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鱼汤
十一左右转着脑袋,看着眼前这个古色古香又方方正正的院子。
这个院子在村子里是数一数二的豪华。
村子里估计也就村长家可以媲美一下。
它原是省城陆府老太太的一处庄园。
在她小孙子难产降生的那天,为了给未出世的小孙子祈福,老太太发了愿——让自己的陪嫁还有后面购置的,在名下的庄园都收养一些无家可归的弃儿。
求菩萨保佑她的小孙子顺利降生。
最终她的孙子如愿降生。
她们这个毓秀堂也就是这么来的。
十一看着面前的西厢房,那里原本也是住人的地方。
只不过为了男女之防,把男娃们都放置在了收拾清楚的倒坐房内,把西厢房改成了男娃做木工的地方。
十一向左看到的是正房,正房住着的是刘管事,她负责这个庄园和善堂的全部事物。
而善堂最大的三个——大姐二姐三姐,现在也住在刘管事的正房。
刘管事说她们大了,跟在她身边学学规矩,如何伺候主子,有幸的话被陆府选作小丫头,就是她们的造化了。
右耳房是管着厨房和庄园活计刘有福一家人。
视野穿出垂花门,就是一排的倒坐房。
依次是两间的男童们的住所,厨房,仓库和最里面的牲口房还有茅厕。
格局上是二进的房子。
但是十一抬头看头顶没有抄手游廊。
因为它是从一进改作二进的。
规制上有些不伦不类。
······
······
十一跺了跺冰冷的双脚。
院子里的西耳房前的梅花正开着,她走到树下,望着层层叠叠的粉白色花瓣,沉默着。
她这七天以来一直沉默着。
因为她一觉醒来到这个世界。
一个古代世界。
她幻想过一觉醒来能再回去。
但是她在外墙的平整土面上划了七道线。
她的心愿还是没有达成。
既然如此
还是让自己接受这个事实吧。
就当这一世是额外送来的。
那新的一世。
那她准备活得勇敢一点。
不像以前那样唯唯诺诺
怕这怕那。
十一在梅花树下吃着口袋里的红枣。
齁甜。
甜的腻嗓子。
但是她还是继续吃着。
直到嗓子腻得不行。
她才准备穿过垂花门,去厨房喝杯温水,救救自己的嗓子。
顺便把房间里的茶壶装上点热水。
十一离厨房越近,越能闻到那股木柴燃烧的气味。
人间烟火味。
还有今天煮着的腊八粥的五谷香。
十一进厨房就觉得这里暖烘烘的。
刘有福在劈着柴。
刘家的正喂着她放在侧放的竹凳子里的大孙子刘金宝。
竹凳是故意倒放的。
这是她们南方地区的传统的小孩用品。
只要在竹凳的侧边加上一些竹子,就能把小孩放在这个凳子里,让大人可以腾出双手做事。
只见刘家的正给她的小孙子喂着鱼肉。
她把鱼肉放在自己嘴巴里嚼吧嚼吧,再吐出来喂给她的小孙子。
伸手之间,十一看到刘家的手腕处有一个金镯子。
刘家孙子的龙头帽是白色的兔毛为底料。
上面用红线绣着龙头的形状。
······
刘家的没想到十一来得这么早,以至于她没有时间把剩下的一点鱼肉给喂完。
刘家的有些心虚下意识地把鱼肉汤往里藏一藏。
十一安安静静的样子,这使她有些心虚。
刘家的没有说话。
小厨房出现了片刻的安静。
十一装作没看到,向刘妈妈问好,然后开口:
“刘妈妈,我渴了,来厨房这倒杯水喝。”
说完之后,十一自己行动。她只倒了小半杯滚烫的开水,然后不断地晃动它。
只倒一点点,这样可以通过晃动让开水快速降下温来。
一杯山泉水滋润着她的嗓子。
带走了过多的糖分。
十一的嗓子得到了一些缓解,小茶壶也装上开水了,她从小厨房出来后,脑袋却还在一直转。
······
她们这里是南边,从冬天熟悉的湿冷就知道了。
所以这多江海湖泊,冬日里花些力气,肯吃些苦头,饭桌上有鱼可是正常。
但寻常的是湖里刺多肉少的小杂鱼。
小杂鱼是个泛名,指的是那种长不大,又刺多的手指大的鱼。
那种鱼可不是十一刚才督见的,刘家的碗里奶白色汤底里躺着的那一大块的龙胆鱼。
那个鱼换在现在生产力低下的冬日古代,可是金贵的玩意。
刘有福一家靠着帮刘管事管着厨房和田头,他们正经的月钱银子是吃不到这种好东西的。
正经的月钱负担不起的,那就是利用职务之便。
也就是。
中饱私囊。
刘有福一家,大概率连善堂的那部分也贪墨了许多。
而她们这善堂的小孩儿,人人面有菜色,瘦瘦弱弱。
那种可以下田干活的半大小子,或者女红可以换钱的半大闺女倒还能稍“胖”些。
虽然十一看起来也白白的,不是很瘦。
但十一知道那纯粹是她的婴儿肥还没有褪去。
只要一抓她的手就知道她也是瘦小的。
她来这七天了。
前几天吃的都是“忆苦思甜”饭。
比如把番薯和米饭混在一起蒸的“含沙饭”。
比如舍不得用油炒,纯粹用水捞后之后拿出来用几滴酱油拌的“白水大白菜”。
比如舍不得放油,舍不得放糖,酸溜溜的炒酸菜。
还有刘家的从集市买来的纳豆。
纳豆出现的频率之高,十一觉得纯粹是刘家的自己爱吃,才会反复的买。
十一她们也就这三天开始能在饭桌上的荤腥,比如炒猪下水,比如炒猪皮。
十一估摸着是想靠这几天的加餐,让她们面色好看得过去些,迎接每年府里来人。
十一刚来吃忆苦思甜饭时。
脑袋里总会闪过一句俗语:
“弟弟吃肉我喝汤。”
然后她们连汤都没喝得上。
她们这群无父无母的小孩,好像连汤都没见到。
小十一摇头。
她们都是在发育中的小孩。
得想办法了。
自己混了七天也要积极拥抱新生活了。
她可是被儒家文化辐射到的标准汉人,混七天就好了,她可是不敢浑浑噩噩躺上若干年。
那台子有多大,她就敢上多大的台子。
那当下先解决大家伙的吃饭和温饱问题吧。
这个院子在村子里是数一数二的豪华。
村子里估计也就村长家可以媲美一下。
它原是省城陆府老太太的一处庄园。
在她小孙子难产降生的那天,为了给未出世的小孙子祈福,老太太发了愿——让自己的陪嫁还有后面购置的,在名下的庄园都收养一些无家可归的弃儿。
求菩萨保佑她的小孙子顺利降生。
最终她的孙子如愿降生。
她们这个毓秀堂也就是这么来的。
十一看着面前的西厢房,那里原本也是住人的地方。
只不过为了男女之防,把男娃们都放置在了收拾清楚的倒坐房内,把西厢房改成了男娃做木工的地方。
十一向左看到的是正房,正房住着的是刘管事,她负责这个庄园和善堂的全部事物。
而善堂最大的三个——大姐二姐三姐,现在也住在刘管事的正房。
刘管事说她们大了,跟在她身边学学规矩,如何伺候主子,有幸的话被陆府选作小丫头,就是她们的造化了。
右耳房是管着厨房和庄园活计刘有福一家人。
视野穿出垂花门,就是一排的倒坐房。
依次是两间的男童们的住所,厨房,仓库和最里面的牲口房还有茅厕。
格局上是二进的房子。
但是十一抬头看头顶没有抄手游廊。
因为它是从一进改作二进的。
规制上有些不伦不类。
······
······
十一跺了跺冰冷的双脚。
院子里的西耳房前的梅花正开着,她走到树下,望着层层叠叠的粉白色花瓣,沉默着。
她这七天以来一直沉默着。
因为她一觉醒来到这个世界。
一个古代世界。
她幻想过一觉醒来能再回去。
但是她在外墙的平整土面上划了七道线。
她的心愿还是没有达成。
既然如此
还是让自己接受这个事实吧。
就当这一世是额外送来的。
那新的一世。
那她准备活得勇敢一点。
不像以前那样唯唯诺诺
怕这怕那。
十一在梅花树下吃着口袋里的红枣。
齁甜。
甜的腻嗓子。
但是她还是继续吃着。
直到嗓子腻得不行。
她才准备穿过垂花门,去厨房喝杯温水,救救自己的嗓子。
顺便把房间里的茶壶装上点热水。
十一离厨房越近,越能闻到那股木柴燃烧的气味。
人间烟火味。
还有今天煮着的腊八粥的五谷香。
十一进厨房就觉得这里暖烘烘的。
刘有福在劈着柴。
刘家的正喂着她放在侧放的竹凳子里的大孙子刘金宝。
竹凳是故意倒放的。
这是她们南方地区的传统的小孩用品。
只要在竹凳的侧边加上一些竹子,就能把小孩放在这个凳子里,让大人可以腾出双手做事。
只见刘家的正给她的小孙子喂着鱼肉。
她把鱼肉放在自己嘴巴里嚼吧嚼吧,再吐出来喂给她的小孙子。
伸手之间,十一看到刘家的手腕处有一个金镯子。
刘家孙子的龙头帽是白色的兔毛为底料。
上面用红线绣着龙头的形状。
······
刘家的没想到十一来得这么早,以至于她没有时间把剩下的一点鱼肉给喂完。
刘家的有些心虚下意识地把鱼肉汤往里藏一藏。
十一安安静静的样子,这使她有些心虚。
刘家的没有说话。
小厨房出现了片刻的安静。
十一装作没看到,向刘妈妈问好,然后开口:
“刘妈妈,我渴了,来厨房这倒杯水喝。”
说完之后,十一自己行动。她只倒了小半杯滚烫的开水,然后不断地晃动它。
只倒一点点,这样可以通过晃动让开水快速降下温来。
一杯山泉水滋润着她的嗓子。
带走了过多的糖分。
十一的嗓子得到了一些缓解,小茶壶也装上开水了,她从小厨房出来后,脑袋却还在一直转。
······
她们这里是南边,从冬天熟悉的湿冷就知道了。
所以这多江海湖泊,冬日里花些力气,肯吃些苦头,饭桌上有鱼可是正常。
但寻常的是湖里刺多肉少的小杂鱼。
小杂鱼是个泛名,指的是那种长不大,又刺多的手指大的鱼。
那种鱼可不是十一刚才督见的,刘家的碗里奶白色汤底里躺着的那一大块的龙胆鱼。
那个鱼换在现在生产力低下的冬日古代,可是金贵的玩意。
刘有福一家靠着帮刘管事管着厨房和田头,他们正经的月钱银子是吃不到这种好东西的。
正经的月钱负担不起的,那就是利用职务之便。
也就是。
中饱私囊。
刘有福一家,大概率连善堂的那部分也贪墨了许多。
而她们这善堂的小孩儿,人人面有菜色,瘦瘦弱弱。
那种可以下田干活的半大小子,或者女红可以换钱的半大闺女倒还能稍“胖”些。
虽然十一看起来也白白的,不是很瘦。
但十一知道那纯粹是她的婴儿肥还没有褪去。
只要一抓她的手就知道她也是瘦小的。
她来这七天了。
前几天吃的都是“忆苦思甜”饭。
比如把番薯和米饭混在一起蒸的“含沙饭”。
比如舍不得用油炒,纯粹用水捞后之后拿出来用几滴酱油拌的“白水大白菜”。
比如舍不得放油,舍不得放糖,酸溜溜的炒酸菜。
还有刘家的从集市买来的纳豆。
纳豆出现的频率之高,十一觉得纯粹是刘家的自己爱吃,才会反复的买。
十一她们也就这三天开始能在饭桌上的荤腥,比如炒猪下水,比如炒猪皮。
十一估摸着是想靠这几天的加餐,让她们面色好看得过去些,迎接每年府里来人。
十一刚来吃忆苦思甜饭时。
脑袋里总会闪过一句俗语:
“弟弟吃肉我喝汤。”
然后她们连汤都没喝得上。
她们这群无父无母的小孩,好像连汤都没见到。
小十一摇头。
她们都是在发育中的小孩。
得想办法了。
自己混了七天也要积极拥抱新生活了。
她可是被儒家文化辐射到的标准汉人,混七天就好了,她可是不敢浑浑噩噩躺上若干年。
那台子有多大,她就敢上多大的台子。
那当下先解决大家伙的吃饭和温饱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