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怡话音未落,林良侍便了然的笑了笑,便是何凌也忍不住摇摇头:家里这会正乱,但若是年后三月,二兄真要出嫁,家里怎么也得有长辈去镇场。
母亲、父亲是别想了,且侧夫、庶夫们,只怕也没有那个心思,至于侍君?就算去,到时也不会管这事儿,而是带着童生们,在郡城准备院试。
要知道,明年可是大比之年,是要考乡试的,因而院试定在了三月。这样的话,若是有寒门学子通过院试,也能赶得及去京都参加三年一度的抡才大典。
毕竟,参加抡才大典的修士终究只是少部分,更多的还是书生、武者。而他们中又有多少人,用的起一次一块下品灵石的传送阵呢?
“这你不必担心,”林良侍有些惆怅的说,“怡儿,你不知道,自从妻主迎言侍君进门后,便很少再进旁人的屋子。”
他笑容苦涩:“我们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比起在闽郡被冷落、甚至因为失宠而备受欺辱,还不如回老家安稳度日。”
若是良籍夫侍,那失宠后依照自身情况,还可以与妻主、正夫协商,与妻家和离或写放侍书再或是析产,提前携子返回家族。
但是奴籍甚至是贱籍夫侍却不行,因为有妻主在,儿子还能入良籍。但若是被妻家赶出家门、甚至送人、发卖,那么儿子以后,很可能会随生父,入奴籍甚至是贱籍,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相比之下,失宠后带着孩子回妻主老家过活,倒也不失为一个选择。若是家中父兄得力,自己或儿子有能力,又或是有姐妹依靠,更是比在妻主身边熬日子强的多。
“这~倒是也行。”何怡略一沉吟,便答应了下来。只是,“母亲那边?”“我去说吧,”林良侍将这事儿揽了下来。“这也算是我的份内事。”
此事议定,何怡看了眼院中朝屋里张望的小厮,起身告退:“叔爹、兄长在此稍坐,我去休整一下,咱们就去给母亲请安。”
林良侍一听,便点头道:“瞧我这脑子,你快去吧,不用着急,我们等你。”何凌也点头,示意妹妹赶紧去。
他们知道,何怡说是休整,其实是沐浴更衣去了。在书院邋遢了十天,如今回到家里,怎能不赶紧沐浴更衣?别说有清尘术,那能胜得过泡热水澡?
等何怡沐浴更衣回来,厨房也已经送来了今晚的晚膳。不用问,母亲那边必然是忙着招待贵客,顾不上何怡这些庶子女们了。
林良侍小半年没见过女儿,也乐得不去伺候妻主。父子、兄妹三人高高兴兴的用过晚膳后,林良侍才带着何凌离开。
何怡送走叔爹和兄长后,便去了书房,安安静静的练习符篆。
虽然她如今才不过练气三层,还不能真正开始绘制符篆,但等练气四层就可以开始绘制不入流的符篆了。
只要达到一半以上的成功率,她就能参加仙考。若能顺利通过县试、府试,便能成为仙举童生。
而且童生试虽然每年都有,但院试却是三年两次。错过了明年,下一次便得等三年之后才有机会。乡试、殿试更是三年一次!
何怡明年便十岁了,按照家中规矩,也该开始参加抡才大典了。她的目标便是如母亲、父亲那样的仙举进士。
要知道,虽然只有文进士出身才能主政一方;武进士出身才能执掌一军;但是,这些人再有能力,最多也就只能封为丞相、元帅,了不起封公为侯。
别看仙进士不受待见,在朝中只是没什么权利的散人,在地方也只能为辅官,坐到头也就是个国师,被排除在核心权利之外。
但是,只有仙举进士才能建立修真家族,有机会从庶族晋升为望族。若是朝廷不稳,还能青云直上,从望族晋阶为世家,甚至是皇族。
不像文进士、武进士那样,做的再好,也只能是从寒门晋为豪门,最多也不过是名门而已。想成为世家,都是想多了。
虽然何怡并不知道如今朝中境况,但是从各种蛛丝马迹来看,只怕当今朝廷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天下大乱已为之不远。
比起只能效忠她人的文武进士,何怡当然更喜欢有可能当家做主的仙进士。虽然她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毕竟资质是硬伤啊!
………………………………………………………………………………
当晚,安顿释叔父在客院住下后,妻夫二人心事重重的回到了主院。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放心的华郡公,试探的问:“妻主,你觉得释叔父说的,可信吗?若只有明弟他们,我不担心,好歹也是筑基修士,又有一技之长,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可是,安儿他们要修为没修为、要能力没能力,能拿得出手的,不过只有身份罢了。我们真要让他们去海外?”
其实心内也忐忑不安的何夫人,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就是不放心又如何?他们姓肖又不姓何。况且,京中~,走了也好,说不定我们比他们死的还早。”
说到这里,何夫人也心有戚戚然:她也是三年前,铭郡王府来人与她商议,与侧夫、庶夫们和离之时,才知道,皇室的老祖宗,开国皇帝没有飞升,而是一直留在凡界庇佑皇族。
可是,不飞升,便不能突破化神境界,而化神道君也是有寿命极限的。最糟糕的是,皇族几千年来,虽有不少人突破至化神境界,但有人飞升、有人坐化、现在居然没有一个女道君!
需知,对于家族来说,女修永远比男修重要!因为,女修代表的不是个人,是包括而不限于其夫侍、子嗣在内的一大批修士。
一个女道君,其夫侍便至少数个化神道君、十多个元婴真君,金丹真人数十个,都能比得上一个中等宗门了。其实力,足以镇压国内一切不服!
因此,当皇族没有女道君坐镇时,也就是国家动荡乃至神器易主之时。
为什么皇室要支持海外开扩?而且不只是东海,是四海都有皇族宗室,带领大批修士、凡人,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去往海外开扩领土。
转移国内矛盾、打开阶层流通渠道等只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保留皇室香火。若某天真的国破家亡,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所以,哪怕担忧,何夫人也还是觉得,自己不应该阻拦儿子随其生父去往海外。因为,她真的不知道,如今大陆与海外,究竟哪里更安全。
华郡公心下黯然,想着自己嫁给十七皇女的荣儿,更是苦涩不已:嫡长皇女拜师朝月门,为掌门亲传三弟子;庶出大皇子受封淮王,开扩东海;庶出六皇女受封晋王,开扩南海;庶出九皇子受封唐王,开扩西海;庶出十三皇女受封翎王,开扩北海。
这是当今陛下膝下三十多个子女中,唯五单灵根的皇嗣。其中没一个留下来的,全都分散在各地,可见陛下有多不看好朝廷。
连皇帝都不看好了,更别说下面的人。但侧夫他们能跑,自己这个正夫却不能跑。不光自己不能跑,连自己的孩子也都不能跑,必须留下来,成为铭郡王府的弃子,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妻夫二人各怀心事的沉默片刻,还是华郡公先打破寂静:“既然明弟他们年后便要走,那我趁这段时间,帮他们的嫁妆都收拾起来吧。
该卖的卖、该换的换,还得寻摸一大批物资,以供他们在海上修行,也便于他们到了岛上后,更快站稳脚跟。”
虽然家中不算富有,但也只是相对而言。如今遇到事了,拼拼凑凑怎么也能凑出来十多万下品灵石。
毕竟,再怎么说,家中也有好几个仙举进士,都有一技之长,手里哪能没有点儿积蓄?只不过,那都是各人私产罢了。
何夫人默默点头,采纳了自家正夫的建议,还多补了一句:“别忘了,还得留出一部分,作为公中分给安儿他们的家产。虽然和离了,但他们也是我儿子,该给他们的不能少。”
这又是这一大笔支出,华郡公略微一算,不由叹气:这么一来,公中库房怕是要被搬空,且大概率不够,得自己补贴一部分。
不过既然都决定要做到这地步了,那华郡公便决不允许有人动摇自己的正夫之位。至少,在自己没有失势之前,决不允许!
想到这里,华郡公话音一转,说起了后续安排:“这样一来,公中账上便空了,怕是不能再聘侧夫、庶夫,不如等过几年有钱了,你再补充夫侍?”
都是老夫老妻了,何夫人哪能不懂华郡公的意思?不由失笑:“得了,还聘什么?我不是已经承诺唐侍君、刘侍君他们,等他们筑基,便晋他们为庶夫么?
我记得前些日子,京中不是来信说,唐侍君已经闭关筑基了么?那就等呗,若是他成功了,这不就是一个现成庶夫?哪怕是重办婚仪,也比聘外人省多了。”
母亲、父亲是别想了,且侧夫、庶夫们,只怕也没有那个心思,至于侍君?就算去,到时也不会管这事儿,而是带着童生们,在郡城准备院试。
要知道,明年可是大比之年,是要考乡试的,因而院试定在了三月。这样的话,若是有寒门学子通过院试,也能赶得及去京都参加三年一度的抡才大典。
毕竟,参加抡才大典的修士终究只是少部分,更多的还是书生、武者。而他们中又有多少人,用的起一次一块下品灵石的传送阵呢?
“这你不必担心,”林良侍有些惆怅的说,“怡儿,你不知道,自从妻主迎言侍君进门后,便很少再进旁人的屋子。”
他笑容苦涩:“我们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比起在闽郡被冷落、甚至因为失宠而备受欺辱,还不如回老家安稳度日。”
若是良籍夫侍,那失宠后依照自身情况,还可以与妻主、正夫协商,与妻家和离或写放侍书再或是析产,提前携子返回家族。
但是奴籍甚至是贱籍夫侍却不行,因为有妻主在,儿子还能入良籍。但若是被妻家赶出家门、甚至送人、发卖,那么儿子以后,很可能会随生父,入奴籍甚至是贱籍,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相比之下,失宠后带着孩子回妻主老家过活,倒也不失为一个选择。若是家中父兄得力,自己或儿子有能力,又或是有姐妹依靠,更是比在妻主身边熬日子强的多。
“这~倒是也行。”何怡略一沉吟,便答应了下来。只是,“母亲那边?”“我去说吧,”林良侍将这事儿揽了下来。“这也算是我的份内事。”
此事议定,何怡看了眼院中朝屋里张望的小厮,起身告退:“叔爹、兄长在此稍坐,我去休整一下,咱们就去给母亲请安。”
林良侍一听,便点头道:“瞧我这脑子,你快去吧,不用着急,我们等你。”何凌也点头,示意妹妹赶紧去。
他们知道,何怡说是休整,其实是沐浴更衣去了。在书院邋遢了十天,如今回到家里,怎能不赶紧沐浴更衣?别说有清尘术,那能胜得过泡热水澡?
等何怡沐浴更衣回来,厨房也已经送来了今晚的晚膳。不用问,母亲那边必然是忙着招待贵客,顾不上何怡这些庶子女们了。
林良侍小半年没见过女儿,也乐得不去伺候妻主。父子、兄妹三人高高兴兴的用过晚膳后,林良侍才带着何凌离开。
何怡送走叔爹和兄长后,便去了书房,安安静静的练习符篆。
虽然她如今才不过练气三层,还不能真正开始绘制符篆,但等练气四层就可以开始绘制不入流的符篆了。
只要达到一半以上的成功率,她就能参加仙考。若能顺利通过县试、府试,便能成为仙举童生。
而且童生试虽然每年都有,但院试却是三年两次。错过了明年,下一次便得等三年之后才有机会。乡试、殿试更是三年一次!
何怡明年便十岁了,按照家中规矩,也该开始参加抡才大典了。她的目标便是如母亲、父亲那样的仙举进士。
要知道,虽然只有文进士出身才能主政一方;武进士出身才能执掌一军;但是,这些人再有能力,最多也就只能封为丞相、元帅,了不起封公为侯。
别看仙进士不受待见,在朝中只是没什么权利的散人,在地方也只能为辅官,坐到头也就是个国师,被排除在核心权利之外。
但是,只有仙举进士才能建立修真家族,有机会从庶族晋升为望族。若是朝廷不稳,还能青云直上,从望族晋阶为世家,甚至是皇族。
不像文进士、武进士那样,做的再好,也只能是从寒门晋为豪门,最多也不过是名门而已。想成为世家,都是想多了。
虽然何怡并不知道如今朝中境况,但是从各种蛛丝马迹来看,只怕当今朝廷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天下大乱已为之不远。
比起只能效忠她人的文武进士,何怡当然更喜欢有可能当家做主的仙进士。虽然她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毕竟资质是硬伤啊!
………………………………………………………………………………
当晚,安顿释叔父在客院住下后,妻夫二人心事重重的回到了主院。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放心的华郡公,试探的问:“妻主,你觉得释叔父说的,可信吗?若只有明弟他们,我不担心,好歹也是筑基修士,又有一技之长,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可是,安儿他们要修为没修为、要能力没能力,能拿得出手的,不过只有身份罢了。我们真要让他们去海外?”
其实心内也忐忑不安的何夫人,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就是不放心又如何?他们姓肖又不姓何。况且,京中~,走了也好,说不定我们比他们死的还早。”
说到这里,何夫人也心有戚戚然:她也是三年前,铭郡王府来人与她商议,与侧夫、庶夫们和离之时,才知道,皇室的老祖宗,开国皇帝没有飞升,而是一直留在凡界庇佑皇族。
可是,不飞升,便不能突破化神境界,而化神道君也是有寿命极限的。最糟糕的是,皇族几千年来,虽有不少人突破至化神境界,但有人飞升、有人坐化、现在居然没有一个女道君!
需知,对于家族来说,女修永远比男修重要!因为,女修代表的不是个人,是包括而不限于其夫侍、子嗣在内的一大批修士。
一个女道君,其夫侍便至少数个化神道君、十多个元婴真君,金丹真人数十个,都能比得上一个中等宗门了。其实力,足以镇压国内一切不服!
因此,当皇族没有女道君坐镇时,也就是国家动荡乃至神器易主之时。
为什么皇室要支持海外开扩?而且不只是东海,是四海都有皇族宗室,带领大批修士、凡人,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去往海外开扩领土。
转移国内矛盾、打开阶层流通渠道等只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保留皇室香火。若某天真的国破家亡,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所以,哪怕担忧,何夫人也还是觉得,自己不应该阻拦儿子随其生父去往海外。因为,她真的不知道,如今大陆与海外,究竟哪里更安全。
华郡公心下黯然,想着自己嫁给十七皇女的荣儿,更是苦涩不已:嫡长皇女拜师朝月门,为掌门亲传三弟子;庶出大皇子受封淮王,开扩东海;庶出六皇女受封晋王,开扩南海;庶出九皇子受封唐王,开扩西海;庶出十三皇女受封翎王,开扩北海。
这是当今陛下膝下三十多个子女中,唯五单灵根的皇嗣。其中没一个留下来的,全都分散在各地,可见陛下有多不看好朝廷。
连皇帝都不看好了,更别说下面的人。但侧夫他们能跑,自己这个正夫却不能跑。不光自己不能跑,连自己的孩子也都不能跑,必须留下来,成为铭郡王府的弃子,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妻夫二人各怀心事的沉默片刻,还是华郡公先打破寂静:“既然明弟他们年后便要走,那我趁这段时间,帮他们的嫁妆都收拾起来吧。
该卖的卖、该换的换,还得寻摸一大批物资,以供他们在海上修行,也便于他们到了岛上后,更快站稳脚跟。”
虽然家中不算富有,但也只是相对而言。如今遇到事了,拼拼凑凑怎么也能凑出来十多万下品灵石。
毕竟,再怎么说,家中也有好几个仙举进士,都有一技之长,手里哪能没有点儿积蓄?只不过,那都是各人私产罢了。
何夫人默默点头,采纳了自家正夫的建议,还多补了一句:“别忘了,还得留出一部分,作为公中分给安儿他们的家产。虽然和离了,但他们也是我儿子,该给他们的不能少。”
这又是这一大笔支出,华郡公略微一算,不由叹气:这么一来,公中库房怕是要被搬空,且大概率不够,得自己补贴一部分。
不过既然都决定要做到这地步了,那华郡公便决不允许有人动摇自己的正夫之位。至少,在自己没有失势之前,决不允许!
想到这里,华郡公话音一转,说起了后续安排:“这样一来,公中账上便空了,怕是不能再聘侧夫、庶夫,不如等过几年有钱了,你再补充夫侍?”
都是老夫老妻了,何夫人哪能不懂华郡公的意思?不由失笑:“得了,还聘什么?我不是已经承诺唐侍君、刘侍君他们,等他们筑基,便晋他们为庶夫么?
我记得前些日子,京中不是来信说,唐侍君已经闭关筑基了么?那就等呗,若是他成功了,这不就是一个现成庶夫?哪怕是重办婚仪,也比聘外人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