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
阳光洒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折射出柔和的光芒。
此时,一顶装饰素雅的软轿已在将军府门前静静等候。软轿由四根光滑的竹竿撑起,轿身四周垂着淡蓝色的纱帘,微风拂过,纱帘轻轻飘动,隐隐露出里面铺设着的柔软锦垫。
兰溪南身着一袭月白色锦袍,袍角绣着精致兰花,手持绘兰折扇,步伐看似虚弱无力,在侍从的搀扶下,缓缓走向软轿。
他身形消瘦,面色略显苍白,仿佛一阵微风便能将他吹倒,十足的弱公子模样。待兰溪南进入轿内坐稳,侍从轻轻放下轿帘。
随着轿夫们整齐划一的“起轿”声,软轿缓缓抬起,平稳前行。
软轿沿着街道徐徐行进,街道两旁热闹非凡。
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有卖香甜糕点的,有吆喝着新鲜蔬果的,还有展示精巧手工艺品的。行人来来往往,摩肩接踵。
兰溪南透过微微晃动的纱帘,神色自若的眺望轿子外的街市。
没多久,醉仙楼已映入眼帘。这座京都中颇负盛名的酒楼,此时正是热闹的时候,楼前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软轿稳稳地停在醉仙楼前,侍从上前轻轻掀起轿帘,兰溪南微微眯起眼,适应了一下外面的光线,而后手持折扇,迈着虚弱的步伐走出软轿。
“哟,兰公子,稀客啊!””醉仙楼的掌柜老远就瞧见了兰溪南,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他身着一袭黑色绸缎长衫,腰间束着一条朱红色的腰带,显得格外精神。头上的瓜皮帽擦得锃亮,随着他的走动微微晃动。
兰溪南微微点头,脸上带着苍白却不失优雅的笑容:“掌柜的,许久不见。今日听闻楼里新来了今年的春茶,我这便忍不住过来品品味道。”
掌柜连忙应道:“是是是,兰公子您可真是消息灵通。”说着,便引着兰溪南往楼上走去。
上了楼,掌柜将兰溪南安排在一间视野极佳的雅间。雅间内布置得古色古香,墙上挂着几幅山水字画,窗边摆放着几盆兰花,与兰溪南的气质相得益彰。
不多时,一个伙计模样的人提着一旁装满山泉水的陶罐,将水缓缓注入紫铜壶中。
当壶中的水发出“咕噜咕噜”的欢快声响,伙计眼疾手快,提起紫铜壶,将沸水以一道优美的弧线冲入青花瓷碗。瞬间,茶香四溢,热气裹挟着清新的龙井香气弥漫在整个雅间。
最后,伙计小心翼翼地将茶汤倒入一只小巧的白瓷茶杯中,双手恭敬地端到兰溪南面前,轻声说道:“兰公子,您的茶,请慢用。”这是他们之间的暗号,表明有重要情报。
兰溪南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赞道:“这茶煮得愈发有滋味了。”
伙计微微一笑,恭敬地回道:“能得兰公子夸赞,是小的荣幸。”
说罢,他不着痕迹地往四周看了看,确定无人偷听后,压低声音道:“兰公子,近日听闻些要紧事,天耀国那边似乎在加紧动作,只是具体情况还未探明。”
兰溪南神色微微一凛,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弱公子的慵懒模样,轻声问道:“可知是哪方面的动作?朝堂纷争,还是边关战事?”
伙计左右看了看,神色凝重地从怀中掏出一份密信,递给兰溪南:“公子,这是刚收到的情报,情况似乎不太妙。
兰溪南接过密信,而后抬眼看向一旁候着的小厮,吩咐道:“你到门外侯着,莫要让人靠近,若有动静,及时通报。”
小厮恭敬地应道:“是,公子。”便转身轻手轻脚地走出雅间,关上了门。
兰溪南急忙展开密信,快速浏览着上面的内容。看着看着,他的脸色逐渐变得严峻起来。
信中详细记录着,天耀国在溪国竟安插了一个藏得极深的卧底。
这个卧底潜伏多年,一直未被察觉,如今已在溪国的朝堂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可知这个卧底是谁?”兰溪南眉头紧锁,目光如炬地看向伙计。
伙计无奈地摇摇头:“暂时还未查明身份,只知道这个卧底与天耀国的联系极为隐秘,就连阿福也没办法探到,很难追踪。”
兰溪南陷入沉思,心中暗自思量着这背后的阴谋。天耀国局势动荡,太子逼宫,此时竟还在溪国安插如此厉害的卧底,看来他们对溪国早已图谋不轨。
这个卧底的存在,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给溪国带来巨大的危机。
“继续加大探查力度,务必尽快找出这个卧底的身份。”兰溪南语气坚定地对伙计说道,“另外,留意天耀国的一举一动,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不能放过。”
“是,公子。”伙计点头应道。
就在兰溪南与伙计低声交谈,谋划着如何探查天耀国机密之时,雅间外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宛如银铃般在走廊里回荡。
紧接着,是一阵细碎且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侍女们恭谨的“小姐,这边请”的声音。
雅间的门并未完全合拢,透过那道窄缝,只见一位身着鹅黄色罗裙的女子款步走来。
此女正是丞相府刚接回来的嫡女苏瑶。苏瑶自幼被送往外祖家抚养,近日才回到丞相府。虽说久居外家,但她毕竟出身名门,身上自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矜贵气质。
她身形婀娜,步伐轻盈,仿佛弱柳扶风。罗裙上绣着精致的海棠花,丝线在烛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走动间,裙摆摇曳,海棠花仿佛也在翩翩起舞。
女子头上梳着飞云髻,几缕发丝垂落在白皙的颈边,更添几分妩媚。
髻上插着一支金镶玉的簪子,簪头雕刻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雀鸟,鸟儿的眼睛由红宝石镶嵌而成,在光线的映照下,闪烁着艳丽而迷人的光芒,彰显着她不凡的身份。
她手中轻摇着一把檀香扇,扇面上绘着一幅春日踏青图,与她的气质相得益彰。
走到临近兰溪南所在雅间的隔壁时,女子微微驻足,转头对身旁的侍女说道:“听闻这醉仙楼新来了个唱曲儿的姑娘,琴艺了得,本小姐今日便要好好品鉴品鉴。”声音娇柔婉转,却又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骄纵。
说罢,她轻轻推开隔壁雅间的门,在侍女们的簇拥下走了进去。那一瞬间,一股浓郁的花香随着她的进入飘进了兰溪南所在的雅间。
苏瑶在侍女们的簇拥下,款步走进雅间。雅间内布置得精致典雅,黄花梨木的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桌上早已摆满了精致的茶点,造型各异的糕点宛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散发着诱人的甜香。墙壁上挂着几幅名家字画,为这雅间增添了几分文雅之气。
苏瑶轻轻撩起裙摆,优雅地坐在主位上。侍女们立刻忙碌起来,一个为她斟上一杯香气四溢的碧螺春,另一个则贴心地将靠垫摆好,放在她的身后。苏瑶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茶水的清香在口中散开,让她不禁微微眯起眼睛,露出惬意的神情。
不多时,一阵悠扬的丝竹声的拨弄,那是唱曲儿的姑娘开始表演前的调试。苏瑶放下茶杯,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兴趣。
过了一会,姑娘在雅间中央站定,微微福身,向苏瑶行礼。
苏瑶微笑着点头示意,姑娘便轻轻拨动琴弦,开始弹奏。琵琶声清脆悦耳,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与那悠扬的笛音、婉转的二胡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美妙的乐章。
姑娘启唇,歌声如黄莺出谷,婉转悠扬。她唱的是一首《牡丹亭》选段,“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那细腻的唱腔,将杜丽娘的哀怨与情思演绎得淋漓尽致。
苏瑶听得如痴如醉,身体也不自觉地随着旋律轻轻晃动。她时而微微皱眉,为曲中人物的命运而感伤;时而嘴角上扬,被那婉转的曲调所打动。
一曲终了,苏瑶轻轻鼓掌,赞叹道:“好一曲《牡丹亭》,姑娘的琴艺与唱功皆属上乘,听得本小姐如痴如醉。”说着,她示意侍女送上一锭银子作为赏钱。
姑娘接过银子,再次行礼谢恩,而后在乐声中缓缓退下。苏瑶靠在椅背上,眼神慵懒的看向窗外,回味着刚才的曲子。
而雅间之外,兰溪南从伙计处得到关键情报后,心中思索着后续计划,便打算悄然离去。
他整理好衣衫,手持折扇,迈着那副弱公子特有的舒缓步伐,轻轻推开雅间的门。
刚走到走廊,隔壁雅间的门也恰好打开,苏瑶正与侍女们说笑,不经意间抬眼,便看到了兰溪南。
那一刻,她仿佛被施了定身咒,目光再也无法从兰溪南身上移开。只见兰溪南一袭月白色锦袍,身姿修长却略显柔弱,气质温润如玉,似春日微风般淡雅,又似山间清泉般澄澈。
那精致的面容,在走廊摇曳的灯光下,宛如被晕染开的水墨画,眉眼间透着一种独特的韵味,让苏瑶瞬间心动。
苏瑶微微红了脸,轻咬下唇,犹豫片刻后,鼓起勇气走上前。她福了福身,声音轻柔得如同春日柳絮:“公子留步,方才瞧见公子,只觉公子气质不凡,想必不是常人。
小女子是丞相府嫡女苏瑶,不知公子可否赏脸,与小女子一同喝杯茶?”说罢,她微微仰头,眼中满是期待,脸颊上的红晕愈发明显。
兰溪南心中暗自诧异,面上却依旧带着那抹淡淡的微笑,礼数周全地回礼道:“苏小姐谬赞了,在下不过是一介闲散之人,怕是扰了小姐雅兴。况且在下此刻还有要事在身,实在不便久留,还望小姐海涵。”他声音温和,却透着一丝不容拒绝的疏离。
苏瑶却不愿轻易放弃,她向前迈了一小步,急切地说道:“公子不必如此拘谨,不过是喝杯茶的功夫,想来不会耽搁公子太久。小女子久居外祖家,近日才回府,对京都诸多事物尚不熟悉,正想找公子这般风雅之人讨教一二。”说罢,她眼神楚楚可怜,仿佛兰溪南若不答应,便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过错。
苏瑶满眼期待地望着兰溪南,眼神中仿佛藏着万千星光,那娇俏的模样,若是寻常男子,怕是早已心软答应。然而兰溪南就跟个木头似的,啥都看不见。
他再次温和而坚定地拒绝道:“苏小姐美意,在下心领了。只是实在事务缠身,刻不容缓。若有冒犯之处,还望小姐谅解。”说罢,他深深作揖,礼数周全却又透着决然。
苏瑶看着兰溪南决绝的态度,眼中闪过一丝失落,却又带着几分倔强。她咬了咬嘴唇,试图再做挽留:“公子当真如此匆忙,连片刻闲暇都不肯留给小女子?”
兰溪南微微摇头,歉意溢于言表:“苏小姐,实在对不住。”言罢,他直起身子,手中折扇轻摆,迈着看似柔弱却坚定的步伐转身离去。
苏瑶就那样呆呆地站在原地,望着兰溪南离去的背影,一时间竟挪不动脚步。走廊上的灯光昏黄,将他的身影拉得修长,那月白色的锦袍在光影中浮动,好似一幅写意的水墨画,印刻在了苏瑶的心底。
待兰溪南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转角,苏瑶才缓缓回过神来。她身旁的侍女翠儿轻声唤道:“小姐……”苏瑶却仿若未闻,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刚才的画面。
她从未遇见过这般男子,面对自己丞相府嫡女的身份,没有丝毫的谄媚与讨好,那拒绝的态度虽温和,却如同一堵无形的墙,难以逾越。这种与众不同,反而像一把钩子,紧紧地勾住了苏瑶的心。
“他究竟是何方神圣?”苏瑶喃喃自语,眼中满是疑惑与好奇。
在她过往的认知里,只要自己稍加示意,男子们无不趋之若鹜。而兰溪南的拒绝,就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此时,一顶装饰素雅的软轿已在将军府门前静静等候。软轿由四根光滑的竹竿撑起,轿身四周垂着淡蓝色的纱帘,微风拂过,纱帘轻轻飘动,隐隐露出里面铺设着的柔软锦垫。
兰溪南身着一袭月白色锦袍,袍角绣着精致兰花,手持绘兰折扇,步伐看似虚弱无力,在侍从的搀扶下,缓缓走向软轿。
他身形消瘦,面色略显苍白,仿佛一阵微风便能将他吹倒,十足的弱公子模样。待兰溪南进入轿内坐稳,侍从轻轻放下轿帘。
随着轿夫们整齐划一的“起轿”声,软轿缓缓抬起,平稳前行。
软轿沿着街道徐徐行进,街道两旁热闹非凡。
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有卖香甜糕点的,有吆喝着新鲜蔬果的,还有展示精巧手工艺品的。行人来来往往,摩肩接踵。
兰溪南透过微微晃动的纱帘,神色自若的眺望轿子外的街市。
没多久,醉仙楼已映入眼帘。这座京都中颇负盛名的酒楼,此时正是热闹的时候,楼前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软轿稳稳地停在醉仙楼前,侍从上前轻轻掀起轿帘,兰溪南微微眯起眼,适应了一下外面的光线,而后手持折扇,迈着虚弱的步伐走出软轿。
“哟,兰公子,稀客啊!””醉仙楼的掌柜老远就瞧见了兰溪南,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他身着一袭黑色绸缎长衫,腰间束着一条朱红色的腰带,显得格外精神。头上的瓜皮帽擦得锃亮,随着他的走动微微晃动。
兰溪南微微点头,脸上带着苍白却不失优雅的笑容:“掌柜的,许久不见。今日听闻楼里新来了今年的春茶,我这便忍不住过来品品味道。”
掌柜连忙应道:“是是是,兰公子您可真是消息灵通。”说着,便引着兰溪南往楼上走去。
上了楼,掌柜将兰溪南安排在一间视野极佳的雅间。雅间内布置得古色古香,墙上挂着几幅山水字画,窗边摆放着几盆兰花,与兰溪南的气质相得益彰。
不多时,一个伙计模样的人提着一旁装满山泉水的陶罐,将水缓缓注入紫铜壶中。
当壶中的水发出“咕噜咕噜”的欢快声响,伙计眼疾手快,提起紫铜壶,将沸水以一道优美的弧线冲入青花瓷碗。瞬间,茶香四溢,热气裹挟着清新的龙井香气弥漫在整个雅间。
最后,伙计小心翼翼地将茶汤倒入一只小巧的白瓷茶杯中,双手恭敬地端到兰溪南面前,轻声说道:“兰公子,您的茶,请慢用。”这是他们之间的暗号,表明有重要情报。
兰溪南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赞道:“这茶煮得愈发有滋味了。”
伙计微微一笑,恭敬地回道:“能得兰公子夸赞,是小的荣幸。”
说罢,他不着痕迹地往四周看了看,确定无人偷听后,压低声音道:“兰公子,近日听闻些要紧事,天耀国那边似乎在加紧动作,只是具体情况还未探明。”
兰溪南神色微微一凛,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弱公子的慵懒模样,轻声问道:“可知是哪方面的动作?朝堂纷争,还是边关战事?”
伙计左右看了看,神色凝重地从怀中掏出一份密信,递给兰溪南:“公子,这是刚收到的情报,情况似乎不太妙。
兰溪南接过密信,而后抬眼看向一旁候着的小厮,吩咐道:“你到门外侯着,莫要让人靠近,若有动静,及时通报。”
小厮恭敬地应道:“是,公子。”便转身轻手轻脚地走出雅间,关上了门。
兰溪南急忙展开密信,快速浏览着上面的内容。看着看着,他的脸色逐渐变得严峻起来。
信中详细记录着,天耀国在溪国竟安插了一个藏得极深的卧底。
这个卧底潜伏多年,一直未被察觉,如今已在溪国的朝堂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可知这个卧底是谁?”兰溪南眉头紧锁,目光如炬地看向伙计。
伙计无奈地摇摇头:“暂时还未查明身份,只知道这个卧底与天耀国的联系极为隐秘,就连阿福也没办法探到,很难追踪。”
兰溪南陷入沉思,心中暗自思量着这背后的阴谋。天耀国局势动荡,太子逼宫,此时竟还在溪国安插如此厉害的卧底,看来他们对溪国早已图谋不轨。
这个卧底的存在,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给溪国带来巨大的危机。
“继续加大探查力度,务必尽快找出这个卧底的身份。”兰溪南语气坚定地对伙计说道,“另外,留意天耀国的一举一动,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不能放过。”
“是,公子。”伙计点头应道。
就在兰溪南与伙计低声交谈,谋划着如何探查天耀国机密之时,雅间外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宛如银铃般在走廊里回荡。
紧接着,是一阵细碎且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侍女们恭谨的“小姐,这边请”的声音。
雅间的门并未完全合拢,透过那道窄缝,只见一位身着鹅黄色罗裙的女子款步走来。
此女正是丞相府刚接回来的嫡女苏瑶。苏瑶自幼被送往外祖家抚养,近日才回到丞相府。虽说久居外家,但她毕竟出身名门,身上自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矜贵气质。
她身形婀娜,步伐轻盈,仿佛弱柳扶风。罗裙上绣着精致的海棠花,丝线在烛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走动间,裙摆摇曳,海棠花仿佛也在翩翩起舞。
女子头上梳着飞云髻,几缕发丝垂落在白皙的颈边,更添几分妩媚。
髻上插着一支金镶玉的簪子,簪头雕刻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雀鸟,鸟儿的眼睛由红宝石镶嵌而成,在光线的映照下,闪烁着艳丽而迷人的光芒,彰显着她不凡的身份。
她手中轻摇着一把檀香扇,扇面上绘着一幅春日踏青图,与她的气质相得益彰。
走到临近兰溪南所在雅间的隔壁时,女子微微驻足,转头对身旁的侍女说道:“听闻这醉仙楼新来了个唱曲儿的姑娘,琴艺了得,本小姐今日便要好好品鉴品鉴。”声音娇柔婉转,却又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骄纵。
说罢,她轻轻推开隔壁雅间的门,在侍女们的簇拥下走了进去。那一瞬间,一股浓郁的花香随着她的进入飘进了兰溪南所在的雅间。
苏瑶在侍女们的簇拥下,款步走进雅间。雅间内布置得精致典雅,黄花梨木的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桌上早已摆满了精致的茶点,造型各异的糕点宛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散发着诱人的甜香。墙壁上挂着几幅名家字画,为这雅间增添了几分文雅之气。
苏瑶轻轻撩起裙摆,优雅地坐在主位上。侍女们立刻忙碌起来,一个为她斟上一杯香气四溢的碧螺春,另一个则贴心地将靠垫摆好,放在她的身后。苏瑶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茶水的清香在口中散开,让她不禁微微眯起眼睛,露出惬意的神情。
不多时,一阵悠扬的丝竹声的拨弄,那是唱曲儿的姑娘开始表演前的调试。苏瑶放下茶杯,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兴趣。
过了一会,姑娘在雅间中央站定,微微福身,向苏瑶行礼。
苏瑶微笑着点头示意,姑娘便轻轻拨动琴弦,开始弹奏。琵琶声清脆悦耳,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与那悠扬的笛音、婉转的二胡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美妙的乐章。
姑娘启唇,歌声如黄莺出谷,婉转悠扬。她唱的是一首《牡丹亭》选段,“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那细腻的唱腔,将杜丽娘的哀怨与情思演绎得淋漓尽致。
苏瑶听得如痴如醉,身体也不自觉地随着旋律轻轻晃动。她时而微微皱眉,为曲中人物的命运而感伤;时而嘴角上扬,被那婉转的曲调所打动。
一曲终了,苏瑶轻轻鼓掌,赞叹道:“好一曲《牡丹亭》,姑娘的琴艺与唱功皆属上乘,听得本小姐如痴如醉。”说着,她示意侍女送上一锭银子作为赏钱。
姑娘接过银子,再次行礼谢恩,而后在乐声中缓缓退下。苏瑶靠在椅背上,眼神慵懒的看向窗外,回味着刚才的曲子。
而雅间之外,兰溪南从伙计处得到关键情报后,心中思索着后续计划,便打算悄然离去。
他整理好衣衫,手持折扇,迈着那副弱公子特有的舒缓步伐,轻轻推开雅间的门。
刚走到走廊,隔壁雅间的门也恰好打开,苏瑶正与侍女们说笑,不经意间抬眼,便看到了兰溪南。
那一刻,她仿佛被施了定身咒,目光再也无法从兰溪南身上移开。只见兰溪南一袭月白色锦袍,身姿修长却略显柔弱,气质温润如玉,似春日微风般淡雅,又似山间清泉般澄澈。
那精致的面容,在走廊摇曳的灯光下,宛如被晕染开的水墨画,眉眼间透着一种独特的韵味,让苏瑶瞬间心动。
苏瑶微微红了脸,轻咬下唇,犹豫片刻后,鼓起勇气走上前。她福了福身,声音轻柔得如同春日柳絮:“公子留步,方才瞧见公子,只觉公子气质不凡,想必不是常人。
小女子是丞相府嫡女苏瑶,不知公子可否赏脸,与小女子一同喝杯茶?”说罢,她微微仰头,眼中满是期待,脸颊上的红晕愈发明显。
兰溪南心中暗自诧异,面上却依旧带着那抹淡淡的微笑,礼数周全地回礼道:“苏小姐谬赞了,在下不过是一介闲散之人,怕是扰了小姐雅兴。况且在下此刻还有要事在身,实在不便久留,还望小姐海涵。”他声音温和,却透着一丝不容拒绝的疏离。
苏瑶却不愿轻易放弃,她向前迈了一小步,急切地说道:“公子不必如此拘谨,不过是喝杯茶的功夫,想来不会耽搁公子太久。小女子久居外祖家,近日才回府,对京都诸多事物尚不熟悉,正想找公子这般风雅之人讨教一二。”说罢,她眼神楚楚可怜,仿佛兰溪南若不答应,便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过错。
苏瑶满眼期待地望着兰溪南,眼神中仿佛藏着万千星光,那娇俏的模样,若是寻常男子,怕是早已心软答应。然而兰溪南就跟个木头似的,啥都看不见。
他再次温和而坚定地拒绝道:“苏小姐美意,在下心领了。只是实在事务缠身,刻不容缓。若有冒犯之处,还望小姐谅解。”说罢,他深深作揖,礼数周全却又透着决然。
苏瑶看着兰溪南决绝的态度,眼中闪过一丝失落,却又带着几分倔强。她咬了咬嘴唇,试图再做挽留:“公子当真如此匆忙,连片刻闲暇都不肯留给小女子?”
兰溪南微微摇头,歉意溢于言表:“苏小姐,实在对不住。”言罢,他直起身子,手中折扇轻摆,迈着看似柔弱却坚定的步伐转身离去。
苏瑶就那样呆呆地站在原地,望着兰溪南离去的背影,一时间竟挪不动脚步。走廊上的灯光昏黄,将他的身影拉得修长,那月白色的锦袍在光影中浮动,好似一幅写意的水墨画,印刻在了苏瑶的心底。
待兰溪南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转角,苏瑶才缓缓回过神来。她身旁的侍女翠儿轻声唤道:“小姐……”苏瑶却仿若未闻,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刚才的画面。
她从未遇见过这般男子,面对自己丞相府嫡女的身份,没有丝毫的谄媚与讨好,那拒绝的态度虽温和,却如同一堵无形的墙,难以逾越。这种与众不同,反而像一把钩子,紧紧地勾住了苏瑶的心。
“他究竟是何方神圣?”苏瑶喃喃自语,眼中满是疑惑与好奇。
在她过往的认知里,只要自己稍加示意,男子们无不趋之若鹜。而兰溪南的拒绝,就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