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书房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安行已经后悔了。安瑶一时让人多放一个炭盆,一时让人上点心,一时又嫌茶不配点心,要换了其他茶来。鱼从进来通报说李娴来了,安瑶喜滋滋地迎到门口,李娴跨进门差点迎头撞上,被吓得不轻。
安瑶热络地招呼李娴坐到离火盆最近的条案旁,问她路上冷不冷,可用过了早饭?又让她不必着急公事,先喝茶吃点心。见李娴惶恐地站在原地不动,才向上首坐着的皇兄使了个眼色,让他开口。
“坐吧。天气冷,先暖和暖和再说。”安行对这个妹妹有些无奈。
“是。”李娴闻言才放心坐下。
她看着公主一团火似的热络劲头,开始还觉得有些诧异。这宝熏殿里的人真是奇奇怪怪的,裕贵妃视自己如仇敌,时时都觉得她儿子要被害死,把她当贼一样防着;她儿子倒是完全没有将她的话听进去,还处心积虑把自己调到身边,十分照顾;她女儿就更离谱,只见过两次面,熟稔得像是上辈子就有交情一样。
李娴小心翼翼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生怕公主看她不动作,要亲自过来喂她的风险。今日风大,她骑马过来的,吹得整个人都僵了,这一口茶下去,全身上下连带脑子都又活泛起来。她放下茶杯,看公主还笑眯眯地看着她,李娴也只能勉强笑了笑表示感激,心里却忽然有了个念头,公主对她关心备至的原因,莫非是因为贺云洲?
她猜公主这个态度,应该是想跟她打听贺云洲的消息。虽然面子上说贺云洲是秦离忧的客人,料想公主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去秦离忧跟前问这问那。正好那日只说自己是奉命请人过府来说话的,公主要问起来,说不知道也很正常。
李娴心里有些不舒服,像自己偷偷摸摸藏着掖着的宝贝被别人发现,还起了觊觎之心。不过话分两头,她是公主,就算看上了哪家公子,也是要论家世背景门第的。就算有心打贺云洲的主意,怕是也拧不过宫里那个厉害的母亲。
安瑶老老实实在书房里端坐了半日,看着皇兄和李娴处理那些繁杂的文书,好不容易熬到午饭后,她望着外面云层里透出的稀薄阳光,正盘算着要如何编个借口,让她能与李娴有单独说话的机会,门房进来传话,说昌河郡主家大公子来了。
安行让把人带去偏厅,又跟李娴交代了几句,出门见安瑶无所事事地站在廊下望天,便问:“要不要跟我一起去?”
“不去,我在旁边你们谈话不尽兴,我也觉得无聊。”安瑶很努力才压住向上扬起的嘴角。
看着他走远,安瑶将门外侍候的人都打发走,才转身进了屋子,搬了张瓜凳坐到李娴对面,兴奋问道:“那日你去请的贺公子,可还在京中?”
看来她没猜错。李娴心中笃定,虽不太高兴,还是扮出笑脸答道:“公子已经离开京城几日了。”
“啊?”安瑶失望,“秦大人也不留他多住几日?”
“我听说贺公子也是路过,顺道过来探望的。想是有事在身,不好耽误的吧。”李娴道。
“那你可知道他下次什么时候来?”安瑶仍不甘心。
“这可不知道,”李娴见她刨根问底有些不耐烦,“他是江湖人,行踪飘忽,哪里有定日子呢。”
她嘴里这样说,心里却有盘算。清明祭奠之后,她的去留就得有新的安排,倒时候定然要有个合情合理的说法,才能让她去不了军中,也不会留在京城。她对公主强调贺云洲是江湖中人,就是提醒她身份悬殊,趁早不要胡思乱想的好。可是这位公主殿下一心只在贺云洲行踪上,丝毫没理会她的暗示。只在意下次见面之时渺茫,满脸都是失望。
也是个可怜人。李娴心中暗暗叹息,从古自今公主的婚姻就身不由己,跟民间的盲婚哑嫁也差不多,若夫家不成器,后半辈子更是如从云端跌进泥淖,过得苦不堪言。
李娴这边在替公主伤感,对面那位没心没肺的主倒凑近过来,小声问道:“听说那日,我母妃狠狠打了你。”
这没来由的一句,让李娴愣了愣,微微点点头。
“唉,早知道我便让你跟我走了,”安瑶惋惜,“看南图那鬼鬼祟祟的样子就觉得没好事。幸好后来皇兄得了信儿,我本想跟他一起去的,偏贺兰世子还在,我也不好把人丢下。你伤可好全了?”
“公主不必忧心,都好了。”李娴笑了笑。
“我母妃也是,成日无事便呆在那巴掌大的地方胡思乱想的。她也是担心我皇兄,你别记恨她。改日我请你吃饭喝酒,算是代母妃给你赔罪了。”安瑶小心翼翼道。
“公主言重了。”李娴忙起身,弓腰抱拳道。
手忽然被安瑶握住,李娴吓了一跳,她后退一步,手自然地从安瑶掌心抽出来。
“唉,我知道你是女孩儿。”安瑶有些得意,“我偷听母妃跟青缇姑姑念叨来着,青缇姑姑说你看着有些眼熟,怕是有什么来历,让母妃不要轻举妄动的好。”
李娴太阳穴猛跳了几下,把腰弓得更低:“请公主务必保守这个秘密,不要对他人说起。”
“你放心,我才懒得管这些事。”安瑶绕过桌子过去扶起她,“我顶着公主的名头,也就在宫里逍遥快活。这好日子能过几年算几年,以后还不知道是个什么着落呢。好日子过不够,难道还要给自己找不痛快?”
李娴没想到公主竟然想得如此通透,觉得自己之前倒是低看了她,不禁有些惭愧。
“多谢公主了。”李娴抱拳道。
“不用客气。”安瑶也学着她抱拳行礼。
两人弓腰抬头对视片刻,捂着嘴笑成一团。
“如今你跟在我皇兄身边也好,他脾气好,不会苛待你,母妃便也没机会下手了。”安瑶分给李娴一块糕。
“恒王殿下仁厚。”李娴接过糕,咬了一小口。
安瑶拍拍她的手:“今后就我们俩在时,你不必如此拘谨。我没什么朋友,平日里也没什么人能好好说话的。我便把你当朋友了。”
“我可不敢。”李娴惊道,“不过公主有什么话想说,尽管说便是。我不会透露给任何人。”
安瑶最大的好处就是心宽,也不强求李娴瞬间就能抛开身份的拘束,听她这样说已经很高兴了。
“行。若以后在宫里有人敢为难你,我帮你出头。”
裕贵妃听南图来报说公主回来了。看着天色将暗,正想板着脸教训她几句,看着安瑶进门一脸喜色,端端正正给她请了安,心里的气已经消了一大半。
“你皇兄府里有什么奇珍异宝,整日往他那里跑。”裕贵妃笑道。
“奇珍异宝不过是些死物件,哪里比人有意思?”安瑶话一出口,便觉得后悔。
“什么人?”裕贵妃追问道。
安瑶不能说是去找李娴,更不能说是为了打听贺云洲的消息才去找李娴,支支吾吾掩饰说:“没什么人,平日在宫里没见过那么多人,挺有意思的。”
裕贵妃自然不会相信,之前陛下专程叫她去陪同贺兰部的世子觐见,冬至和除夕的宫宴又将她的位置安排在贺兰世子旁边,怕是要他们多多相处的意思。贺兰世子相貌家世都不错,虽然之前有些传言不太好听,但未必也全是真的。若真要安瑶去和亲,倒是安行在外的一个助力。
“可是去见贺兰世子了?”裕贵妃笑着试探。
没想到安瑶忽然变了脸,从椅子上弹起来,板着脸道:“母妃这话从何说起?我为何要去见他?”
裕贵妃没想到她反应如此大,一时倒不知如何回答:“我……”
“母妃成日里胡思乱想也该有个限度!”安瑶气得脸通红。
裕贵妃听自己女儿如此数落她,也觉得下不来台,厉声道:“你就是这样跟母妃说话的?我是看那贺兰世子与你聊得投契,不过问你两句,何至于你发这么大的脾气?”
“母妃这话越发没道理,”安瑶的脾气上来了,“莫非我要板着脸一句话不说才是待客之道?母妃这是看上了贺兰部的权势还是觉得那贺兰千弘人品端方值得把女儿嫁过去?”
青缇本在外面伺候,听屋里吵起来,忙带了公主身边的人进来。见裕贵妃气得脸色发白,安瑶的委屈得眼泪直掉,赶紧上来劝道:“想是公主累了,快回屋里去休息一下吧。奴婢让人炖了银耳羹,一会儿就送过去。”
公主身边的人也过来扶,安瑶甩开她们的手,气冲冲摔帘子出去了。
裕贵妃指着门口,气得浑身发抖;“这不知好歹的东西!”
“娘娘息怒,”青缇替她拍后背顺气,“公主的脾气娘娘还不清楚?欲速则不达。”
裕贵妃被她一句话点醒,瞬间平了怒火,开始反思:“这么说,是我心急了?”
“娘娘也是为了两位殿下焦心。”青缇劝道,“横竖外面有恒王殿下看着,不出岔子就行了。”
裕贵妃有些懊恼,自己这算是打草惊蛇了?若是安瑶对贺兰世子有那么点好感,只怕这一闹就没了。她扶额撑在桌沿上,觉得心累。
“娘娘不必担忧,听陛下的意思,断断不会委屈了咱们公主。”青缇笑道,“不如奴婢去给娘娘配些安神的香,早些休息吧。”
“正月二十一是太后生辰,礼可备好了?”裕贵妃问道。
“好了,一尊沉香木雕刻的千手观音像,奴婢还配了沉水香的香药,最适合太后平日里礼佛用了。”青缇道,“奴婢提前送了些去给太后身边的秀月姑姑,姑姑也说好,太后定然喜欢。”
裕贵妃点点头,这一天天的,她怎么有操不完的心。
安瑶热络地招呼李娴坐到离火盆最近的条案旁,问她路上冷不冷,可用过了早饭?又让她不必着急公事,先喝茶吃点心。见李娴惶恐地站在原地不动,才向上首坐着的皇兄使了个眼色,让他开口。
“坐吧。天气冷,先暖和暖和再说。”安行对这个妹妹有些无奈。
“是。”李娴闻言才放心坐下。
她看着公主一团火似的热络劲头,开始还觉得有些诧异。这宝熏殿里的人真是奇奇怪怪的,裕贵妃视自己如仇敌,时时都觉得她儿子要被害死,把她当贼一样防着;她儿子倒是完全没有将她的话听进去,还处心积虑把自己调到身边,十分照顾;她女儿就更离谱,只见过两次面,熟稔得像是上辈子就有交情一样。
李娴小心翼翼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生怕公主看她不动作,要亲自过来喂她的风险。今日风大,她骑马过来的,吹得整个人都僵了,这一口茶下去,全身上下连带脑子都又活泛起来。她放下茶杯,看公主还笑眯眯地看着她,李娴也只能勉强笑了笑表示感激,心里却忽然有了个念头,公主对她关心备至的原因,莫非是因为贺云洲?
她猜公主这个态度,应该是想跟她打听贺云洲的消息。虽然面子上说贺云洲是秦离忧的客人,料想公主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去秦离忧跟前问这问那。正好那日只说自己是奉命请人过府来说话的,公主要问起来,说不知道也很正常。
李娴心里有些不舒服,像自己偷偷摸摸藏着掖着的宝贝被别人发现,还起了觊觎之心。不过话分两头,她是公主,就算看上了哪家公子,也是要论家世背景门第的。就算有心打贺云洲的主意,怕是也拧不过宫里那个厉害的母亲。
安瑶老老实实在书房里端坐了半日,看着皇兄和李娴处理那些繁杂的文书,好不容易熬到午饭后,她望着外面云层里透出的稀薄阳光,正盘算着要如何编个借口,让她能与李娴有单独说话的机会,门房进来传话,说昌河郡主家大公子来了。
安行让把人带去偏厅,又跟李娴交代了几句,出门见安瑶无所事事地站在廊下望天,便问:“要不要跟我一起去?”
“不去,我在旁边你们谈话不尽兴,我也觉得无聊。”安瑶很努力才压住向上扬起的嘴角。
看着他走远,安瑶将门外侍候的人都打发走,才转身进了屋子,搬了张瓜凳坐到李娴对面,兴奋问道:“那日你去请的贺公子,可还在京中?”
看来她没猜错。李娴心中笃定,虽不太高兴,还是扮出笑脸答道:“公子已经离开京城几日了。”
“啊?”安瑶失望,“秦大人也不留他多住几日?”
“我听说贺公子也是路过,顺道过来探望的。想是有事在身,不好耽误的吧。”李娴道。
“那你可知道他下次什么时候来?”安瑶仍不甘心。
“这可不知道,”李娴见她刨根问底有些不耐烦,“他是江湖人,行踪飘忽,哪里有定日子呢。”
她嘴里这样说,心里却有盘算。清明祭奠之后,她的去留就得有新的安排,倒时候定然要有个合情合理的说法,才能让她去不了军中,也不会留在京城。她对公主强调贺云洲是江湖中人,就是提醒她身份悬殊,趁早不要胡思乱想的好。可是这位公主殿下一心只在贺云洲行踪上,丝毫没理会她的暗示。只在意下次见面之时渺茫,满脸都是失望。
也是个可怜人。李娴心中暗暗叹息,从古自今公主的婚姻就身不由己,跟民间的盲婚哑嫁也差不多,若夫家不成器,后半辈子更是如从云端跌进泥淖,过得苦不堪言。
李娴这边在替公主伤感,对面那位没心没肺的主倒凑近过来,小声问道:“听说那日,我母妃狠狠打了你。”
这没来由的一句,让李娴愣了愣,微微点点头。
“唉,早知道我便让你跟我走了,”安瑶惋惜,“看南图那鬼鬼祟祟的样子就觉得没好事。幸好后来皇兄得了信儿,我本想跟他一起去的,偏贺兰世子还在,我也不好把人丢下。你伤可好全了?”
“公主不必忧心,都好了。”李娴笑了笑。
“我母妃也是,成日无事便呆在那巴掌大的地方胡思乱想的。她也是担心我皇兄,你别记恨她。改日我请你吃饭喝酒,算是代母妃给你赔罪了。”安瑶小心翼翼道。
“公主言重了。”李娴忙起身,弓腰抱拳道。
手忽然被安瑶握住,李娴吓了一跳,她后退一步,手自然地从安瑶掌心抽出来。
“唉,我知道你是女孩儿。”安瑶有些得意,“我偷听母妃跟青缇姑姑念叨来着,青缇姑姑说你看着有些眼熟,怕是有什么来历,让母妃不要轻举妄动的好。”
李娴太阳穴猛跳了几下,把腰弓得更低:“请公主务必保守这个秘密,不要对他人说起。”
“你放心,我才懒得管这些事。”安瑶绕过桌子过去扶起她,“我顶着公主的名头,也就在宫里逍遥快活。这好日子能过几年算几年,以后还不知道是个什么着落呢。好日子过不够,难道还要给自己找不痛快?”
李娴没想到公主竟然想得如此通透,觉得自己之前倒是低看了她,不禁有些惭愧。
“多谢公主了。”李娴抱拳道。
“不用客气。”安瑶也学着她抱拳行礼。
两人弓腰抬头对视片刻,捂着嘴笑成一团。
“如今你跟在我皇兄身边也好,他脾气好,不会苛待你,母妃便也没机会下手了。”安瑶分给李娴一块糕。
“恒王殿下仁厚。”李娴接过糕,咬了一小口。
安瑶拍拍她的手:“今后就我们俩在时,你不必如此拘谨。我没什么朋友,平日里也没什么人能好好说话的。我便把你当朋友了。”
“我可不敢。”李娴惊道,“不过公主有什么话想说,尽管说便是。我不会透露给任何人。”
安瑶最大的好处就是心宽,也不强求李娴瞬间就能抛开身份的拘束,听她这样说已经很高兴了。
“行。若以后在宫里有人敢为难你,我帮你出头。”
裕贵妃听南图来报说公主回来了。看着天色将暗,正想板着脸教训她几句,看着安瑶进门一脸喜色,端端正正给她请了安,心里的气已经消了一大半。
“你皇兄府里有什么奇珍异宝,整日往他那里跑。”裕贵妃笑道。
“奇珍异宝不过是些死物件,哪里比人有意思?”安瑶话一出口,便觉得后悔。
“什么人?”裕贵妃追问道。
安瑶不能说是去找李娴,更不能说是为了打听贺云洲的消息才去找李娴,支支吾吾掩饰说:“没什么人,平日在宫里没见过那么多人,挺有意思的。”
裕贵妃自然不会相信,之前陛下专程叫她去陪同贺兰部的世子觐见,冬至和除夕的宫宴又将她的位置安排在贺兰世子旁边,怕是要他们多多相处的意思。贺兰世子相貌家世都不错,虽然之前有些传言不太好听,但未必也全是真的。若真要安瑶去和亲,倒是安行在外的一个助力。
“可是去见贺兰世子了?”裕贵妃笑着试探。
没想到安瑶忽然变了脸,从椅子上弹起来,板着脸道:“母妃这话从何说起?我为何要去见他?”
裕贵妃没想到她反应如此大,一时倒不知如何回答:“我……”
“母妃成日里胡思乱想也该有个限度!”安瑶气得脸通红。
裕贵妃听自己女儿如此数落她,也觉得下不来台,厉声道:“你就是这样跟母妃说话的?我是看那贺兰世子与你聊得投契,不过问你两句,何至于你发这么大的脾气?”
“母妃这话越发没道理,”安瑶的脾气上来了,“莫非我要板着脸一句话不说才是待客之道?母妃这是看上了贺兰部的权势还是觉得那贺兰千弘人品端方值得把女儿嫁过去?”
青缇本在外面伺候,听屋里吵起来,忙带了公主身边的人进来。见裕贵妃气得脸色发白,安瑶的委屈得眼泪直掉,赶紧上来劝道:“想是公主累了,快回屋里去休息一下吧。奴婢让人炖了银耳羹,一会儿就送过去。”
公主身边的人也过来扶,安瑶甩开她们的手,气冲冲摔帘子出去了。
裕贵妃指着门口,气得浑身发抖;“这不知好歹的东西!”
“娘娘息怒,”青缇替她拍后背顺气,“公主的脾气娘娘还不清楚?欲速则不达。”
裕贵妃被她一句话点醒,瞬间平了怒火,开始反思:“这么说,是我心急了?”
“娘娘也是为了两位殿下焦心。”青缇劝道,“横竖外面有恒王殿下看着,不出岔子就行了。”
裕贵妃有些懊恼,自己这算是打草惊蛇了?若是安瑶对贺兰世子有那么点好感,只怕这一闹就没了。她扶额撑在桌沿上,觉得心累。
“娘娘不必担忧,听陛下的意思,断断不会委屈了咱们公主。”青缇笑道,“不如奴婢去给娘娘配些安神的香,早些休息吧。”
“正月二十一是太后生辰,礼可备好了?”裕贵妃问道。
“好了,一尊沉香木雕刻的千手观音像,奴婢还配了沉水香的香药,最适合太后平日里礼佛用了。”青缇道,“奴婢提前送了些去给太后身边的秀月姑姑,姑姑也说好,太后定然喜欢。”
裕贵妃点点头,这一天天的,她怎么有操不完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