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采之初到任上的两个月,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上级官员拘着张阁老的面子,对他多有照拂。同僚们见他温文儒雅,也乐得与他共事。至于下属们,因他处事公允,光明磊落,也都对他十分敬重。
短短两个月间,顾采之在京城里声名大噪,朝野内外,无不称颂他的人品与才华,这其中固然有张阁老的功劳,可更多的还是靠他自己的本事。
因而朝中有许多股势力想要拉拢他,可是不管是许他金钱,还是许以权利,他都公事公办,不为所动。可眼下却有一件事,让张桓对他这个得意门生心生不满。
张桓冷哼一声,摔下手里的奏本,道:“这折子是他写的?”
对面坐着司礼监秉笔太监罗阆,虽说司礼监与内阁表面上不睦,背地里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朝堂上争得面红耳赤,为的是让皇上看了喜欢,毕竟谁也不想底下人沆瀣一气,抱成团来蒙骗自己。背地里,两方却是你让一手,我退一步,谁也不想把事情做绝了。
可眼下就有这么个不开眼的人,不仅把事情做绝了,还落得个两头不落好。此人正是内阁次辅,文华殿大学士王俭。
王俭与张桓向来不合,起因是王俭想要改革赋税,在全国上下推行“一条鞭”法,这显然是动了许多人的利益。本朝自开国以来,田赋采用的都是里长制度,民收民解,国家为了重农抑商,税赋只收粮食,不收钱财,农民需要通过“里长”自己将物品运送到指定地点缴税。而大瑞土地幅员辽阔,各方产量差异巨大,赋税却很难做到因地制宜,因而这些大户们便瞒报土地,篡改产量,贿赂地方长官,想方设法地逃避赋税。
而在张桓所管辖的福建、陕西一带,上下级官员早就根据这种情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土地的审核、上报过程中,层层盘剥,不仅京中官员,司礼监与东厂的权宦们也收受了不少好处,各各赚得盆满钵满。
而王俭主张推行的“一条鞭”法,却打破了官员利益链条中的平衡。农民不用再缴粮食,而是将赋税全部折换成银两。这样一来减少了很多运输成本,也就没有人再给各地衙门行贿。又由于陕西今年粮食产量低,田赋的一部分想要枣子来抵算。本来各级官员都折算好了,王俭却上书皇上,说枣子不比粮食,鲜果之物,不宜运输,既然一条鞭法在两广、湖南一代推行得不错,也应该适用于北方,所以建议今年在陕西试行,枣子让地方政府自行处理,一并折成银两上缴朝廷。
此言一出,朝廷里顿时炸开了锅,背后倚靠着豪绅列强,或者有大量土地的官员极力反对,赞成派则认为,一条鞭法既然在南方取得了成功,就应该尽快在北方推行。
张桓就是那个极力反对的,原因是他在陕西有大量的田产,官府一旦丈量土地,不免就会将此事暴露人前。二来“按丁派役”改为“据田派役”,他的赋税数目也将大大增加,由于张桓在朝中的影响力,拥簇者甚多,所以这“一条鞭法”至今未能推行。
罗阆身为司礼监内侍,理应一心为皇上办事,可是他毕竟也是这田赋制度的受益者,因而代万岁爷批红时,看见了有关“一条鞭法”的奏本,便第一时间送到了张桓府上。
罗阆道:“莫说是阁老,就是咱家看了这奏本时也是一阵心惊肉跳。这顾侍郎能有今日,多亏了阁老您的提携,如今到怎地反过来咬了您老一口?果然是商人的儿子,养不熟的。”
张桓阴沉着脸,没有说话,这顾采之竟然上书皇上,大谈一条鞭法的好处,建议皇上不仅要试行陕西,还要在河北、山东一代大力推广。他还胜赞王俭通识时变,勇于任事[1],乃当世商鞅、管仲之才。
这等大事他竟然事先不与自己商量,便私自上奏,看来果真是翅膀硬了。张桓心中大怒,可是司礼监面前,也不好表现出来,淡淡道:“小徒行事莽撞,皆是本阁平日管教不严之故,此事本阁自会妥善处理,劳公公费心了。”
罗公公道:“咱家这些个做奴婢的,费心一些到无妨,只是阁老日后用人还需谨慎一些,今日御前伺候的人是咱家,到还好说,若换了别人,奏本一到了万岁爷的眼前,阁老您只怕就不只费心这么简单了。”
张桓被司礼监上了眼药,却也无法反驳,毕竟今日之事是顾采之捅出的篓子,他难辞其咎。罗公公说完话,便起身告辞了,张桓吩咐人送他出府,随后便亲笔下了一封帖子,叫顾采之过来。
顾采之收到恩师传召,赶紧整理了衣装,便到了张桓府上来。张桓坐在书房内,淡淡地道:“坐吧。”
顾采之看出来恩师今日心情不佳,心中惴惴,他坐在对面的圈椅上,准备聆听教诲。张桓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开口道:“近日内阁提议在陕西一代试行‘一条鞭法’,不知你怎么看?”
听闻恩师提起这个,顾采之顿时十分兴奋,他正襟危坐道:“回禀恩师,学生以为此乃惠民利国之策,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本朝税法积弊的现状,若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得税政统一,官收官解,实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壮举。”
张桓心中大怒,冷笑道:“荒唐!祖宗家法,岂能说改就改。本朝的田徭两役乃洪武皇帝所定,已经推行了上百年,百姓早已习惯。若贸然为改为上缴银两,这无疑是在鼓励百姓以银钱为重,百姓到时候人人弃农从商,如此舍本逐末,岂非是动摇国本?”
顾采之看出恩师发了怒,却还是不想轻易放弃自己的立场,他郑重地道:“恩师所言不无道理。只是学生认为,本朝赋税的根本问题在于不均衡。豪绅富户拥有土地,却通过贿赂手段少缴或是不缴,百姓明明没有土地,还要负担沉重的徭役和田役,导致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无论以何种方式纳税,重新丈量土地,分清官田和民田都是十分必要的。假若继续采用过去缴纳实物的方法,无疑会增加运输的成本,这就给了里长和各地驿承过大的权利,驿承层层盘剥,上下收受贿赂,最后真入得了国库的,恐怕还不及收缴的十分之一!而且我朝幅员辽阔,北地又不通水路,即便解决了官员贪腐问题,如此长途跋涉地运输,依旧是劳民伤财,并非久长之计。学生以为,税收政策,本就该因时、因地制宜,而不是困囿于祖宗家法,不思变通,如此故步自封,如何富民强国?”
“住口!”张桓猛地将茶杯摔在桌上,一时茶水飞溅,嗡嗡作响。顾采之不敢再说,可那双明亮的眼里,却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
张桓道:“你是安心要忤逆为师了?”
顾采之一怔,没想到张桓会上升到这个高度去,他惶恐道:“恩师对学生恩重如山,学生就算是粉身碎骨,也不敢忤逆恩师。” 他小心翼翼地看了张桓一眼,又道:“学生知道恩师不赞成推行‘一条鞭法’,只是希望恩师能够了解一下税法改革的好处,或许会就此改观呢。”
张桓微微眯眼,鹰隼般锐利的眸光凝视着他,“明日廷议,你是安心要赞成万岁爷推行税改了?”
顾采之想了想,挺直了胸膛道:“正是。”
“很好,”张桓直起身,略靠在椅背上,道:“那老夫便没什么可说的了,请吧。”
顾采之听着他冷淡的语气,心中有些不安,但在他看来,他与恩师所争论的都是朝局政事,理应各抒己见,据实直言,不该牵扯到二人的师生关系上来。
顾采之无法,只好躬身道:“学生告退,恩师保重身子。”
张桓没有回答,顾采之走到门口,张桓突然道:“慢着。”
顾采之高兴地转回身,以为恩师改变了主意了,不想张桓突然道:“你今年可至弱冠了?”
顾采之道:“回禀恩师,刚满二十。”
张桓缓和了语气,道:“你知道为师膝下无子,晚年才得了绵绵这一个女儿,为师常常想,等到百年之后,留下她一个人,没有兄弟姐妹照拂,未免孤单。假如能为她寻一个体贴稳重的夫婿,白首一生,为师便死也能瞑目了。”
顾采之是个极聪明的人,他见恩师突然提起这个,又问及他年龄,猜到张桓是想将女儿许配给自己。可是他早已经跟扬州柳家定了亲,不知道是应该假装听不懂,还是直接回绝。若是直接回绝,又会不会伤了恩师的脸面?
正自犹豫着,张桓道:“昨日你师母同我说,你早年在京城读书的时候,曾在我们府里住过一段日子,饮食起居,都是由她亲自照顾的,她对你的情意深厚,就如同母子一般,早就把你当成了自家人。你师母喜欢你,想要将绵绵许配给你为妻,可是为师怕你年纪太轻,容易被朝中奸佞蒙骗,将来会走了邪路,所以暂时没有应允。可是你我毕竟师徒多年,这份情谊,绝非轻易割舍得了的,为师希望你回去好好地想清楚,早日回头是岸,也盼望着你我能在师徒情分上,再添一层翁婿之谊。”
张桓是在给他最后的机会,希望他“改邪归正”,远离王俭,乖乖地站在自己这一边。所以便打出了一张感情牌,还搬出女儿的婚事来做诱饵。毕竟人才难得,自己又培养了这么多年,就此废了,实在可惜。
顾采之想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实话实说,“感谢恩师、师母抬爱,只是弟子已经定了亲了。”
“你说什么?”
说到这里,顾采之也有些愧疚。他与柳家的亲事定得匆忙,来京之后,又一直忙着朝堂上的事儿,还未来得及禀告恩师。
而张桓则是大为震惊,他不可思议地望着顾采之,毕竟京城里人人都知道他只有一个女儿,不知有多少人盯着张家独婿这个位置呢,顾采之近水楼台,竟然不想要?
张桓骤然发现,顾采之竟是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依附自己,而是要光明正大地走他的为官之路。
张欢怒极反笑,道:“好,当真好啊,这么说,你是不打算娶绵绵了?”
顾采之诚恳道:“德蒙恩师抬爱,学生实在是受宠若惊,只是学生自知粗蠢,实在配不上小姐,还请恩师收回成命,为小姐另谋佳婿。”
张桓则闭上眼睛,冷冷地道:“送客!”
短短两个月间,顾采之在京城里声名大噪,朝野内外,无不称颂他的人品与才华,这其中固然有张阁老的功劳,可更多的还是靠他自己的本事。
因而朝中有许多股势力想要拉拢他,可是不管是许他金钱,还是许以权利,他都公事公办,不为所动。可眼下却有一件事,让张桓对他这个得意门生心生不满。
张桓冷哼一声,摔下手里的奏本,道:“这折子是他写的?”
对面坐着司礼监秉笔太监罗阆,虽说司礼监与内阁表面上不睦,背地里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朝堂上争得面红耳赤,为的是让皇上看了喜欢,毕竟谁也不想底下人沆瀣一气,抱成团来蒙骗自己。背地里,两方却是你让一手,我退一步,谁也不想把事情做绝了。
可眼下就有这么个不开眼的人,不仅把事情做绝了,还落得个两头不落好。此人正是内阁次辅,文华殿大学士王俭。
王俭与张桓向来不合,起因是王俭想要改革赋税,在全国上下推行“一条鞭”法,这显然是动了许多人的利益。本朝自开国以来,田赋采用的都是里长制度,民收民解,国家为了重农抑商,税赋只收粮食,不收钱财,农民需要通过“里长”自己将物品运送到指定地点缴税。而大瑞土地幅员辽阔,各方产量差异巨大,赋税却很难做到因地制宜,因而这些大户们便瞒报土地,篡改产量,贿赂地方长官,想方设法地逃避赋税。
而在张桓所管辖的福建、陕西一带,上下级官员早就根据这种情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土地的审核、上报过程中,层层盘剥,不仅京中官员,司礼监与东厂的权宦们也收受了不少好处,各各赚得盆满钵满。
而王俭主张推行的“一条鞭”法,却打破了官员利益链条中的平衡。农民不用再缴粮食,而是将赋税全部折换成银两。这样一来减少了很多运输成本,也就没有人再给各地衙门行贿。又由于陕西今年粮食产量低,田赋的一部分想要枣子来抵算。本来各级官员都折算好了,王俭却上书皇上,说枣子不比粮食,鲜果之物,不宜运输,既然一条鞭法在两广、湖南一代推行得不错,也应该适用于北方,所以建议今年在陕西试行,枣子让地方政府自行处理,一并折成银两上缴朝廷。
此言一出,朝廷里顿时炸开了锅,背后倚靠着豪绅列强,或者有大量土地的官员极力反对,赞成派则认为,一条鞭法既然在南方取得了成功,就应该尽快在北方推行。
张桓就是那个极力反对的,原因是他在陕西有大量的田产,官府一旦丈量土地,不免就会将此事暴露人前。二来“按丁派役”改为“据田派役”,他的赋税数目也将大大增加,由于张桓在朝中的影响力,拥簇者甚多,所以这“一条鞭法”至今未能推行。
罗阆身为司礼监内侍,理应一心为皇上办事,可是他毕竟也是这田赋制度的受益者,因而代万岁爷批红时,看见了有关“一条鞭法”的奏本,便第一时间送到了张桓府上。
罗阆道:“莫说是阁老,就是咱家看了这奏本时也是一阵心惊肉跳。这顾侍郎能有今日,多亏了阁老您的提携,如今到怎地反过来咬了您老一口?果然是商人的儿子,养不熟的。”
张桓阴沉着脸,没有说话,这顾采之竟然上书皇上,大谈一条鞭法的好处,建议皇上不仅要试行陕西,还要在河北、山东一代大力推广。他还胜赞王俭通识时变,勇于任事[1],乃当世商鞅、管仲之才。
这等大事他竟然事先不与自己商量,便私自上奏,看来果真是翅膀硬了。张桓心中大怒,可是司礼监面前,也不好表现出来,淡淡道:“小徒行事莽撞,皆是本阁平日管教不严之故,此事本阁自会妥善处理,劳公公费心了。”
罗公公道:“咱家这些个做奴婢的,费心一些到无妨,只是阁老日后用人还需谨慎一些,今日御前伺候的人是咱家,到还好说,若换了别人,奏本一到了万岁爷的眼前,阁老您只怕就不只费心这么简单了。”
张桓被司礼监上了眼药,却也无法反驳,毕竟今日之事是顾采之捅出的篓子,他难辞其咎。罗公公说完话,便起身告辞了,张桓吩咐人送他出府,随后便亲笔下了一封帖子,叫顾采之过来。
顾采之收到恩师传召,赶紧整理了衣装,便到了张桓府上来。张桓坐在书房内,淡淡地道:“坐吧。”
顾采之看出来恩师今日心情不佳,心中惴惴,他坐在对面的圈椅上,准备聆听教诲。张桓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开口道:“近日内阁提议在陕西一代试行‘一条鞭法’,不知你怎么看?”
听闻恩师提起这个,顾采之顿时十分兴奋,他正襟危坐道:“回禀恩师,学生以为此乃惠民利国之策,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本朝税法积弊的现状,若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得税政统一,官收官解,实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壮举。”
张桓心中大怒,冷笑道:“荒唐!祖宗家法,岂能说改就改。本朝的田徭两役乃洪武皇帝所定,已经推行了上百年,百姓早已习惯。若贸然为改为上缴银两,这无疑是在鼓励百姓以银钱为重,百姓到时候人人弃农从商,如此舍本逐末,岂非是动摇国本?”
顾采之看出恩师发了怒,却还是不想轻易放弃自己的立场,他郑重地道:“恩师所言不无道理。只是学生认为,本朝赋税的根本问题在于不均衡。豪绅富户拥有土地,却通过贿赂手段少缴或是不缴,百姓明明没有土地,还要负担沉重的徭役和田役,导致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无论以何种方式纳税,重新丈量土地,分清官田和民田都是十分必要的。假若继续采用过去缴纳实物的方法,无疑会增加运输的成本,这就给了里长和各地驿承过大的权利,驿承层层盘剥,上下收受贿赂,最后真入得了国库的,恐怕还不及收缴的十分之一!而且我朝幅员辽阔,北地又不通水路,即便解决了官员贪腐问题,如此长途跋涉地运输,依旧是劳民伤财,并非久长之计。学生以为,税收政策,本就该因时、因地制宜,而不是困囿于祖宗家法,不思变通,如此故步自封,如何富民强国?”
“住口!”张桓猛地将茶杯摔在桌上,一时茶水飞溅,嗡嗡作响。顾采之不敢再说,可那双明亮的眼里,却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
张桓道:“你是安心要忤逆为师了?”
顾采之一怔,没想到张桓会上升到这个高度去,他惶恐道:“恩师对学生恩重如山,学生就算是粉身碎骨,也不敢忤逆恩师。” 他小心翼翼地看了张桓一眼,又道:“学生知道恩师不赞成推行‘一条鞭法’,只是希望恩师能够了解一下税法改革的好处,或许会就此改观呢。”
张桓微微眯眼,鹰隼般锐利的眸光凝视着他,“明日廷议,你是安心要赞成万岁爷推行税改了?”
顾采之想了想,挺直了胸膛道:“正是。”
“很好,”张桓直起身,略靠在椅背上,道:“那老夫便没什么可说的了,请吧。”
顾采之听着他冷淡的语气,心中有些不安,但在他看来,他与恩师所争论的都是朝局政事,理应各抒己见,据实直言,不该牵扯到二人的师生关系上来。
顾采之无法,只好躬身道:“学生告退,恩师保重身子。”
张桓没有回答,顾采之走到门口,张桓突然道:“慢着。”
顾采之高兴地转回身,以为恩师改变了主意了,不想张桓突然道:“你今年可至弱冠了?”
顾采之道:“回禀恩师,刚满二十。”
张桓缓和了语气,道:“你知道为师膝下无子,晚年才得了绵绵这一个女儿,为师常常想,等到百年之后,留下她一个人,没有兄弟姐妹照拂,未免孤单。假如能为她寻一个体贴稳重的夫婿,白首一生,为师便死也能瞑目了。”
顾采之是个极聪明的人,他见恩师突然提起这个,又问及他年龄,猜到张桓是想将女儿许配给自己。可是他早已经跟扬州柳家定了亲,不知道是应该假装听不懂,还是直接回绝。若是直接回绝,又会不会伤了恩师的脸面?
正自犹豫着,张桓道:“昨日你师母同我说,你早年在京城读书的时候,曾在我们府里住过一段日子,饮食起居,都是由她亲自照顾的,她对你的情意深厚,就如同母子一般,早就把你当成了自家人。你师母喜欢你,想要将绵绵许配给你为妻,可是为师怕你年纪太轻,容易被朝中奸佞蒙骗,将来会走了邪路,所以暂时没有应允。可是你我毕竟师徒多年,这份情谊,绝非轻易割舍得了的,为师希望你回去好好地想清楚,早日回头是岸,也盼望着你我能在师徒情分上,再添一层翁婿之谊。”
张桓是在给他最后的机会,希望他“改邪归正”,远离王俭,乖乖地站在自己这一边。所以便打出了一张感情牌,还搬出女儿的婚事来做诱饵。毕竟人才难得,自己又培养了这么多年,就此废了,实在可惜。
顾采之想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实话实说,“感谢恩师、师母抬爱,只是弟子已经定了亲了。”
“你说什么?”
说到这里,顾采之也有些愧疚。他与柳家的亲事定得匆忙,来京之后,又一直忙着朝堂上的事儿,还未来得及禀告恩师。
而张桓则是大为震惊,他不可思议地望着顾采之,毕竟京城里人人都知道他只有一个女儿,不知有多少人盯着张家独婿这个位置呢,顾采之近水楼台,竟然不想要?
张桓骤然发现,顾采之竟是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依附自己,而是要光明正大地走他的为官之路。
张欢怒极反笑,道:“好,当真好啊,这么说,你是不打算娶绵绵了?”
顾采之诚恳道:“德蒙恩师抬爱,学生实在是受宠若惊,只是学生自知粗蠢,实在配不上小姐,还请恩师收回成命,为小姐另谋佳婿。”
张桓则闭上眼睛,冷冷地道:“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