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的声音轻渺得像是晨间将退未退的水雾,落得极低且薄,静幽幽地散布于水面上。看起来,若是再无人来找,就要撑不住了。
谢谣息的目光却落回到了他的衣袍上。他的白衣袍看着简单,褶皱里却隐藏着极细的金线,仔细看去,在莲座上绽放得如同一朵极致盛开的金丝绒花。但看纹路应当是某种禁锢类的法咒。至于具体何用,她不认识。
但他说的人是春山?
谢谣息回身看去。
这二人果真是认识。身后的春山见着他的面容,是肉眼可见地高兴起来,他终究还是个孩子心性,语气也不自觉激动,一时忘记要噤声。
——他们最好先不要惊动水底下的那只妖魔。
他喊了出来:“师父!”
这一声后,谢谣息听到这位“观音菩萨”发出了极低的一声叹息声,这感觉怎么反倒像是,他认为他们俩来坏了他的事。
他就是春山口中的师父。
水上雾气的雾气朝着小舟聚拢而来,形成一层屏障,几人的脚底下的小舟旋即剧烈地在水浪上使劲一颠簸。
年纪小的春山险些被甩得飞出去。但是像是要向谢谣息证明他能顾好自己一般,他迅速用法术稳住了身形,稳稳扒在舟壁上。
看见春山无碍,谢谣息先向这位“观音菩萨”伸出手,想要拉他起身,急声问:“伤在哪,还能动吗?”
她的目光最终落到那双被绸布包裹住的眼睛上,她不知他的眼睛原来就是瞎的,担心是被妖魔所害,“你的眼睛......”
未想,谢谣息伸出的手却被微微拦开,她被拒绝了。
那只苍白的手精准地抵在谢谣息的腕骨背上,肌肤上是夜里被寒霜冻透的凉:“本就看不见而已,不妨事。他......这个魔暂无害人之心,也没那么容易对付,他至少有金丹修士的修为。你带春山先离开,这不是他该来的地方。”
接下来,他却是微微一怔。
因为他伸出的那只手却被谢谣息反抓住,她的掌心温热而有力,指上有茧,他能用灵力感知到,这是个背后负双剑,神态大约有点倨傲严肃的女剑修,自上而下,五指收紧用力地掐住了他微弱起伏的脉搏。
谢谣息道:“若你还有力气,就自己用这张符带他离开。他是因担忧你而来。”
一张画着飞鹤的青纸轻飘飘地落至白色衣襟上。
“无论你与这魔有何干系,以至于要用这种奇怪的术法费劲力气来喂养它,做这些无谓的事。”
就算是人死后成的魔,也不能够再称之为人了。若说水彘拥有的还是人的肉身,那么,他们脚底下的这只魔却是已经脱离舍弃了人的身体,剩下的只有魔灵了。
她继续道:“在这河上被它拖下水的百姓早已全部沦为水彘,若不尽早除去,只会有更多的普通人因此而丧命。”
观音:“......”
他的唇线抿直,被遮挡住的眼眸间似乎也微垂了下去,一时不知该如何跟一个刚见面的人解释眼下的情况。
春山忽然喊道:“师父,姐姐,你们快看水下!”
他师父自然是看不见的。
谢谣息侧身望去。
河上所有的雾气似乎都在朝着他们聚拢而来,形成一个盘旋的白灰色风涡,脚底的水下则是黑洞洞的一片,连一丝光亮都透不出来。若从天上看去,则像一只从水底注视他们的眼睛,小舟是黑瞳中心的瞳仁。
用引火符照去,那只妖魔的人形却在水中不见了。
水载舟随着黑浪往后流去,不再向前。
月升中天。
谢谣息却忽然听到背后那人低低说了句:“终于出现了。”
…
河岸对面,一人喘着惊恐的粗气喊道:“小李道长,河上……河上又有动静了!”
被喊“道长”的是一个身穿黄色道袍的少年,他抱着胳膊站立,身上、脸上却都挂了彩,衣袍上随处都是被撕裂的细小痕迹。背后则是挂着长弓和箭篓。只是那箭篓子里已经没剩下几支新箭了,反而倒放着一把从正中断成两截的斧头。
他就是王大爷口中的那位恐怕性命堪忧的李姓小郎君,名唤李祈安,年十八,是凌霄宗门下的一名年轻的弟子。
所幸他性命无虞,没有如王大爷猜测的那般送命了。
这时他正靠在竹竿上在想事。在他背后,跟着的是几个同样落难的当地村民,其中有老有少,共有七人。
听到声音后,李祈安才抬眼朝河上望去。果然见是天忽的起了异象,与那天几近相同。
回想那日他胸有成竹地冲到河上,蹲守了近一日,终于见到了那只魔物。
那是个似人非人的怪物,身形巨大,全身潜在水里,看不清全貌。一对巨臂托举着泥像,可谓是泥菩萨过河。河深,逆水而行,它在水中行进的速度十分缓慢。但观方向,怕是要往镇上的方向去。
镇上居住着许多毫无灵力的凡人,李祈安觉得不能让它过去。
他未犹豫,朝空中射箭,踩在箭上,踏空而行。身形快速地跳到魔物上方的空中,又拔弓射下数箭,箭雨如陨星坠落般疾速落下。
李祈安的箭尖是分别由五种不同的灵石铸成,均是坚硬异常,闪着不同颜色的灵光,哪怕射入水中,也是穿过滚动的流水,直直插入河床的泥土中,连带箭身一起齐根钉了下去。灵箭携带着天罗地网,不下几息,妖魔所在的四个方位均被牢牢钉住,五行阵法的光芒在河水上爆发出粼粼波光。
最后是朝着妖魔的头颅射去。
他跃空一击,三箭齐发。金黄色的箭羽,两支从妖魔仰起的眼睛处穿过,箭矢从魔体穿过之处,像是穿过了一层雾,燃烧出两个半拳大的空洞后,并没有如想象的一般落到实处,而是再次射入水底。另外一箭则是射到了泥像的大腿之上。
那被燃烧后的洞口很快就往中心聚合去,恢复了原状,仿佛无事发生一般。李祈安也是一惑,他原以为这只是个异变的人魔。
一声惊天吼携着浓厚水气冲他而来,令两岸林木全部一哆嗦。
李祈安连飞数箭在空中灵活跳动闪避,很快就重整起攻势。
妖魔驮着泥像,在水中行动不便,却不肯舍弃,对于他这个外来人,也只是驱逐。这么说,这个泥像似乎对它来说十分重要。
难不成这才是它的真身本体,水底下的魔身只是幻象?李祁安如是想。
于是李祁安再次朝着妖魔拉弓,这一箭却是朝着泥像的头颅而去,箭如芒,射去的力道也极大。
这一箭没有直接穿过去,而是正中眉心,带着泥像向后翻仰,倒下去,掉入水里,砸起一片翻涌的波涛。新捏的泥土湿软,遇水渐而消融,这泥像在水中浸泡后,底座的莲台在水流的冲击下早已损毁大半,这下更是整个落入水中,总归是难保全。
李祁安见到有用,毫不犹豫,又射出一箭,再次朝泥像的胸口.射去,这一箭的威力穿云破空,想要彻底将其钉死下去,再由水底的阵法灵网困住。灵力携带箭锋在水间震起层层涟漪。
哪怕妖魔当宝贝似的费力游水去捞起,也算是徒劳。纵然被妖魔及时捞起了上半身,泥像的胸口处也依旧撕裂脱落了巨大一块,被箭带着朝水底沉去。
但是即使这样,这魔却没有消散或是减弱的趋向,反倒愈演愈烈。
李祈安的动作彻底惹怒了这只大魔。李祈安竟然感觉在一只魔身上看见了失落和怒不可遏的两种神情。
“哈——!”
数道水柱由下往上向李祈安冲来,河上波涛带着浪花层层往上,如墙壁般高涨,那水花上携带着十分浓重的黑气与旋风。竟是从四面八方骤然朝他发难。
这妖魔竟然不仅能控水,还能控风。
狂风扯得李祈安脚下不稳,这回他连弓都来不及拉,手掏箭矢急速抛了出去,身形闪得极快,一番动作,行云流水,才得以暂时从夹缝中挣脱。
可是还没完。
这妖魔是想要将李祈安也拖下水去。水中才是它的领地。
水底的阵法在这情形下若隐若现,光芒越来越弱。
李祈安此时根本无法停下,只能靠不停地在空中跃动来躲避攻击。
黑雾愈浓,笼罩在大河上空,颇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摧残的架势。
他能勉强躲水,却无从在空中躲风。
李祈安一摸背后箭娄,虽说他带的箭多,但也顶不住这般消耗。纵有一把穿云弓,可他的实力还做不到灵气化箭。
在他思考要不要先撤一步,再做打算时,脚下的箭矢骤然被卷风强力震裂开,脚底没了灵力支撑之物,就无法踏风而行,李祈安的身体向下落去。
他脑筋一转,收了弓,反而掏出了他在街上买的那把大斧头,双手高高举起,斧身上用尽他全身的灵力,顺着掉落下去的姿势,朝着泥像的脑袋砍去。
斧头是玄铁所制,这是天生的仙石,不仅削物如泥,这一板斧更是将扑来的魔气都撕裂开。只可惜那个大爷不肯给他锻造成一把灵剑。
李祈安掉下来,踩在了泥像的肩膀上,陷下去几许,留下一个深脚印,同时手上斧头用力挥下去,一斧砍在颅顶,斧刃从泥像的鼻洞处穿出。
一只乌黑浮肿的手爪子冲破黑雾抓住了他的脚腕,用力将他往下一扯。
水上除了这座泥像,李祈安再无其他可以落脚借力的地方,不受控制地往下坠去。
但他担心方才砍下的力度不够,在被甩出去前,又借力在空中旋转一圈,补上了一斧,这回砍在了泥像的脖颈上。脖颈处相较其他位置纤细,竟然轻而易举地让他给斩断了,咕噜在空中转了两下后掉入了水中。这下,这座泥像可谓是彻底被他给毁了。
李祈安被拉入水中,结实地呛了几口河水。
他水性尚可,当即潜入水里,他的身体弯得像一张拉满的月牙弓,一斧破开水,朝缠着他脚腕的手砸去。那甚至不像是一只手,而像是一根带着爪子的粗长绳子。
斧头砸上手腕,但瞬间化作黑雾,如同一群游虫散开在水中,一下就消失不见了。从水下往上看,好像也看不见那只魔物了。这个景象看得李祈安也是一番怔愣,可是顾不了这么多,他反身奋力向上游去。
眼见即将到水面欲破水而出时,脖子却被从背后突然掐住,李祈安一时不察,吐出几口泡泡,在挣扎间,他耳边听到了类似于人在粗重喘息的声音。是那只手忽然又聚拢起来揪住了他。他一咬牙,反手一挥,再次将魔气砍散。
如此数次后,李祈安发现自己出不了水,要叫他面色不虞地喊上一句“糟糕”。这魔气简直可以算是收放自如。它是在戏弄他,想让他淹死在水中,当真可恶。
李祈安不由得焦躁起来。
他摸到自己的本命弓,弓在水下感受到强烈的魔气,正散发着黯淡的金光。他再拉弓,无箭时,只能弹出一段不足一人长短的气浪。
弓尾挂着一个金色小锦囊,里面的东西或许能救他一次,但是势必会引来凌霄宗的人,他们会把他带回去。他是偷跑出来的。
李祈安犹豫地捏着锦囊,最终一松手,将弓放回背后,捏紧了拳头,再次将灵力灌注在斧头上。
水下昏暗,他胡乱劈去,却始终不得章法。
直到一段绸缠上他的腰间,将他往后拖。他以为是妖魔又来了,斧头立即向着腰后劈去,那绸缎极软,一下就被斩断了。他这才发现那好像只是一条布。
布断之后,好像听到了十分清浅地“啧”的一声。
李祈安心道:难道是有其他人来了?
他听到了水在咕噜咕噜冒泡的声音。
一个明亮的法球从天而降,砸在李祈安的头顶上方,将水往两侧推开。
魔气在李祈安面前聚拢成盾状。那些黑雾几乎是从他身边的四面八方涌来,他这才发现,这些水中的魔气像一层厚茧一样将他层层包裹住。
两种力量在李祈安面冲撞到一起,在河上惊起惊涛骇浪。他下意识地抬手挡在身前,斧头在这时替他受了沉重的一击。
而且借着爆炸的推力,李祈安的脑袋终于透出水,能够吸上一口气。
水花在面前剧烈溅起,如坚硬的玻璃珠子一般砸得他眼睛生疼。当时的李祈安差点以为是他看花了眼。因为他在模模糊糊只看见,黑雾之中,一个奇怪的东西在水中蹦蹦跳跳,一瞬就到了他眼前。
他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一“脚”给从河上踹了出来,落入岸边的这片竹林当中。为何说是踹,那只是一种感觉。
那应当也是个怪物,披着及腰的长发,看不见脸,但是身体两侧无手无脚,显得十分怪异。就像......就像是个只有脑袋和身体的不倒翁。
救他的绝不是个人。
但它确实是救了他。
他也不知在自己河岸边晕过去了多久,醒来时身边只有一把裂成两截的斧头。两个怪物交手,玄铁打造的斧头居然就这么被震裂了。
李祈安在附近四周环视了一圈后,就遇见了这些迷路的村民。
据村民所说,他们在河上捕鱼,见到了怪物,才被赶到这里来的。
想来跟他遇到的,可能是同一个东西。
竹林中有迷障,他们走了几日也未能走出去。
要想回去就必须得渡河,可是李祈安功力未恢复,若是再遇上河上的妖魔,他自身都难保,又何况要带着这些普通人。因此只能暂作休养。
这几日,河岸的水边还突然生出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水彘,但全都被李祈安斩杀了。所以,这些村民才叫上他一声“小道长”。
李祈安用力一握弓身,修行之人,怎能害怕妖魔!他对这些村民说:“你们在这等着,千万不要乱跑乱动,我过去看看!”
修养了几日,虽然先前被抓到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但是在这两日里法力恢复了大半。若是有其他修士在里面,能够与他里应外合,或许还能再战上一战。
只希望里面有厉害的人才好。
这回他谨慎了许多,先在风涡外侧的河岸上观望,没敢轻易入内。偶尔射几只箭出去,驱散雾气。
但是这样里面的情况根本什么都看不见。
也不知道是不是那只魔又出现了。
李祈安深吸了一口气,在路上折了几只细竹子,暂作箭矢用。威力不高,但聊胜于无。
他再次踏箭往空中去。
…
小舟上,谢谣息已经松开了手,只再问一次:“你走不走?”
再不走就来不及,只能一战了。
谢谣息手上只有符,思索着应对之法。
这是一只水魔灵。之前他们看到的那个庞大的人形是它的幻象,也或者说是它从前所寄居的身体的形貌。但那具身体不知因何种原因不在了,才只剩下灵体,如今与这河水融为了一体。滚滚河水成为了它新的身体。
寻常利器对于杀伤魔灵来说无用。他们得找到它的元灵所在,类似于人类修士的灵脉金丹。
忽然头上传来一阵叫喊,是个少年清脆的声音,他问:“下面的,是道友吗?”
李祈安一路赶来,凑近了才看得清下面隐约有条舟,舟上还有几个人。但有了教训后,他不敢再轻易落水,遂而大喊。
他先自报家门:“在下是凌霄宗弟子李祈安,若是道友,就回应一声。”
不一会儿后,李祈安收到了回应,声音穿过魔雾,他听见是位女道友,在说:“在下谢奚。”
但谢谣息终是沉默了一下,未说出自己的出身宗门。
又互相隔空说了几句话:
“你们看见那只魔了吗?”
“它就在水下。”
李祁安射了几支竹箭下来,钉在舟上,箭尾带着细细的长绳,用以定位。
不想随着李祈安的逐渐靠近,妖魔似乎是因为见到了他,突然发起了狂。这东西居然还记仇。不知该不该说一句弄巧成拙,原本还算平静的河面上骤起大风浪,将小舟打得左右剧烈摇晃。
李祈安见此面色顿时一绿。他急忙沿着绳索降落下去,想要拉人。
但是小舟翻得太快,李祈安情急之下只抓住了最小的春山,但是他二人很快也被魔雾包裹住,再看不见一点身影。
谢谣息则是同“观音”一起扑通掉到了水下。
谢谣息的目光却落回到了他的衣袍上。他的白衣袍看着简单,褶皱里却隐藏着极细的金线,仔细看去,在莲座上绽放得如同一朵极致盛开的金丝绒花。但看纹路应当是某种禁锢类的法咒。至于具体何用,她不认识。
但他说的人是春山?
谢谣息回身看去。
这二人果真是认识。身后的春山见着他的面容,是肉眼可见地高兴起来,他终究还是个孩子心性,语气也不自觉激动,一时忘记要噤声。
——他们最好先不要惊动水底下的那只妖魔。
他喊了出来:“师父!”
这一声后,谢谣息听到这位“观音菩萨”发出了极低的一声叹息声,这感觉怎么反倒像是,他认为他们俩来坏了他的事。
他就是春山口中的师父。
水上雾气的雾气朝着小舟聚拢而来,形成一层屏障,几人的脚底下的小舟旋即剧烈地在水浪上使劲一颠簸。
年纪小的春山险些被甩得飞出去。但是像是要向谢谣息证明他能顾好自己一般,他迅速用法术稳住了身形,稳稳扒在舟壁上。
看见春山无碍,谢谣息先向这位“观音菩萨”伸出手,想要拉他起身,急声问:“伤在哪,还能动吗?”
她的目光最终落到那双被绸布包裹住的眼睛上,她不知他的眼睛原来就是瞎的,担心是被妖魔所害,“你的眼睛......”
未想,谢谣息伸出的手却被微微拦开,她被拒绝了。
那只苍白的手精准地抵在谢谣息的腕骨背上,肌肤上是夜里被寒霜冻透的凉:“本就看不见而已,不妨事。他......这个魔暂无害人之心,也没那么容易对付,他至少有金丹修士的修为。你带春山先离开,这不是他该来的地方。”
接下来,他却是微微一怔。
因为他伸出的那只手却被谢谣息反抓住,她的掌心温热而有力,指上有茧,他能用灵力感知到,这是个背后负双剑,神态大约有点倨傲严肃的女剑修,自上而下,五指收紧用力地掐住了他微弱起伏的脉搏。
谢谣息道:“若你还有力气,就自己用这张符带他离开。他是因担忧你而来。”
一张画着飞鹤的青纸轻飘飘地落至白色衣襟上。
“无论你与这魔有何干系,以至于要用这种奇怪的术法费劲力气来喂养它,做这些无谓的事。”
就算是人死后成的魔,也不能够再称之为人了。若说水彘拥有的还是人的肉身,那么,他们脚底下的这只魔却是已经脱离舍弃了人的身体,剩下的只有魔灵了。
她继续道:“在这河上被它拖下水的百姓早已全部沦为水彘,若不尽早除去,只会有更多的普通人因此而丧命。”
观音:“......”
他的唇线抿直,被遮挡住的眼眸间似乎也微垂了下去,一时不知该如何跟一个刚见面的人解释眼下的情况。
春山忽然喊道:“师父,姐姐,你们快看水下!”
他师父自然是看不见的。
谢谣息侧身望去。
河上所有的雾气似乎都在朝着他们聚拢而来,形成一个盘旋的白灰色风涡,脚底的水下则是黑洞洞的一片,连一丝光亮都透不出来。若从天上看去,则像一只从水底注视他们的眼睛,小舟是黑瞳中心的瞳仁。
用引火符照去,那只妖魔的人形却在水中不见了。
水载舟随着黑浪往后流去,不再向前。
月升中天。
谢谣息却忽然听到背后那人低低说了句:“终于出现了。”
…
河岸对面,一人喘着惊恐的粗气喊道:“小李道长,河上……河上又有动静了!”
被喊“道长”的是一个身穿黄色道袍的少年,他抱着胳膊站立,身上、脸上却都挂了彩,衣袍上随处都是被撕裂的细小痕迹。背后则是挂着长弓和箭篓。只是那箭篓子里已经没剩下几支新箭了,反而倒放着一把从正中断成两截的斧头。
他就是王大爷口中的那位恐怕性命堪忧的李姓小郎君,名唤李祈安,年十八,是凌霄宗门下的一名年轻的弟子。
所幸他性命无虞,没有如王大爷猜测的那般送命了。
这时他正靠在竹竿上在想事。在他背后,跟着的是几个同样落难的当地村民,其中有老有少,共有七人。
听到声音后,李祈安才抬眼朝河上望去。果然见是天忽的起了异象,与那天几近相同。
回想那日他胸有成竹地冲到河上,蹲守了近一日,终于见到了那只魔物。
那是个似人非人的怪物,身形巨大,全身潜在水里,看不清全貌。一对巨臂托举着泥像,可谓是泥菩萨过河。河深,逆水而行,它在水中行进的速度十分缓慢。但观方向,怕是要往镇上的方向去。
镇上居住着许多毫无灵力的凡人,李祈安觉得不能让它过去。
他未犹豫,朝空中射箭,踩在箭上,踏空而行。身形快速地跳到魔物上方的空中,又拔弓射下数箭,箭雨如陨星坠落般疾速落下。
李祈安的箭尖是分别由五种不同的灵石铸成,均是坚硬异常,闪着不同颜色的灵光,哪怕射入水中,也是穿过滚动的流水,直直插入河床的泥土中,连带箭身一起齐根钉了下去。灵箭携带着天罗地网,不下几息,妖魔所在的四个方位均被牢牢钉住,五行阵法的光芒在河水上爆发出粼粼波光。
最后是朝着妖魔的头颅射去。
他跃空一击,三箭齐发。金黄色的箭羽,两支从妖魔仰起的眼睛处穿过,箭矢从魔体穿过之处,像是穿过了一层雾,燃烧出两个半拳大的空洞后,并没有如想象的一般落到实处,而是再次射入水底。另外一箭则是射到了泥像的大腿之上。
那被燃烧后的洞口很快就往中心聚合去,恢复了原状,仿佛无事发生一般。李祈安也是一惑,他原以为这只是个异变的人魔。
一声惊天吼携着浓厚水气冲他而来,令两岸林木全部一哆嗦。
李祈安连飞数箭在空中灵活跳动闪避,很快就重整起攻势。
妖魔驮着泥像,在水中行动不便,却不肯舍弃,对于他这个外来人,也只是驱逐。这么说,这个泥像似乎对它来说十分重要。
难不成这才是它的真身本体,水底下的魔身只是幻象?李祁安如是想。
于是李祁安再次朝着妖魔拉弓,这一箭却是朝着泥像的头颅而去,箭如芒,射去的力道也极大。
这一箭没有直接穿过去,而是正中眉心,带着泥像向后翻仰,倒下去,掉入水里,砸起一片翻涌的波涛。新捏的泥土湿软,遇水渐而消融,这泥像在水中浸泡后,底座的莲台在水流的冲击下早已损毁大半,这下更是整个落入水中,总归是难保全。
李祁安见到有用,毫不犹豫,又射出一箭,再次朝泥像的胸口.射去,这一箭的威力穿云破空,想要彻底将其钉死下去,再由水底的阵法灵网困住。灵力携带箭锋在水间震起层层涟漪。
哪怕妖魔当宝贝似的费力游水去捞起,也算是徒劳。纵然被妖魔及时捞起了上半身,泥像的胸口处也依旧撕裂脱落了巨大一块,被箭带着朝水底沉去。
但是即使这样,这魔却没有消散或是减弱的趋向,反倒愈演愈烈。
李祈安的动作彻底惹怒了这只大魔。李祈安竟然感觉在一只魔身上看见了失落和怒不可遏的两种神情。
“哈——!”
数道水柱由下往上向李祈安冲来,河上波涛带着浪花层层往上,如墙壁般高涨,那水花上携带着十分浓重的黑气与旋风。竟是从四面八方骤然朝他发难。
这妖魔竟然不仅能控水,还能控风。
狂风扯得李祈安脚下不稳,这回他连弓都来不及拉,手掏箭矢急速抛了出去,身形闪得极快,一番动作,行云流水,才得以暂时从夹缝中挣脱。
可是还没完。
这妖魔是想要将李祈安也拖下水去。水中才是它的领地。
水底的阵法在这情形下若隐若现,光芒越来越弱。
李祈安此时根本无法停下,只能靠不停地在空中跃动来躲避攻击。
黑雾愈浓,笼罩在大河上空,颇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摧残的架势。
他能勉强躲水,却无从在空中躲风。
李祈安一摸背后箭娄,虽说他带的箭多,但也顶不住这般消耗。纵有一把穿云弓,可他的实力还做不到灵气化箭。
在他思考要不要先撤一步,再做打算时,脚下的箭矢骤然被卷风强力震裂开,脚底没了灵力支撑之物,就无法踏风而行,李祈安的身体向下落去。
他脑筋一转,收了弓,反而掏出了他在街上买的那把大斧头,双手高高举起,斧身上用尽他全身的灵力,顺着掉落下去的姿势,朝着泥像的脑袋砍去。
斧头是玄铁所制,这是天生的仙石,不仅削物如泥,这一板斧更是将扑来的魔气都撕裂开。只可惜那个大爷不肯给他锻造成一把灵剑。
李祈安掉下来,踩在了泥像的肩膀上,陷下去几许,留下一个深脚印,同时手上斧头用力挥下去,一斧砍在颅顶,斧刃从泥像的鼻洞处穿出。
一只乌黑浮肿的手爪子冲破黑雾抓住了他的脚腕,用力将他往下一扯。
水上除了这座泥像,李祈安再无其他可以落脚借力的地方,不受控制地往下坠去。
但他担心方才砍下的力度不够,在被甩出去前,又借力在空中旋转一圈,补上了一斧,这回砍在了泥像的脖颈上。脖颈处相较其他位置纤细,竟然轻而易举地让他给斩断了,咕噜在空中转了两下后掉入了水中。这下,这座泥像可谓是彻底被他给毁了。
李祈安被拉入水中,结实地呛了几口河水。
他水性尚可,当即潜入水里,他的身体弯得像一张拉满的月牙弓,一斧破开水,朝缠着他脚腕的手砸去。那甚至不像是一只手,而像是一根带着爪子的粗长绳子。
斧头砸上手腕,但瞬间化作黑雾,如同一群游虫散开在水中,一下就消失不见了。从水下往上看,好像也看不见那只魔物了。这个景象看得李祈安也是一番怔愣,可是顾不了这么多,他反身奋力向上游去。
眼见即将到水面欲破水而出时,脖子却被从背后突然掐住,李祈安一时不察,吐出几口泡泡,在挣扎间,他耳边听到了类似于人在粗重喘息的声音。是那只手忽然又聚拢起来揪住了他。他一咬牙,反手一挥,再次将魔气砍散。
如此数次后,李祈安发现自己出不了水,要叫他面色不虞地喊上一句“糟糕”。这魔气简直可以算是收放自如。它是在戏弄他,想让他淹死在水中,当真可恶。
李祈安不由得焦躁起来。
他摸到自己的本命弓,弓在水下感受到强烈的魔气,正散发着黯淡的金光。他再拉弓,无箭时,只能弹出一段不足一人长短的气浪。
弓尾挂着一个金色小锦囊,里面的东西或许能救他一次,但是势必会引来凌霄宗的人,他们会把他带回去。他是偷跑出来的。
李祈安犹豫地捏着锦囊,最终一松手,将弓放回背后,捏紧了拳头,再次将灵力灌注在斧头上。
水下昏暗,他胡乱劈去,却始终不得章法。
直到一段绸缠上他的腰间,将他往后拖。他以为是妖魔又来了,斧头立即向着腰后劈去,那绸缎极软,一下就被斩断了。他这才发现那好像只是一条布。
布断之后,好像听到了十分清浅地“啧”的一声。
李祈安心道:难道是有其他人来了?
他听到了水在咕噜咕噜冒泡的声音。
一个明亮的法球从天而降,砸在李祈安的头顶上方,将水往两侧推开。
魔气在李祈安面前聚拢成盾状。那些黑雾几乎是从他身边的四面八方涌来,他这才发现,这些水中的魔气像一层厚茧一样将他层层包裹住。
两种力量在李祈安面冲撞到一起,在河上惊起惊涛骇浪。他下意识地抬手挡在身前,斧头在这时替他受了沉重的一击。
而且借着爆炸的推力,李祈安的脑袋终于透出水,能够吸上一口气。
水花在面前剧烈溅起,如坚硬的玻璃珠子一般砸得他眼睛生疼。当时的李祈安差点以为是他看花了眼。因为他在模模糊糊只看见,黑雾之中,一个奇怪的东西在水中蹦蹦跳跳,一瞬就到了他眼前。
他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一“脚”给从河上踹了出来,落入岸边的这片竹林当中。为何说是踹,那只是一种感觉。
那应当也是个怪物,披着及腰的长发,看不见脸,但是身体两侧无手无脚,显得十分怪异。就像......就像是个只有脑袋和身体的不倒翁。
救他的绝不是个人。
但它确实是救了他。
他也不知在自己河岸边晕过去了多久,醒来时身边只有一把裂成两截的斧头。两个怪物交手,玄铁打造的斧头居然就这么被震裂了。
李祈安在附近四周环视了一圈后,就遇见了这些迷路的村民。
据村民所说,他们在河上捕鱼,见到了怪物,才被赶到这里来的。
想来跟他遇到的,可能是同一个东西。
竹林中有迷障,他们走了几日也未能走出去。
要想回去就必须得渡河,可是李祈安功力未恢复,若是再遇上河上的妖魔,他自身都难保,又何况要带着这些普通人。因此只能暂作休养。
这几日,河岸的水边还突然生出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水彘,但全都被李祈安斩杀了。所以,这些村民才叫上他一声“小道长”。
李祈安用力一握弓身,修行之人,怎能害怕妖魔!他对这些村民说:“你们在这等着,千万不要乱跑乱动,我过去看看!”
修养了几日,虽然先前被抓到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但是在这两日里法力恢复了大半。若是有其他修士在里面,能够与他里应外合,或许还能再战上一战。
只希望里面有厉害的人才好。
这回他谨慎了许多,先在风涡外侧的河岸上观望,没敢轻易入内。偶尔射几只箭出去,驱散雾气。
但是这样里面的情况根本什么都看不见。
也不知道是不是那只魔又出现了。
李祈安深吸了一口气,在路上折了几只细竹子,暂作箭矢用。威力不高,但聊胜于无。
他再次踏箭往空中去。
…
小舟上,谢谣息已经松开了手,只再问一次:“你走不走?”
再不走就来不及,只能一战了。
谢谣息手上只有符,思索着应对之法。
这是一只水魔灵。之前他们看到的那个庞大的人形是它的幻象,也或者说是它从前所寄居的身体的形貌。但那具身体不知因何种原因不在了,才只剩下灵体,如今与这河水融为了一体。滚滚河水成为了它新的身体。
寻常利器对于杀伤魔灵来说无用。他们得找到它的元灵所在,类似于人类修士的灵脉金丹。
忽然头上传来一阵叫喊,是个少年清脆的声音,他问:“下面的,是道友吗?”
李祈安一路赶来,凑近了才看得清下面隐约有条舟,舟上还有几个人。但有了教训后,他不敢再轻易落水,遂而大喊。
他先自报家门:“在下是凌霄宗弟子李祈安,若是道友,就回应一声。”
不一会儿后,李祈安收到了回应,声音穿过魔雾,他听见是位女道友,在说:“在下谢奚。”
但谢谣息终是沉默了一下,未说出自己的出身宗门。
又互相隔空说了几句话:
“你们看见那只魔了吗?”
“它就在水下。”
李祁安射了几支竹箭下来,钉在舟上,箭尾带着细细的长绳,用以定位。
不想随着李祈安的逐渐靠近,妖魔似乎是因为见到了他,突然发起了狂。这东西居然还记仇。不知该不该说一句弄巧成拙,原本还算平静的河面上骤起大风浪,将小舟打得左右剧烈摇晃。
李祈安见此面色顿时一绿。他急忙沿着绳索降落下去,想要拉人。
但是小舟翻得太快,李祈安情急之下只抓住了最小的春山,但是他二人很快也被魔雾包裹住,再看不见一点身影。
谢谣息则是同“观音”一起扑通掉到了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