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轻卿缓了两日,身上好不容易恢复了些力气,又坐在桌前兢兢业业地写着些什么。
萧疏楼把药婆分给她做嬷嬷,只要她愿意出来走走,哪里都可以去。
嬷嬷不懂,光是看着那些簪花小字就觉得头眼昏花。
萧疏楼将她奉为宾客,还把自己的屋子都给了她,现下里没有人敢为难她,想去哪就去哪。
不过谢轻卿现在三步一咳,五步一倒,哪还去得了。
那些账目折磨了谢轻卿数日未眠,一个个都刻在心中,左右闲着无事,又抄了一份托陈管事呈给萧疏楼。
“她倒是记在心上。”萧疏楼翻着那账簿,又将那东西搁置在架上。
“王爷,这也是谢姑娘的一番心意。”陈管事解释道。
“城郊那座城隍庙,来年开春的时候,府里谴几个去修缮一下,切莫让人知道。”萧疏楼转身吩咐道。
“哎。”陈管事应道。
王爷为何突然想起修城隍庙的事。
“王爷,谢姑娘的屋子,奴就打算安在梧桐院旁的梅院。”陈管事看了眼萧疏楼的脸色,道:“王爷还有其他吩咐吗?”
“不必了,本王见她也住得习惯,那间屋子就给她了。”萧疏楼翻着折子道。
“啊?”陈管事以为自己听岔了,惊道。
“就将本王那间屋子与她。”萧疏楼见他有疑,又复说了一遍。
“可是王爷,您住何处?”
“王府之大,没有本王一人安榻之处?”
“奴知道了。”陈管事临出门前,倒也想通了。
王爷在城隍庙里救了谢姑娘,感求城隍爷恩德。
陈管事有些摸不清,他这是请了位“活菩萨”进来,还是引了只狐狸精。
谢轻卿这幅身子见不得风,逃了一路的难,她比谁都怕疼。
更怕嬷嬷熬的那一锅苦水汤,味如王水,入口如生吞黄连,竟恨不得将自己的唇舌扒出来洗洗。
屋子摆的不是兵书就是《春秋》,谢轻卿一看那些字就犯困,可也没有别的消遣法子。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来。
谢轻卿以为是嬷嬷进来,将手上的书随意丢弃在床上,一把扑在“嬷嬷身上”。
“嬷嬷,我什么时候能好啊。”
嬷嬷今天穿的是什么啊。
硬梆梆的、摸着还硌得手生疼。
而且,嬷嬷的腰也没有这么粗。
萧疏楼连着几日都忙于新布城防,出于关怀,想来看望谢轻卿。
喉结暗暗上下滚动了一下,羽翼般的眼睫微微发颤,瞳孔中的惊异如同点水如画般的水墨散开。
“放肆!”萧疏楼厉声喝道。
和初次相遇时一般模样,她是不是对每个人都投怀送抱?
萧疏楼一想到这,心气霎时间都被堵住了出口一般,声音粗哑得连他自己都没发现。
谢轻卿看了眼那人身上的衣饰,她抱着的分明是条男子用的玉腰带。
“啊!”谢轻卿脸色煞白地推开他,眼睛瞪得大大的,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滴流直转,双手匆忙地背过身去。
“王、王爷,怎么是你。”
谢轻卿的脸上有些失望,她还以为是嬷嬷呢。
见到他,似乎有些不高兴。
方才急不可耐投怀送抱的样子似乎非她所愿。
萧疏楼心中倒生些不高兴出来。
“王爷,那账簿可曾收到了。”谢轻卿抬起眼,期待地看着他。
轻灵的眼眸像一束光打在萧疏楼身上,清澈如水晶的眸子,被他的身影占满了,就好像谢轻卿满心满意都是他。
“收到了。”萧疏楼躲闪地避开她的眼睛,道。
“收到便好。”谢轻卿替他斟茶倒水,讨好地说道,“王爷先前说的话,可还算数?”
萧疏楼不记得应允她什么了。
“就是,只要做成了账簿,王爷就放我离府,绝不拦着。”
谢轻卿说得认真,像是下定决心似的要走。
萧疏楼心里骤然生出几分后悔,垂眼盯着平静无波的茶水,道:“好好的,怎么想着走了。”
谢轻卿是忠义侯里逃出来的,这事情萧疏楼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若是被上京城的人认出来了,谢轻卿难逃死罪。
所以这王府,她要离得越远越好。
“总是叨扰王爷这也不好。”谢轻卿尴尬地笑道。
你就算叨扰一年半载也无妨。
萧疏楼品着谢轻卿的斟的茶,那双眼睛止不住地飘向那抹淡白如月辉般的身影。
“无妨。”萧疏楼开口道。
那腰肢如脆枝弱柳,想来也装不下多少,就算好吃贪吃,也用不了多少米粮。
“王爷,其实我想回家看看,再找找有没有亲朋好友,也好有个投奔的归处。”
谢轻卿前半句是假的,后半句是真的。
她爹这辈子还有三五好友在世,指了几个去处,谢轻卿才不至于像个没头的苍蝇乱撞。
又是此事,萧疏楼有些后悔先前说的话太早太过,现下一点挽回的余地都无。
“等你身子好了再说吧。”萧疏楼将那茶一饮而尽,起身道。
“王爷慢走。”谢轻卿也不留他,起身行礼道。
这间屋子原是王爷的,现在让与了谢轻卿,王厨娘端着一碗红枣汤,见有人从屋里出来。
身上挂着纹龙玉佩,腰缠玉带,八尺高的身形睥睨而下,衣袍上的流云吻潺潺流动,如鸦羽上的烈火。
与她迎了个照面,王厨娘不必猜就知是王爷,可那张脸,黑得跟烧煤的木炭似的。
“我的好妹妹,你又怎么了?”王厨娘打趣道,“莫不是使了些手段,叫王爷欲罢不能~”
“什么跟什么啊。”谢轻卿支着个脑袋,平白无故地叹了口气。
“我与王爷请辞寻亲,不知道王爷肯不肯放我走。”谢轻卿愁眉不展道。
“好端端的怎的又想走了?”王厨娘不解道。
“姐姐,我是躲仇家至此的,总不能再给王爷添麻烦。”
谢轻卿看着面前那碗黑不溜秋的汤水,鼻尖动了动,甜甜的,下了些红糖,还有桂圆的味道,想来应该不难喝。
一口下去,生姜的辣直窜天灵盖。
“姐姐,这......”谢轻卿吐着舌头,道。
“不许叫苦,这可是好东西。”王厨娘像是训孩子一般道。
夜色明池静,好风合千里。
城里的流民暂能缓过这年冬日,城防布图的事还需细细思索。
关关难过,关关过。
他也曾好美酒,只可惜来了云楚,滴酒不曾碰过。
酒盅不一会儿便轻了几两。
庭院深深空寂寥。
萧疏楼一人凭栏而立,陈管事看着他的背影叹了口气。
王爷与当今圣上小不了几岁,中宫已定,王爷却还没个封号,更别提王妃的事情了。
“王爷,饮酒吹风,明日怕要犯头风病。”陈管事从屋里拿了件袍子,盖在萧疏楼身上道。
“此间月,不等闲。”萧疏楼指着皎皎孤月,笑道。
“对了,谢轻卿要走,你将那契还与她。”萧疏楼像是刚记起这事情一般,随口一提。
却只敢在酒后一提,不知是失言,还是......
“王爷,若是喜欢谢轻卿,自可以将她留在府里。”陈管事道。
“呵呵,”萧疏楼轻笑一声,道,“我怎么可能会喜欢她。”
陈管事见他偏过脸去,又出口劝道:“王爷这些年来云楚,也没遇见几个可心的人。”
“她想走便走吧。”萧疏楼小酌了一口道。
陈管事在上前去,言辞恳切道:“王爷,老奴自来云楚,可从为遇过像谢姑娘一般的人物,况且谢姑娘与王爷既都是上京人......”
酒盅轻置于栏上,不轻不重的声音又将陈管事的话添上了止符。
“如果本王料的没错,不假时日,百越必将来犯。”萧疏楼淡淡道,似乎已成定局。
萧疏楼剿过山匪,却没打过真正的战,能不能守得住云楚又是另一回事。
云楚布防图不知可曾泄露,阔土沃地却有兵无将,如同待宰羔羊一般。
身为皇室贵胄,他自与云楚同进同退,若是城破,以身殉国便是,只是苦了陈四......
再搭上谢轻卿不值当,黄泉路上还是少一个人为好。
“各中厉害,你也知晓,现在要走本王也不留你。”萧疏楼正欲将酒水尽数吞入腹中,举头尽仰,不见一滴入喉。
“王爷!老奴绝不是这种贪生怕死之辈,愿与王爷共同进退。”
“只是,”陈管事顿了顿道,“王爷,要不然把事说给谢姑娘听,让谢姑娘自个决定吧。”
“不成不成。”萧疏楼挥手道,“谢轻卿那性子若是听到要打仗,绝不肯离开。”
只是为了一本账簿,便能要她废寝忘食,搭上半条命去。
若是知道云楚与百越必有一场死战,不等萧疏楼阻拦,她自己便披铠甲上战场送命去了。
“此事万万不可走漏消息,她要走便让她走,能走一个是一个。”
“倘若谢姑娘改主意了呢?”陈管事还是不死心道。
“那便赶她走。”
萧疏楼说的决断,陈管事知道自己是劝不住了,又感祸事将近。
四下寻无处,独守空月楼。
确实,现在除了和萧疏楼一样举头望月,似乎并没有其他的办法。
萧疏楼把药婆分给她做嬷嬷,只要她愿意出来走走,哪里都可以去。
嬷嬷不懂,光是看着那些簪花小字就觉得头眼昏花。
萧疏楼将她奉为宾客,还把自己的屋子都给了她,现下里没有人敢为难她,想去哪就去哪。
不过谢轻卿现在三步一咳,五步一倒,哪还去得了。
那些账目折磨了谢轻卿数日未眠,一个个都刻在心中,左右闲着无事,又抄了一份托陈管事呈给萧疏楼。
“她倒是记在心上。”萧疏楼翻着那账簿,又将那东西搁置在架上。
“王爷,这也是谢姑娘的一番心意。”陈管事解释道。
“城郊那座城隍庙,来年开春的时候,府里谴几个去修缮一下,切莫让人知道。”萧疏楼转身吩咐道。
“哎。”陈管事应道。
王爷为何突然想起修城隍庙的事。
“王爷,谢姑娘的屋子,奴就打算安在梧桐院旁的梅院。”陈管事看了眼萧疏楼的脸色,道:“王爷还有其他吩咐吗?”
“不必了,本王见她也住得习惯,那间屋子就给她了。”萧疏楼翻着折子道。
“啊?”陈管事以为自己听岔了,惊道。
“就将本王那间屋子与她。”萧疏楼见他有疑,又复说了一遍。
“可是王爷,您住何处?”
“王府之大,没有本王一人安榻之处?”
“奴知道了。”陈管事临出门前,倒也想通了。
王爷在城隍庙里救了谢姑娘,感求城隍爷恩德。
陈管事有些摸不清,他这是请了位“活菩萨”进来,还是引了只狐狸精。
谢轻卿这幅身子见不得风,逃了一路的难,她比谁都怕疼。
更怕嬷嬷熬的那一锅苦水汤,味如王水,入口如生吞黄连,竟恨不得将自己的唇舌扒出来洗洗。
屋子摆的不是兵书就是《春秋》,谢轻卿一看那些字就犯困,可也没有别的消遣法子。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来。
谢轻卿以为是嬷嬷进来,将手上的书随意丢弃在床上,一把扑在“嬷嬷身上”。
“嬷嬷,我什么时候能好啊。”
嬷嬷今天穿的是什么啊。
硬梆梆的、摸着还硌得手生疼。
而且,嬷嬷的腰也没有这么粗。
萧疏楼连着几日都忙于新布城防,出于关怀,想来看望谢轻卿。
喉结暗暗上下滚动了一下,羽翼般的眼睫微微发颤,瞳孔中的惊异如同点水如画般的水墨散开。
“放肆!”萧疏楼厉声喝道。
和初次相遇时一般模样,她是不是对每个人都投怀送抱?
萧疏楼一想到这,心气霎时间都被堵住了出口一般,声音粗哑得连他自己都没发现。
谢轻卿看了眼那人身上的衣饰,她抱着的分明是条男子用的玉腰带。
“啊!”谢轻卿脸色煞白地推开他,眼睛瞪得大大的,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滴流直转,双手匆忙地背过身去。
“王、王爷,怎么是你。”
谢轻卿的脸上有些失望,她还以为是嬷嬷呢。
见到他,似乎有些不高兴。
方才急不可耐投怀送抱的样子似乎非她所愿。
萧疏楼心中倒生些不高兴出来。
“王爷,那账簿可曾收到了。”谢轻卿抬起眼,期待地看着他。
轻灵的眼眸像一束光打在萧疏楼身上,清澈如水晶的眸子,被他的身影占满了,就好像谢轻卿满心满意都是他。
“收到了。”萧疏楼躲闪地避开她的眼睛,道。
“收到便好。”谢轻卿替他斟茶倒水,讨好地说道,“王爷先前说的话,可还算数?”
萧疏楼不记得应允她什么了。
“就是,只要做成了账簿,王爷就放我离府,绝不拦着。”
谢轻卿说得认真,像是下定决心似的要走。
萧疏楼心里骤然生出几分后悔,垂眼盯着平静无波的茶水,道:“好好的,怎么想着走了。”
谢轻卿是忠义侯里逃出来的,这事情萧疏楼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若是被上京城的人认出来了,谢轻卿难逃死罪。
所以这王府,她要离得越远越好。
“总是叨扰王爷这也不好。”谢轻卿尴尬地笑道。
你就算叨扰一年半载也无妨。
萧疏楼品着谢轻卿的斟的茶,那双眼睛止不住地飘向那抹淡白如月辉般的身影。
“无妨。”萧疏楼开口道。
那腰肢如脆枝弱柳,想来也装不下多少,就算好吃贪吃,也用不了多少米粮。
“王爷,其实我想回家看看,再找找有没有亲朋好友,也好有个投奔的归处。”
谢轻卿前半句是假的,后半句是真的。
她爹这辈子还有三五好友在世,指了几个去处,谢轻卿才不至于像个没头的苍蝇乱撞。
又是此事,萧疏楼有些后悔先前说的话太早太过,现下一点挽回的余地都无。
“等你身子好了再说吧。”萧疏楼将那茶一饮而尽,起身道。
“王爷慢走。”谢轻卿也不留他,起身行礼道。
这间屋子原是王爷的,现在让与了谢轻卿,王厨娘端着一碗红枣汤,见有人从屋里出来。
身上挂着纹龙玉佩,腰缠玉带,八尺高的身形睥睨而下,衣袍上的流云吻潺潺流动,如鸦羽上的烈火。
与她迎了个照面,王厨娘不必猜就知是王爷,可那张脸,黑得跟烧煤的木炭似的。
“我的好妹妹,你又怎么了?”王厨娘打趣道,“莫不是使了些手段,叫王爷欲罢不能~”
“什么跟什么啊。”谢轻卿支着个脑袋,平白无故地叹了口气。
“我与王爷请辞寻亲,不知道王爷肯不肯放我走。”谢轻卿愁眉不展道。
“好端端的怎的又想走了?”王厨娘不解道。
“姐姐,我是躲仇家至此的,总不能再给王爷添麻烦。”
谢轻卿看着面前那碗黑不溜秋的汤水,鼻尖动了动,甜甜的,下了些红糖,还有桂圆的味道,想来应该不难喝。
一口下去,生姜的辣直窜天灵盖。
“姐姐,这......”谢轻卿吐着舌头,道。
“不许叫苦,这可是好东西。”王厨娘像是训孩子一般道。
夜色明池静,好风合千里。
城里的流民暂能缓过这年冬日,城防布图的事还需细细思索。
关关难过,关关过。
他也曾好美酒,只可惜来了云楚,滴酒不曾碰过。
酒盅不一会儿便轻了几两。
庭院深深空寂寥。
萧疏楼一人凭栏而立,陈管事看着他的背影叹了口气。
王爷与当今圣上小不了几岁,中宫已定,王爷却还没个封号,更别提王妃的事情了。
“王爷,饮酒吹风,明日怕要犯头风病。”陈管事从屋里拿了件袍子,盖在萧疏楼身上道。
“此间月,不等闲。”萧疏楼指着皎皎孤月,笑道。
“对了,谢轻卿要走,你将那契还与她。”萧疏楼像是刚记起这事情一般,随口一提。
却只敢在酒后一提,不知是失言,还是......
“王爷,若是喜欢谢轻卿,自可以将她留在府里。”陈管事道。
“呵呵,”萧疏楼轻笑一声,道,“我怎么可能会喜欢她。”
陈管事见他偏过脸去,又出口劝道:“王爷这些年来云楚,也没遇见几个可心的人。”
“她想走便走吧。”萧疏楼小酌了一口道。
陈管事在上前去,言辞恳切道:“王爷,老奴自来云楚,可从为遇过像谢姑娘一般的人物,况且谢姑娘与王爷既都是上京人......”
酒盅轻置于栏上,不轻不重的声音又将陈管事的话添上了止符。
“如果本王料的没错,不假时日,百越必将来犯。”萧疏楼淡淡道,似乎已成定局。
萧疏楼剿过山匪,却没打过真正的战,能不能守得住云楚又是另一回事。
云楚布防图不知可曾泄露,阔土沃地却有兵无将,如同待宰羔羊一般。
身为皇室贵胄,他自与云楚同进同退,若是城破,以身殉国便是,只是苦了陈四......
再搭上谢轻卿不值当,黄泉路上还是少一个人为好。
“各中厉害,你也知晓,现在要走本王也不留你。”萧疏楼正欲将酒水尽数吞入腹中,举头尽仰,不见一滴入喉。
“王爷!老奴绝不是这种贪生怕死之辈,愿与王爷共同进退。”
“只是,”陈管事顿了顿道,“王爷,要不然把事说给谢姑娘听,让谢姑娘自个决定吧。”
“不成不成。”萧疏楼挥手道,“谢轻卿那性子若是听到要打仗,绝不肯离开。”
只是为了一本账簿,便能要她废寝忘食,搭上半条命去。
若是知道云楚与百越必有一场死战,不等萧疏楼阻拦,她自己便披铠甲上战场送命去了。
“此事万万不可走漏消息,她要走便让她走,能走一个是一个。”
“倘若谢姑娘改主意了呢?”陈管事还是不死心道。
“那便赶她走。”
萧疏楼说的决断,陈管事知道自己是劝不住了,又感祸事将近。
四下寻无处,独守空月楼。
确实,现在除了和萧疏楼一样举头望月,似乎并没有其他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