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中秋夜宴,太后向来是不参与的,念佛的人喜欢清净,她也懒得出来敷衍。
她可以不来,小辈的却不能不去。一大早,裕贵妃让人找了素色些的衣裙,也不过分妆饰,命人取来前几日刚做好的氅衣,叫青缇捧着,去给太后请安。
每次来太后的寿禧堂,裕贵妃都觉得浑身不自在。一向是说念佛的人慈悲,裕贵妃却觉得太后那副慈眉善目的皮囊下,裹着金刚怒目。虽然堂上供着菩萨,面前坐着念佛的太后,裕贵妃心里却不安宁。
皇帝刚登基不久,皇后便没了。整个后宫妃嫔她最大,管着后宫的事,虽然没有皇后的头衔,可是手里有实权,那才是要紧的。太后嘛,就当是她的业障,老太太这么大的岁数,熬日子自己也要熬过她。
裕贵妃想到这里,抬眼见已经到了寿禧堂门外。南图上来让她搭手下步辇,她深呼吸一口,理了理衣裙才进去。
太后刚用了早膳,靠在引枕上看一本佛经。裕贵妃进来,跪下行礼:“给太后请安。”
“起来吧。”太后放下书,吩咐道,“给贵妃看茶。”
裕贵妃在榻边的的圈椅上坐下,招手让青缇将氅衣捧过来,对太后笑道:“这天儿眼见着就转凉了,奴才特意让人给太后做了件氅衣,早晚风冷露重的时候或许用得上。”
太后看了一眼那氅衣,绛紫色万字祥云纹的织锦面子,领口没有系带,用明黄丝线编了绳结扣在右边一颗龙眼大的黑色珍珠上。那珍珠圆润光滑,阳光下反射着五色光泽。
“贵妃有心了,”太后脸色微微软和了些,“秀月,收下吧。”
女官秀月过来接了托盘,放在榻边的小几上。
窗外秋意正浓,院子里的菊花开得正好,屋角的青玉香炉里点着檀香,烟气直上,一丝不乱。
裕贵妃坐着难受,喘气都不顺畅一般,却也不好马上就走,只能没话找话。
“奴才看太后精神不大好,眼下有些乌青,可是昨晚没休息好?”
太后叹了口气,换了个姿势:“上了年纪的人本来就觉少,最近时常梦见一些故人,醒了想起以前的事,就更睡不着了。”
“秋日多愁思,太后瞧着天气好也该出去走走,疏散疏散。”裕贵妃陪笑道,“今日奴才也觉得神思恍惚,听说手抄了经书,拿去让大师祝祷焚化能祈福避凶,不知道抄什么经书好?”
太后捻着佛珠,慢声细气地说:“抄心经吧,不但静心,也积功德。”
秀月去书架上取了经书来,裕贵妃接了,继续问道:“不知抄经时有什么忌讳?”
“也没什么,净手,焚香,心中无杂念便是了。”太后垂下眼皮,有些干瘪的嘴唇微微开合,似乎开始默默念诵经文。
这就是逐客的意思了。裕贵妃并不在意,倒像蒙恩得了大赦一般,起身道:“那奴才改日再来给太后请安。”
太后仿佛已经入定,没搭理她,倒是秀月行了礼,一路送她到门外。
等过了寿禧堂的宫墙,裕贵妃才长出了口气,看看手里的经书,崭新的样子看来并不是太后时常翻的,大概书架上还有一摞,专留着敷衍她们这些不得不来,来了又没话找话的人。
当年太后还是皇后,为了自己儿子能当皇帝,除去太子,笼络前朝里的人心,都靠着她在后宫里纵横谋划,只可惜最后棋差一着,也不知道太后抄了多少经书才成了今天这个佛爷样子。
想到这里,裕贵妃才觉得解气,凭她老人家如何算计,最后输给了平日里都没想过要放在眼里的肃妃和岱王,自己儿子倒是被撵去了封地。想想还是自己命好,嫁的人成了皇帝,可惜肃太后也没多久便去世了,若她还在,不知道太后还能不能这么佛爷似的教人心静。
裕贵妃不禁想到自己儿子,太子是先皇后所出,前朝还有做右相的舅舅,安行就差在这些地方,可恨自己娘家也没什么成器的人在要紧的衙门里,只能靠她自己了。
她要先从后宫开始,太后如今不管事,却还有宁王这个说话还有些份量的儿子,若要安行取代太子,有皇家的人能站他们这边,那影响力自然不言而喻。
明晃晃的日头还在半空中,裕贵妃下定了决心,对青缇道:“去隆华殿。”
皇帝正好在西暖阁里看书,见裕贵妃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卷书,便顺口问道:“手里拿的什么?”
“回陛下,刚从太后那儿来,因太后说近日睡不安稳,奴才便打算手抄佛经为太后祈福。”裕贵妃笑道。
“你有心了。”明德帝点点头。
“陛下,秋日里人容易伤感,太后说常梦见故人,奴才想要不要整修皇陵,明年清明陛下亲自去祭祀?”裕贵妃说着,一面小心观察明德帝的神色。。
明德帝沉思片刻:“这些年忙于朝政,都没时间去皇陵祭拜。确实是疏忽了。”
“陛下仁孝之心天下谁人不知,不常去皇陵做祭礼,无非怕劳民伤财,也是怕去的人太多,反而扰了老祖宗们的清净。”裕贵妃替皇帝倒了杯茶,“说来倒是奴才疏忽了,平日里该多用些心敬奉老祖宗们。”
“贵妃平日里操持后宫已经十分辛劳了,如今皇子们也大了,祭祀大典之事,便交给他们去做吧。”明德帝笑道。
第二日一早起,裕贵妃便在宫里等前朝的消息,快到晌午,南图才回来,臊眉耷眼回话:“娘娘,陛下让太子主持修整皇陵并清明祭祀一应事务。”
“什么?”裕贵妃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娘娘仔细手疼!”青缇忙上来安抚。
南图觉得这一巴掌像拍在他脸上,心惊胆战继续道:“陛下让咱们恒王殿下监督营造和大典当天礼仪流程……”
“你看看这安排,”裕贵妃对青缇道,“太子稳坐中宫,等着天上掉下来的功劳,偏让安行接了苦差事,做好了是给太子做脸,没做好太子缩头往东宫一躲,安行等着陛下训斥!”
“请娘娘息怒。”南图略上前一步,“营造有工部,祭祀流程有礼部,出不了什么大乱子,之前咱们殿下不是一直在这两个衙门历练吗,陛下或许也想看看历练的成果。这两项还不算什么,最要紧的是安防,陛下让秦大人亲自掌管,没落在咱们殿下身上已经是万幸了。”
裕贵妃听罢消了些气,扶额皱眉道:“早知道昨天在陛下面前就该一鼓作气把这事坐定了,夜长梦多啊。”
“娘娘若是这样做了,反而不妥。”青缇在一旁轻轻揉着她的肩膀,“咱们殿下从来不争权夺利,陛下如此安排,焉不知是给太子留面子?太子在兵部和吏部历练,为何安防之事不交给他做?若说是陛下怕太子辛苦,倒不如说是陛下知道太子的品性,怕他露了怯,不放心罢了。不过看样子太子那边还想拉拢秦大人,娘娘得想想办法。”
裕贵妃的气略平了些,还是觉得不甘心。昨天筹谋半日到头来白忙一场,最后怕是只成全了太子的贤名儿。
“安瑶呢?”裕贵妃看着空荡荡的宫室,突然觉得有些凄凉。
“娘娘忘了,昨日答应了公主去殿下府里玩一日。公主一早就出去了。”青缇回话道。
“一个只知道低头做事,一个只知道傻疯傻玩,怎么得了!”裕贵妃觉得头又开始痛了。
“娘娘不必焦虑,奴才倒觉得这未尝不是好事。当年陛下不也是这么着的吗?”南图低声道。
裕贵妃哼笑一声,陛下能坐上皇位,运气大过实力。不过如今也没其他法子可想,只能求运气了。
“拿些点心,送去东宫,秦大人和殿下,顺便把公主接回来。”裕贵妃道。
南图领命退下,青缇笑道:“公主难得出去一趟,娘娘怎么不让她多玩儿一会儿?”
“安瑶已经快到指婚的年纪了,我怕她心太野,以后不好约束。”裕贵妃皱了眉,“也不知道陛下怎么想的。”
“陛下最疼公主,必然会指个好人家。”青缇柔声劝慰,“自打恒王殿下搬出宫,奴才倒是担心他们兄妹俩分开怕是要生分了,如今看来,倒是奴才多心。若是以后公主得了贵婿,对殿下的前程也大有裨益。”
“你这话倒是提醒我了。”裕贵妃来了精神,“得找机会探探陛下的意思。当初生她那么凶险,总不能让陛下薄待了。”
贵妃怀着公主时,京城周围大旱,为了求雨,贵妃带着后宫众妃嫔在佛前祈福,劳累过度伤了胎气,孩子不足八个月便要生产。天气炎热加上难产,活活折磨了她两天一夜。孩子即将生产时,晴了很久的天忽然乌云密布,等在产房外的马岑听见动静忙去给明德帝报喜,刚出宝熏殿便有几滴雨水打在他身上,到隆华殿,他已经全身湿透了。
明德帝听了消息,看他如落汤鸡一般,忍不住放声大笑。
这雨也来得十分合人意,雨势虽大,时间却不长。三四个时辰后又下起来,这次倒是酣畅淋漓,旱情缓解。
宫中将公主比做祥瑞,事情传到民间更是添油加醋,说公主出生时宝熏殿上空龙凤齐现,绕着屋顶飞了好一阵。
公主虽然早产,但身体并不十分孱弱,能吃能睡,一逗就笑,十分可爱,宫中上下都对她宠爱异常。明德帝破例让她跟着皇子们读书,出宫也时常带在身边。
裕贵妃重新振作起来,手里握着好牌,她要提起十二分精神来好好打。
她可以不来,小辈的却不能不去。一大早,裕贵妃让人找了素色些的衣裙,也不过分妆饰,命人取来前几日刚做好的氅衣,叫青缇捧着,去给太后请安。
每次来太后的寿禧堂,裕贵妃都觉得浑身不自在。一向是说念佛的人慈悲,裕贵妃却觉得太后那副慈眉善目的皮囊下,裹着金刚怒目。虽然堂上供着菩萨,面前坐着念佛的太后,裕贵妃心里却不安宁。
皇帝刚登基不久,皇后便没了。整个后宫妃嫔她最大,管着后宫的事,虽然没有皇后的头衔,可是手里有实权,那才是要紧的。太后嘛,就当是她的业障,老太太这么大的岁数,熬日子自己也要熬过她。
裕贵妃想到这里,抬眼见已经到了寿禧堂门外。南图上来让她搭手下步辇,她深呼吸一口,理了理衣裙才进去。
太后刚用了早膳,靠在引枕上看一本佛经。裕贵妃进来,跪下行礼:“给太后请安。”
“起来吧。”太后放下书,吩咐道,“给贵妃看茶。”
裕贵妃在榻边的的圈椅上坐下,招手让青缇将氅衣捧过来,对太后笑道:“这天儿眼见着就转凉了,奴才特意让人给太后做了件氅衣,早晚风冷露重的时候或许用得上。”
太后看了一眼那氅衣,绛紫色万字祥云纹的织锦面子,领口没有系带,用明黄丝线编了绳结扣在右边一颗龙眼大的黑色珍珠上。那珍珠圆润光滑,阳光下反射着五色光泽。
“贵妃有心了,”太后脸色微微软和了些,“秀月,收下吧。”
女官秀月过来接了托盘,放在榻边的小几上。
窗外秋意正浓,院子里的菊花开得正好,屋角的青玉香炉里点着檀香,烟气直上,一丝不乱。
裕贵妃坐着难受,喘气都不顺畅一般,却也不好马上就走,只能没话找话。
“奴才看太后精神不大好,眼下有些乌青,可是昨晚没休息好?”
太后叹了口气,换了个姿势:“上了年纪的人本来就觉少,最近时常梦见一些故人,醒了想起以前的事,就更睡不着了。”
“秋日多愁思,太后瞧着天气好也该出去走走,疏散疏散。”裕贵妃陪笑道,“今日奴才也觉得神思恍惚,听说手抄了经书,拿去让大师祝祷焚化能祈福避凶,不知道抄什么经书好?”
太后捻着佛珠,慢声细气地说:“抄心经吧,不但静心,也积功德。”
秀月去书架上取了经书来,裕贵妃接了,继续问道:“不知抄经时有什么忌讳?”
“也没什么,净手,焚香,心中无杂念便是了。”太后垂下眼皮,有些干瘪的嘴唇微微开合,似乎开始默默念诵经文。
这就是逐客的意思了。裕贵妃并不在意,倒像蒙恩得了大赦一般,起身道:“那奴才改日再来给太后请安。”
太后仿佛已经入定,没搭理她,倒是秀月行了礼,一路送她到门外。
等过了寿禧堂的宫墙,裕贵妃才长出了口气,看看手里的经书,崭新的样子看来并不是太后时常翻的,大概书架上还有一摞,专留着敷衍她们这些不得不来,来了又没话找话的人。
当年太后还是皇后,为了自己儿子能当皇帝,除去太子,笼络前朝里的人心,都靠着她在后宫里纵横谋划,只可惜最后棋差一着,也不知道太后抄了多少经书才成了今天这个佛爷样子。
想到这里,裕贵妃才觉得解气,凭她老人家如何算计,最后输给了平日里都没想过要放在眼里的肃妃和岱王,自己儿子倒是被撵去了封地。想想还是自己命好,嫁的人成了皇帝,可惜肃太后也没多久便去世了,若她还在,不知道太后还能不能这么佛爷似的教人心静。
裕贵妃不禁想到自己儿子,太子是先皇后所出,前朝还有做右相的舅舅,安行就差在这些地方,可恨自己娘家也没什么成器的人在要紧的衙门里,只能靠她自己了。
她要先从后宫开始,太后如今不管事,却还有宁王这个说话还有些份量的儿子,若要安行取代太子,有皇家的人能站他们这边,那影响力自然不言而喻。
明晃晃的日头还在半空中,裕贵妃下定了决心,对青缇道:“去隆华殿。”
皇帝正好在西暖阁里看书,见裕贵妃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卷书,便顺口问道:“手里拿的什么?”
“回陛下,刚从太后那儿来,因太后说近日睡不安稳,奴才便打算手抄佛经为太后祈福。”裕贵妃笑道。
“你有心了。”明德帝点点头。
“陛下,秋日里人容易伤感,太后说常梦见故人,奴才想要不要整修皇陵,明年清明陛下亲自去祭祀?”裕贵妃说着,一面小心观察明德帝的神色。。
明德帝沉思片刻:“这些年忙于朝政,都没时间去皇陵祭拜。确实是疏忽了。”
“陛下仁孝之心天下谁人不知,不常去皇陵做祭礼,无非怕劳民伤财,也是怕去的人太多,反而扰了老祖宗们的清净。”裕贵妃替皇帝倒了杯茶,“说来倒是奴才疏忽了,平日里该多用些心敬奉老祖宗们。”
“贵妃平日里操持后宫已经十分辛劳了,如今皇子们也大了,祭祀大典之事,便交给他们去做吧。”明德帝笑道。
第二日一早起,裕贵妃便在宫里等前朝的消息,快到晌午,南图才回来,臊眉耷眼回话:“娘娘,陛下让太子主持修整皇陵并清明祭祀一应事务。”
“什么?”裕贵妃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娘娘仔细手疼!”青缇忙上来安抚。
南图觉得这一巴掌像拍在他脸上,心惊胆战继续道:“陛下让咱们恒王殿下监督营造和大典当天礼仪流程……”
“你看看这安排,”裕贵妃对青缇道,“太子稳坐中宫,等着天上掉下来的功劳,偏让安行接了苦差事,做好了是给太子做脸,没做好太子缩头往东宫一躲,安行等着陛下训斥!”
“请娘娘息怒。”南图略上前一步,“营造有工部,祭祀流程有礼部,出不了什么大乱子,之前咱们殿下不是一直在这两个衙门历练吗,陛下或许也想看看历练的成果。这两项还不算什么,最要紧的是安防,陛下让秦大人亲自掌管,没落在咱们殿下身上已经是万幸了。”
裕贵妃听罢消了些气,扶额皱眉道:“早知道昨天在陛下面前就该一鼓作气把这事坐定了,夜长梦多啊。”
“娘娘若是这样做了,反而不妥。”青缇在一旁轻轻揉着她的肩膀,“咱们殿下从来不争权夺利,陛下如此安排,焉不知是给太子留面子?太子在兵部和吏部历练,为何安防之事不交给他做?若说是陛下怕太子辛苦,倒不如说是陛下知道太子的品性,怕他露了怯,不放心罢了。不过看样子太子那边还想拉拢秦大人,娘娘得想想办法。”
裕贵妃的气略平了些,还是觉得不甘心。昨天筹谋半日到头来白忙一场,最后怕是只成全了太子的贤名儿。
“安瑶呢?”裕贵妃看着空荡荡的宫室,突然觉得有些凄凉。
“娘娘忘了,昨日答应了公主去殿下府里玩一日。公主一早就出去了。”青缇回话道。
“一个只知道低头做事,一个只知道傻疯傻玩,怎么得了!”裕贵妃觉得头又开始痛了。
“娘娘不必焦虑,奴才倒觉得这未尝不是好事。当年陛下不也是这么着的吗?”南图低声道。
裕贵妃哼笑一声,陛下能坐上皇位,运气大过实力。不过如今也没其他法子可想,只能求运气了。
“拿些点心,送去东宫,秦大人和殿下,顺便把公主接回来。”裕贵妃道。
南图领命退下,青缇笑道:“公主难得出去一趟,娘娘怎么不让她多玩儿一会儿?”
“安瑶已经快到指婚的年纪了,我怕她心太野,以后不好约束。”裕贵妃皱了眉,“也不知道陛下怎么想的。”
“陛下最疼公主,必然会指个好人家。”青缇柔声劝慰,“自打恒王殿下搬出宫,奴才倒是担心他们兄妹俩分开怕是要生分了,如今看来,倒是奴才多心。若是以后公主得了贵婿,对殿下的前程也大有裨益。”
“你这话倒是提醒我了。”裕贵妃来了精神,“得找机会探探陛下的意思。当初生她那么凶险,总不能让陛下薄待了。”
贵妃怀着公主时,京城周围大旱,为了求雨,贵妃带着后宫众妃嫔在佛前祈福,劳累过度伤了胎气,孩子不足八个月便要生产。天气炎热加上难产,活活折磨了她两天一夜。孩子即将生产时,晴了很久的天忽然乌云密布,等在产房外的马岑听见动静忙去给明德帝报喜,刚出宝熏殿便有几滴雨水打在他身上,到隆华殿,他已经全身湿透了。
明德帝听了消息,看他如落汤鸡一般,忍不住放声大笑。
这雨也来得十分合人意,雨势虽大,时间却不长。三四个时辰后又下起来,这次倒是酣畅淋漓,旱情缓解。
宫中将公主比做祥瑞,事情传到民间更是添油加醋,说公主出生时宝熏殿上空龙凤齐现,绕着屋顶飞了好一阵。
公主虽然早产,但身体并不十分孱弱,能吃能睡,一逗就笑,十分可爱,宫中上下都对她宠爱异常。明德帝破例让她跟着皇子们读书,出宫也时常带在身边。
裕贵妃重新振作起来,手里握着好牌,她要提起十二分精神来好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