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制作出来后,燕昭想着得把输液管提上日程了。

    据她了解,军营的宿起时已经把治疗皮肉伤的外科医术学得差不多了,可偏偏书中讲的输液,一直没有条件实施。

    如今有了橡胶,趁早将输液管制造出来,以后治病就多了个西医的渠道。

    她将输液管的制作方式交给姚玉韬,同时画了输液瓶的形状,希望对方使用玻璃将输液瓶也给做出来。

    燕昭清楚,这些用于人身上的器具,必须要符合医疗标准,便打算顺便将生产线等东西给统一标准。

    这可不是她一个人就能完成的,连带着燕氏的其他州城也要统一标准。只是燕昭也清楚,让父母他们去研究一套标准必然要花费很多时间,还不如她提前找好资料,整合好一同寄回去。

    毕竟有前人的经验能用,何必要多生事节呢!

    燕昭召开了一场会议,褚良等人一同参会。

    会议在吴王宫的一个宫殿内举行,椭圆形桌子,整齐划一的椅子,与其他州城的会议室简直是如出一辙,唯独地点不太一样。

    燕昭等人并不拘束,围坐在一起。燕昭道:“按照现在的发展情况,我觉得有件事是时候要开始做了。”

    贺晏酒来了精神,“什么事?”

    燕昭目光灼灼,回想起当时在历史书上看到这个内容的时候,那时她没什么感觉,只是机械的学习知识。

    后来听说我国造的每一架飞机都独一无二的时候,才陡然意识到了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这九个字的份量。

    她的语气带了几分骄傲,“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

    褚良在图书馆读过许多书籍,相关的内容也有所了解,他道:“你这是要统一标准。”

    燕昭点头,“对,就是这个意思。”

    没等其他人开口,燕昭接着道:“我以为,以后无论制作什么东西,都要有统一的标准,做到同一样东西的零件可以互相交换使用。”

    “就比如自行车,就要标准化生产,总不能每一架都独一无二,这样修理起来岂不是增加工作量。”

    一番解释之后,众人隐约有了这么个概念。姚玉韬只觉得这个工作极其难做,头瞬间就疼了起来。

    “我们工房时时出新东西,每样东西都出具标准,对我们也太过于困难了。”

    燕昭明白姚玉韬的言下之意,归根结底还是缺人,徒弟们培养的都是做东西的技术,突然多一个出具标准,必然要变化许多。

    “姚叔,咱们肯定是逐步推进,困难那就学习,总得进步嘛。”

    姚玉韬摸了摸胡子,接下了这件事,“行,那工房以后无论做什么东西都先出标准,务必做到标准化流程。”

    燕昭看向贺晏酒和褚良,“贺先生,老师,其他标准方面就麻烦你们多费心了。”

    褚良(贺晏酒):“交给我们吧。”

    会议结束后,燕昭立即写了信往云州和青州寄。距离之前的打仗已经过了大半年,青州如今应该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正是从头开始建设的好时机。

    事实也是如此,青州焕然一新。

    少了诸多贵族的压迫,新来的老大还是个不在乎排场,给他们送粮,为他们谋生计的,日子逐渐有了盼头。

    燕清晏望着外面一碧如洗的天空,想起了仍在分居的夫人和儿女们,不由得叹了口气。

    只是他也知道,现在的时局,唯有家人是最最亲近之人,绝不会有任何背叛之心,也是最最心意相通之人,能做出最正确的抉择,将这个封建社会彻底掀翻。

    其余的所有人,都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

    苏淮序从门外走到燕清晏的旁边,汇报着这段时间青州所发生的改变。

    作为苏氏培养出来的子弟,尽管换季之时容易生病,身体素质一般,但业务能力上,苏淮序是顶尖的。

    他见过云州安居乐业的情况,所以当来到青州这个刚刚打完仗的州城之后,苏淮序本以为青州的改变会非常困难。

    可事实并非如此。

    燕清晏依照着之前几个州城的经验,一套小连招下来,青州立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各个部门的能人充分发挥作用,从民生到建设,一切都井井有条,叫苏淮序学到了许多,心态也发生了改变。

    他清楚的意识到,这是一条与世家贵族为敌的道路,苏氏也在其中。

    不同的是,苏氏已经在逐步让渡利益,融入新制度之中。

    燕清晏轻咳一声,将心底的思绪压下,“劳烦淮序了。”

    云州。

    输液管和输液瓶制作出来之后,燕昭亲自带人往军营中送。她没去见燕阳,直接去找了宿起时,“东西都做出来了,验验货。”

    宿起时手上的动作不停,将注射器中的药水打入将士的胳膊上,抽出注射器的瞬间,棉团按在胳膊上。

    “好了,回去休息吧。”

    将屋内的将士送走之后,宿起时走到输液管面前,拿起来捏了捏,细细看了看,没什么问题。

    他往输液瓶中倒了些水,将针头插入输液瓶中,举起来模拟了一下,药水落下的速度并不快,与书上所描述的几乎没什么差别。

    “多谢殿下费心。”

    燕昭的视线落在青年露出的手腕上面,清晰的血管上针孔排列,一片淤青。

    少女的眉头皱了下来,“宿军医,你在试扎针。”

    青年微微歪头,不以为然道:“开始有些难以控制,现下已经练的差不多了。”

    脸上划过一丝崇敬的表情,他继续道:“还是燕将军试扎了一针我才知道是什么样的,书上没写具体流程。”

    听到这话,燕昭站起身来,表情严肃,声音提高,“宿军医,你不能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自己尝试,万一出问题怎么办。”

    宿起时不以为意,“殿下,试药是常有的事,扎针算什么。”

    “这些针头的制作极其困难,总要试到不能用了才可以啊。”

    “你。”

    燕昭气不打一处来,整个人几乎炸了起来,好不容易才强行控制住,她冷声道:“所以,宿起时,你知道什么叫做交叉感染吗?”

    “你试针的时候有一个人换一根针吗?”

    “在这个缺乏医生的时代,你知道你们有多重要吗?”

    三连问之下,宿起时不禁有些怔愣,在这个医者很少,巫医盛行的时代,所有的治疗方法都是他们一点点摸索出来的,从未有人提过试药不对一事。

    “我们……很重要。”宿起时喃喃出声。

    若是重要的话,为何他们一家会被赶出来。

    “被赶出来?”

    宿起时这才发现将心里话说出来了,他背过身去,“殿下,没事。”

    少年的背影散发着哀伤的气息,明明是站着,却仿佛看到了蜷缩起来的模样,叫人不禁感染了其中的忧伤。

    燕昭很有眼色的没有追问宿起时的伤心事,而是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语。

    “宿军医,你们是这个世界上最最重要的医者,你们救死扶伤,与阎王做斗争,有枯木逢春之能。但一切的前提之下,是率先保护好自己。”

    燕昭轻轻的叹了口气,“我想,你们或许需要更多的操作手册。”

    她下定决心,接下来要大量背诵抄写医学方面的书籍。

    宿起时的心绪平复下来,恢复了以往冷静自持的模样,他转过身来,闭口不谈刚才的话题,而是‘嗯’了一声。

    “那就麻烦神使殿下带来更多的书籍了。”

    燕昭点头,强调道:“在我将那些书籍拿来之前,你不许使用输液管,也不能再尝试扎针。”

    似乎是感受到对方隐约的抗拒,燕昭拿回送过来的输液管和输液瓶,道:“将工房专门给你打造的针头交出来。”

    宿起时不甚情愿的将一小盒针头拿了出来,放到燕昭端着输液管和输液瓶的木盘上,“都在这里了。”

    燕昭:“我先没收,等什么时候我把书送来,你学得差不多了,这些器具我再给你送过来。”

    宿起时嗡声道:“哦。”

    燕昭带着这些东西回到了吴王宫,立即开始着手背诵抄写医学方面的书籍,并把这件事作为每天下班后必备事件之一。

    这也就不可避免的天天与褚良都要单独相处一段时间。

    燕昭从一开始的偶尔尴尬到完全习惯,花费了大约三个月的时间。

    从炎热的早秋枝繁茂盛到阴湿的冬季冷雨倾下,一如成为师徒时的亲近关系,这层窗户纸被二人心照不宣的留了下来。

    二人背诵完最后一本基础书籍,对视一眼,同时出现在了漆黑的房间之中。

    熟悉的呼吸声在屋内响起,视线所及之处一片黑暗,两人却清楚的知道对方所在的位置。

    褚良早已熟悉了房间中的各种构造,熟练的点燃蜡烛,透着烛火望向背了大量书籍后有些懵的小徒弟。

    “明日见。”

    没等燕昭回复,他转身走出房间,回到所居住的地方静静坐着,胸口的心脏扑通扑通的跳着,外表却看不出来一点。

    不急,他想。

章节目录

全家穿越后,基建发展打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枝上月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枝上月梢并收藏全家穿越后,基建发展打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