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中玩闹的女眷们年纪都不大,大都是王家自己家中的姐妹妯娌。乍闻公主驾临虽然有些惊讶,但有王如意引荐,冯妙瑜本身又是个没多少架子的人,于是众人渐渐放下防备,继续亲亲热热谈笑起来。
不多时,王如意细细交代下去的梅花粥便端上了桌。
天青荷叶小瓷碗,每人的粳米粥上都浮着五朵去了花蕊的五瓣梅花。
众人皆是赞叹不已。
其实这梅花粥的味道和普通粳米粥并没有多少差别,只是因为亭外轻雨梅花香,多添了几分情致罢了。好在端上来的不止有粥,还有酸酸甜甜的蜜饯梅子和梅干,就这这两样小吃,倒也能勉强咽下一碗粥,不必糟践了主家的一片心意。
冯妙瑜顺势跟着赞叹了两句,王如意却摇摇头。
“可惜盛京家中没有绿鄂梅,要说熬煮这梅花粥,还得是绿鄂梅,冰清玉洁。既好看,又好吃,还能够调养胃气。凤翔府那地儿原本没有绿鄂梅,我特意移了两颗过去绿鄂梅,为的就是这一口。改日您若是路过凤翔府,还请务必上我们府上来尝一尝。”
“只要如意姐姐不嫌弃,日后若有机会,必定上门叨扰你们。”
冯妙瑜笑笑,看了一眼眼前的粥碗,心里对王如意所言的好吃二字并不抱多少期待。
一碗白粥,前面加上梅花二字也好,绿鄂梅三字也好,对她来说,白粥吃起来就是白粥味儿,与其费这样大的功夫捣腾一碗白粥,倒不如制些甜丝丝糕饼来吃。
冯妙瑜在心里暗自摇头。
这大概就是她和这些清流世家中人相处不来的原因了。
用过了午膳,女眷们又换到了屋里继续聊起来,在座的女眷们都是成了亲的,孩子们由几个老嬷嬷带着在另一间屋里玩,倒也没什么需要担心的,几盏薄酒下肚,聊着聊着,因着王如意的夫君乃是凤翔府少伊,他们一家素与邠宁节度使一家交好,邠宁北接朔方,如今也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众人就聊到了西境的局势上。
“缩头乌龟。要说这天底下我王如意最瞧不起谁,定非那老贼莫属。”王如意恨恨嚷嚷道:“如今到了春天,支援前线的军士们难免思春念家。耽误了农时,万顷良田无人耕种,他们人在前线作战,家中没有收成,那他们的家人可要饿死的。我夫君不过是提了句开粮仓向邠宁借调二千石粮食暂解其燃眉之急,可那獠却夹枪带棒好一顿嘲讽,还说我们这些世家之人成日就知道沽名钓誉——”
“如意姐姐你消消气。姐姐你和那等小门小户出来的穷书生较什么劲?他们的眼界就只有眼前一粒米那么大的地儿。我家夫君见了他们都只当没看见有个人过去了。”有人说。
“我就是看不起那狗贼,抢了我夫君的位置不说,还成日在我们面前耀武扬威的,我们在凤翔府扎根了数百年,他?他算什么?”
今日席面上上的是金春刚酿好的新酒,酒性暴烈,冯妙瑜尝了一小口便主动要求换了茶水,她在一旁静静听了会儿,倒是听出了些门道。
大概是前任凤翔府伊有意让王如意的夫君接替他的位置,谁知道他告老还乡后,京中却派了个寒门出身的士子任了凤翔府伊,抢了王如意夫君的位子不说,两人在大小事务的处理上又总是不和。一个是外调京官有盛京在后面撑腰,一个是盘踞多年的地头蛇,这些年来两人斗的你来我往,不分上下。
王如意当然有十万分不满。
但这样的局面却正是父皇想要的。帝王之术在于制衡,冯妙瑜喝了口茶,淡淡地想,要是哪天世家和寒门之间和和美美称兄道弟了,那父皇在太极宫恐怕是连眼睛都不敢闭上一刻了。
等用过了晚膳,王如意酒也醒的差不多了,又提议姐姐妹妹们一起去摸两把叶子牌再增进一下感情,玩了一天,冯妙瑜有些困倦,正准备推辞了找个理由去前院找谢随回府去,一个小丫鬟进来在王如意耳边说了两句话,王如意转脸看向冯妙瑜。
原来那丫鬟是王大人派来找冯妙瑜的,说是谢随有些醉了,恐怕得早些回去了,来问冯妙瑜是和谢随一起回去,还是想留下来再玩会再回。
这真是瞌睡送枕头,还省得她费尽脑汁找借口先走了,冯妙瑜想都没想就说她和谢随一起提前回去。
淅淅沥沥的雨幕里,一柄柄油纸伞撑开,黄橙橙的伞面是阴雨天的小太阳,王家府邸门口停了不少马车,冯妙瑜才知道前院上的酒要比女眷们喝的那种更烈,今日席上喝晕了不少人。谢随还算是好些的那种,至少能靠自己走上马车。
天气灰蒙蒙的也瞧不清楚人脸。
旁边有个人在耍酒疯,小厮劝他上车回家,他死活不上去,抱着马脖子大着舌头嘟囔:“我就想在这里吹吹风,你放手,管我做什么?这里风景好!我不是不回去,也不是怕被她念叨!我只是不想同她计较!”
冯妙瑜晃头瞅了瞅,天色太暗了,实在没法瞧清楚那位耍酒疯的仁兄的尊容,有些遗憾,但雨势越来越大了,也只能上车回长公主府了。
待她沐浴更衣后回到房里,谢随已经洗漱好在床边上坐下了,蜡烛光下,他眼底水盈盈的,清澈见底,又有些傻里傻气的。
难得见他这幅模样。
冯妙瑜十分新奇地笑笑。
碰巧这个时候衔蝉不知道从哪窜出来跳到两人床榻上捣乱,冯妙瑜走过去弯腰抓衔蝉,一边和衔蝉在床头床尾躲猫猫,一边随口问谢随,“你们今天到底喝了多少酒呀?”
人都醉成这个样子了,她也只是随口一问,根本没指望谢随会回答自己。
“很多,数不清。”谢随说。
冯妙瑜愣了一下,没想到谢随会回答她,何况谢随回答她时还坐的笔直,一本正经,看起来很乖……很好欺负的样子。
冯妙瑜就抱着衔蝉在他旁边坐下了。
冯妙瑜想了想,问:“还记得我是谁吗?”
“你是妙瑜。”
“那今天是什么日子?”
“二月初六。”
“那你今天玩的高兴吗?”
“一般,酒很难喝。”
……
有问有答,像是一个乖乖回答夫子问题的小学生。
冯妙瑜嘴角的笑意更深,她发现这人喝醉了以后当真是好玩的很。
冯妙瑜就摸了摸他脑袋以示鼓励,谁知道他竟打蛇附棍,整个人软绵绵贴上来,和衔蝉争起了冯妙瑜怀里的方寸之地。简直是只大号的狸奴。
“谢大人,你可真是出息了。”冯妙瑜哭笑不得。
这么大个人,怎么还跟一只小猫儿抢起来了?冯妙瑜很是嫌弃,搡了他两下没推动,他到底不比衔蝉,是抓着后颈就能轻轻松松拎起来的。她想了想,干脆把乱动的衔蝉拎起来塞到他怀里。
绵软在怀,谢随这下终于老实,又坐直了。
难得他这样乖巧,冯妙瑜心里蓦地微微一动。
她犹豫了一下,很小声地问他。
“那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要如实回答我,你最喜欢的人是谁?”
“我最喜欢的人是……唔……”谢随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只是话刚刚说了一半,冯妙瑜连忙捂住他的嘴,那个未说出口的名字就变成了一连串模糊不清的唔唔嗯嗯声。
“不能这样。”冯妙瑜警告他道:“这是个严肃的问题,所以你要好好想想,想清楚再回答我。知道了吗?”
直到谢随呆呆地点了下头,冯妙瑜才松开手。谢大狸奴似乎是被她捂疼了,脸上有片红印子,整个人都委屈巴巴的。
“这种问题还用得着想吗,我又不愚笨,”谢随嘟囔着,“我很清楚,我最喜欢的人肯定是……”
冯妙瑜突然就害怕从他嘴里听到那个名字了。
她转念又觉得自己十分幼稚,竟他问这个。好端端问这个做什么,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于是她立刻大声咳嗽了两声掩饰过去,“好了好了,你不要往下说了,我不问你这个了。”
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在外面敲了下隔扇门。
潮湿的木头发出闷闷的声音。
榴红立在外面,喊道:“公主,宫里来人了,说是要找您。”
“宫里的人?这个时候?可有说是什么找我事情?”冯妙瑜疑惑道。
“那人只说是有急事要禀报,请您速速过去。”榴红说。
天色已经黑透了。
这个时候宫门早就下钥了,若非是十万火急的事情,父皇是绝不会派人出宫找她的。
会有什么事情呢?冯妙瑜抿了抿嘴,起身抓了件外衣披在肩头。
“知道了。你和他说我这就过去了。”
屋外暴雨如注。
隔扇门缓缓阖上了,木门既隔绝了屋外的暴雨,也把屋里人含糊不清的低语关在了里面。
“好奇怪。你为什么又不让我说了?”
……
“冯妙瑜。”
……
“我最喜欢的人是妙瑜。”
……
“我都按你说的如实告诉你了,你为什么不理我了?”
……
烛火扑地晃了一下。
一声炸毛的猫叫瞬间弹出,撕裂了雨幕。
不多时,王如意细细交代下去的梅花粥便端上了桌。
天青荷叶小瓷碗,每人的粳米粥上都浮着五朵去了花蕊的五瓣梅花。
众人皆是赞叹不已。
其实这梅花粥的味道和普通粳米粥并没有多少差别,只是因为亭外轻雨梅花香,多添了几分情致罢了。好在端上来的不止有粥,还有酸酸甜甜的蜜饯梅子和梅干,就这这两样小吃,倒也能勉强咽下一碗粥,不必糟践了主家的一片心意。
冯妙瑜顺势跟着赞叹了两句,王如意却摇摇头。
“可惜盛京家中没有绿鄂梅,要说熬煮这梅花粥,还得是绿鄂梅,冰清玉洁。既好看,又好吃,还能够调养胃气。凤翔府那地儿原本没有绿鄂梅,我特意移了两颗过去绿鄂梅,为的就是这一口。改日您若是路过凤翔府,还请务必上我们府上来尝一尝。”
“只要如意姐姐不嫌弃,日后若有机会,必定上门叨扰你们。”
冯妙瑜笑笑,看了一眼眼前的粥碗,心里对王如意所言的好吃二字并不抱多少期待。
一碗白粥,前面加上梅花二字也好,绿鄂梅三字也好,对她来说,白粥吃起来就是白粥味儿,与其费这样大的功夫捣腾一碗白粥,倒不如制些甜丝丝糕饼来吃。
冯妙瑜在心里暗自摇头。
这大概就是她和这些清流世家中人相处不来的原因了。
用过了午膳,女眷们又换到了屋里继续聊起来,在座的女眷们都是成了亲的,孩子们由几个老嬷嬷带着在另一间屋里玩,倒也没什么需要担心的,几盏薄酒下肚,聊着聊着,因着王如意的夫君乃是凤翔府少伊,他们一家素与邠宁节度使一家交好,邠宁北接朔方,如今也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众人就聊到了西境的局势上。
“缩头乌龟。要说这天底下我王如意最瞧不起谁,定非那老贼莫属。”王如意恨恨嚷嚷道:“如今到了春天,支援前线的军士们难免思春念家。耽误了农时,万顷良田无人耕种,他们人在前线作战,家中没有收成,那他们的家人可要饿死的。我夫君不过是提了句开粮仓向邠宁借调二千石粮食暂解其燃眉之急,可那獠却夹枪带棒好一顿嘲讽,还说我们这些世家之人成日就知道沽名钓誉——”
“如意姐姐你消消气。姐姐你和那等小门小户出来的穷书生较什么劲?他们的眼界就只有眼前一粒米那么大的地儿。我家夫君见了他们都只当没看见有个人过去了。”有人说。
“我就是看不起那狗贼,抢了我夫君的位置不说,还成日在我们面前耀武扬威的,我们在凤翔府扎根了数百年,他?他算什么?”
今日席面上上的是金春刚酿好的新酒,酒性暴烈,冯妙瑜尝了一小口便主动要求换了茶水,她在一旁静静听了会儿,倒是听出了些门道。
大概是前任凤翔府伊有意让王如意的夫君接替他的位置,谁知道他告老还乡后,京中却派了个寒门出身的士子任了凤翔府伊,抢了王如意夫君的位子不说,两人在大小事务的处理上又总是不和。一个是外调京官有盛京在后面撑腰,一个是盘踞多年的地头蛇,这些年来两人斗的你来我往,不分上下。
王如意当然有十万分不满。
但这样的局面却正是父皇想要的。帝王之术在于制衡,冯妙瑜喝了口茶,淡淡地想,要是哪天世家和寒门之间和和美美称兄道弟了,那父皇在太极宫恐怕是连眼睛都不敢闭上一刻了。
等用过了晚膳,王如意酒也醒的差不多了,又提议姐姐妹妹们一起去摸两把叶子牌再增进一下感情,玩了一天,冯妙瑜有些困倦,正准备推辞了找个理由去前院找谢随回府去,一个小丫鬟进来在王如意耳边说了两句话,王如意转脸看向冯妙瑜。
原来那丫鬟是王大人派来找冯妙瑜的,说是谢随有些醉了,恐怕得早些回去了,来问冯妙瑜是和谢随一起回去,还是想留下来再玩会再回。
这真是瞌睡送枕头,还省得她费尽脑汁找借口先走了,冯妙瑜想都没想就说她和谢随一起提前回去。
淅淅沥沥的雨幕里,一柄柄油纸伞撑开,黄橙橙的伞面是阴雨天的小太阳,王家府邸门口停了不少马车,冯妙瑜才知道前院上的酒要比女眷们喝的那种更烈,今日席上喝晕了不少人。谢随还算是好些的那种,至少能靠自己走上马车。
天气灰蒙蒙的也瞧不清楚人脸。
旁边有个人在耍酒疯,小厮劝他上车回家,他死活不上去,抱着马脖子大着舌头嘟囔:“我就想在这里吹吹风,你放手,管我做什么?这里风景好!我不是不回去,也不是怕被她念叨!我只是不想同她计较!”
冯妙瑜晃头瞅了瞅,天色太暗了,实在没法瞧清楚那位耍酒疯的仁兄的尊容,有些遗憾,但雨势越来越大了,也只能上车回长公主府了。
待她沐浴更衣后回到房里,谢随已经洗漱好在床边上坐下了,蜡烛光下,他眼底水盈盈的,清澈见底,又有些傻里傻气的。
难得见他这幅模样。
冯妙瑜十分新奇地笑笑。
碰巧这个时候衔蝉不知道从哪窜出来跳到两人床榻上捣乱,冯妙瑜走过去弯腰抓衔蝉,一边和衔蝉在床头床尾躲猫猫,一边随口问谢随,“你们今天到底喝了多少酒呀?”
人都醉成这个样子了,她也只是随口一问,根本没指望谢随会回答自己。
“很多,数不清。”谢随说。
冯妙瑜愣了一下,没想到谢随会回答她,何况谢随回答她时还坐的笔直,一本正经,看起来很乖……很好欺负的样子。
冯妙瑜就抱着衔蝉在他旁边坐下了。
冯妙瑜想了想,问:“还记得我是谁吗?”
“你是妙瑜。”
“那今天是什么日子?”
“二月初六。”
“那你今天玩的高兴吗?”
“一般,酒很难喝。”
……
有问有答,像是一个乖乖回答夫子问题的小学生。
冯妙瑜嘴角的笑意更深,她发现这人喝醉了以后当真是好玩的很。
冯妙瑜就摸了摸他脑袋以示鼓励,谁知道他竟打蛇附棍,整个人软绵绵贴上来,和衔蝉争起了冯妙瑜怀里的方寸之地。简直是只大号的狸奴。
“谢大人,你可真是出息了。”冯妙瑜哭笑不得。
这么大个人,怎么还跟一只小猫儿抢起来了?冯妙瑜很是嫌弃,搡了他两下没推动,他到底不比衔蝉,是抓着后颈就能轻轻松松拎起来的。她想了想,干脆把乱动的衔蝉拎起来塞到他怀里。
绵软在怀,谢随这下终于老实,又坐直了。
难得他这样乖巧,冯妙瑜心里蓦地微微一动。
她犹豫了一下,很小声地问他。
“那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要如实回答我,你最喜欢的人是谁?”
“我最喜欢的人是……唔……”谢随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只是话刚刚说了一半,冯妙瑜连忙捂住他的嘴,那个未说出口的名字就变成了一连串模糊不清的唔唔嗯嗯声。
“不能这样。”冯妙瑜警告他道:“这是个严肃的问题,所以你要好好想想,想清楚再回答我。知道了吗?”
直到谢随呆呆地点了下头,冯妙瑜才松开手。谢大狸奴似乎是被她捂疼了,脸上有片红印子,整个人都委屈巴巴的。
“这种问题还用得着想吗,我又不愚笨,”谢随嘟囔着,“我很清楚,我最喜欢的人肯定是……”
冯妙瑜突然就害怕从他嘴里听到那个名字了。
她转念又觉得自己十分幼稚,竟他问这个。好端端问这个做什么,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于是她立刻大声咳嗽了两声掩饰过去,“好了好了,你不要往下说了,我不问你这个了。”
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在外面敲了下隔扇门。
潮湿的木头发出闷闷的声音。
榴红立在外面,喊道:“公主,宫里来人了,说是要找您。”
“宫里的人?这个时候?可有说是什么找我事情?”冯妙瑜疑惑道。
“那人只说是有急事要禀报,请您速速过去。”榴红说。
天色已经黑透了。
这个时候宫门早就下钥了,若非是十万火急的事情,父皇是绝不会派人出宫找她的。
会有什么事情呢?冯妙瑜抿了抿嘴,起身抓了件外衣披在肩头。
“知道了。你和他说我这就过去了。”
屋外暴雨如注。
隔扇门缓缓阖上了,木门既隔绝了屋外的暴雨,也把屋里人含糊不清的低语关在了里面。
“好奇怪。你为什么又不让我说了?”
……
“冯妙瑜。”
……
“我最喜欢的人是妙瑜。”
……
“我都按你说的如实告诉你了,你为什么不理我了?”
……
烛火扑地晃了一下。
一声炸毛的猫叫瞬间弹出,撕裂了雨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