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曦跟甄姗姗和陈掌柜等人道了别,便离开了德胜斋。身上揣着九十两银子,她的心里踏实了很多,心情顿时大好。九十两银子,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在这个时代,如果节俭一点生活的话,也够一个人几年的用度了。如果在乡下,甚至够一家五口三四年的嚼用了。

    但倘若想在京城买房置地的话,这点钱还是远远不够的。她在心里默算了一下此次烧玻璃的成本,原材料的成本很低,石英砂和石灰石的价格都比较便宜,最大的成本就是租窖炉的费用了。

    但总体算下来,烧玻璃的利润还是相当丰厚的。她打算继续赁陶瓷工坊的窖炉,等攒够了银子,就买一块地,自己建一个琉璃工坊。

    她边在心里盘算着,边在街上溜达,没走几步,就看见前方有一家书肆。自从穿越过来以后,她还没有逛过书肆,她很好奇古代的书肆是什么样的,于是边抬腿走了进去。

    这家书肆很大,总共有三层。书架上除了经史子集之外,还有一些诗词歌赋、地方志、人物志,以及一些游记和医学著作。苏曦逛了一会儿,挑了一本诗集、一本游记,付了钱之后,便打算回米市大街。

    “曦儿,你怎么在这里?”苏曦刚走出书肆的门,便听见有人在叫她。这个声音温和清澈,居然有一点点熟悉。苏曦回头一看,便见一个身着蓝布长衫的清秀少年,正笑容满面地看着她,他的眼神里满是惊喜之色。此人正是原主的情郎林堃,苏曦在庄子上住的时候,林堃还曾经专门去探望过她。

    “堃哥,好久不见了,你是过来买书的吗?”苏曦对那少年道。

    “是啊,想不到能在这儿遇到你,真是太好了。”林堃欣喜地道。

    “堃哥,你最近如何?家里一切可好?”苏曦道。

    “都很好,我考中童生了,正准备参加下个月的院试。”林堃道。

    “恭喜你啊,堃哥,你向来有才华,一定能考中秀才的,说不定还能考个案首。”苏曦道。

    林堃的脸微微一红,挠头道:“曦儿过奖了,有学问的人多了,案首我是不敢肖想的。”

    随即他又恢复平静,端详着苏曦,关切地问道:“曦儿,你在伯府里过的怎么样?为什么你打扮成这样?你出门身边也没有人跟着?是不是他们欺负你了?”

    “嗨,也没什么,我就是想自己一个人出来逛逛,不想有人跟着。”苏曦含糊地道。她虽然不是原主,对林堃也没什么特殊的感情,但她若说了实情,林堃必然会担心的。

    就在此时,街道的另一侧,赵煊正带着两个长随,骑着马在街上溜达。最近几日,赵煊天天都带着人出来找苏曦,他们找遍了京城的大小客栈,也没有发现苏曦的影子。搞得他心情郁郁,寝食难安。此刻已是响午,王贵提议去附近的面馆用午膳,然后再继续找人。

    就在三人正准备过马路之时,眼尖的王贵一眼就看到了苏曦。

    于是他兴奋地喊道:“二爷,那不是二少奶奶吗?终于找到她了,我的天呐。”

    赵煊闻言,忙往王贵手指的方向看去。但见一个身着湖蓝色布衣裙、头上待着蓝色布巾的年轻女子,正在和一个长相俊秀的年轻书生站在书肆的门口聊天。两个人长得俱是好颜色,看起来很登对。一个眉眼含笑,一个含情脉脉,看起来聊得是很开心。

    再细看那女子,她身量苗条、面容秀丽,虽不施粉黛,穿戴也十分简朴,但也难掩她清雅的气质。此人不是苏曦又是谁?赵煊见到此情景,盯着苏曦看了半天,他的眼神由惊喜逐渐变为愤怒,看到最后,眼圈都红了。

    赵煊之前在庄子上的时候,是见过林堃的,当时他就察觉此人和苏曦的关系不一般。后来他也问过苏曦,得知他们是同一个村里的,从小一起长大的。

    王贵见状,觉察出不对,于是劝道:“二爷,还不赶紧追上去?不然过会儿二少奶奶就走了。”

    “哼,我这几日茶饭不思,心焦得很,天天都出来找她。她倒好,跟别人在一起了,做起了一对平民夫妻,还得很。难怪她非要闹着和离,非得跑出去,原来外面有在人等她。”赵煊愤然道。

    “我们回府,以后不必找她了。”赵煊命令道。

    “二爷,不能这样。您什么都没搞清楚,怎么说走就走呢?说不定这只是一个误会,那小子说不定只是二少奶奶的一个熟人。”王贵忙劝道。

    赵煊想了想,觉得自己方才也是过于武断了。于是他便道:“那你们两个接下来一直跟着她,看看她跟那个小子到底是什么关系?看一下她目下住在何处。”说完他便打马回府了。

    苏曦并未看见赵煊等人,见已经晌午了,林堃约苏曦一起去附近的面馆用膳。在他们二人进店以后,王贵等人也悄悄地跟了进去。吃完面之后,苏曦就和林堃分开了,苏曦直接回了米市大街的小院,林堃则回到了他们镇上的私塾。

    次日一早,苏曦去陶瓷工坊,和门房老汉商量继续租赁窖炉之事。

    “夫人既然懂得烧琉璃,为何不直接把这工坊买下来?这里什么都是现成的,顶多再请人把窖炉重修一下。”门房老汉道。

    “不瞒您说,我家里人不同意,我自己手里的银子也不凑手,所以只能先赁着,如果这期间有人想盘下这工坊,我随时可以退出。”苏曦道。

    “上次我说的那个价,也不是一口价,您若是诚心想要的话,我可以给东家书信一封,东家会派人来跟您谈的。”门房老汉道。

    “暂时不用了,我还是先赁着吧。还是按照上次的标准,借用一次这里的窖炉,给您二两银子,怎样?”苏曦道。

    见苏曦不打算盘下工坊,门房老汉有些失望。但他也没有拒绝苏曦继续租赁,毕竟工坊闲着也是闲着,他什么不用做,还有银子赚,为何要拒绝呢。

    商量好了之后,苏曦就离开了陶瓷工坊,去往售卖石英砂和石灰石的地方。有了上一次的成功经验,苏曦这次加大了采购量,她这次订的石英砂和石灰石的量,基本是上次的三倍。

    订好石英砂和石灰石之后,她又雇了一辆马车,去了佣肆。此时已是巳时一刻,佣肆里等活的人不多了,但依旧有一些尚未找到活的人。苏曦雇了一个有地排车的人,给了那人一百文钱,让那人帮她去西郊的盐碱地里割枯草,割完之后再给她拉到陶瓷工坊里去。

    苏曦刚跟拉地排车的人定好,就看见两个熟悉的身影从她面前经过。正是前日帮她烧窖炉的李大志和王小虎。

    “大志,小虎,你们今日还没有找到活儿吗?”苏曦问道。

    李大志和王小虎转身一看,发现是苏曦,于是向前打了一个拱,然后讪讪地道:“今天的活不多,还没有人来雇俺们呢。”

    “不急,兴许一会儿来活儿了。不过你们明日的活儿是有着落了,我明日要烧琉璃,你们两个还是去帮我烧窖炉吧,怎么样?”苏曦问道。

    “那可太好,谢谢您。”李大志和王小虎兴奋得道。

    苏曦和他们约定好了之后,便离开了佣肆,雇了一辆马车,回到了米市大街。她在米市大街的蔬菜铺子前下了车,买了一些青菜和鸡蛋,然后方回到了小院里。

    她走在回家的路上,觉察到身后似乎一直有人在跟着她,但她回头看的时候,又没人了。她心下略有些不安。一回到家,她就将大门的门栓牢牢地栓住,然后又找了一根粗木根将大门顶住。

    一整个下午,她都没有再出门。在家里做饭,清洗衣裳,打扫房间。用过午膳之后,她泡了一壶清茶,然后坐在院子的梅花树下看书,倒也是很惬意。

    成安伯府那边,今日赵煊没有出门,大夫人王氏问他为何不出去找苏曦,他也没有回答,只是看起来闷闷不乐的样子。傍晚太阳落山以后,王贵回到了府里。

    “二少奶奶在南城的米市大街赁了一个小院子,她自己一个人住,并没有跟那个林堃在一起。小的查了一下,那个林堃快要成亲了,他这次是来城里的书肆买书,估计是和二少奶奶偶然遇见的。”王贵一回到伯府,便来到赵煊的书房里,跟他汇报消息。

    赵煊闻言,他的脸色终于好看了一些。

    “二少奶奶好像还挺忙的,小的今日一直跟着她,她一早去了南郊的陶瓷工坊,然后又去了西郊那边买砂子和石灰啥的。”王贵又道。

    “她这是要做什么啊?”赵煊皱眉道。

    “二爷,您别管二少奶奶在做什么了,您还先把她请回来吧。这次的事,毕竟是您有错在先,您就服个软,给二少奶奶一个台阶下,毕竟你们之间也没什么隔阂。”王贵苦口婆心地劝道。

    “那你明日带上紫樱和灵儿,去米市大街把她接回来吧。”赵煊道。

    “二爷,这恐怕不行吧。我们做奴才的去接算怎么回事?”王贵道。

    赵煊思索了片刻,然后道:“我明日一早就得出门,有要紧的事情去办。她若不肯回,你就把紫樱和灵儿放在那里,让她俩陪着她,等我回来了,再去接她。”

    “二爷,您这是要去哪里啊?”王贵问道。

    “跟你说了也无妨,不过你得替我保密。洪提督那边要带兵去黑虎岭剿匪,我要随他们一起去。”赵煊低声道。

    “爷,这万万不可啊,太冒险了。您可知道,目下伯府就指望着您了。”王贵忙道。

    “放心,我有分寸的,不会出事的。”赵煊道。

    “那大夫人知晓此事吗?”王贵道。

    赵煊摇了摇头,然后道:“她若知晓了,明日肯定不会让我出门的。”赵煊道。

    王贵想再劝几句,但见赵煊神色果决,也知自己劝不动他,于是便烊烊地离开了。

章节目录

被迫嫁给疯傻相公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煜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煜幸并收藏被迫嫁给疯傻相公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