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腊月初八,大启十三年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终于停了。

    “哗啦——!”

    地牢内,一个瘦弱的身形靠在墙角处,被一桶水冲头泼下,却丝毫没动,不知是死是活。

    狱卒走上前去,伸手扯着那人的头发拽了过来,探了探鼻息。

    “人没死,直接带走。”

    听到这话,躺在地上的人才撩开眼皮,那是一双狐狸眼,眼尾微微上翘,在这环境下,竟给人一种死活都无所谓的感觉。

    杨一寻此时浑身湿漉的趴在地上,僵硬的动了动,宽大的囚袍下几乎看不见身形,她颤颤巍巍想自己站起来,却被狱卒一脚踢向膝盖,直接拖了出去。

    她被人从地牢押到刑场,险些被那钦天监测出来的不详天象晃了眼,原来下雪了啊,好冷。

    地牢灯火灰暗,已多日不见天光,如今她终于得见天日。

    杨一寻跪在刑台,费力地睁大眼睛盯着太阳,这就是钦天监测出的不详天象吗?

    日光刺的她眼泪顺着眼眶往下掉,周围充斥着血腥味,接连几日的用刑使她头脑混沌,无法思考,全被一个死字占满,只觉得该死,却又不知道谁该死,可她周围不停的有人死去,熟悉的不熟悉的,现在轮到她了。

    她不能死。

    她脚下踩着杨家上上下下十六口人的尸体,才翻过阎王殿的那面墙,她耳边还回荡着父亲临死前的声音,告诉她快跑,别回头,别害怕,忘掉所有的事情去活着。

    可她忘不掉。

    六年前御史大夫杨治因通敌惨遭当今圣上满门抄斩,当年杨治与北境边军里应外合,屠遍了大启边部城池,但各种细节却仍未可知,因皇帝尚未明察,就直接定了杨治的罪。

    可当年一战,大启占尽先机,兵精粮足,还有后方支援军队随时待命,却在行兵途中突然接到杨治的指令后便拔队齐回,撤回到建州原地待命,可这一撤却给了北境边军机会,未等大启军队撤回到建州,就一路率兵攻打,所占之地烧杀抢掠,从沿海一路打到十二里路。

    过了十二里路就是大启的都城恒阳,到此都还有一线生机,尚可与之一战,可偏在此时,临江一带连日以来的暴雨冲垮了河堤,堤毁田淹,前方战事吃紧需要不断供应军饷,后方灾民需要避难,粮食供不应求,国库亏空,救援军不足无法调动,导致大启军队节节败退,为首的将领被俘,十二里路血流成河,无人生还。

    通敌该死,但杨治没有理由这么干,他得不到任何好处,并且各方都不讨好。

    况且此事影响了沿海战事的大局,却为何不追查到底?杨治到底给军队下了什么指令?军队为何撤回到里沿海百里开外的建州?

    这么大的事,皇帝若想追查,即使涉事人尸骨无存,文书下落不明,也不会浪打空城,可偏偏却只治了杨治的罪后就翻篇了。

    说来也怪,杨治死后北境军队并未继续攻打,只是占领了沿海几个州,这便更加坐实了杨治通敌。

    当年一事,疑点重重,她不相信父亲会这么干,就算是死,她也要弄清楚当时发生了什么!她是死里逃生,尸山血海中被来捡兵器的打铁匠所救,本可就这么活下去,可她却不甘心,一直觉得自己挂在悬崖峭壁上。

    如今她隐姓埋名来到宁王府做起了小太监,背地里替宁王做着杀人放火的事,前几日她杀了一个叫郭守敬的朝廷官员,此人贪得无厌,私吞官银,通敌受贿,她赶在别人下手之前杀了郭守敬,拿到了所谓通敌的证据。

    却不料事情暴露了,她要死了。

    她不想死。

    杨一寻跪在地上,她浑身上下被绳子捆着,刽子手脚踩着她的肩膀,抡起大刀就要砍下,眼看就要被砍头,杨一寻绝望地闭上眼睛,眼前恍惚地浮现出那天的场景,那日大雨,整个院子尸横遍地,血流成河,尸体压着尸体,惨叫盖过哭喊,血迹斑斑连雨水都冲不掉。

    死亡仿佛笼子扣住了院子,连只鸟都不能活着飞走,她的婢女临死前用身体挡住了狗洞才让她不被发现,等她再次回去的时候,一切都结束了,一切都安静了。

    她想活。

    杨一寻眼中毫无波澜,心中却发誓要以牙还牙。

    今日若她不死,京城再无宁日。

    忽然一阵马蹄声。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今乃太后寿诞,普天同庆,是以万物不可杀,以戒天之历数,祥民神之意。将犯人杨在清押回地牢,暂后发落。”

    听到圣旨,杨一寻才睁眼向前看去,但眼前还是尸山血海,血红一片,她在绝望的哭喊中费力的想要听清说了什么,杨在清吗,哥哥来接她回家了吗,杨一寻浑身冻的僵硬,卸力向旁边倒去。

    幻觉吗?她死了吗?刽子手手法老练,手起刀落她竟没感到疼吗?

    杨一寻又被拖了回去,血顺着脚跟往下淌,划出两道惊心的痕迹。

    再睁眼时,面前又变成了墙壁铁门,连扇小窗都没有,黑黢黢的没有尽头。

    她没死,杨一寻压抑自己的喘息,把手伸进草席下摸出一块铁握在手里,她感觉自己的魂儿一直飘在天上,此刻才落了地又了意识。

    地牢内不停的有惨叫传来,全天紧绷的状态让她昏昏沉沉,慢慢的,耳边的哭喊渐渐变成了鸟叫,是她父亲在院儿里教鹦鹉喊她的名字,那只笨鹦鹉叽叽喳喳的一直也学不会。

    不知怎么的,那只鹦鹉嘴里的叫声渐渐变成了裴衍,不停的喊裴衍裴衍。

    又是裴衍,要不是他,她现在已经得手拿到那批官银了,又怎会暴露身份下地牢。

    杨一寻浑身发抖,剧烈的挣扎起来,她要杀了裴衍!

    “刺啦——”杨一寻瞬间睁开眼睛,嘴里不住的发出惨叫呻吟,疼,好疼,她好疼,巨大的疼痛麻痹了她,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魂儿还留在梦里,身体又回到了地牢,全凭本能向后躲,还没来得及,又是“刺啦”一声,牢里回荡的全是杨一寻的惨叫。

    这回她看清了,两个狱卒站在她面前,手里拿着烫的通红的烙铁往她手臂上按,一下接着一下,手臂上早已血肉模糊,极度的疼痛使她几近昏厥,冷汗直流,头发湿露的贴在脸上,汗沿着脸颊一滴一滴掉在地上。

    一滴,两滴,三滴,六滴。

    这也是她在宁王府当差的第六年。

    昨日她被拉上断头台,又因太后生辰,从上面完整的走了下来,一桩桩一件件的事走马灯般在她脑子里闪过,这些天她总觉得自己要死了。

    见杨一寻不再挣扎,狱卒便粗暴的把她押出牢房,摁在审讯的人面前。

    审讯人坐在桌前居高临下的看着面前的人,姿清瘦纤长,但浑身是伤,虽然穿着囚袍,却给人一种凄凉又脆弱的感觉,面色苍白,不辩男女,但能看出年纪不大,即使是囚犯,也能轻易让人产生同情。

    审讯人扫了她一眼,忽然问答:“你被关了几日?”

    “十三日。”杨一寻背脊弯曲,匐在地上,声音低的只剩气音。

    “你就是杨治的那个儿子,杨在清?”

    是了,自从身份暴露被抓以后,她当机立断,出此下下策,顶了一母同胞的哥哥的身份,隐瞒自己女子的身份,想必哥哥泉下有知,也会体谅她的难处,这个世道,女子行事多有不便,哪怕是一个太监下人,也比女子来得好。

    “是…”

    “哦?”审讯人来了兴致,“当年杨治因为那一双儿女也是风光无限啊,女儿是个八岁便能断案奇才,儿子更是十岁便能挥刀杀敌,可是惹得旁人好生羡慕,如今女儿死了,儿子竟然断了命根子跑去给仇人家的儿子当下人,不知道杨治在九泉之下知道了,会不会气的活过来。”

    杨一寻听着审讯人毫不避讳的嘲笑,缩在袖子里的手攥的死紧,指骨微微泛白。

    她得忍。

    慢慢的杨一寻松开了拳头,不堪羞辱般浑身发抖,颤颤呜呜的说不出完整的话来,整个人马上就要晕厥过去,审讯人见她如此这般,便收起调侃的心思,开始审问。

    “是你杀了郭守敬。”

    杨一寻趴在地上不抬头,看不见审讯人的表情,但是是肯定的语气,裴衍必是跟他说了什么。那她无论说什么,都不会信,杨一寻舔了舔嘴唇,默不做答。

    “你为何杀他?”审讯人“啪”地伸手拍向桌子,厉声呵斥到。

    虚张声势,那就是没有关键性证据,杨一寻依旧不答,她的手臂太疼了,疼的她眼神涣散。

    “是宁王派你来的吗?”疑问的语气,那说明宁王在外把自己摘的很干净,就算怀疑他也不能把他怎么样。手臂上持续的疼痛使她反应有些迟钝,所幸什么都不答了。

    “难道是因为你父亲杨治?”

    杨一寻仍没有接话,无论审讯人问什么,都不回答。

    “说!”审讯人又猛的一拍桌子,倾身向前站了起来,“事到如今,不管你说或者不说,都会定你的罪,就算你没有杀人,但你是杨治的儿子,你还想苟且活着?你早该死的!你今儿不认也得认!之前看在你是宁王府的人,卖宁王几份面子,没对你屈打成招已是手下留情,也没直接定你的罪,如今看来你也不过是个太监,死活宁王也不会在意,倒不如直接杀了你了事,也好给皇上一个交代,来人!用刑!给我使劲打!不管死活,着实打!”

    杨一寻被双臂捆上绳索吊了起来,猛的一下提起,胳膊嘎吱一声,好像脱臼了,还不等她适应,旁边的狱卒就拿着狱鞭抽了下来,杨一寻吊在那里被抽的血肉模糊,仿佛一个纸片一样飘飘忽忽没有气息,她低着头死咬嘴唇保持清醒,眼神阴戾。她怕晕过去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这时,一双黑色铆钉战靴出现在杨一寻的视野里。

    “把他放下来。”

章节目录

献金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不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笔并收藏献金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