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那姓良的算账。”
这是苏彻玉看清那画像后,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
至今为止,很少人知道她面具的模样,而会把它画在招贴上的,除了良熹敬不会有第二个人。
“哦。”顾思芊点了点头,不予置否,只是还是多问了一句。
“值多少银两?”
她是在问苏彻玉值多少。
“一万两白银。”
“是个高价,不过你的命在别处价更高。”
她说的这句,让苏彻玉听的一懵。
“什么意思?”
顾思芊扇了扇火,有些无奈的与苏彻玉说:“阁主同我说,良熹敬的手下找了刺客要杀你。但好巧不巧的,他找的人也是阁主的手下,你们也算同门,总不能同门残杀吧?”
苏彻玉闻言面色一僵,她知道现在事情变复杂了。
“可你也知道,阁主是什么活都揽的,这银两她也收了,咋们这做手下的就没有不干的道理······”
“所以呢?”
她干巴巴地问,但心里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那就到宋府,陪着唱出戏······”
*
月黑风高夜,宋府静的跟死了一样。
宋尚书在屋中左右踱步,拳头紧握成了结,心里也七上八下的,想不通自己是犯了什么事,惹到了什么人,怎么突然间就有人要来刺杀他了?
“老爷,良大人说的是真的吗?”
尚书夫人在临走前又问了一遍,试图能听到事情的转机。
“若不是真的,良大人何顾与我说?”他心烦意乱的不愿多言,忙催着他夫人离开。
尚书夫人闻言也只好照做。
当她退出来时,府里的管家见状上前与她耳语了两句,交代人手已经待命,叫她安心候着便可。
“可千万注意老爷的安危,别让老爷伤着了。”
“夫人大可放心,里院外院都安插了人手,定不会让老爷出事。”管家劝慰着尚书夫人,将其送到了后院。
至此,院中再无人走动。
空荡荡的院落,眼下连半点火光都没有,但刻意粉饰出的安宁易碎易破,连随意吹过的风都能打草惊蛇······
收回眼,苏彻玉从半高的树上跳下,扶正了面具,只她刚迈出一步便捕捉到响动,转过头,就见一位与她打扮无二的人站在不远处瞧她。
苏彻玉挑眉,知道这就是良熹敬派来杀她的同门姊妹,她不避讳的上前。
赶急刻出来的面具没那么合脸,有失协调的挂在脸上,面具上的雕纹与先前的那副比,丑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苏彻玉不在乎这些,坦然的向同门那走去,只是指尖习惯性的在剑鞘上轻叩,而真实的神情被遮掩的晦暗不明,让人琢磨不透她是否带着杀意前来。
“阁主同我说过你。”那人像是寒暄般的与苏彻玉提及阁主,可手上的动作没停,先苏彻玉一步抽出了剑,将其悬置在二人之间。
“她是怎么说我的?”
不在意直直逼近的剑锋,苏彻玉开口问了一句,
因是许久未见,她还以为阁主早将她这号人给忘了,但没曾想她竟还会提起她,为此她不由的好奇,在她眼中,自己是什么样的。
“她说你最不怕死,最不惜命,叫我不要学你。”
话毕,那人的剑刃已经接近苏彻玉的脖颈。
简单地迟疑过后,苏彻玉回神,躲过袭来的杀意,她心里有了定数,不再与眼前人废话,直步往宋府前去。
那人见状自也提剑跟去。
她们二人都知道彼此前来的目的不同,但二者的厮杀只能在宋府,而不是此地。
可在离去的同时,作为本能,她们都留意到了前来的马车。
而在她们的身影彻底隐去后,悠悠驶来的马车才彻底停下······
良熹敬掀开车帘,向外看去。
他好似才从宫里出来,眼底的疲惫和未来得及褪去的官服,赫然昭示他前来的急迫,可哪怕如此,他到现在也没有其他举动。
“大人,宋尚书的安危您大可放心,小的已经安排好人手了。”东草本是在暗中观察着一切,没曾想良熹敬今夜会来,见到良府的马车停下,他没敢怠慢,连忙上前复命。
可他想不通,大人今夜不仅是为了以绝后患,而且顺道也卖了个顺水推舟的人情,让宋尚书糊里糊涂的记了大人的恩情,一石二鸟的计策,可大人为何要大费周章的前来,明明于暗中获利才是最为明智的。
莫非,大人是想将这“英雄救英雄”的戏做足?
想到此,东草抬眼,狐疑地看着自家大人,可也就只敢看那一眼,他便立即将目光收回了。
“想问什么?”
忽的一句,吓的东草一机灵,下意识地答到“没有”,可随即又后知后觉地开始点头。
“大人此次前来是······”
可惜,他的话还未说完,宋府的惊闹声就打断了他。
一时间,宋府由暗至明,恍如白昼,光亮也一直波及到墙外,连带着视野也变的清晰,只是其中的腥风血雨,旁人难以参透。
忽略这些,东草本想再问,可来不及多言,良熹敬这时已然下了马车,站在他的不远处。
彼时,宋府的风波好似与他毫无干系,他像个麻木的看客,但又不是全然将自己抛置事外。
在闹声中,良熹敬终是开口。
“来看戏。”
看戏?
东草不懂,他不懂大人。
是看自己的戏,还是看别人的戏?
东草迟疑了好一会,而宋府内的打闹依旧持续,他跟着良熹敬将视线落到宋府,心底的疑惑还未搁置,就转而换上震惊。
他看着宋府墙边有一道阴影投下,随即一个全身着黑,面貌不清的人翻身落地。
那人的动作矫捷轻便像是翻墙的老手,而这副穿着打扮又让东草似曾相识,记忆恍然间被击中,他指着那人看傻了眼。
这人是刺客!
可他分辨不清她具体是刺客中的哪位。
眼前的是刺杀宋尚书的那位,还是要解决的隐患?
想不出答案,他僵立着不知该怎么办,只是在下一瞬,出乎他意料的,又一道黑影投下······
这时,两个全模全样穿着的人,赫然出现在他眼前。
宋府仍旧混乱着,可两位刺客一前一后皆已出逃,东草觉得荒谬,但同时他也明白了良熹敬方才那话的意思。
眼前的这两位,除了面具的雕文不同外,没有其他差别,明明白白的把是一伙的写在了明面上,那她们方才在宋府闹的这一场不就是在“唱戏”吗?
想清楚的东草忽的心底一凉。
这其中一人是他找的,没成想那么凑巧的找到了另一人的同伙,好事没成双,坏事尽出门了。
可哪怕心下发愁,他倒也没忘了正事,在认清二人是同伙之后,他就动身护在了良熹敬身前。
不过他护的急,声响自然大,苏彻玉不可能没听见。
刚收回不久的剑,再次出鞘,在看见良熹敬的那刻,她就起了杀心。
但显然不是因为被抓包的心虚,她只是纯纯对良熹敬这人有些意见,知道他不是什么好家伙,她这会坑了他,他定是不会放过她的。
所以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头,苏彻玉想跟他做个了结,毕竟现在就只有他和他的随从在,基本上奈何不了她。
且听闻传言,他好像是个病弱的身子。
苏彻玉联想起她与良熹敬的两次相见,他好像都是那副病美人摸样,光看着就活不久,想来抵抗的能耐也没多少吧······
思量好她的胜算,苏彻玉打算动身,同门姊妹料到她想干什么,没加以阻拦,只是想快些离开这是非之地。
只是她刚迈出一步,飞来的箭便挡住了她的去路。
不消停的夜,一切都显的不顺人心意。
苏彻玉看到这一幕,禁不住在面具下皱眉,事情果然没她想的那般简单,良熹敬怎么可能傻傻的前来送死,这不,他的救兵来了······
光凭那不顶事的月光,苏彻玉难以看清来人的模样,但却是能断定来人只有一个。
不过这也就说明,这人应当很难对付,不然也不会只身前来。
苏彻玉叹气,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念头在她脑海中浮现,顿时,她也打算撤了。
与同门对视一眼,凭空而来的默契让两人都意识到了下一步该要怎么做。
她们一个向东一个向西,要分头逃离。
意图昭然若揭,来人不可能不知,先后的两箭欲要再次堵住她们的去路,可都被二者侥幸地躲开。
良熹敬好像自始至终没什么反应,但实际他内心起了不小的波澜。
他想,今夜是没白来,一切都显得热闹又生动,相较直白的生死,他对濒死前的热烈更感兴趣。
因为求生的愿景很动人,贪婪又纯粹,贴合本性,让人欲罢不能。
“解决向东的那个就好了。”
这是良熹敬对周期年说的。
破绽太多,良熹敬都不想一一点破,光凭那张丑出新高度的面具,他就认出了那个与他有两面之缘的人。
这是苏彻玉看清那画像后,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
至今为止,很少人知道她面具的模样,而会把它画在招贴上的,除了良熹敬不会有第二个人。
“哦。”顾思芊点了点头,不予置否,只是还是多问了一句。
“值多少银两?”
她是在问苏彻玉值多少。
“一万两白银。”
“是个高价,不过你的命在别处价更高。”
她说的这句,让苏彻玉听的一懵。
“什么意思?”
顾思芊扇了扇火,有些无奈的与苏彻玉说:“阁主同我说,良熹敬的手下找了刺客要杀你。但好巧不巧的,他找的人也是阁主的手下,你们也算同门,总不能同门残杀吧?”
苏彻玉闻言面色一僵,她知道现在事情变复杂了。
“可你也知道,阁主是什么活都揽的,这银两她也收了,咋们这做手下的就没有不干的道理······”
“所以呢?”
她干巴巴地问,但心里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那就到宋府,陪着唱出戏······”
*
月黑风高夜,宋府静的跟死了一样。
宋尚书在屋中左右踱步,拳头紧握成了结,心里也七上八下的,想不通自己是犯了什么事,惹到了什么人,怎么突然间就有人要来刺杀他了?
“老爷,良大人说的是真的吗?”
尚书夫人在临走前又问了一遍,试图能听到事情的转机。
“若不是真的,良大人何顾与我说?”他心烦意乱的不愿多言,忙催着他夫人离开。
尚书夫人闻言也只好照做。
当她退出来时,府里的管家见状上前与她耳语了两句,交代人手已经待命,叫她安心候着便可。
“可千万注意老爷的安危,别让老爷伤着了。”
“夫人大可放心,里院外院都安插了人手,定不会让老爷出事。”管家劝慰着尚书夫人,将其送到了后院。
至此,院中再无人走动。
空荡荡的院落,眼下连半点火光都没有,但刻意粉饰出的安宁易碎易破,连随意吹过的风都能打草惊蛇······
收回眼,苏彻玉从半高的树上跳下,扶正了面具,只她刚迈出一步便捕捉到响动,转过头,就见一位与她打扮无二的人站在不远处瞧她。
苏彻玉挑眉,知道这就是良熹敬派来杀她的同门姊妹,她不避讳的上前。
赶急刻出来的面具没那么合脸,有失协调的挂在脸上,面具上的雕纹与先前的那副比,丑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苏彻玉不在乎这些,坦然的向同门那走去,只是指尖习惯性的在剑鞘上轻叩,而真实的神情被遮掩的晦暗不明,让人琢磨不透她是否带着杀意前来。
“阁主同我说过你。”那人像是寒暄般的与苏彻玉提及阁主,可手上的动作没停,先苏彻玉一步抽出了剑,将其悬置在二人之间。
“她是怎么说我的?”
不在意直直逼近的剑锋,苏彻玉开口问了一句,
因是许久未见,她还以为阁主早将她这号人给忘了,但没曾想她竟还会提起她,为此她不由的好奇,在她眼中,自己是什么样的。
“她说你最不怕死,最不惜命,叫我不要学你。”
话毕,那人的剑刃已经接近苏彻玉的脖颈。
简单地迟疑过后,苏彻玉回神,躲过袭来的杀意,她心里有了定数,不再与眼前人废话,直步往宋府前去。
那人见状自也提剑跟去。
她们二人都知道彼此前来的目的不同,但二者的厮杀只能在宋府,而不是此地。
可在离去的同时,作为本能,她们都留意到了前来的马车。
而在她们的身影彻底隐去后,悠悠驶来的马车才彻底停下······
良熹敬掀开车帘,向外看去。
他好似才从宫里出来,眼底的疲惫和未来得及褪去的官服,赫然昭示他前来的急迫,可哪怕如此,他到现在也没有其他举动。
“大人,宋尚书的安危您大可放心,小的已经安排好人手了。”东草本是在暗中观察着一切,没曾想良熹敬今夜会来,见到良府的马车停下,他没敢怠慢,连忙上前复命。
可他想不通,大人今夜不仅是为了以绝后患,而且顺道也卖了个顺水推舟的人情,让宋尚书糊里糊涂的记了大人的恩情,一石二鸟的计策,可大人为何要大费周章的前来,明明于暗中获利才是最为明智的。
莫非,大人是想将这“英雄救英雄”的戏做足?
想到此,东草抬眼,狐疑地看着自家大人,可也就只敢看那一眼,他便立即将目光收回了。
“想问什么?”
忽的一句,吓的东草一机灵,下意识地答到“没有”,可随即又后知后觉地开始点头。
“大人此次前来是······”
可惜,他的话还未说完,宋府的惊闹声就打断了他。
一时间,宋府由暗至明,恍如白昼,光亮也一直波及到墙外,连带着视野也变的清晰,只是其中的腥风血雨,旁人难以参透。
忽略这些,东草本想再问,可来不及多言,良熹敬这时已然下了马车,站在他的不远处。
彼时,宋府的风波好似与他毫无干系,他像个麻木的看客,但又不是全然将自己抛置事外。
在闹声中,良熹敬终是开口。
“来看戏。”
看戏?
东草不懂,他不懂大人。
是看自己的戏,还是看别人的戏?
东草迟疑了好一会,而宋府内的打闹依旧持续,他跟着良熹敬将视线落到宋府,心底的疑惑还未搁置,就转而换上震惊。
他看着宋府墙边有一道阴影投下,随即一个全身着黑,面貌不清的人翻身落地。
那人的动作矫捷轻便像是翻墙的老手,而这副穿着打扮又让东草似曾相识,记忆恍然间被击中,他指着那人看傻了眼。
这人是刺客!
可他分辨不清她具体是刺客中的哪位。
眼前的是刺杀宋尚书的那位,还是要解决的隐患?
想不出答案,他僵立着不知该怎么办,只是在下一瞬,出乎他意料的,又一道黑影投下······
这时,两个全模全样穿着的人,赫然出现在他眼前。
宋府仍旧混乱着,可两位刺客一前一后皆已出逃,东草觉得荒谬,但同时他也明白了良熹敬方才那话的意思。
眼前的这两位,除了面具的雕文不同外,没有其他差别,明明白白的把是一伙的写在了明面上,那她们方才在宋府闹的这一场不就是在“唱戏”吗?
想清楚的东草忽的心底一凉。
这其中一人是他找的,没成想那么凑巧的找到了另一人的同伙,好事没成双,坏事尽出门了。
可哪怕心下发愁,他倒也没忘了正事,在认清二人是同伙之后,他就动身护在了良熹敬身前。
不过他护的急,声响自然大,苏彻玉不可能没听见。
刚收回不久的剑,再次出鞘,在看见良熹敬的那刻,她就起了杀心。
但显然不是因为被抓包的心虚,她只是纯纯对良熹敬这人有些意见,知道他不是什么好家伙,她这会坑了他,他定是不会放过她的。
所以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头,苏彻玉想跟他做个了结,毕竟现在就只有他和他的随从在,基本上奈何不了她。
且听闻传言,他好像是个病弱的身子。
苏彻玉联想起她与良熹敬的两次相见,他好像都是那副病美人摸样,光看着就活不久,想来抵抗的能耐也没多少吧······
思量好她的胜算,苏彻玉打算动身,同门姊妹料到她想干什么,没加以阻拦,只是想快些离开这是非之地。
只是她刚迈出一步,飞来的箭便挡住了她的去路。
不消停的夜,一切都显的不顺人心意。
苏彻玉看到这一幕,禁不住在面具下皱眉,事情果然没她想的那般简单,良熹敬怎么可能傻傻的前来送死,这不,他的救兵来了······
光凭那不顶事的月光,苏彻玉难以看清来人的模样,但却是能断定来人只有一个。
不过这也就说明,这人应当很难对付,不然也不会只身前来。
苏彻玉叹气,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念头在她脑海中浮现,顿时,她也打算撤了。
与同门对视一眼,凭空而来的默契让两人都意识到了下一步该要怎么做。
她们一个向东一个向西,要分头逃离。
意图昭然若揭,来人不可能不知,先后的两箭欲要再次堵住她们的去路,可都被二者侥幸地躲开。
良熹敬好像自始至终没什么反应,但实际他内心起了不小的波澜。
他想,今夜是没白来,一切都显得热闹又生动,相较直白的生死,他对濒死前的热烈更感兴趣。
因为求生的愿景很动人,贪婪又纯粹,贴合本性,让人欲罢不能。
“解决向东的那个就好了。”
这是良熹敬对周期年说的。
破绽太多,良熹敬都不想一一点破,光凭那张丑出新高度的面具,他就认出了那个与他有两面之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