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桐在河流的声音里醒来,今天又比昨天早些。她起身披上毛毯,靠在窗前。太阳还没有升起,河上白雾迷蒙,流入山间树林,一片幻境似的。没有一声鸟啼,河水转了个弯,汩汩流去。她想,春天了吗。南方就是这样,还没有过年,倒先暖起来了。隔夜的墨水味隐隐浮动,窗台上是她临睡前练的几笔毛笔字。
她将头发梳直,在背部散开,换上一件暗蓝的格纹长裙,外套紫灰羊羔毛大衣。走了出来。爷爷的房门已是大开,不知早她几时地出门了。厨房的锅里刚好剩下一碗量的面条,加了鸡蛋和青油麦。她安心地吃完,洗净碗筷。坐在书桌前,翻看露易丝《野鸢尾》。
……
在我苦难的尽头
有一扇门。
听我说完: 那被你称为死的。
我记得。
……
光线从山的另一边射进水中,阿桐是时候上班了。河水上如同落满了的银制杏叶,在纷纷抖动。天上的太阳,河水上的太阳,都无法直视。
Hear me out: that which you call death
I remember.
那些被称为死的,阿桐也记得。
……
whatever returns from oblivion returns
to find a voice
……
她沿着河畔,从山下的屋子走进榕树道里。这条路是老路,路中是一排的老榕树,榕树枝向天空延展,厚厚的苍绿细叶相互覆盖,遮住了天,树下的地面如一块黑铁。街上有七家米粉店和县城妇幼保健院。酸笋和米辣椒的气味里总是若有若无地掺杂着消毒水味。水果摊上,黑的山竹,青的西瓜,永远的红苹果和黄梨,粉的火龙果,又便宜又多样。发廊前摆着烫发染发50元起的牌子。三轮车轰轰地,总要撒下几滴机油。阿桐走在路旁的屋檐,脸旁时不时被风揉过。人家的衣裤,床单在晾衣绳上飘动,三角梅枝绕着铁锈窗格生长。榕叶摇动,黑铁的地上出现碎碎光斑。
阿桐上班的地方在路口的图书馆,十多分钟就走到了。
图书馆所在是三层楼的建筑,屋顶非平顶,而是铺着青黛琉璃瓦,飞檐翘角,近似宫殿建筑。二楼的后面连着半段的石桥,接着如今成为老人公园的地面。母亲说过,这个房屋曾经是繁荣的舞蹈会所。阿桐父母年轻时,国际标红遍南北。这三层楼都是跳舞的地方。石桥站满了聊天的男女。家里这边本是县城的中心,而舞会是最热闹的核心,音乐从早响到晚,旁边的宾馆一个接一个地开起来,生意极为红火。不过如今,石桥废弃,最热闹的地方变成了最安静之地。
踩过馆前的掉落的榕叶,她进到馆内。一层是阅览室,只有十来个书架的书,还比不上阿桐的藏书。落地玻璃前摆了八张长型阅读桌,每桌可以坐四个人。二三楼便是藏书馆,读者不可进入。图书馆虽小,但窗明几净,是个安心看书之地。县城里读书氛围清淡,平日里来看书的人也少,只有几个老人常来读报,小孩放学后跑来写作业,下午五点后往往有些小闹。周末是中学生的地盘,若是遇上寒暑假,大学生便会来得多些。前几年,阿桐也是那些大学生中的一个。现在她毕业,在这个图书馆工作已有一年多了。很多人不理解她为什么刚毕业就回老家,还找了个平平无奇的工作。当时其他两个中年管理员,阿桐叫她们英姨和陈姐,都对此纳闷。然而阿桐喜欢,每天来这里工作半天,还可以读书半天,下班后又可以陪伴爷爷。她也知道,能陪伴爷爷的时间可能不多了。
阿桐自小跟着阿爷阿婆生活。父母常年在深圳打工,自弟弟出生后定居在了深圳。阿爷阿婆不愿离开故土,也没有跟过去。这时阿桐已经在北京上学了,体验了城市的繁华,对深圳也没有独特的向往,何况与父母关系不甚亲近。她每每一放假,就回到青山下的荔城里。如今这片青山中,埋葬了她的阿婆,和一个很特殊的人。
住的两层瓦房是阿爷阿婆亲手盖起的。以前住在河边山下的有不少人家。当时的新瓦房都是你帮我,我帮着你搭起来的。现在只剩下了阿桐一家,其他人都搬进了商品房。屋前经过的一条河是贯穿县城东西的荔江,几字型,人称小黄河。阿桐的家刚好在荔江转向处。夏日雨多,水大,站在屋外,脸上就能感觉河流转弯溅起来的微凉水花。这个拐弯处,河的一边是山,一边是平地。平地多自建的楼房,多农田果田。阿桐家的山上多白桐树,每到清明左右,桐花盛开,像是爆出白灿灿的烟花,阿桐是在这时候出生的,阿爷便给她取名阿桐。
她将头发梳直,在背部散开,换上一件暗蓝的格纹长裙,外套紫灰羊羔毛大衣。走了出来。爷爷的房门已是大开,不知早她几时地出门了。厨房的锅里刚好剩下一碗量的面条,加了鸡蛋和青油麦。她安心地吃完,洗净碗筷。坐在书桌前,翻看露易丝《野鸢尾》。
……
在我苦难的尽头
有一扇门。
听我说完: 那被你称为死的。
我记得。
……
光线从山的另一边射进水中,阿桐是时候上班了。河水上如同落满了的银制杏叶,在纷纷抖动。天上的太阳,河水上的太阳,都无法直视。
Hear me out: that which you call death
I remember.
那些被称为死的,阿桐也记得。
……
whatever returns from oblivion returns
to find a voice
……
她沿着河畔,从山下的屋子走进榕树道里。这条路是老路,路中是一排的老榕树,榕树枝向天空延展,厚厚的苍绿细叶相互覆盖,遮住了天,树下的地面如一块黑铁。街上有七家米粉店和县城妇幼保健院。酸笋和米辣椒的气味里总是若有若无地掺杂着消毒水味。水果摊上,黑的山竹,青的西瓜,永远的红苹果和黄梨,粉的火龙果,又便宜又多样。发廊前摆着烫发染发50元起的牌子。三轮车轰轰地,总要撒下几滴机油。阿桐走在路旁的屋檐,脸旁时不时被风揉过。人家的衣裤,床单在晾衣绳上飘动,三角梅枝绕着铁锈窗格生长。榕叶摇动,黑铁的地上出现碎碎光斑。
阿桐上班的地方在路口的图书馆,十多分钟就走到了。
图书馆所在是三层楼的建筑,屋顶非平顶,而是铺着青黛琉璃瓦,飞檐翘角,近似宫殿建筑。二楼的后面连着半段的石桥,接着如今成为老人公园的地面。母亲说过,这个房屋曾经是繁荣的舞蹈会所。阿桐父母年轻时,国际标红遍南北。这三层楼都是跳舞的地方。石桥站满了聊天的男女。家里这边本是县城的中心,而舞会是最热闹的核心,音乐从早响到晚,旁边的宾馆一个接一个地开起来,生意极为红火。不过如今,石桥废弃,最热闹的地方变成了最安静之地。
踩过馆前的掉落的榕叶,她进到馆内。一层是阅览室,只有十来个书架的书,还比不上阿桐的藏书。落地玻璃前摆了八张长型阅读桌,每桌可以坐四个人。二三楼便是藏书馆,读者不可进入。图书馆虽小,但窗明几净,是个安心看书之地。县城里读书氛围清淡,平日里来看书的人也少,只有几个老人常来读报,小孩放学后跑来写作业,下午五点后往往有些小闹。周末是中学生的地盘,若是遇上寒暑假,大学生便会来得多些。前几年,阿桐也是那些大学生中的一个。现在她毕业,在这个图书馆工作已有一年多了。很多人不理解她为什么刚毕业就回老家,还找了个平平无奇的工作。当时其他两个中年管理员,阿桐叫她们英姨和陈姐,都对此纳闷。然而阿桐喜欢,每天来这里工作半天,还可以读书半天,下班后又可以陪伴爷爷。她也知道,能陪伴爷爷的时间可能不多了。
阿桐自小跟着阿爷阿婆生活。父母常年在深圳打工,自弟弟出生后定居在了深圳。阿爷阿婆不愿离开故土,也没有跟过去。这时阿桐已经在北京上学了,体验了城市的繁华,对深圳也没有独特的向往,何况与父母关系不甚亲近。她每每一放假,就回到青山下的荔城里。如今这片青山中,埋葬了她的阿婆,和一个很特殊的人。
住的两层瓦房是阿爷阿婆亲手盖起的。以前住在河边山下的有不少人家。当时的新瓦房都是你帮我,我帮着你搭起来的。现在只剩下了阿桐一家,其他人都搬进了商品房。屋前经过的一条河是贯穿县城东西的荔江,几字型,人称小黄河。阿桐的家刚好在荔江转向处。夏日雨多,水大,站在屋外,脸上就能感觉河流转弯溅起来的微凉水花。这个拐弯处,河的一边是山,一边是平地。平地多自建的楼房,多农田果田。阿桐家的山上多白桐树,每到清明左右,桐花盛开,像是爆出白灿灿的烟花,阿桐是在这时候出生的,阿爷便给她取名阿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