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
兰溪南与从茗明御剑飞行,如疾电般穿越层层叠叠的云雾。那云雾时而如棉絮般轻柔,时而如波涛般汹涌。
很快,溪国的山川大地在他们脚下逐渐清晰,熟悉的轮廓让两人心中的归心似箭愈发强烈。终于,他们缓缓降落在溪国都城外。
此时,夕阳如血,将天边染成一片绚烂的橙红,余晖洒在城外那片偏僻的树林中。
兰溪南与从茗明置身其中,四周静谧无声,唯有微风轻轻拂过,树叶沙沙作响。
他们二人方才在此处换了一身衣服,从茗明褪去了那身彰显身份的华丽锦袍,换上了一袭淡青色的布裙,简约质朴,却难掩她的清新脱俗。
头发简单地束起,一支木簪斜插其中,几缕发丝随风飘动,为她增添了几分灵动。
兰溪南则换下了那身英气逼人的劲装,身着一件素色长衫,身姿挺拔,儒雅之气尽显。
两人对视一眼,眼中满是默契。随后,他们肩并肩,朝着城门走去。
从茗明微微仰头,望向兰溪南,眼神中透着温柔与信任,兰溪南感受到她的目光,嘴角微微上扬,回以一个温柔的笑容道:
“明月,这一路奔波,我先送你回宫好么?”
从茗明微微点头,出去也有段时间了,当初她匆匆忙忙叫小竹往宫里递了个消息就走了,也不知道父皇母后他们如何担心她,只怕这次回来少不了一顿念叨。
想到这,她轻轻拉住兰溪南的手,那双手柔软,兰溪南爱不释手的包在自己的大手里,一根根把玩着。
从茗明转念一想说道:“溪南,你离家的日子也不短了,兰老将军好不容易从边关回来了,肯定盼着你回去。你先回府看望他吧,我自己回宫便好。咱们来日方长,不必急于这一时。”
被自己喜欢的姑娘关心着,兰溪南心中一片柔软,他略作思索后,说道:“那也好,过两天我再去找你,等我。”
随着他们渐渐靠近城门,热闹的市井喧嚣声也越来越清晰。城门下,人来人往,商贩们挑着担子,吆喝着叫卖;行人们脚步匆匆,脸上带着各自的神情。兰溪南和从茗明融入其中,从茗明不自觉地往兰溪南身边靠了靠,兰溪南察觉到她的动作,伸出手,不着痕迹地护在她身侧,以防拥挤的人群碰到她。
他们路过一个卖糖人的小摊,五彩斑斓的糖人在夕阳余晖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从茗明的目光被吸引,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兰溪南注意到她的眼神,微微一笑,走上前买了两个糖人,一个递给从茗明,说道:“看你喜欢,拿着吧。”从茗明接过糖人,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宛如孩童一般。她轻轻咬了一口糖人,甜蜜的味道在口中散开,她转头看向兰溪南,眼中满是笑意:“真甜。”
两人就这样肩并肩,一边品尝着糖人,一边穿过城门,走进了城内。
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映照下,被拉得长长的,仿佛一幅温馨的画卷,充满了岁月静好的气息。
……
两人分开后不久,兰溪南到了一处马厩,取了寄放已久的马,翻身而上,一抖缰绳,骏马嘶鸣一声,如离弦之箭般朝着自家府邸奔去。
熟悉的朱红色大门总算映入眼帘,兰溪南翻身下马,大步迈进府邸。
府中的老管家正坐在门口打盹,听到声响,猛地睁开眼睛,看到兰溪南归来,惊喜得差点跳起来,急忙迎上前去,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少爷,您可算回来了!老将军天天念叨着您呐!”
兰溪南笑着拍拍老管家的肩膀,说道:“刘伯,这些日子辛苦您照顾家中老小了。”
说完,他快步朝内堂走去。走进内堂,见到老爷子正坐在堂中,兰溪南眼眶一热,赶忙上前跪地行礼,声音略带哽咽:“爷爷,您回来了?”
兰老将军赶紧将他扶起,双手紧紧地握住他的胳膊,上下打量着他,眼中满是心疼与欣慰。
“边关暂且无事,皇上宣我回来一趟,你这孩子,在自己家又没外人还行什么大礼?让爷爷看看,身体可是大好了?”
兰老爷子脸上带着严肃的神情,但眼中的关切却藏也藏不住。
兰溪南看着老爷子关心的样子,心中有些愧疚,说道:“爷爷,已经大好了,身体的毒已经解了,往后定会多陪陪你。”
一家人团聚,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厅堂。
兰溪南详细地向他爷爷讲述着了之前碰到的一系列的事情,仅仅隐掉了跟公主之间的感情没提,毕竟还没得到皇上的同意,他得为从茗明的名声着想。
过了一会,管家刘伯脚步匆匆地走进来,神色间带着几分犹豫。
他先是恭敬地向兰老将军行了礼,而后看向兰溪南,轻声说道:“少爷,有件事得向您禀报。”
兰溪南微微一愣,见刘伯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说道:“刘伯,有什么事但说无妨。”
刘伯微微低头,说道:“少爷此次离家期间,丞相府的苏瑶姑娘数次前来寻您。每次都自称与您有要事相商。”
兰溪南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自己与苏瑶平日里交集甚少,她此番频繁到访所为何事?
老爷子在一旁听到,不禁好奇地问道:“这苏瑶姑娘,可是丞相家那位刚回来的掌上明珠?她找溪南能有什么事?”
刘伯点头称是,继续说道:“老奴不知其中缘由,但每次都觉着她来得蹊跷。”
“少爷你不在府中,老奴也不知道她有何目的,便以你外出未归,行踪不定为由,将她打发走了。可她却好似不死心,隔三岔五便来一趟。刚才又来了一趟,递了个帖子说是约公子去悦来楼相谈。”管家将帖子递过去给兰溪南道。
兰溪南心中诧异更甚,他与苏瑶不过是一面之缘,平日里并无往来。苏瑶如此执着地寻他,究竟为了何事?
这时,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兰老爷子抚须笑着说道:“依老夫看呐,说不定是人家姑娘看上咱们溪南了!”
兰溪南一口茶没喝完差点喷出来,赶忙说道:“爷爷,孙儿心中对苏瑶姑娘并无男女之情。您可别乱点鸳鸯谱。”
爷爷看着兰溪南无语的眼神,也意识到自家孙子可能真没这想法,说道:“罢了罢了,爷爷只是开个玩笑。不过溪南,既然你无心,就莫要给人幻想,该说的说清楚。
兰溪南赶紧点头称是。
……
丞相府。
苏瑶端坐在雕花铜镜前,屋内静谧得能听见烛火燃烧时轻微的“噼啪”声。
镜中映出她那堪称绝色的面容,肤若凝脂,恰似三月盛开的桃花,娇艳欲滴。一双柳叶眉如墨染就。
双眸犹如秋水,清澈明亮,此刻却满是迷茫与伤痛;琼鼻秀挺,那殷红的嘴唇,宛如娇艳的玫瑰花瓣,即便微微颤抖,也难掩其天生丽质。
然而,这般漂亮的容颜,在今晨目睹的那一幕阴影下,也难掩憔悴之色。她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傍晚看到的那一幕。
清晨的阳光轻柔地洒在街道上,苏瑶如往常一样,踏入了那家她常去的茶楼。
她习惯性地走向临窗的雅座,刚一落座,目光不经意间扫向窗外,整个人瞬间如遭雷击,僵在了原地。
街道对面,兰溪南与从茗明并肩而立。
从茗明身着素净的淡蓝色衣衫,宛如一朵清新的青莲,她微微仰头,正专注地凝视着兰溪南。
而兰溪南,平日里那冷峻的面容此刻竟满是温柔。
他们二人之间,仿佛萦绕着一层如梦如幻的光晕,那是一种旁人无法介入的亲密与默契。
兰溪南轻轻抬起手,为从茗明捋了捋被风吹乱的发丝,动作轻柔而自然,饱含着无尽的宠溺。
从茗明则脸颊绯红,嘴角微微上扬,那羞涩而幸福的笑容如同利箭,直直地射进苏瑶的心里。
“为什么?这女子是谁?”
苏瑶的心像是被一把锐利的箭狠狠刺了一下,手中原本轻轻摇动的团扇不自觉地停了下来。她的眼眸瞬间瞪大,死死地盯着那两人。
她紧咬下唇,望着兰溪南的眼神中满是复杂的情绪,有不甘,有嫉妒,更多的是难以言说的酸涩。
“难道我终究是一厢情愿?”苏瑶喃喃自语,一滴晶莹的泪珠顺着她那如羊脂玉般的脸颊缓缓滑落。
她怎么也没想到,会亲眼目睹兰溪南与别的女子如此亲密的场景。在她心中,兰溪南一直是那个风度翩翩、气质卓然的男子,是她暗暗倾慕许久的对象。
这时,贴身侍女翠儿轻轻走进房内,看到苏瑶这般失魂落魄、不安的模样,心疼不已。
此时翠儿顺着她家小姐的目光看过去,心里一惊,赶忙快步走到苏瑶身边,蹲下身子,握住苏瑶的手,轻声安慰道:
“小姐,您别太难过了。您这般花容月貌,才情又出众,整个京城有谁不知道丞相府的苏瑶小姐是数一数二的佳人呢。今日您瞧见的,说不定只是误会一场。”
苏瑶缓缓转过头,看着翠儿,眼中满是痛苦与迷茫,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翠儿,你不必安慰我了。我亲眼所见,他们之间的情意那般真切,又怎会是误会。”
翠儿微微皱眉,眼神中透着坚定,说道:“小姐,即便他们如今看似情深意重,可感情的事谁说得准呢?您的好,他未必知。”
“再说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奴婢看那女子说不定身份卑微,哪比得上小姐您身份贵重,要不然早就传出兰公子已经婚配的消息了,您回去跟老爷哭哭,说不定他心软就替你做主了。”翠儿继续劝说道。
苏瑶听了翠儿一番话后,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也许吧,翠儿,在我心里,自见到他的第一眼起,便再也容不下旁人了。可如今,我担心一切如竹篮打水……”
翠儿握紧苏瑶的手,鼓励道:“小姐,您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苏瑶沉默良久,缓缓点了点头:“翠儿,你说得对。我不能就这样放弃,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要试一试。”
待兰溪南转身离去,苏瑶久久回不过神来。她的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刚才那一幕,心中百般不是滋味。良久,她才缓缓回过神,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
回到丞相府后,她径直走向自己的闺房。丫鬟们见她神色不对,都小心翼翼地跟在身后,不敢多问一句。
苏瑶坐在书桌前,深吸一口气,命丫鬟取来纸笔。她紧紧握着毛笔,脑海中思绪万千,可笔下却迟迟未落。
终于,她像是下定了决心,笔尖重重地落在宣纸上,开始亲自书写请帖。
写罢,她仔细地吹干墨迹,将请帖装入精美的信封。信封上,她又用朱砂笔勾勒了一朵小巧的梅花,那梅花娇艳欲滴,宛如她此刻忐忑而又热烈的心。
之后,她吩咐贴身侍女,郑重地说道:“你即刻将这请帖送往将军府,务必交到兰溪南公子手中,并且告知他,我在悦来楼订了雅间,静候他大驾光临。”
侍女领命而去,苏瑶则坐在闺房的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色,心中忐忑不安。
窗外的花园里,百花争艳,蝶舞翩跹,可她却无心欣赏。她不知道兰溪南是否会应约前来,也不知道见到他之后该如何开口。
但无论如何,她都想弄清楚,兰溪南与那个女子究竟是什么关系。
时间在等待中缓缓流逝,每一刻都仿佛无比漫长。
苏瑶时而起身踱步,莲步轻移,裙角飞扬;时而又坐下发呆,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
她的双手不自觉地绞着手中的手帕,手帕已被她揉得皱皱巴巴。
终于,小厮回来复命,告知她兰溪南收下了请帖,并未明确拒绝赴约。
苏瑶心中一喜,原本黯淡的眼眸瞬间亮起,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答案……
很快,溪国的山川大地在他们脚下逐渐清晰,熟悉的轮廓让两人心中的归心似箭愈发强烈。终于,他们缓缓降落在溪国都城外。
此时,夕阳如血,将天边染成一片绚烂的橙红,余晖洒在城外那片偏僻的树林中。
兰溪南与从茗明置身其中,四周静谧无声,唯有微风轻轻拂过,树叶沙沙作响。
他们二人方才在此处换了一身衣服,从茗明褪去了那身彰显身份的华丽锦袍,换上了一袭淡青色的布裙,简约质朴,却难掩她的清新脱俗。
头发简单地束起,一支木簪斜插其中,几缕发丝随风飘动,为她增添了几分灵动。
兰溪南则换下了那身英气逼人的劲装,身着一件素色长衫,身姿挺拔,儒雅之气尽显。
两人对视一眼,眼中满是默契。随后,他们肩并肩,朝着城门走去。
从茗明微微仰头,望向兰溪南,眼神中透着温柔与信任,兰溪南感受到她的目光,嘴角微微上扬,回以一个温柔的笑容道:
“明月,这一路奔波,我先送你回宫好么?”
从茗明微微点头,出去也有段时间了,当初她匆匆忙忙叫小竹往宫里递了个消息就走了,也不知道父皇母后他们如何担心她,只怕这次回来少不了一顿念叨。
想到这,她轻轻拉住兰溪南的手,那双手柔软,兰溪南爱不释手的包在自己的大手里,一根根把玩着。
从茗明转念一想说道:“溪南,你离家的日子也不短了,兰老将军好不容易从边关回来了,肯定盼着你回去。你先回府看望他吧,我自己回宫便好。咱们来日方长,不必急于这一时。”
被自己喜欢的姑娘关心着,兰溪南心中一片柔软,他略作思索后,说道:“那也好,过两天我再去找你,等我。”
随着他们渐渐靠近城门,热闹的市井喧嚣声也越来越清晰。城门下,人来人往,商贩们挑着担子,吆喝着叫卖;行人们脚步匆匆,脸上带着各自的神情。兰溪南和从茗明融入其中,从茗明不自觉地往兰溪南身边靠了靠,兰溪南察觉到她的动作,伸出手,不着痕迹地护在她身侧,以防拥挤的人群碰到她。
他们路过一个卖糖人的小摊,五彩斑斓的糖人在夕阳余晖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从茗明的目光被吸引,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兰溪南注意到她的眼神,微微一笑,走上前买了两个糖人,一个递给从茗明,说道:“看你喜欢,拿着吧。”从茗明接过糖人,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宛如孩童一般。她轻轻咬了一口糖人,甜蜜的味道在口中散开,她转头看向兰溪南,眼中满是笑意:“真甜。”
两人就这样肩并肩,一边品尝着糖人,一边穿过城门,走进了城内。
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映照下,被拉得长长的,仿佛一幅温馨的画卷,充满了岁月静好的气息。
……
两人分开后不久,兰溪南到了一处马厩,取了寄放已久的马,翻身而上,一抖缰绳,骏马嘶鸣一声,如离弦之箭般朝着自家府邸奔去。
熟悉的朱红色大门总算映入眼帘,兰溪南翻身下马,大步迈进府邸。
府中的老管家正坐在门口打盹,听到声响,猛地睁开眼睛,看到兰溪南归来,惊喜得差点跳起来,急忙迎上前去,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少爷,您可算回来了!老将军天天念叨着您呐!”
兰溪南笑着拍拍老管家的肩膀,说道:“刘伯,这些日子辛苦您照顾家中老小了。”
说完,他快步朝内堂走去。走进内堂,见到老爷子正坐在堂中,兰溪南眼眶一热,赶忙上前跪地行礼,声音略带哽咽:“爷爷,您回来了?”
兰老将军赶紧将他扶起,双手紧紧地握住他的胳膊,上下打量着他,眼中满是心疼与欣慰。
“边关暂且无事,皇上宣我回来一趟,你这孩子,在自己家又没外人还行什么大礼?让爷爷看看,身体可是大好了?”
兰老爷子脸上带着严肃的神情,但眼中的关切却藏也藏不住。
兰溪南看着老爷子关心的样子,心中有些愧疚,说道:“爷爷,已经大好了,身体的毒已经解了,往后定会多陪陪你。”
一家人团聚,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厅堂。
兰溪南详细地向他爷爷讲述着了之前碰到的一系列的事情,仅仅隐掉了跟公主之间的感情没提,毕竟还没得到皇上的同意,他得为从茗明的名声着想。
过了一会,管家刘伯脚步匆匆地走进来,神色间带着几分犹豫。
他先是恭敬地向兰老将军行了礼,而后看向兰溪南,轻声说道:“少爷,有件事得向您禀报。”
兰溪南微微一愣,见刘伯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说道:“刘伯,有什么事但说无妨。”
刘伯微微低头,说道:“少爷此次离家期间,丞相府的苏瑶姑娘数次前来寻您。每次都自称与您有要事相商。”
兰溪南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自己与苏瑶平日里交集甚少,她此番频繁到访所为何事?
老爷子在一旁听到,不禁好奇地问道:“这苏瑶姑娘,可是丞相家那位刚回来的掌上明珠?她找溪南能有什么事?”
刘伯点头称是,继续说道:“老奴不知其中缘由,但每次都觉着她来得蹊跷。”
“少爷你不在府中,老奴也不知道她有何目的,便以你外出未归,行踪不定为由,将她打发走了。可她却好似不死心,隔三岔五便来一趟。刚才又来了一趟,递了个帖子说是约公子去悦来楼相谈。”管家将帖子递过去给兰溪南道。
兰溪南心中诧异更甚,他与苏瑶不过是一面之缘,平日里并无往来。苏瑶如此执着地寻他,究竟为了何事?
这时,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兰老爷子抚须笑着说道:“依老夫看呐,说不定是人家姑娘看上咱们溪南了!”
兰溪南一口茶没喝完差点喷出来,赶忙说道:“爷爷,孙儿心中对苏瑶姑娘并无男女之情。您可别乱点鸳鸯谱。”
爷爷看着兰溪南无语的眼神,也意识到自家孙子可能真没这想法,说道:“罢了罢了,爷爷只是开个玩笑。不过溪南,既然你无心,就莫要给人幻想,该说的说清楚。
兰溪南赶紧点头称是。
……
丞相府。
苏瑶端坐在雕花铜镜前,屋内静谧得能听见烛火燃烧时轻微的“噼啪”声。
镜中映出她那堪称绝色的面容,肤若凝脂,恰似三月盛开的桃花,娇艳欲滴。一双柳叶眉如墨染就。
双眸犹如秋水,清澈明亮,此刻却满是迷茫与伤痛;琼鼻秀挺,那殷红的嘴唇,宛如娇艳的玫瑰花瓣,即便微微颤抖,也难掩其天生丽质。
然而,这般漂亮的容颜,在今晨目睹的那一幕阴影下,也难掩憔悴之色。她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傍晚看到的那一幕。
清晨的阳光轻柔地洒在街道上,苏瑶如往常一样,踏入了那家她常去的茶楼。
她习惯性地走向临窗的雅座,刚一落座,目光不经意间扫向窗外,整个人瞬间如遭雷击,僵在了原地。
街道对面,兰溪南与从茗明并肩而立。
从茗明身着素净的淡蓝色衣衫,宛如一朵清新的青莲,她微微仰头,正专注地凝视着兰溪南。
而兰溪南,平日里那冷峻的面容此刻竟满是温柔。
他们二人之间,仿佛萦绕着一层如梦如幻的光晕,那是一种旁人无法介入的亲密与默契。
兰溪南轻轻抬起手,为从茗明捋了捋被风吹乱的发丝,动作轻柔而自然,饱含着无尽的宠溺。
从茗明则脸颊绯红,嘴角微微上扬,那羞涩而幸福的笑容如同利箭,直直地射进苏瑶的心里。
“为什么?这女子是谁?”
苏瑶的心像是被一把锐利的箭狠狠刺了一下,手中原本轻轻摇动的团扇不自觉地停了下来。她的眼眸瞬间瞪大,死死地盯着那两人。
她紧咬下唇,望着兰溪南的眼神中满是复杂的情绪,有不甘,有嫉妒,更多的是难以言说的酸涩。
“难道我终究是一厢情愿?”苏瑶喃喃自语,一滴晶莹的泪珠顺着她那如羊脂玉般的脸颊缓缓滑落。
她怎么也没想到,会亲眼目睹兰溪南与别的女子如此亲密的场景。在她心中,兰溪南一直是那个风度翩翩、气质卓然的男子,是她暗暗倾慕许久的对象。
这时,贴身侍女翠儿轻轻走进房内,看到苏瑶这般失魂落魄、不安的模样,心疼不已。
此时翠儿顺着她家小姐的目光看过去,心里一惊,赶忙快步走到苏瑶身边,蹲下身子,握住苏瑶的手,轻声安慰道:
“小姐,您别太难过了。您这般花容月貌,才情又出众,整个京城有谁不知道丞相府的苏瑶小姐是数一数二的佳人呢。今日您瞧见的,说不定只是误会一场。”
苏瑶缓缓转过头,看着翠儿,眼中满是痛苦与迷茫,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翠儿,你不必安慰我了。我亲眼所见,他们之间的情意那般真切,又怎会是误会。”
翠儿微微皱眉,眼神中透着坚定,说道:“小姐,即便他们如今看似情深意重,可感情的事谁说得准呢?您的好,他未必知。”
“再说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奴婢看那女子说不定身份卑微,哪比得上小姐您身份贵重,要不然早就传出兰公子已经婚配的消息了,您回去跟老爷哭哭,说不定他心软就替你做主了。”翠儿继续劝说道。
苏瑶听了翠儿一番话后,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也许吧,翠儿,在我心里,自见到他的第一眼起,便再也容不下旁人了。可如今,我担心一切如竹篮打水……”
翠儿握紧苏瑶的手,鼓励道:“小姐,您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苏瑶沉默良久,缓缓点了点头:“翠儿,你说得对。我不能就这样放弃,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要试一试。”
待兰溪南转身离去,苏瑶久久回不过神来。她的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刚才那一幕,心中百般不是滋味。良久,她才缓缓回过神,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
回到丞相府后,她径直走向自己的闺房。丫鬟们见她神色不对,都小心翼翼地跟在身后,不敢多问一句。
苏瑶坐在书桌前,深吸一口气,命丫鬟取来纸笔。她紧紧握着毛笔,脑海中思绪万千,可笔下却迟迟未落。
终于,她像是下定了决心,笔尖重重地落在宣纸上,开始亲自书写请帖。
写罢,她仔细地吹干墨迹,将请帖装入精美的信封。信封上,她又用朱砂笔勾勒了一朵小巧的梅花,那梅花娇艳欲滴,宛如她此刻忐忑而又热烈的心。
之后,她吩咐贴身侍女,郑重地说道:“你即刻将这请帖送往将军府,务必交到兰溪南公子手中,并且告知他,我在悦来楼订了雅间,静候他大驾光临。”
侍女领命而去,苏瑶则坐在闺房的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色,心中忐忑不安。
窗外的花园里,百花争艳,蝶舞翩跹,可她却无心欣赏。她不知道兰溪南是否会应约前来,也不知道见到他之后该如何开口。
但无论如何,她都想弄清楚,兰溪南与那个女子究竟是什么关系。
时间在等待中缓缓流逝,每一刻都仿佛无比漫长。
苏瑶时而起身踱步,莲步轻移,裙角飞扬;时而又坐下发呆,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
她的双手不自觉地绞着手中的手帕,手帕已被她揉得皱皱巴巴。
终于,小厮回来复命,告知她兰溪南收下了请帖,并未明确拒绝赴约。
苏瑶心中一喜,原本黯淡的眼眸瞬间亮起,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