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段时间可以跟着我,有不懂的就问。我知道的,都会告诉你。”眼前的年轻人,眼睛红着,嘴巴也委屈地有点嘟囔。聂明月想,他和他一点都不像,他们确实是两个不同的人了。
“等你觉得可以了,你再来告诉我,你想做什么。”
“或者,”聂明月结束了谈话,“你现在就可以离开,去过你原本的生活。”
一席话说得唐槐茫然了,他用了一晚上的时间,翻书翻资料,上网搜近现代史,终于把接收到的信息消化成一条可以理解的主线,自己圆出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故事来。
结果聂明月告诉他都错了,还让他想走就赶紧走——想到这,阵阵委屈从心底漫出来。
他初见聂明月就十分亲近,因为他能感受到源自血脉深处的信任,所以他把她当作亲人对待,当成和爷爷一样的长辈相处。
她问他想做什么,这个问题,他前二十年从来不用去想;昨晚想了,都说要承担重任了,她又说他想得不对……
他眼眶泛起阵阵酸意,好想哭啊,但是现在不能哭,更不能走,因为计九崖带着陈丽华上门来了。
他就要跟着,再仔细听听她到底要干什么!
-
陈丽华第一次踏进一号公馆,和两天前大不一样了。花园收拾了大半,正有园丁在翻土种绿植。外墙搭上了脚手架,施工队在修补墙砖。进入大门后,一楼是复古的装修风格,全实木半墙。先前遮光的窗帘也换下来了,挂着轻盈的帘幔,整个空间有着电影里民国洋房里的味道,看得出来,设计师是下了功夫的。但是目之所及,却没有什么装饰摆件,估计是要等着主人回来后亲手布置。
聂明月披着一件深色外袍,头发简单束在脑后,穿一双浅色布拖鞋,鞋面上绣着几朵彩色小花。想来这不是她自己选的,在陈丽华眼里,这个让她能感到强大威压的女子,因此变得稍微有点女孩气了。
“你好,陈女士。”聂明月主动打了招呼,“前两天处理点家里的事,抱歉没有跟你见面,计九叔已经跟我讲过了。”她坐了下来。
计九崖招呼她坐在对面,径自离开。唐槐见没人赶他走,就直愣愣站在聂明月身后。
“聂小姐,久仰大名。”陈丽华半生商场纵横,也是能做到气定神闲的:“要麻烦您了。”
“秤杆带了吗?”聂明月直接问。
“带了。”陈丽华从随身的袋子里拿出三节秤杆,特意示范组装方法,递给她。
聂明月仔细端详,红木杆面已沉色透黑,上嵌16颗金色星花,每一颗相间距离不一,有远有近,两颗星之间又有更细的刻度,做得十分精致。
“这是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来制的老秤,七钱为一两,七分为一钱,衡定十六两为一斤,是建国前的衡器标准。”她转动着秤杆。
“那加起来不是只有十三颗吗?”唐槐忍不住插嘴。
聂明月有心教他,数着秤星跟他耐心解释:“制秤是良心活,一个好的制秤师傅,必定是要秉持本心的。有黑心商家,专门用缺斤少两的秤。所以,制秤师就加了福、禄、寿三星,意味着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少寿,以此来警告提醒。”她手指点过福禄寿的三颗嵌花,停了一下。
“秤杆是阴沉木,被伪装成红木成色。光是这三截木头,就能值,”她想了下,换算成现在的价值单位,“一套明月山庄的别墅吧。”
这个陈丽华却是已经发现并且研究过的,她不在意这点钱。
聂明月又摩挲了一下秤头的包杆,心中有数。
“这大概有——”她又在秤星嵌花上点了一下:“百年了。”嵌花与包杆是同一种材质。
陈丽华见她说得全部都对,频频点头,按捺不住心中喜悦,脸上露出笑意来。
-
陈丽华开始讲她当初如何在赵家被打,醒来后发现死了人,慌忙逃下山,在龙洞中发现异象,丢了秤砣。又从身体对于器物灵气有感知,容颜经年不变,说到唐槐脖子上那块吊坠——唐槐摸摸颈间石头,才明白当初陈丽华主动问路,是冲着他来的。
最后,陈丽华说到她尝试多次回去,但总被强大恐惧感压制无法靠近,导致多年无法踏入龙洞村一步。
“陈家现在还有人制秤吗?”她问。陈丽华摇头表示不知。
“现在都是电子秤了,那个更准更省事。”唐槐说。
“这是一杆千斤秤,”聂明月把秤杆递给陈丽华,“单看的话,除了秤杆材质,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
“聂小姐,”陈丽华连忙说,“您看我该怎么办?多少代价我都愿意付。”
聂明月看着陈丽华,女商人表面上看起来保养得极好,皮肤细腻,谈吐贵气优雅,但身体已如破棉败絮,千疮百孔。
她慢慢说道:“阴沉木本就可以驱邪避凶,放在身边有好处。你身体的异状,不是秤引起的。事情的关键,应该还是在你说的那个龙洞。”
“你要只是想解决身体异状,我现在就可以帮你免去后顾之忧。你若是想让这杆秤完整,我得去一趟,两者你只可选一。”
陈丽华听到这话,蹭一下站了起来:“聂小姐,如果能找到秤砣,那可再好不过了。我身体就这样吧,我也活得够久了,该享受的也享受了,只要秤完整回来,我死而无憾。”
聂明月闻言,眼眸闪动,笑了起来:“好,那你就把秤先带回去,等有消息了,我就让计九告诉你。”
-
陈丽华走后,客厅陷入安静。只有聂明月的手指,一下一下敲着沙发扶手:“她的描述细节很多,不像是编造的,但是总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
她多次言语试探,发现陈丽华并没有撒谎,可是问题出在哪里呢?
“太久没有动过脑筋了,真是有点难办。”聂明月说。
“太奶奶,什么秤能称一千斤啊?”唐槐忍不住问。他仔细记下了全部对话,对此表示不能理解。
“俗话说,四两拨千斤,讲的就是秤的道理。一杆大秤确实挑起千斤重物。但用阴沉木做秤杆——阴沉木是硬度最高的木头,千斤是能挑起来了,又得多大的秤砣能压得住呢?按照陈丽华的描述,那秤砣不过孩童拳头大小。”
“秤砣还只是敲破了她的头。”唐槐补充,“一个成年男性,扔一块铁块砸人,脑袋都能砸扁。”他手舞足蹈模仿了个扔东西的动作。
聂明月脑中灵光一现,好像抓到了什么:“这个故事里,还缺了一环。”
“她身为陈家后人,重视秤的程度超过自己的生命。可她的讲述中,根本就没提过秤的主人。两种可能,一是她认为不会有人来找秤,她只要做到守秤的承诺就行,那么如果她寿命将至,秤找回来又有什么意义?还有一种可能是,秤的主人已经来了,她需要物归原主。可她又是如何确认,这就是百年前的委托人呢?”
正好计九崖送完客人进屋,刚听到最后一句:“那杆秤,我其实是听说过的。”
-
计九崖是南方人,生于越西林州。计氏一族扎根林州绵延千年,家族庞大,宗祠族学在当地非常有影响力。宗祠中有族谱,代代可循,最早记载可追溯到汉代中期,开宗之祖名计岐,是上古神雨师计蒙后人,有召风雷、祈晴雨、伏魔降妖之能。计九崖父亲极有天赋,将家族秘技融会贯通,在整个越西都相当有名气。红白喜事、卜卦问神、驱邪治病之类,都会请他去。后来“破四旧”,计氏宗祠被砸,大量文献藏书统统被毁,计家因此萧条没落,族人离散自保。身为族中长老的计父白天被游街批斗,晚上就抱着年幼的计九崖,与他讲古。
他年少时误入宗祠秘境,得至宝“锁沧海”,有行云控水之能。又曾遇一个姓孙的行脚商贩,自称是探境一族,专门探访这世间的不可知之处。若有缘探到神仙洞府,可以修炼成仙,羽化飞升;即便只找到小处秘境,也能获得神兵丹药,长生不老。计父因自己经历,深信其人所言。
后有一次,两人饮酒,商贩拿出一段乌黑的木头来,说是从一个千年古墓的棺木中获得,问计父可有应用之法。
正好计父知一炼器秘术,可制成“业秤”,既可称量亡人生前善恶功过,又可除魔驱妖避邪。不过这神器需功德深厚、福缘广泽的名匠以心力亲制,再炼龙骨为秤砣、龙须嵌星,才得以成。
“当世神龙无踪,有大功德的炼器名匠更不可得。孙兄,你将这乌木直接卖给富贵人家做个玩物吧。”计父酒后醉言,商贩却听进去了,至此失去音讯。
又过了几年,再遇商贩,已是林州有名的大商人,计父问及那截乌木,商人只说,已找到江中陈家制秤,不过现在时局动乱,陈家流亡,待些时日再去取秤。说罢就向计父打听“锁沧海”之事。计父觉得此人心术不正,耗制秤师福缘以炼器,终将害得制秤师家破人亡,从此淡了,再无来往。
“我在看到那杆秤第一眼,就想到家父的往事。再一问是陈家人,才知道我当故事听的奇闻,竟然真有发生。”
听完计九崖的讲述,唐槐深吸了一口气。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所谓神兵妙法,竟真实存在着。
聂明月沉吟片刻,道:“我本来见陈丽华体内灵气洁净,无妖邪作乱,打算直接为她化灵炼体来解决此事。现在看来,龙骨炼器,业秤现世,我得去一趟秦川了。”
计九崖点头说:“我马上去准备。”
聂明月却叫住了他:“陈丽华所言皆实,但有所隐瞒。你留在海泽,看看能不能再跟她聊一下,有什么进展,随时告诉我。”
“你再跟孟夏说一声,给我找个身份。”现在出门,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计九崖应下。
聂明月站起来,准备出门。
“现在就走啊?”唐槐大惊。
聂明月白了他一眼:“我先去趟镇海寺,你去吗?”
“去!当然去!”唐槐精神一振。
“等你觉得可以了,你再来告诉我,你想做什么。”
“或者,”聂明月结束了谈话,“你现在就可以离开,去过你原本的生活。”
一席话说得唐槐茫然了,他用了一晚上的时间,翻书翻资料,上网搜近现代史,终于把接收到的信息消化成一条可以理解的主线,自己圆出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故事来。
结果聂明月告诉他都错了,还让他想走就赶紧走——想到这,阵阵委屈从心底漫出来。
他初见聂明月就十分亲近,因为他能感受到源自血脉深处的信任,所以他把她当作亲人对待,当成和爷爷一样的长辈相处。
她问他想做什么,这个问题,他前二十年从来不用去想;昨晚想了,都说要承担重任了,她又说他想得不对……
他眼眶泛起阵阵酸意,好想哭啊,但是现在不能哭,更不能走,因为计九崖带着陈丽华上门来了。
他就要跟着,再仔细听听她到底要干什么!
-
陈丽华第一次踏进一号公馆,和两天前大不一样了。花园收拾了大半,正有园丁在翻土种绿植。外墙搭上了脚手架,施工队在修补墙砖。进入大门后,一楼是复古的装修风格,全实木半墙。先前遮光的窗帘也换下来了,挂着轻盈的帘幔,整个空间有着电影里民国洋房里的味道,看得出来,设计师是下了功夫的。但是目之所及,却没有什么装饰摆件,估计是要等着主人回来后亲手布置。
聂明月披着一件深色外袍,头发简单束在脑后,穿一双浅色布拖鞋,鞋面上绣着几朵彩色小花。想来这不是她自己选的,在陈丽华眼里,这个让她能感到强大威压的女子,因此变得稍微有点女孩气了。
“你好,陈女士。”聂明月主动打了招呼,“前两天处理点家里的事,抱歉没有跟你见面,计九叔已经跟我讲过了。”她坐了下来。
计九崖招呼她坐在对面,径自离开。唐槐见没人赶他走,就直愣愣站在聂明月身后。
“聂小姐,久仰大名。”陈丽华半生商场纵横,也是能做到气定神闲的:“要麻烦您了。”
“秤杆带了吗?”聂明月直接问。
“带了。”陈丽华从随身的袋子里拿出三节秤杆,特意示范组装方法,递给她。
聂明月仔细端详,红木杆面已沉色透黑,上嵌16颗金色星花,每一颗相间距离不一,有远有近,两颗星之间又有更细的刻度,做得十分精致。
“这是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来制的老秤,七钱为一两,七分为一钱,衡定十六两为一斤,是建国前的衡器标准。”她转动着秤杆。
“那加起来不是只有十三颗吗?”唐槐忍不住插嘴。
聂明月有心教他,数着秤星跟他耐心解释:“制秤是良心活,一个好的制秤师傅,必定是要秉持本心的。有黑心商家,专门用缺斤少两的秤。所以,制秤师就加了福、禄、寿三星,意味着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少寿,以此来警告提醒。”她手指点过福禄寿的三颗嵌花,停了一下。
“秤杆是阴沉木,被伪装成红木成色。光是这三截木头,就能值,”她想了下,换算成现在的价值单位,“一套明月山庄的别墅吧。”
这个陈丽华却是已经发现并且研究过的,她不在意这点钱。
聂明月又摩挲了一下秤头的包杆,心中有数。
“这大概有——”她又在秤星嵌花上点了一下:“百年了。”嵌花与包杆是同一种材质。
陈丽华见她说得全部都对,频频点头,按捺不住心中喜悦,脸上露出笑意来。
-
陈丽华开始讲她当初如何在赵家被打,醒来后发现死了人,慌忙逃下山,在龙洞中发现异象,丢了秤砣。又从身体对于器物灵气有感知,容颜经年不变,说到唐槐脖子上那块吊坠——唐槐摸摸颈间石头,才明白当初陈丽华主动问路,是冲着他来的。
最后,陈丽华说到她尝试多次回去,但总被强大恐惧感压制无法靠近,导致多年无法踏入龙洞村一步。
“陈家现在还有人制秤吗?”她问。陈丽华摇头表示不知。
“现在都是电子秤了,那个更准更省事。”唐槐说。
“这是一杆千斤秤,”聂明月把秤杆递给陈丽华,“单看的话,除了秤杆材质,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
“聂小姐,”陈丽华连忙说,“您看我该怎么办?多少代价我都愿意付。”
聂明月看着陈丽华,女商人表面上看起来保养得极好,皮肤细腻,谈吐贵气优雅,但身体已如破棉败絮,千疮百孔。
她慢慢说道:“阴沉木本就可以驱邪避凶,放在身边有好处。你身体的异状,不是秤引起的。事情的关键,应该还是在你说的那个龙洞。”
“你要只是想解决身体异状,我现在就可以帮你免去后顾之忧。你若是想让这杆秤完整,我得去一趟,两者你只可选一。”
陈丽华听到这话,蹭一下站了起来:“聂小姐,如果能找到秤砣,那可再好不过了。我身体就这样吧,我也活得够久了,该享受的也享受了,只要秤完整回来,我死而无憾。”
聂明月闻言,眼眸闪动,笑了起来:“好,那你就把秤先带回去,等有消息了,我就让计九告诉你。”
-
陈丽华走后,客厅陷入安静。只有聂明月的手指,一下一下敲着沙发扶手:“她的描述细节很多,不像是编造的,但是总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
她多次言语试探,发现陈丽华并没有撒谎,可是问题出在哪里呢?
“太久没有动过脑筋了,真是有点难办。”聂明月说。
“太奶奶,什么秤能称一千斤啊?”唐槐忍不住问。他仔细记下了全部对话,对此表示不能理解。
“俗话说,四两拨千斤,讲的就是秤的道理。一杆大秤确实挑起千斤重物。但用阴沉木做秤杆——阴沉木是硬度最高的木头,千斤是能挑起来了,又得多大的秤砣能压得住呢?按照陈丽华的描述,那秤砣不过孩童拳头大小。”
“秤砣还只是敲破了她的头。”唐槐补充,“一个成年男性,扔一块铁块砸人,脑袋都能砸扁。”他手舞足蹈模仿了个扔东西的动作。
聂明月脑中灵光一现,好像抓到了什么:“这个故事里,还缺了一环。”
“她身为陈家后人,重视秤的程度超过自己的生命。可她的讲述中,根本就没提过秤的主人。两种可能,一是她认为不会有人来找秤,她只要做到守秤的承诺就行,那么如果她寿命将至,秤找回来又有什么意义?还有一种可能是,秤的主人已经来了,她需要物归原主。可她又是如何确认,这就是百年前的委托人呢?”
正好计九崖送完客人进屋,刚听到最后一句:“那杆秤,我其实是听说过的。”
-
计九崖是南方人,生于越西林州。计氏一族扎根林州绵延千年,家族庞大,宗祠族学在当地非常有影响力。宗祠中有族谱,代代可循,最早记载可追溯到汉代中期,开宗之祖名计岐,是上古神雨师计蒙后人,有召风雷、祈晴雨、伏魔降妖之能。计九崖父亲极有天赋,将家族秘技融会贯通,在整个越西都相当有名气。红白喜事、卜卦问神、驱邪治病之类,都会请他去。后来“破四旧”,计氏宗祠被砸,大量文献藏书统统被毁,计家因此萧条没落,族人离散自保。身为族中长老的计父白天被游街批斗,晚上就抱着年幼的计九崖,与他讲古。
他年少时误入宗祠秘境,得至宝“锁沧海”,有行云控水之能。又曾遇一个姓孙的行脚商贩,自称是探境一族,专门探访这世间的不可知之处。若有缘探到神仙洞府,可以修炼成仙,羽化飞升;即便只找到小处秘境,也能获得神兵丹药,长生不老。计父因自己经历,深信其人所言。
后有一次,两人饮酒,商贩拿出一段乌黑的木头来,说是从一个千年古墓的棺木中获得,问计父可有应用之法。
正好计父知一炼器秘术,可制成“业秤”,既可称量亡人生前善恶功过,又可除魔驱妖避邪。不过这神器需功德深厚、福缘广泽的名匠以心力亲制,再炼龙骨为秤砣、龙须嵌星,才得以成。
“当世神龙无踪,有大功德的炼器名匠更不可得。孙兄,你将这乌木直接卖给富贵人家做个玩物吧。”计父酒后醉言,商贩却听进去了,至此失去音讯。
又过了几年,再遇商贩,已是林州有名的大商人,计父问及那截乌木,商人只说,已找到江中陈家制秤,不过现在时局动乱,陈家流亡,待些时日再去取秤。说罢就向计父打听“锁沧海”之事。计父觉得此人心术不正,耗制秤师福缘以炼器,终将害得制秤师家破人亡,从此淡了,再无来往。
“我在看到那杆秤第一眼,就想到家父的往事。再一问是陈家人,才知道我当故事听的奇闻,竟然真有发生。”
听完计九崖的讲述,唐槐深吸了一口气。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所谓神兵妙法,竟真实存在着。
聂明月沉吟片刻,道:“我本来见陈丽华体内灵气洁净,无妖邪作乱,打算直接为她化灵炼体来解决此事。现在看来,龙骨炼器,业秤现世,我得去一趟秦川了。”
计九崖点头说:“我马上去准备。”
聂明月却叫住了他:“陈丽华所言皆实,但有所隐瞒。你留在海泽,看看能不能再跟她聊一下,有什么进展,随时告诉我。”
“你再跟孟夏说一声,给我找个身份。”现在出门,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计九崖应下。
聂明月站起来,准备出门。
“现在就走啊?”唐槐大惊。
聂明月白了他一眼:“我先去趟镇海寺,你去吗?”
“去!当然去!”唐槐精神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