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游春宴的多是些少年男女,膳房准备的酒水也以甜淡的果酒为主。饶是如此,几杯下肚,萧清瑜还是觉得有些头晕了。
活了两世,酒量是一样的差。
她侧过身去对宋成曦说:“我有些醉了,出去透透气。”
话毕,便带着红绫悄悄离了席。
那边萧清瑜前脚刚走,宋成曦就对身边的丫鬟流云使了个眼色。
......
夜风生凉,刚出殿外,萧清瑜便打了个寒颤。
红绫握着她的手,抱怨道:“姑娘,我都劝你少喝些了,你总是不肯听。”
萧清瑜哪里知道甜酒的后劲也那么大,白皙的脸上微微透出红晕,撒娇道:“好红绫,别念了,你一念我头晕得更厉害了。我们去前面凉亭那坐坐,我好醒醒酒。”
正逢春日盛会,青鸾宫各处都点起了灯,月色之下更见春景朦胧之美。
萧清瑜就在亭中看灯下流光溢彩的红鱼,指着其中一条问:“红绫你看,那一条好不好看,像不像你?”
红绫探过身,瞧了瞧,“哪里像了,姑娘你又编排我。”
萧清瑜笑道:“你是红绫,它是红鱼,怎么不像呢?”
红绫也笑:“我看啊,养些青鱼才好呢,像姑娘。”
“好啊,敢拿你家姑娘开玩笑了。”萧清瑜站起身,作势要去抓她,“看我不擒了你,挠你的痒痒肉。”
红绫忙往亭外跑,一面跑一面说:“姑娘你好不讲理,明明是你先说的。”
萧清瑜追在她身后,没跑两步,红绫的笑声却突然戛然而止。
她抬头看去,原来是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宋成阳满脸笑意,眼中含情,“我见妹妹久出未归,怕妹妹迷了方向,特意来寻。不想妹妹玩得正高兴呢,是我唐突了。”
萧清瑜脸色瞬间冷了两分,“多谢宋家哥哥好意,出来也有一会了,我们正要回去呢。”
她正欲往前,却被宋成阳拦住,“瑜妹妹且慢,我还有些话想对你说。”
他一抬眼,小厮便识趣地退了出去。
还是那副死缠烂打的做派,萧清瑜心里隐隐生出烦躁,面上依旧淡淡的,“哥哥有什么事,就请说吧。”
宋成阳又看了一眼红绫,萧清瑜便使了个眼色,红绫虽有些担心,还是慢慢退出了亭子。
宋成阳方才开口道:“妹妹今日为何为三皇子出头,与赵世子过不去呢?荣阳侯赵大人也曾与萧伯父同朝共事,妹妹这样做岂不伤了两家和气。”
萧清瑜真想回他四个大字——关你何事。
“哥哥说的是,只是赵世子言语之间提及了我与三殿下的婚约。”萧清瑜刻意把婚约二字说得很重,“我若是不出手,岂非让人连我也一起笑话了。”
此事归根结底,还不是宋成阳那伙同党小人挑衅在先,一转头,倒怪起她来了。
宋成阳心中苦涩,柔声道:“瑜妹妹,我知道这桩婚事叫你受了许多委屈,你心中定然是不愿意的。”
萧清瑜不等他说完,便开口打断:“宋哥哥慎言,我与三殿下的婚事是陛下亲自定下的,萧家上下无一不感恩戴德,我亦十分心悦三殿下。”
宋成阳脸色大变,如遭雷击,简直难以置信。“瑜妹妹,你一定在骗我是不是,你知道的,我一直对你......”
说话间,不远处有宫人提着灯正走来,宋成阳只能暂时闭了嘴,“我今日的话全是为了妹妹着想,还请妹妹不要怪我冒失。”
说完,宋成阳便大踏步走了出去。
萧清瑜心中冷笑,他是生怕被人瞧见宫宴时与人私会,坏了他贤良的名声吧。
那灯火到了近处,萧清瑜方看清,竟然是永昭公主带着两个侍女来了。
可不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废工夫。
“参见公主殿下。”
萧清瑜恭敬行礼。
永昭公主面上微微泛红,想必也是薄醉后出来醒酒的。她看着远处宋成阳离开的方向,笑道:“萧姑娘请起,我贸然闯进来,没打扰萧姑娘吧。”
萧清瑜忙道:“公主说的哪里的话,能与公主春夜同游,是臣女的福气。”
永昭公主便示意她也坐下,两人隔着石桌,公主突然说:“在校场时看萧姑娘为我三哥与赵世子比箭,我还当姑娘心悦三哥呢,原来姑娘只是侠义心肠。”
萧清瑜心里把宋成阳骂了千遍万遍,公主是瞧见她比箭时候的样子了,可也瞧见她夜里与人私会了,怕不是误会了什么。
永昭公主狡黠一笑:“萧姑娘别担心,我是不会告诉别人的。你与我三哥又未成婚,就是将来成婚了,他若对你不好,你也大可去找别人。”
萧清瑜一愣,怎么这位公主与她想的全不一样呢,若是她家紫鸢在这里,怕是要被唬得说不出话来了。
永昭公主又道:“萧姑娘箭法倒好,只可惜不常进宫。”
她叹着气,“每每我想做些什么,总有许多人要拦着我,我倒是羡慕萧姑娘你在宫外,可以如此自由。”
萧清瑜说:“宫外亦有宫外的不自由,公主若不嫌弃,下次我送公主一套泥捏的士兵,在屋内便可玩。”
永昭公主眼睛一亮,“你怎么知道我爱看兵法,只是看了再多,也不能上战场去杀敌。”
前世李承泽攻入京城之时,正是这位永昭公主率兵护卫谢太后回京主持大局。萧清瑜自然不能提这一层,只笑笑,“我只是自己喜欢,猜想公主也有兴趣。”
永昭公主看着面前这个娇美的女孩儿,郑重地说:“你只知道我是公主,还不知道我的姓名吧。我叫李昭,昭昭若日月之明的昭。”
萧清瑜也看着她的眼睛,“我叫萧清瑜,不是河里的那种青鱼,是清水的清,美玉的瑜。”
两人相视一笑。
夜色渐深,宴席也到了尾声,侍女找到亭中,永昭公主便携着萧清瑜一同回去。
进了大殿,几十双眼睛齐齐看了过来。
燕王笑道:“皇妹怎么和萧姑娘一起回来了?”
永昭公主说:“出去醒醒酒,遇上萧姑娘,聊了几句,倒很是投机。”
她送萧清瑜到席边坐下,方才回到燕王身边。
燕王为她又斟了一杯酒,“能得皇妹青眼,想来萧姑娘必有不凡之处了。”
众人看看永昭公主,又瞧瞧萧清瑜,实在搞不懂公主怎么和这位京城里有名的草包纨绔玩到一起去了。
宋成曦心里一阵一阵地发慌,忙问萧清瑜,“姐姐和公主说了些什么,公主看上去很喜欢姐姐呢。”
萧清瑜桌上已换了茶水,浅浅饮了一口,“没什么,不过是些女儿家的琐事罢了。”
宋成曦心中慌乱又添了许多。
直至戌时末,青鸾宴方才散去。各家车马早已等候在外,宋成阳正欲往萧清瑜处去时,只见萧景瑞已等在那里。
“三哥哥,你怎么来了?”萧清瑜很是惊喜。
萧景瑞扶着她上了马车,“夜深了,母亲怕你一个人回去害怕,特意叫我来接。”
萧清瑜笑着问:“只有婶婶担心我,三哥哥却不担心我吗?”
萧景瑞翻身上马,“你啊,得了便宜还卖乖,我若是不担心,会在外头吹这么久的风吗?”
两人正笑着,欲走时,却从青鸾宫里来了一个侍女,萧清瑜掀起半边帘子,见她有些面熟。
侍女向她行了礼,道:“萧姑娘,公主派我来提醒您一句,可别忘了您说的话,公主在宫里等着呢。”
萧清瑜拿过赏银递给她,“劳烦姐姐跑一趟了,请公主放心,我都记得。”
萧景瑞有些疑惑,“瑜儿,你什么时候认识公主了?”
萧清瑜只笑着撂下帘子,“三哥哥,你不知道的事情啊,还多着呢。”
......
三皇子府,书房之中,李承泽正静心练字。
不知怎么地,今日他的字总是不顺。只是一句“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竟足足写了十多遍。
对面的明衡叹气,“殿下歇歇吧,看来屈子这句话,殿下还是想得不够深啊。”
李承泽放下笔,面对夫子,心中有些愧疚。他并非不懂屈子本意,只是每每写到“瑜”字,眼前总会浮现出一道明艳的身影。
清者,明净透彻;瑜者,美玉无瑕。
他身边的梁康忍不住笑出声,“明夫子,殿下实在不是用功尚浅,只怕是想起了萧二小姐的闺名,才写不好的。”
明衡皱起眉头,这萧家二小姐他自然知道,与三殿下早早就订下了婚约。
只是他耳中听闻的,这位二小姐的名声可不大好啊。且素来年节之时,府中送去贺礼,这位千金大小姐从来没给过一个好脸色。
若说还有什么可取之处,那便是倾国之色,倾城之貌,虽还年幼,已能窥探到几分她长大后的绝代风采。
他狐疑地瞧了李承泽一眼。他记得自家殿下可不是那急色的狂徒之流,内院之中从不叫婢女侍奉,怎么也被萧小姐扰了心思呢。
明衡板起脸来,痛心疾首道:“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殿下应当谨记圣人之言啊。”
李承泽少见的红了耳根。
活了两世,酒量是一样的差。
她侧过身去对宋成曦说:“我有些醉了,出去透透气。”
话毕,便带着红绫悄悄离了席。
那边萧清瑜前脚刚走,宋成曦就对身边的丫鬟流云使了个眼色。
......
夜风生凉,刚出殿外,萧清瑜便打了个寒颤。
红绫握着她的手,抱怨道:“姑娘,我都劝你少喝些了,你总是不肯听。”
萧清瑜哪里知道甜酒的后劲也那么大,白皙的脸上微微透出红晕,撒娇道:“好红绫,别念了,你一念我头晕得更厉害了。我们去前面凉亭那坐坐,我好醒醒酒。”
正逢春日盛会,青鸾宫各处都点起了灯,月色之下更见春景朦胧之美。
萧清瑜就在亭中看灯下流光溢彩的红鱼,指着其中一条问:“红绫你看,那一条好不好看,像不像你?”
红绫探过身,瞧了瞧,“哪里像了,姑娘你又编排我。”
萧清瑜笑道:“你是红绫,它是红鱼,怎么不像呢?”
红绫也笑:“我看啊,养些青鱼才好呢,像姑娘。”
“好啊,敢拿你家姑娘开玩笑了。”萧清瑜站起身,作势要去抓她,“看我不擒了你,挠你的痒痒肉。”
红绫忙往亭外跑,一面跑一面说:“姑娘你好不讲理,明明是你先说的。”
萧清瑜追在她身后,没跑两步,红绫的笑声却突然戛然而止。
她抬头看去,原来是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宋成阳满脸笑意,眼中含情,“我见妹妹久出未归,怕妹妹迷了方向,特意来寻。不想妹妹玩得正高兴呢,是我唐突了。”
萧清瑜脸色瞬间冷了两分,“多谢宋家哥哥好意,出来也有一会了,我们正要回去呢。”
她正欲往前,却被宋成阳拦住,“瑜妹妹且慢,我还有些话想对你说。”
他一抬眼,小厮便识趣地退了出去。
还是那副死缠烂打的做派,萧清瑜心里隐隐生出烦躁,面上依旧淡淡的,“哥哥有什么事,就请说吧。”
宋成阳又看了一眼红绫,萧清瑜便使了个眼色,红绫虽有些担心,还是慢慢退出了亭子。
宋成阳方才开口道:“妹妹今日为何为三皇子出头,与赵世子过不去呢?荣阳侯赵大人也曾与萧伯父同朝共事,妹妹这样做岂不伤了两家和气。”
萧清瑜真想回他四个大字——关你何事。
“哥哥说的是,只是赵世子言语之间提及了我与三殿下的婚约。”萧清瑜刻意把婚约二字说得很重,“我若是不出手,岂非让人连我也一起笑话了。”
此事归根结底,还不是宋成阳那伙同党小人挑衅在先,一转头,倒怪起她来了。
宋成阳心中苦涩,柔声道:“瑜妹妹,我知道这桩婚事叫你受了许多委屈,你心中定然是不愿意的。”
萧清瑜不等他说完,便开口打断:“宋哥哥慎言,我与三殿下的婚事是陛下亲自定下的,萧家上下无一不感恩戴德,我亦十分心悦三殿下。”
宋成阳脸色大变,如遭雷击,简直难以置信。“瑜妹妹,你一定在骗我是不是,你知道的,我一直对你......”
说话间,不远处有宫人提着灯正走来,宋成阳只能暂时闭了嘴,“我今日的话全是为了妹妹着想,还请妹妹不要怪我冒失。”
说完,宋成阳便大踏步走了出去。
萧清瑜心中冷笑,他是生怕被人瞧见宫宴时与人私会,坏了他贤良的名声吧。
那灯火到了近处,萧清瑜方看清,竟然是永昭公主带着两个侍女来了。
可不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废工夫。
“参见公主殿下。”
萧清瑜恭敬行礼。
永昭公主面上微微泛红,想必也是薄醉后出来醒酒的。她看着远处宋成阳离开的方向,笑道:“萧姑娘请起,我贸然闯进来,没打扰萧姑娘吧。”
萧清瑜忙道:“公主说的哪里的话,能与公主春夜同游,是臣女的福气。”
永昭公主便示意她也坐下,两人隔着石桌,公主突然说:“在校场时看萧姑娘为我三哥与赵世子比箭,我还当姑娘心悦三哥呢,原来姑娘只是侠义心肠。”
萧清瑜心里把宋成阳骂了千遍万遍,公主是瞧见她比箭时候的样子了,可也瞧见她夜里与人私会了,怕不是误会了什么。
永昭公主狡黠一笑:“萧姑娘别担心,我是不会告诉别人的。你与我三哥又未成婚,就是将来成婚了,他若对你不好,你也大可去找别人。”
萧清瑜一愣,怎么这位公主与她想的全不一样呢,若是她家紫鸢在这里,怕是要被唬得说不出话来了。
永昭公主又道:“萧姑娘箭法倒好,只可惜不常进宫。”
她叹着气,“每每我想做些什么,总有许多人要拦着我,我倒是羡慕萧姑娘你在宫外,可以如此自由。”
萧清瑜说:“宫外亦有宫外的不自由,公主若不嫌弃,下次我送公主一套泥捏的士兵,在屋内便可玩。”
永昭公主眼睛一亮,“你怎么知道我爱看兵法,只是看了再多,也不能上战场去杀敌。”
前世李承泽攻入京城之时,正是这位永昭公主率兵护卫谢太后回京主持大局。萧清瑜自然不能提这一层,只笑笑,“我只是自己喜欢,猜想公主也有兴趣。”
永昭公主看着面前这个娇美的女孩儿,郑重地说:“你只知道我是公主,还不知道我的姓名吧。我叫李昭,昭昭若日月之明的昭。”
萧清瑜也看着她的眼睛,“我叫萧清瑜,不是河里的那种青鱼,是清水的清,美玉的瑜。”
两人相视一笑。
夜色渐深,宴席也到了尾声,侍女找到亭中,永昭公主便携着萧清瑜一同回去。
进了大殿,几十双眼睛齐齐看了过来。
燕王笑道:“皇妹怎么和萧姑娘一起回来了?”
永昭公主说:“出去醒醒酒,遇上萧姑娘,聊了几句,倒很是投机。”
她送萧清瑜到席边坐下,方才回到燕王身边。
燕王为她又斟了一杯酒,“能得皇妹青眼,想来萧姑娘必有不凡之处了。”
众人看看永昭公主,又瞧瞧萧清瑜,实在搞不懂公主怎么和这位京城里有名的草包纨绔玩到一起去了。
宋成曦心里一阵一阵地发慌,忙问萧清瑜,“姐姐和公主说了些什么,公主看上去很喜欢姐姐呢。”
萧清瑜桌上已换了茶水,浅浅饮了一口,“没什么,不过是些女儿家的琐事罢了。”
宋成曦心中慌乱又添了许多。
直至戌时末,青鸾宴方才散去。各家车马早已等候在外,宋成阳正欲往萧清瑜处去时,只见萧景瑞已等在那里。
“三哥哥,你怎么来了?”萧清瑜很是惊喜。
萧景瑞扶着她上了马车,“夜深了,母亲怕你一个人回去害怕,特意叫我来接。”
萧清瑜笑着问:“只有婶婶担心我,三哥哥却不担心我吗?”
萧景瑞翻身上马,“你啊,得了便宜还卖乖,我若是不担心,会在外头吹这么久的风吗?”
两人正笑着,欲走时,却从青鸾宫里来了一个侍女,萧清瑜掀起半边帘子,见她有些面熟。
侍女向她行了礼,道:“萧姑娘,公主派我来提醒您一句,可别忘了您说的话,公主在宫里等着呢。”
萧清瑜拿过赏银递给她,“劳烦姐姐跑一趟了,请公主放心,我都记得。”
萧景瑞有些疑惑,“瑜儿,你什么时候认识公主了?”
萧清瑜只笑着撂下帘子,“三哥哥,你不知道的事情啊,还多着呢。”
......
三皇子府,书房之中,李承泽正静心练字。
不知怎么地,今日他的字总是不顺。只是一句“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竟足足写了十多遍。
对面的明衡叹气,“殿下歇歇吧,看来屈子这句话,殿下还是想得不够深啊。”
李承泽放下笔,面对夫子,心中有些愧疚。他并非不懂屈子本意,只是每每写到“瑜”字,眼前总会浮现出一道明艳的身影。
清者,明净透彻;瑜者,美玉无瑕。
他身边的梁康忍不住笑出声,“明夫子,殿下实在不是用功尚浅,只怕是想起了萧二小姐的闺名,才写不好的。”
明衡皱起眉头,这萧家二小姐他自然知道,与三殿下早早就订下了婚约。
只是他耳中听闻的,这位二小姐的名声可不大好啊。且素来年节之时,府中送去贺礼,这位千金大小姐从来没给过一个好脸色。
若说还有什么可取之处,那便是倾国之色,倾城之貌,虽还年幼,已能窥探到几分她长大后的绝代风采。
他狐疑地瞧了李承泽一眼。他记得自家殿下可不是那急色的狂徒之流,内院之中从不叫婢女侍奉,怎么也被萧小姐扰了心思呢。
明衡板起脸来,痛心疾首道:“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殿下应当谨记圣人之言啊。”
李承泽少见的红了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