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浆豆腐
突然听到叶云昭提及此事,孙宁脸色忽地一红,想起了上次在山里遇到的男人。
彼时她结结巴巴地告诉男人,坑是用来杀/人的,可那人好似没听到般,将她拉了上来。
但男人身旁的巨狼眸光闪动,吓得孙宁不敢走动,男人一言不发,低头拍了拍巨狼的脖颈,低声狼嚎了一声,巨狼竟颇有灵性地离开了。
那人言语冷淡:“我送你下山。”
孙宁不想与他有所交集,拒绝道:“不……不用,我知道如何下山。”
“走吧。”男人不容置疑地拉了拉她的胳膊。
如今深秋,山上少了许多食物,保不准白日也会有野兽横行。
孙宁走的慢,落在男人身后,期间她大着胆子,同男人道:“方才的大坑……你可否当作从未见过?”
孙宁耐心等了许久,男人却一言不发,她偷偷摸摸冲着他的背呲牙咧嘴,二人就这么一路无言地往山下走。
只是还未走多远,孙宁就觉着自己左脚脚踝处一阵刺痛,山中杂草灌木奇多,她并未声张。
等她头晕摔到男人身上时,樱唇发乌,头晕眼花。
那人惊道:“你被蛇咬了!你不知道么!”
他言语带着指责,但动作很快,迅速将她扶到粗壮的大树旁,直接脱了她的鞋袜,左脚如今偷着隐隐的黑紫色。
直到此时,孙宁才知道,方才那一阵刺痛,是蛇。
她曾听闻,被毒蛇咬后,要么砍掉被咬的地方,要么等死。
孙宁越想越怕,再加上头昏沉沉的,自以为命不久矣:“我……我是不是……要死了……”
但她话还没有说完,只见男人双手抬起她的左脚,低头伏了下去。
紧接着,孙宁只觉得自己左脚踝有些许湿润触感,彼时蛇毒上涌,她已是头晕眼花,昏昏沉沉中后知后觉道:男人在吸蛇毒。
虽说寻常百姓少有男女大防,但光秃秃的脚被他抬着吮吸的动作实在荒唐,幸好是在深山之中,无论如何也不会被旁人瞧见。
紫红色的蛇毒被男人一点点吸出,统统吐在一旁,孙宁昏昏沉沉地靠着大树,男人将毒血吸出后,从灌木丛中寻了些治蛇毒的草药。
男人将草药塞进嘴里使劲嚼了几下,苦涩味在嘴里蔓延,接着他将口中的草药轻敷在伤口处。
“呲啦”一声,男人从衣摆处撕下一根布条,伤口处理妥帖后,他才背过身去,弯腰将孙宁背了起来。
不知是蛇毒已被吸走的缘故,还是草药的缘故,孙宁渐渐有了神智,惊觉自己正趴在宽阔坚硬的脊背上。
“你醒了?”男人有所察觉。
“是……我……”
“你家在哪里?”男人已经背着她顺着方才离开的方向走了许久。
孙宁抬头瞧了瞧:“我家住在陵南县,顺着这条路一直走就是……”
“陵南县……”男人喃喃道。
“你说什么?”孙宁只隐约听见他好似说了些什么。
“无事。”
清醒后的孙宁不大好意思地趴在他身上,良久,低声道:“谢谢你……”
眼下正坐在对面的叶云昭抬手在孙宁眼前猛地晃了几下,猛地开口:“你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闻言,孙宁猛地回神,才发现自己竟当着叶县令的面回忆先前的事情,她脸色微红,垂目道:“没……没什么……”
“我问你这伤是怎么弄的?不打紧了罢?”叶云昭只顾着去看她的伤势。
孙宁见她未察觉自己不妥,心里松了口气,解释道:“是我自己不小心……不过如今已经没有旁的事情了,你别担心了。”
叶云昭点了点她的额头:“你说的轻巧,我怎能不担心?”
孙宁抬头笑了笑,并未主动提及前几日在山中遇见那个神秘男人。
而后叶云昭确认她当真无事后,才离开。
*
次日清晨。
叶云昭将自己先前晒干的茱萸带在了身上,往西乡走去。
茱萸味怪,算得上是辣椒的替代品,包浆豆腐沾辣椒是最好吃的了。
叶云昭满心期待地进了翠花娘子家,天色尚早,翠花娘子正忙着用箬叶包住刚做好的水晶糕。
绿叶包裹着的水晶糕,一个个整齐地码放在竹筐中,再一筐筐送上了如意楼运货的牛车。
只听见翠花娘子对着那位接货的小厮道:“小兄弟,麻烦你今日回去后同你们东家讲一下,时节过了,往后不出水晶糕了,若是还要,得等到明年五月份了。”
等她送走如意楼的人后,才腾出工夫,笑着招待叶云昭:“师父,快来屋里。”
但叶云昭眼下满脑子想的都是豆腐,她挑了挑眉,冲着后院灶屋的方向努了努下巴。
翠花娘子不明所以地眨了眨眼睛,然后迅速反应,抬手猛拍了下自己的脑门:“差点忘了!豆腐还在水里泡着呐!”
二人快步往后院灶屋走去,叶云昭笑道:“泡着也不碍事。”
泡了一夜的薄豆腐片依旧是淡淡的奶黄色,依旧带着淡淡的豆香。
叶云昭净了手后把自己带来的干净纱布平铺在木盖上,用手把一个个软嫩无比的豆腐片从水中捞出来,整齐地码放在纱布上。
接着,她又从怀里探出一方干净的纱布,铺在豆腐上后,轻轻地擦拭着,直到豆腐表面再无水分,最后放在通风处晾了约莫一柱香的工夫。
叶云昭抬头看了一眼好奇的翠花娘子道:“这个吃食需要油炸。”
油炸过分麻烦,还相当浪费熬好的猪油。
翠花娘子看了一眼一旁摆放的“怪味豆腐”,咬了咬牙,狠了狠心,才舍得把猪油拿出来。
叶云昭将猪油倒进锅里,等油热了,她才将豆腐一片片地送了进去。
因着油热,豆腐们很快彼此相连,好似粘在了一起。一旁站着的翠花娘子生出几分焦急,生怕浪费了小半锅猪油,急忙想把筷子伸进油锅里。
“诶?万万不可。”叶云昭眼疾手快,抄起筷子,死死地卡住了另一双正欲下锅的筷子。
翠花娘子不明所以地看着她,焦急道:“师父你快瞧瞧,都粘在一起了。”
叶云昭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你莫要着急,你再好好看看。”
不大一会儿后,刚才还难舍难分的豆腐们个个被炸得金黄酥脆,哪里还有粘锅的架势?
叶云昭用竹漏捞了起来,控了控油后,统统倒进了陶盘中,做完这一切她并未主动唤翠花娘子品尝,反倒是在陶盘一侧撒了些盐粒和磨好的茱萸粉。
“你尝尝。”
翠花娘子看着盘子里金黄色的豆腐片,实在瞧不出什么新奇,更何况这可是用猪油炸过呐!
油炸的能不好吃嘛……
她虽这般想着,还是颇给面子地夹起一块,送进嘴里。
“呀……唔……”翠花娘子眼睛一亮,惊叹了一声,嘴里的豆腐差点滑落,她又忙闭上嘴,十分享受地嚼了嚼。
待豆腐彻底进了肚,她才惊喜道:“师父!这是什么好东西!怎地外皮酥脆,内里却比豆花还要嫩!只恨不得直接滑进嗓子眼!”
叶云昭见她反应,自然知晓成了,也笑道:“还能是什么好东西,不就是豆腐嘛。”
“实在好吃!实在好吃!”翠花娘子迫不及待地又夹起一块往嘴里送。
叶云昭指了指一旁的盐粒和茱萸粉,提醒道:“你蘸着尝尝,味道如何?”
方才一入口是酥脆和滑嫩两个极致,先前的碱味儿也没了,只剩下淡淡的豆香味。如今沾了盐粒和茱萸粉的豆腐,咸辣两种滋味相辅相成,又配以酥脆滑嫩的口感,嘴里滋味实在丰富,好吃的她竟腾不出嘴说话。
“如何?”叶云昭追问道。
“好吃!”翠花娘子惊喜道,“师父实在聪慧!我这堆卖不出价钱的怪味豆腐总算有出路了!只是不知这好东西可有名字?”
“包浆豆腐。”
“包——浆——豆——腐——”
翠花娘子反复品味着这四个字,豆腐里头滑嫩的真比得上豆浆,酥脆的外壳包着里头滑嫩的豆花浆,不就是“包浆”么!
“好名字!包浆豆腐……实在好吃……”
叶云昭看着她又往嘴里送,脸上露出些许笑意,其实要说真正的包浆豆腐,那必得提到上辈子去过的云南,听说云南有特色“酸水”,因此做的包浆豆腐堪称天下一绝。
她如今做的这些,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也就能诓诓古代人了。
*
这几日叶云昭难得的清闲,菌种下了,豆腐问题解决了,县学的童生们日日欢喜诵读,脑子灵活的姑娘也有一两人做些吃食让家里人叫卖……初冬的陵南县气温又降了些,却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不过自从那日后,叶云昭竟再也没有见过陈靖山。
她今日照例在院里的泥火盆里烤火,却从韩县丞口中得知:岳州城来了位新知府。
据说这位知府年少入仕,也如原身一样,初入仕就被远调做县令。不过与原身不同的是,这位知府是远调到了江南做县令。
富饶的江南县县令。
如此便是重用的意思了,江南乃鱼米之乡,人灵地杰,是个谋仕途、出政绩的好地方。不出叶云昭所料,这位知府在江南县短短四年后,已坐到了从七品分巡监察御史的位置。
眼下忽地被调来岳州城,以叶云昭所见,一是年关不好下派官员,便让此人做个暂时知府;二则是让他暗查朝廷命官被杀一事,若是找出了真凶,只怕明年便能升成京官了。
此事叶云昭并未放在心上,只当是个笑话听了。
彼时她结结巴巴地告诉男人,坑是用来杀/人的,可那人好似没听到般,将她拉了上来。
但男人身旁的巨狼眸光闪动,吓得孙宁不敢走动,男人一言不发,低头拍了拍巨狼的脖颈,低声狼嚎了一声,巨狼竟颇有灵性地离开了。
那人言语冷淡:“我送你下山。”
孙宁不想与他有所交集,拒绝道:“不……不用,我知道如何下山。”
“走吧。”男人不容置疑地拉了拉她的胳膊。
如今深秋,山上少了许多食物,保不准白日也会有野兽横行。
孙宁走的慢,落在男人身后,期间她大着胆子,同男人道:“方才的大坑……你可否当作从未见过?”
孙宁耐心等了许久,男人却一言不发,她偷偷摸摸冲着他的背呲牙咧嘴,二人就这么一路无言地往山下走。
只是还未走多远,孙宁就觉着自己左脚脚踝处一阵刺痛,山中杂草灌木奇多,她并未声张。
等她头晕摔到男人身上时,樱唇发乌,头晕眼花。
那人惊道:“你被蛇咬了!你不知道么!”
他言语带着指责,但动作很快,迅速将她扶到粗壮的大树旁,直接脱了她的鞋袜,左脚如今偷着隐隐的黑紫色。
直到此时,孙宁才知道,方才那一阵刺痛,是蛇。
她曾听闻,被毒蛇咬后,要么砍掉被咬的地方,要么等死。
孙宁越想越怕,再加上头昏沉沉的,自以为命不久矣:“我……我是不是……要死了……”
但她话还没有说完,只见男人双手抬起她的左脚,低头伏了下去。
紧接着,孙宁只觉得自己左脚踝有些许湿润触感,彼时蛇毒上涌,她已是头晕眼花,昏昏沉沉中后知后觉道:男人在吸蛇毒。
虽说寻常百姓少有男女大防,但光秃秃的脚被他抬着吮吸的动作实在荒唐,幸好是在深山之中,无论如何也不会被旁人瞧见。
紫红色的蛇毒被男人一点点吸出,统统吐在一旁,孙宁昏昏沉沉地靠着大树,男人将毒血吸出后,从灌木丛中寻了些治蛇毒的草药。
男人将草药塞进嘴里使劲嚼了几下,苦涩味在嘴里蔓延,接着他将口中的草药轻敷在伤口处。
“呲啦”一声,男人从衣摆处撕下一根布条,伤口处理妥帖后,他才背过身去,弯腰将孙宁背了起来。
不知是蛇毒已被吸走的缘故,还是草药的缘故,孙宁渐渐有了神智,惊觉自己正趴在宽阔坚硬的脊背上。
“你醒了?”男人有所察觉。
“是……我……”
“你家在哪里?”男人已经背着她顺着方才离开的方向走了许久。
孙宁抬头瞧了瞧:“我家住在陵南县,顺着这条路一直走就是……”
“陵南县……”男人喃喃道。
“你说什么?”孙宁只隐约听见他好似说了些什么。
“无事。”
清醒后的孙宁不大好意思地趴在他身上,良久,低声道:“谢谢你……”
眼下正坐在对面的叶云昭抬手在孙宁眼前猛地晃了几下,猛地开口:“你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闻言,孙宁猛地回神,才发现自己竟当着叶县令的面回忆先前的事情,她脸色微红,垂目道:“没……没什么……”
“我问你这伤是怎么弄的?不打紧了罢?”叶云昭只顾着去看她的伤势。
孙宁见她未察觉自己不妥,心里松了口气,解释道:“是我自己不小心……不过如今已经没有旁的事情了,你别担心了。”
叶云昭点了点她的额头:“你说的轻巧,我怎能不担心?”
孙宁抬头笑了笑,并未主动提及前几日在山中遇见那个神秘男人。
而后叶云昭确认她当真无事后,才离开。
*
次日清晨。
叶云昭将自己先前晒干的茱萸带在了身上,往西乡走去。
茱萸味怪,算得上是辣椒的替代品,包浆豆腐沾辣椒是最好吃的了。
叶云昭满心期待地进了翠花娘子家,天色尚早,翠花娘子正忙着用箬叶包住刚做好的水晶糕。
绿叶包裹着的水晶糕,一个个整齐地码放在竹筐中,再一筐筐送上了如意楼运货的牛车。
只听见翠花娘子对着那位接货的小厮道:“小兄弟,麻烦你今日回去后同你们东家讲一下,时节过了,往后不出水晶糕了,若是还要,得等到明年五月份了。”
等她送走如意楼的人后,才腾出工夫,笑着招待叶云昭:“师父,快来屋里。”
但叶云昭眼下满脑子想的都是豆腐,她挑了挑眉,冲着后院灶屋的方向努了努下巴。
翠花娘子不明所以地眨了眨眼睛,然后迅速反应,抬手猛拍了下自己的脑门:“差点忘了!豆腐还在水里泡着呐!”
二人快步往后院灶屋走去,叶云昭笑道:“泡着也不碍事。”
泡了一夜的薄豆腐片依旧是淡淡的奶黄色,依旧带着淡淡的豆香。
叶云昭净了手后把自己带来的干净纱布平铺在木盖上,用手把一个个软嫩无比的豆腐片从水中捞出来,整齐地码放在纱布上。
接着,她又从怀里探出一方干净的纱布,铺在豆腐上后,轻轻地擦拭着,直到豆腐表面再无水分,最后放在通风处晾了约莫一柱香的工夫。
叶云昭抬头看了一眼好奇的翠花娘子道:“这个吃食需要油炸。”
油炸过分麻烦,还相当浪费熬好的猪油。
翠花娘子看了一眼一旁摆放的“怪味豆腐”,咬了咬牙,狠了狠心,才舍得把猪油拿出来。
叶云昭将猪油倒进锅里,等油热了,她才将豆腐一片片地送了进去。
因着油热,豆腐们很快彼此相连,好似粘在了一起。一旁站着的翠花娘子生出几分焦急,生怕浪费了小半锅猪油,急忙想把筷子伸进油锅里。
“诶?万万不可。”叶云昭眼疾手快,抄起筷子,死死地卡住了另一双正欲下锅的筷子。
翠花娘子不明所以地看着她,焦急道:“师父你快瞧瞧,都粘在一起了。”
叶云昭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你莫要着急,你再好好看看。”
不大一会儿后,刚才还难舍难分的豆腐们个个被炸得金黄酥脆,哪里还有粘锅的架势?
叶云昭用竹漏捞了起来,控了控油后,统统倒进了陶盘中,做完这一切她并未主动唤翠花娘子品尝,反倒是在陶盘一侧撒了些盐粒和磨好的茱萸粉。
“你尝尝。”
翠花娘子看着盘子里金黄色的豆腐片,实在瞧不出什么新奇,更何况这可是用猪油炸过呐!
油炸的能不好吃嘛……
她虽这般想着,还是颇给面子地夹起一块,送进嘴里。
“呀……唔……”翠花娘子眼睛一亮,惊叹了一声,嘴里的豆腐差点滑落,她又忙闭上嘴,十分享受地嚼了嚼。
待豆腐彻底进了肚,她才惊喜道:“师父!这是什么好东西!怎地外皮酥脆,内里却比豆花还要嫩!只恨不得直接滑进嗓子眼!”
叶云昭见她反应,自然知晓成了,也笑道:“还能是什么好东西,不就是豆腐嘛。”
“实在好吃!实在好吃!”翠花娘子迫不及待地又夹起一块往嘴里送。
叶云昭指了指一旁的盐粒和茱萸粉,提醒道:“你蘸着尝尝,味道如何?”
方才一入口是酥脆和滑嫩两个极致,先前的碱味儿也没了,只剩下淡淡的豆香味。如今沾了盐粒和茱萸粉的豆腐,咸辣两种滋味相辅相成,又配以酥脆滑嫩的口感,嘴里滋味实在丰富,好吃的她竟腾不出嘴说话。
“如何?”叶云昭追问道。
“好吃!”翠花娘子惊喜道,“师父实在聪慧!我这堆卖不出价钱的怪味豆腐总算有出路了!只是不知这好东西可有名字?”
“包浆豆腐。”
“包——浆——豆——腐——”
翠花娘子反复品味着这四个字,豆腐里头滑嫩的真比得上豆浆,酥脆的外壳包着里头滑嫩的豆花浆,不就是“包浆”么!
“好名字!包浆豆腐……实在好吃……”
叶云昭看着她又往嘴里送,脸上露出些许笑意,其实要说真正的包浆豆腐,那必得提到上辈子去过的云南,听说云南有特色“酸水”,因此做的包浆豆腐堪称天下一绝。
她如今做的这些,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也就能诓诓古代人了。
*
这几日叶云昭难得的清闲,菌种下了,豆腐问题解决了,县学的童生们日日欢喜诵读,脑子灵活的姑娘也有一两人做些吃食让家里人叫卖……初冬的陵南县气温又降了些,却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不过自从那日后,叶云昭竟再也没有见过陈靖山。
她今日照例在院里的泥火盆里烤火,却从韩县丞口中得知:岳州城来了位新知府。
据说这位知府年少入仕,也如原身一样,初入仕就被远调做县令。不过与原身不同的是,这位知府是远调到了江南做县令。
富饶的江南县县令。
如此便是重用的意思了,江南乃鱼米之乡,人灵地杰,是个谋仕途、出政绩的好地方。不出叶云昭所料,这位知府在江南县短短四年后,已坐到了从七品分巡监察御史的位置。
眼下忽地被调来岳州城,以叶云昭所见,一是年关不好下派官员,便让此人做个暂时知府;二则是让他暗查朝廷命官被杀一事,若是找出了真凶,只怕明年便能升成京官了。
此事叶云昭并未放在心上,只当是个笑话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