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英国曼彻斯特。

    刚下过雨,街道湿漉漉的,空气却是阴冷清爽,曼城七月的气温也是冷的,路上行人永远都穿着外套,插着兜在路上悠闲地走。

    施旖裹着风衣在路中间的人行道等红绿灯,一手插着兜,一手夹着烟。也许是因为独特的亚裔面孔,路过的人会多看她一眼。

    一连几天都是阴郁的天气,更显得曼城红墙灰调的古典建筑暗影沉沉的,整座城市像灰旧的老电影似的。天气颓废,连带着人也懒惰,施旖已经好几天没出门了。

    红灯变小绿人,施旖踩着银色细高跟,一下一下走在潮湿的街道上,风把她身上的黑色风衣吹起,发丝遮住脸庞,她抚过长长的卷发拢到肩膀一侧,两指夹着烟送到嘴里。一旁的公交车停下发出“哧——”的气声,站亭等待的人们依次上车,警车从转角路口带着鸣笛声呼啸而过,街道旁的行人来来往往,因为天色暗,不到四点,街边的玻璃橱窗已经有昏黄灯光透出来。施旖在街道慢慢走着,一边缓缓吐出烟雾,一边悠然观察这个她生活了两年、但即将离开的城市。

    今天她和朋友约了去美术馆看华人艺术展。搬来曼城两年了,除了华人艺术中心,还是第一次见美术馆专门开设的华人画展。她心里对画展说不上期待,只把这当成临行前与朋友的告别相聚。

    朋友曼妮对艺术展览、音乐剧和演奏会之类的约会颇为偏爱,这与她的家庭有关,父母和哥哥是珠宝设计师,她学音乐,一家人都充满艺术细胞,是非常随和浪漫的人。到了美术馆,曼妮已经在路边等她。曼妮金色的头发和最新款的香奈儿白色套装在阴暗的雨后色调中特别显眼,转回头看到她,笑脸更是如同阳光般灿烂。

    她们走近,曼妮自然地挽上施旖的手臂。“宝贝,你终于来了!”

    “等了很久吗?”施旖问。

    曼妮带着施旖走进艺术馆内,与一旁的经理交换一个熟悉的招呼式微笑。曼妮道:“没关系,我愿意等你一整天。”

    “那我还是来早了。”施旖挑眉,玩笑道。

    “那不行,宝贝,为了惩罚你,你今天必须陪我一晚上。”曼妮语气温柔中带了强硬,拉着施旖的手走上楼梯。

    历史悠久的曼彻斯特美术馆装修华丽古典,馆内收藏了很多的经典名画,以拉斐尔前派的油画作品为主,还有一些雕塑和现代艺术作品。此次的华人艺术展在一个小展厅内,规模不大,可能接近闭馆时间,展厅内的人已经稀稀疏疏了。因为这里就在中国城边上,人群中还有不少亚裔面孔。

    曼妮说,这里主要展示的是中国新生代主流画家的作品。

    相比施旖,曼妮对画展的兴趣大得多,她本来是随着施旖一起看的,看着看着人就不知道跑哪去了。

    施旖在里面慢慢转悠着,终于想起曼妮,扭头寻找她的身影。最终施旖在另一面展览墙发现了她,她正在一幅画前驻足,手撑着下巴,似乎在很认真地观察。施旖走过去找她。

    她停在曼妮旁边,看到了一幅素描人像——一位黑色长发的美丽少女,微低着头,长睫垂下,脸色平淡似有忧伤。

    “是不是有点像你?”曼妮突然开口说。

    “是吗?”施旖又仔细看了看。好像是的,像她以前的时候。她那时候也喜欢披着头发,尤其是挽到一边,不过现在是长卷发了。

    曼妮转头看施旖几眼,又看画,又看施旖,又看画。她得出结论:“和你太像了!除了头发不是卷发。”

    曼妮又笑着小声补充一句:“和你的气质也像,温柔的,冷淡的。”

    施旖嘴边浮起不以为意的笑,眼神盯着画看。她不动声色观察着人像的眉眼,然后走近两步,看画像旁边的小字介绍。

    枯藤春

    中国,2012

    《梦中人》

    ……

    “触及不到的爱人”

    奇怪的名字,施旖心里想。她目光右移,看到画像上细细的一行签名。龙飞凤舞的枯藤春艺术字,落笔处居然延伸出了一个小爱心。与这个老气横秋的名字一点也不搭配。不过倒是和这副画的寓意很相配。“触及不到的爱人”,施旖想,这大概是一位艺术家对自己年轻时代爱人的描绘。

    有一瞬间,施旖脑海里浮现了一位少年的身影。那是她中学时代的一位同学,美术班的,签名的时候也喜欢延伸出一个爱心,与他酷拽的外形也甚为不搭。

    施旖又往旁边看了几幅画,发现还有两幅枯藤春的作品。不过都是景色画,画里的签名也没有延伸出爱心了。这也许是艺术家对自己爱人的一点“小偏心”。真是位有趣的画家。

    看完画展,施旖和曼妮去了一家颇有格调的餐厅吃饭,因为临行道别,两人都喝了不少酒。分别的时候,曼妮还嘟囔着今晚要和施旖一起睡,她拉着哄着才把曼妮塞进出租车,把这位粘人的朋友送走。

    施旖回到公寓的时候,脑子有些晕晕的,她洗了澡,疲惫地趴在柔软的床上,脸上还发红地烫。桌子上小灯发出微弱的黄色光线映在她的脸庞,她微眯着眼,脑子里一会空白,一会乱七八糟想着各种事。

    有一瞬间白天看的那幅画又出现在她脑海,少女的神态似一个熟悉的女人,在遥远的时光外盯着她看。

    窗外骤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滴滴答答轻轻拍打在玻璃窗上,外推的窗户留着缝隙,雨声毫无阻拦传进来,环绕在房间里像催眠的小曲。施旖沉溺在这孤独的曼彻斯特雨夜里,眯着眼渐渐陷入沉睡。

    昏昏沉沉中,她好似梦到了自己的中学时代。但只是模糊的上课场景,不清晰的混沌的交谈声,穿着黑色制服的同学们,看不清楚的陌生又熟悉的脸庞……

    时间太久了。久到即使在梦里想到你,也只是模糊的轮廓和声音。

    真的有人能把梦中人描绘得如此清晰吗?

    拖延了几天,都要临近回国的日期了,施旖终于把整理行李的任务提上日程。

    两居室公寓住了两年,买的东西堆积如山,各种家电家具衣服日用品,能送的送了,能卖的卖了。施旖秉持断舍离的心态,挑挑拣拣老半天,终于塞满了两个行李箱。

    角落里堆积了几大箱落灰的储物箱。放的都是文件、书籍、信件和各式各样的圣诞节礼物。施旖整理一会儿,在一堆书籍下面发现了一本相册。

    封面用彩色的字体写着《明德中学2009届6班毕业纪念册》,下面还写着:楚依依制作,附带可爱的表情和贴画。施旖想起来了,因为她毕业前提前出国了,这是楚依依毕业后给她家寄的相册,后来施明威才带过来英国。这套相册辗转到她手里的时候,已经是毕业两年后了。

    施旖翻开来看,感觉已是存放多年的老相册,却有一股很少翻阅的新纸质味道。

    这是纯手工粘贴制作的牛皮纸相册本,看得出制作的人花了很多心思。第一页的文字就写着:此画册献给我最爱的施旖。下面是两个少女的合照,准确来说是一张模糊的手机偷拍照,只看得到两位少女的侧脸,她们坐在课本堆积如山的课桌,正在交谈着什么。

    这是她中学时代最好的朋友楚依依。看着照片,此刻她想起了楚依依可爱又稚嫩的脸庞,对她总是笑盈盈的,甜腻腻地挽着她的手臂喊施旖。

    她又仿佛能想到楚依依知道她出国后,连她亲手制作的相册都很少看,脸上会出现的失望难过的神色。

    施旖抿唇,继续往下翻看。

    下一张照片,便是一整面的集体毕业照。上面没有施旖。但楚依依特意在左上角贴着被剪切过的、施旖的大头贴照片。那个时候很流行这种高曝光的大头贴,施旖脸色都白得发光。

    施旖往下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都是认识但接触不深的同学,那时候她性格孤傲,与班级同学间交往不多。

    再往下翻。看得出楚依依能粘贴的相片不多,因为那个时候大家不习惯用手机记录拍照。多是毕业的时候,他们为了留念特意拍的合照。也许是班主任用相机拍的,照片比较清晰,一个个穿着制服的稚嫩面孔,有些局促地比着耶的手势。

    还有楚依依和施旖拍的许多古灵精怪的大头贴。感觉楚依依把所有的存货都贴在上面了。

    也没有其他班同学的照片。但有一张例外,有一张照片是四个穿着球服的少年,在体育馆的合照。

    驰恒,沈毅宁,林骁,还有前几天在画展想起的那位少年——姜延,此刻在照片上清晰地映入施旖眼帘。

    他站在一旁与其他人有些距离,似乎入镜得有些意外。他戴着帽子往后掩住额间长发,狼尾长至脖颈,耳边吊着银色耳坠,手松松地插在球裤兜里,一张瘦削的脸因为放松的姿态微扬着,似乎刚扯出一抹微笑,就被镜头抓拍了,看起来笑得勉强。即便如此,他的帅气依然令人印象深刻。

    久远的往事突然涌入脑海,施旖看着照片陷入了短暂的回忆,随即把相册合上,不再看下去。

    一抹夕阳映在相册的牛皮纸封面上,施旖转头看向落地窗外,见橘红色的夕阳染遍了整个曼城,市中心古老的钟楼伫立在夕阳里,哥特式建筑庄严又浪漫,一辆沧桑的火车在城市高楼间缓慢穿梭。眼前充满古典风情的中世纪风格小城,与相册中遥远的学生时代重叠起来,恍如隔世。书本堆满的课桌、围墙边堆放的破旧桌椅、阴暗昏黄的小巷、霞光四溢的天空、风中呼啸的机车、聚光灯下悠扬的琴音、漫天飘扬的鹅毛白雪……犹如脑海中的电影碎片,带来悲伤和快乐的回忆。

    收拾一下午,吃了晚饭又继续收拾,东西还是没整理完。要不是私人物品多,施旖真想叫个收纳家政上门帮她。

    舒舒服服洗个澡,她一身疲软躺在床上,查看着手机里的信息。突然推特弹出了一则醒目的新闻:【BEIJING!2022冬奥会申办成功!】

    新闻图片里一片鲜艳的五星红旗海洋,国人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是继08年夏季奥运会之后,中国北京携手张家口再次申奥成功。

    施旖看着新闻视频,内心动容。

    2008年。

    原来已是7年前了。

    也许是即将回国的激动心情,也许是今天看了很多睹物思情的旧物件,施旖夜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想起那本画册,在失眠的胡思乱想中,她模模糊糊地忆起了中学时代的许多往事。

    窗外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施旖在回忆中渐渐入睡,感觉今晚又是一夜漫长的梦。

章节目录

野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屠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屠梦并收藏野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