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春宴的帖子送了出去。
没一会,柳亭秀身边的大丫鬟墨书捧着一盒子钗环来了,说是今年新做的,姑娘戴些鲜亮首饰,出门去逛逛也好。
萧清瑜心中了然,从前她不爱待在家里,婶婶着急上火;如今她日日待在院里,婶婶又怕她闷坏了,拐着弯的劝她出去走走。
都是好心,萧清瑜随手从盒中取出一支玉钗戴上,对墨书说:“替我谢过婶婶,今个天气倒好,我便去青雀坊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玩意吧。”
只怕再不出去,祖母和婶婶要请道士来家中驱邪了。
萧清瑜带着红绫出了大门。
绕过两条街道,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径直到了揽月楼,皇城中歌舞最盛之处。
进了楼,早有小厮认出了她,迎上来满脸堆笑:“许久不见二小姐了,想必是贵人事忙,雅间为您留着呢,您请。”
萧清瑜便和他上了楼,有风姿绰约的歌女抱着琵琶进来,微微欠身,“贵人安好,不知今日想听什么曲子?”
萧清瑜问:“有什么新曲子?”
芸娘笑道:“贵人今日来得可巧,奴正新学了一曲锦堂春。”
红绫大赞:“听说这是皇后娘娘亲自谱的曲子,易学难精,今天我可有耳福了。”
芸娘眼波流转,“奴雕虫小技,怕是要叫姑娘笑话了。”
她望向萧清瑜,纤纤玉指拨动铁弦,乐声如清风鸣玉,在冬寒将尽之际,真使人有置身熙春之感。
萧清瑜仿佛透过这凤鸣之音,看到了宫城里最尊贵的女人——谢家皇后。
传闻里,这位皇后天纵奇才,贤良淑德,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多年,施惠上下,恩泽万民。
河道泛滥成灾,是她提出治水妙计;流民四处作恶,是她想出户籍之法;百姓民智未开,是她大力兴办学堂。
凡此种种几十余条功绩,放在任何一个官员身上,都足以让他位极人臣、配享太庙。
至于那些新鲜的小玩意、流传甚广的话本、不同凡响的曲子,都不过是她闺阁之中想来解闷的罢了。
更要紧的是,前世晋王继位后暴虐无道、残杀无辜、压榨百姓,正是谢皇后力保,李承泽才名正言顺地当上了皇帝。
她的智慧,绝不仅仅在那一方宫墙之中。
萧清瑜既钦佩她,又深感想要成为谢皇后那样的女子,简直难如登天。
连一向高傲的母亲都说过,若不是有谢皇后,天底下女子的日子还要更难过些。
便是眼下她身处的揽月楼,也是由谢皇后创建。
从前官员有罪,妻女受到牵连,往往沦为官妓,苦不堪言。是谢皇后力排众议,建起这座高楼,让身负才华的可怜女子有一个容身之所。
十几年过去,揽月楼如今已是皇城里最繁华的所在。
一曲完毕,红绫还沉醉在琵琶声之中,忍不住叹道:“姑娘的曲艺精妙,怕是宫中的乐师大多都不及姑娘呢。”
芸娘眼中含笑,“姑娘谬赞了,贵人可还想听什么?”
萧清瑜回过神来,道:“姐姐技艺又精进了,听说前些日子上元节,姐姐曾进宫为皇后娘娘献曲,说起来我只几岁时见过一回娘娘,不知娘娘如今可风采依旧。”
侯府自然是有资格进宫赏宴的,只是永嘉侯夫妇远在青州,二夫人柳氏只是四品京官家眷,老太太又年迈,这七八年竟不曾入宫。
从前萧清瑜乐得自在,到了宫里,不知道还有多少规矩要拘束着她,她才不愿去。
可如今,她倒是急切地想见一见这位皇后。
揽月楼里的乐人,没有不感激谢皇后的。
提到谢皇后,芸娘脸上也多了几分雀跃,“贵人消息灵通,奴日前进宫,只远远瞧了一眼皇后娘娘,自是风华绝代、母仪天下。贵人出身侯府,哪里愁不能得见皇后娘娘,奴倒是听说今年游春宴,娘娘想亲自去看一看。”
游春宴,是京城里官员贵眷家中少年男女一年一度的盛会,开在京郊的皇家行宫。
除歌舞曲宴外,还有琴棋书画、刀剑武艺的试量,在其中拔得头魁者,往往名声大噪。
今科新晋的探花郎,十三岁时一首《黄金楼》,艳惊四座,被圣上宣召入宫,做了燕王的伴读。
游春宴,又是多少人的终南捷径呢?
可惜萧清瑜对琴棋书画实在不通,便是前世为静心学了些,也远不到力压众人的地步。
......
怀着满腹心事回了家,到酉时,墨书过来传话,说三哥四哥都已经下了学回来,请萧清瑜一同去老太太屋里用晚膳。
红绫替萧清瑜整理好衣裙,又拿过一件大红绣牡丹纹样的披风给她系上,一行人方出了门。
前些日子萧清瑜病着的时候,正赶上太学一月一次的小考。萧景瑞和萧景珉虽着急,却也不能不管不顾跑回家来,是以心急如焚,也只能叫书童送些书信玩意儿给萧清瑜解闷。
在两人看来,与二妹妹不过半月未见。可对萧清瑜而言,却是隔世再会。
进了屋子,柳亭秀招呼着丫鬟替她解下披风,又拿来手炉,生怕她冻着。
透过珠帘,两道挺拔的身影便落在眼中,两人拨开帘子大踏步向萧清瑜走来。
萧景珉今年不过十五,满是天真少年之态,见萧清瑜只呆呆地看着他们,问道:“二妹妹这是怎么了,是怪我和三哥没回来看你吗?学官不准我们告假,我说夜里翻了围墙出来,三哥偏不准我去。”
萧景瑞已满十七,持重许多,对萧景珉道:“你少在二妹妹面前告我的黑状,学院里围墙足有一丈高,你若摔下去便可拖着断腿爬回家了。”
他训斥完幼弟,转过身来面对萧清瑜,神色柔和了许多,“二妹妹身上大好了?前叫人送你的九连环和鲁班锁可还喜欢吗?”
萧清瑜强忍着泪说:“喜欢,三哥哥送的,自然样样都好。”
萧景珉不乐意了,凑过来掺和道:“我送的就不好吗,那走马灯可是我特意挑的,妹妹挂在院里了吗?”
红绫在一旁笑着:“早挂上了,一送来姑娘就叫我们点了蜡烛,说四哥选的灯果然漂亮呢。”
看着几人其乐融融的样子,柳亭秀也不禁露出笑容,“你们啊,总有说不完的话,老太太还在里面等着呢,该叫你们二妹妹先去请安才是。”
三人便一同进了暖阁向老祖母磕头请安,说说笑笑闹了好一阵,直到外头的丫鬟来请他们吃饭。
老人家是最爱热闹的,难得一大家子聚在一块吃饭,更是高兴。
萧清瑜坐在老太太身旁,平日里最喜欢的几道菜都摆在了她面前。
萧家人口简单,从老侯爷那辈起就不纳妾室,也就少了许多争嫡庶论尊卑的龌龊事。
老太太则出身荥阳郑氏,是不折不扣的世家贵女,成婚后夫妻和睦儿女孝顺,没受过半点儿苦楚。
而前世,为着萧清瑜退婚后亲事没个着落,老太太日夜忧心,伤了底子。不几年,又遭逢家族大变,一病不起,临死前还拉着萧清瑜的手,要她千万保全自己。
在这一派团圆的欢欣热闹之中,萧清瑜更清醒地知道,自己肩上所要承担的责任。家族兴亡,并不只看男子。
萧景瑞和萧景珉说着些学堂里的趣事,逗得祖母发笑,连一向严肃的二叔萧建章今日都格外高兴。
“儿子正有一事要告诉母亲,既然大家都在,就更好了。”萧建章道:“齐郡王早些时候差人来向我报信,说兵部有个缺,皇上的意思是想召大哥回京。”
众人皆面露喜色,柳亭秀道:“那是再好不过了,大姑娘今年也十七了,总在青州怕是要耽误了婚事。”
老太太点头,“既是亲家府里的消息,估摸着也有七八分真了。瑜儿上回还跟我说要修修她姐姐的院子,这姐妹间果然是心有灵犀的。”
萧建章也含笑望向这个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侄女,“我听夫人说瑜儿这些日子长进不少,大哥和嫂子回来见了想必也会放心许多。”
这话说得萧清瑜有些心虚,想到一向严厉的母亲,她心中也不无几分担忧。
老太太看着三个聪明俊秀的孩子,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吩咐柳亭秀:“我记得景瑞只比清玥小了两个月,不妨把两个人的婚事一齐定下,喜上加喜。”
不等母亲答话,萧景瑞已红了脸,“祖母,孙儿还想再好好念几年书,何必着急。”
萧清瑜在一旁倒是看得清清楚楚,祖母说要给他定亲时,萧景瑞明明笑意更盛,还偏要装出这副样子来。
老太太板起脸来,训道:“谁说娶了亲就不能读书了,只是先定下,办婚事还要一两年后。这好姑娘便像花一样,开一朵就被摘一朵,不早早预备着,哪里还有好的给你。”
萧清瑜在一旁帮腔,“祖母说的正是呢,前些日子我遇到太常寺卿戚大人家的小姐,真像戏里演的神仙姐姐,不知许了人家没有。”
萧景瑞手里的竹筷一个没握住,滚到了桌底下。柳亭秀一面叫人去捡,一面对萧清瑜说,“他家夫人我倒是遇到过两回,是个极爽快的人,这戚姑娘倒还没有缘分一见。”
萧建章也十分满意,“他家倒也是个好人家,戚大人为官清廉,素有贤名,想来女儿也不会差。”
一顿饭下来,萧景瑞的耳根都红透了。他用余光瞧了又瞧,萧清瑜还是那副镇定的模样,似乎是真的与戚小姐偶遇,又无意间提及这件事。
饭毕,几人又陪着老太太说了一会话,方各自回房休息。
当夜萧景瑞种种辗转难眠不提,萧清瑜倒是一夜无梦,睡了个好觉。
没一会,柳亭秀身边的大丫鬟墨书捧着一盒子钗环来了,说是今年新做的,姑娘戴些鲜亮首饰,出门去逛逛也好。
萧清瑜心中了然,从前她不爱待在家里,婶婶着急上火;如今她日日待在院里,婶婶又怕她闷坏了,拐着弯的劝她出去走走。
都是好心,萧清瑜随手从盒中取出一支玉钗戴上,对墨书说:“替我谢过婶婶,今个天气倒好,我便去青雀坊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玩意吧。”
只怕再不出去,祖母和婶婶要请道士来家中驱邪了。
萧清瑜带着红绫出了大门。
绕过两条街道,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径直到了揽月楼,皇城中歌舞最盛之处。
进了楼,早有小厮认出了她,迎上来满脸堆笑:“许久不见二小姐了,想必是贵人事忙,雅间为您留着呢,您请。”
萧清瑜便和他上了楼,有风姿绰约的歌女抱着琵琶进来,微微欠身,“贵人安好,不知今日想听什么曲子?”
萧清瑜问:“有什么新曲子?”
芸娘笑道:“贵人今日来得可巧,奴正新学了一曲锦堂春。”
红绫大赞:“听说这是皇后娘娘亲自谱的曲子,易学难精,今天我可有耳福了。”
芸娘眼波流转,“奴雕虫小技,怕是要叫姑娘笑话了。”
她望向萧清瑜,纤纤玉指拨动铁弦,乐声如清风鸣玉,在冬寒将尽之际,真使人有置身熙春之感。
萧清瑜仿佛透过这凤鸣之音,看到了宫城里最尊贵的女人——谢家皇后。
传闻里,这位皇后天纵奇才,贤良淑德,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多年,施惠上下,恩泽万民。
河道泛滥成灾,是她提出治水妙计;流民四处作恶,是她想出户籍之法;百姓民智未开,是她大力兴办学堂。
凡此种种几十余条功绩,放在任何一个官员身上,都足以让他位极人臣、配享太庙。
至于那些新鲜的小玩意、流传甚广的话本、不同凡响的曲子,都不过是她闺阁之中想来解闷的罢了。
更要紧的是,前世晋王继位后暴虐无道、残杀无辜、压榨百姓,正是谢皇后力保,李承泽才名正言顺地当上了皇帝。
她的智慧,绝不仅仅在那一方宫墙之中。
萧清瑜既钦佩她,又深感想要成为谢皇后那样的女子,简直难如登天。
连一向高傲的母亲都说过,若不是有谢皇后,天底下女子的日子还要更难过些。
便是眼下她身处的揽月楼,也是由谢皇后创建。
从前官员有罪,妻女受到牵连,往往沦为官妓,苦不堪言。是谢皇后力排众议,建起这座高楼,让身负才华的可怜女子有一个容身之所。
十几年过去,揽月楼如今已是皇城里最繁华的所在。
一曲完毕,红绫还沉醉在琵琶声之中,忍不住叹道:“姑娘的曲艺精妙,怕是宫中的乐师大多都不及姑娘呢。”
芸娘眼中含笑,“姑娘谬赞了,贵人可还想听什么?”
萧清瑜回过神来,道:“姐姐技艺又精进了,听说前些日子上元节,姐姐曾进宫为皇后娘娘献曲,说起来我只几岁时见过一回娘娘,不知娘娘如今可风采依旧。”
侯府自然是有资格进宫赏宴的,只是永嘉侯夫妇远在青州,二夫人柳氏只是四品京官家眷,老太太又年迈,这七八年竟不曾入宫。
从前萧清瑜乐得自在,到了宫里,不知道还有多少规矩要拘束着她,她才不愿去。
可如今,她倒是急切地想见一见这位皇后。
揽月楼里的乐人,没有不感激谢皇后的。
提到谢皇后,芸娘脸上也多了几分雀跃,“贵人消息灵通,奴日前进宫,只远远瞧了一眼皇后娘娘,自是风华绝代、母仪天下。贵人出身侯府,哪里愁不能得见皇后娘娘,奴倒是听说今年游春宴,娘娘想亲自去看一看。”
游春宴,是京城里官员贵眷家中少年男女一年一度的盛会,开在京郊的皇家行宫。
除歌舞曲宴外,还有琴棋书画、刀剑武艺的试量,在其中拔得头魁者,往往名声大噪。
今科新晋的探花郎,十三岁时一首《黄金楼》,艳惊四座,被圣上宣召入宫,做了燕王的伴读。
游春宴,又是多少人的终南捷径呢?
可惜萧清瑜对琴棋书画实在不通,便是前世为静心学了些,也远不到力压众人的地步。
......
怀着满腹心事回了家,到酉时,墨书过来传话,说三哥四哥都已经下了学回来,请萧清瑜一同去老太太屋里用晚膳。
红绫替萧清瑜整理好衣裙,又拿过一件大红绣牡丹纹样的披风给她系上,一行人方出了门。
前些日子萧清瑜病着的时候,正赶上太学一月一次的小考。萧景瑞和萧景珉虽着急,却也不能不管不顾跑回家来,是以心急如焚,也只能叫书童送些书信玩意儿给萧清瑜解闷。
在两人看来,与二妹妹不过半月未见。可对萧清瑜而言,却是隔世再会。
进了屋子,柳亭秀招呼着丫鬟替她解下披风,又拿来手炉,生怕她冻着。
透过珠帘,两道挺拔的身影便落在眼中,两人拨开帘子大踏步向萧清瑜走来。
萧景珉今年不过十五,满是天真少年之态,见萧清瑜只呆呆地看着他们,问道:“二妹妹这是怎么了,是怪我和三哥没回来看你吗?学官不准我们告假,我说夜里翻了围墙出来,三哥偏不准我去。”
萧景瑞已满十七,持重许多,对萧景珉道:“你少在二妹妹面前告我的黑状,学院里围墙足有一丈高,你若摔下去便可拖着断腿爬回家了。”
他训斥完幼弟,转过身来面对萧清瑜,神色柔和了许多,“二妹妹身上大好了?前叫人送你的九连环和鲁班锁可还喜欢吗?”
萧清瑜强忍着泪说:“喜欢,三哥哥送的,自然样样都好。”
萧景珉不乐意了,凑过来掺和道:“我送的就不好吗,那走马灯可是我特意挑的,妹妹挂在院里了吗?”
红绫在一旁笑着:“早挂上了,一送来姑娘就叫我们点了蜡烛,说四哥选的灯果然漂亮呢。”
看着几人其乐融融的样子,柳亭秀也不禁露出笑容,“你们啊,总有说不完的话,老太太还在里面等着呢,该叫你们二妹妹先去请安才是。”
三人便一同进了暖阁向老祖母磕头请安,说说笑笑闹了好一阵,直到外头的丫鬟来请他们吃饭。
老人家是最爱热闹的,难得一大家子聚在一块吃饭,更是高兴。
萧清瑜坐在老太太身旁,平日里最喜欢的几道菜都摆在了她面前。
萧家人口简单,从老侯爷那辈起就不纳妾室,也就少了许多争嫡庶论尊卑的龌龊事。
老太太则出身荥阳郑氏,是不折不扣的世家贵女,成婚后夫妻和睦儿女孝顺,没受过半点儿苦楚。
而前世,为着萧清瑜退婚后亲事没个着落,老太太日夜忧心,伤了底子。不几年,又遭逢家族大变,一病不起,临死前还拉着萧清瑜的手,要她千万保全自己。
在这一派团圆的欢欣热闹之中,萧清瑜更清醒地知道,自己肩上所要承担的责任。家族兴亡,并不只看男子。
萧景瑞和萧景珉说着些学堂里的趣事,逗得祖母发笑,连一向严肃的二叔萧建章今日都格外高兴。
“儿子正有一事要告诉母亲,既然大家都在,就更好了。”萧建章道:“齐郡王早些时候差人来向我报信,说兵部有个缺,皇上的意思是想召大哥回京。”
众人皆面露喜色,柳亭秀道:“那是再好不过了,大姑娘今年也十七了,总在青州怕是要耽误了婚事。”
老太太点头,“既是亲家府里的消息,估摸着也有七八分真了。瑜儿上回还跟我说要修修她姐姐的院子,这姐妹间果然是心有灵犀的。”
萧建章也含笑望向这个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侄女,“我听夫人说瑜儿这些日子长进不少,大哥和嫂子回来见了想必也会放心许多。”
这话说得萧清瑜有些心虚,想到一向严厉的母亲,她心中也不无几分担忧。
老太太看着三个聪明俊秀的孩子,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吩咐柳亭秀:“我记得景瑞只比清玥小了两个月,不妨把两个人的婚事一齐定下,喜上加喜。”
不等母亲答话,萧景瑞已红了脸,“祖母,孙儿还想再好好念几年书,何必着急。”
萧清瑜在一旁倒是看得清清楚楚,祖母说要给他定亲时,萧景瑞明明笑意更盛,还偏要装出这副样子来。
老太太板起脸来,训道:“谁说娶了亲就不能读书了,只是先定下,办婚事还要一两年后。这好姑娘便像花一样,开一朵就被摘一朵,不早早预备着,哪里还有好的给你。”
萧清瑜在一旁帮腔,“祖母说的正是呢,前些日子我遇到太常寺卿戚大人家的小姐,真像戏里演的神仙姐姐,不知许了人家没有。”
萧景瑞手里的竹筷一个没握住,滚到了桌底下。柳亭秀一面叫人去捡,一面对萧清瑜说,“他家夫人我倒是遇到过两回,是个极爽快的人,这戚姑娘倒还没有缘分一见。”
萧建章也十分满意,“他家倒也是个好人家,戚大人为官清廉,素有贤名,想来女儿也不会差。”
一顿饭下来,萧景瑞的耳根都红透了。他用余光瞧了又瞧,萧清瑜还是那副镇定的模样,似乎是真的与戚小姐偶遇,又无意间提及这件事。
饭毕,几人又陪着老太太说了一会话,方各自回房休息。
当夜萧景瑞种种辗转难眠不提,萧清瑜倒是一夜无梦,睡了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