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元听罢之后觉得这事儿有点古怪,古怪在此事有点儿不光彩,这个法子虽然可行,但实则是个有些赖皮的法子。
从前她觉得这些修炼入道的人用的皆是正直之术,断然不会使这些小聪明,如今自己来历劫了倒用上了这般法子。
孟元咂了咂舌。
玄冥晓得她在想什么,轻笑一声:“你如今不知晓,日后总也会明白。这世上即便再居于至高至尊之位的人,人人之间总也存着变通二字,更不必说此般事物。即便是天劫,此中如何历万万年不变,它既不变,人却更有变的余地。做人做事虽要持清正二字,却也不可同死板混淆,否则终会伤及自身。”
孟元将这话在肚里琢磨了许久,方琢磨些头绪出来二人便按下了云头。
他们如今并非直去玄阴宫,玄冥带着她来绞龙台试炼。雷劫有雷劫应对的招式,玄冥一一在此处教与她。绞龙台上开阔,是受雷劫的佳地。三劫之中雷劫考验身法,火劫最考验术法,而风劫则最考验体力。
他将避雷的身法教与她,引了几道天雷来给她做试炼,看着她灵巧地在绞龙台上跃动,点地犹如蜻蜓点水一般轻盈,在空中周身一转时红裙扬起,好似在空中绽出的一朵彼岸花。
她方练到一个时辰的时候,玄冥让她收了剑。
今日本欲让她休息,未曾想生出傲训一事,方才赶着时间将她提上罗酆山来。
他将她送回了十善殿的时候天色已然墨黑,他将阿盈亲自召来吩咐了一些雷劫之兆,尔后才携着道明向无间地狱去。
地狱之门外十里,有兵卒据守,再往里去则无人。沿途有幽魂碎息凝聚而成的青色火团,在阶上映出莹莹亮光。无间地狱苦痛最重,第九殿中可听得传自地狱之中的厉鬼嘶嚎之声。
玄冥到此之时,地狱之内骤然变得极安静,甚至于安静得近乎诡异。
他踏上阶时团聚的火团四散开去,只留下几丝冷意,这冷并非冰天雪地之寒,而是丝缕阴气缓缓入体浸润心魄,若是寻常人误入地狱之中,免不了被这阴气打回原形,甚至于肉身尽灭,只留神魂逡巡世间。
厚重的石门开启的一刹那,地狱之中的阴风便涌出来,虽是风,形状却如千百个鬼魂在声嘶力竭地挣扎着想要逃出来,于是风中带着不易察觉的尖锐的叫声,弥漫着浓烈的腥气,似是血腥,又似是无间地狱中万万年滋生着的各种鬼物身上令人作呕的气息。
云靴在将踏入地狱的时候顿了一顿,片刻后在石门附近积着的厚重的尘灰上用足尖扫了一扫,便露出新灰下覆着的一个巨兽的足印来,这是傲训的足印。这凶兽的一个脚掌便有一丈长,半丈宽,乃是个庞然大物。
玄冥在此处静默片刻,想罢之后便向地狱内走去,那石门便在顷刻间隐去。
此处是一片混沌,四周皆是一片且青且黑之色,望不得前路。
他立定捻了个诀,地上便现出一朵玄色莲花纹来,须臾间周身事物大动,有如天翻地覆之景,尘雾歇、风沙起,再度平静下之后,周身的青色雾障便渐渐褪去,琉璃塔的银光倾泻下来,有如飞瀑。
昔日压着凶兽傲训的这座琉璃浮屠塔已然从中对半裂开,在第一二层南侧露出一个巨大的缺口。碎落的琉璃飞溅在地上,倒称得这青黑土地有如缀着星子的夜空。
地上除了琉璃,便是土地,再无旁物。
他敏锐地将这地上之物寸土不余地看过,又将道明拾起的一块琉璃残片瞧了一瞧,转而眯起眼看向塔顶。
灵山的三道符咒贴于塔顶第七层,而他的符咒则镇于第一层,符咒被破后会迅速地燃为灰烬。
当日灵山的符他未曾仔细瞧过,只依稀记得是水月观音座下的弟子送来的。他问了问道明,道明称是,这些事务皆记录在册,事事详尽无有遗漏的。
他听罢,仍捻一诀,地上便又起一玄色莲花纹,有片片灰尘从地上升起,闪烁着金光。
一道火光之后,这些灰烬又重成灵山金符的残屑,再有一道火光,残屑拼凑成原本的符咒。
玄冥阅毕金符上的咒文,再度陷入思索。
三道金符,第一道是灵山镇压邪物常用之符,第二、三道则是水月观音之符,意为慈悲感化。
第一道凡在灵山修学之人大抵可解,之后两道则须由观音本人或是其座下弟子方知解符之咒。
他所加的那道镇压邪祟的符,授自地藏菩萨,冥界之中亦有一部分人可解。既能解水月观音又能解他的符的,实在少之又少,或者言这桩事绝非出自一人手笔。
这些人既通冥界又通灵山,放归的却是魔界之物,魔界先前随妖界颇有异动,但常日里和冥界井水不犯河水,如今生的这事,倒实在有些奇怪。
有丝丝缕缕的黑气从琉璃塔的裂缝及缺口之中蔓延出来,是傲训被镇压之时滋生的邪怨之气。黑气在将触到玄冥的时候避开,故而他未多在意,但在那三道金符恢复之时这黑气似乎有灵识一般的,顷刻间乱了阵脚,横冲直撞地向四周慌忙散去,似乎是害怕这几道金符。
玄冥触到这黑气的时候眼神骤然间变得锐利,因这此种有一道气息,正是当日他在孟元身上发现的那把匕首上相同的气息。他能断定,这是魔界的气息。
他正蹙眉想着,道明忽然现身禀道:“禀帝座,幽肃冥君到了。”
玄冥颔首,随即有一人又现身于此,面上虽有岁月留痕之迹,眉宇间却有超凡脱俗之态,虽着粗布,却有飘逸之姿。
幽肃居于第八城外的涵虚谷之中,少年时曾在水月观音座下听讲,十余万岁回冥界修行,曾任第八殿阎王七万年,告老之后从此避世,鲜少出谷。他稳当地向玄冥作了一礼,恭敬道:“老臣参见帝座。”
玄冥免罢他的礼,并未多做寒暄,直截了当道:“你已知晓此事,可有何见解?”
幽肃一笑,面上堆出些皱纹,道:“老臣避居许久,少问世事,即便知晓了此事,也得不出什么见解来。”
玄冥瞥了他一眼,冷冷道:“无论何言,本座恕你无罪。”
幽肃于是又作一礼,谢了恩后方才道:“烦扰帝座听老臣一番胡言。老臣曾在观音座下听讲,又愧任过八殿阎王,若说老臣能开这琉璃塔,也是言之有理。有此嫌疑,老臣自辩不清,亦无须辩。老臣且将自个知晓的尽数说与帝座听,帝座知悉便是。”
“依老臣愚见,此事当从咱们冥界本处来观。琉璃塔上虽有灵山三道符,也须由观音弟子来解,但万万年来观音门徒众多,有慧根者即便不往灵山见真佛,只从我等传经者口中亦能悟得真法,故而能解此符者天下可计万人。”
说到此处,他虽坦然,额上却也不免生了些汗。见着玄冥仍是无言,于是扑通跪了地方才继续道:“地藏菩萨之善心惠及普罗大众,帝座之符在我冥界之中亦有不少人习得,但,但...”
他抬袖擦了擦将滚落的汗珠,才言:“恕老臣愚钝,但这符,想来是只有当任的几位阎王爷才用得上。”
玄冥瞥过幽肃额上的汗珠,眼角似乎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道:“用得上,只因他们能入地狱,若旁人入了地狱,亦可用得上。”
幽肃额上的汗珠滑落下来,咽了口口水后道:“不,不,是此符只有在当任的阎王爷手中才有法力。若是旁人来用,虽有镇压邪祟之效,却决然不可镇压此种凶兽,更不必说二十万年之期。若是解符亦是此理。但此番胡言,皆是老臣胡乱所推,只供帝座一娱罢了。”
玄冥的唇上扬起笑意,声音却仍是冷的,他缓缓道:“你说自己愚钝,本座却觉得你聪慧。如此之言,本座尽可以判你刑罚。”
因这符咒的确如幽肃所说,可习得之人不少,但能用出真效者却只寥寥几人,那便是分管各地狱的阎王。
他统掌十大地狱,而此符是当年地藏菩萨专为镇压邪恶所作,授于他后他亲自作了改动。各殿阎王任职前皆要立下文书,以血为誓,此后他们所下的符咒方才在地狱之中有效用,也方可解地狱中的符。
只不过此事他从未广布于众,因为用此符者不少,只不过除各殿阎王外再无能入地狱者,除非得他受命。幽肃曾任阎王,若非因着他一心避世,如今的八殿阎王仍应由他来任。
如今这理,他能懂,而也只能由他来说。
幽肃跪伏着不敢言语,玄冥渐收了笑意,平复了神色后道:“罢了,起身吧。若如你所言,那么本座如今当查十殿阎王?”
十阎王殿分掌轮回往生之人审判之事,又司各大地狱,阎王的地位非同小可。上古时冥界初设官职,各殿阎王以地藏王菩萨为首,称得上菩萨的左膀右臂。
尔后玄冥登位,各殿权势虽不如从前,但依旧举足轻重。因这阎王一职非常人能任,皆从德高望重、修为高深之流者遴选而来。
话虽如此,又因万万年来冥界子民繁衍生息,免不得生出世家派系等分别。平民百姓之中能得高位者寥寥无几,如今的几位阎王爷当年虽未有什么舞弊营私之举,各个皆是正正当当地担了此任,但各个亦是出自于世家的。
若要查他们,一则碍于阎王殿于冥界之地位,二则碍于世家间根脉交错,若要查,难以高举轻放。
他并非要等幽肃来时才想清楚这一桩事,而是在听到此事之后心中便有所猜疑。
若他仅十来万岁时,断断不会轻信自己的直觉,反倒要找到什么实证方可尽信。而今的年岁,便不可说是少年人的轻狂,倒是历尽千帆之后的熟稔。
只不过熟稔归熟稔,要让他人信服仍须实证。
做此事之人老谋深算,他此番前来的确没有什么收获,并不能从这破碎的琉璃浮屠塔中得到什么线索。天底下这样的事并不新鲜,往往心底里如明镜一般地知晓到底是何人所为,只不过苦于找不到证据,故而任由那人逍遥法外罢了。
那人虽非常人,但玄冥亦非常人,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的不常比那人的不常还要不常些。总归有解出的法子,只不过他须想上一想。
如今揪出那人倒并非急事,一时半会儿他总不能举家逃出冥界。而今让玄冥思索的,却是这琉璃塔中滋生的黑气中的那一点气息。
从前她觉得这些修炼入道的人用的皆是正直之术,断然不会使这些小聪明,如今自己来历劫了倒用上了这般法子。
孟元咂了咂舌。
玄冥晓得她在想什么,轻笑一声:“你如今不知晓,日后总也会明白。这世上即便再居于至高至尊之位的人,人人之间总也存着变通二字,更不必说此般事物。即便是天劫,此中如何历万万年不变,它既不变,人却更有变的余地。做人做事虽要持清正二字,却也不可同死板混淆,否则终会伤及自身。”
孟元将这话在肚里琢磨了许久,方琢磨些头绪出来二人便按下了云头。
他们如今并非直去玄阴宫,玄冥带着她来绞龙台试炼。雷劫有雷劫应对的招式,玄冥一一在此处教与她。绞龙台上开阔,是受雷劫的佳地。三劫之中雷劫考验身法,火劫最考验术法,而风劫则最考验体力。
他将避雷的身法教与她,引了几道天雷来给她做试炼,看着她灵巧地在绞龙台上跃动,点地犹如蜻蜓点水一般轻盈,在空中周身一转时红裙扬起,好似在空中绽出的一朵彼岸花。
她方练到一个时辰的时候,玄冥让她收了剑。
今日本欲让她休息,未曾想生出傲训一事,方才赶着时间将她提上罗酆山来。
他将她送回了十善殿的时候天色已然墨黑,他将阿盈亲自召来吩咐了一些雷劫之兆,尔后才携着道明向无间地狱去。
地狱之门外十里,有兵卒据守,再往里去则无人。沿途有幽魂碎息凝聚而成的青色火团,在阶上映出莹莹亮光。无间地狱苦痛最重,第九殿中可听得传自地狱之中的厉鬼嘶嚎之声。
玄冥到此之时,地狱之内骤然变得极安静,甚至于安静得近乎诡异。
他踏上阶时团聚的火团四散开去,只留下几丝冷意,这冷并非冰天雪地之寒,而是丝缕阴气缓缓入体浸润心魄,若是寻常人误入地狱之中,免不了被这阴气打回原形,甚至于肉身尽灭,只留神魂逡巡世间。
厚重的石门开启的一刹那,地狱之中的阴风便涌出来,虽是风,形状却如千百个鬼魂在声嘶力竭地挣扎着想要逃出来,于是风中带着不易察觉的尖锐的叫声,弥漫着浓烈的腥气,似是血腥,又似是无间地狱中万万年滋生着的各种鬼物身上令人作呕的气息。
云靴在将踏入地狱的时候顿了一顿,片刻后在石门附近积着的厚重的尘灰上用足尖扫了一扫,便露出新灰下覆着的一个巨兽的足印来,这是傲训的足印。这凶兽的一个脚掌便有一丈长,半丈宽,乃是个庞然大物。
玄冥在此处静默片刻,想罢之后便向地狱内走去,那石门便在顷刻间隐去。
此处是一片混沌,四周皆是一片且青且黑之色,望不得前路。
他立定捻了个诀,地上便现出一朵玄色莲花纹来,须臾间周身事物大动,有如天翻地覆之景,尘雾歇、风沙起,再度平静下之后,周身的青色雾障便渐渐褪去,琉璃塔的银光倾泻下来,有如飞瀑。
昔日压着凶兽傲训的这座琉璃浮屠塔已然从中对半裂开,在第一二层南侧露出一个巨大的缺口。碎落的琉璃飞溅在地上,倒称得这青黑土地有如缀着星子的夜空。
地上除了琉璃,便是土地,再无旁物。
他敏锐地将这地上之物寸土不余地看过,又将道明拾起的一块琉璃残片瞧了一瞧,转而眯起眼看向塔顶。
灵山的三道符咒贴于塔顶第七层,而他的符咒则镇于第一层,符咒被破后会迅速地燃为灰烬。
当日灵山的符他未曾仔细瞧过,只依稀记得是水月观音座下的弟子送来的。他问了问道明,道明称是,这些事务皆记录在册,事事详尽无有遗漏的。
他听罢,仍捻一诀,地上便又起一玄色莲花纹,有片片灰尘从地上升起,闪烁着金光。
一道火光之后,这些灰烬又重成灵山金符的残屑,再有一道火光,残屑拼凑成原本的符咒。
玄冥阅毕金符上的咒文,再度陷入思索。
三道金符,第一道是灵山镇压邪物常用之符,第二、三道则是水月观音之符,意为慈悲感化。
第一道凡在灵山修学之人大抵可解,之后两道则须由观音本人或是其座下弟子方知解符之咒。
他所加的那道镇压邪祟的符,授自地藏菩萨,冥界之中亦有一部分人可解。既能解水月观音又能解他的符的,实在少之又少,或者言这桩事绝非出自一人手笔。
这些人既通冥界又通灵山,放归的却是魔界之物,魔界先前随妖界颇有异动,但常日里和冥界井水不犯河水,如今生的这事,倒实在有些奇怪。
有丝丝缕缕的黑气从琉璃塔的裂缝及缺口之中蔓延出来,是傲训被镇压之时滋生的邪怨之气。黑气在将触到玄冥的时候避开,故而他未多在意,但在那三道金符恢复之时这黑气似乎有灵识一般的,顷刻间乱了阵脚,横冲直撞地向四周慌忙散去,似乎是害怕这几道金符。
玄冥触到这黑气的时候眼神骤然间变得锐利,因这此种有一道气息,正是当日他在孟元身上发现的那把匕首上相同的气息。他能断定,这是魔界的气息。
他正蹙眉想着,道明忽然现身禀道:“禀帝座,幽肃冥君到了。”
玄冥颔首,随即有一人又现身于此,面上虽有岁月留痕之迹,眉宇间却有超凡脱俗之态,虽着粗布,却有飘逸之姿。
幽肃居于第八城外的涵虚谷之中,少年时曾在水月观音座下听讲,十余万岁回冥界修行,曾任第八殿阎王七万年,告老之后从此避世,鲜少出谷。他稳当地向玄冥作了一礼,恭敬道:“老臣参见帝座。”
玄冥免罢他的礼,并未多做寒暄,直截了当道:“你已知晓此事,可有何见解?”
幽肃一笑,面上堆出些皱纹,道:“老臣避居许久,少问世事,即便知晓了此事,也得不出什么见解来。”
玄冥瞥了他一眼,冷冷道:“无论何言,本座恕你无罪。”
幽肃于是又作一礼,谢了恩后方才道:“烦扰帝座听老臣一番胡言。老臣曾在观音座下听讲,又愧任过八殿阎王,若说老臣能开这琉璃塔,也是言之有理。有此嫌疑,老臣自辩不清,亦无须辩。老臣且将自个知晓的尽数说与帝座听,帝座知悉便是。”
“依老臣愚见,此事当从咱们冥界本处来观。琉璃塔上虽有灵山三道符,也须由观音弟子来解,但万万年来观音门徒众多,有慧根者即便不往灵山见真佛,只从我等传经者口中亦能悟得真法,故而能解此符者天下可计万人。”
说到此处,他虽坦然,额上却也不免生了些汗。见着玄冥仍是无言,于是扑通跪了地方才继续道:“地藏菩萨之善心惠及普罗大众,帝座之符在我冥界之中亦有不少人习得,但,但...”
他抬袖擦了擦将滚落的汗珠,才言:“恕老臣愚钝,但这符,想来是只有当任的几位阎王爷才用得上。”
玄冥瞥过幽肃额上的汗珠,眼角似乎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道:“用得上,只因他们能入地狱,若旁人入了地狱,亦可用得上。”
幽肃额上的汗珠滑落下来,咽了口口水后道:“不,不,是此符只有在当任的阎王爷手中才有法力。若是旁人来用,虽有镇压邪祟之效,却决然不可镇压此种凶兽,更不必说二十万年之期。若是解符亦是此理。但此番胡言,皆是老臣胡乱所推,只供帝座一娱罢了。”
玄冥的唇上扬起笑意,声音却仍是冷的,他缓缓道:“你说自己愚钝,本座却觉得你聪慧。如此之言,本座尽可以判你刑罚。”
因这符咒的确如幽肃所说,可习得之人不少,但能用出真效者却只寥寥几人,那便是分管各地狱的阎王。
他统掌十大地狱,而此符是当年地藏菩萨专为镇压邪恶所作,授于他后他亲自作了改动。各殿阎王任职前皆要立下文书,以血为誓,此后他们所下的符咒方才在地狱之中有效用,也方可解地狱中的符。
只不过此事他从未广布于众,因为用此符者不少,只不过除各殿阎王外再无能入地狱者,除非得他受命。幽肃曾任阎王,若非因着他一心避世,如今的八殿阎王仍应由他来任。
如今这理,他能懂,而也只能由他来说。
幽肃跪伏着不敢言语,玄冥渐收了笑意,平复了神色后道:“罢了,起身吧。若如你所言,那么本座如今当查十殿阎王?”
十阎王殿分掌轮回往生之人审判之事,又司各大地狱,阎王的地位非同小可。上古时冥界初设官职,各殿阎王以地藏王菩萨为首,称得上菩萨的左膀右臂。
尔后玄冥登位,各殿权势虽不如从前,但依旧举足轻重。因这阎王一职非常人能任,皆从德高望重、修为高深之流者遴选而来。
话虽如此,又因万万年来冥界子民繁衍生息,免不得生出世家派系等分别。平民百姓之中能得高位者寥寥无几,如今的几位阎王爷当年虽未有什么舞弊营私之举,各个皆是正正当当地担了此任,但各个亦是出自于世家的。
若要查他们,一则碍于阎王殿于冥界之地位,二则碍于世家间根脉交错,若要查,难以高举轻放。
他并非要等幽肃来时才想清楚这一桩事,而是在听到此事之后心中便有所猜疑。
若他仅十来万岁时,断断不会轻信自己的直觉,反倒要找到什么实证方可尽信。而今的年岁,便不可说是少年人的轻狂,倒是历尽千帆之后的熟稔。
只不过熟稔归熟稔,要让他人信服仍须实证。
做此事之人老谋深算,他此番前来的确没有什么收获,并不能从这破碎的琉璃浮屠塔中得到什么线索。天底下这样的事并不新鲜,往往心底里如明镜一般地知晓到底是何人所为,只不过苦于找不到证据,故而任由那人逍遥法外罢了。
那人虽非常人,但玄冥亦非常人,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的不常比那人的不常还要不常些。总归有解出的法子,只不过他须想上一想。
如今揪出那人倒并非急事,一时半会儿他总不能举家逃出冥界。而今让玄冥思索的,却是这琉璃塔中滋生的黑气中的那一点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