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不住的记忆有如狂风般肆虐,随厢房内那股淡淡的侧金盏花香一同猛灌进卢知照的脑中。

    她双眸微怔,一时失语……

    盛历二十一年的月夜,眼前人救下她之后唯一的好奇是她濒死前的念想。

    她郑重应答,他却在簌簌风声里轻讽:“那有区别?”

    那道事不关己、在寒风里浮着死气的应答声,她此生难忘。

    初遇时天色暗沉,只看得见他的身形,识不出他的年纪。

    而今,厢房内日光通透,那人就立在她眼前,皮色白皙,瞳色黄棕,发髻高高挽起,若不是见着他眼尾处堆叠的几丛皱纹与略显松弛的皮肤,她约莫会觉着眼前人是个轻狂自傲的少年人。

    而他,绝不是。

    莫说上任左都御史之职离不开官场连年的阅历,就算论及他与皇后那层隐晦的关系……

    若是这两人年少相识,依着皇后的年纪去推,如今他也该四十来岁了。

    哪有区别……

    秀漪的关切被他轻飘飘的四个字顶了回去,言色尴尬,稍显局促地立在一旁。

    崔之涣眼神飘忽,顿了顿,解释道:“广陵与京都风俗差异不大,崔某没什么不习惯的。”

    厢房内适时响起秀漪对眼前人的引荐:“这位是自南直隶来京都上任的崔之涣大人,崔大人治水有功,得陛下赏识,破格提擢出任京官,接管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职。”

    卢知照轻拽衣角,神色严肃。

    他,绝不会是崔之涣。

    广陵崔氏,南直隶的名姓之家,只是到了崔之涣这一辈,到底后继乏力,能在庙堂之上冒尖的不过一二。

    丛林那日观其身手,便可知此人应是从小习武的练家子,纵使不是,也该出自武学名门。

    而广陵崔氏隶属江南一带,书香气氛浓厚,家底厚实些的名族更是看不上那些舞枪弄棒的武夫。

    崔家子怎会与武学挂钩?简直荒谬。

    秀漪轻推了推卢知照,将她在遐思中硬生生拽回来,冷声道:“还不向崔大人见礼?”

    卢知照依言一揖,并不看他。

    崔之涣也懒得回应,径自落座。

    秀漪将在马车上誊录下来的卷册呈到他的面前,问道:“可有说何日查抄平昌王府?”

    “今日未尝不可。”崔之涣将面前的卷册收入袖口内,全程未看一眼上头的往来明细,续道:“再者,皇帝的密信都递到我这里了,走马上任的新官不得勤励些?”

    秀漪不再多言:“您心中有数便好。”

    卢知照闻言,斟酌着开口:“不知我是否能与大人同去?”

    秀漪神情讶异,倒是崔之涣没显出什么惊奇之色,淡淡道:“随你。”

    “谢大人。”

    秀漪刚想出言阻止,见两人已经商定,便不好再多嘴。

    卢知照跟在崔之涣身后,两人出东兴楼时已过巳时,马车一路疾驰,震得车内的人也坐立不安。

    她轻扶着车舆,不敢懈怠,省得一时不防,惊扰了身侧那人。

    行至中途,崔之涣倏而开口:“你觉得皇宫有意思吗?”

    卢知照讶然:“什么?”

    崔之涣垂下眼睫,又重复了一遍:“你去到皇宫的这些年,过得有意思吗?”

    卢知照觉得好笑:“大人问我是问错人了,我这些年不过是坤宁宫里下等的婢女,人人皆可使绊子、撂脸子的存在,活着已经不易,谈何有意思?”

    她顿了顿,言意晦涩:“至于宫内的贵人们是何种心境,焉是我能够揣度的?”

    崔之涣冷笑道:“你还真是……聪明。若不是命硬,你也承不住这份聪明。”

    卢知照奉承道:“比之大人,却是不及。”

    马车打了个转儿,径直驶入熙录街,眼见就要到平昌王府了。

    卢知照的左手不自觉探向常年收在腰际的那把匕首,试探道:“不知,王府被查抄后,府内家奴大人要做何处置?”

    崔之涣悠悠道:“按玘朝律令,男子充作官奴,女子发卖至豪门大户或私家妓院。”

    她又问道:“再无转圜余地?”

    崔之涣直视着她,嘴角挂笑,眼波里却透着几分森然的冷意:“你若是来到我这个位子便会明白,一个奴仆的去向对我来讲不过一句话的事,是去是留,是生是死,全凭我意,更何况此行本就全权在我。”

    卢知照了然:“有一人的去向恐怕要有劳大人了。我并不求您还她自由身,只求不要让她堕入那等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崔之涣哂道:“你就如此笃定我会帮你?”

    “三条命。”卢知照目光灼灼,“算上今日的帮助,就算我欠大人三条命。我既能在皇宫内活到现在,也请大人信我一回,这笔买卖,您绝对不亏。”

    “你既如此直白,我还能说什么?但愿你活得久些,能把债还个干净。”崔之涣又问,“那奴仆叫什么?”

    卢知照应声:“秋梨。”

    她向来自诩自己不是什么信男善女,对于背叛自己的人也并非不能狠下心对待。

    可秋梨,她却算不上背弃者,没有哪一个背弃者会在下手后给主人留下一柄能够留着可以防身、卖了还能挣一大笔银子的匕首。

    她只是不够信任她,不够相信一个十四岁的小娘子能够斗得过府内那些如虎如豺的掌权人。

    这没什么不能理解,可是卢知照却清楚,自己无法接受。

    她不打算去见秋梨最后一面了。

    马车应卢知照所求停在王府偏门,她同崔之涣讲,自己如今的身份不适宜出现在卢家众人面前,崔之涣不置可否。

    她抬步下了马车,见马车飞驰而去,扬起一地积尘,才缓缓蹲下身子,用手拨开围墙左侧的杂草,上次钻这个狗洞还是四年前。

    她身子往前探了探,如今的体型却已经进不去了,于是用手肘重击洞口边缘的墙隙,没几下又豁开一道口子,她暗生庆幸,毕竟小时候刨洞可是凿了整整一天。

    由狗洞入内便是王府西苑,平昌王书房亦落在此处,院落荒芜得不成样子,她才拨开杂草丛入了府中,又踏进了一窝杂草里。

    卢知照抬眼一瞥,却见儿时最爱坐的秋千椅也隐在了杂草里,她顾不及回头多瞧瞧,径直踏入书房。

    王府将倾,她却对二房的落魄样子没有半点兴趣,那点在旁人看来会有的快意感早已被经年的宫闱生活磋磨殆尽。

    她此次出言要回王府是为着寻一个物件。

    当年曾璜的《盛历新言》一经问世便风靡京都的文人圈,后来更是传入了天子的耳中,然忠言逆耳,严陈二人更是在陛下面前对此书极尽毁谤,惹得盛历皇帝大怒,与曾璜离心,此后更是下令全城封禁此书。

    卢知照初得此书便是在父亲的这间书房,张霁来王府传诏的那天,她埋头苦抄的也是这卷书。

    她没有什么高洁远大的志向,所行不过是觉着曾璜针砭时弊的肺腑之言若是再无重见天光之日实在可惜。

    然而都察院此次查抄免不得要将平昌王府搜个底朝天,她出言前来便是要将当年誊录的几册与在书房内寻到的蓝本寻机转移出去。

    书房连年失修,早就破败不堪,每走三四步就会被地面的积尘呛个半死,卢知照一边以袖捂面,一边脚步飞健。

    她幼年时在叶之珩处讨来的官皮箱就藏在第二个书架的夹道里,官皮箱原是体型稍大的梳妆箱,大多含有夹层和暗格,一般用来盛放女子的贵重首饰。

    而她当时讨来官皮箱则是为着盛放自己的私人物件,谁让二房的几个表兄妹个个烦人得紧,逮着新奇物件就不放,也不管是不是自己的。

    卢知照进前一步,将官皮箱捧了出来,置于地上,愣了半晌才记起了打开暗格的法子,里面果真是几册《盛历新言》的誊录本,她当年用来保护卷册的函套还裹得好好的,于是取了书册迈步离开。

    前院还没有什么响动,想来是崔之涣那边还没有开始动手,她将函套卸下,把书册揣在怀里,刚想自狗洞离开,又舍不下心里的惦念,转而走向秋千椅,坐了上去。

    身子晃动得越厉害,那股深埋在心底的惆怅便翻涌得更加肆虐。

    推秋千的秋梨离开了她的身边,命人打造秋千的父亲也死在回京都的路上,而她也不再是那个可以蜷缩在父亲书房、偏安一隅的王府小姐。

    恍惚中,后背感到一个轻柔的力度,卢知照的身子依旧随着秋千晃荡,神思却越发飘忽。

    此处怎会有旁人?

    按理来讲,都察院的人没这么快入内院。

    莫不是出现幻觉了?

    见眼前人身子骤然僵直,张霁收手在侧,打趣道:“前院乱作一锅粥,月照姑娘倒是在此处悠哉得很。”

    卢知照识出张霁的声音,紧握着罥索的双手倏而松开,整个人几乎是下意识抽离了秋千底座。

    待立到了张霁身侧,她的神思才松懈下来,心里泛过一阵莫名的窃喜,幸好这人没趁着她毫无防备时将她一脚踹下秋千。

    张霁冷眼瞧着她的反应,又打量了她周身,沉声道:“距湖广之行不过半日,你就同我如此生疏了?”

章节目录

和宿敌互为白月光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溯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溯渔并收藏和宿敌互为白月光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