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心由谁来评定,云台寺没有公开。职事僧把点心端走后,众人就在客堂候着。
约莫半个时辰后,职事僧来传话,请好安到后院一叙。
众人一听便知道今年好记中选,纷纷起身道贺。
职事僧递来一份契书,说道:“九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出家修行的日子。当天,云台寺要三百分糯米团子。好施主可有时间?”
“有。”好安回道。
三百份看着有点多,咬咬牙,一天就能做完。
“这里是关于斋堂的,需要注意的点我都写下了。”职事僧指着右边说道。
好安扫了一眼,发现斋堂对使用时间划分极严。
“辰时之前不得踏入斋堂,这是为什么?”
不能早到,好安还是第一次见。
“辰时之前是僧人的用饭时间。”职事僧解释道。
“我们不负责僧人的三餐?”
“不用,好施主只负责香客的。”
“斋堂的点心我可以做主换吗?”好安问道。
“可以,只要不犯忌讳,好施主可以自行决定。”
好安点点头,看一眼其他,确定没什么问题便签字画押。
云台寺要求辰时到,酉时归,相当一天都要呆在寺庙里。
店里目前所有的点心都是好安做的,她不可能抽身,但她心里已经有了人选。
谢宗林,悟性高。刚开始水平不行,指点几次就开了窍,现在一日三餐都是他在做。
听好安说完后,谢宗林一声不吭的收好碗筷端去井水边。
好安跟在后面,说道:“你现在只欠我一百多文。云台寺包食宿,你要是去的话,最多十天就能还清我的钱。剩下的你就可以自己攒起来。”
谢宗林依旧不说话,噔一下站起来。
“你干嘛?说话呀。”
“我舀点草木灰。”谢宗林正要往回走,结果一脚带翻木桶。
六个碗,八个碟子碎碎。
“七十文。”好安脱口而出。
“但没关系,只要你答应去,这笔钱给你免了!”
谢宗林嘴唇蠕动了几下,沉默半晌,问道:“这一定要去吗?”
“你不想去?”
谢宗林撇过头,默认。
好安见谢宗林耷拉着头,眼睛里闪过不安。她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喂过的流浪狗,肚子饿想要吃的又不敢要时就是这副模样。
“不想去就算了。”
想道谢宗林以前也没过过什么正常日子。好不容易逃出来后就一直跟着自己,可能是雏鸟情节吧,不想离开熟悉的环境。
谢宗林不去,总得有人去。好安回屋摸出一锭银子,去了牙行。
近几年,没有灾荒和战争,只要勤劳肯干,混个温饱不成问题,卖儿卖女的自然就少了。
好安逛了一圈还没下手,一方面是没发现几个像样的,一方面是心里纠结。
买卖人口总觉得别扭,但不买又没人可用。若是雇人,她又不敢把方子教给对方。
买人手里至少还握着身契,有一定的威慑力。雇人签的是契书,谁都能半路反悔。
“小娘子,你要是真心想买,我这还有更好的。”牙人见好安一直皱眉,却又不肯离开,便估摸她急用人。
“好的什么样?”好安顺势问道。
“我这有一批官府收没的家产,里面有好几个不错的奴仆。”牙人小声道。
“你这手续齐全吗?”
一般只有犯罪者的家产才会被收没,这些东西都是在官府挂了号的,处置权也在官府手里。
“当然。”牙人说道:“我既然敢卖,肯定什么都帮你办好。”
“那看看。”
这些奴仆或者被判处为奴的人都关在室内。
“这一排都是富贵人家出来的,这一排都是官宦人家的。”
屋里的人是比外面的看着整洁不少,相貌也端正许多。
“有会做饭的吗?”好安想找个有基础的,教起来省事。
“小娘子是想买个厨娘?”牙人指着靠墙的几个,介绍道:“这三个都在厨房做过活。”
“有男的吗?”好安问道。
“哎呀,还真不巧,昨天最后一个被买走了。”牙人看了一眼好安,见她面露犹豫,便补充道:“在厨房干活没必要分男女,菜做的好吃就行。这仨有手艺有经验,小娘子现在若是不要回头在想可就没了。”
好安扣了扣下巴,思虑再三还是觉得女的不行。
云台寺里都是和尚,送个女的过去不合适。
“要男的,会做馒头就行。”好安降低要求。
“我问问。”牙人对好安和颜悦色,转头就变了脸色,厉声道:“听见没,有谁会蒸馒头?”
一个窝在角落里的汉子抬手,小声道:“我会。”
“过来。”
见牙人招手,那人转过身来,这时好安才看见他身后还有人,是一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娘。
小姑娘低着头,头上的两个小揪揪对着好安。
“我会。”那人拉着小姑娘连忙挪膝到好安和牙人面前,说道:“砍柴烧火、搬货种地小的都会。”
“叫什么?”牙人问道。
“小的余二狗。”
牙人翻了翻册子,找到余二狗登记的信息,说道:“这人原来是干厨房粗活的。做饭做不出什么花开,但简单的还是会的。”
“行。”好安见余二狗衣着还算得体,指甲缝什么的也比较干净,便问道:“他多少钱?”
“十五两。”牙人竖了数。
“十五两?”好安惊道。
刚刚那仨厨娘白十一二两,这人什么都不会卖十五两。
“他十两,他妹五两。他俩一起卖。”牙人解释道。
“她妹?后头那个?”好安瞅了一眼小姑娘,便收回目光,“她站起来都没我腰高吧,你卖五两?”
十五两也不是掏不起,但什么都不说就付钱总感觉自己吃大亏了。
“你把他妹也买回去,他干活也卖力是不是?”
牙人刚说完,余二狗便说道:“我有力气,我能干活。”说着,拉着他妹要给好安磕头。
“闭嘴。”好安冷冷说道。
砍价的时候最讨厌有人唱反调。
余二狗被好安冰冷的眼神震慑住,不由把身后的妹妹朝自己怀里搂了搂。
“就她那细胳膊细腿,都没我家门闩粗,买回去都不能干活。”好安摇摇手,说道:“十五两绝对不行,十三两。”
“十三两太低了。”牙人拍了拍册子,“这个价格都不如卖去青楼。”
小姑娘一听,身体一哆嗦,头埋得更低了。
“十四两,最多了。”好安指了指小姑娘,说道:“她那嘴巴什么样你也见了,最多十四两。”
牙人没想到好安眼这么尖,小姑娘都没抬头就发现她兔唇。
“这,十四两有点……”
“十四两,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牙人扫了一眼小姑娘,这小姑娘确实是个累赘。愿意掏十五两的人是有,但知道她兔唇之后都觉得晦气。
今既然有人不介意,便宜一两就一两吧,总比烂在手里的好。
“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牙人怕好安反悔,以最快的速度办完了手续。
“要改名字吗?”牙人执笔问道。
“原名叫什么?”
“余二狗,余三妞。”
“要换新名字吗?”好安看向余二狗。
“小的都行。”
“余二狗是不大好听,叫余二壮吧。”好安也是个取名废。
“谢主家取名。”
落笔成契,好安接过新的卖身契,带着两人回家了。
到家,好安便去忙自己的事,把二人交给谢宗林。
等谢宗林安排两人洗漱干净,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好安才重新出现。
余二壮一见着好安就拉着余三妞,说道:“给东家磕头。”
“别整这些虚的。”好安不知从何处端出面粉和水,“时间就是金钱,赶紧干活吧。”
“好的东家。”余二壮赶紧接过。
先前东家一直在讨价还价,对他妹妹的不喜是明晃晃的挂在脸色,没想到还给她妹买了一身衣裳,虽然是最便宜的,但很舒服。
不嫌弃他妹的都是大好人,余二壮想道。
余二壮先用温水把老面酵子化开,然后加面搅拌成絮状。
看到这,好安便知道余二壮手艺还行,至少揉面没问题。
“不错。”
流程没问题,动作也熟悉,做一个普普通通的馒头完全没问题,好安十分满意,十四两值。
“我们来做个新的。”好安重新拿出两份面粉,一份递给余二壮。
好安一边示范一边说道:“和面夏天用冷水,冬天用温水,面粉里加盐,加菜油,加碱水。面团要硬,不要全发……”
和面加的东西不一样,但手法是相同的。余二壮一开始有点生疏,但后来发现和做馒头没有太大区别便逐渐得心应手。
“擀成中间宽两头尖的长条,然后卷起来,开头卷的松,后面卷的紧。快要卷到头的时候停下,剩下的小尾巴放到面饼底下。”
软白面皮在好安手里变得像花一样,不等余二壮欣赏,好安一掌把面团按扁。
“把它擀开就能上锅了。”好安看向余二壮,问道:“会了吗?”
余二壮面露迟疑。
“步骤记住了吗?”好安重新问道。
“记住了。”余二壮点头道。
好安指了指自己面前和他面前的剂子,说道:“这些都给你练手吧。”
白吉馍最难得是面团里碱水的比例、发酵的时间和烙制。
碱水放多了面团会发黄,口感发涩。
面团发酵时间长会变软,时间短会硬实。
烙制也是,大火易焦小火不脆。
余二壮还算有天赋,一下午加一晚上,白吉馍除了有点软,其他方面都有模有样。
“还行,明天继续练。”
晚上,谢宗林炒了两大盆菜,一盆炒豆芽,一盆土豆丝炒肉。
“对了,你明天教余二壮炒豆芽和土豆。”
这里对点心的定义十分宽泛,只要能拿在手里吃的都算点心。所以好安准备在云台寺斋堂推出素夹馍。
里面素菜就配豆芽、土豆和香干。豆芽和土豆炒一炒,香干麻烦一些,要用卤水煮。
一想到豆皮,好安连忙把黄豆泡上。
好安忙完,重回饭桌的时候用觉得自己还是忘了什么事情。
好安:“你前面的门关了?”
谢宗林:“关了。”
好安:“米面粮油补上了?”
谢宗林:“补了。”
好安:“不对,我今天肯定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没做。”
谢宗林:“周大还在柴房关着呢。”
“对。”好安唰一下站起来,谢宗林身份有问题去不了衙门,送周大去衙门只能好安去。
“现在已经散衙了吧。”好安说道。
谢宗林点点头。
“那明天吧,明天一早就去。”好安重新坐下。
周·饥肠辘辘·大:想去衙门,衙门至少有饭吃。
约莫半个时辰后,职事僧来传话,请好安到后院一叙。
众人一听便知道今年好记中选,纷纷起身道贺。
职事僧递来一份契书,说道:“九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出家修行的日子。当天,云台寺要三百分糯米团子。好施主可有时间?”
“有。”好安回道。
三百份看着有点多,咬咬牙,一天就能做完。
“这里是关于斋堂的,需要注意的点我都写下了。”职事僧指着右边说道。
好安扫了一眼,发现斋堂对使用时间划分极严。
“辰时之前不得踏入斋堂,这是为什么?”
不能早到,好安还是第一次见。
“辰时之前是僧人的用饭时间。”职事僧解释道。
“我们不负责僧人的三餐?”
“不用,好施主只负责香客的。”
“斋堂的点心我可以做主换吗?”好安问道。
“可以,只要不犯忌讳,好施主可以自行决定。”
好安点点头,看一眼其他,确定没什么问题便签字画押。
云台寺要求辰时到,酉时归,相当一天都要呆在寺庙里。
店里目前所有的点心都是好安做的,她不可能抽身,但她心里已经有了人选。
谢宗林,悟性高。刚开始水平不行,指点几次就开了窍,现在一日三餐都是他在做。
听好安说完后,谢宗林一声不吭的收好碗筷端去井水边。
好安跟在后面,说道:“你现在只欠我一百多文。云台寺包食宿,你要是去的话,最多十天就能还清我的钱。剩下的你就可以自己攒起来。”
谢宗林依旧不说话,噔一下站起来。
“你干嘛?说话呀。”
“我舀点草木灰。”谢宗林正要往回走,结果一脚带翻木桶。
六个碗,八个碟子碎碎。
“七十文。”好安脱口而出。
“但没关系,只要你答应去,这笔钱给你免了!”
谢宗林嘴唇蠕动了几下,沉默半晌,问道:“这一定要去吗?”
“你不想去?”
谢宗林撇过头,默认。
好安见谢宗林耷拉着头,眼睛里闪过不安。她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喂过的流浪狗,肚子饿想要吃的又不敢要时就是这副模样。
“不想去就算了。”
想道谢宗林以前也没过过什么正常日子。好不容易逃出来后就一直跟着自己,可能是雏鸟情节吧,不想离开熟悉的环境。
谢宗林不去,总得有人去。好安回屋摸出一锭银子,去了牙行。
近几年,没有灾荒和战争,只要勤劳肯干,混个温饱不成问题,卖儿卖女的自然就少了。
好安逛了一圈还没下手,一方面是没发现几个像样的,一方面是心里纠结。
买卖人口总觉得别扭,但不买又没人可用。若是雇人,她又不敢把方子教给对方。
买人手里至少还握着身契,有一定的威慑力。雇人签的是契书,谁都能半路反悔。
“小娘子,你要是真心想买,我这还有更好的。”牙人见好安一直皱眉,却又不肯离开,便估摸她急用人。
“好的什么样?”好安顺势问道。
“我这有一批官府收没的家产,里面有好几个不错的奴仆。”牙人小声道。
“你这手续齐全吗?”
一般只有犯罪者的家产才会被收没,这些东西都是在官府挂了号的,处置权也在官府手里。
“当然。”牙人说道:“我既然敢卖,肯定什么都帮你办好。”
“那看看。”
这些奴仆或者被判处为奴的人都关在室内。
“这一排都是富贵人家出来的,这一排都是官宦人家的。”
屋里的人是比外面的看着整洁不少,相貌也端正许多。
“有会做饭的吗?”好安想找个有基础的,教起来省事。
“小娘子是想买个厨娘?”牙人指着靠墙的几个,介绍道:“这三个都在厨房做过活。”
“有男的吗?”好安问道。
“哎呀,还真不巧,昨天最后一个被买走了。”牙人看了一眼好安,见她面露犹豫,便补充道:“在厨房干活没必要分男女,菜做的好吃就行。这仨有手艺有经验,小娘子现在若是不要回头在想可就没了。”
好安扣了扣下巴,思虑再三还是觉得女的不行。
云台寺里都是和尚,送个女的过去不合适。
“要男的,会做馒头就行。”好安降低要求。
“我问问。”牙人对好安和颜悦色,转头就变了脸色,厉声道:“听见没,有谁会蒸馒头?”
一个窝在角落里的汉子抬手,小声道:“我会。”
“过来。”
见牙人招手,那人转过身来,这时好安才看见他身后还有人,是一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娘。
小姑娘低着头,头上的两个小揪揪对着好安。
“我会。”那人拉着小姑娘连忙挪膝到好安和牙人面前,说道:“砍柴烧火、搬货种地小的都会。”
“叫什么?”牙人问道。
“小的余二狗。”
牙人翻了翻册子,找到余二狗登记的信息,说道:“这人原来是干厨房粗活的。做饭做不出什么花开,但简单的还是会的。”
“行。”好安见余二狗衣着还算得体,指甲缝什么的也比较干净,便问道:“他多少钱?”
“十五两。”牙人竖了数。
“十五两?”好安惊道。
刚刚那仨厨娘白十一二两,这人什么都不会卖十五两。
“他十两,他妹五两。他俩一起卖。”牙人解释道。
“她妹?后头那个?”好安瞅了一眼小姑娘,便收回目光,“她站起来都没我腰高吧,你卖五两?”
十五两也不是掏不起,但什么都不说就付钱总感觉自己吃大亏了。
“你把他妹也买回去,他干活也卖力是不是?”
牙人刚说完,余二狗便说道:“我有力气,我能干活。”说着,拉着他妹要给好安磕头。
“闭嘴。”好安冷冷说道。
砍价的时候最讨厌有人唱反调。
余二狗被好安冰冷的眼神震慑住,不由把身后的妹妹朝自己怀里搂了搂。
“就她那细胳膊细腿,都没我家门闩粗,买回去都不能干活。”好安摇摇手,说道:“十五两绝对不行,十三两。”
“十三两太低了。”牙人拍了拍册子,“这个价格都不如卖去青楼。”
小姑娘一听,身体一哆嗦,头埋得更低了。
“十四两,最多了。”好安指了指小姑娘,说道:“她那嘴巴什么样你也见了,最多十四两。”
牙人没想到好安眼这么尖,小姑娘都没抬头就发现她兔唇。
“这,十四两有点……”
“十四两,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牙人扫了一眼小姑娘,这小姑娘确实是个累赘。愿意掏十五两的人是有,但知道她兔唇之后都觉得晦气。
今既然有人不介意,便宜一两就一两吧,总比烂在手里的好。
“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牙人怕好安反悔,以最快的速度办完了手续。
“要改名字吗?”牙人执笔问道。
“原名叫什么?”
“余二狗,余三妞。”
“要换新名字吗?”好安看向余二狗。
“小的都行。”
“余二狗是不大好听,叫余二壮吧。”好安也是个取名废。
“谢主家取名。”
落笔成契,好安接过新的卖身契,带着两人回家了。
到家,好安便去忙自己的事,把二人交给谢宗林。
等谢宗林安排两人洗漱干净,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好安才重新出现。
余二壮一见着好安就拉着余三妞,说道:“给东家磕头。”
“别整这些虚的。”好安不知从何处端出面粉和水,“时间就是金钱,赶紧干活吧。”
“好的东家。”余二壮赶紧接过。
先前东家一直在讨价还价,对他妹妹的不喜是明晃晃的挂在脸色,没想到还给她妹买了一身衣裳,虽然是最便宜的,但很舒服。
不嫌弃他妹的都是大好人,余二壮想道。
余二壮先用温水把老面酵子化开,然后加面搅拌成絮状。
看到这,好安便知道余二壮手艺还行,至少揉面没问题。
“不错。”
流程没问题,动作也熟悉,做一个普普通通的馒头完全没问题,好安十分满意,十四两值。
“我们来做个新的。”好安重新拿出两份面粉,一份递给余二壮。
好安一边示范一边说道:“和面夏天用冷水,冬天用温水,面粉里加盐,加菜油,加碱水。面团要硬,不要全发……”
和面加的东西不一样,但手法是相同的。余二壮一开始有点生疏,但后来发现和做馒头没有太大区别便逐渐得心应手。
“擀成中间宽两头尖的长条,然后卷起来,开头卷的松,后面卷的紧。快要卷到头的时候停下,剩下的小尾巴放到面饼底下。”
软白面皮在好安手里变得像花一样,不等余二壮欣赏,好安一掌把面团按扁。
“把它擀开就能上锅了。”好安看向余二壮,问道:“会了吗?”
余二壮面露迟疑。
“步骤记住了吗?”好安重新问道。
“记住了。”余二壮点头道。
好安指了指自己面前和他面前的剂子,说道:“这些都给你练手吧。”
白吉馍最难得是面团里碱水的比例、发酵的时间和烙制。
碱水放多了面团会发黄,口感发涩。
面团发酵时间长会变软,时间短会硬实。
烙制也是,大火易焦小火不脆。
余二壮还算有天赋,一下午加一晚上,白吉馍除了有点软,其他方面都有模有样。
“还行,明天继续练。”
晚上,谢宗林炒了两大盆菜,一盆炒豆芽,一盆土豆丝炒肉。
“对了,你明天教余二壮炒豆芽和土豆。”
这里对点心的定义十分宽泛,只要能拿在手里吃的都算点心。所以好安准备在云台寺斋堂推出素夹馍。
里面素菜就配豆芽、土豆和香干。豆芽和土豆炒一炒,香干麻烦一些,要用卤水煮。
一想到豆皮,好安连忙把黄豆泡上。
好安忙完,重回饭桌的时候用觉得自己还是忘了什么事情。
好安:“你前面的门关了?”
谢宗林:“关了。”
好安:“米面粮油补上了?”
谢宗林:“补了。”
好安:“不对,我今天肯定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没做。”
谢宗林:“周大还在柴房关着呢。”
“对。”好安唰一下站起来,谢宗林身份有问题去不了衙门,送周大去衙门只能好安去。
“现在已经散衙了吧。”好安说道。
谢宗林点点头。
“那明天吧,明天一早就去。”好安重新坐下。
周·饥肠辘辘·大:想去衙门,衙门至少有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