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太师和董家所有人都跪在孟绍炜面前。
孟绍炜呆呆的看着窗外,他忘不了顾元淼冷漠的目光。
或许是得到时没有伤筋动骨,原以为可以轻易舍弃,没想到会这般痛彻心肺。
董曼曼投缳自尽被救了下来,如今跪在孟绍炜脚边只是嘤嘤哭泣。
董太师道:“三殿下,董府数百年清誉今日毁于一旦,董某自知教女无方,本该杀女请罪,还是心存侥幸,乞求殿下垂怜,给小女一条生路。董家上下感激不尽,甘为驱驰。”
孟绍炜的眼神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神采,他静静地望着董太师,轻声问道:“太师所言,可是出自肺腑?”
室内众人齐声道:“句句真心,绝无二志。”
孟绍炜点点头,站起身来,顺手将董曼曼拉起来。
他没有看她,对董太师道:“镇国公府那边,我会尽力周旋。”
董太师道:“当然,定以常宁郡主为尊。”
孟绍炜看了董曼曼一眼。
她羞怯一如往日,此刻看来分外惹人怜惜。
孟绍炜伸出手,握紧了她的小手,牵着她,与董太师一起入宫。
顾元淼回到镇国公府,顾晟和顾元和父子二人迎上前来,亲自为她解甲。
“父亲,你要为阿淼做主,”顾元淼抬起头,泪水顺着眼角滑落,看得父子二人心疼不已。
“我不要那人做夫君了,他不再属于我一人。”
顾元和迟疑道:“若是他果真遭人陷害,阿淼能不能原谅他一回。”
顾元淼擦掉眼泪,斩钉截铁道:“这是天意,我与他注定无缘。”
顾晟点头道:“董家不会放手,顾家也没必要为了一个皇子,和董家明争暗斗,你不要,就弃了他。”
庆元帝面色铁青,罗贤妃跪在御案之下,已经哭成了带雨梨花。
“芸儿,朕为了护住炜儿殚精竭力,花了多少心思,才促成镇国公府第一次与皇室联姻,这个逆子居然不知道珍惜。他今日闹出这桩事来,朕已经无能为力。”
“皇上,不行啊,炜儿若没有镇国公府护着,恐怕到不了就藩那一日,臣妾也只能跟着他去了。”
庆元帝不住摇头,罗贤妃道:“请皇上下旨命他二人立即成婚,再封那董贤为侧妃。本朝哪有皇子只娶一位正妃的先例,本来就是阿淼妄求,堂堂皇子的姻缘哪能由得她一个臣女安排,多给她一些恩典不就好了。”
“阿淼的姻缘朝野瞩目,皇后和太子一直惦念着迎她为太子良娣,不是炜儿应下这不合常理的要求,炜儿哪有可能与她定亲。”
罗贤妃颓然道:“依皇上所说,镇国公府一定会退亲,董家便是甘愿将嫡女送给炜儿做侍妾也不成么。”
庆元帝叹息道:“董家这一代唯一的嫡女,他们嘴上说得再好听,也一定会讨个名分。再说,皇后和太子会容忍炜儿和这两家同时联姻么?”
夜已深,风微凉,顾元淼独自一人坐在龙鳞殿偏殿内。
父亲已经被庆元帝召入殿内,留她一人在此候旨。事已至此,她也不知道自己是伤心多一点还是挫败多一点。
殿门打开,罗贤妃悄悄飘了进来,两只眼睛肿成了两枚水蜜桃,却不减丝毫风情。
顾元淼知道她惯会伏低做小,眼明手快,将准备下跪的罗贤妃按到椅子上坐下,恭恭敬敬行了大礼,正色道:“贤妃娘娘,莫要折煞臣女。臣女先谢过三殿下和娘娘这些年来的关照。”
罗贤妃道:“阿淼,无论如何,你总是正妃。他二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董太师又是炜儿恩师,总要给些情面。”
顾元淼笑道:“贤妃娘娘说的是,董太师对三殿下很重要,不可慢待董家嫡女。”
罗贤妃堆出笑脸道:“阿淼想开了就好,你与炜儿定亲在前,正妃之位稳如磐石。不如你与炜儿即刻成婚,然后再接曼曼入门,你们三人一起到藩地,凡事自然是你来做主。”
顾元淼轻蔑一笑,不予作答。
罗贤妃顿时觉得自己如同一个小丑,之前说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是笑话。
正尴尬间,殿门再次打开,孟绍炜走了进来,罗贤妃知趣,急忙起身离去,为两人关上殿门。
孟绍炜在顾元淼身边坐下,轻声道:“阿淼,终究是我对不起你。”
顾元淼的眼眶微红,她想说话,却觉得喉咙有些哽咽。
孟绍炜继续道:“在我心中,我与你早就是一家人,如今我遇到了难处,也只能求你为我谋划。此事董家和太子都有份,董家是为了我,太子却是为了你。今日你若和我退亲,太子一定会求娶你为良娣。”
顾元淼冷哼一声,孟绍炜急忙道:“我便是收了董曼曼,她最多是侧妃,你是正妃,一切由你做主。你若为良娣,太子妃一定不会让你好过。”
殿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孟绍炜道:“阿淼,你我夫妻同心,一起面对可好?”
顾元淼起身,打开殿门,朗声道:“三殿下,你我缘尽今日,多谢你还能为我考量,日后我会报答你一回。”
殿外站着董曼曼,一身素衣,憔悴而又惹人怜惜。
她刚要开口,顾元淼已经率先开口道:“董小姐,你的事情与我无关,眼泪不妨先留着,等下跪在皇上面前再流,对你更有用。”
孟绍炜不死心,过来牵顾元淼的手,谁知她身形一闪,轻轻避了开去。
此刻正殿门打开,和盛总管出来,见三人都在外面,便招了招手。
顾元淼跟在孟绍炜身后入殿,端端正正向庆元帝躬身行礼,之后走到父亲身边,傲然而立,如堂前修竹。
孟绍炜和董曼曼二人跪地不起,太子在一旁笑道:“这二人真是心有灵犀,这才是天定夫妻啊。”
庆元帝重重咳了一声,太子急忙收敛笑容。
董太师轻叹一声,在董曼曼身边跪下。
顾晟见顾元淼神色平静,担忧之色减了不少。
庆元帝向顾元淼招手道:“阿淼,朕想听听你的意思。”
顾元淼目不斜视,阔步走到庆元帝的御座前,不卑不亢。
庆元帝心中暗暗叹息。
孟绍炜呆呆的看着窗外,他忘不了顾元淼冷漠的目光。
或许是得到时没有伤筋动骨,原以为可以轻易舍弃,没想到会这般痛彻心肺。
董曼曼投缳自尽被救了下来,如今跪在孟绍炜脚边只是嘤嘤哭泣。
董太师道:“三殿下,董府数百年清誉今日毁于一旦,董某自知教女无方,本该杀女请罪,还是心存侥幸,乞求殿下垂怜,给小女一条生路。董家上下感激不尽,甘为驱驰。”
孟绍炜的眼神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神采,他静静地望着董太师,轻声问道:“太师所言,可是出自肺腑?”
室内众人齐声道:“句句真心,绝无二志。”
孟绍炜点点头,站起身来,顺手将董曼曼拉起来。
他没有看她,对董太师道:“镇国公府那边,我会尽力周旋。”
董太师道:“当然,定以常宁郡主为尊。”
孟绍炜看了董曼曼一眼。
她羞怯一如往日,此刻看来分外惹人怜惜。
孟绍炜伸出手,握紧了她的小手,牵着她,与董太师一起入宫。
顾元淼回到镇国公府,顾晟和顾元和父子二人迎上前来,亲自为她解甲。
“父亲,你要为阿淼做主,”顾元淼抬起头,泪水顺着眼角滑落,看得父子二人心疼不已。
“我不要那人做夫君了,他不再属于我一人。”
顾元和迟疑道:“若是他果真遭人陷害,阿淼能不能原谅他一回。”
顾元淼擦掉眼泪,斩钉截铁道:“这是天意,我与他注定无缘。”
顾晟点头道:“董家不会放手,顾家也没必要为了一个皇子,和董家明争暗斗,你不要,就弃了他。”
庆元帝面色铁青,罗贤妃跪在御案之下,已经哭成了带雨梨花。
“芸儿,朕为了护住炜儿殚精竭力,花了多少心思,才促成镇国公府第一次与皇室联姻,这个逆子居然不知道珍惜。他今日闹出这桩事来,朕已经无能为力。”
“皇上,不行啊,炜儿若没有镇国公府护着,恐怕到不了就藩那一日,臣妾也只能跟着他去了。”
庆元帝不住摇头,罗贤妃道:“请皇上下旨命他二人立即成婚,再封那董贤为侧妃。本朝哪有皇子只娶一位正妃的先例,本来就是阿淼妄求,堂堂皇子的姻缘哪能由得她一个臣女安排,多给她一些恩典不就好了。”
“阿淼的姻缘朝野瞩目,皇后和太子一直惦念着迎她为太子良娣,不是炜儿应下这不合常理的要求,炜儿哪有可能与她定亲。”
罗贤妃颓然道:“依皇上所说,镇国公府一定会退亲,董家便是甘愿将嫡女送给炜儿做侍妾也不成么。”
庆元帝叹息道:“董家这一代唯一的嫡女,他们嘴上说得再好听,也一定会讨个名分。再说,皇后和太子会容忍炜儿和这两家同时联姻么?”
夜已深,风微凉,顾元淼独自一人坐在龙鳞殿偏殿内。
父亲已经被庆元帝召入殿内,留她一人在此候旨。事已至此,她也不知道自己是伤心多一点还是挫败多一点。
殿门打开,罗贤妃悄悄飘了进来,两只眼睛肿成了两枚水蜜桃,却不减丝毫风情。
顾元淼知道她惯会伏低做小,眼明手快,将准备下跪的罗贤妃按到椅子上坐下,恭恭敬敬行了大礼,正色道:“贤妃娘娘,莫要折煞臣女。臣女先谢过三殿下和娘娘这些年来的关照。”
罗贤妃道:“阿淼,无论如何,你总是正妃。他二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董太师又是炜儿恩师,总要给些情面。”
顾元淼笑道:“贤妃娘娘说的是,董太师对三殿下很重要,不可慢待董家嫡女。”
罗贤妃堆出笑脸道:“阿淼想开了就好,你与炜儿定亲在前,正妃之位稳如磐石。不如你与炜儿即刻成婚,然后再接曼曼入门,你们三人一起到藩地,凡事自然是你来做主。”
顾元淼轻蔑一笑,不予作答。
罗贤妃顿时觉得自己如同一个小丑,之前说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是笑话。
正尴尬间,殿门再次打开,孟绍炜走了进来,罗贤妃知趣,急忙起身离去,为两人关上殿门。
孟绍炜在顾元淼身边坐下,轻声道:“阿淼,终究是我对不起你。”
顾元淼的眼眶微红,她想说话,却觉得喉咙有些哽咽。
孟绍炜继续道:“在我心中,我与你早就是一家人,如今我遇到了难处,也只能求你为我谋划。此事董家和太子都有份,董家是为了我,太子却是为了你。今日你若和我退亲,太子一定会求娶你为良娣。”
顾元淼冷哼一声,孟绍炜急忙道:“我便是收了董曼曼,她最多是侧妃,你是正妃,一切由你做主。你若为良娣,太子妃一定不会让你好过。”
殿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孟绍炜道:“阿淼,你我夫妻同心,一起面对可好?”
顾元淼起身,打开殿门,朗声道:“三殿下,你我缘尽今日,多谢你还能为我考量,日后我会报答你一回。”
殿外站着董曼曼,一身素衣,憔悴而又惹人怜惜。
她刚要开口,顾元淼已经率先开口道:“董小姐,你的事情与我无关,眼泪不妨先留着,等下跪在皇上面前再流,对你更有用。”
孟绍炜不死心,过来牵顾元淼的手,谁知她身形一闪,轻轻避了开去。
此刻正殿门打开,和盛总管出来,见三人都在外面,便招了招手。
顾元淼跟在孟绍炜身后入殿,端端正正向庆元帝躬身行礼,之后走到父亲身边,傲然而立,如堂前修竹。
孟绍炜和董曼曼二人跪地不起,太子在一旁笑道:“这二人真是心有灵犀,这才是天定夫妻啊。”
庆元帝重重咳了一声,太子急忙收敛笑容。
董太师轻叹一声,在董曼曼身边跪下。
顾晟见顾元淼神色平静,担忧之色减了不少。
庆元帝向顾元淼招手道:“阿淼,朕想听听你的意思。”
顾元淼目不斜视,阔步走到庆元帝的御座前,不卑不亢。
庆元帝心中暗暗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