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天边才刚刚泛起鱼肚白,谷宋两家人便已收拾妥当一起进城。
昨晚商议建房事宜时,两家人就达成共识,不能只靠村里人苦干。
村子里要建二十多户房子,工程量巨大,以前建设隐居山谷时没条件雇人,如今有条件了,就没必要亲力亲为,把自己累垮。
所以他们决定今日进城,除了采买砖瓦、木材等必需的材料,还要留意打探一番,瞧瞧能不能多雇些人建房子。
他们的诉求就是尽快将自家房子建起来。
一个多时辰后,他们抵达县城门口,瞧见有少量人在排队登记落户。
昨日在城门口办理落户手续的时候,谷小雨和宋祁就和何彦打听得知现在县城并不是完全自由通行,只有户籍在城里的百姓可以凭借籍书出入城门。
就如周夫子一家,昨日办理好户籍就直接回城了。
对于非县城户籍的的百姓还是要办理入城手续,如今各乡村秩序还未恢复,没法像以前那样到里正那办理进城的“公验”。
但是城门口临时设有办理入城“公验”的差役,需缴纳每人三文钱办理费用,进城时每人需交两文钱进城费。
这个“公验”有效期为一个月。
谷宋两家人找到办理公验的棚子,因无需排队,他们将籍书交上去,很快就办理好了。
负责核验的差役接过籍书,确认无误后,收取每人三文钱的办理费用,开具了相应凭证。
两家人拿着那个木牌“公验”,交了进城费,顺利入城。
谷小满兴奋得直搓手,“哎呀,来这还未进过城呢,咱们今日好好逛逛这古代县城。”
“县城刚经历天灾人祸,约莫不会太好。”谷云峰看着跑在最前面的儿子,无奈地摇了摇头。
谷小雨在旁附和:“我听何彦讲,城里好多房屋被大雪压垮了,不少铺子都关了门,现在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咱们还是尽量少闲逛,早些把工匠师傅找定,采买好材料才是要紧事。”
一行人沿着主街前行,路上行人甚少,街边的房屋不少被积雪压垮了半边,破壁残垣歪歪斜斜地矗立着。
他们兵分两路,父母四人直奔西市的砖窑铺子,谷小雨姐弟和宋祁去东市的佣肆,主要负责雇人。
这些都是昨日和何彦打听好的。
“泽林叔,这些是我们两家需要用到的石板图纸和陶管图纸,这些约莫没有现成合适的尺寸,您到了砖窑铺子或者陶器铺子,可得跟老板好生商量,看看能否定制。” 谷小雨从背篓里掏出昨晚画的几张图纸。
宋泽林接过图纸,细细端详起来:“小雨这丫头真不错呀,这些图纸画的是咱们两家化粪池需要的石板和管道,能想到用陶管代替PE管,还真是聪明呀。”
“嘿嘿,院子里铺路用的石板,你根据我给的数据比对挑选就行,这些约莫有现成的,至于各类材料需要购买的数量我在最后面的图纸上有详细列表。” 谷小雨又补充道。
“行,你放心,这些于我可是专业的,就算不给我采买数据,我也能估算出来,别忘了你叔我以前是干啥的。” 宋泽林拍着胸脯,自信满满地应承下来。
“对哦,咱叔可是干工程的大老板,应付咱们两家这小房子,还不是小菜一碟!” 谷小满在旁笑嘻嘻地接话。
双方约定办好事情就各自直接回村无需汇合,便快速分头行动起来。
且说父母四人脚步匆匆直奔西市,一路上,看到的尽是雪灾与战乱留下的疮痍。
原本热闹的集市冷冷清清,偶尔几个行人也是面色匆匆、神情疲惫,街边的铺子大多门窗紧闭,沿途居然还有不少铺子贴着封条,还有不少挂着歇业的牌子。
看来还在灾后重建阶段,处处弥漫着萧条与破败的气息。
原本宽阔平坦的街道,如今坑洼不平,积雪消融后留下的泥泞肆意横流,马车驶过,溅起一滩滩浊水。
街边的树木也没能逃过一劫,好些枝干被积雪压断,只剩光秃秃的半截树干,更添几分凄凉景象。
为了节省时间,四人决定分工协作,谷云峰夫妇带着图纸找陶器铺子,定制谷小雨设计的陶管,这些陶管除了用于化粪池,还有室内的自来水管使用。
谷云峰夫妇一路过来看到好几家陶器铺子还未开张,他们沿着街寻摸,最终在一条小巷子里寻到了一家还在勉强维持的陶器铺子。
铺子虽小,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店内摆放着一些简单的陶器制品。
老板是一位中年男子,正坐在角落里修补一件破损的陶器。
谷云峰上前,客气地说明了来意,并递上了图纸。
老板接过图纸,仔细端详了一番,皱起了眉头:“这陶管的尺寸和样式有些特别,需要找熟练的工匠烧制。”
“那贵店可以定制吗?”谷云峰追问。
店铺老板面露难色:“客官,不瞒您说,之前县城封锁,我这铺子受影响,差点和其他铺子一样关门歇业,流失了不少熟练工匠,这几日才重新开张,只有一两个老师傅,可这特殊尺寸陶管的制作,耗时费力,成本比常规的陶器要高。”
“这价格高些倒也能理解,只是这时间可耽搁不得,咱们建房急等着用呢。” 谷云峰立马回应。
刘玉凤补充道:“老板,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可以先付一部分定金,您这边尽快安排人手烧制,若是能提前完工,我们另有酬谢。”
老板思索一番后,点了点头:“行,既然二位如此爽快,那我也尽力而为,争取早日把陶管给您做好。”
说罢,双方敲定了具体的价格、交货时间以及定金金额,谷云峰夫妇付了定金,转身出门准备去砖窑铺子与宋泽林夫妇汇合。
宋泽林夫妇这边,将沿街的几家砖窑铺子粗略逛了一圈,最后锁定一家规模最大,货品最全的铺子。
可能是县城许多房屋需要重新修缮,各家砖窑铺子不同于其他铺子,几乎都开门营业了。
但即便如此,宋泽林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砖瓦等材料的价格居然不升反降了。
他不知道的是,刚开业的前几日这些铺子都看好灾后重建的巨大需求,以为能大赚一笔,满心期待着顾客盈门。
奈何没有多少人前来购买。
因为他们误判了当下的实际形势,经历长期封城、雪灾和战乱,县城死伤众多,人口数量锐减,有能力重建房屋的家庭数量大幅减少。
而且还有好多因主人死亡无暇顾及的空置房屋。
乡村更是无人进城购买砖瓦,他们多数建土坯房,要用到的泥土和木材都能就地取材。
宋泽林走进店内,店铺掌柜立马起身过来招呼。
宋泽林一边查看各类材料,一边询问着价格与规格,心中虽对这价格下降感到疑惑,但也敏锐地意识到这或许是个难得的机会。
快速粗略估算了一下所需的砖瓦总量以及对应的价格,好似要比之前预算便宜近三成。
昨天他也听说了村子不少人在纠结是否要建砖瓦房,根据现在这个价格优势,好像多数村民是可以选择建砖瓦房。
宋泽林直接将未来可能需要的各类材料数量告知掌柜,并表达了希望看在量大的份上能给予进一步的优惠并能安排送货上门。
店铺掌柜听到宋泽林给的采购数量,面露喜色,这可是一笔大买卖,他得一举拿下,好几日都没有生意成交了。
他仔细考量着成本与利润的平衡,一方面担心价格压得过低会影响盈利,另一方面又不想错失这个贵客。
两人一来一往地讨价还价,最终谈定了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价格。
随后,宋泽林支付了他们两家所有购买的砖瓦材料的银钱,店铺掌柜当即安排人去仓库清点货物并筹备运输事宜。
他们待会儿就可以跟随送货的牛车一同回去。
宋泽林并未直接帮村子里其他人下单购买,准备回去将各项材料价格告知村民们,由他们自行决定是否要购买砖瓦房所需材料。
至于需要定制的石板,店掌柜也承诺会根据他们提供的图纸精心打造,选用上乘的石材,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加工,确保石板的质量和尺寸精准无误。
宋泽林很爽快地支付定金并约定好送货的时间。
谷云峰夫妇也来到了砖窑铺子,四人一同在掌柜的热情招待下来到铺子后院,等着伙计们将砖瓦装货验货,再一同押送货物回村。
期间,他们又仔细核对了一遍订单详情,确保数量、规格都准确无误。
宋泽林还不忘叮嘱伙计们在搬运和装载过程中要小心谨慎,切勿损坏了砖瓦。
而在东市的佣肆,谷小雨三人望着眼前乌泱泱的人群瞠目结舌。
这恐怕是县城最热闹的地方了吧。
看样子天灾人祸让县城多数人都陷入了生计的困境,县城的秩序还未走向正轨,导致很多行业都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
于是大量的劳动力闲置,各铺子也没有足够的生意维持运营,百姓们为了养家糊口,约莫就来到了佣肆寻摸赚钱的伙计。
昨晚商议建房事宜时,两家人就达成共识,不能只靠村里人苦干。
村子里要建二十多户房子,工程量巨大,以前建设隐居山谷时没条件雇人,如今有条件了,就没必要亲力亲为,把自己累垮。
所以他们决定今日进城,除了采买砖瓦、木材等必需的材料,还要留意打探一番,瞧瞧能不能多雇些人建房子。
他们的诉求就是尽快将自家房子建起来。
一个多时辰后,他们抵达县城门口,瞧见有少量人在排队登记落户。
昨日在城门口办理落户手续的时候,谷小雨和宋祁就和何彦打听得知现在县城并不是完全自由通行,只有户籍在城里的百姓可以凭借籍书出入城门。
就如周夫子一家,昨日办理好户籍就直接回城了。
对于非县城户籍的的百姓还是要办理入城手续,如今各乡村秩序还未恢复,没法像以前那样到里正那办理进城的“公验”。
但是城门口临时设有办理入城“公验”的差役,需缴纳每人三文钱办理费用,进城时每人需交两文钱进城费。
这个“公验”有效期为一个月。
谷宋两家人找到办理公验的棚子,因无需排队,他们将籍书交上去,很快就办理好了。
负责核验的差役接过籍书,确认无误后,收取每人三文钱的办理费用,开具了相应凭证。
两家人拿着那个木牌“公验”,交了进城费,顺利入城。
谷小满兴奋得直搓手,“哎呀,来这还未进过城呢,咱们今日好好逛逛这古代县城。”
“县城刚经历天灾人祸,约莫不会太好。”谷云峰看着跑在最前面的儿子,无奈地摇了摇头。
谷小雨在旁附和:“我听何彦讲,城里好多房屋被大雪压垮了,不少铺子都关了门,现在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咱们还是尽量少闲逛,早些把工匠师傅找定,采买好材料才是要紧事。”
一行人沿着主街前行,路上行人甚少,街边的房屋不少被积雪压垮了半边,破壁残垣歪歪斜斜地矗立着。
他们兵分两路,父母四人直奔西市的砖窑铺子,谷小雨姐弟和宋祁去东市的佣肆,主要负责雇人。
这些都是昨日和何彦打听好的。
“泽林叔,这些是我们两家需要用到的石板图纸和陶管图纸,这些约莫没有现成合适的尺寸,您到了砖窑铺子或者陶器铺子,可得跟老板好生商量,看看能否定制。” 谷小雨从背篓里掏出昨晚画的几张图纸。
宋泽林接过图纸,细细端详起来:“小雨这丫头真不错呀,这些图纸画的是咱们两家化粪池需要的石板和管道,能想到用陶管代替PE管,还真是聪明呀。”
“嘿嘿,院子里铺路用的石板,你根据我给的数据比对挑选就行,这些约莫有现成的,至于各类材料需要购买的数量我在最后面的图纸上有详细列表。” 谷小雨又补充道。
“行,你放心,这些于我可是专业的,就算不给我采买数据,我也能估算出来,别忘了你叔我以前是干啥的。” 宋泽林拍着胸脯,自信满满地应承下来。
“对哦,咱叔可是干工程的大老板,应付咱们两家这小房子,还不是小菜一碟!” 谷小满在旁笑嘻嘻地接话。
双方约定办好事情就各自直接回村无需汇合,便快速分头行动起来。
且说父母四人脚步匆匆直奔西市,一路上,看到的尽是雪灾与战乱留下的疮痍。
原本热闹的集市冷冷清清,偶尔几个行人也是面色匆匆、神情疲惫,街边的铺子大多门窗紧闭,沿途居然还有不少铺子贴着封条,还有不少挂着歇业的牌子。
看来还在灾后重建阶段,处处弥漫着萧条与破败的气息。
原本宽阔平坦的街道,如今坑洼不平,积雪消融后留下的泥泞肆意横流,马车驶过,溅起一滩滩浊水。
街边的树木也没能逃过一劫,好些枝干被积雪压断,只剩光秃秃的半截树干,更添几分凄凉景象。
为了节省时间,四人决定分工协作,谷云峰夫妇带着图纸找陶器铺子,定制谷小雨设计的陶管,这些陶管除了用于化粪池,还有室内的自来水管使用。
谷云峰夫妇一路过来看到好几家陶器铺子还未开张,他们沿着街寻摸,最终在一条小巷子里寻到了一家还在勉强维持的陶器铺子。
铺子虽小,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店内摆放着一些简单的陶器制品。
老板是一位中年男子,正坐在角落里修补一件破损的陶器。
谷云峰上前,客气地说明了来意,并递上了图纸。
老板接过图纸,仔细端详了一番,皱起了眉头:“这陶管的尺寸和样式有些特别,需要找熟练的工匠烧制。”
“那贵店可以定制吗?”谷云峰追问。
店铺老板面露难色:“客官,不瞒您说,之前县城封锁,我这铺子受影响,差点和其他铺子一样关门歇业,流失了不少熟练工匠,这几日才重新开张,只有一两个老师傅,可这特殊尺寸陶管的制作,耗时费力,成本比常规的陶器要高。”
“这价格高些倒也能理解,只是这时间可耽搁不得,咱们建房急等着用呢。” 谷云峰立马回应。
刘玉凤补充道:“老板,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可以先付一部分定金,您这边尽快安排人手烧制,若是能提前完工,我们另有酬谢。”
老板思索一番后,点了点头:“行,既然二位如此爽快,那我也尽力而为,争取早日把陶管给您做好。”
说罢,双方敲定了具体的价格、交货时间以及定金金额,谷云峰夫妇付了定金,转身出门准备去砖窑铺子与宋泽林夫妇汇合。
宋泽林夫妇这边,将沿街的几家砖窑铺子粗略逛了一圈,最后锁定一家规模最大,货品最全的铺子。
可能是县城许多房屋需要重新修缮,各家砖窑铺子不同于其他铺子,几乎都开门营业了。
但即便如此,宋泽林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砖瓦等材料的价格居然不升反降了。
他不知道的是,刚开业的前几日这些铺子都看好灾后重建的巨大需求,以为能大赚一笔,满心期待着顾客盈门。
奈何没有多少人前来购买。
因为他们误判了当下的实际形势,经历长期封城、雪灾和战乱,县城死伤众多,人口数量锐减,有能力重建房屋的家庭数量大幅减少。
而且还有好多因主人死亡无暇顾及的空置房屋。
乡村更是无人进城购买砖瓦,他们多数建土坯房,要用到的泥土和木材都能就地取材。
宋泽林走进店内,店铺掌柜立马起身过来招呼。
宋泽林一边查看各类材料,一边询问着价格与规格,心中虽对这价格下降感到疑惑,但也敏锐地意识到这或许是个难得的机会。
快速粗略估算了一下所需的砖瓦总量以及对应的价格,好似要比之前预算便宜近三成。
昨天他也听说了村子不少人在纠结是否要建砖瓦房,根据现在这个价格优势,好像多数村民是可以选择建砖瓦房。
宋泽林直接将未来可能需要的各类材料数量告知掌柜,并表达了希望看在量大的份上能给予进一步的优惠并能安排送货上门。
店铺掌柜听到宋泽林给的采购数量,面露喜色,这可是一笔大买卖,他得一举拿下,好几日都没有生意成交了。
他仔细考量着成本与利润的平衡,一方面担心价格压得过低会影响盈利,另一方面又不想错失这个贵客。
两人一来一往地讨价还价,最终谈定了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价格。
随后,宋泽林支付了他们两家所有购买的砖瓦材料的银钱,店铺掌柜当即安排人去仓库清点货物并筹备运输事宜。
他们待会儿就可以跟随送货的牛车一同回去。
宋泽林并未直接帮村子里其他人下单购买,准备回去将各项材料价格告知村民们,由他们自行决定是否要购买砖瓦房所需材料。
至于需要定制的石板,店掌柜也承诺会根据他们提供的图纸精心打造,选用上乘的石材,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加工,确保石板的质量和尺寸精准无误。
宋泽林很爽快地支付定金并约定好送货的时间。
谷云峰夫妇也来到了砖窑铺子,四人一同在掌柜的热情招待下来到铺子后院,等着伙计们将砖瓦装货验货,再一同押送货物回村。
期间,他们又仔细核对了一遍订单详情,确保数量、规格都准确无误。
宋泽林还不忘叮嘱伙计们在搬运和装载过程中要小心谨慎,切勿损坏了砖瓦。
而在东市的佣肆,谷小雨三人望着眼前乌泱泱的人群瞠目结舌。
这恐怕是县城最热闹的地方了吧。
看样子天灾人祸让县城多数人都陷入了生计的困境,县城的秩序还未走向正轨,导致很多行业都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
于是大量的劳动力闲置,各铺子也没有足够的生意维持运营,百姓们为了养家糊口,约莫就来到了佣肆寻摸赚钱的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