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安北出站时,闻霁甚至还有种不真实感。
原来这就是她想来了好久的城市。
她去了贺春迟的大学,找学生借了饭卡,买了黎昼给她推荐的孜然牛肉小炒。这是食堂的招牌菜,基本每一个学生都吃过。
牛肉很筋道,味道很好。
贺春迟也吃过吗?他也会喜欢这个口味吗?
闻霁往嘴里塞饭时心想。
走过操场的时候,闻霁会想,贺春迟也在这里刷过校园跑吗?
贺春迟在这个教室自习过吗?
贺春迟在体育馆打过羽毛球吗?
贺春迟在咖啡店买过咖啡吗?
贺春迟…
贺春迟……
她沿着校园乱逛,一步一步,想要穿越时光,与那人曾在这留下的脚步重合。
她的世界再也不会有更多属于贺春迟的痕迹了。
论文见刊后,闻霁一边给最后一篇小论文收尾一边着手准备雅思。她向欧洲的几个研究所申请了岗位制博士,德国的一位老师给了她回信。薪资可观,研究方向契合,她没有拒绝的理由。
父母对她还要继续读博的事情并不十分赞成。
“都读多少年了,等你博士读出来都快30了,这么多年除了读书你就没干别的了。”
“我不管做什么迟早都会到30岁的。而且我有工资,就是相当于在工作,以后每个月我都会给你们寄钱的。”
“你觉得我们在找你要钱是吗?”
气氛变得剑拔弩张,她沉默半晌后开口:“不是,我只是想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我会过得很好。”
她曾经因为钱的事埋怨过父母,偶尔兼职结束,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宿舍还要去上第二天的早七时也会觉得委屈。所以少数的那么几次她会向妈妈流露脆弱,但妈妈只会说:“累了就辞职,你没钱了就和我们说。”
可她讨厌向别人伸手的感觉。
不论对象是谁。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接受的教育不同,家庭情况也不一样,闻霁也是后来才渐渐明白不能要求父母主动慷概,对她关怀备至。所以她开始学会不再对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耿耿于怀,并固执地想要一切都靠自己。
只要靠自己,谁也阻碍不了她想做的事。
她曾因为一万块没能去成省重点复读,即便复读后也不见得会有好结果,但连她自己都意外,那件事居然一直都是心底的一根刺。
那是无法把控自己命运的感觉。
后来她决定,再也不要尝试同样的滋味。
所以不论是经济,还是之前被别人把持的论文,她都一件一件全部拿回自己手中。
来德国的第二年,贺春迟订婚了。
闻霁比自己想象中平静。
或许一直以来她都在等待这一刻。
尘埃落定,然后放过自己。
彼时已是深秋,闻霁最喜欢的季节。梧桐叶簌簌落下,整座城市变成金色,她推开门,在咖啡店找了个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玻璃倾泻进来,包裹住全身。
今天下午她什么也不想干,就想单纯地放空、喝咖啡、晒太阳。
一只白色的猫在脚边轻轻挠闻霁的裤角,闻霁把它抱到身上。小家伙晒着太阳发出舒服的呼噜声,闻霁靠在沙发上,顺着小猫的毛,渐渐合上眼皮。
她梦见了以前的自己。
十三岁的她把头发剪得乱七八糟,贺春迟对她说:“这样也很好。”
十四岁的她侥幸站上领奖台,贺春迟真心地肯定她:“你很棒。”
十六岁,她和贺春迟一起去了市重点读高中,一起互道新年快乐,一起在雨幕中军训。
十七岁,她在光荣榜上离贺春迟越来越近。身体靠近前,先让我的名字靠近你。
二十二岁的她和贺春迟重逢,一起在雪夜里看烟花。
二十三岁的她独自去了西安,完成自己对青春的祭奠。
“我知道那些夏天,
就像你一样回不来,
我也不会再对谁满怀期待;
我知道这个世界,
每天都有太多遗憾,
所以你好,再见。”
那个横亘了整个青春的男生,以后,再也不见。
圣诞节的时候,室友拉着闻霁去柏林。
“今天勃兰登堡门有音乐表演和午夜烟火!你不就是喜欢看烟花嘛,快去快去。”
闻霁其实并没有那么喜欢烟花,只是烟花升空人声鼎沸的时候很适合思念一个人、期待一个人,但她现在似乎没有思念和期待的必要了。
“我今天还安排了Party,好多帅哥都会来,放心大部分都是中国人,绝对的有秩序好吧。亲爱的,你就去嘛。”
室友是热情的东北人,闻霁不想扫她的兴,于是应承下来:“好好好,我去我去。”
“yeah!”
天气寒冷,但出行的人仍然不少,广场上有各个小吃车和表演,闻霁和室友没逛多久便已经快午夜了。
“我们要不要回酒店啊?已经这么晚了。”闻霁缩了缩脖子,柏林的冬天真的很冷。
“着什么急,还没看烟花。等会还有party呢。对了我都差点忘了这事,你在这等我,我去旁边发消息接人。”
“要不我和你一……”闻霁话还没说完,室友已经扒开人群跑没影了。
她无奈,只得和广场上的人一起倒数。
“砰!”
红色的焰火从勃兰登堡门前发射,人群发出欢呼,各种不同的语言都在说新年快乐。
她想起某一年元旦,她也在新年的焰火下,对着别人说过新年快乐。
往事把人的心脏牵扯得隐隐作痛,闻霁垂下眼,决定不管室友先回酒店。
挤出人群时背包从肩膀滑落,闻霁正蹲下身,另一只手却先她一步捡了起来。
“谢谢。”
她接过包,抬起头向男生道谢,眼神却在看到他时顿住,再也多说不出一句话来。
男生的围巾松松垮垮地搭在脖子上,半截都裸露在空气中。
他的颈上有一颗痣。
原来这就是她想来了好久的城市。
她去了贺春迟的大学,找学生借了饭卡,买了黎昼给她推荐的孜然牛肉小炒。这是食堂的招牌菜,基本每一个学生都吃过。
牛肉很筋道,味道很好。
贺春迟也吃过吗?他也会喜欢这个口味吗?
闻霁往嘴里塞饭时心想。
走过操场的时候,闻霁会想,贺春迟也在这里刷过校园跑吗?
贺春迟在这个教室自习过吗?
贺春迟在体育馆打过羽毛球吗?
贺春迟在咖啡店买过咖啡吗?
贺春迟…
贺春迟……
她沿着校园乱逛,一步一步,想要穿越时光,与那人曾在这留下的脚步重合。
她的世界再也不会有更多属于贺春迟的痕迹了。
论文见刊后,闻霁一边给最后一篇小论文收尾一边着手准备雅思。她向欧洲的几个研究所申请了岗位制博士,德国的一位老师给了她回信。薪资可观,研究方向契合,她没有拒绝的理由。
父母对她还要继续读博的事情并不十分赞成。
“都读多少年了,等你博士读出来都快30了,这么多年除了读书你就没干别的了。”
“我不管做什么迟早都会到30岁的。而且我有工资,就是相当于在工作,以后每个月我都会给你们寄钱的。”
“你觉得我们在找你要钱是吗?”
气氛变得剑拔弩张,她沉默半晌后开口:“不是,我只是想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我会过得很好。”
她曾经因为钱的事埋怨过父母,偶尔兼职结束,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宿舍还要去上第二天的早七时也会觉得委屈。所以少数的那么几次她会向妈妈流露脆弱,但妈妈只会说:“累了就辞职,你没钱了就和我们说。”
可她讨厌向别人伸手的感觉。
不论对象是谁。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接受的教育不同,家庭情况也不一样,闻霁也是后来才渐渐明白不能要求父母主动慷概,对她关怀备至。所以她开始学会不再对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耿耿于怀,并固执地想要一切都靠自己。
只要靠自己,谁也阻碍不了她想做的事。
她曾因为一万块没能去成省重点复读,即便复读后也不见得会有好结果,但连她自己都意外,那件事居然一直都是心底的一根刺。
那是无法把控自己命运的感觉。
后来她决定,再也不要尝试同样的滋味。
所以不论是经济,还是之前被别人把持的论文,她都一件一件全部拿回自己手中。
来德国的第二年,贺春迟订婚了。
闻霁比自己想象中平静。
或许一直以来她都在等待这一刻。
尘埃落定,然后放过自己。
彼时已是深秋,闻霁最喜欢的季节。梧桐叶簌簌落下,整座城市变成金色,她推开门,在咖啡店找了个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玻璃倾泻进来,包裹住全身。
今天下午她什么也不想干,就想单纯地放空、喝咖啡、晒太阳。
一只白色的猫在脚边轻轻挠闻霁的裤角,闻霁把它抱到身上。小家伙晒着太阳发出舒服的呼噜声,闻霁靠在沙发上,顺着小猫的毛,渐渐合上眼皮。
她梦见了以前的自己。
十三岁的她把头发剪得乱七八糟,贺春迟对她说:“这样也很好。”
十四岁的她侥幸站上领奖台,贺春迟真心地肯定她:“你很棒。”
十六岁,她和贺春迟一起去了市重点读高中,一起互道新年快乐,一起在雨幕中军训。
十七岁,她在光荣榜上离贺春迟越来越近。身体靠近前,先让我的名字靠近你。
二十二岁的她和贺春迟重逢,一起在雪夜里看烟花。
二十三岁的她独自去了西安,完成自己对青春的祭奠。
“我知道那些夏天,
就像你一样回不来,
我也不会再对谁满怀期待;
我知道这个世界,
每天都有太多遗憾,
所以你好,再见。”
那个横亘了整个青春的男生,以后,再也不见。
圣诞节的时候,室友拉着闻霁去柏林。
“今天勃兰登堡门有音乐表演和午夜烟火!你不就是喜欢看烟花嘛,快去快去。”
闻霁其实并没有那么喜欢烟花,只是烟花升空人声鼎沸的时候很适合思念一个人、期待一个人,但她现在似乎没有思念和期待的必要了。
“我今天还安排了Party,好多帅哥都会来,放心大部分都是中国人,绝对的有秩序好吧。亲爱的,你就去嘛。”
室友是热情的东北人,闻霁不想扫她的兴,于是应承下来:“好好好,我去我去。”
“yeah!”
天气寒冷,但出行的人仍然不少,广场上有各个小吃车和表演,闻霁和室友没逛多久便已经快午夜了。
“我们要不要回酒店啊?已经这么晚了。”闻霁缩了缩脖子,柏林的冬天真的很冷。
“着什么急,还没看烟花。等会还有party呢。对了我都差点忘了这事,你在这等我,我去旁边发消息接人。”
“要不我和你一……”闻霁话还没说完,室友已经扒开人群跑没影了。
她无奈,只得和广场上的人一起倒数。
“砰!”
红色的焰火从勃兰登堡门前发射,人群发出欢呼,各种不同的语言都在说新年快乐。
她想起某一年元旦,她也在新年的焰火下,对着别人说过新年快乐。
往事把人的心脏牵扯得隐隐作痛,闻霁垂下眼,决定不管室友先回酒店。
挤出人群时背包从肩膀滑落,闻霁正蹲下身,另一只手却先她一步捡了起来。
“谢谢。”
她接过包,抬起头向男生道谢,眼神却在看到他时顿住,再也多说不出一句话来。
男生的围巾松松垮垮地搭在脖子上,半截都裸露在空气中。
他的颈上有一颗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