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上午出门的时候,苏家庄的人见她们姑嫂三人手挽着手出门,都忍不住去看秋语若。
当看到秋语若面上没有一点的愁苦的时候,他们不得不信,苏云廷的媳妇,竟然真是心甘情愿嫁过来的!
村里一个欺软怕硬又爱嚼舌根的婆子,看到走在前面的姑嫂仨,就跑过来,直接问秋语若:“云廷家的,我怎么听说你出嫁之前还闹绝食了呢,怎么现在又乐意了?”
她的话问出口,二妹就气红了眼,只是她从未和人争吵过,一时间竟不知该怎么回怼。
反倒是小妹站出来,吼道:“你胡说,我大嫂是自己愿意嫁过来的!”
那婆子也扯着嗓子说:“谁胡说了,我娘家表妹就有亲戚是前桥庄的,说他们村里都传遍了,云廷家的不愿意替她姐嫁过来,在家闹绝食闹了三天!”
她这一嗓子,把原本隐蔽看过来的人,都引了过去。
人类最大的爱好之一,就是喜欢看热闹。
婆子看到围过来那么多人,精神就更亢奋了,脑子里迅速编撰出能吸引大家的话题,正准备大放厥词的时候,秋语若回应了。
秋语若没有像苏静姝那样气红了眼,也没有和婆子争吵,而是先心平气和的问她:“不知道怎么称呼?”
婆子:我搞事的架势都弄好了,你却一点不动气的问我称呼!
秋语若的反应让婆子有点卡壳。
围过来看热闹的人就说:“她男人和你公公平辈,你该叫她一声二大娘。”
秋语若先跟回答自己的人说了句:“多谢”
然后才平静的回答婆子:“二大娘,你听说的没错,当初我确实在家里闹了。
我祖父说,他立于世,就得守信、守义,所谓‘无信而不立’!他说当初既然是愿意了这门亲事,现在这边要迎娶,他就不能言而无信,必须要嫁过来一个孙女的。
这边家里接连出事,大伯说堂姐的命格根本就压不住,祖父就选择让我嫁过来。
我虽年少,却尝过人间至苦,命格不好,也不是必须让我来跳火坑的理由,当初我是真想直接死了算了,免得余生再受疾苦。
但是想到我父早逝,他还未对父母尽孝,我若轻易了断自己的性命,也是对已故父母的不孝。
我不怕死,嫁过来全当全了父母的恩情,就算命格压不住,早早的死了,也算是全了爷爷的信义,替父亲尽了孝,我自己也尽了孝。”
秋语若的话说完,婆子更是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她是抱着搞臭秋语若的名声跑过来,最后却给了对方一个宣传好名声的机会!
婆子说不出话,周围看热闹的却有了足够的话题。
有的说秋老头确实守信又仁义,也有的说秋语若孝顺。
更有人悄悄议论,不知道克死兄妹父母的苏云廷,娶了一样命格的秋语若,最后谁能克死谁。
他们都以看似小声,其实周围的人都能听到的声音在议论,秋语若自然是能听到的。
不过这也是她想要的结果。
当初在秋家答应嫁过来以后,秋语若就想到会面临今天的询问,虽然没想到会那么快,但是应对的话她是早就想好了的。
虽然情况有了点变化,当初想的回应,主要突出自己的孝顺,现在则加上了秋老头的信义。
自己往后还会继续为他宣传,希望好面子的秋老头,不要辜负自己的努力。
婆子被人拽走了,秋语若跟着二妹认识了几个对自家表示出善意的人。
别人问她们姑嫂去做什么,秋语若没说考察摆摊位置的事,只说:“明日我三叔来叫我回门,去镇上给祖父买点东西。”
众人明白,这是去置办回门礼。
村里的土地基本都在村子西边,从东边出村的,都是出门办事或者去镇上买东西的。
既然都出村,大家自然的就变成了一同前去。
出村就是官道,今天不是开集的日子,官道上的人并不太多,往南走了一里多地,就是双庙村,今天村口只摆了个茶摊。
苏静姝对秋语若说:“今天不开集,其他的摆摊的就没来。”
秋语若点头表示明白。
再往前走不了多远,就是一个路口,路口往东是通往镇上的路,路两边也稀稀拉拉的摆着几个摊子。
走过摆摊的,就是临街的门市。
秋家的前桥庄和苏家庄虽然距离不太远,却不属于一个镇子,这边的青石镇秋语若还是第一次来。
同路的王婶问秋语若:“语若,明天回门你准备买什么?”
刚开始走在一块,她们都称呼秋语若是云廷家的。
这个称呼听的秋语若直牙疼,向她们介绍了自己的名字,说她们以后可以叫自己语若。
听王婶问自己买什么,秋语若就道:“我想着回去拿四样礼,先买两坛酒和两包茶叶,临走的时候再抓两只活鸡。”
再往下,她的语气就有些为难:“最后一样原本想买肉或是买鱼,但是这个天气放到明天都坏了,早上云廷身边离不了人,我又不放心二妹一大早来镇上。”
简单的早起来镇上买东西,别人家女人早上忙着出不了门,就可以让男人来买,就算男人有个什么事,也有家里的长辈叔伯。
可惜秋语若家却不行,男人昏迷着,公婆去世了,有个爷爷和二叔,那是恨不得和长房这边写个断亲文书,就怕这边有什么事麻烦他们,听说昨天语若刚进门,苏老二就闹起来了,不让这边有事去麻烦他们。
另外一个张大娘就说:“有了一对活鸡,也不是非得买肉和鱼,买上二斤软和的点心,家里老爷子还能吃两口,比咬不动的肉都好!”
都是苏家庄的人,本能的就想着给自家这边省一点,张大娘说完,其她人纷纷附和。
秋语若却表现的依然为难:“祖父倒是不和我计较这些,只是家里有叔伯,我三叔待我是极好的,昨日的嫁妆想来你们都见了,那些都是三叔让三婶给我置办的。
只是大伯那里,他是个文人,最是讲究这些,若是回门不买肉,他心里可能会有微词。”
大家一听,秋语若的大伯,不就是那个他自己的闺女和苏云廷议亲,苏云廷昏迷不醒了,他就让秋语若顶上的人!
几人心里就想,还文人呢,文人要都喜欢干这不要脸的事,谁家还敢让家里的儿郎去读书!
张大娘就说:“语若啊,你回门是回你祖父家里,来接你的是你三叔,你那大伯心里有什么想法,其实和你也没太大的关系了,出嫁女,不就是娘家谁跟咱们亲,咱们就和谁来往么!”
秋语若就一副懵懂的样子,问:“真的么?”
她虽说是十五岁,其实还差两个月,这些年营养上也不是多跟得上,现在其实还是个小女孩的样子。
看着这样懵懂的女孩,大家心里忍不住多了几分怜惜,都纷纷表示张大娘说的对。
秋语若笑了,“好,我听你们的。”
这些婶子大娘劝自己以后不用和秋老大来往,回去她们就会对外说为什么这么劝。
秋老大,你的流量时代也要来了,你做好迎接的准备了么。
在大家的劝说下,秋语若愉快的决定不用买肉了。
王婶说:“不是说抓活鸡么,婶子家里养了不少,语若你要是不嫌弃,明天一早我抓了给你送过去。”
秋语若惊喜道:“婶子疼我,我不是那不知道好歹的人,明天早上送过去,还省了领回去操心一晚上,明天你在家称好,镇上多少钱一斤咱们就按多少钱一斤算。”
来镇上摆摊得出摊位钱,所以按镇上的价位王婶绝对合适。
苏家这种情况还愿意对她们表示善意的,都是心软不喜欢欺负人的,王婶就说给秋语若一斤便宜一文钱。
秋语若不愿意。
两人卖家想按低价,买家想按高价,都想让对方按着自家说的价位成交。
同行的一个爽利媳妇就说:“语若,你也别争了,就按着王婶说的价吧,咱们自己村里,相近的人家都是这么算的。”
其她的人也都这么说,秋语若也只能同意。
大家来镇上,不是家里中午要来客,就是要出门走亲戚买礼物。
秋语若第一次来青石镇,跟着她们也转了其他门市。
当看到镇上的医馆的时候,秋语若问苏静姝:“二妹,你大哥的病是让这里的大夫看的么?”
苏静姝原本逛的挺开心,听到大哥的病,开心减半,闷闷的应了一声:“是”
一直叽叽喳喳活蹦乱跳的小妹,听到大哥的病情,也绵软了起来。
秋语若真不是故意扫兴的,就买了三块饴糖,给她们一人一块,另一块自己没吃,放在篮子里,回家给云澈吃。
秋语若之所以没买自己的,不是舍不得吃,而是她天生胃弱,又绝食过三天,到现在还没完全养过来,吃糖容易胃酸,所以她才没有给自己买。
但是别人不知道啊,苏静姝虽然天真了点,却也不是没心,她把自己的糖给秋语若,说:“大嫂我不喜欢吃糖,你吃吧。”
当看到秋语若面上没有一点的愁苦的时候,他们不得不信,苏云廷的媳妇,竟然真是心甘情愿嫁过来的!
村里一个欺软怕硬又爱嚼舌根的婆子,看到走在前面的姑嫂仨,就跑过来,直接问秋语若:“云廷家的,我怎么听说你出嫁之前还闹绝食了呢,怎么现在又乐意了?”
她的话问出口,二妹就气红了眼,只是她从未和人争吵过,一时间竟不知该怎么回怼。
反倒是小妹站出来,吼道:“你胡说,我大嫂是自己愿意嫁过来的!”
那婆子也扯着嗓子说:“谁胡说了,我娘家表妹就有亲戚是前桥庄的,说他们村里都传遍了,云廷家的不愿意替她姐嫁过来,在家闹绝食闹了三天!”
她这一嗓子,把原本隐蔽看过来的人,都引了过去。
人类最大的爱好之一,就是喜欢看热闹。
婆子看到围过来那么多人,精神就更亢奋了,脑子里迅速编撰出能吸引大家的话题,正准备大放厥词的时候,秋语若回应了。
秋语若没有像苏静姝那样气红了眼,也没有和婆子争吵,而是先心平气和的问她:“不知道怎么称呼?”
婆子:我搞事的架势都弄好了,你却一点不动气的问我称呼!
秋语若的反应让婆子有点卡壳。
围过来看热闹的人就说:“她男人和你公公平辈,你该叫她一声二大娘。”
秋语若先跟回答自己的人说了句:“多谢”
然后才平静的回答婆子:“二大娘,你听说的没错,当初我确实在家里闹了。
我祖父说,他立于世,就得守信、守义,所谓‘无信而不立’!他说当初既然是愿意了这门亲事,现在这边要迎娶,他就不能言而无信,必须要嫁过来一个孙女的。
这边家里接连出事,大伯说堂姐的命格根本就压不住,祖父就选择让我嫁过来。
我虽年少,却尝过人间至苦,命格不好,也不是必须让我来跳火坑的理由,当初我是真想直接死了算了,免得余生再受疾苦。
但是想到我父早逝,他还未对父母尽孝,我若轻易了断自己的性命,也是对已故父母的不孝。
我不怕死,嫁过来全当全了父母的恩情,就算命格压不住,早早的死了,也算是全了爷爷的信义,替父亲尽了孝,我自己也尽了孝。”
秋语若的话说完,婆子更是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她是抱着搞臭秋语若的名声跑过来,最后却给了对方一个宣传好名声的机会!
婆子说不出话,周围看热闹的却有了足够的话题。
有的说秋老头确实守信又仁义,也有的说秋语若孝顺。
更有人悄悄议论,不知道克死兄妹父母的苏云廷,娶了一样命格的秋语若,最后谁能克死谁。
他们都以看似小声,其实周围的人都能听到的声音在议论,秋语若自然是能听到的。
不过这也是她想要的结果。
当初在秋家答应嫁过来以后,秋语若就想到会面临今天的询问,虽然没想到会那么快,但是应对的话她是早就想好了的。
虽然情况有了点变化,当初想的回应,主要突出自己的孝顺,现在则加上了秋老头的信义。
自己往后还会继续为他宣传,希望好面子的秋老头,不要辜负自己的努力。
婆子被人拽走了,秋语若跟着二妹认识了几个对自家表示出善意的人。
别人问她们姑嫂去做什么,秋语若没说考察摆摊位置的事,只说:“明日我三叔来叫我回门,去镇上给祖父买点东西。”
众人明白,这是去置办回门礼。
村里的土地基本都在村子西边,从东边出村的,都是出门办事或者去镇上买东西的。
既然都出村,大家自然的就变成了一同前去。
出村就是官道,今天不是开集的日子,官道上的人并不太多,往南走了一里多地,就是双庙村,今天村口只摆了个茶摊。
苏静姝对秋语若说:“今天不开集,其他的摆摊的就没来。”
秋语若点头表示明白。
再往前走不了多远,就是一个路口,路口往东是通往镇上的路,路两边也稀稀拉拉的摆着几个摊子。
走过摆摊的,就是临街的门市。
秋家的前桥庄和苏家庄虽然距离不太远,却不属于一个镇子,这边的青石镇秋语若还是第一次来。
同路的王婶问秋语若:“语若,明天回门你准备买什么?”
刚开始走在一块,她们都称呼秋语若是云廷家的。
这个称呼听的秋语若直牙疼,向她们介绍了自己的名字,说她们以后可以叫自己语若。
听王婶问自己买什么,秋语若就道:“我想着回去拿四样礼,先买两坛酒和两包茶叶,临走的时候再抓两只活鸡。”
再往下,她的语气就有些为难:“最后一样原本想买肉或是买鱼,但是这个天气放到明天都坏了,早上云廷身边离不了人,我又不放心二妹一大早来镇上。”
简单的早起来镇上买东西,别人家女人早上忙着出不了门,就可以让男人来买,就算男人有个什么事,也有家里的长辈叔伯。
可惜秋语若家却不行,男人昏迷着,公婆去世了,有个爷爷和二叔,那是恨不得和长房这边写个断亲文书,就怕这边有什么事麻烦他们,听说昨天语若刚进门,苏老二就闹起来了,不让这边有事去麻烦他们。
另外一个张大娘就说:“有了一对活鸡,也不是非得买肉和鱼,买上二斤软和的点心,家里老爷子还能吃两口,比咬不动的肉都好!”
都是苏家庄的人,本能的就想着给自家这边省一点,张大娘说完,其她人纷纷附和。
秋语若却表现的依然为难:“祖父倒是不和我计较这些,只是家里有叔伯,我三叔待我是极好的,昨日的嫁妆想来你们都见了,那些都是三叔让三婶给我置办的。
只是大伯那里,他是个文人,最是讲究这些,若是回门不买肉,他心里可能会有微词。”
大家一听,秋语若的大伯,不就是那个他自己的闺女和苏云廷议亲,苏云廷昏迷不醒了,他就让秋语若顶上的人!
几人心里就想,还文人呢,文人要都喜欢干这不要脸的事,谁家还敢让家里的儿郎去读书!
张大娘就说:“语若啊,你回门是回你祖父家里,来接你的是你三叔,你那大伯心里有什么想法,其实和你也没太大的关系了,出嫁女,不就是娘家谁跟咱们亲,咱们就和谁来往么!”
秋语若就一副懵懂的样子,问:“真的么?”
她虽说是十五岁,其实还差两个月,这些年营养上也不是多跟得上,现在其实还是个小女孩的样子。
看着这样懵懂的女孩,大家心里忍不住多了几分怜惜,都纷纷表示张大娘说的对。
秋语若笑了,“好,我听你们的。”
这些婶子大娘劝自己以后不用和秋老大来往,回去她们就会对外说为什么这么劝。
秋老大,你的流量时代也要来了,你做好迎接的准备了么。
在大家的劝说下,秋语若愉快的决定不用买肉了。
王婶说:“不是说抓活鸡么,婶子家里养了不少,语若你要是不嫌弃,明天一早我抓了给你送过去。”
秋语若惊喜道:“婶子疼我,我不是那不知道好歹的人,明天早上送过去,还省了领回去操心一晚上,明天你在家称好,镇上多少钱一斤咱们就按多少钱一斤算。”
来镇上摆摊得出摊位钱,所以按镇上的价位王婶绝对合适。
苏家这种情况还愿意对她们表示善意的,都是心软不喜欢欺负人的,王婶就说给秋语若一斤便宜一文钱。
秋语若不愿意。
两人卖家想按低价,买家想按高价,都想让对方按着自家说的价位成交。
同行的一个爽利媳妇就说:“语若,你也别争了,就按着王婶说的价吧,咱们自己村里,相近的人家都是这么算的。”
其她的人也都这么说,秋语若也只能同意。
大家来镇上,不是家里中午要来客,就是要出门走亲戚买礼物。
秋语若第一次来青石镇,跟着她们也转了其他门市。
当看到镇上的医馆的时候,秋语若问苏静姝:“二妹,你大哥的病是让这里的大夫看的么?”
苏静姝原本逛的挺开心,听到大哥的病,开心减半,闷闷的应了一声:“是”
一直叽叽喳喳活蹦乱跳的小妹,听到大哥的病情,也绵软了起来。
秋语若真不是故意扫兴的,就买了三块饴糖,给她们一人一块,另一块自己没吃,放在篮子里,回家给云澈吃。
秋语若之所以没买自己的,不是舍不得吃,而是她天生胃弱,又绝食过三天,到现在还没完全养过来,吃糖容易胃酸,所以她才没有给自己买。
但是别人不知道啊,苏静姝虽然天真了点,却也不是没心,她把自己的糖给秋语若,说:“大嫂我不喜欢吃糖,你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