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朝王在朝廷上宣布了此事,引起轩然大波。
有人去年见过霍青菱,但都没放在心上,毕竟小小郡守不算什么大官。
可是这人做出了这等大事,升迁是必然。
有人相信,就有人眼红。
“大王,亩产千斤在此之前前所未有,这恐怕过于骇人听闻,空口无凭,还请大王派人前往常州调查。”治粟内使王冲说道。
朝王面不改色,目光沉静地望着他:“哦?王卿质疑,本王若是不允,便是和霍卿一样撒谎了。”
王冲听出朝王心情不爽,跪下道:“大王,臣也是为了朝国着想,若是人人都如霍青菱这般虚报数字,那岂不是乱套了。”
朝王摆手:“也罢,本王便随了你意。”
他点了几个人的名字,下了诏令:“你们和王冲一同前去常州考察。”
被叫名字的几人齐齐跪下:“是。”
王冲自知今日成了出头鸟,若是常州真的产那么多粮,那他今后仕途,便是完了呀。
事已至此,没有后悔余地。
身在常州的霍青菱,还不知道这边上朝发生的事情。
她正在思考其他县发展路线。
其他县令眼红大窑县和二桥县,写策划书的时候认真很多。
看在他们这么努力的份上,霍青菱就原谅他们之前的不作为了。
她挨个去每个县踩点,一是为了水泥路扩修,二是考察发展路线。
第一点,这几个县都得放弃种粟米,只是说换什么种的问题。
张安县和大通县适合土豆,天平县和江安县更适合红薯。
但今年新种有限,全面扩宽种植面积是不可能的。
这一事暂时放一边,霍青菱发现了新商机。
起因是她踩点张安县的时候,发现很多空旷的山上种了大片木头和野花。
这片地属于公地,因为土壤一般,价高,所以一直没有卖出去。
霍青菱看见这片地的时候,像是看到了宝藏。
这些木头可都是苏木,花是槐花,两者都可染色。
虽然不知为何这两种怎么生长在一块,但现在发现了不好好利用的话,就太浪费了。
她将张安县县令陈度叫来,说明这两种东西的用处。
“本官记得,来时看到一些百姓家里晾晒了布条。”
陈度道:“是,他们都是做来玩的。”
“愚钝!”霍青菱没好气的骂了句:“本官都提醒你了,你还在说玩玩,你不动脑的吗?”
陈度被骂了后,脑子飞速运转,迟疑道:“难道大人是想用这两种东西染布?”
霍青菱气消了一半:“还不算太蠢。”
陈度擦了额上的汗,继续问道:“大人,这染布是女人的活,不可能咱们县以后只有女人才有活干吧?那像什么样子。”
“愚不可及!”霍青菱一本书扔过去。
陈度不敢躲,这本书直接砸到他头上。
书落在地上,封面写着四个大字:染料工艺。
“苏木不仅可以用于染布,还能入药,张安县大片的苏木,说明这里是生长温床。”
“染布不仅女人可以做,男人更可以做,有钱赚能吃饱饭,谁还在意这件事究竟是男是女。”
陈度忙点头:“是,大人您说得对,是下官小肚鸡肠了。”
“陈大人,本官记得本次科考第二名便是你们县的。”她冷声警告道:“若是你还如往常一般做事潦草,本官不介意把你挪个位置。”
乌纱帽要掉了,陈度终于慌了。
“大人恕罪,请大人再给下官一个机会,下官一定会尽心尽力!”
霍青菱冷哼一声:“你记住自己今日的承诺。”
“是!”
“现在,你去召集每个里长开会,询问哪些人有染布的经验,让他们来县衙集合。”
“明白,下官这就去。”
陈度快步离开,霍青菱揉着发胀的太阳穴。
这些县令不开窍,她就只能一口一口喂饭吃,要是这还出错……
那就去死吧!
霍青菱提笔,开始写各县发展规划。
张安县染布,江安县和大通县织布造衣,天平县出货销售。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江安县和张安县相邻,这两个县要出常州必须经过天平县。
她考察过天平县,壮劳力多,培训一下以后成专门的运输队。
常州发展,离不开每个县的支持,大家团结一致,才能共同致富。
霍青菱花了一下午时间,将发展计划写得一清二楚,立刻把这几个县的县令都给叫了过来。
时间很晚了?
她都加班了,这些县令凭什么休息,都过来加班!
四个县令齐坐一堂,个个神经绷紧,生怕哪一句话没说对挨骂。
他们不敢怒不敢言,那是因为知道自己能力不行,又眼馋功绩,知道只有乖乖听话,才能得到霍青菱的指点。
“这是本官下午写得规划书,你们一起看看吧。”
四个县令将书放到烛灯下看了起来,一个个越看越兴奋,激动得眼珠子都要瞪出框了。
霍青菱好整以暇地喝着茶水醒神,等他们看完以后才发话:“本官已经给你们做了合适的发展路线,至于具体的,就得你们去写,给你们两天时间,像我写的规划书一样细致。”
这四人傻眼了,才给两天时间,这哪够啊!
霍青菱挑眉,不怒自威:“嗯?不行吗?”
四人吓得均低头告饶,齐声道:“下官遵命。”
“那就去好好写。”霍青菱摆手。
等他们走后,她悠悠然回屋睡大觉去了。
两日后。
四个县令这次总算是干了靠谱事,交上来的东西能看了。
霍青菱挨个查阅,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圈上备注。
等做完这些,单独面见每个县令,将这些不对的地方告知他们,并且表明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等弄完这些,又是一天过去。
一时间,常州每个县都热闹了起来。
大家都有了能做的事情,日子有了盼头,浑身都有劲。
正当一切走上正轨的时候,几辆豪华马车来到了常州。
王冲探出头,看到高耸巍峨的城墙的时候,情不自禁张大了嘴巴。
“这……这怎么回事。”
“王大人大惊小怪什么,让我也看看。”
随着这一句,马车内探出几个人头,他们在看到城墙的时候,均是目瞪口呆之态。
五人下车,其中一人上前摸了摸城墙壁面,随后又用手锤了锤,坚硬的墙面让他指关节破皮流血也不在乎。
“好啊,这东西好啊,若是能用到前线……”
这话一出,另外四人都沉默下来。
城门口的守卫早就注意到了这五个穿着不凡的人,见他们一直夸赞城墙,不禁挺起胸膛,脸上露出骄傲神情。
这城墙是他们常州独一份,郡守大人说了,若是这城墙好,各地都会有这样的城墙。
以后他们常州就出名了。
五个人重新上了马车,交了路引,马车缓缓入城。
一进城门,映入眼帘的是宽敞平坦的道路,马车在上面行驶都会快很多。
车夫一时间难以适应,直到一个拿着黄旗的人走上前来说道:“请靠右行驶,莫要从中穿行。”
五个官员决定下马车,好好欣赏这常州风景。
他们所见的是大窑县,经过这段时间发展,大窑县比之前修建得还要完整,简直就是大变样。
对于百姓来说,他们一日日看着改变不觉有什么,但对第一次来到大窑县的五个官员来说,那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常州,竟是这般繁盛。”王冲喃喃自语。
其他四个官员也没好哪里去,他们找不到县衙在哪,也不需问路,街边设置有路牌和地图,取一份即可。
霍青菱之前就让人找了会画图的人,教他们新地图画法,踩点常州所有县,这才将地图画好。
当然,不可能是完整的,这能看的地图只会标注官方地点,像一些重要地方,比如说新的窑厂开在哪就不会标注。
五个人如同第一次进城般,四处张望,对大窑县什么东西都好奇。
大窑县作为主县城,大街小巷摆的摊子也多,现如今名声没打出去人不多,等以后各县做好的东西卖出去,那将是别开生面的景象。
五人一路走来,下巴几乎合不上,终于到了县衙。
王冲拿出自己令牌,衙役看到后连忙去屋内禀告。
林画姚吩咐道:“去把霍大人叫来,你去将几位大人请进来,再送上来本官私藏的好茶。”
“大家都打起精神,要让朝城的官员都知道,咱们大窑县在霍大人的带领下发展得有多好!”
于是乎,五人进入衙内,就见比平日里训练得更起劲的衙役,喝的是极品好茶,吃的是从未见过的点心。
林画姚人未至声先到:“哎呀,几位大人稀客啊,远道而来辛苦了。”
五人其中一个官员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的时候,喝茶的手一顿,眼里闪过惊讶。
等看到声音本人的时候,情不自禁站了起来。
他哑声道:“画姚,你怎么在这?”
林画姚寻声看去,也愣了一秒,旋即露出笑容,拱手行礼道:“下官参见各位大人。”
他转而又对站起来的官员行礼道:“葛大人,许久未见。”
有人去年见过霍青菱,但都没放在心上,毕竟小小郡守不算什么大官。
可是这人做出了这等大事,升迁是必然。
有人相信,就有人眼红。
“大王,亩产千斤在此之前前所未有,这恐怕过于骇人听闻,空口无凭,还请大王派人前往常州调查。”治粟内使王冲说道。
朝王面不改色,目光沉静地望着他:“哦?王卿质疑,本王若是不允,便是和霍卿一样撒谎了。”
王冲听出朝王心情不爽,跪下道:“大王,臣也是为了朝国着想,若是人人都如霍青菱这般虚报数字,那岂不是乱套了。”
朝王摆手:“也罢,本王便随了你意。”
他点了几个人的名字,下了诏令:“你们和王冲一同前去常州考察。”
被叫名字的几人齐齐跪下:“是。”
王冲自知今日成了出头鸟,若是常州真的产那么多粮,那他今后仕途,便是完了呀。
事已至此,没有后悔余地。
身在常州的霍青菱,还不知道这边上朝发生的事情。
她正在思考其他县发展路线。
其他县令眼红大窑县和二桥县,写策划书的时候认真很多。
看在他们这么努力的份上,霍青菱就原谅他们之前的不作为了。
她挨个去每个县踩点,一是为了水泥路扩修,二是考察发展路线。
第一点,这几个县都得放弃种粟米,只是说换什么种的问题。
张安县和大通县适合土豆,天平县和江安县更适合红薯。
但今年新种有限,全面扩宽种植面积是不可能的。
这一事暂时放一边,霍青菱发现了新商机。
起因是她踩点张安县的时候,发现很多空旷的山上种了大片木头和野花。
这片地属于公地,因为土壤一般,价高,所以一直没有卖出去。
霍青菱看见这片地的时候,像是看到了宝藏。
这些木头可都是苏木,花是槐花,两者都可染色。
虽然不知为何这两种怎么生长在一块,但现在发现了不好好利用的话,就太浪费了。
她将张安县县令陈度叫来,说明这两种东西的用处。
“本官记得,来时看到一些百姓家里晾晒了布条。”
陈度道:“是,他们都是做来玩的。”
“愚钝!”霍青菱没好气的骂了句:“本官都提醒你了,你还在说玩玩,你不动脑的吗?”
陈度被骂了后,脑子飞速运转,迟疑道:“难道大人是想用这两种东西染布?”
霍青菱气消了一半:“还不算太蠢。”
陈度擦了额上的汗,继续问道:“大人,这染布是女人的活,不可能咱们县以后只有女人才有活干吧?那像什么样子。”
“愚不可及!”霍青菱一本书扔过去。
陈度不敢躲,这本书直接砸到他头上。
书落在地上,封面写着四个大字:染料工艺。
“苏木不仅可以用于染布,还能入药,张安县大片的苏木,说明这里是生长温床。”
“染布不仅女人可以做,男人更可以做,有钱赚能吃饱饭,谁还在意这件事究竟是男是女。”
陈度忙点头:“是,大人您说得对,是下官小肚鸡肠了。”
“陈大人,本官记得本次科考第二名便是你们县的。”她冷声警告道:“若是你还如往常一般做事潦草,本官不介意把你挪个位置。”
乌纱帽要掉了,陈度终于慌了。
“大人恕罪,请大人再给下官一个机会,下官一定会尽心尽力!”
霍青菱冷哼一声:“你记住自己今日的承诺。”
“是!”
“现在,你去召集每个里长开会,询问哪些人有染布的经验,让他们来县衙集合。”
“明白,下官这就去。”
陈度快步离开,霍青菱揉着发胀的太阳穴。
这些县令不开窍,她就只能一口一口喂饭吃,要是这还出错……
那就去死吧!
霍青菱提笔,开始写各县发展规划。
张安县染布,江安县和大通县织布造衣,天平县出货销售。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江安县和张安县相邻,这两个县要出常州必须经过天平县。
她考察过天平县,壮劳力多,培训一下以后成专门的运输队。
常州发展,离不开每个县的支持,大家团结一致,才能共同致富。
霍青菱花了一下午时间,将发展计划写得一清二楚,立刻把这几个县的县令都给叫了过来。
时间很晚了?
她都加班了,这些县令凭什么休息,都过来加班!
四个县令齐坐一堂,个个神经绷紧,生怕哪一句话没说对挨骂。
他们不敢怒不敢言,那是因为知道自己能力不行,又眼馋功绩,知道只有乖乖听话,才能得到霍青菱的指点。
“这是本官下午写得规划书,你们一起看看吧。”
四个县令将书放到烛灯下看了起来,一个个越看越兴奋,激动得眼珠子都要瞪出框了。
霍青菱好整以暇地喝着茶水醒神,等他们看完以后才发话:“本官已经给你们做了合适的发展路线,至于具体的,就得你们去写,给你们两天时间,像我写的规划书一样细致。”
这四人傻眼了,才给两天时间,这哪够啊!
霍青菱挑眉,不怒自威:“嗯?不行吗?”
四人吓得均低头告饶,齐声道:“下官遵命。”
“那就去好好写。”霍青菱摆手。
等他们走后,她悠悠然回屋睡大觉去了。
两日后。
四个县令这次总算是干了靠谱事,交上来的东西能看了。
霍青菱挨个查阅,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圈上备注。
等做完这些,单独面见每个县令,将这些不对的地方告知他们,并且表明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等弄完这些,又是一天过去。
一时间,常州每个县都热闹了起来。
大家都有了能做的事情,日子有了盼头,浑身都有劲。
正当一切走上正轨的时候,几辆豪华马车来到了常州。
王冲探出头,看到高耸巍峨的城墙的时候,情不自禁张大了嘴巴。
“这……这怎么回事。”
“王大人大惊小怪什么,让我也看看。”
随着这一句,马车内探出几个人头,他们在看到城墙的时候,均是目瞪口呆之态。
五人下车,其中一人上前摸了摸城墙壁面,随后又用手锤了锤,坚硬的墙面让他指关节破皮流血也不在乎。
“好啊,这东西好啊,若是能用到前线……”
这话一出,另外四人都沉默下来。
城门口的守卫早就注意到了这五个穿着不凡的人,见他们一直夸赞城墙,不禁挺起胸膛,脸上露出骄傲神情。
这城墙是他们常州独一份,郡守大人说了,若是这城墙好,各地都会有这样的城墙。
以后他们常州就出名了。
五个人重新上了马车,交了路引,马车缓缓入城。
一进城门,映入眼帘的是宽敞平坦的道路,马车在上面行驶都会快很多。
车夫一时间难以适应,直到一个拿着黄旗的人走上前来说道:“请靠右行驶,莫要从中穿行。”
五个官员决定下马车,好好欣赏这常州风景。
他们所见的是大窑县,经过这段时间发展,大窑县比之前修建得还要完整,简直就是大变样。
对于百姓来说,他们一日日看着改变不觉有什么,但对第一次来到大窑县的五个官员来说,那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常州,竟是这般繁盛。”王冲喃喃自语。
其他四个官员也没好哪里去,他们找不到县衙在哪,也不需问路,街边设置有路牌和地图,取一份即可。
霍青菱之前就让人找了会画图的人,教他们新地图画法,踩点常州所有县,这才将地图画好。
当然,不可能是完整的,这能看的地图只会标注官方地点,像一些重要地方,比如说新的窑厂开在哪就不会标注。
五个人如同第一次进城般,四处张望,对大窑县什么东西都好奇。
大窑县作为主县城,大街小巷摆的摊子也多,现如今名声没打出去人不多,等以后各县做好的东西卖出去,那将是别开生面的景象。
五人一路走来,下巴几乎合不上,终于到了县衙。
王冲拿出自己令牌,衙役看到后连忙去屋内禀告。
林画姚吩咐道:“去把霍大人叫来,你去将几位大人请进来,再送上来本官私藏的好茶。”
“大家都打起精神,要让朝城的官员都知道,咱们大窑县在霍大人的带领下发展得有多好!”
于是乎,五人进入衙内,就见比平日里训练得更起劲的衙役,喝的是极品好茶,吃的是从未见过的点心。
林画姚人未至声先到:“哎呀,几位大人稀客啊,远道而来辛苦了。”
五人其中一个官员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的时候,喝茶的手一顿,眼里闪过惊讶。
等看到声音本人的时候,情不自禁站了起来。
他哑声道:“画姚,你怎么在这?”
林画姚寻声看去,也愣了一秒,旋即露出笑容,拱手行礼道:“下官参见各位大人。”
他转而又对站起来的官员行礼道:“葛大人,许久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