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钟令是被一阵吵闹声惊醒的,她刚想起身,就听见了祖母的声音,似乎在赶人,她正想着,忽觉不对,那些声音怎么越来越近了?
“十五郎,你把我韫娘叫出来!”
“十五郎,韫娘去哪里了?”
老老少少有男有女十余人齐齐朝着钟令的卧房涌进来,将这间尚算宽敞的屋子塞得满满当当。
一对中年夫妇刚冲进来就对着散乱的被褥翻找,哪里还有钟令的影子,只有余温尚存的被褥昭示着这床铺的主人还离开不久。
那妇人在屋里四下看了看,“十五郎呢?”
“这呢!”
众人看过去,只见从窗前冒出了一个头来,正是钟令。
那对夫妇便要冲过去,钟令身上只紧紧裹着一身外袍,忙道:“我衣衫不整,三叔与叔母领着这么些人来,总要叫我收拾好了衣衫再说话吧。”
妇人冷哼一声,还想上前质问,董五娘的声音便从外面传来了,“老婆子一个没防住,竟叫你们闯了进来,都出去,别扰了我孙儿的好觉。”
钟三忙叫住了妻子,又招呼其余人先出去,临出门前对窗外的钟令道:“十五郎,我们是来问你韫娘的下落,你速速整理了衣衫,此事甚急。”
钟令顿觉惊诧,这话的意思是韫娘不见了?
来不及多想,她看祖母进屋来关上了门,赶紧翻窗回去,从柜中翻出衣衫穿戴,一面问道:“韫娘怎么了?”
“今天一大早就不见,今早李家庄那户人家来了,你三叔母去叫韫娘,许久不见人出来,进屋一看哪还有韫娘的身影,我还来来不及多问,你三叔便硬说人是在你这里。”
钟令听得心中发紧,一个未婚女子失踪可不是件小事,她赶紧穿好衣裳,匆忙束了头发后就出门去。
她扫了一眼堂屋中的人,除了族人,还有一对他并不认得的中年男女,想必这就是祖母口中李家庄来的人了。
她看着那二人,渐觉不好,于是对钟三夫妇道:“叔父叔母还请借一步说话。”
钟三心中攒着火,气道:“借一步借两步又如何?惜娘说了,韫娘昨天说了就是来找你的。”
“你说来找他就是在他这里丢了?”一道声音从院外传来,不等众人看去,钟源夫妇的身影就从竹篱后现出,于二娘先一步走进来,继续道:“要是只凭你一句话就说是小令弄丢了人,还要衙门干什么。”
钟源跟在后头,也道:“我知道三哥与嫂嫂是一时情急,可是这样带着一群人横冲直撞的,村邻知道的是你们找女儿,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来扭送他进衙门的,小令如今也是学宫的生员了,三哥寻女心切我理解,可若是你给小令招了什么闲话来,便不要怪弟弟我不顾兄弟之情了。”
他是学宫礼聘的先生,平素在族中也是个说一不二的人物,钟三不敢与他辩驳,说话便也少了几分火气,将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从身旁扯出来,“惜娘,你说,你姐姐昨日怎么跟你说的。”
小女孩还红着眼,吸着鼻子道:“昨天下午吃了饭,姐姐说要去寻十五哥,叫我替她保密。”
董五娘见此,忙道:“我一直在家中,不曾见到韫娘上门。”
于二娘也道:“昨夜我们都在呢,还有几位叔伯都过来说话了,夜深了才离去,三伯大可一个个上门去问,看看哪一个瞧见韫娘来找小令了。”
钟三夫妇面色一变,更加紧张了,“那是去了哪里?昨日还特意跟她说了今天家里来客人,要早起……”
三叔母上来拽住钟令,“十五郎,叔母知道你是个好孩子,要是有韫娘的消息你可不许藏着瞒着……”
正在这时,李家庄来的那妇人却出声道:“我看余下的也是嫂嫂家事,我们不好多留,家中还有事呢,便不打搅了。”
钟三忙笑道:“亲家这是哪里的话,都是一家人,况且你们匆忙过来,还没喝上一口水就走了,也显得我们不懂礼数了。”
妇人身上一件细布袄子,袖口处圈了一道绫纹花,一支银簪将头发挽得干净利落,足可见家境富裕,只见她笑道:“还没过礼呢,钟家大哥这声亲家叫早了。”
说罢就要提步离去,钟三忙去阻拦,三叔母心中更加慌乱,终于也知道了事情不好,她一听到小女儿的话,就着急忙慌地过来找人了,她以为能找到的,要是找不到的话,这婚事不成就罢了,韫娘的名声可怎么办?那两人是他们未来的亲家,还是没说成的亲家,他们回去胡乱说一通,韫娘还能找到什么好人家!
“正是,哪有这样的道理,回去,我们这就回去,许是韫娘调皮去哪个姐妹那里玩耍了。”她推搡了一把钟三,“走,我们先回去。”
钟三忙带着他们上前走,董五娘对钟令与钟源使了个眼色,他们也立刻跟上。
于二娘在后面连叹了几口气,帮着董五娘收拾堂屋中的桌椅板凳,口中小声道:“这一户人家倒是难得,在县城里开着染坊,乡下还有田地,独子成器,十几岁时便能掌柜算账,我听三嫂说,他们家眼光很是挑剔,看中了韫娘可不止是因为韫娘那一手的好绣活,更多还是看中了咱们族里有个在京城当官的,韫娘她哥哥又在县学读书,如今出了这一遭事,婚事怕是难说了。”
如今钟氏族中大部分人都是靠着耕作过日子,又因依仗京官,族中也开始做起了生意,每年都有分红,虽分到每家手上也不过寥寥,却也让他们比一般庄户人家好过多了,然而也不过是好过一些,比着这户人家还是差了许多。
因此董五娘也笑道:“这样的好人家,眼光挑剔也是寻常。”
且说钟令那头,她一人跑上前,将惜娘抱了起来,仿若玩闹一般往前快步走去,钟三心中有怨,也跟着跑上前几步,忍不住就要骂钟令,“你这浑虫,就是考上了学宫又如何,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玩闹。”
钟源跟上他,小声道:“三哥别急着说他,他这是想办法先回去找人呢。”
钟三侧目看他,面露疑惑,钟源本想叫他先拖住那夫妇二人,又觉得他不经事,便道:“我想法子让他们去我家坐上片刻,你赶紧跟上小令,随他一起去找人,能拖得一时是一时。”
钟三这才明白过来,忙回身对那夫妇二人笑道:“我先去集上打几壶好酒,就叫我这兄弟代我招待一时。”说罢便跑上去跟着钟令,正听到她问惜娘:“你姐姐是怎样与你说的?何时出的门,可是出了门就没有再回去过?”
“用晚食的时候,娘跟她说要她明日穿得整齐些,李家庄的要上门来,吃过饭后她就说她要来找你,出门的时候天还亮着,她走了我就剥了几捧豆子,剥完看她还没回来,就想出门来找她,但是出门的时候,遇见了十七姐姐,她找我翻花绳,我想着,翻一回就去找她,可是我忘记了,天黑了娘叫我回去睡觉,我困得很,忘记了姐姐还没回来。”
惜娘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钟三听得恼火,“那翻花绳就这么好玩?好玩到忘了你姐姐还没回家?”
惜娘被父亲发火的样子吓得直掉眼泪,钟令忙拉住钟三,“惜娘不过是个小孩子,三叔怪她看不住姐姐,实在冤枉了她。”
“可是……”
“三叔,先找到韫娘要紧。”她又问钟三:“十三哥可有说什么?”
钟三一愣,“他……他昨日从县学回到家中时我们都睡下了,想着他赶路辛苦,我们出门时……便没有叫醒他。”
钟令简直无言以对,未来亲家上门了,女儿不见了,这对夫妇还舍不得吵醒儿子,倒是很大方地带着人参观了别人的卧房。
然而想到钟三夫妇二人对他们那儿子的看重,她有气也懒得发了。
“十五郎,你把我韫娘叫出来!”
“十五郎,韫娘去哪里了?”
老老少少有男有女十余人齐齐朝着钟令的卧房涌进来,将这间尚算宽敞的屋子塞得满满当当。
一对中年夫妇刚冲进来就对着散乱的被褥翻找,哪里还有钟令的影子,只有余温尚存的被褥昭示着这床铺的主人还离开不久。
那妇人在屋里四下看了看,“十五郎呢?”
“这呢!”
众人看过去,只见从窗前冒出了一个头来,正是钟令。
那对夫妇便要冲过去,钟令身上只紧紧裹着一身外袍,忙道:“我衣衫不整,三叔与叔母领着这么些人来,总要叫我收拾好了衣衫再说话吧。”
妇人冷哼一声,还想上前质问,董五娘的声音便从外面传来了,“老婆子一个没防住,竟叫你们闯了进来,都出去,别扰了我孙儿的好觉。”
钟三忙叫住了妻子,又招呼其余人先出去,临出门前对窗外的钟令道:“十五郎,我们是来问你韫娘的下落,你速速整理了衣衫,此事甚急。”
钟令顿觉惊诧,这话的意思是韫娘不见了?
来不及多想,她看祖母进屋来关上了门,赶紧翻窗回去,从柜中翻出衣衫穿戴,一面问道:“韫娘怎么了?”
“今天一大早就不见,今早李家庄那户人家来了,你三叔母去叫韫娘,许久不见人出来,进屋一看哪还有韫娘的身影,我还来来不及多问,你三叔便硬说人是在你这里。”
钟令听得心中发紧,一个未婚女子失踪可不是件小事,她赶紧穿好衣裳,匆忙束了头发后就出门去。
她扫了一眼堂屋中的人,除了族人,还有一对他并不认得的中年男女,想必这就是祖母口中李家庄来的人了。
她看着那二人,渐觉不好,于是对钟三夫妇道:“叔父叔母还请借一步说话。”
钟三心中攒着火,气道:“借一步借两步又如何?惜娘说了,韫娘昨天说了就是来找你的。”
“你说来找他就是在他这里丢了?”一道声音从院外传来,不等众人看去,钟源夫妇的身影就从竹篱后现出,于二娘先一步走进来,继续道:“要是只凭你一句话就说是小令弄丢了人,还要衙门干什么。”
钟源跟在后头,也道:“我知道三哥与嫂嫂是一时情急,可是这样带着一群人横冲直撞的,村邻知道的是你们找女儿,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来扭送他进衙门的,小令如今也是学宫的生员了,三哥寻女心切我理解,可若是你给小令招了什么闲话来,便不要怪弟弟我不顾兄弟之情了。”
他是学宫礼聘的先生,平素在族中也是个说一不二的人物,钟三不敢与他辩驳,说话便也少了几分火气,将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从身旁扯出来,“惜娘,你说,你姐姐昨日怎么跟你说的。”
小女孩还红着眼,吸着鼻子道:“昨天下午吃了饭,姐姐说要去寻十五哥,叫我替她保密。”
董五娘见此,忙道:“我一直在家中,不曾见到韫娘上门。”
于二娘也道:“昨夜我们都在呢,还有几位叔伯都过来说话了,夜深了才离去,三伯大可一个个上门去问,看看哪一个瞧见韫娘来找小令了。”
钟三夫妇面色一变,更加紧张了,“那是去了哪里?昨日还特意跟她说了今天家里来客人,要早起……”
三叔母上来拽住钟令,“十五郎,叔母知道你是个好孩子,要是有韫娘的消息你可不许藏着瞒着……”
正在这时,李家庄来的那妇人却出声道:“我看余下的也是嫂嫂家事,我们不好多留,家中还有事呢,便不打搅了。”
钟三忙笑道:“亲家这是哪里的话,都是一家人,况且你们匆忙过来,还没喝上一口水就走了,也显得我们不懂礼数了。”
妇人身上一件细布袄子,袖口处圈了一道绫纹花,一支银簪将头发挽得干净利落,足可见家境富裕,只见她笑道:“还没过礼呢,钟家大哥这声亲家叫早了。”
说罢就要提步离去,钟三忙去阻拦,三叔母心中更加慌乱,终于也知道了事情不好,她一听到小女儿的话,就着急忙慌地过来找人了,她以为能找到的,要是找不到的话,这婚事不成就罢了,韫娘的名声可怎么办?那两人是他们未来的亲家,还是没说成的亲家,他们回去胡乱说一通,韫娘还能找到什么好人家!
“正是,哪有这样的道理,回去,我们这就回去,许是韫娘调皮去哪个姐妹那里玩耍了。”她推搡了一把钟三,“走,我们先回去。”
钟三忙带着他们上前走,董五娘对钟令与钟源使了个眼色,他们也立刻跟上。
于二娘在后面连叹了几口气,帮着董五娘收拾堂屋中的桌椅板凳,口中小声道:“这一户人家倒是难得,在县城里开着染坊,乡下还有田地,独子成器,十几岁时便能掌柜算账,我听三嫂说,他们家眼光很是挑剔,看中了韫娘可不止是因为韫娘那一手的好绣活,更多还是看中了咱们族里有个在京城当官的,韫娘她哥哥又在县学读书,如今出了这一遭事,婚事怕是难说了。”
如今钟氏族中大部分人都是靠着耕作过日子,又因依仗京官,族中也开始做起了生意,每年都有分红,虽分到每家手上也不过寥寥,却也让他们比一般庄户人家好过多了,然而也不过是好过一些,比着这户人家还是差了许多。
因此董五娘也笑道:“这样的好人家,眼光挑剔也是寻常。”
且说钟令那头,她一人跑上前,将惜娘抱了起来,仿若玩闹一般往前快步走去,钟三心中有怨,也跟着跑上前几步,忍不住就要骂钟令,“你这浑虫,就是考上了学宫又如何,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玩闹。”
钟源跟上他,小声道:“三哥别急着说他,他这是想办法先回去找人呢。”
钟三侧目看他,面露疑惑,钟源本想叫他先拖住那夫妇二人,又觉得他不经事,便道:“我想法子让他们去我家坐上片刻,你赶紧跟上小令,随他一起去找人,能拖得一时是一时。”
钟三这才明白过来,忙回身对那夫妇二人笑道:“我先去集上打几壶好酒,就叫我这兄弟代我招待一时。”说罢便跑上去跟着钟令,正听到她问惜娘:“你姐姐是怎样与你说的?何时出的门,可是出了门就没有再回去过?”
“用晚食的时候,娘跟她说要她明日穿得整齐些,李家庄的要上门来,吃过饭后她就说她要来找你,出门的时候天还亮着,她走了我就剥了几捧豆子,剥完看她还没回来,就想出门来找她,但是出门的时候,遇见了十七姐姐,她找我翻花绳,我想着,翻一回就去找她,可是我忘记了,天黑了娘叫我回去睡觉,我困得很,忘记了姐姐还没回来。”
惜娘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钟三听得恼火,“那翻花绳就这么好玩?好玩到忘了你姐姐还没回家?”
惜娘被父亲发火的样子吓得直掉眼泪,钟令忙拉住钟三,“惜娘不过是个小孩子,三叔怪她看不住姐姐,实在冤枉了她。”
“可是……”
“三叔,先找到韫娘要紧。”她又问钟三:“十三哥可有说什么?”
钟三一愣,“他……他昨日从县学回到家中时我们都睡下了,想着他赶路辛苦,我们出门时……便没有叫醒他。”
钟令简直无言以对,未来亲家上门了,女儿不见了,这对夫妇还舍不得吵醒儿子,倒是很大方地带着人参观了别人的卧房。
然而想到钟三夫妇二人对他们那儿子的看重,她有气也懒得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