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即将接任天坛的龚明程一样,代表郭氏旗下联邦集团的郭可丰最近同样是意气风发。
由于以他不久前在日本和宁卫民冰释前嫌,顺利化解了双方矛盾。
农大反对此项合作的声音终于消失了。
而后,郭氏集团和中粮集团的生产精炼食用调和油的项目开始以神速顺利推进。
至今为止,郭氏旗下的联邦集团与中粮旗下鹏利公司,已经以49%对51%股权比例成立了南海投资。
郭氏旗下的联邦与南海投资也以18.75%对81.25%股权比例成立耀合资公司。
而耀合资公司又与南山股份公司以80%对20%股权比例成立南海油脂。
于此同时,由郭可丰本人在1986年一手创造的“金龙鱼”品牌,也已经在大陆内地注册完毕。
可以说郭氏的联邦和中粮集团的合作基础已经他们双方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现在已经完成了所有的股权架构建设,明确了双方相应的权利和相关义务。
剩下的就是建设厂房,开始生产,开发市场的实际举措了。
所以1988年,可以说整个大陆的食用油市场都将是他们任意驰骋天下。
无论对于中粮集团而言,还是对于郭氏的联邦来说,都将会是一个值得铭记的重要年份。
不过也得承认,合作能走到这一步,能达到这个令人满意的结果,虽然称得上皆大欢喜。
但整个过程却颇为波折,离不开双方的精心策划,谈判交锋,甚至是偶然意外的促成。
首先,从双方在股权方面的分配上,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要知道,虽然“中粮系”持有的耀合实际股权比郭氏所掌握的要少,但中粮在耀合的控股公司南海投资中持有51%的多数股权,这就让中粮可以通过南海投资掌控着耀合。
如此一来,虽然中粮出资较少,可南海油脂的实际控制权最后还是落在中粮手中。
相对而言,郭氏名下的联邦集团虽然出资最多,在合资公司南海油脂间接持有的股份总和差不多有47%,是名符其实的第一大股东,却因为在控股公司只有49%的股份,而没有控制权。
这一关键的套娃式的股权安排,直接决定了公司重大决策发生分歧时,中粮才拥有最终一票否决权。
可这个结果又是怎么来的呢?
只要参与到这个合作项目的人都清楚,由于急于引进投资和技术,中粮在最初的谈判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可以说节节败退,原本是没有可能争取到绝对控股权的。
可谁也没想到原本跟这件事毫无关系的宁卫民横叉一手,居然在合作项目上利用专家舆论狙击了郭氏,让郭氏面对合作受阻露出了更急于达成此项合作的马脚。
着了急的郭氏甚至不惜主动求助中粮集团,宁可做出重大退让,也要把合作完成。
中粮便借此得利,掌握了主动权的关键一环。
可以说,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宁卫民还真是误打误撞,为国家农业的重大合作项目上立了一大功。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郭氏毕竟不是一般的商业集团,哪能甘心情愿被人辖制?
哪怕如此,他们也有应对和补救之法。
像“金龙鱼”商标归属权就成了郭可丰为未来权利制衡埋下的一步暗棋。
他并没有把商标作为合作资产的一部分,放置在南海油脂,而是故意放在了新加坡郭氏集团名下。
这样一来,随着日后品牌打响,市场逐步认可,郭氏也会借助“金龙鱼”这个品牌,来加重自己在合作项目中的话语权。
到那个时候,双方就都有了自己底牌,起码也可以势均力敌,达到了一种原本不可能发生的微妙平衡。
所以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达到这一结果,郭可丰作为郭氏集团在大陆内地的代理人,也是花了不少心思,付出了诸多努力和重大牺牲的。
像这个春节,他就没回马来西亚和妻儿老少团聚。
而且一直留在大陆内地忙碌合作项目的相关法务责任的梳理。
在节假日期间,他还拜访了农业部、外贸口的诸多官员。
霍延平亦是郭可丰重点致谢的对象。
宁卫民就更不用说了,郭可丰不但登门拜访,送了一份厚礼。
而且看过了《摘金奇缘》的样片,也只是形式上提出了一两处修改意见,就表示了同意公映。
他甚至听说宁卫民打算在大陆成立lvmh酒水代理公司,还专门为他给香格里拉酒店和尚未竣工的国贸大厦的负责人都提前打好了招呼,做好了铺垫。
便于宁卫民一方日后在酒水和餐饮业务方面,与郭氏集团的酒店管理方顺利对接。
可以说,郭可丰为了“金龙鱼”能在大陆打响,提前抢占这块还没有竞争对手的庞大市场,他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真是殚精竭虑,广交朋友。
他只盼着能够毫无后顾之忧的去干事业,专心专意地铺在他的油脂霸业上,尽快让金龙鱼调和油被习惯了用散装菜籽油、花生油和猪油大陆百姓所接受,从而实现自己的事业追求,帮助自己的家族维持住在郭氏集团的地位和权益。
然而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人让人称心如意的事儿,越怕什么吧,他就越来什么。
1988年3月10中午,当住在京城香格里拉酒店郭可丰刚刚放下案头的文件,想要打电话叫个送餐服务,随便吃一点东西解决午餐的时候。
他书桌上的电话却自己响了起来。
郭可丰用已经伸出去的手顺势接起来后,听到的则是自己亲生父亲郭贺麟的声音。
“爸爸……”
最初郭可丰还是很高兴的。
他以为自己父亲打给自己,要么是因为在新加坡获知自己在大陆内地已经打开了局面,合作进展巨大,让其在集团扬眉吐气,挺直了腰杆。
要么就是因为过年自己没回家,想念自己。
闲来无事想借助电话聊聊家常,多了解了解自己在京城的处境,再跟自己说说母亲和妻儿的情况。
可结果却没想到,完全就不是这么回事,郭孔丰的父亲这次来电居然是为了宁卫民这个外人。
实际上,郭贺麟在电话里只是随便问了问自己儿子在京城情况,就在电话里向郭可丰旧事重提,又询问起了《摘金奇缘》这部电影的情况,详细向他打听宁卫民拍摄完成这部电影内容,到底有多少映射郭家,涉嫌嘲讽之处。
哪怕得到郭可丰据实相告后,说电影其实没有多少与郭家有牵扯的地方,郭贺麟也仍然不肯罢休。
反而跟儿子说,从现在起要他尽量关注宁卫民在大陆的商业行为。
尽可能花一些时间和金钱,把宁卫民在内地关系网中的重要人物和官员干部,拉到郭家的战车上来。
在此期间,对郭家答应对方的合作,能拖就拖,不要太配合。
如果机会合适,甚至可以适当给宁卫民找点麻烦,对其事业进行破坏。
这针对性极强,充斥着恶意满满的嘱咐,就让郭可丰不理解了。
他忍不住抗议,“爸,这么做又何必呢?我好不容易才和对方澄清误会,达成和解,化敌为友,这么做不是又要重启争端吗?万一让对方知道了,肯定会落人口实,对我们郭家的信誉不利。这不是因小失大吗?您何必这么斤斤计较,难道就不能忘记当初那些不愉快嘛。”
可哪里知道郭贺麟却说,“哪里是我斤斤计较,不能忘记。这件事又不关我们两父子的事,我何必管闲事。至今还在计较的,当然另有其人啊。只不过是那个人不大好开口,才会由我来向你提出要求罢了。”
这话让郭可丰心里陡然一沉,登时无语。
从父亲委婉的措辞里,他不难猜出那个能促使父亲做出这种行为的人到底是谁。
是他的六叔!
是六叔不甘心自己儿子吃亏?
还是不满郭家隐私被人利用做娱乐营销?
才会重新找场子报复……
“可是,可是,对方也不是好惹的啊。”
虽然,各种理由不停地在脑海里交替闪现,郭可丰没时间细想下去,他只是本能的希望能够息事宁人。
“爸爸,您难道忘记了之前的那些事了嘛。我们郭家当初也没占到便宜啊。要是因此激怒了对方,难道我们就有好处吗?如果再次影响了我们在内地的生意,导致我们的在内地的投资生变,岂不是得不偿失?”
然而郭贺麟却说,“这你就不要担心了。那个人所能针对我们郭家的,除了粮油合作项目,不就是香槟酒和一些奢侈品的供应嘛。现在我们粮油项目既然已经和中粮达成合作,造成既定事实了,他再捣乱就不仅只是针对我们了,中粮也会生气的。华夏政府对此绝对不会容忍。至于那些奢侈品,郭氏集团现在已经和迪奥,古琦,凯哥香槟达成合作了。甚至郭氏集团正在日本重新物色可以对他妻子的电影事业进行狙击的人选了。换句话说,现在他不但再也卡不了我们的脖子,反而该担心我们找他的麻烦了。”
形势骤然发生变化完全出乎了郭可丰的预料,他的脑子突然呈现出一片空白。
他没想到郭贺年居然针对宁卫民下了这么大的本钱,看来还真是恨宁卫民不死啊。
愣了片刻后,郭可丰再次试图说服自己父亲。
“爸爸,您要不要劝劝六叔呢。这么干值得吗?我说实话,对方并不是什么坏人,其实很讲道理的。尤其现在我跟他也有几分交情,而且在某些业务上,我们和他合作的确能够互惠互利。我们真的没必要……”
只可惜,话没说完,就被父亲呵斥住了。
郭贺麟在电话里很认真的说,“值不值得,不是你说了算的。甚至也不是我说了算的。别忘了,我们在郭氏集团里只是辅助角色,你的前程我说了不算,可都是你六叔一句话的事啊。他能给你的,也能拿走,如果你让他不满意,连我也帮不了你,千万不要自误啊,可丰。”
跟着又说,“何况具体情况怎么一回事,你也是清楚的。有人摸了老虎屁股,而且摸完了还想继续沾老虎的光,赚老虎的钱。哪儿有这么便宜的事情?不让他得到教训,我们郭氏集团的颜面何在,威严何存?化敌为友,你不要天真了。我们郭氏集团就连共和国都击败过,怎么可能对这么一个小角色委曲求全?要是考虑到这个人逼得我们不得不让出关键性的控股权给中粮,他对我们来说,就更是是不可饶恕之罪。事关合资公司的控股权,无论他几条命都不够赔的。换你来当郭氏集团的掌舵人,你能容忍?所以现在要你做的这些事,才是事关我们郭氏集团声誉,就为了传递出了一个信息——老虎屁股摸不得。”
和父亲结束了这次通话之后,郭可丰就忘记自己要吃午饭的事了。
他在沙发上静坐了半个小时,连续抽了三支烟。
他的心也由隐隐萌动的不安突然变成了一种失重,变成了一种无处申诉的怨愤,变成了对郭氏集团总部,甚至是那位六叔的不满。
明明就不关自己的事,自己无辜受累,还得替六叔的儿子去擦屁股。
好不容易才摆平了此事,却又被某些人告知只是缓兵之计,还得重新形成了你死我活的态势。
关键是六叔这明明是把他们父子当枪使,顺利搞掉宁卫民,是六叔英明神武维护了集团声誉,要是失败,万一重新陷入不利境地,再想要求着对方和解,怕不是千难万难。
那到时候怎么办?肯定又要他们父子背锅呗。
那到时候,他在京城经营的这一切还有功劳吗?
岂不是六叔一句话就能夺走?
妈的,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明明大家都姓郭,明明自己出力比谁都多,可自己父子却永远是被人利用,被当做牺牲品。
想到这一点,他比可怜那个还不自知成了郭氏集团猎物的宁卫民,他还要可怜他自己。
甚至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自己和宁卫民完全就是同病相怜的处境。
他们都是牺牲品,都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都在遭受不公平的对待,偏偏还不能反抗。
这叫什么事?
六叔啊!我的好六叔!你可真是郭氏的合格掌舵人!
想到这里,他从沙发上起来,走到了落地窗前。
外面是京城的街景。
看着满是风沙,土灰色的街道,和远处不高的楼宇。
他也像刚刚看望过老园长走出医院的龚明程一样暗暗下了个决定。
他的人生他也要自己做主。
他不想为了某些自私自利的亲人,再和宁卫民做敌人。
他要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迟早要摆脱郭氏集团的桎梏,
由于以他不久前在日本和宁卫民冰释前嫌,顺利化解了双方矛盾。
农大反对此项合作的声音终于消失了。
而后,郭氏集团和中粮集团的生产精炼食用调和油的项目开始以神速顺利推进。
至今为止,郭氏旗下的联邦集团与中粮旗下鹏利公司,已经以49%对51%股权比例成立了南海投资。
郭氏旗下的联邦与南海投资也以18.75%对81.25%股权比例成立耀合资公司。
而耀合资公司又与南山股份公司以80%对20%股权比例成立南海油脂。
于此同时,由郭可丰本人在1986年一手创造的“金龙鱼”品牌,也已经在大陆内地注册完毕。
可以说郭氏的联邦和中粮集团的合作基础已经他们双方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现在已经完成了所有的股权架构建设,明确了双方相应的权利和相关义务。
剩下的就是建设厂房,开始生产,开发市场的实际举措了。
所以1988年,可以说整个大陆的食用油市场都将是他们任意驰骋天下。
无论对于中粮集团而言,还是对于郭氏的联邦来说,都将会是一个值得铭记的重要年份。
不过也得承认,合作能走到这一步,能达到这个令人满意的结果,虽然称得上皆大欢喜。
但整个过程却颇为波折,离不开双方的精心策划,谈判交锋,甚至是偶然意外的促成。
首先,从双方在股权方面的分配上,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要知道,虽然“中粮系”持有的耀合实际股权比郭氏所掌握的要少,但中粮在耀合的控股公司南海投资中持有51%的多数股权,这就让中粮可以通过南海投资掌控着耀合。
如此一来,虽然中粮出资较少,可南海油脂的实际控制权最后还是落在中粮手中。
相对而言,郭氏名下的联邦集团虽然出资最多,在合资公司南海油脂间接持有的股份总和差不多有47%,是名符其实的第一大股东,却因为在控股公司只有49%的股份,而没有控制权。
这一关键的套娃式的股权安排,直接决定了公司重大决策发生分歧时,中粮才拥有最终一票否决权。
可这个结果又是怎么来的呢?
只要参与到这个合作项目的人都清楚,由于急于引进投资和技术,中粮在最初的谈判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可以说节节败退,原本是没有可能争取到绝对控股权的。
可谁也没想到原本跟这件事毫无关系的宁卫民横叉一手,居然在合作项目上利用专家舆论狙击了郭氏,让郭氏面对合作受阻露出了更急于达成此项合作的马脚。
着了急的郭氏甚至不惜主动求助中粮集团,宁可做出重大退让,也要把合作完成。
中粮便借此得利,掌握了主动权的关键一环。
可以说,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宁卫民还真是误打误撞,为国家农业的重大合作项目上立了一大功。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郭氏毕竟不是一般的商业集团,哪能甘心情愿被人辖制?
哪怕如此,他们也有应对和补救之法。
像“金龙鱼”商标归属权就成了郭可丰为未来权利制衡埋下的一步暗棋。
他并没有把商标作为合作资产的一部分,放置在南海油脂,而是故意放在了新加坡郭氏集团名下。
这样一来,随着日后品牌打响,市场逐步认可,郭氏也会借助“金龙鱼”这个品牌,来加重自己在合作项目中的话语权。
到那个时候,双方就都有了自己底牌,起码也可以势均力敌,达到了一种原本不可能发生的微妙平衡。
所以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达到这一结果,郭可丰作为郭氏集团在大陆内地的代理人,也是花了不少心思,付出了诸多努力和重大牺牲的。
像这个春节,他就没回马来西亚和妻儿老少团聚。
而且一直留在大陆内地忙碌合作项目的相关法务责任的梳理。
在节假日期间,他还拜访了农业部、外贸口的诸多官员。
霍延平亦是郭可丰重点致谢的对象。
宁卫民就更不用说了,郭可丰不但登门拜访,送了一份厚礼。
而且看过了《摘金奇缘》的样片,也只是形式上提出了一两处修改意见,就表示了同意公映。
他甚至听说宁卫民打算在大陆成立lvmh酒水代理公司,还专门为他给香格里拉酒店和尚未竣工的国贸大厦的负责人都提前打好了招呼,做好了铺垫。
便于宁卫民一方日后在酒水和餐饮业务方面,与郭氏集团的酒店管理方顺利对接。
可以说,郭可丰为了“金龙鱼”能在大陆打响,提前抢占这块还没有竞争对手的庞大市场,他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真是殚精竭虑,广交朋友。
他只盼着能够毫无后顾之忧的去干事业,专心专意地铺在他的油脂霸业上,尽快让金龙鱼调和油被习惯了用散装菜籽油、花生油和猪油大陆百姓所接受,从而实现自己的事业追求,帮助自己的家族维持住在郭氏集团的地位和权益。
然而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人让人称心如意的事儿,越怕什么吧,他就越来什么。
1988年3月10中午,当住在京城香格里拉酒店郭可丰刚刚放下案头的文件,想要打电话叫个送餐服务,随便吃一点东西解决午餐的时候。
他书桌上的电话却自己响了起来。
郭可丰用已经伸出去的手顺势接起来后,听到的则是自己亲生父亲郭贺麟的声音。
“爸爸……”
最初郭可丰还是很高兴的。
他以为自己父亲打给自己,要么是因为在新加坡获知自己在大陆内地已经打开了局面,合作进展巨大,让其在集团扬眉吐气,挺直了腰杆。
要么就是因为过年自己没回家,想念自己。
闲来无事想借助电话聊聊家常,多了解了解自己在京城的处境,再跟自己说说母亲和妻儿的情况。
可结果却没想到,完全就不是这么回事,郭孔丰的父亲这次来电居然是为了宁卫民这个外人。
实际上,郭贺麟在电话里只是随便问了问自己儿子在京城情况,就在电话里向郭可丰旧事重提,又询问起了《摘金奇缘》这部电影的情况,详细向他打听宁卫民拍摄完成这部电影内容,到底有多少映射郭家,涉嫌嘲讽之处。
哪怕得到郭可丰据实相告后,说电影其实没有多少与郭家有牵扯的地方,郭贺麟也仍然不肯罢休。
反而跟儿子说,从现在起要他尽量关注宁卫民在大陆的商业行为。
尽可能花一些时间和金钱,把宁卫民在内地关系网中的重要人物和官员干部,拉到郭家的战车上来。
在此期间,对郭家答应对方的合作,能拖就拖,不要太配合。
如果机会合适,甚至可以适当给宁卫民找点麻烦,对其事业进行破坏。
这针对性极强,充斥着恶意满满的嘱咐,就让郭可丰不理解了。
他忍不住抗议,“爸,这么做又何必呢?我好不容易才和对方澄清误会,达成和解,化敌为友,这么做不是又要重启争端吗?万一让对方知道了,肯定会落人口实,对我们郭家的信誉不利。这不是因小失大吗?您何必这么斤斤计较,难道就不能忘记当初那些不愉快嘛。”
可哪里知道郭贺麟却说,“哪里是我斤斤计较,不能忘记。这件事又不关我们两父子的事,我何必管闲事。至今还在计较的,当然另有其人啊。只不过是那个人不大好开口,才会由我来向你提出要求罢了。”
这话让郭可丰心里陡然一沉,登时无语。
从父亲委婉的措辞里,他不难猜出那个能促使父亲做出这种行为的人到底是谁。
是他的六叔!
是六叔不甘心自己儿子吃亏?
还是不满郭家隐私被人利用做娱乐营销?
才会重新找场子报复……
“可是,可是,对方也不是好惹的啊。”
虽然,各种理由不停地在脑海里交替闪现,郭可丰没时间细想下去,他只是本能的希望能够息事宁人。
“爸爸,您难道忘记了之前的那些事了嘛。我们郭家当初也没占到便宜啊。要是因此激怒了对方,难道我们就有好处吗?如果再次影响了我们在内地的生意,导致我们的在内地的投资生变,岂不是得不偿失?”
然而郭贺麟却说,“这你就不要担心了。那个人所能针对我们郭家的,除了粮油合作项目,不就是香槟酒和一些奢侈品的供应嘛。现在我们粮油项目既然已经和中粮达成合作,造成既定事实了,他再捣乱就不仅只是针对我们了,中粮也会生气的。华夏政府对此绝对不会容忍。至于那些奢侈品,郭氏集团现在已经和迪奥,古琦,凯哥香槟达成合作了。甚至郭氏集团正在日本重新物色可以对他妻子的电影事业进行狙击的人选了。换句话说,现在他不但再也卡不了我们的脖子,反而该担心我们找他的麻烦了。”
形势骤然发生变化完全出乎了郭可丰的预料,他的脑子突然呈现出一片空白。
他没想到郭贺年居然针对宁卫民下了这么大的本钱,看来还真是恨宁卫民不死啊。
愣了片刻后,郭可丰再次试图说服自己父亲。
“爸爸,您要不要劝劝六叔呢。这么干值得吗?我说实话,对方并不是什么坏人,其实很讲道理的。尤其现在我跟他也有几分交情,而且在某些业务上,我们和他合作的确能够互惠互利。我们真的没必要……”
只可惜,话没说完,就被父亲呵斥住了。
郭贺麟在电话里很认真的说,“值不值得,不是你说了算的。甚至也不是我说了算的。别忘了,我们在郭氏集团里只是辅助角色,你的前程我说了不算,可都是你六叔一句话的事啊。他能给你的,也能拿走,如果你让他不满意,连我也帮不了你,千万不要自误啊,可丰。”
跟着又说,“何况具体情况怎么一回事,你也是清楚的。有人摸了老虎屁股,而且摸完了还想继续沾老虎的光,赚老虎的钱。哪儿有这么便宜的事情?不让他得到教训,我们郭氏集团的颜面何在,威严何存?化敌为友,你不要天真了。我们郭氏集团就连共和国都击败过,怎么可能对这么一个小角色委曲求全?要是考虑到这个人逼得我们不得不让出关键性的控股权给中粮,他对我们来说,就更是是不可饶恕之罪。事关合资公司的控股权,无论他几条命都不够赔的。换你来当郭氏集团的掌舵人,你能容忍?所以现在要你做的这些事,才是事关我们郭氏集团声誉,就为了传递出了一个信息——老虎屁股摸不得。”
和父亲结束了这次通话之后,郭可丰就忘记自己要吃午饭的事了。
他在沙发上静坐了半个小时,连续抽了三支烟。
他的心也由隐隐萌动的不安突然变成了一种失重,变成了一种无处申诉的怨愤,变成了对郭氏集团总部,甚至是那位六叔的不满。
明明就不关自己的事,自己无辜受累,还得替六叔的儿子去擦屁股。
好不容易才摆平了此事,却又被某些人告知只是缓兵之计,还得重新形成了你死我活的态势。
关键是六叔这明明是把他们父子当枪使,顺利搞掉宁卫民,是六叔英明神武维护了集团声誉,要是失败,万一重新陷入不利境地,再想要求着对方和解,怕不是千难万难。
那到时候怎么办?肯定又要他们父子背锅呗。
那到时候,他在京城经营的这一切还有功劳吗?
岂不是六叔一句话就能夺走?
妈的,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明明大家都姓郭,明明自己出力比谁都多,可自己父子却永远是被人利用,被当做牺牲品。
想到这一点,他比可怜那个还不自知成了郭氏集团猎物的宁卫民,他还要可怜他自己。
甚至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自己和宁卫民完全就是同病相怜的处境。
他们都是牺牲品,都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都在遭受不公平的对待,偏偏还不能反抗。
这叫什么事?
六叔啊!我的好六叔!你可真是郭氏的合格掌舵人!
想到这里,他从沙发上起来,走到了落地窗前。
外面是京城的街景。
看着满是风沙,土灰色的街道,和远处不高的楼宇。
他也像刚刚看望过老园长走出医院的龚明程一样暗暗下了个决定。
他的人生他也要自己做主。
他不想为了某些自私自利的亲人,再和宁卫民做敌人。
他要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迟早要摆脱郭氏集团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