啊?”太子轻笑道,“本宫也觉得太学院应在全凌国各地皆设立一所。”

    上官若烟一时间分辨不出面前之人说的是正话反话,不敢冒然应声。

    倒是陈初言颇为意外地挑眉,略微抬眸向太子投去探究之色。

    此时赵公公擦了擦额间的汗,上前赔笑道:“太子殿下,时间不早了,圣上还等着见三位小学士呢。”

    “恩,走吧,本宫与你们一同前往。”太子这才从上官若烟身上收回目光,含笑拂袖迈步向着太凌殿走去。

    身后的一众侍卫、太监低着头跟上太子步伐。

    赵公公也带着陈初言三人跟上前去。

    上官若烟将手覆上自己的心脏之处,深深舒了一口气:还好,还活着。

    终于到了太凌殿,赵公公进去通报,陈初言三人则站在殿外等候传召。

    即使是尊贵如太子,也没有特权可以不召而见,此时也只能与他们一同站在殿外等圣上宣见,只不过就是姿态明显比他们三人从容多了。

    不多时,赵公公现身立于殿门前,高声道——

    “宣太子觐见!”

    “宣陈初言、万川、上官若烟觐见!”

    闻言太子殿下漫不经心地拂了拂袖袍,迈开步履走了进去,陈初言三人紧随其后跟上。

    太凌殿内华贵非凡,偌大的殿内只有中央一张雕龙髹金御座,其被九阶汉白玉台阶高高托起,背后是用万金所做的屏风,屏风顶上还雕刻着九条栩栩如生的飞龙,无不彰显着帝王威严。

    瑞兽香炉龙涎香薄烟徐徐升起,带着一股凉意甘甜的香气萦绕笼罩于整个殿内。

    宝座之上,正是凌国当今圣上——公孙长颂。

    公孙长颂如今正值知命之年,看上去皮肤已显松弛,眼角处亦有数道皱纹,但一双眼中的神色深邃沉稳,包涵威严,不怒自威。

    帝王身着华贵龙袍,头戴金色皇冠高坐其上,面容庄肃,器宇轩昂。

    太子公孙玄策上前撩袍屈膝跪地,拱手于前胸,举手到地,再俯头至手,扬声高喊道:“儿臣拜见父皇。”

    陈初言三人在后皆与太子一般对圣上行空手之礼:“草民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余声绕梁回荡。

    皇帝先沉默着审视台下众人,开口声音低沉却能穿透人心:“都平身吧。”

    众人谢礼平身。

    “谢父皇!”

    “谢陛下!”

    正当皇帝欲再对三人要开口之际,太子公孙玄策突然向前拱手行礼:“父皇,儿臣有一事相奏!”

    皇帝被他打断,语气不悦道:“太子,何事不能等事后再奏?”

    公孙玄策道:“儿臣这件事正好与太学院院考以及凌国万千学子有关。”

    皇帝正色道:“既如此,你且说来听听。”

    “父皇应知,每年太学院院考参考人数多达两万有余,但太学院仅录取五百人,很多远在偏远地区的学子需提前数月启程只为来凌国参加院考,有的学子甚至为此耗尽家财,若是他们进了前五百还好,若是未中榜,就又要走上数月才能回至家乡,更有甚者连回乡的盘缠都没有,便只能无奈滞留于凌安城内有家却不能回。”公孙玄策抬眸观察皇帝神色,见圣上神色未有愠色,继续道,“故儿臣以为,太学院应在各地多加设立,并增加录取名额,免于他乡学子长途之苦,亦减轻了众多学子经济负担,更能为凌国广收贤能之才,为我朝效力。”

    皇帝听此眯了眯眼,蹙着眉不置可否。

    “陛下、太子殿下。”一旁陈初言行礼道,“草民有话不知是否当讲,”

    皇帝颔首:“讲。”

    "陛下圣明,草民斗胆进言,若有不当之处,还请恕草民无罪。”陈初言见皇帝点头后,大胆谏言,“陛下,现下凌国各地能上的起学院的学生大多为当地世家贵族之子,而更多的贫苦百姓根本没有财力供家中子女读书上学。故此草民以为,在太子所说的广设太学院之前,更应让那些平民百姓之子皆有学可上,且免除他们大部分学费,由国库所出。”此话一出,殿内所有人皆呼吸一滞,这陈家大少爷疯了吗?

    “如此一来,不单单是能让凌国更多优秀学子得以机会入太学院读书,为我朝广纳贤才,久而久之,待我国百姓都普遍接受了教育,就算他们不能考入太学院再获机会参加盛试入朝为官,但起码百姓们皆能识文断字,知廉耻,懂敬畏,晓律法……”

    众人屏息不语,陈初言将他能预料普及教育后的好处向他们有条不紊地道来。

    皇帝起初紧蹙的眉头随着陈初言所言慢慢舒展下来,向他投去几许赞赏的目光,但却并不愿意为此策多言。

    “……草民所言,仅为一己之见,若有偏颇还望陛下明鉴!”此时陈初言虽低着头,但身子站得很是挺拔正直。

    "父皇,国之本在育人才,民之富因教兴旺。故儿臣以为,若他所言与儿臣之策得以协作,且能日后在凌国全面推行实施,实乃天下民生福祉,谓国家兴旺之兆。亦必将为父皇赢得天下民心,其行功不朽,流芳百世!"太子闻言加深了唇角的笑意,对皇帝道,“若此事情能得父皇恩准,儿臣必当尽心竭力,不负父皇厚望!”

    皇帝目光闪过不悦之色:“太子,朕知你心系苍生,愿躬身为民,但你们二人所提之策,皆牵涉甚广,不可轻易定夺,朕还需择日与群臣共同商议,方能做出周全之策,故现下无需再过多言。”

    闻言公孙玄策眸中闪过不甘之色,但被他很快掩下:“儿臣谨遵父皇旨意。”而后又深深地看了一眼陈初言。

    陈初言微微侧目,对上了公孙玄策的眸光,二人目光就此交汇一处。

    皇帝将目光放得柔和,看向他道:“你就是陈初言?”

    陈初言上前一步,镇定自若道:“正是草民。”

    皇帝观此子初次进宫面圣就敢跟他大提国策,且从头到尾都表现的从容镇定,不见丝毫慌张,故而满意地点了点头:“不愧是陈锦淮之子,你小小年纪能有此谋略,日后定能堪当大用!”

    陈初言:“圣上谬赞,草民拒不敢当!”

    皇帝捋了捋胡须轻笑出声:“不必谦虚,你能在万人之中脱颖而出,自是当得起。愿你以后能在太学院以此为勉,更胜往昔,朕希望未来你在盛试依旧能为榜首,于此一来,才可真正做到为我朝效力,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草民定不负陛下所望!”

    万川与上官若烟一直低着头,心情一路跌宕起伏,但都皆在心中对陈初言肃然起敬,敬佩不已。

    皇帝夸完陈初言,才去端水称赞万川与上官若烟,皇帝看上官若烟乃一介女子,竟能高中第三甲,道了句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走完以往院考前三面圣的例行之事,皇帝先是赏赐了三人若干金银珠宝等外物赏赐,又特别赐予三人以后可自由进出皇家藏书楼的权利。

    皇家藏书楼比周燚府上的藏书阁还要大上数倍不止,乃凌国目前为止藏书最多最广之地。

    皇家藏书楼一般只供皇家子弟使用,普通的文人学士能得此允,乃此生莫大殊荣。

    受此封赏,三人皆叩拜谢礼:“谢主隆恩!”

    最后,陈初言等人行礼退出太凌殿,抬首望向殿外碧落,长舒一口气。

章节目录

子非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郭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郭殃并收藏子非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