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两日后,宋章退烧。
贺思真有两把刷子,只过半个月,还治好了他的腿伤,如今宋章已经无须借拐而行。
钱青青依旧日日去凰卫司当值,直到一天,当她踩着暮色推开柴门时,听见刀剑相击的清越声响。
李关崖的雁翎刀劈碎竹影,却被一柄长剑轻巧地格开。
"好刀法!"身着月白长衫的少年收剑后退,玉冠在余晖中折射出细碎的光。他腰间玉佩随着动作轻晃,一看便不是寻常匠人雕琢的锦鲤纹。
李关崖抹了把额角汗水,笑着收刀:"宋兄弟这招'回风拂柳'使得妙。"
宋章放下茶盏起身,暮色在他半张脸上投下阴影:"青青,这是我表弟宋明溪。"
钱青青望着廊下并肩而立的两人,竹篮里的当归簌簌滚落。
宋明溪?她没听错,这位来客名叫宋明溪!
"嫂子好!"少年蹦跳着过来,见她脚边滚落的草药,蹲身拾起:"这是补血的当归吧?!以前我们那老军医……"话音戛然而止,他低头将药草放回篮中,指尖在竹篾上叩出细碎声响。
"明溪此次是来照应我,需借住些日子,不知夫人……"宋章刚开口,却被少年抢过话头:"表哥的仇家也在金陵!嫂子!我在南梁举目无亲,只有表哥和你两个亲人了!我保证不添麻烦,每天帮嫂子劈柴担水!"
少年仰头望着钱青青,眼尾微微发红。
钱青青垂眸避开他殷切的目光:"既然是夫君的表弟,自然住得。"她转身时发间银簪晃出冷光,"只是寒舍简陋……"
"不简陋不简陋!"宋明溪雀跃起来,"我睡柴房都行!"
他蹦跳着跨过门槛,腰间玉佩撞在门框上发出脆响,惊得梁上栖鸟扑棱棱飞起。
用过晚膳,钱青青帮李月拾掇药材,见她郁郁寡欢,李月道:“青青今日怎么了?”
钱青青心里暗自叫苦。
这个鲜衣怒马、自称表弟的少年郎,不仅是广胜侯的义子,还是宋章麾下最年轻得力的将军。
在宋章身死、北燕分崩离析后,宋明溪割据称王,最终统一南北朝、彻底驱除柔人,终结乱世,建立新的大一统王朝,国号为“珩”。宋明溪称帝后,陆续追尊宋家三父子为帝。
应付宋章一人已经不易,现在又来一个硬茬。钱青青苦笑:“没什么,我只是发愁,手里没有趁手的刀,凰卫司兵器库倒是有,只是不让带出来……”
李关崖扬了扬手:“我的给你。”
钱青青嫌弃:“你那刀太重。”
李关崖咂嘴。李月想了想,决定花钱打一把,却被钱青青打断,“不必了,太费钱,我再想想……”
屋内,宋明溪压抑地哽咽:"王爷受苦了......"
少年连着磕头,热泪一滴一滴连成线,滴落在地。
二人再见,有恍如隔世之感,宋章亦见人伤情:“黄滨的伤势如何,还有明堂、明简……”
此番攻柔,宋章亲率飞鹰军与黄滨的猛虎军分头进攻。飞鹰军不少是宋家的义子,宋明堂、宋明简是宋明溪的义兄。上一世,这些忠心耿耿的猛将都战死了。
他们属于广胜侯嫡系,宋家的铁军,这部分人的死亡也间接为北燕日后的分裂埋下隐患。
“两位义兄重伤不治。”宋明溪泣不成声,“只保住了黄将军。”
黄滨没死!这是宋章重生后改变的第一件事!
见少年还在哭哭啼啼,宋章转而问:"你可知我为何叫你赶来金陵?"
"方进山说崔浩触犯铁鞭律被处置......"烛光映亮少年绷紧下颌,"钱青青曾见过崔浩,她若猜出您的身份......"说到此处,宋明溪突然想通了似的,拔高声调,"大燕水师已完成江口布防,王爷是想趁夜......"
说罢,做了个抹脖子动作。
他目露坚毅之色,只等他那治军严厉、手段狠辣的摄政王点头允许。
却见原本垂眸思索的摄政王挑眉,竟露鄙夷之色。
宋明溪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宋章的声音像浸了冰碴:“对无辜的人下手,晟威将军,你倒是真英雄。”
"砰!"茶盏重重砸在青砖上。
钱青青推开房门时,正见宋章一脚碾过碎瓷。
“你们这是?”
宋章冷笑如冰锥刺骨:"明溪说怕你们向我的仇家走漏风声,准备将你们灭口呢。"
宋明溪不可置信地看着宋章,小脸涨成猪肝色。
“什么!”李关崖正好路过,怒目圆睁,雁翎刀"铮"地出鞘。
宋明溪踉跄着撞翻桌椅,月光照见他眼中尚未褪去的慌张。
钱青青仔细端详起这位未来的珩高祖皇帝。好一个“无毒不丈夫”!好一个“一将功成万骨枯”!果然历史上能当开国皇帝的,都是黑心黑肺黑肝哈。
她把心一横,两步上前揪住少年耳朵,怒斥道:"小表弟好大的威风!我钱青青虽穷,倒还不至于贪图那点告密钱!"
"嫂子饶命!"宋明溪疼得哇哇叫,"是我小人之心......"
"啪!"李月甩着湿漉漉的围裙冲进来,抬手就是一记耳光,"青青乃顾家之后,岂是你能污蔑的!"她指尖沾着的面粉落在宋明溪惨白的脸上,"若没有青青拿出那保命的云参救治,你表哥还能好好的?!"
宋章适时拱手:“李姨待我不薄。”
宋明溪捂着火辣辣的脸颊,看看这边又看看那边,恍然大悟,忙不迭道歉,膝头碾碎青砖上的积雪:"我错了!我不该......不该怀疑嫂子......"
李关崖握着刀柄的手青筋暴起,架在宋明溪脖子,咬牙切齿:"亏我还当你是兄弟,原来竟是这般狼心狗肺的东西!"
“嫂、嫂子……”宋明溪本能地想躲,却不敢动。
“别叫我嫂子!”
“我、我我我,我知错了,对不起,对不起……”
少年翻来覆去地道歉,聪敏机灵的小嘴这时却不知所措,羞愧得想找个狗洞钻进去。
李关崖问道:“大小姐,如何处置。”
钱青青扫了一眼不动如山的宋章。
“庄敬尽礼曰安,宽容平和曰安,中心宅仁曰安……往后,家中清扫收拾、灶台桌碗打理,都交给他,以观后效。”
“哦……”李关崖这一生“哦”几乎带着叹音。
钱青青用食指弹开刀身,让李关崖退至一旁,弯腰拾起半片残瓷,指尖抚过瓷片边缘的缺口,轻声道:"明溪弟弟,下次若再提'灭口'二字,我便用这瓷片割了你的舌头。"
说罢,挑衅似地看宋章,后者不语,回以微微一笑。
李月解下围裙,往宋明溪手里一丢,冷脸道:“走,跟我去灶台。”
宋明溪一怔,随即明白过来,抹抹眼泪,乖乖跟上。
片刻后,灶台远远地飘来苛刻的教导声:
“皂角都不会用吗,除了舞刀弄棒还会做什么……”
“锅具和碗筷要分开,用草木灰,和灰清洗,柳叶刷碗……”
“丝瓜瓢专搁置此处,切不可将浴间的丝瓜瓢拿来用,记住了!”
“轻拿轻放,家里的碗和罐就这么几个,摔了你赔啊,真是个废物……”
宋章事不关己地回了屋。
钱青青吹灭烛火,爬上窄榻:“怎么样,试探出来了?”
宋章躺下,没有了屏风遮挡,他这个角度能看见她完整的睡姿。
“夫人何意,为夫不懂。”
钱青青转了个身,改为平躺,翘起二郎腿:“装蒜。”
这不就是“周瑜打黄盖”,试探她和李月会不会出卖他吗?
“夫人英明,明溪自作自受,随你们责罚,无须看我面子。”
明明已点破,仍毫无羞惭之色。
能屈能伸大英雄,宋明溪不是,他才是。
钱青青冷笑起来。
“苦肉计,我依你一回。李月出身草莽,不如你这大户人家少爷金贵,但人心是平等的,她真心待你,贺思尽心医你,今日事,可一不可再,可暂不可常,懂了吗?”
这下,宋章终有愧意。
最后,钱青青丢了一句:“多疑是病,望你早日痊愈。”
宋章默然良久,回了一句:“谨遵夫人之命。”
*
夜里的九华殿很热闹。
老皇帝去年大病一场,龙体虚弱许多,总是无故畏、手脚冰冷,太医院说不宜见风,殿内燃着十六座仙鹤铜灯,已熏烤得诸官员汗流浃背。
钱正道满头大汗站在一侧,汗水顺着脸和脖子直往衣襟里流淌。
轮到淮州牧张淮禀奏,他抹了一把脸,跪直身子:
“一两银子能买十石粮食,每人三日一升,今年大水,春种已绝,淮河的补决款、抚民款,和工部仔细议过,至少须三万两,这已是在预款上减了又减。”
淮州的一个官员在旁应声道:“淮河灾情虽已按下去,但仍有流民五万余,这些人无家可归,着实可怜……”
钱正道却不以为然:“户部的钱预支得差不多了,帝陵新址还须添些物料,估摸要十万两。淮州邻居扬州、豫州皆有余粮,不如移民就粟,或移粟救民,总能解灾民燃眉之急。”
张淮叹气:“钱尚书有所不知,这次水灾,扬州、豫州也被波及。淮州灾情最大,长公主殿下不辞辛劳,亲自报灾、勘灾、审户和发赈,故而统来的数比扬、豫二州快些。”
说罢,张淮期盼地看长公主那边。
长公主祁经燕站出来:“禀父皇,张淮所言不错,儿臣预判,要不了半个月,扬州、豫州那边也将粮草告急了。儿臣知国库缺银子,赶回来,便是想尽快找法子筹措,以免等扬、豫二州受灾情况报上来,我们措手不及。”
钱正道却不紧不慢,“扬州、豫州没粮,就再远些,开州、涒州……”
祁经燕断然道:“不妥。”
贺思真有两把刷子,只过半个月,还治好了他的腿伤,如今宋章已经无须借拐而行。
钱青青依旧日日去凰卫司当值,直到一天,当她踩着暮色推开柴门时,听见刀剑相击的清越声响。
李关崖的雁翎刀劈碎竹影,却被一柄长剑轻巧地格开。
"好刀法!"身着月白长衫的少年收剑后退,玉冠在余晖中折射出细碎的光。他腰间玉佩随着动作轻晃,一看便不是寻常匠人雕琢的锦鲤纹。
李关崖抹了把额角汗水,笑着收刀:"宋兄弟这招'回风拂柳'使得妙。"
宋章放下茶盏起身,暮色在他半张脸上投下阴影:"青青,这是我表弟宋明溪。"
钱青青望着廊下并肩而立的两人,竹篮里的当归簌簌滚落。
宋明溪?她没听错,这位来客名叫宋明溪!
"嫂子好!"少年蹦跳着过来,见她脚边滚落的草药,蹲身拾起:"这是补血的当归吧?!以前我们那老军医……"话音戛然而止,他低头将药草放回篮中,指尖在竹篾上叩出细碎声响。
"明溪此次是来照应我,需借住些日子,不知夫人……"宋章刚开口,却被少年抢过话头:"表哥的仇家也在金陵!嫂子!我在南梁举目无亲,只有表哥和你两个亲人了!我保证不添麻烦,每天帮嫂子劈柴担水!"
少年仰头望着钱青青,眼尾微微发红。
钱青青垂眸避开他殷切的目光:"既然是夫君的表弟,自然住得。"她转身时发间银簪晃出冷光,"只是寒舍简陋……"
"不简陋不简陋!"宋明溪雀跃起来,"我睡柴房都行!"
他蹦跳着跨过门槛,腰间玉佩撞在门框上发出脆响,惊得梁上栖鸟扑棱棱飞起。
用过晚膳,钱青青帮李月拾掇药材,见她郁郁寡欢,李月道:“青青今日怎么了?”
钱青青心里暗自叫苦。
这个鲜衣怒马、自称表弟的少年郎,不仅是广胜侯的义子,还是宋章麾下最年轻得力的将军。
在宋章身死、北燕分崩离析后,宋明溪割据称王,最终统一南北朝、彻底驱除柔人,终结乱世,建立新的大一统王朝,国号为“珩”。宋明溪称帝后,陆续追尊宋家三父子为帝。
应付宋章一人已经不易,现在又来一个硬茬。钱青青苦笑:“没什么,我只是发愁,手里没有趁手的刀,凰卫司兵器库倒是有,只是不让带出来……”
李关崖扬了扬手:“我的给你。”
钱青青嫌弃:“你那刀太重。”
李关崖咂嘴。李月想了想,决定花钱打一把,却被钱青青打断,“不必了,太费钱,我再想想……”
屋内,宋明溪压抑地哽咽:"王爷受苦了......"
少年连着磕头,热泪一滴一滴连成线,滴落在地。
二人再见,有恍如隔世之感,宋章亦见人伤情:“黄滨的伤势如何,还有明堂、明简……”
此番攻柔,宋章亲率飞鹰军与黄滨的猛虎军分头进攻。飞鹰军不少是宋家的义子,宋明堂、宋明简是宋明溪的义兄。上一世,这些忠心耿耿的猛将都战死了。
他们属于广胜侯嫡系,宋家的铁军,这部分人的死亡也间接为北燕日后的分裂埋下隐患。
“两位义兄重伤不治。”宋明溪泣不成声,“只保住了黄将军。”
黄滨没死!这是宋章重生后改变的第一件事!
见少年还在哭哭啼啼,宋章转而问:"你可知我为何叫你赶来金陵?"
"方进山说崔浩触犯铁鞭律被处置......"烛光映亮少年绷紧下颌,"钱青青曾见过崔浩,她若猜出您的身份......"说到此处,宋明溪突然想通了似的,拔高声调,"大燕水师已完成江口布防,王爷是想趁夜......"
说罢,做了个抹脖子动作。
他目露坚毅之色,只等他那治军严厉、手段狠辣的摄政王点头允许。
却见原本垂眸思索的摄政王挑眉,竟露鄙夷之色。
宋明溪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宋章的声音像浸了冰碴:“对无辜的人下手,晟威将军,你倒是真英雄。”
"砰!"茶盏重重砸在青砖上。
钱青青推开房门时,正见宋章一脚碾过碎瓷。
“你们这是?”
宋章冷笑如冰锥刺骨:"明溪说怕你们向我的仇家走漏风声,准备将你们灭口呢。"
宋明溪不可置信地看着宋章,小脸涨成猪肝色。
“什么!”李关崖正好路过,怒目圆睁,雁翎刀"铮"地出鞘。
宋明溪踉跄着撞翻桌椅,月光照见他眼中尚未褪去的慌张。
钱青青仔细端详起这位未来的珩高祖皇帝。好一个“无毒不丈夫”!好一个“一将功成万骨枯”!果然历史上能当开国皇帝的,都是黑心黑肺黑肝哈。
她把心一横,两步上前揪住少年耳朵,怒斥道:"小表弟好大的威风!我钱青青虽穷,倒还不至于贪图那点告密钱!"
"嫂子饶命!"宋明溪疼得哇哇叫,"是我小人之心......"
"啪!"李月甩着湿漉漉的围裙冲进来,抬手就是一记耳光,"青青乃顾家之后,岂是你能污蔑的!"她指尖沾着的面粉落在宋明溪惨白的脸上,"若没有青青拿出那保命的云参救治,你表哥还能好好的?!"
宋章适时拱手:“李姨待我不薄。”
宋明溪捂着火辣辣的脸颊,看看这边又看看那边,恍然大悟,忙不迭道歉,膝头碾碎青砖上的积雪:"我错了!我不该......不该怀疑嫂子......"
李关崖握着刀柄的手青筋暴起,架在宋明溪脖子,咬牙切齿:"亏我还当你是兄弟,原来竟是这般狼心狗肺的东西!"
“嫂、嫂子……”宋明溪本能地想躲,却不敢动。
“别叫我嫂子!”
“我、我我我,我知错了,对不起,对不起……”
少年翻来覆去地道歉,聪敏机灵的小嘴这时却不知所措,羞愧得想找个狗洞钻进去。
李关崖问道:“大小姐,如何处置。”
钱青青扫了一眼不动如山的宋章。
“庄敬尽礼曰安,宽容平和曰安,中心宅仁曰安……往后,家中清扫收拾、灶台桌碗打理,都交给他,以观后效。”
“哦……”李关崖这一生“哦”几乎带着叹音。
钱青青用食指弹开刀身,让李关崖退至一旁,弯腰拾起半片残瓷,指尖抚过瓷片边缘的缺口,轻声道:"明溪弟弟,下次若再提'灭口'二字,我便用这瓷片割了你的舌头。"
说罢,挑衅似地看宋章,后者不语,回以微微一笑。
李月解下围裙,往宋明溪手里一丢,冷脸道:“走,跟我去灶台。”
宋明溪一怔,随即明白过来,抹抹眼泪,乖乖跟上。
片刻后,灶台远远地飘来苛刻的教导声:
“皂角都不会用吗,除了舞刀弄棒还会做什么……”
“锅具和碗筷要分开,用草木灰,和灰清洗,柳叶刷碗……”
“丝瓜瓢专搁置此处,切不可将浴间的丝瓜瓢拿来用,记住了!”
“轻拿轻放,家里的碗和罐就这么几个,摔了你赔啊,真是个废物……”
宋章事不关己地回了屋。
钱青青吹灭烛火,爬上窄榻:“怎么样,试探出来了?”
宋章躺下,没有了屏风遮挡,他这个角度能看见她完整的睡姿。
“夫人何意,为夫不懂。”
钱青青转了个身,改为平躺,翘起二郎腿:“装蒜。”
这不就是“周瑜打黄盖”,试探她和李月会不会出卖他吗?
“夫人英明,明溪自作自受,随你们责罚,无须看我面子。”
明明已点破,仍毫无羞惭之色。
能屈能伸大英雄,宋明溪不是,他才是。
钱青青冷笑起来。
“苦肉计,我依你一回。李月出身草莽,不如你这大户人家少爷金贵,但人心是平等的,她真心待你,贺思尽心医你,今日事,可一不可再,可暂不可常,懂了吗?”
这下,宋章终有愧意。
最后,钱青青丢了一句:“多疑是病,望你早日痊愈。”
宋章默然良久,回了一句:“谨遵夫人之命。”
*
夜里的九华殿很热闹。
老皇帝去年大病一场,龙体虚弱许多,总是无故畏、手脚冰冷,太医院说不宜见风,殿内燃着十六座仙鹤铜灯,已熏烤得诸官员汗流浃背。
钱正道满头大汗站在一侧,汗水顺着脸和脖子直往衣襟里流淌。
轮到淮州牧张淮禀奏,他抹了一把脸,跪直身子:
“一两银子能买十石粮食,每人三日一升,今年大水,春种已绝,淮河的补决款、抚民款,和工部仔细议过,至少须三万两,这已是在预款上减了又减。”
淮州的一个官员在旁应声道:“淮河灾情虽已按下去,但仍有流民五万余,这些人无家可归,着实可怜……”
钱正道却不以为然:“户部的钱预支得差不多了,帝陵新址还须添些物料,估摸要十万两。淮州邻居扬州、豫州皆有余粮,不如移民就粟,或移粟救民,总能解灾民燃眉之急。”
张淮叹气:“钱尚书有所不知,这次水灾,扬州、豫州也被波及。淮州灾情最大,长公主殿下不辞辛劳,亲自报灾、勘灾、审户和发赈,故而统来的数比扬、豫二州快些。”
说罢,张淮期盼地看长公主那边。
长公主祁经燕站出来:“禀父皇,张淮所言不错,儿臣预判,要不了半个月,扬州、豫州那边也将粮草告急了。儿臣知国库缺银子,赶回来,便是想尽快找法子筹措,以免等扬、豫二州受灾情况报上来,我们措手不及。”
钱正道却不紧不慢,“扬州、豫州没粮,就再远些,开州、涒州……”
祁经燕断然道:“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