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倾泻而下,雷声震耳欲聋,夹带着雨意的寒风呼啸着吹进太极殿,令匍匐在地的各官员们瑟瑟发抖。

    然而,在这众人惶恐的氛围中,却有两人暗藏笑意。

    一位是皱纹深深的参知政事梁仁辅,另一位则是眸若寒星的当朝左丞温之言。

    前者是喜形于色,毫不掩饰的笑;后者的笑则含蓄深沉,仿佛隐在层层情绪之后,深不可测。

    突然间,殿外的黄门侍郎禀报道:“启奏陛下,内卫府大阁领萧屹在殿外求见。”

    此言一出,众大臣皆感意外,纷纷揣测内卫府此刻求见的目的。

    叶景渊微微皱眉道:“宣。”

    萧屹在殿外卸下佩剑,步入殿中,跪地禀报:“皇上,商州内卫府传来消息,霍氏逆党案的清查已有重大进展。内卫在商州捕获的涉案人员中,有六人供认曾参与肃州粮草押运事件。”

    萧屹走进殿时,梁仁辅面色已不大好,当听闻商州二字时,更是面色惨白。

    此时,叶景渊走下丹阶,来到萧屹面前,沉声询问道:“如何参与,据实回禀。”

    萧屹稍稍抬头,回答道:“这六人皆系商州刺史府与都督府官员。经查,他们与肃州刺史府官员及商州洛行镖局镖师存在书信联络。肃州刺史在运送粮草过程中遇袭,系内外勾结所致。先是肃州刺史府官员暗中篡改水浮指南,致使航向偏离,货船被迫提前停靠舟桥渡。随后,洛行镖局得知消息,迅速对押运队伍发起攻击,意在拖延押运时间。”

    叶景渊双手负在身后,身躯微仰,恨声道:“刺史府属官,洛行镖局…好啊,好,真不愧是朕的臣民!”他忽然怒喝一声,“梁参政何在?”

    梁仁辅哆哆嗦嗦地移动着身躯,声音颤抖地回应:“臣…臣在……”

    叶景渊霍然转身,对梁仁辅冷声道:“朕记得你是商州人士,商州刺史还是你的女婿。”

    温之言适时出声道:“半月前,青州发现了一具疑似内卫的尸首。据微臣与青州官吏的查探,此内卫身上携有一剧毒之物,名为巨蝎散,其毒发迹象与天水阁的血饮泪极为相似。”

    叶景渊瞥了他一眼,表示:“你已在上奏中详细陈述过此事的前因后果,且内卫府也已对此事进行了翔实的查探,并确认死者并非内卫。”

    叶景渊瞥了他一眼,表示:“你已在上奏中详尽叙述此事,内卫府亦深入查探,证实死者非内卫”

    温之言直起身子,明确指出:“死者确实不是内卫,而是遭到内卫杀害的人。其身上的内卫令牌与巨蝎散,均系杀他的内卫为嫁祸而故意放置。”

    此时,萧屹接过话:“臣接到陛下旨意后,即刻指令各州及京畿内卫府,对在册内卫进行全面核查。经过查证,发现青州一名丁姓内卫已擅自脱离州属内卫府管制。同时,青州发现的那块内卫令牌,经辨认背面特制纹路,已证实确属丁姓内卫所有。”

    叶景渊听后,愤怒地质问道:“萧屹,你作为内卫府大阁领,竟然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你该当何罪?”

    萧屹伏地道:“事情既已发生,臣深知悔之晚矣,唯有尽力补救。因此,经过连日调查,臣终于找到了这名丁姓内卫,尽管他已死去多时,但臣在他身上却发现了一份未拆封的密函。”

    叶景渊重重一挥袖袍道:“呈上来。”

    萧屹从怀中取出密函,双手呈递给中常侍,并言明:“此密函应是死者所写,但尚未发出便遭毒手。”

    此刻,时间仿佛停滞。

    大殿内光线逐渐黯淡,静谧中,唯有雨滴嘀嗒声回响,令人感到压抑窒息。

    嘀嗒!

    嘀嗒!!

    嘀嗒!!!

    梁仁辅额头汗水淋漓,沿着脖颈不断滑落。其双手苍白颤抖,在手中的玉笏颤动不已。

    突然,一阵脚步声逐渐接近梁仁辅,最终在他面前停下,但随后又慢慢远去,他刚松下一口气,远处却突然传来一声沉闷的呼喊。

    “梁参政!”

    “臣…臣在……”

    “你能否解释一下,为何这名内卫在密函中要求事成之后,让一位名为四爷的人将其侄女嫁给他?”叶景渊稍作停顿,突然大笑起来,“你不会告诉朕,你就是那信中所提到的四爷吧?”他的话语中透露出浓厚的杀意。

    梁仁辅未料到内卫会深入追查至商州,更未设想会有如此致命的密函。

    他慌忙叩首,疾呼冤屈:“皇上,这是有人陷害老臣,老臣冤枉啊!”情急之下,还将温之言拉了进来,“皇上明鉴,调动大军的是温相,兵曹参军已指认。此举显然是他预知粮草会延误,且…曹光远与温相有姻亲之谊……”

    温之言听后,从容不迫地道:“皇上,臣斗胆请教,为何要以臣的名义调动那三万大军?”

    梁仁辅立刻反驳:“你这是狡辩。宁王又不傻,以你的名义调动大军,事发后,最多只会落个胁从之罪,不会被判处极刑。”

    温之言淡然说道:“是啊,宁王不傻。如果宁王不傻,又怎会让一个兵曹参军,知晓调动大军的真实意图?换言之,即便兵曹参军真的知情,也不会不杀之灭口,毕竟一旦泄露,谁也逃不过责罚。”

    梁仁辅听后哑口无言,随后他恍然大悟,气急反笑道:“原来这一切都是你精心策划的圈套!”

    “圈套?”温之言反问,“本相倒是想请教梁参政,你是从何处找到这个受过严刑逼供之人?又是如何编造出这些看似确凿的谎言?甚至还不惜以牺牲幽州为代价来构陷本相?朝中竟有你这等奸恶之徒,实乃令人发指!”

    温之言说完,再次跪地叩首:“皇上,此兵曹参军显然遭受过酷刑,其证词并不可信。”

    叶景渊审视着温之言,随后质问道:“若粮草延误真相确实如此,你在青州的调查岂非皆成虚假?欺瞒朕亦属死罪。”

    “臣绝无欺君之意,在青州调查此案时,臣便觉其中有异。原本五百人的押运队伍,最终仅余三名校尉与刺史曹光远。”

    “怀化将军已就此事奏明,其言辞严谨合理。朕亦向右威卫将领核实,并无不当之处。”

    “陛下真的认为无不当之处吗?”

    “温之言,你放肆!”叶景渊怒拍龙椅,斥道,“你这是公然讽刺朕吗?”

    “臣不敢!”温之言俯首帖地,“只是这三名校尉的供词由青州长史经办,若他有意串供……”

    “朕任命你为河南道黜陟使,”叶景渊面露不悦,“是希望你能公正审理此案。若如你所言,也是你失职所致。”

    此时,殿内温氏重臣纷纷为温之言求情。

    “皇上基于对温相秉公办事的信任,才会任命其为河南道黜陟使。不过,众所周知的是,粮草延误案的主犯曹光远与温相确有姻亲关系。”

    “中书侍郎所言极是。试想,即便温相觉得此案有异,他若据理力争,恐会被人视为故意偏袒,因此在两难之境下,也只得听之任之。”

    在听闻此类言论之后,皇族亲党纷纷出列反驳。

    “作为河南道黜陟使,温相有责任深入调查此案,对涉案人员绝不宽容,严格依法处理。”

    “中书侍郎此言,岂非意指陛下任命温相为河南道黜陟使之决策有所不妥?”

    “温相身为左丞,又被委任为河南道黜陟使,应公正审理这两桩重大案件。然其查察不严,实难胜任左丞之职。”

    …………

    “够了!”叶景渊连呼三声,语速渐快,显得愈发不耐烦。“温相既指控青州长史涉嫌串供,那长史如今身在何处?”

    温之言尚未开口,萧屹便抢先告知:“此人已死。”这让叶景渊与温之言均感惊愕。

    萧屹进一步解释说:“青州长史因涉霍氏逆党案,在内卫府拘捕时,他因拒捕被当场击杀。”

    “什么?”叶景渊猛地站起,“什么时候的事?”

    “前日子夜时分,”萧屹回答道。

    温之言沉思片刻,逐一排除了各种可能性后,最终得出的答案却让他难以接受。

    黄门侍郎再次通报,据京畿内卫府密函所述,萧屹所抓捕的那六人在押解途中不幸遇难,尸首现置于殿外。

    听到这一噩耗,一直跪在地上的梁仁辅顿时如释重负,喃喃自语道:“死无对证,死无对证啊!”

    殿外之雨已止息,然乌云依旧密布天际,仅东方曙光微露。

    叶景渊负手站在丹阶上,俯视着太极殿内的文武百官。他的目光逐一扫过皇族亲信、温氏重臣、外戚等各色人等的面孔,最后他下了旨意。

    “关于粮草延误和青州刺史等八人遇害一案,由于关键证人均已遇难,案件已成为悬案。故,自即日起,所有涉案档案收束封存,待有新的关键证据出现时方可重启调查。”

    殿下众人跪拜领旨。

    叶景渊沉声继续道:“梁仁辅身为参知政事,并代掌六部大权,却任人唯亲,屡次行不举之事。其不仅涉及粮草延误,还与青州刺史等八人遇害案有牵连,更被指控陷害左丞。此等罪行,令人发指。然而,鉴于其在朝多年,功勋显赫,且为皇后之父,加之相关案件已成为悬案,故只免去其职,遣送回原籍,非召不得入京。”

    梁仁辅闻此,叩首谢恩:“臣梁仁辅叩谢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叶景渊的声音继续在大殿中回荡:“左丞温之言身为河南道黜陟使,却在查案过程中,故意隐瞒事实,查察不严,意图欺君。然而,鉴于事出有因,且为晋敏长公主夫婿,当朝驸马。故,只免除其左丞一职,降为…洛州刺史,即刻交出内史印和左丞官牒。其府邸、其府邸暂不收归…”

    叶景渊话语稍顿,疲惫道:“其余诸事日后再议……众臣当以此为戒,若再犯,定斩不饶!”

    随后,殿内齐声回应:“臣等谨记陛下教诲!”

    叶景渊挥袖宣布:“退朝!”

章节目录

血色迷案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枣糕鸡蛋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枣糕鸡蛋饭并收藏血色迷案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