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寺。”商北辰回答,“那是人们祈愿白头偕老的地方,听闻很是灵验。整个九州,只此一处。”
只此一处,既然商北辰都这么说了,想必一定是百分百确定的事。
“那我们即刻出发。”慕容卿决然道。
于是,商北辰命人备好了马车,即刻出发。
在车上,慕容卿心思纷乱,思来想去,实在是不明白,玉京这么大,不至于只有一个地方种有山茶花吧。
她的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疑惑,终于,转过身,道:“对了,殿下,玉京这么大,为何只有一处有山茶花?”
商北辰目光深远,讲述一个此地广为流传的,八十年前的旧事。
传闻,建武之末,文治之始,八十载春秋前。九州之地,风尚雅韵,九州人爱饮花茶,吃花饼,酿花酒。万花争艳中,唯云家山茶最得民众之心,风靡九州。彼时,九州之内,山茶花树蔚然成林,更有以山茶兴起的世家—云家,富甲一方,甚至跻身四大家族之列。
时值楚家家主初居丞相之位,不久,他的爱妾,也就是云家三小姐,因病去世,楚相悲痛欲绝,睹物思人,下令伐尽九州山茶,以绝念想。
慕容卿的眉头依旧紧皱,又问:“既然砍了所有的山茶花树,为何如今白头寺会有山茶花?”
商北辰抬头迎上慕容卿的目光,目光深邃,慕容卿略微招架不住,转过了头。
商北辰一幅悠然自得的模样,嗤笑道:“人在老时,总是惦记着某种情感,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屑:“十年后,那位丞相想起那位山茶花女,只是,故人不在,思心更切。再后来,楚家衰落,树倒猢狲散,不久,他于穷困潦倒中郁郁而终。临终前,托人在白头寺内种下一颗山茶花树。”
思索片刻,慕容卿道:“原来如此。”
慕容卿又问道:“云家是由山茶花兴起的世家,既然九州山茶皆被伐尽,那后来云家又当如何?”
商北辰缓缓道:“时间久远,具体也无从考察,倒是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版本,当时传得沸沸扬扬。”
后来,不知何种原因,一夜之间,云府上下竟全部离奇失踪,没有一人知道他们去了哪,被谁带走了,平安与否,就像是突然人间蒸发般。先是过了一两天,有人好奇为何云府大门怎么突然紧闭不开,随即便有人道大府有大府的风范,我们这等闲人还是别管那么多了,于是众人也没继续说下去。
直到一个阴沉的午后,一位乞丐流落在云府前乞讨,疲惫不堪,他的眼皮沉重,几乎要合上,迷糊中一股难以言喻的恶臭扑鼻而来,那味道之浓烈,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比腐烂的死鼠还要刺鼻百倍。这股气味让乞丐瞬间清醒,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目光落在云府那紧闭的大门上。
只见一汪鲜红的液体沿着门缝缓缓流淌,蜿蜒在青石板上。乞丐的好奇心驱使着他,尽管恶臭令人作呕,他还是忍不住靠近,小心翼翼地推了推门,露出一条细小的缝隙。他趴在地上,眼睛紧贴着门缝,使出浑身力气窥探。
不看不知道,这一看顿时吓得乞丐整个人瘫软在地。他双手颤抖着撑起身体,连滚带爬地逃离那扇门,口中发出含糊不清的叫着。周围的人群见状,纷纷围了上来,其中一名壮汉,胆量过人,顺着乞丐颤抖的手指走到门前,趴在门缝上窥视,顿时脸色铁青。
门缝的那边竟然躺着一颗头颅!眼球突出,布满了血丝,右眼下方有块刀疤,嘴角似乎还挂着一抹笑容,头颅的头发上,爬满了肥胖的血蛭,它们贪婪地吸食着鲜血,不时膨胀收缩。
那名壮汉连忙报了官。府邸大门从内部反锁,官府的人废了好大劲才破开。破开后所有人都愣住了。一股更加浓烈的腐臭味扑面而来,几乎让人窒息。府内的景象更是令人心胆俱裂。血迹斑斑的墙壁上,布满了抓痕,有的又深又长,有的又浅又短,触目心惊。府上下只留下几具残缺的尸体,有的少条胳膊,有的少条腿,缺少的部位各不相同,但都没有头,而残缺不全的尸身上布满数道又长又深的抓痕,肌肤呈现出不自然的扭曲。令人不解的是,这种抓痕既不是人的也不是动物的。
有人说是冒犯了不该冒犯的人,有人说是山茶花的诅咒,总之,众说纷纭。由于这件云府惨案过于离奇古怪,王城的人想调查也无从下手,最后不了了之,一代家族就此没落。自此,山茶之影,渐隐玉京,云家往事,亦随风飘散。
慕容卿默默地点点头,不再说话。
车行良久,他们终于到达了白头寺。可能是今日中元节的缘故,这里人并不是很多。
踏入寺庙的瞬间,一阵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令人心神宁静。在一旁,一棵巨大的山茶花树静静地矗立,枝叶繁茂,树上挂满了细细的红丝带,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同火焰般跳跃,与周围纯白的山茶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慕容卿慢步上前,商北辰悠悠地跟上前去。他们站在山茶花树下,静静地凝视着。
慕容卿抬头看着眼前景象,道:“殿下,树上那些红丝带是什么?是祈福令吗?”早些年听师父曾经提起过,人间有祈福的习俗。
商北辰道:“没错,那些是祈福令,是白头寺的一大特色。起初,寺前冷清,少有人至。然而,近两年来,白头寺的名声如日中天,因其灵验而远近驰名,连远在九幽、楼兰的有情人也都慕名而来。祈福的方式简单而虔诚,人们将心中的祝愿书写在一条红丝带上,然后将它们悬挂在山茶花树的枝头。祈福令挂得越高,越容易被神明看见,则越容易得到祝福,因此,人们纷纷攀高,只为将那份最深的祈愿,送到离天最近的地方,希望得到最灵验的回应。”
慕容卿默默地点点头,目光还在眼前之景上停留,不自觉地又靠近些看,顿时,脸色一凝。
这些祈福令上怎么会有阵法的微弱灵光。
这些灵光微乎极微,不仔细查看,很难令人发现。即使观察的很仔细,若是外行,还是难以发现。
不一会儿,慕容卿的视线落在不远处放着的一排又一排的水缸上,水缸里的水看起来很黑,看起来像是个不见底的深渊。
慕容卿狐疑,正要上前查看,身后响起一道声音。
“在下法号静无。请问两位施主,需要山茶祈愿吗”
这声音,平静之中透露出一丝急切。慕容卿闻声,身形微微一顿,缓缓转过身来。映入眼帘的,是一位身着灰色僧袍的和尚,他双手合十,静立原地,眉宇间隐约流露出几分俗世烟火之气。
在和尚身旁,另有一人,衣着简朴,面容清瘦。他双手小心翼翼地托着一盘鲜艳的红色祈福令。
慕容卿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那盘祈福令上,惊讶地发现,这盘子上竟然闪烁着阵法微弱的灵光?!
慕容卿缓缓抬起头,与一旁的商彦辰交换了一个眼色,温和地说道:“好,这位小兄弟,麻烦给我们来一条。”
“回改,请给这位施主一条祈福令”
自始至终,回改都低着头,几乎要把脸埋进胸前,他轻轻地应了一声,慕容卿接过祈福令。
看慕容卿接过去,静无僧人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尽力压制住心中的激动,道:“一两银子!”
什么?!
银子?!
哦~~
慕容卿这才想起来,早些,听师父提起过,人间交易都需要一种东西——钱。
然而,此次来玉京,事出突然,身上怎会携带银两?
慕容卿的面颊不禁泛起一抹红晕,轻咳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
心中念头转动,或许可以将身上的物品先抵押,日后再来赎回。
就在这时,上方一阵猛烈而迅速的风掠过,身旁响起一道低沉的声音:“不用找了。”
回改反应迅速,手指一夹,几乎在无人察觉之中,他的神色一凝,勉强夹住了一片迅猛飞来的金片,这是一只蝴蝶翅膀的镂空金片,翅膀上雕刻工艺简直栩栩如生。那金片来势汹汹,力道非凡,回改不禁向后踉跄了几步,方才稳住自己的身形。紧接着,他小心翼翼地将金箔递给了身旁的静无僧人。
僧人接到后欣喜若狂,眉飞色舞,大笑两声,随即立刻收敛了脸色,轻咳两声,佯装严肃,道:“祝二位福星高照。”
回改始终保持着低头的姿势,声音平静而有力地道:“两位施主,此祈福令还未受赐福,请随我来。”
慕容卿与商北辰交换了一个眼神,温和地点头:“好。”
回改步履沉稳地向寺庙深处,三人紧跟其后。
商北辰一幅漫不经心的模样,悠悠地跟在慕容卿身后。
慕容卿回头望了一眼那棵山茶花树,开口道:“那棵山茶花树想必一定有四十多年历史了。”
其实,四十多年是她瞎说的,她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年历史。只是人们向来好为人师,这样说更容易套话罢了。
回改轻轻一笑,回答道:“准确来说,是有六十多年历史了。”
慕容卿看着回改,刻意夸赞道:“看来这位朋友见多识广,很是熟悉啊。”
那位僧人嘴角轻轻一扯,斜瞥了回改一眼,摆出一副云淡风轻的姿态,缓缓道:“这位施主,记得两年前的某个深夜,贫僧正在寺中静修,忽闻寺外有呼救之声。循声而去,发现一位少年昏倒在门口,他便是回改。贫僧于心不忍,便将他收留,在这寺庙中做了些杂役。”
静无僧人转过头,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带着几分谄媚之意道:“回改来此寺中不过短短两年,若施主有任何疑问,贫僧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只此一处,既然商北辰都这么说了,想必一定是百分百确定的事。
“那我们即刻出发。”慕容卿决然道。
于是,商北辰命人备好了马车,即刻出发。
在车上,慕容卿心思纷乱,思来想去,实在是不明白,玉京这么大,不至于只有一个地方种有山茶花吧。
她的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疑惑,终于,转过身,道:“对了,殿下,玉京这么大,为何只有一处有山茶花?”
商北辰目光深远,讲述一个此地广为流传的,八十年前的旧事。
传闻,建武之末,文治之始,八十载春秋前。九州之地,风尚雅韵,九州人爱饮花茶,吃花饼,酿花酒。万花争艳中,唯云家山茶最得民众之心,风靡九州。彼时,九州之内,山茶花树蔚然成林,更有以山茶兴起的世家—云家,富甲一方,甚至跻身四大家族之列。
时值楚家家主初居丞相之位,不久,他的爱妾,也就是云家三小姐,因病去世,楚相悲痛欲绝,睹物思人,下令伐尽九州山茶,以绝念想。
慕容卿的眉头依旧紧皱,又问:“既然砍了所有的山茶花树,为何如今白头寺会有山茶花?”
商北辰抬头迎上慕容卿的目光,目光深邃,慕容卿略微招架不住,转过了头。
商北辰一幅悠然自得的模样,嗤笑道:“人在老时,总是惦记着某种情感,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屑:“十年后,那位丞相想起那位山茶花女,只是,故人不在,思心更切。再后来,楚家衰落,树倒猢狲散,不久,他于穷困潦倒中郁郁而终。临终前,托人在白头寺内种下一颗山茶花树。”
思索片刻,慕容卿道:“原来如此。”
慕容卿又问道:“云家是由山茶花兴起的世家,既然九州山茶皆被伐尽,那后来云家又当如何?”
商北辰缓缓道:“时间久远,具体也无从考察,倒是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版本,当时传得沸沸扬扬。”
后来,不知何种原因,一夜之间,云府上下竟全部离奇失踪,没有一人知道他们去了哪,被谁带走了,平安与否,就像是突然人间蒸发般。先是过了一两天,有人好奇为何云府大门怎么突然紧闭不开,随即便有人道大府有大府的风范,我们这等闲人还是别管那么多了,于是众人也没继续说下去。
直到一个阴沉的午后,一位乞丐流落在云府前乞讨,疲惫不堪,他的眼皮沉重,几乎要合上,迷糊中一股难以言喻的恶臭扑鼻而来,那味道之浓烈,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比腐烂的死鼠还要刺鼻百倍。这股气味让乞丐瞬间清醒,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目光落在云府那紧闭的大门上。
只见一汪鲜红的液体沿着门缝缓缓流淌,蜿蜒在青石板上。乞丐的好奇心驱使着他,尽管恶臭令人作呕,他还是忍不住靠近,小心翼翼地推了推门,露出一条细小的缝隙。他趴在地上,眼睛紧贴着门缝,使出浑身力气窥探。
不看不知道,这一看顿时吓得乞丐整个人瘫软在地。他双手颤抖着撑起身体,连滚带爬地逃离那扇门,口中发出含糊不清的叫着。周围的人群见状,纷纷围了上来,其中一名壮汉,胆量过人,顺着乞丐颤抖的手指走到门前,趴在门缝上窥视,顿时脸色铁青。
门缝的那边竟然躺着一颗头颅!眼球突出,布满了血丝,右眼下方有块刀疤,嘴角似乎还挂着一抹笑容,头颅的头发上,爬满了肥胖的血蛭,它们贪婪地吸食着鲜血,不时膨胀收缩。
那名壮汉连忙报了官。府邸大门从内部反锁,官府的人废了好大劲才破开。破开后所有人都愣住了。一股更加浓烈的腐臭味扑面而来,几乎让人窒息。府内的景象更是令人心胆俱裂。血迹斑斑的墙壁上,布满了抓痕,有的又深又长,有的又浅又短,触目心惊。府上下只留下几具残缺的尸体,有的少条胳膊,有的少条腿,缺少的部位各不相同,但都没有头,而残缺不全的尸身上布满数道又长又深的抓痕,肌肤呈现出不自然的扭曲。令人不解的是,这种抓痕既不是人的也不是动物的。
有人说是冒犯了不该冒犯的人,有人说是山茶花的诅咒,总之,众说纷纭。由于这件云府惨案过于离奇古怪,王城的人想调查也无从下手,最后不了了之,一代家族就此没落。自此,山茶之影,渐隐玉京,云家往事,亦随风飘散。
慕容卿默默地点点头,不再说话。
车行良久,他们终于到达了白头寺。可能是今日中元节的缘故,这里人并不是很多。
踏入寺庙的瞬间,一阵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令人心神宁静。在一旁,一棵巨大的山茶花树静静地矗立,枝叶繁茂,树上挂满了细细的红丝带,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同火焰般跳跃,与周围纯白的山茶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慕容卿慢步上前,商北辰悠悠地跟上前去。他们站在山茶花树下,静静地凝视着。
慕容卿抬头看着眼前景象,道:“殿下,树上那些红丝带是什么?是祈福令吗?”早些年听师父曾经提起过,人间有祈福的习俗。
商北辰道:“没错,那些是祈福令,是白头寺的一大特色。起初,寺前冷清,少有人至。然而,近两年来,白头寺的名声如日中天,因其灵验而远近驰名,连远在九幽、楼兰的有情人也都慕名而来。祈福的方式简单而虔诚,人们将心中的祝愿书写在一条红丝带上,然后将它们悬挂在山茶花树的枝头。祈福令挂得越高,越容易被神明看见,则越容易得到祝福,因此,人们纷纷攀高,只为将那份最深的祈愿,送到离天最近的地方,希望得到最灵验的回应。”
慕容卿默默地点点头,目光还在眼前之景上停留,不自觉地又靠近些看,顿时,脸色一凝。
这些祈福令上怎么会有阵法的微弱灵光。
这些灵光微乎极微,不仔细查看,很难令人发现。即使观察的很仔细,若是外行,还是难以发现。
不一会儿,慕容卿的视线落在不远处放着的一排又一排的水缸上,水缸里的水看起来很黑,看起来像是个不见底的深渊。
慕容卿狐疑,正要上前查看,身后响起一道声音。
“在下法号静无。请问两位施主,需要山茶祈愿吗”
这声音,平静之中透露出一丝急切。慕容卿闻声,身形微微一顿,缓缓转过身来。映入眼帘的,是一位身着灰色僧袍的和尚,他双手合十,静立原地,眉宇间隐约流露出几分俗世烟火之气。
在和尚身旁,另有一人,衣着简朴,面容清瘦。他双手小心翼翼地托着一盘鲜艳的红色祈福令。
慕容卿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那盘祈福令上,惊讶地发现,这盘子上竟然闪烁着阵法微弱的灵光?!
慕容卿缓缓抬起头,与一旁的商彦辰交换了一个眼色,温和地说道:“好,这位小兄弟,麻烦给我们来一条。”
“回改,请给这位施主一条祈福令”
自始至终,回改都低着头,几乎要把脸埋进胸前,他轻轻地应了一声,慕容卿接过祈福令。
看慕容卿接过去,静无僧人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尽力压制住心中的激动,道:“一两银子!”
什么?!
银子?!
哦~~
慕容卿这才想起来,早些,听师父提起过,人间交易都需要一种东西——钱。
然而,此次来玉京,事出突然,身上怎会携带银两?
慕容卿的面颊不禁泛起一抹红晕,轻咳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
心中念头转动,或许可以将身上的物品先抵押,日后再来赎回。
就在这时,上方一阵猛烈而迅速的风掠过,身旁响起一道低沉的声音:“不用找了。”
回改反应迅速,手指一夹,几乎在无人察觉之中,他的神色一凝,勉强夹住了一片迅猛飞来的金片,这是一只蝴蝶翅膀的镂空金片,翅膀上雕刻工艺简直栩栩如生。那金片来势汹汹,力道非凡,回改不禁向后踉跄了几步,方才稳住自己的身形。紧接着,他小心翼翼地将金箔递给了身旁的静无僧人。
僧人接到后欣喜若狂,眉飞色舞,大笑两声,随即立刻收敛了脸色,轻咳两声,佯装严肃,道:“祝二位福星高照。”
回改始终保持着低头的姿势,声音平静而有力地道:“两位施主,此祈福令还未受赐福,请随我来。”
慕容卿与商北辰交换了一个眼神,温和地点头:“好。”
回改步履沉稳地向寺庙深处,三人紧跟其后。
商北辰一幅漫不经心的模样,悠悠地跟在慕容卿身后。
慕容卿回头望了一眼那棵山茶花树,开口道:“那棵山茶花树想必一定有四十多年历史了。”
其实,四十多年是她瞎说的,她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年历史。只是人们向来好为人师,这样说更容易套话罢了。
回改轻轻一笑,回答道:“准确来说,是有六十多年历史了。”
慕容卿看着回改,刻意夸赞道:“看来这位朋友见多识广,很是熟悉啊。”
那位僧人嘴角轻轻一扯,斜瞥了回改一眼,摆出一副云淡风轻的姿态,缓缓道:“这位施主,记得两年前的某个深夜,贫僧正在寺中静修,忽闻寺外有呼救之声。循声而去,发现一位少年昏倒在门口,他便是回改。贫僧于心不忍,便将他收留,在这寺庙中做了些杂役。”
静无僧人转过头,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带着几分谄媚之意道:“回改来此寺中不过短短两年,若施主有任何疑问,贫僧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