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篇19
武则天身旁的狄仁杰缓缓咀嚼着“定海神针”四个字,对天女口中的战神来了兴趣。
听起来这位戚将军深受百姓爱戴,是一位威望不逊于岳飞的名将。
帝王薄情,手握重权的将领总是难以善忠,他听了这么多,只有卫青是个例外,这位戚将军会是一个新例子吗?
天女一如既往地率先介绍起戚继光的出生背景:【戚继光,字元敬,山东蓬莱人。戚继光的祖上戚祥是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开国大将军,在洪武十四年远征云南时壮烈牺牲,明太祖朱元璋念着好兄弟的功德,授予戚祥的儿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
戚家治军严明,良好的家风给戚继光内心打下了爱国为民的种子,他自小精通文义,十七岁父亲病逝后,他继承了登州指挥佥事。
嘉靖二十九年,戚继光前往京城考武举。】
人们对戚继光厉害的家世背景反应良好,或者说这才是他们习以为常所见。
古代官职一般世萌承袭,父传子,子传孙,传承直到改朝换代或占据这一爵位官职的家族在政治斗争失败为止。
阶级分化严重,因此有武将世家,清流文臣世家等等一说。
像卫青、关羽、岳飞这种奇迹般的低下出身,最后还能走到一国定鼎的位置,天幕出现以前,许多人想都不敢想。
所以大家对岳飞等人如此崇拜,他们或曾为奴隶、或曾为逃犯、或曾为农民,虽处底层但不堕青云之志,只待有机会便一朝扶摇直上,直冲九霄。
是他们无数人的心中理想!
咸阳宫。
嬴政若有所思,武举,武举,举有选拔之意。
尽管这个时空还没有举人诞生,聪明的秦始皇已经领会到了其中真意。
他见戚继光坐在开阔的殿堂内,经过笔试,武试两论环节,先考谋略,再考武艺,笔试不及格就不能参加第二轮武试.....
天子亲授官职,选拔人才,直接在兵权和王权之间建立一条光明正大的联结,所有考生为天子门徒。
此为万世之法,嬴政心想。
五脏六腑似浮在热流里,找到了沸腾路径。
他眼眸掠过亮光,“朕想学此法选拔兵家人才,诸爱卿以为如何?”
法家出身的文臣们不太情愿,见李斯没反对,也就默默闭了嘴没出声。
武将们没啥意见。
主要是宴明婉先介绍了戚继光的家世背景,他们认为这些来参加武试的青年依旧是世萌承袭的武将子孙,只不过对自家子侄多加了一道考试环节,考得上更受陛下重视,考不上也能当官。
横竖肉都在他们锅里,有啥好反对的?
嬴政当然有别的想法,但步子拉得太快,事情推进就没那么顺利了。
温水煮青蛙,慢慢来,总能达到他想要的。
见小韩信嘴巴翘得能挂油壶,嬴政嘴角勾起,吩咐道:“多念书,朕日后亲自点你为武状元。”
学业又多了。
小韩信表情幽怨,大人想一出是一出,到头来受罪的却是他。
遥远的春秋时空,孔子与嬴政的想法产生了奇妙的相似点。
他广收门生传授他创立的学说,弟子七十人,养徒上千人,千名学徒多由他亲自考校后收入门下,这种方法很吃力,已经达到了他收徒数量的极限。
那一个国家选拔优秀官员,源源不断充入朝廷运转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天女并未细讲,孔子却隐悟到了一点那扇大门的边界。
——那是让天下权贵恐惧,拼尽全力也要去阻拦的新世间。
通往那扇门的道路上,必会堆满累累白骨。
自从汉朝独尊儒术一事从天幕里传出,孔子名扬天下,有不少诸侯王邀请他去他们国家做官,连孔子的母国鲁国也发来邀请。
孔子都拒绝了,他说自己游历天下,如今路程只走了一半,还有另外一半未走完。
颜回知道孔子的话实为借口,夫子其实在犹豫该去哪儿。
“夫子,我们去秦国吗?”
秦国是乱世赢家,最后一统天下。
孔子摇了摇头:“秦国国力强大,可他们的强大正是因为子民悍勇好战,“血不流干誓不休战”的血性让诸国不敢小觑。天下无一日一统,秦王就不会接受我的学说,否则便是自断一臂。”
颜回:“那我们去楚国?”
楚国是这时候的强国,虽然经历过吴国的侵略和郢都沦陷,但楚昭王在复国后勤恳治理国家,有明君的风范,而且他对孔子十分欣赏,曾经有意为他封君。
孔子再度摇头:“楚昭王想向夫差复仇,与吴国之间必有一战。”
战争环境不利于学说发展,楚王只会想办法强军安楚,不会将资源倾斜给他们。
孔子仔细想了想,说:“我们去齐国。”
有消息从齐国传来,齐威王想在稷下兴办一所学宫,容纳诸子百家各个学派,儒、法、名、兵、农、阴阳诸家.....齐威王正在寻找贤士担任学宫祭酒。
有天女之言,百家学说势将再度兴起。
群英荟萃,他儒家岂能不争流而上,做那颗最耀眼的明星!
明朝。
戚祥又惊又喜,戚继光是他的后代,他的后辈竟然青史留名了!
子孙被天幕点名,比戚祥得知自己死后被封明威将军还要高兴。
“哈哈哈!不错啊老戚。”朱元璋大笑,这样勇猛的将士合该是他大明的英雄!
四舍五入,他有戚继光的先祖也算有一个小戚继光了。
不过.....远征云南是什么意思?难道元朝余孽叛乱了?
看见朱元璋脸上的表情,百官们条件反射地绷紧一张皮。
朱标轻轻咳嗽,爹,您悠着点,别吓着大家了。
朱元璋拍着戚祥后背说道:“老戚啊,朕之后不派你去巡视云南,换个人。”
武将们:“!!”
不派戚祥去,难道派他们去?不要哇,天幕都说戚祥死在了云南!
戚祥拒绝了:“不,臣愿意接下这份差事。”
有攻下云南的战功,他才能封为世袭将军,为子孙打下一份基业,而且说不定戚继光就是受到他这位先祖鼓舞才走上的从军之路,所以他更不能怯战。
他年纪大了,一把老骨头要是能为儿女铺出一条康阳大道,死而无憾。
朱元璋越听越满意。
听听,这就是他大明的将军!赵构有岳飞不懂珍惜,他懂,元朝余孽最好识相点,主动宣布臣服,否则他就御驾亲征,带着三十万大军压过去——
这边朱元璋想着要如何亲自收服被元军统治的云南,视频画风一转,一个太监谄媚的走进道观里,对身穿道袍的中年男人道:“启奏飞玄真君,忠孝帝君,万寿帝君陛下,该敬天拜醮了。”
【嘉靖年间,皇帝朱厚熜沉迷于求仙问道,二十年不上朝,导致军备废弛,朝中结党营私,上下官僚贪污腐败成风,南方的倭寇和北方蒙古势力趁机侵扰边境。
日本诸侯支持的民倭在汉奸帮助下开始大规模入侵东南沿海。他们劫掠烧毁百姓财物,抢夺良家女子俘虏青壮年当奴隶。
看到频繁来骚扰的倭寇,戚继光非常愤恨,提笔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韬钤深处》: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表达他荡平倭寇,报效国家的坚定决心。】
朱元璋傻眼。
啥玩意儿,多少年不上朝?
人干事否!!
朱标赶紧扶住老父亲:“父皇。”朱元璋心一梗,差点没喘上气来,该死,他看就是他太能干才让后面的子孙不务正业。
那一连串道号是什么鬼,做皇帝还能专职修仙的?!
万寿宫。
朱厚熜头戴香冠,捧着他写的青词嘴里念念有词,向上天贺表。
白光一闪,纸张从指尖消失,不等朱厚熜露出喜色。
下一秒,纸张被嫌弃的吐出来,糊了他一脸。
朱厚熜:“.....”
群臣:“.....”
清楚自家陛下为何被天女厌恶,又不能直接点出来,众人憋得辛苦。
朱厚熜心中委屈,不就是二十年不上朝吗,他又没有荒废朝政。有内阁在,国家运转得很顺畅啊,就是边防废弛了一点,结党的官员多了一点,贪银子的多了一点.....嘛。
天女对他这么苛刻干嘛。
.....都是严嵩的错,他这个首辅没做好,让天女怪罪到他头上来了!
“首辅呢?严首辅在哪里。”朱厚熜面无表情,“他人跑哪去了,叫他滚过来见我!”
“是。”
严嵩还在同幕僚商议明日怎么向皇帝示弱一番,把结党营私的锅盖在政敌徐阶的头上,殊不知被朱厚熜的降旨怒骂已经在路上了。
宴明婉继续道:【嘉靖三十四年,戚继光奔赴抗倭前线,负责三府抗倭重任,他整顿卫所,招募新兵,打算创建一支专门用于抗倭的特种部队。
选编士兵时,戚继光有“三不用”原则:凡城居者不用,尝败于敌者不用,服从官府者不用。
他认为士兵不可用城市游滑之人,只可用乡野老实之人,强调选的士兵要胆大,只有胆大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克敌制胜。戚继光综合体态丰伟、武艺精熟、聪明伶俐、力大如牛四方面对应募者进行严格挑选,短时间内招募到了四千名士兵,这四千名士兵便组成了日后赫赫有名的戚家军。[1]
同时,他结合敌我形式,创造了一种名为“鸳鸯阵”独特的阵型,作战时可根据地形与战况随时变换。经过两个月的严格训练,四千新军无不“以一当百”,成为打击倭寇的有效力量。】
视频中,戚家军组成的鸳鸯阵将倭寇团团包围,以极少伤员的代价全歼敌军,取得了陆战七捷,水战五捷的惊人战果。
五千多余名台州百姓得到解救,倭寇们闻风丧胆。
【台州一战,还有一位奇女子坚固了全军后方。
她是戚继光的前妻王氏,与戚家军将士们的家属定居在新河城。战事爆发,城中青壮年几乎全部出城驰援,城内防御力量空虚,就在此时,大批倭寇突然袭击新河,将这里包围。
城内百姓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中,关键时刻,王氏挺身而出,她迅速组织起所有留在城中的女性和老人,让他们穿上“戚家军”盔甲列于城上。城外倭军抬头一看,见城墙上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将士,匪首误以为戚家军的精锐留在城中,吓得立刻后撤。
王氏上演一出诸葛亮的“空城计”,以奇谋退倭,保护新河城百姓免受战火之灾,名声就此响彻东南。
可惜,古代传奇女子的姓名大多不为人知,留下姓氏的更是万中无一,否则后人今日就能铭记她的姓名了。】
女子身着盔甲,一马当先站在城墙上,接过侍女手中的羽箭,持弓一射,倭贼滚下马背!
“好!将军夫人太厉害了!”
王二激动的叫喊在营账里响起,所有同僚的目光看了过来。
“啊不.....我是说,王夫人。”王二干巴巴笑。
不好意思,差点忘记将军已经被休夫了。
戚继光轻叹,对前妻没有任何嫉妒之心。
夫人大脑聪慧,晓畅军机,他能成为将军得到了她许多帮助,只是他们缘分已尽,养子死后夫人不愿再见他。
“原来女子还能这样活。”
无数女子凝望着上方英姿飒爽的王氏,心神震动。
王氏目光闪烁。
她钦佩丈夫的为人,但她有她的骄傲,不愿为了另外的女人和孩子委曲求全,于是休夫而去。
多少人不理解,多少人质疑嘲笑。
事实证明,没有对方她也能活得很好,而且还与他一起并列天际!
她不是因为丈夫的名声而留下姓名,而是因为保护了台州数万生民。
“女子要是能从军就好了。”王氏喃喃道。
她真渴望像丈夫一样建功立业,封侯获爵,而不是依托某个男子实现这一目标。
凭什么要将她们女子的功劳与婚姻对象绑架在一起呢,她不愿意自己之名,冠上他人之功。
她不是谁的妻子,不是谁的母亲,她只是她而已。
益州。
诸葛亮眨了眨眼,他用过这个计策吗,怎么没有印象。
刘备无脑吹:“先生才智过人,谋略流传千年,瞧那王氏女英杰多仰慕您啊。”
他美滋滋完了,又严肃道:“下回先生不许用了,太危险。”
先生是惊世之才,万一这“空城计”被看穿了怎么办,先生岂不是就要折里头了。
诸葛亮:说实话,他觉得这招可能是后人根据想象力杜撰的,像云长将军的千里护嫂一样,哎,看主公这么高兴,算了,还是不说了。
【戚继光镇守东南的这些年,沿海倭患得到了平息,后来他奉命北上,得到了张居正的赏识。】
新的场景出现。
一袭红色官袍,风姿如覆雪昆仑,清冷绝艳的男子从府邸走出,伸手扶起戚继光,旁边配有小字:
“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为国续命七十年。”
万历年间。
近来感染了风寒的张居正请假在家,作为卷王的张相公即使生病了,依然不肯放下手中公文。
听到天音,他毛笔轻轻一顿,落在了纸面上。
听起来这位戚将军深受百姓爱戴,是一位威望不逊于岳飞的名将。
帝王薄情,手握重权的将领总是难以善忠,他听了这么多,只有卫青是个例外,这位戚将军会是一个新例子吗?
天女一如既往地率先介绍起戚继光的出生背景:【戚继光,字元敬,山东蓬莱人。戚继光的祖上戚祥是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开国大将军,在洪武十四年远征云南时壮烈牺牲,明太祖朱元璋念着好兄弟的功德,授予戚祥的儿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
戚家治军严明,良好的家风给戚继光内心打下了爱国为民的种子,他自小精通文义,十七岁父亲病逝后,他继承了登州指挥佥事。
嘉靖二十九年,戚继光前往京城考武举。】
人们对戚继光厉害的家世背景反应良好,或者说这才是他们习以为常所见。
古代官职一般世萌承袭,父传子,子传孙,传承直到改朝换代或占据这一爵位官职的家族在政治斗争失败为止。
阶级分化严重,因此有武将世家,清流文臣世家等等一说。
像卫青、关羽、岳飞这种奇迹般的低下出身,最后还能走到一国定鼎的位置,天幕出现以前,许多人想都不敢想。
所以大家对岳飞等人如此崇拜,他们或曾为奴隶、或曾为逃犯、或曾为农民,虽处底层但不堕青云之志,只待有机会便一朝扶摇直上,直冲九霄。
是他们无数人的心中理想!
咸阳宫。
嬴政若有所思,武举,武举,举有选拔之意。
尽管这个时空还没有举人诞生,聪明的秦始皇已经领会到了其中真意。
他见戚继光坐在开阔的殿堂内,经过笔试,武试两论环节,先考谋略,再考武艺,笔试不及格就不能参加第二轮武试.....
天子亲授官职,选拔人才,直接在兵权和王权之间建立一条光明正大的联结,所有考生为天子门徒。
此为万世之法,嬴政心想。
五脏六腑似浮在热流里,找到了沸腾路径。
他眼眸掠过亮光,“朕想学此法选拔兵家人才,诸爱卿以为如何?”
法家出身的文臣们不太情愿,见李斯没反对,也就默默闭了嘴没出声。
武将们没啥意见。
主要是宴明婉先介绍了戚继光的家世背景,他们认为这些来参加武试的青年依旧是世萌承袭的武将子孙,只不过对自家子侄多加了一道考试环节,考得上更受陛下重视,考不上也能当官。
横竖肉都在他们锅里,有啥好反对的?
嬴政当然有别的想法,但步子拉得太快,事情推进就没那么顺利了。
温水煮青蛙,慢慢来,总能达到他想要的。
见小韩信嘴巴翘得能挂油壶,嬴政嘴角勾起,吩咐道:“多念书,朕日后亲自点你为武状元。”
学业又多了。
小韩信表情幽怨,大人想一出是一出,到头来受罪的却是他。
遥远的春秋时空,孔子与嬴政的想法产生了奇妙的相似点。
他广收门生传授他创立的学说,弟子七十人,养徒上千人,千名学徒多由他亲自考校后收入门下,这种方法很吃力,已经达到了他收徒数量的极限。
那一个国家选拔优秀官员,源源不断充入朝廷运转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天女并未细讲,孔子却隐悟到了一点那扇大门的边界。
——那是让天下权贵恐惧,拼尽全力也要去阻拦的新世间。
通往那扇门的道路上,必会堆满累累白骨。
自从汉朝独尊儒术一事从天幕里传出,孔子名扬天下,有不少诸侯王邀请他去他们国家做官,连孔子的母国鲁国也发来邀请。
孔子都拒绝了,他说自己游历天下,如今路程只走了一半,还有另外一半未走完。
颜回知道孔子的话实为借口,夫子其实在犹豫该去哪儿。
“夫子,我们去秦国吗?”
秦国是乱世赢家,最后一统天下。
孔子摇了摇头:“秦国国力强大,可他们的强大正是因为子民悍勇好战,“血不流干誓不休战”的血性让诸国不敢小觑。天下无一日一统,秦王就不会接受我的学说,否则便是自断一臂。”
颜回:“那我们去楚国?”
楚国是这时候的强国,虽然经历过吴国的侵略和郢都沦陷,但楚昭王在复国后勤恳治理国家,有明君的风范,而且他对孔子十分欣赏,曾经有意为他封君。
孔子再度摇头:“楚昭王想向夫差复仇,与吴国之间必有一战。”
战争环境不利于学说发展,楚王只会想办法强军安楚,不会将资源倾斜给他们。
孔子仔细想了想,说:“我们去齐国。”
有消息从齐国传来,齐威王想在稷下兴办一所学宫,容纳诸子百家各个学派,儒、法、名、兵、农、阴阳诸家.....齐威王正在寻找贤士担任学宫祭酒。
有天女之言,百家学说势将再度兴起。
群英荟萃,他儒家岂能不争流而上,做那颗最耀眼的明星!
明朝。
戚祥又惊又喜,戚继光是他的后代,他的后辈竟然青史留名了!
子孙被天幕点名,比戚祥得知自己死后被封明威将军还要高兴。
“哈哈哈!不错啊老戚。”朱元璋大笑,这样勇猛的将士合该是他大明的英雄!
四舍五入,他有戚继光的先祖也算有一个小戚继光了。
不过.....远征云南是什么意思?难道元朝余孽叛乱了?
看见朱元璋脸上的表情,百官们条件反射地绷紧一张皮。
朱标轻轻咳嗽,爹,您悠着点,别吓着大家了。
朱元璋拍着戚祥后背说道:“老戚啊,朕之后不派你去巡视云南,换个人。”
武将们:“!!”
不派戚祥去,难道派他们去?不要哇,天幕都说戚祥死在了云南!
戚祥拒绝了:“不,臣愿意接下这份差事。”
有攻下云南的战功,他才能封为世袭将军,为子孙打下一份基业,而且说不定戚继光就是受到他这位先祖鼓舞才走上的从军之路,所以他更不能怯战。
他年纪大了,一把老骨头要是能为儿女铺出一条康阳大道,死而无憾。
朱元璋越听越满意。
听听,这就是他大明的将军!赵构有岳飞不懂珍惜,他懂,元朝余孽最好识相点,主动宣布臣服,否则他就御驾亲征,带着三十万大军压过去——
这边朱元璋想着要如何亲自收服被元军统治的云南,视频画风一转,一个太监谄媚的走进道观里,对身穿道袍的中年男人道:“启奏飞玄真君,忠孝帝君,万寿帝君陛下,该敬天拜醮了。”
【嘉靖年间,皇帝朱厚熜沉迷于求仙问道,二十年不上朝,导致军备废弛,朝中结党营私,上下官僚贪污腐败成风,南方的倭寇和北方蒙古势力趁机侵扰边境。
日本诸侯支持的民倭在汉奸帮助下开始大规模入侵东南沿海。他们劫掠烧毁百姓财物,抢夺良家女子俘虏青壮年当奴隶。
看到频繁来骚扰的倭寇,戚继光非常愤恨,提笔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韬钤深处》: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表达他荡平倭寇,报效国家的坚定决心。】
朱元璋傻眼。
啥玩意儿,多少年不上朝?
人干事否!!
朱标赶紧扶住老父亲:“父皇。”朱元璋心一梗,差点没喘上气来,该死,他看就是他太能干才让后面的子孙不务正业。
那一连串道号是什么鬼,做皇帝还能专职修仙的?!
万寿宫。
朱厚熜头戴香冠,捧着他写的青词嘴里念念有词,向上天贺表。
白光一闪,纸张从指尖消失,不等朱厚熜露出喜色。
下一秒,纸张被嫌弃的吐出来,糊了他一脸。
朱厚熜:“.....”
群臣:“.....”
清楚自家陛下为何被天女厌恶,又不能直接点出来,众人憋得辛苦。
朱厚熜心中委屈,不就是二十年不上朝吗,他又没有荒废朝政。有内阁在,国家运转得很顺畅啊,就是边防废弛了一点,结党的官员多了一点,贪银子的多了一点.....嘛。
天女对他这么苛刻干嘛。
.....都是严嵩的错,他这个首辅没做好,让天女怪罪到他头上来了!
“首辅呢?严首辅在哪里。”朱厚熜面无表情,“他人跑哪去了,叫他滚过来见我!”
“是。”
严嵩还在同幕僚商议明日怎么向皇帝示弱一番,把结党营私的锅盖在政敌徐阶的头上,殊不知被朱厚熜的降旨怒骂已经在路上了。
宴明婉继续道:【嘉靖三十四年,戚继光奔赴抗倭前线,负责三府抗倭重任,他整顿卫所,招募新兵,打算创建一支专门用于抗倭的特种部队。
选编士兵时,戚继光有“三不用”原则:凡城居者不用,尝败于敌者不用,服从官府者不用。
他认为士兵不可用城市游滑之人,只可用乡野老实之人,强调选的士兵要胆大,只有胆大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克敌制胜。戚继光综合体态丰伟、武艺精熟、聪明伶俐、力大如牛四方面对应募者进行严格挑选,短时间内招募到了四千名士兵,这四千名士兵便组成了日后赫赫有名的戚家军。[1]
同时,他结合敌我形式,创造了一种名为“鸳鸯阵”独特的阵型,作战时可根据地形与战况随时变换。经过两个月的严格训练,四千新军无不“以一当百”,成为打击倭寇的有效力量。】
视频中,戚家军组成的鸳鸯阵将倭寇团团包围,以极少伤员的代价全歼敌军,取得了陆战七捷,水战五捷的惊人战果。
五千多余名台州百姓得到解救,倭寇们闻风丧胆。
【台州一战,还有一位奇女子坚固了全军后方。
她是戚继光的前妻王氏,与戚家军将士们的家属定居在新河城。战事爆发,城中青壮年几乎全部出城驰援,城内防御力量空虚,就在此时,大批倭寇突然袭击新河,将这里包围。
城内百姓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中,关键时刻,王氏挺身而出,她迅速组织起所有留在城中的女性和老人,让他们穿上“戚家军”盔甲列于城上。城外倭军抬头一看,见城墙上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将士,匪首误以为戚家军的精锐留在城中,吓得立刻后撤。
王氏上演一出诸葛亮的“空城计”,以奇谋退倭,保护新河城百姓免受战火之灾,名声就此响彻东南。
可惜,古代传奇女子的姓名大多不为人知,留下姓氏的更是万中无一,否则后人今日就能铭记她的姓名了。】
女子身着盔甲,一马当先站在城墙上,接过侍女手中的羽箭,持弓一射,倭贼滚下马背!
“好!将军夫人太厉害了!”
王二激动的叫喊在营账里响起,所有同僚的目光看了过来。
“啊不.....我是说,王夫人。”王二干巴巴笑。
不好意思,差点忘记将军已经被休夫了。
戚继光轻叹,对前妻没有任何嫉妒之心。
夫人大脑聪慧,晓畅军机,他能成为将军得到了她许多帮助,只是他们缘分已尽,养子死后夫人不愿再见他。
“原来女子还能这样活。”
无数女子凝望着上方英姿飒爽的王氏,心神震动。
王氏目光闪烁。
她钦佩丈夫的为人,但她有她的骄傲,不愿为了另外的女人和孩子委曲求全,于是休夫而去。
多少人不理解,多少人质疑嘲笑。
事实证明,没有对方她也能活得很好,而且还与他一起并列天际!
她不是因为丈夫的名声而留下姓名,而是因为保护了台州数万生民。
“女子要是能从军就好了。”王氏喃喃道。
她真渴望像丈夫一样建功立业,封侯获爵,而不是依托某个男子实现这一目标。
凭什么要将她们女子的功劳与婚姻对象绑架在一起呢,她不愿意自己之名,冠上他人之功。
她不是谁的妻子,不是谁的母亲,她只是她而已。
益州。
诸葛亮眨了眨眼,他用过这个计策吗,怎么没有印象。
刘备无脑吹:“先生才智过人,谋略流传千年,瞧那王氏女英杰多仰慕您啊。”
他美滋滋完了,又严肃道:“下回先生不许用了,太危险。”
先生是惊世之才,万一这“空城计”被看穿了怎么办,先生岂不是就要折里头了。
诸葛亮:说实话,他觉得这招可能是后人根据想象力杜撰的,像云长将军的千里护嫂一样,哎,看主公这么高兴,算了,还是不说了。
【戚继光镇守东南的这些年,沿海倭患得到了平息,后来他奉命北上,得到了张居正的赏识。】
新的场景出现。
一袭红色官袍,风姿如覆雪昆仑,清冷绝艳的男子从府邸走出,伸手扶起戚继光,旁边配有小字:
“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为国续命七十年。”
万历年间。
近来感染了风寒的张居正请假在家,作为卷王的张相公即使生病了,依然不肯放下手中公文。
听到天音,他毛笔轻轻一顿,落在了纸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