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县擦擦额头上的冷汗,咽下唾沫,道:“姑娘,上头拨下来的钱根本买不了多少粮食药草。就咱们带来的这些,下官自己还贴补了不少银两进去呢。”
“怎么可能?我……”柒络忽地顿住,轻咳一声,接着说,“我听父亲说过,朝廷拨的赈灾银怎也不至于买那一车粮食药草都不够。”
刘知县冤枉极了,抬头与柒络对视:“姑娘,下官说的都是实话,您大可向丞相大人求证。”
柒络看着面前这位小地方的知县,鬓边花白,额间沟壑纵横,眼皮垂耷着,浑浊的眼中尽显疲惫。
他们一行人中有位与她年纪相当的少男,听旁人说,这少男是刘知县的长子。
如此看来,刘知县与她父亲的岁数相差无几。她父亲尚未到知天命的年岁,倘若只看刘知县的面貌,说刘知县已近耳顺之年都不为过。
柒络将视线从刘知县身上移开,转头吩咐朝露:“叫云久找纸笔来,我这就书信一封请父亲为我解惑。”
朝露走到门前将云久叫过来,把柒络的要求说与他后回到柒络身侧。
柒络的眼角余光仍在打量刘知县,他在听到柒络要向丞相核实时长舒一口气。
她垂着眼略有所思。在刘知县第三次用袖子擦脸时,柒络开口道:“知县大人,您若是有事要忙就去吧,不必陪着了。”
刘知县微微欠身,恭敬道:“那下官就先告辞了。”
说罢,刘知县抬着步子快速离开了。
不多时,云久从观主那里寻来笔墨纸砚交给柒络,朝露将油灯拿到柒络跟前,开始为柒络磨墨。
柒络左臂撑在桌上,扶额沉思,看到正欲推门离开立即叫住他,问道:“云久,你可注意到刘知县有什么异常?”
云久刚推开一条缝又将门合上,回身答话:“不曾。莫说刘知县,他身边的人都是安分守己,没什么小动作。”
“嗯。”柒络静静地坐着,右手有规律地轻击桌面,片刻后她再次开口,“继续看牢他,若有异常就记下来,找机会告诉我。”
“是,属下告退。”云久行了个作揖礼,转身离开。
屋中重新归于寂静,唯余少女的葱指与桌面碰撞发出的清脆响声和磨墨的沙沙声。
朝露磨好墨后,柒络自己展开信纸,提笔沾墨试过后,重新拿张空白信纸开始写信。
柒络写信时,外头的夕阳已经染红了半边苍穹。刘知县派人送来饭菜,柒络将写好的信晾在一边,等着朝露布菜。
饭菜的样式很简单,白粥配上清炒菘菜。朝露先试过菘菜和粥,确定没问题才端到柒络面前:“姑娘试试看,若是吃不惯我再想办法给你做些。”
柒络眼睛亮亮的,招呼朝露坐下一起用饭。柒络先尝了菘菜,味道还好,未到难以下咽的地步她都可以接受。
“说来,寻常百姓都是这样吃,还是因着水患才只能吃这些?”没有汤匙,柒络端着粥碗边吹边等朝露回答。
朝露也是端着碗,咽下嘴里的饭菜,回道:“这饭菜说不准是特意为你做的,平素能这样吃的人家已经是家境不错。何况如今大家伙都挤在这碧霄观里,有的吃已是不易,哪还指望能吃上一菜一粥?”
“当真?不若我们出去瞧瞧那些百姓吃的什么?”柒络觉得吹得差不多了,喝了一大口,烫得眯起眼,放下碗,用手使劲往嘴里扇风,赶快咽了下去。
“烫就慢些喝。”朝露叹气道,“不是说了,你要离人远些。”
“怎么好似我是什么妖魔鬼怪。”柒络笑着轻咳一声,换了说话的语调,作出训斥旁人的模样,指着那碟菘菜道,“我可瞧着你呢,休想出去伤人!”
朝露原本皱着眉看柒络表演,实在是忍俊不禁:“得亏是没有旁人,叫人看见多不像话。”
柒络端起碗接着吹凉,不满地抱怨:“姐姐,你干嘛学杜妈妈说话?”
朝露正愁如何叫柒络忘了去看外头难民吃的什么,脑中灵光一现,打算逗逗柒络。
只见朝露放下碗筷,一本正经问:“你从前是不是说不在你长辈跟前时,我便可将你视作亲妹妹?”
“嗯。”柒络说完小口绕着碗沿喝粥,总算是没再被烫到。
她确实说过这话。
朝露才做她的丫鬟时总黑着脸,说话直来直去,惹了不少麻烦。
在丞相府就罢了,在宫里朝露犯了错都是柒络揽到自己身上代为受过。如若不然,朝露的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因着这些经历,她俩的关系愈发好。某次柒络去浔阳时就告诉朝露:“若是没有长辈盯着,你便当我是你妹妹,也别叫什么‘小姐’了。”
此后,朝露都是唤柒络“姑娘”。杜妈妈曾为此找过朝露,朝露不肯改口,杜妈妈便不再管了。
朝露轻笑,道:“好。既如此,姐姐说你两句还有错了?”
柒络瞥了一眼朝露,嗔道:“我又不是真傻。你这样强词夺理,我可要收回从前的话了。”
朝露学着柒络撒娇的语气说道:“姑娘你变小气了,从前你都不会计较的。”
柒络觉得好气又好笑:“哪有,我这会儿不也没说你什么嘛。”
主仆两个互相打趣着吃完饭。朝露将碗筷收拾起来,柒络将书信仔细装进信笺中,带了出去。
这屋子是临时给刘知县处理公务用的。柒络为了震慑刘知县反倒将他赶出去了。
观主在刘知县的吩咐下,安排人给柒络四人空出来两间屋子住。碗筷被观里的弟子端走了,另有一名弟子在门外等着柒络出来,带去她的住处。
江天唯与云久的房间离柒络的房间很近。柒络去了许久不回,江天唯不方便去找她,一直在屋顶等着,顺便熟悉道观院落排布。
弟子将柒络和朝露送到屋子里后没多做停留,江天唯目送弟子走远才下来去敲柒络的房门。
朝露开门将人请进屋。柒络原本坐在床边,瞧见来者欢欢喜喜地起身:“天唯哥哥。”
朝露站在门口保持关门的动作背对着他们咳嗽一声。柒络看了一眼,还是给江天唯投怀送抱,环住他的腰探头道:“这会儿又没有外人。”
江天唯低笑着揉揉柒络的头,搂着她往桌边走。柒络看到桌上的信,从他怀里出来,把信拿给朝露:“天唯哥哥在我这边,劳烦姐姐把信给云久,让他下山找人送去京城。”
“那我替他看着人。”朝露接过信,对江天唯道,“江公子,我不在的时候,劳烦你多多留心姑娘这边。”
柒络回到桌边,拉着江天唯坐下。江天唯没忘回朝露:“好,你不必担心。”
有了江天唯的承诺,朝露这才推门出去。
江天唯环视整屋子,陈设简单倒是打扫得干干净净。那弟子一走,朝露手脚麻利就将柒络的床榻铺好了。
他的视线最后落到眼前的小姑娘身上:“朝露不在,你可否能照顾好自己?”
柒络一撩头发,不满地反问:“哥哥,你瞧我如今几岁了?”
江天唯有些不确定柒络的用意,试探道:“二八年岁?”
她抱着胸:“你也知道我并非小娃娃,何须这般挂念。”
“原来我们家七小姐已经不是小姑娘了。”江天唯笑道,“大姑娘吃药也要酥糖吗?”
有她时,他总要留一分视线在她身上。她苦着张脸吃药丸的模样毫无意外地被他看在眼里。
柒络恼羞成怒,换坐到他腿上,捏着他的脸问:“你敢取笑我?”
“不敢了,姑娘,饶了我吧。”江天唯揽着她,说着求饶的话,脸上笑意反而更甚。
随后他问起众人商议过后她仍在屋里做什么。她简明扼要地复述一遍,掰着手指细细算着刘知县那车粮食药草的价钱,顺带提一嘴自己的困惑之处。
这等事江天唯不好评判,应付几句也就没再继续问。
柒络记起朝露说她们吃的和旁人不一样,问他:“哥哥晚饭吃了什么。”
“菘菜和米粥。”他把手放在她的腹部,担忧地问,“你没吃晚饭吗?”
“吃过了。”她想着兴许刘知县给他们四人准备的一样的吃食。
仲夏的天,连续几日阴雨不断,空气又潮又热。男子滚烫的体温似乎可以灼伤她,隔着衣物都能感受到他手掌的温度。
她不自在地站起来回到方才的位子上:“哥哥可有瞧见旁人吃的什么?那些百姓和我们可一样?”
这丫头怕热。他早料到她会躲开,身上是轻松了不少,心中却空了一块。他只是无奈地笑笑,回她:“哪能一样?我们三人可都是沾了你的光。”
被朝露说中了。
柒络失望地垂着头。
江天唯没想到她这样多愁善感,赶忙补充道:“也差不了多少,他们吃的蒸饼和菘菜汤。”
“是吗?如此甚好。”柒络勉强地笑笑,思绪纷乱。
她再不愿意承认也不得不认清现实。
在世人眼里,人是有三六九等的。
她被视为“高处的人”。
就像这场水患,山下的人没了家园,祈求山上的人给他们一个容身之所;地方上受灾,盼望着京城的补助。
她象征着京城。
然而她与那些避难的百姓有什么分别?她甚至比他们还要娇弱,来之前还要吃下防疫病的药丸以免患病。
真是怪事,六月的天,她竟冷得打了个寒颤。
“怎么可能?我……”柒络忽地顿住,轻咳一声,接着说,“我听父亲说过,朝廷拨的赈灾银怎也不至于买那一车粮食药草都不够。”
刘知县冤枉极了,抬头与柒络对视:“姑娘,下官说的都是实话,您大可向丞相大人求证。”
柒络看着面前这位小地方的知县,鬓边花白,额间沟壑纵横,眼皮垂耷着,浑浊的眼中尽显疲惫。
他们一行人中有位与她年纪相当的少男,听旁人说,这少男是刘知县的长子。
如此看来,刘知县与她父亲的岁数相差无几。她父亲尚未到知天命的年岁,倘若只看刘知县的面貌,说刘知县已近耳顺之年都不为过。
柒络将视线从刘知县身上移开,转头吩咐朝露:“叫云久找纸笔来,我这就书信一封请父亲为我解惑。”
朝露走到门前将云久叫过来,把柒络的要求说与他后回到柒络身侧。
柒络的眼角余光仍在打量刘知县,他在听到柒络要向丞相核实时长舒一口气。
她垂着眼略有所思。在刘知县第三次用袖子擦脸时,柒络开口道:“知县大人,您若是有事要忙就去吧,不必陪着了。”
刘知县微微欠身,恭敬道:“那下官就先告辞了。”
说罢,刘知县抬着步子快速离开了。
不多时,云久从观主那里寻来笔墨纸砚交给柒络,朝露将油灯拿到柒络跟前,开始为柒络磨墨。
柒络左臂撑在桌上,扶额沉思,看到正欲推门离开立即叫住他,问道:“云久,你可注意到刘知县有什么异常?”
云久刚推开一条缝又将门合上,回身答话:“不曾。莫说刘知县,他身边的人都是安分守己,没什么小动作。”
“嗯。”柒络静静地坐着,右手有规律地轻击桌面,片刻后她再次开口,“继续看牢他,若有异常就记下来,找机会告诉我。”
“是,属下告退。”云久行了个作揖礼,转身离开。
屋中重新归于寂静,唯余少女的葱指与桌面碰撞发出的清脆响声和磨墨的沙沙声。
朝露磨好墨后,柒络自己展开信纸,提笔沾墨试过后,重新拿张空白信纸开始写信。
柒络写信时,外头的夕阳已经染红了半边苍穹。刘知县派人送来饭菜,柒络将写好的信晾在一边,等着朝露布菜。
饭菜的样式很简单,白粥配上清炒菘菜。朝露先试过菘菜和粥,确定没问题才端到柒络面前:“姑娘试试看,若是吃不惯我再想办法给你做些。”
柒络眼睛亮亮的,招呼朝露坐下一起用饭。柒络先尝了菘菜,味道还好,未到难以下咽的地步她都可以接受。
“说来,寻常百姓都是这样吃,还是因着水患才只能吃这些?”没有汤匙,柒络端着粥碗边吹边等朝露回答。
朝露也是端着碗,咽下嘴里的饭菜,回道:“这饭菜说不准是特意为你做的,平素能这样吃的人家已经是家境不错。何况如今大家伙都挤在这碧霄观里,有的吃已是不易,哪还指望能吃上一菜一粥?”
“当真?不若我们出去瞧瞧那些百姓吃的什么?”柒络觉得吹得差不多了,喝了一大口,烫得眯起眼,放下碗,用手使劲往嘴里扇风,赶快咽了下去。
“烫就慢些喝。”朝露叹气道,“不是说了,你要离人远些。”
“怎么好似我是什么妖魔鬼怪。”柒络笑着轻咳一声,换了说话的语调,作出训斥旁人的模样,指着那碟菘菜道,“我可瞧着你呢,休想出去伤人!”
朝露原本皱着眉看柒络表演,实在是忍俊不禁:“得亏是没有旁人,叫人看见多不像话。”
柒络端起碗接着吹凉,不满地抱怨:“姐姐,你干嘛学杜妈妈说话?”
朝露正愁如何叫柒络忘了去看外头难民吃的什么,脑中灵光一现,打算逗逗柒络。
只见朝露放下碗筷,一本正经问:“你从前是不是说不在你长辈跟前时,我便可将你视作亲妹妹?”
“嗯。”柒络说完小口绕着碗沿喝粥,总算是没再被烫到。
她确实说过这话。
朝露才做她的丫鬟时总黑着脸,说话直来直去,惹了不少麻烦。
在丞相府就罢了,在宫里朝露犯了错都是柒络揽到自己身上代为受过。如若不然,朝露的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因着这些经历,她俩的关系愈发好。某次柒络去浔阳时就告诉朝露:“若是没有长辈盯着,你便当我是你妹妹,也别叫什么‘小姐’了。”
此后,朝露都是唤柒络“姑娘”。杜妈妈曾为此找过朝露,朝露不肯改口,杜妈妈便不再管了。
朝露轻笑,道:“好。既如此,姐姐说你两句还有错了?”
柒络瞥了一眼朝露,嗔道:“我又不是真傻。你这样强词夺理,我可要收回从前的话了。”
朝露学着柒络撒娇的语气说道:“姑娘你变小气了,从前你都不会计较的。”
柒络觉得好气又好笑:“哪有,我这会儿不也没说你什么嘛。”
主仆两个互相打趣着吃完饭。朝露将碗筷收拾起来,柒络将书信仔细装进信笺中,带了出去。
这屋子是临时给刘知县处理公务用的。柒络为了震慑刘知县反倒将他赶出去了。
观主在刘知县的吩咐下,安排人给柒络四人空出来两间屋子住。碗筷被观里的弟子端走了,另有一名弟子在门外等着柒络出来,带去她的住处。
江天唯与云久的房间离柒络的房间很近。柒络去了许久不回,江天唯不方便去找她,一直在屋顶等着,顺便熟悉道观院落排布。
弟子将柒络和朝露送到屋子里后没多做停留,江天唯目送弟子走远才下来去敲柒络的房门。
朝露开门将人请进屋。柒络原本坐在床边,瞧见来者欢欢喜喜地起身:“天唯哥哥。”
朝露站在门口保持关门的动作背对着他们咳嗽一声。柒络看了一眼,还是给江天唯投怀送抱,环住他的腰探头道:“这会儿又没有外人。”
江天唯低笑着揉揉柒络的头,搂着她往桌边走。柒络看到桌上的信,从他怀里出来,把信拿给朝露:“天唯哥哥在我这边,劳烦姐姐把信给云久,让他下山找人送去京城。”
“那我替他看着人。”朝露接过信,对江天唯道,“江公子,我不在的时候,劳烦你多多留心姑娘这边。”
柒络回到桌边,拉着江天唯坐下。江天唯没忘回朝露:“好,你不必担心。”
有了江天唯的承诺,朝露这才推门出去。
江天唯环视整屋子,陈设简单倒是打扫得干干净净。那弟子一走,朝露手脚麻利就将柒络的床榻铺好了。
他的视线最后落到眼前的小姑娘身上:“朝露不在,你可否能照顾好自己?”
柒络一撩头发,不满地反问:“哥哥,你瞧我如今几岁了?”
江天唯有些不确定柒络的用意,试探道:“二八年岁?”
她抱着胸:“你也知道我并非小娃娃,何须这般挂念。”
“原来我们家七小姐已经不是小姑娘了。”江天唯笑道,“大姑娘吃药也要酥糖吗?”
有她时,他总要留一分视线在她身上。她苦着张脸吃药丸的模样毫无意外地被他看在眼里。
柒络恼羞成怒,换坐到他腿上,捏着他的脸问:“你敢取笑我?”
“不敢了,姑娘,饶了我吧。”江天唯揽着她,说着求饶的话,脸上笑意反而更甚。
随后他问起众人商议过后她仍在屋里做什么。她简明扼要地复述一遍,掰着手指细细算着刘知县那车粮食药草的价钱,顺带提一嘴自己的困惑之处。
这等事江天唯不好评判,应付几句也就没再继续问。
柒络记起朝露说她们吃的和旁人不一样,问他:“哥哥晚饭吃了什么。”
“菘菜和米粥。”他把手放在她的腹部,担忧地问,“你没吃晚饭吗?”
“吃过了。”她想着兴许刘知县给他们四人准备的一样的吃食。
仲夏的天,连续几日阴雨不断,空气又潮又热。男子滚烫的体温似乎可以灼伤她,隔着衣物都能感受到他手掌的温度。
她不自在地站起来回到方才的位子上:“哥哥可有瞧见旁人吃的什么?那些百姓和我们可一样?”
这丫头怕热。他早料到她会躲开,身上是轻松了不少,心中却空了一块。他只是无奈地笑笑,回她:“哪能一样?我们三人可都是沾了你的光。”
被朝露说中了。
柒络失望地垂着头。
江天唯没想到她这样多愁善感,赶忙补充道:“也差不了多少,他们吃的蒸饼和菘菜汤。”
“是吗?如此甚好。”柒络勉强地笑笑,思绪纷乱。
她再不愿意承认也不得不认清现实。
在世人眼里,人是有三六九等的。
她被视为“高处的人”。
就像这场水患,山下的人没了家园,祈求山上的人给他们一个容身之所;地方上受灾,盼望着京城的补助。
她象征着京城。
然而她与那些避难的百姓有什么分别?她甚至比他们还要娇弱,来之前还要吃下防疫病的药丸以免患病。
真是怪事,六月的天,她竟冷得打了个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