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宁卫民套用萨莉亚模式复制姜饼人快餐厅火了,这一点也不奇怪。

    谁让这种早已经充分验证过的经营模式能把西餐的性价比做的那么牛呢。

    只要翻开姜饼人的菜单看看就能明白,大部分菜品都不超过两块钱,三块多就算奢侈了。

    两个人花十块钱就能吃饱喝足,要是一个人肯花个十块钱,那就能吃到扶墙出来了。

    而且还有不输于正式西餐厅的摆盘。

    这个价格摆出来,让那些价格高昂的西餐同行是胆战心惊啊,但老百姓却感到震撼和亲切。

    虽然为了降低成本,这种模式采用的是预制菜加热的方式,加热过后的饮食,从味道上说只能是勉勉强强。

    但对于目前对西餐几乎完全陌生的国人来说,对他们只需要满足尝尝新鲜的愿望而言,这种水平的餐食已经足够让他们满足了。

    再加上姜饼人并非只卖食物,还满足了人们对精致生活的向往。

    看上去高档的西餐厅装修环境外加刀叉、餐盘、背景音乐营造的氛围感,都是顾客不曾奢望的享受,自然会直呼真香,产生物超所值的感受。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是中餐,在京城价格亲民,但环境不雅的小饭馆里,俩老爷们要俩炒菜喝顿酒也得十二三块呢。

    姜饼人以人均五元钱的价格水平在这种装修水平的餐厅卖西餐,这么能拿捏性价比的良心企业怎么可能不火?

    就别说对比老莫、马克西姆这样的高档西餐厅了,就是对比七块三毛钱一个单人套餐的肯塔基,对比六块钱一碗面的牛肉面大王,姜饼人也显得价廉物美,厚道非常。

    以至于有些顾客替姜饼人担心,觉得定价这么低,弄不好会给姜饼人吃倒闭呢。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如此,姜饼人火起来的速度和程度也让人始料未及,包括一手创造这个品牌的人。

    都别说沈存了,就是宁卫民,他也没想到他们的连锁品牌自开业以来,竟然能够直接夺得京城快餐业的桂冠,并且长期霸榜,成了被无数粉丝追捧的“排队王”。

    几乎不分周末工作日,每天都是还没开门,他们五家店前就人头汹涌的排大长队。

    而且人数是越来越多。

    实际上,尽管负责预制菜的中央厨房有多达上百人的厨师队伍,他们一直在努力增加每天半成品的制作数量。

    哪怕负责运送货物的两辆小面包车,几乎在营业时间内,连续不断往五家商店补货,往中央厨房送原料。

    可因为对这种火爆的情况预计不足,也由于姜饼人的中央厨房面积和人员有限,制作能力暂时已经达到了天花板了。

    他们每天做出来的东西,无论如何都到坚持不到晚十点营业时间结束,就能提前卖断货。

    说到五家店的营业情况,那基本都是一样的。

    往往一过晚上八点半,最晚也超不过晚九点,就得让门口负责引导人群的店员好言相劝,谢绝那些还想加入队尾排队的客人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性价比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啊。

    说实话,原本沈存和宁卫民还以为顾客这么趋之若鹜,这应该只是暂时现象,是开业的宣传和优惠活动带来的短期影响,等到新店开业活动过去了就好了。

    可谁知他们完全估计错了,因为哪怕过了为期一周的开业活动之后,姜饼人受欢迎的程度仍旧不见衰减。

    京城人的热情非但没减少,反而因为餐厅口碑的良性发酵,名声越来越好,还变多了。

    而且因为优惠活动没有了,营业额也有了进一步的上涨。

    平均下来,开业一周,几乎每天五家店都能稳定地创造出十二万五千以上的营业收入,这在当初有谁能想的到啊?

    就是宁卫民,他曾经设想过最好的情况,也就是日营收达到八万块就知足了。

    沈存还要看得更低一些,所觉得能有五万块,每家餐厅日收一万就不错了。

    可实际上呢,他们这买卖好得吓人。

    不但创造了日营收新纪录,甚至顾客群体和交通管理部门都有意见了。

    有些顾客是觉得排队吃一次姜饼人太难了,排队一个小时以上,真心不容易。

    而且开业活动满十元赠送的钥匙链也是到第五天就都送完了,那些第六天,第七天来吃饭的人,没有领到钥匙链的人一大把,这些人自然很失望。

    所以有人提出能不能春节到来姜饼人能保持营业,再送一批钥匙链,照顾照顾那些平日里因为时间紧排不上队的人,让他们也有机会能领到钥匙链。

    交通管理部门则是因为姜饼人门口排大队的情况,简直成了京城各大闹市的一景了。为他们的日常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也为闹市区的交通安全造成了隐患,是相当头疼。

    特别是像东单和西单这样街道原本就不宽敞的地方,都不得不加了一个长期岗,用于随时疏导拥堵的车流和人流。

    而交通管理部门的意见是,这两处的姜饼人最好搬家吧,挪到有宽敞马路的地方去,要不就缩减排队的人数,否则真出了事故大家都会后悔的。

    那么可想而知,姜饼人在京城老百姓的眼里,已经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那真是比几十年后的网红还红啊。

    现在京城的年轻人,谁要是不知道京城有个姜饼人,谁要是没去姜饼人门口排过队,那就只能说明你“out”了。

    吃过肯塔基的炸鸡,吃过美国加州牛肉面没什么可新鲜的,谁要是把姜饼人菜单上的二十几道菜都吃过一遍,那才是真土豪。

    而对孩子们来讲,每逢周末最期盼的事儿除了和爸爸妈妈去京城游乐园玩一趟,恐怕就是去姜饼人吃西餐了。

    甚至就连孩之宝的变形金刚在京城孩子眼里,好像都没姜饼人的钥匙链显得稀罕。

    因为姜饼人钥匙链这东西不只男孩子喜欢,受众群体更大,而且是限量款。

    哪个孩子有了这东西,都稀罕似的藏的紧紧的,一般的小伙伴都不给看,只给最要好的好朋友看。

    而且绝对不敢挂书包上,否则带去学校,最多一天工夫,准丢。

    这还不算什么,很快,京城文艺界的名人明星也都知道姜饼人了,市政府领导都被惊动了。

    于是京城的百姓便也开始在姜饼人意外地发现他们喜欢的演员和明星,甚至是偶遇市领导来陪同外宾参观用餐。

    这么一来,不但姜饼人成了全民聚餐,人人向往的场所,各路的媒体记者也把姜饼人快餐厅当成了社会新闻的热点。

    无论是电视台、广播电台还是报纸、杂志,各路采访要求雪片似的飞来。

    实事求是,这种报道力度比开业之前,宁卫民花钱求人,极力想要营造出的曝光率都高呢。

    这得省多少营销费啊,又被蹭到了!

    而且这些媒体现在也已经不满足于那种表面化的报道了。

    都希望能够和姜饼人的老板当面谈谈,深挖企业背后的一些故事。

    更想弄清楚表面上好像不怎么挣钱的姜饼人,到底赚不赚钱?

    他们是怎么做到这么好的餐厅环境,这么美味的食物,又是这么实惠的价格的?

    会不会像老百姓们担心的那样,他们会因为不盈利而倒闭?

    不用说,这些应付媒体的差事宁卫民可不干,自然是要推给沈存的。

    于是沈董事长就成了红极一时的国际友人和商业明星,频频在媒体上亮相,一时竟有风头盖过当红影视明星的势头,曝光率不比参加春晚排练的邓丽君和斐翔差多少。

    不过说实话,面对媒体怎么发言,怎么措辞,倒是很值得商榷的一件事。

    他们总不好把心里话真的一五一十跟媒体都说出来。

    真要是告诉媒体,他们如此的价格也有将近一倍的毛利,是因为最贵的进口原料都不是名牌产品,而且货比三家,通过大规模采购才把成本降到最低。

    连餐厅的装修,餐具、酒杯,甚至姜饼人的钥匙链都是宁卫民的关系户提供的,可以说是全市最低价。

    更主要的是因为国内的房租低,人工低,合资企业还有免税的优惠政策,他们才能做到这样的价格,靠价格优势和规模优势来抢占市场,其实赚的一点不少。

    那他们的人设和企业名声非得垮塌不可。

    所以沈董事长听了宁卫民的建议,面对媒体采访根本就不谈利益,不谈经营,只讲情怀。

    “其实姜饼人的定位也并不是纯粹的西式快餐,而是能够让一家老少都满意的家庭餐厅。我在美国生活多年,所以我非常清楚,西餐其实并不高贵,也是普通的饮食。所以完全可以用大部分人都负担的起的价格满足大家的需要。因此我这次回到故乡,回到京城老家,之所以会开餐厅。就是希望,能把姜饼人做成一家‘让不那么富裕的爸爸也能自信的走进去,并且跟孩子说随便点’的西餐厅。”

    “当然,我能做的也不多,顶多是满足大家对于西餐好奇心而已,帮助大家增加一些对西餐的了解。因为我们所有的华夏子孙都知道,其实天底下最好吃的饭菜,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也不是什么异国风味,而是妈妈做的菜。”

    “至于对于顾客们的意见,我是很乐于虚心接受的。所以我可以在这里告诉大家,春节假期姜饼人餐厅也会照常营业。至于赠送钥匙链的活动,除了近期一定会重启。而且在春节到元宵节期间,还会推出新的活动。对于大家反应的排队难的问题,暂时我还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尽量争取在今年多开几家餐厅了。”

    这一番话,无疑充分考虑了内地老百姓的情绪需要和实际需要,

    尤其是在当时的共和国,显然会被赋予别样的意义。

    于是社会反响特别强烈,姜饼人不但更受百姓欢迎了,沈存这个明面上的董事长也人气飙升,成了百姓眼里的自己人,官方眼里的商界红人。

    尤其是私下里为了感谢交管部门,沈存还以姜饼人的名义向东城区和西城区的交通大队捐献了两辆吉普车,就更是在化解双方矛盾的同时,完美的设立起了一个爱国华侨的形象。

    而在这件事里,真正受损失的只有京城其他的快餐厅和西餐厅。

    像老莫、大地这样的俄罗斯餐厅纯属倒霉。

    原本就已经在走下坡路的买卖加速了进展,但至少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顾客在撑着。

    皮尔卡顿公司的餐厅业务也多少受到了影响,马克西姆这样的高档法餐还好,毕竟客层不一样,但美尼姆斯就不行了。

    原本就是因为定位不清,被嫌弃,现在简直要变成门可罗雀了。

    不知道这是不是应该算是一种误伤。

    也不知道做主卖掉快餐厅的邹国栋心里是否有些后悔。

    不过最受打击的快餐业肯定是最恨姜饼人的了。

    美国加州大王和肯塔基就因为定价标准问题,在老百姓自觉不自觉的对比下,一下子居于了口碑崩塌的处境里。

    无论他们怎么解释,但价格虚高的外界质疑,始终在消耗着他们的名声。

    两家餐厅的营业额也逐渐开始受到不良的影响,越来越的人认定去吃他们的餐是“人傻钱多”的行为。

    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在2月中旬的时候,营业额已经下降至一半了,率先扛不住了,决定要把价格降低一块,变成五块一碗。

    至于肯塔基的汪大东,虽然顾客流失的速度比较缓慢,他还有余力在硬抗,但所承受的压力也不是一般的大。

    因为现在已经不是美国的总部在质疑他的能力了,就连为了他在共和国找的合作伙伴——市畜牧局也在给他压力。

    “汪先生啊。我们不能只考虑利益,还要考虑社会影响嘛,你现在适当的降一降价格,又有什么关系呢?”

    “可是我的定价很合理啊,许多的商品都需要进口,你不是不知道啊。我的成本这么高,哪里有什么降价空间?”

    “哎呀,你不要这么说嘛,再考虑考虑,有些东西可以削减的嘛。难道盐和土豆你也必须进口呀?”

    “这有什么奇怪的,国内的盐太粗了,掺在调味粉里会产生粗细不等的问题。国内的土豆淀粉含量也不足,不符合肯塔基的标准,只能空运。”

    “我知道啊,可是老百姓是不清楚的,他们只会拿你的炸鸡价格跟姜饼人去比较。我得提醒你,这里不比你们美国。有些事不能全凭自己心意。你要没有一点表示的话,物价局那边我也不好替你说话的……”

    “什么?我说老何,你威胁我嘛?你有没有搞错,我们才是合作单位。你该让物价局好好去查查那个姜饼人才是。而且当初我们说好的,你们畜牧局不会干预我的经营。”

    “汪先生,你误会了。我哪有威胁,哪有干预?只是好意提醒嘛。我当然希望你的店越来越好了,你好了我们才有分红嘛。不过说实话,在这件事里,我们的立场也很为难啊。因为你用我们的鸡肉,姜饼人也在用,而且他们的量还是你的两倍呢……”

    好不容易,放下这个电话,汪大东已经气的呼哧带喘,有点要得冠心病的感觉了。

    他真是没想到,这才多久啊,姜饼人居然已经逼得他不得不降价的地步了。

    而且就连自己的合作伙伴也不愿意为自己出头。

    于是,看着自己桌上的报纸,那笑的春风得意的沈存照片,汪大东不由怒从心头起。

    几下子就把这篇带着专访姜饼人的报纸给撕扯了,好像借此能出一口气似的。

    可就是这样,有些事还是难以改变。

    “董事长,有个顾客想周日在咱们这儿三层办个婚礼,大概六十人宾客,不过……不过……”店长从楼下找上来了。

    “这是好事啊,不过什么……”

    “他有个特别的条件?”

    “说啊,客人就是上帝,只要能满足我们就尽量满足呀。”

    “他说我们的饮食选择太少,问能不能……能不能我们从姜饼人再买一些餐食、酒水,然后和我们的炸鸡一起宴客……”

    “…………”

    汪大东什么都没说,因为他气的又不平了……开始喘了。

章节目录

国潮1980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镶黄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镶黄旗并收藏国潮1980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