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成两半的蟹,沾上一层豆粉防止蟹黄飘散,接着便可入油锅小火慢炸。

    灰青色的蟹壳遇热迅速化为明媚的橘红色,与此同时,独属螃蟹的鲜香随着烈油慢慢挥发飘散。

    平安小心地翻动螃蟹,力求使热油浸润内部,将螃蟹炸熟炸透。

    随着温度骤升,锅内的清油亦慢慢变为清透的红油。

    将炸好的螃蟹控油捞出备用,锅中下入辣酱、豆酱、酱油与蒜、姜片共同煸香,待馥郁香味传出,则入蟹快速翻拌,务必使香辣酱汁均匀裹满蟹身。

    见锅中香气四溢,平安撒入紫苏段拌匀,紫苏的清香顿时随着高温锅气渐渐析入蟹肉之中,锅中香味愈发馥郁。

    沿锅边倒入黄酒,盖上锅盖焖煮。

    待锅内汤汁收至浅浅盖住蟹身,便可抽柴停火,撒上葱花提香出锅。

    今日平安并未煮米饭,而是选择了面食。

    煮熟的面条出锅过凉水,做出的面条劲道又弹韧。

    用油汤汆把雍菜,再炒上一份粉粉糯糯的南瓜,今日的饭食便备好。

    清香蟹、香辣蟹、剥壳蟹蒸蛋,三样风味、形态各异的螃蟹小菜热气腾腾上锅。

    木头随爷爷做了半晌竹编,这会早已饿得肚子咕咕直叫,他积极地搬好桌椅,摆好碗筷,只待饭菜上桌。

    “饿了?”平安笑问。

    “没有没有。”木头赶忙摇头,笑着递给她筷著。

    平安将调羹放在蟹壳边,顺手手中温酒给爷爷斟上一杯。

    “来点?”她抬眸看向木头。

    “舍命陪娘子。”木头朝她抛了个媚眼,惹得平安无奈轻笑,他亦随她哈哈大笑。

    今日的螃蟹新鲜肥美,清香水煮蟹虽无厚重香料压味,却依旧无腥无膻。

    将壳剥开,去掉蟹鳃,便露出齐整的纹理与薄壳的白色蟹肚。

    轻轻一掰,雪白的蟹肉便破壳而出,展露出柳芽似的棱角。

    丝丝分明的蟹肉乍入口,便回馈给味蕾质朴清甜的回甘。

    蘸上少许酸香的蘸水,口感便变得丰富又独特。丝丝绵绵的蟹肉裹挟着咸香清爽的酱汁一并在唇齿之间迸发,这酱汁不但未曾掩盖蟹肉本身的清甜,反而让它的鲜味更上一层楼。

    回味间,清甜与酸香在舌尖交织,这味道,只恨不得让人再啖一大口。

    只可惜螃蟹再肥,肉也得慢慢品。

    倒不如换个口,舀上一勺蟹黄蛋羹,螃蟹的鲜与鸡蛋的鲜在蟹壳内完美融合,成为光滑细腻的蛋羹,化至口中,便是极致的细腻爽滑。

    香辣蟹吃起来则更为过瘾,红彤彤的蟹壳上裹满了浓郁的香辣酱汁,轻轻嗦上一口鲜汤,与蟹黄、蟹肉一齐在口中咀嚼,鲜、辣、咸、甜、香各味皆全。

    吃完螃蟹,底下的汤汁才是精华。

    舀上几勺与碗中的面食拌匀,撒上葱花,一碗鲜透的蟹香葱花拌面便做成。

    蟹油蟹黄的鲜香与葱花的荤香在小小的拌面中碰撞,吃上一大口汤汁浓郁的劲道面条,除了主食带来的满足饱腹感外,一家人脑海中便只剩一个字——鲜。

    这样绝味的面条,无需其它浇头,便可诱惑人欲罢不能地接连嗦入口中。

    吃得满足,平安便执起手中酒杯轻抿小口,与家人畅怀共饮。此时若能有一阵清凉的穿堂风拂过,那便真是人间畅事。

    金乌西坠,村中袅袅飘散的炊烟渐渐散去,屋外的小院里,各类虫鸣鸟叫也齐齐上阵。

    一只青蛙方才还在欢快地呱呱直叫,转眼间声音却戛然而止。

    与此同时,院外传来一阵急速的摆尾摩挲声。

    平安听到声音快步往门外跑,却见一条成人手腕粗细的黄褐色花蛇快速藏匿至瓜果花草间。

    因着身形粗大,游走间,不少细小的花草皆被它的动作压踏。

    爷爷也走到檐下,见着蛇尾,他松了口气,温声拍了拍平安的肩:“别怕,五毒的菜花蛇,是咱的护家蛇。”

    木头见状,紧绷的肩背这才慢慢松垮下来,他抬眸打量身侧的爷孙两眼,这才清嗓咳道:“爷爷,咱们回去吃饭吧。”说罢,他松开放在平安腰侧的手,改为拉拽她的手腕。

    “吃吧,吃吧。”胡水生笑意盈盈地摆摆手,随即推着两人往里屋走。

    正当一家人收拾忙活之时,外边又有人在叫门。

    正在院中施肥的爷爷听得动静,提着水瓢将门闩推开。

    咬着青瓜的王婶子蹑手蹑脚走近来,转身就将院门关好。

    待进了门,她谄笑一声,小声提起话头。

    “平安,你说收莲子的事,可做得了数?”她语带狐疑地瞟了平安一眼,视线随即转移至木头和爷爷身上。往常她来串门都爱先虚与委蛇几句,今日遇着钱,终究是忍不住直接开门见山。

    “当然。”平安应诺,“我也是替别人收,只是这个莲子得按照我说的标准来,不然我可交不了差。”

    听她这般笃定,王婶仿佛见到卖莲子的铜钱正朝她钱袋滚滚而来,她顿时喜笑颜开,一把拉住平安的手:“这个好说,好说。”

    有了村人的大力襄助,农闲时节,收莲子之事很快办好。

    不足半日,家中便已摆满大大小小的木盆、木桶,堆放好上百斤剥出的深绿莲子。

    这莲子剥壳之事,平安当然没想着自家埋头苦干。

    正如木头所言,她每回赚的都是辛苦钱,赚不了太多,人也累得不浅。

    她反思过后,究其原因。一来她向来是小农思想,只愿自给自足,闷声发财;二来她囊中羞涩,财政确实窘迫,这就导致她心中畏惧风险,舍不得放手请人。自己也被家中琐事、被档口束缚,再难去外边寻觅商机。

    捕鱼、摆摊都是赚钱事,可她之前总觉自己独木难支,空有想法,却畏手畏脚。

    等她将木头喊到档口,她攒钱的速度便是一月抵上之前三月,手中有了积蓄,平安也敢逐渐放开手脚。

    除了辛苦爷爷多做上几个刨莲子的工具,收购来的莲子,平安便按照一文一斤莲子肉的价格请村里人帮工。因着这些人家都卖了不少莲子给她,也就没人嫌弃工价低,做得快的,一日也能顶个小工钱。

    玉兰、王婶,还有族里的各路婶婶、堂妹,纷纷加入剥莲子的队伍之中。

    木头与爷爷要做的,便是称重、检查莲子肉大小是否合适、表皮是否完整。

    剥好的莲子肉需要不少簸箕与空地晾晒,玉兰便让平安将部分莲子晒到她娘家,她剥莲子时顺道照看一二。

    两人一块长大,将莲子交给她平安也放心。

    接下来两日,村中听到消息的人越来越多,陆续有人上门问平安收不收莲子。

    这莲子只要晒得干,保存数月没有任何问题。

    检查完莲子成熟度,平安咬咬牙,只要带着莲子上门的,检查合格后,一律收下。

    前段时间下了大半月的雨,这段时日反而天天晴好。

    虽心中庆幸老天垂怜,看着地面干燥的泥巴,爷爷却忧心起来。

    “老天爷不欠账,现在日头多雨水少,怕是会有干旱,到了冬日指不定要下多少冻雨。”

    正在装莲子的木头好奇愣住:“真有这样神奇?”

    平安轻声一笑:“冬日你就知道咱们这的苦了。”

    “哼。”木头傲娇地抬起头,这会都热成什么样了,他才不信这冻雨能有多冷,“我不怕冷。”

    平安与爷爷相视一笑,未再言语。

    很快便到约定交货的日子,因着与那游商约好的时间是下午,木头也囔囔着要与她一起去。

    平安倒也随他,只是他划船速度慢,两人得早些从玉溪镇出发才是。

    该说不说,木头这人平日里言语虽有些吊儿郎当,可说过的话倒也还算守诺,只要他身体吃得消,两人行船都是他掌桨居多。

    这日忙完,小船载着两人并四麻袋莲子悠悠往大河驶去。

    木头纵使之前参加过龙舟赛,可这也是他数月来第一回来到大河。

    待见得眼前一望无际的宽阔长河,他一时被它磅礴奔腾的气势所慑,手中木桨迟迟未能破水。

    炎炎的烈日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金色的日光与银色的水光相互映衬,美得夺人心魄。

    水面被飞来的野鸭、白鹭、往来的船舶划过,粼粼的光点霎时随着波浪漂浮不定,河面的风光愈发璀璨夺目。

    “看傻了?”平安好笑地挥挥手。

    “原来娘子每日看的都是这样的美景。”木头怔怔喟叹。

    平安好笑地夺过他手中木桨,继续往前行船。

    乍然从小镇来到县城的大市集,木头比平安还像个乡下人,见着什么都稀奇,看什么都热闹。

    “娘子,咱们哪日能去府城,去汴京就好了。”

    木头这人一贯是荷包不大,口气贼大,平安这会也是习以为常,当下附和笑道:“那得带上爷爷,要不然我去哪儿都不安心。”

    “那是,咱爷爷当然得带上,爷爷对我可是真好。”木头拍拍胸脯,仿佛明日就可收拾行囊,出发汴京。

    平安一边附和他,一边在人群中寻找游商的踪影。

    之前两人见面的地方是在一个街角,可平安转了一圈,还是没有发现他的身影。

    难不成,今儿这两百斤莲子要砸手上,另觅买家了?

    平安抬头望了望日头,木头也傻愣愣地随她抬头:“娘子,天上是有什么吗?”

    见着两人齐齐抬头望天,四周行人亦随流好奇抬首。

    平安无奈地拉了拉他衣袖:“我在看时间。”

    木头有时呆傻,有时却又十分精明:“娘子你别担忧,便是找不到那游商,咱们总能卖出去的。”

    说罢,他在平安身边附耳嘀咕:“方才我看码头那边有许多商船,还有不少外地的官船,那些可都是有钱人,凭我这三寸不烂之舌,定然能将他们买个高价。”

    两人嘻嘻哈哈,谈天说地,时间很快便来到申时。

    平安正欲重新寻找买家,耳边便传来熟悉的声音:“胡娘子,久等了!”

    “莫老板。”

    “哟,这是您家当家的?”莫老三笑道。

    “是我夫君。”平安接话,并未正面答复。

    木头倒是不在乎脸面:“我就听我家娘子的。”

    “哈哈。”莫老三抚须大笑,“郎君也是个风趣人。”

    几人一边插科打诨,一边将莲子倒出检查,称重,今日这桩生意便将做成。

    “这麻袋?”看着多出来的重量,莫老三试探问道。

    平安就怕他不问,当下也是朗声解释:“您那边若是没有东西装莲子,这麻袋便送您。多出的重量便是这麻袋的重量,我之前与您说好的两百斤,自然是净重。”

    莫老三并未多言,只是轻轻颔首,低声笑道:“胡娘子是个讲究人,若是这莲子卖得好,三日后我会再来收货。”

    这话未说透,但也给了平安一缕希望,做与不做,都是平安的决策,风险当然也是她来担,这精明程度确实很符合生意人的惯性。

    既然他未明说要收多少,平安当然不能将所有希望寄托于他身上。

    今日这桩生意,虽耗时五日,但两人可以说是头回赚来轻松钱。

    新鲜莲子与人工的价格控制在六文至七文之间,以她筛选的莲子饱满程度,晒干后的出肉率则可达四成五到五成。

    大概算来,平安到手的毛利大概在七八百文。

    这还只是两百斤的利润,若是五百斤,一千斤呢?

    望着码头熙熙攘攘的人群,平安与木头对视一眼,相携往河边走去。

章节目录

北宋杀鱼手札(美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望云临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望云临水并收藏北宋杀鱼手札(美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