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章
“起!”从茗明轻喝一声,双脚点地,飞身跃上飞剑。飞剑如同一道蓝色的闪电,划破夜空,向着天耀国的方向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兰大将军府也召集了手下商讨和亲之事。
只见兰溪南身着一袭黑色劲装,身姿挺拔,匆匆踏入将军府的议事厅。厅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诡谲地跳动,映照着众人肃穆的面容。
将军府的将领们早已在此等候,见兰溪南进来,纷纷起身行礼。兰溪南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免礼,他的眼神锐利而坚定,扫视一圈后,径直走向主位。
“诸位,当下局势危急,天耀国对我溪国虎视眈眈,和亲一事背后更是暗藏阴谋。”兰溪南的声音低沉却有力,在寂静的议事厅内回荡。将领们神色凝重,静静聆听。
“天耀国的和亲的计划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我们必须设法打乱他们的计划,让天耀国内乱,无暇他顾。”兰溪南道。
“怕他作甚!我们溪国虽小,但人人皆是保家卫国的好儿郎!犯不着要靠公主和亲去低声求和!”一个大胡子的副将怒道。
“此言极是!我们溪国男儿铁骨铮铮,不屑这口软饭!”另一个年轻小将也附和道。
“本将军倒有个计划,启动隐匿在太子府的卧底,设法挑起太子和天耀国皇帝的矛盾,如此,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也。大家觉得如何?”
“但凭将军吩咐,我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众人异口同声道。
随着兰溪南的一声令下,一场旨在离间天耀国内部关系的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
这日,太子在书房中独自沉思,满脸的忧虑与愤懑。太子的贴身小厮阿福见状,佯装不经意地走进书房,小心翼翼地为太子添茶。
“太子殿下,您这几日眉头紧锁,可是有什么烦心事?”阿福装作关切地问道。
太子看了他一眼,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阿福,你说国师的和亲计划难道真的只是为了与溪国联姻,壮大我天耀国?”
阿福心中一动,觉得机会来了。他微微皱眉,脸上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
“殿下,小的本不该多嘴,可看到殿下如此烦恼,小的实在忍不住。近日,小的听闻一些风声,不知当讲不当讲。”阿福故意卖了个关子。
太子道:“但说无妨,本太子恕你无罪。”
阿福凑近太子,压低声音说道:“殿下,小的听说,国师从溪国回来后,与陛下密谈许久。之后便传出与溪国公主和亲的消息,而且这主意很可能就是国师出的。国师此人向来心思深沉,难保他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从而削弱殿下您的势力啊。”
太子听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握紧拳头,咬牙说道:“哼,果然事有蹊跷。那国师一向与我不睦,看来这次是想借父皇之手来对付我。”
阿福见太子已经上钩,继续添油加醋地说道:“殿下,还有呢。小的还听说,溪国公主背后似乎有着一股神秘的力量。国师或许是想借助这股力量,扶持溪国公主,等陛下百年之后,掌控天耀国的朝政啊。到那时,殿下您的处境可就危险了。太子殿下您虽为储君,但也要多为自己着想才是啊”
虽然阿福的一席话并不能让天耀国的太子全信,但也在他心里悄悄种下了棵怀疑的种子。
……
太子书房。
“立后?”太子满脸的难以置信,“国师与父皇究竟说了什么?为何突然有此决定?”他刚收到消息,今早上的朝会,自己父皇同意的和溪国和亲之事,并准备将溪国的公主立为皇后。
他在自己的书房内来回踱步,心中的疑惑如乱麻般纠结。
要知道在天耀国,自皇后生下太子后去世,皇帝便一直未再立后,一心将精力放在培养太子与治理国家上。
如今,国师从溪国归来,与皇帝密谈后,竟传出立后的消息,这其中必定大有文章。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也因立后消息炸开了锅。支持太子的大臣们忧心忡忡,担心立后会影响太子的地位。
他们悄悄的入了东宫求见太子,好商议对策。
“太子殿下,立后一事不得不防啊。若新皇后怀有子嗣,殿下的储君之位恐有变数。”一位老臣皱着眉头说道。
太子面色凝重地点点头:“本太子也正为此事烦恼。只是现在还不清楚父皇的真实意图,贸然行动恐会适得其反。”
“诸位先回去,待我本宫面见父皇后,再从长计议。”
“溪国公主?难道父皇是想通过联姻,得到溪国背后神秘力量的支持?”太子心中暗自思忖,他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而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
事情过了两日,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太子决定不再等待,他要去跟父皇问个明白。
当太子踏入殿内,看到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面容严肃。太子深吸一口气,行礼后说道:“父皇,儿臣听闻您欲立溪国公主为后,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皇帝看着太子,目光深邃:“此事属实。如今我天耀国面临诸多挑战,与溪国联姻并立公主为后,或许能为我天耀国带来新的机遇,有了溪国的力量,我天耀国称霸一方的伟业指日可待。”
太子心中一冷,他觉得自己父皇已经做了决定,只怕轻易不能改变,只能说道:“父皇英明,只是此事关乎重大,还望父皇三思。”
然而天耀国的皇帝并没有听太子的劝说,反倒嫌太子多事,目光短浅,将他赶回东宫。
……
夜幕如墨,沉甸甸地压在天耀国的都城之上。华灯初上,照亮了大街小巷,却照不亮人心深处的黑暗。
从茗明身着一袭黑色劲装,面覆黑色轻纱,只露出一双明亮而坚毅的眼睛。她身形轻盈,如同一道黑色的影子,穿梭在天耀国都城的大街小巷。
很快,太子府那高大的府邸出现在眼前。。
天耀国太子府,巍峨壮观,朱红色的大门紧闭,门口的石狮子在月色下显得格外狰狞。
从茗明收起飞剑,轻轻落在一个僻静的角落里,她的身影融入黑暗之中,如同鬼魅一般。
府内庭院深深,楼阁错落有致,她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对地形的事先了解,悄然向太子的居所潜去。
终于,她来到了太子书房的窗外。透过窗户的缝隙,她看到太子正在看一封密信,眉头紧锁,似乎在为最近两天收到的消息搞得焦头烂额。
从茗明深吸一口气,轻轻推开窗户,无声无息地潜入房中。
太子似乎察觉到了一丝异样,刚一抬头,便看到一个黑影如闪电般向他扑来。
从茗明手中握着一把匕首,寒光闪烁,直刺太子咽喉。太子大惊失色,急忙侧身躲避,匕首擦着他的脸颊划过,留下一道浅浅的血痕。
“你是何人?为何要刺杀本太子!”太子惊恐地喊道,同时迅速抽出腰间佩剑,与从茗明对峙。
从茗明并不答话,只是眼神冰冷,再次发动攻击。
她的招式凌厉而狠辣,每一招都直指太子要害。太子虽然武艺不俗,但在这突如其来的袭击下,也显得有些慌乱。
他一边抵挡着从茗明的攻击,一边大声呼喊:“来人啊!有刺客!”
书房内,两人的打斗声愈发激烈,桌椅被掀翻,书籍散落一地。
太子渐渐稳住了身形,开始反击。他心中疑惑,究竟是什么人如此大胆,竟敢在太子府中行刺。看着眼前这个武艺高强的蒙面女郎,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难道是父皇派来的杀手?
最近,他与父皇因为和亲以及朝中权力的分配问题,矛盾日益加深。父皇对他的猜忌越来越明显,而他也在暗中积蓄力量,以防不测。在这极度紧张的局势下,他觉得这个猜测并非没有可能。
“哼,没想到父皇竟然如此狠心,为了那所谓的和亲,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竟然派你来刺杀本太子!”太子一边奋力抵挡,一边愤怒地喊道。
从茗明心中起了一丝波澜,难道有人也在天耀国推波助澜吗?但她依旧没有说话,只是继续攻击,将这场戏演得更加逼真。
就在两人打得难解难分之时,门外传来了侍卫们急切的呼喊声和撞门的声音。
从茗明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便虚晃一招,趁着太子分神之际,迅速转身,从窗户跃出。
太子想要追赶,却被冲进来的侍卫们拦住。“太子殿下,您没事吧?”侍卫们关切地问道。
太子捂着脸上的伤口,脸色阴沉得可怕,咬牙切齿地说道:“本太子没事。你们快去追,一定要抓住那个刺客!”
侍卫们领命而去,但从茗明早已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她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高超的轻功,顺利地摆脱了追兵,早早就消失到九霄云外。
而此刻在太子府,太子对皇帝的怀疑越来越深。他召集了自己的心腹谋士,商议对策。“殿下,此事绝非偶然。如今您与陛下矛盾重重,这刺客极有可能是陛下派来的。”一位谋士忧心忡忡地说道。
太子怒拍桌子,说道:“我就知道,父皇一直忌惮我手中的权力,想要除掉我。这次和亲,恐怕也是他的阴谋,想借此机会削弱我的势力。”
“殿下,那我们该怎么办?”另一位谋士问道。
太子沉思片刻,说道:“既然父皇不仁,就休怪我不义。我们必须加快准备,以防父皇再次对我下手。同时,派人密切监视父皇的一举一动,看看他接下来还有什么阴谋。”
与此同时,天耀国皇帝也得知了太子遇刺的消息。他大为震惊,立刻召来国师商议。“国师,太子遇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有人想破坏和亲,从中作梗?”皇帝焦急地问道。
国师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此事疑点重重。据老臣所知,最近太子与陛下您的关系有些紧张,会不会是太子自导自演了这场刺杀,以此来诬陷陛下您,从而获取朝中大臣们的同情和支持?”
皇帝听后,心中一凛,说道:“国师所言不无道理。这逆子,最近确实有些不安分。看来,朕得好好调查一下此事。”
就这样,从茗明的一次刺杀行动,成功地在天耀国皇帝与太子之间激化了一场信任危机。双方都对彼此充满了怀疑,开始暗中较劲。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天耀国朝堂之上气氛愈发紧张。皇帝对太子的态度变得更加冷淡,而太子也在朝堂上公然与皇帝唱反调。大臣们纷纷站队,分成了支持皇帝和支持太子的两派,整个天耀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和亲之事也暂时陷入僵局。
与此同时,兰大将军府也召集了手下商讨和亲之事。
只见兰溪南身着一袭黑色劲装,身姿挺拔,匆匆踏入将军府的议事厅。厅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诡谲地跳动,映照着众人肃穆的面容。
将军府的将领们早已在此等候,见兰溪南进来,纷纷起身行礼。兰溪南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免礼,他的眼神锐利而坚定,扫视一圈后,径直走向主位。
“诸位,当下局势危急,天耀国对我溪国虎视眈眈,和亲一事背后更是暗藏阴谋。”兰溪南的声音低沉却有力,在寂静的议事厅内回荡。将领们神色凝重,静静聆听。
“天耀国的和亲的计划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我们必须设法打乱他们的计划,让天耀国内乱,无暇他顾。”兰溪南道。
“怕他作甚!我们溪国虽小,但人人皆是保家卫国的好儿郎!犯不着要靠公主和亲去低声求和!”一个大胡子的副将怒道。
“此言极是!我们溪国男儿铁骨铮铮,不屑这口软饭!”另一个年轻小将也附和道。
“本将军倒有个计划,启动隐匿在太子府的卧底,设法挑起太子和天耀国皇帝的矛盾,如此,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也。大家觉得如何?”
“但凭将军吩咐,我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众人异口同声道。
随着兰溪南的一声令下,一场旨在离间天耀国内部关系的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
这日,太子在书房中独自沉思,满脸的忧虑与愤懑。太子的贴身小厮阿福见状,佯装不经意地走进书房,小心翼翼地为太子添茶。
“太子殿下,您这几日眉头紧锁,可是有什么烦心事?”阿福装作关切地问道。
太子看了他一眼,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阿福,你说国师的和亲计划难道真的只是为了与溪国联姻,壮大我天耀国?”
阿福心中一动,觉得机会来了。他微微皱眉,脸上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
“殿下,小的本不该多嘴,可看到殿下如此烦恼,小的实在忍不住。近日,小的听闻一些风声,不知当讲不当讲。”阿福故意卖了个关子。
太子道:“但说无妨,本太子恕你无罪。”
阿福凑近太子,压低声音说道:“殿下,小的听说,国师从溪国回来后,与陛下密谈许久。之后便传出与溪国公主和亲的消息,而且这主意很可能就是国师出的。国师此人向来心思深沉,难保他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从而削弱殿下您的势力啊。”
太子听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握紧拳头,咬牙说道:“哼,果然事有蹊跷。那国师一向与我不睦,看来这次是想借父皇之手来对付我。”
阿福见太子已经上钩,继续添油加醋地说道:“殿下,还有呢。小的还听说,溪国公主背后似乎有着一股神秘的力量。国师或许是想借助这股力量,扶持溪国公主,等陛下百年之后,掌控天耀国的朝政啊。到那时,殿下您的处境可就危险了。太子殿下您虽为储君,但也要多为自己着想才是啊”
虽然阿福的一席话并不能让天耀国的太子全信,但也在他心里悄悄种下了棵怀疑的种子。
……
太子书房。
“立后?”太子满脸的难以置信,“国师与父皇究竟说了什么?为何突然有此决定?”他刚收到消息,今早上的朝会,自己父皇同意的和溪国和亲之事,并准备将溪国的公主立为皇后。
他在自己的书房内来回踱步,心中的疑惑如乱麻般纠结。
要知道在天耀国,自皇后生下太子后去世,皇帝便一直未再立后,一心将精力放在培养太子与治理国家上。
如今,国师从溪国归来,与皇帝密谈后,竟传出立后的消息,这其中必定大有文章。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也因立后消息炸开了锅。支持太子的大臣们忧心忡忡,担心立后会影响太子的地位。
他们悄悄的入了东宫求见太子,好商议对策。
“太子殿下,立后一事不得不防啊。若新皇后怀有子嗣,殿下的储君之位恐有变数。”一位老臣皱着眉头说道。
太子面色凝重地点点头:“本太子也正为此事烦恼。只是现在还不清楚父皇的真实意图,贸然行动恐会适得其反。”
“诸位先回去,待我本宫面见父皇后,再从长计议。”
“溪国公主?难道父皇是想通过联姻,得到溪国背后神秘力量的支持?”太子心中暗自思忖,他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而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
事情过了两日,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太子决定不再等待,他要去跟父皇问个明白。
当太子踏入殿内,看到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面容严肃。太子深吸一口气,行礼后说道:“父皇,儿臣听闻您欲立溪国公主为后,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皇帝看着太子,目光深邃:“此事属实。如今我天耀国面临诸多挑战,与溪国联姻并立公主为后,或许能为我天耀国带来新的机遇,有了溪国的力量,我天耀国称霸一方的伟业指日可待。”
太子心中一冷,他觉得自己父皇已经做了决定,只怕轻易不能改变,只能说道:“父皇英明,只是此事关乎重大,还望父皇三思。”
然而天耀国的皇帝并没有听太子的劝说,反倒嫌太子多事,目光短浅,将他赶回东宫。
……
夜幕如墨,沉甸甸地压在天耀国的都城之上。华灯初上,照亮了大街小巷,却照不亮人心深处的黑暗。
从茗明身着一袭黑色劲装,面覆黑色轻纱,只露出一双明亮而坚毅的眼睛。她身形轻盈,如同一道黑色的影子,穿梭在天耀国都城的大街小巷。
很快,太子府那高大的府邸出现在眼前。。
天耀国太子府,巍峨壮观,朱红色的大门紧闭,门口的石狮子在月色下显得格外狰狞。
从茗明收起飞剑,轻轻落在一个僻静的角落里,她的身影融入黑暗之中,如同鬼魅一般。
府内庭院深深,楼阁错落有致,她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对地形的事先了解,悄然向太子的居所潜去。
终于,她来到了太子书房的窗外。透过窗户的缝隙,她看到太子正在看一封密信,眉头紧锁,似乎在为最近两天收到的消息搞得焦头烂额。
从茗明深吸一口气,轻轻推开窗户,无声无息地潜入房中。
太子似乎察觉到了一丝异样,刚一抬头,便看到一个黑影如闪电般向他扑来。
从茗明手中握着一把匕首,寒光闪烁,直刺太子咽喉。太子大惊失色,急忙侧身躲避,匕首擦着他的脸颊划过,留下一道浅浅的血痕。
“你是何人?为何要刺杀本太子!”太子惊恐地喊道,同时迅速抽出腰间佩剑,与从茗明对峙。
从茗明并不答话,只是眼神冰冷,再次发动攻击。
她的招式凌厉而狠辣,每一招都直指太子要害。太子虽然武艺不俗,但在这突如其来的袭击下,也显得有些慌乱。
他一边抵挡着从茗明的攻击,一边大声呼喊:“来人啊!有刺客!”
书房内,两人的打斗声愈发激烈,桌椅被掀翻,书籍散落一地。
太子渐渐稳住了身形,开始反击。他心中疑惑,究竟是什么人如此大胆,竟敢在太子府中行刺。看着眼前这个武艺高强的蒙面女郎,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难道是父皇派来的杀手?
最近,他与父皇因为和亲以及朝中权力的分配问题,矛盾日益加深。父皇对他的猜忌越来越明显,而他也在暗中积蓄力量,以防不测。在这极度紧张的局势下,他觉得这个猜测并非没有可能。
“哼,没想到父皇竟然如此狠心,为了那所谓的和亲,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竟然派你来刺杀本太子!”太子一边奋力抵挡,一边愤怒地喊道。
从茗明心中起了一丝波澜,难道有人也在天耀国推波助澜吗?但她依旧没有说话,只是继续攻击,将这场戏演得更加逼真。
就在两人打得难解难分之时,门外传来了侍卫们急切的呼喊声和撞门的声音。
从茗明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便虚晃一招,趁着太子分神之际,迅速转身,从窗户跃出。
太子想要追赶,却被冲进来的侍卫们拦住。“太子殿下,您没事吧?”侍卫们关切地问道。
太子捂着脸上的伤口,脸色阴沉得可怕,咬牙切齿地说道:“本太子没事。你们快去追,一定要抓住那个刺客!”
侍卫们领命而去,但从茗明早已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她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高超的轻功,顺利地摆脱了追兵,早早就消失到九霄云外。
而此刻在太子府,太子对皇帝的怀疑越来越深。他召集了自己的心腹谋士,商议对策。“殿下,此事绝非偶然。如今您与陛下矛盾重重,这刺客极有可能是陛下派来的。”一位谋士忧心忡忡地说道。
太子怒拍桌子,说道:“我就知道,父皇一直忌惮我手中的权力,想要除掉我。这次和亲,恐怕也是他的阴谋,想借此机会削弱我的势力。”
“殿下,那我们该怎么办?”另一位谋士问道。
太子沉思片刻,说道:“既然父皇不仁,就休怪我不义。我们必须加快准备,以防父皇再次对我下手。同时,派人密切监视父皇的一举一动,看看他接下来还有什么阴谋。”
与此同时,天耀国皇帝也得知了太子遇刺的消息。他大为震惊,立刻召来国师商议。“国师,太子遇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有人想破坏和亲,从中作梗?”皇帝焦急地问道。
国师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此事疑点重重。据老臣所知,最近太子与陛下您的关系有些紧张,会不会是太子自导自演了这场刺杀,以此来诬陷陛下您,从而获取朝中大臣们的同情和支持?”
皇帝听后,心中一凛,说道:“国师所言不无道理。这逆子,最近确实有些不安分。看来,朕得好好调查一下此事。”
就这样,从茗明的一次刺杀行动,成功地在天耀国皇帝与太子之间激化了一场信任危机。双方都对彼此充满了怀疑,开始暗中较劲。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天耀国朝堂之上气氛愈发紧张。皇帝对太子的态度变得更加冷淡,而太子也在朝堂上公然与皇帝唱反调。大臣们纷纷站队,分成了支持皇帝和支持太子的两派,整个天耀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和亲之事也暂时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