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惊山面上神情复杂,对着她那双泛着泪花的眸子,他抿唇,闷闷嗯了句。
沈如春见他不大情愿的样子,松开他的胳膊,抹了把脸上的泪,然后抱膝坐着。她想,既然敞开了说,就行了。两人的关系要慢慢缓和。
太阳渐渐隐去,暮色上来。江水似乎变得更深。
周遭只听见浆拨开水的哗啦声。
凉风吹来,捎些冷意。
沈如春问他:“你去江州做甚么?”
“找人。”
“哦。”
沈如春:“我原先就住在江州。”
“嗯。”
两人坐在那处,待夜色越来越深沉时,乘船的老翁唤他们回船篷吃些东西。
“你去江州做甚么咧?”老翁将胡饼掰碎,和入汤中。
“我在江州长大的。”沈如春说。
“哦。”老翁眯着眼,道,“江州是个好地方。”
他又问陈惊山,“你嘞?小胡儿,你从西边跑这么远做甚么?”
陈惊山被小胡儿这三个字惹得有些不快,不答他。
老翁撇撇嘴,这小子脾气还挺大的。
算算日子,大概要在舟上行数十日。
沈如春得了闲便翻出药方册子来看,后面一部分写的都是些推拿、针灸之术。她曾经在病坊里见过阿翁给伤者诊治,她有心想学,阿翁却说她年纪尚小,等日后再教她。
册子中写道,按摩可除八疾,更是详细讲明了各种推拿手法。沈如春思及陈惊山右臂旧伤,想着兴许推拿对他能有些用处。于是打算捉他过来试手。
夜晚,两人在灯下,各自抱着一本册子看。沈如春看的是推拿之术,陈惊山钻研的是师父留下来的刀谱,右手刀法已不适用,他须得靠自己悟出一套左手刀法。
“陈惊山。”沈如春放下册子,唤着对面的人。
陈惊山掀起眼皮子,望了她一眼。
“你过来。”沈如春说。老翁在门附近睡觉,她只能压低声音。
“做甚么?”陈惊山问。
“我替你瞧瞧。”
少年郎不知道她到底要瞧甚么,但还是放下刀谱,走到了她身边。
沈如春挪出位子:“坐下。”
陈惊山盘腿坐在她旁边,他好像又长个儿了,他坐下时,笼下一片黑。
沈如春隐在他的影子里,格外小只。
她一手照着册子,一手往他身上按。陈惊山扣住她的手腕,眉毛一皱,问:“你做甚么?”
沈如春专心对着册子上画的穴位图,一本正经道:“给你推拿。”
陈惊山面上一阵古怪,松开她的手。
沈如春轻轻按着,边按边道:“若是疼了,同我讲。”
陈惊山觉得很好笑,她这点力气哪能将他摁疼呢。他看着灯下沈如春认真的模样,她手上一边动作口中还一边默念。
她的动作不轻不重,但是落到他身上,有种酥麻的感觉,像是被无数根细小的银针扎刺着。
陈惊山呼吸渐渐不稳。
“咳,”他咳嗽一声,“沈如春——”
“嗯?”沈如春抬头。
他见她一脸专注的神情,忽然又改了口:“没事。”
沈如春低头继续照着册子上的方法练手。
老翁转个身,悠悠睁开眼,正见他二人对面坐着。都是相仿年纪的人,那小胡儿身形高大,垂眸看着面前的小娘子,目光几乎就要粘在她身上。
小娘子对此浑然不知,十分认真地替他推拿。
此情此景,让他忆起了自己的年少时光。从前,他在沙陇渡口撑船,经常碰到一个小娘子,扎着高高的发髻,手里挎着小篮子,那是要拿去卖的青菜。
他二人不说甚么话,他故意将船撑得很慢,日后,越来越慢。
终于有一日,小娘子开口问他:“你叫甚么名字啊?”
他在脑中想了无数次两人攀谈时的场景,也有一肚子话要同她说,可最终只干巴巴说了个名字。
小娘子问一句,他答一句。
渐渐的,话多的反而成了他,他将每日撑船时见着的趣事一一说与她听。小娘子掩唇轻笑。
可是在某一天之后,他再也没见着她了。
一年,两年,三年。他在沙陇渡撑了三年船,便不在此摆渡,只送人南下或北上。长途艰险,但挣的钱多。
老翁转过身,又慢慢阖上眼。
渐往南下,夏意也越浓。水面上莲叶铺开,连天的绿意。
不知是近乡情怯还是旁的,沈如春这几日情绪明显有些不对劲。她总是一个人坐在船头,发呆。
陈惊山站在她身后,问:“江州也是这样的么?”
“唔。”沈如春敛眸垂目,“从前夏时,我阿娘还会撑着小舟带我去采莲子。回来后,炖一碗银耳莲子羹,清热祛火。”
她语气淡淡的,碧绿的莲叶教风吹得上下翻滚,露出浅淡的底边。
这是她第一次在他面前提及亲人,陈惊山才发现,他其实并不太了解她。他只知道她是被养在将军府中的妾,甚至于她对李辟的情感,都是他妄意揣测而来。或许,她并不想待在那处,或许,她是真心想要回到江州。
陈惊山打算等将她平安送回江州后,再去长宁城中找师傅。若是没找到,他便回延山脚下的绿洲去,他来时草还未长出芽,等他回去时,大约已有齐膝高了罢。
若是找到了,陈惊山心揪了一下,他还是要回去的。长宁城里他住不惯。
今年出来一趟,去了这么多地方,见识过了便行了。
他还是喜欢在绿洲时的日子,一个人在原上练刀,师父喝醉酒时偶尔拉着他絮絮叨叨聊上一阵。等师父讲得困了,他便溜出去,跑马。
他生来便无父无母,是师父将他捡了回去,给了他一条命。如今,师父不明不白就将他扔下,他要去问个明白。
不远处,一条画船慢慢往这处走。画船里头,灯火通明,吴侬软语唱着小曲儿,舞袖翩翩。
两艘船越靠越近,画船船头上站着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男人。
陈惊山抱臂,抬起头。那男人正好往下看,他眉须皆白,一双鹰眼十分狠戾。
在那一瞬,刀客的直觉让这两人都觉察到对方的威胁。
中年男人从画船上一跃而下,手中横刀当面砍来。陈惊山抽出弯刀,抵挡开来。
两柄刀触碰过后,旋即收回,又灵巧地向对方要害处砍去。
沈如春被这惊变吓得跳躲到一旁,乘船的老翁一杆竹竿朝中年男人打来,却教他一刀直接斩断。
来者使刀利落有劲,是刀客中的高手。
陈惊山手腕翻转,几次欲借弯刀弧度将他刀子挑开,却都教他看破了心思。中年男人好像并不急着进攻,更像是陪他练招。陈惊山使一招,他便拆一招,将陈惊山刀法中的破绽一一点出。
只是,最后,陈惊山忽然将左手换成了右手,贴着中年男人腰侧砍来。这变化倒教中年男人措手不及,他旋身躲过,握紧横刀,攻势终于凌厉起来。
陈惊山勉强接了十余招,最终,教对面破开弯刀,刀刃直接抵在脖子上。
中年男人嗓音沧桑,他问:“陈三望是你师父?”
陈惊山干瞪着他。
男人面上没有一丝笑意:“一样的臭脾气。”
“方才教你的都记住了?”他问。陈三望倒是教出来一个好徒弟,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刀法,悟性也高,是个好苗子。
陈惊山这块臭石头依旧微抬起下巴,一副愿赌服输任人宰割但绝不服软绝不谄媚的姿态。
中年男人冷哼一声,松开他,走向沈如春。
他没想到定王要杀的是这么年纪轻的一个小娘子。还专程遣他来?他不理解定王心思,但也不需要理解。他只负责杀人,管他有怨还是无仇。
“小娘子,对不住了。”他挥起手中刀。
沈如春起初担心陈惊山,没顾着逃。没想到这人竟是冲着自己来的。
她镇定呵问:“是谁要杀我?”
中年男人手中刀微顿,沈如春见势要往水里跳。那人反应过来,一把抓住她,用力钳着:“是定王要杀你!”
定王?!
沈如春看见那刀刃直扑下来。
陈惊山陡然出刀,接下这一横刀。
咫尺之处,刀刃骤然止住。
男人回头,手背青筋鼓起,好个臭小子,这一刀用了十成的力气。
他也不再手下留情,几个回合下来,一脚将陈惊山踹翻在地,警告他:“你别管闲事!”
“你要杀她,先杀了我!”陈惊山从地上爬起来,他看了男人一眼,旋即又注视着沈如春。他目光深深,有一种震慑人心的力量,穿透无边的黑夜。
沈如春看着他,心蓦地被击中。
画船里头,娘子还在唱着绵长的小曲儿。黑暗里,荷叶似乌黑的云片般翻滚着。
娘的。方概把横刀别在腰间,一把揪住陈惊山的衣领:“你小子,要走你师父的老路么?”
同陈三望一样,为个女人要死要活么!
说完,他推开陈惊山,一言不发地瞪着他。
头疼,师徒两个都教人头疼。
他很早就识得陈三望,两人都是西北有名的刀客。在年少轻狂的时候,他上门挑衅。那时陈三望不过二十出头,心气也高。两人在荒漠里斗了许久,最后谁赢谁输也不晓得。两人躺在地上,扭过头,相视一笑。
此后,两人再无交集。
他入定王帐下做刀客,替他做杀人的买卖。
直到年初的某天,他听徒弟说今日碰见个刀法好生厉害的刀客,府上的侍卫都教他伤了好几个,还是定王亲自领他们去捉的。
方概是个刀痴,自然想要去会会那人。他问:“人呢?”
徒儿撇撇嘴,以手抹脖子:“教定王给杀了。”
徒儿又十分可惜道:“死得还挺惨的。”
不知为何,方概心中一跳,冥冥之中似有所感,他追问:“尸体呢?”
“被定王在潘园的树上吊着。”
方概寻到潘园,在西北偏僻角落里,一棵歪脖子树上,见到了血迹斑斑的尸体。
春日未至,此时还是冬日的凄凉。潘园的树光秃秃一片,李家陵阙裹着肃杀。凛冽的风吹过荒原,发出凄厉的哀嚎。
那尸体被风吹得摇晃,正面转过来时,方概突觉一片眩晕。
陈三望苍白的脸上,眼睛闭着,旋即又被风吹着,朝向另一面。
他走进了,看着歪脖子树下那块简陋的小墓碑,与不远处高大气派的李家陵阙相比,它可怜极了。
一个可怜的女人,可怜的一生,埋葬在此处。
他在府时,虽不甚关心定王后宅之事。但也听过些关于琅娘子的流言。琅娘子许多年前便病死了,十余年后,故事中的另一个人,前来赴约。
糊涂啊!方概第一反应便是痛惜,一个世间罕见的天才般的刀客,竟这般憋屈地死了。模样这般惨。
他将腰间横刀插入地中,曾经,他用这刀同陈三望比试过。
他跪在地上,三叩首。
依然难消心中愧疚。
定王的事他不能插手,他收回刀,转身离去。
如今,他不知道定王要杀的这小娘子又同陈三望的徒儿是怎么纠缠到一处的。他只觉得这些孽缘像是一团乱麻线,缠得他脑袋都大了。
刀客一辈子,有手中的刀陪着,一心练刀不就够了么?
愧疚和惜才感,驱使他第一次动摇了念头。
他转头看着沈如春,陈惊山警惕地挡在他面前。
方概咬牙切齿道:“需得带个信物回去复命。”
沈如春不解方概态度的陡然转变,但依言在腰间摸索一阵,将原本想拿去典当了的玉佩交给了他。
方概识得这玉佩,是定王府上二郎君的贴身之物。
他意味深长地望了沈如春一眼,将玉佩收下。
*
长宁,定王府。
圣人敕令下,李家二郎成了准驸马爷。
定王罕见地办了次家宴,迁居在外的长子和长媳一并回府。
席上,定王问了些大郎近况,又同长媳寒暄几句。最终看向李辟,道:“千牛卫虽是个闲散差事,但也是在圣人跟前办事,你行事莫要懒散。”
坐在定王旁边的苏娘子笑盈盈道:“日后等你成了驸马爷,我们可都要攀你的高枝呢。”她绵里藏针,有心讥讽李二。驸马爷算甚么,千牛卫又算甚么。如今定王将他推出去作了弃子,日后,他同大郎,根本没甚么可争的。
李辟向来憎恶苏娘子这副惺惺作态的嘴脸,对她,他从来是不留颜面的回怼过去:“你若想攀高枝,肚子争气点,给定王再生一个小崽子。到时,让那小崽子去娶个公主回来。”
他话说的糙,苏娘子气得直翻白眼,又不好发作。她转头欲找定王说理,定王却只是沉着脸色。
大郎出来打圆场:“我阿娘说话无心,二郎莫放在心上。”
一顿家宴吃下来,闹得十分僵硬。
宴散后,定王忽然单独将李辟召入书房。
“磨墨。”
李辟在他老子面前,戾气稍敛。
磨好墨了,他退到一旁。
定王蘸墨练字,好一阵,李辟站得腿开始发麻时,定王随口问:“你贴身带着的那块玉佩呢?”
沈如春见他不大情愿的样子,松开他的胳膊,抹了把脸上的泪,然后抱膝坐着。她想,既然敞开了说,就行了。两人的关系要慢慢缓和。
太阳渐渐隐去,暮色上来。江水似乎变得更深。
周遭只听见浆拨开水的哗啦声。
凉风吹来,捎些冷意。
沈如春问他:“你去江州做甚么?”
“找人。”
“哦。”
沈如春:“我原先就住在江州。”
“嗯。”
两人坐在那处,待夜色越来越深沉时,乘船的老翁唤他们回船篷吃些东西。
“你去江州做甚么咧?”老翁将胡饼掰碎,和入汤中。
“我在江州长大的。”沈如春说。
“哦。”老翁眯着眼,道,“江州是个好地方。”
他又问陈惊山,“你嘞?小胡儿,你从西边跑这么远做甚么?”
陈惊山被小胡儿这三个字惹得有些不快,不答他。
老翁撇撇嘴,这小子脾气还挺大的。
算算日子,大概要在舟上行数十日。
沈如春得了闲便翻出药方册子来看,后面一部分写的都是些推拿、针灸之术。她曾经在病坊里见过阿翁给伤者诊治,她有心想学,阿翁却说她年纪尚小,等日后再教她。
册子中写道,按摩可除八疾,更是详细讲明了各种推拿手法。沈如春思及陈惊山右臂旧伤,想着兴许推拿对他能有些用处。于是打算捉他过来试手。
夜晚,两人在灯下,各自抱着一本册子看。沈如春看的是推拿之术,陈惊山钻研的是师父留下来的刀谱,右手刀法已不适用,他须得靠自己悟出一套左手刀法。
“陈惊山。”沈如春放下册子,唤着对面的人。
陈惊山掀起眼皮子,望了她一眼。
“你过来。”沈如春说。老翁在门附近睡觉,她只能压低声音。
“做甚么?”陈惊山问。
“我替你瞧瞧。”
少年郎不知道她到底要瞧甚么,但还是放下刀谱,走到了她身边。
沈如春挪出位子:“坐下。”
陈惊山盘腿坐在她旁边,他好像又长个儿了,他坐下时,笼下一片黑。
沈如春隐在他的影子里,格外小只。
她一手照着册子,一手往他身上按。陈惊山扣住她的手腕,眉毛一皱,问:“你做甚么?”
沈如春专心对着册子上画的穴位图,一本正经道:“给你推拿。”
陈惊山面上一阵古怪,松开她的手。
沈如春轻轻按着,边按边道:“若是疼了,同我讲。”
陈惊山觉得很好笑,她这点力气哪能将他摁疼呢。他看着灯下沈如春认真的模样,她手上一边动作口中还一边默念。
她的动作不轻不重,但是落到他身上,有种酥麻的感觉,像是被无数根细小的银针扎刺着。
陈惊山呼吸渐渐不稳。
“咳,”他咳嗽一声,“沈如春——”
“嗯?”沈如春抬头。
他见她一脸专注的神情,忽然又改了口:“没事。”
沈如春低头继续照着册子上的方法练手。
老翁转个身,悠悠睁开眼,正见他二人对面坐着。都是相仿年纪的人,那小胡儿身形高大,垂眸看着面前的小娘子,目光几乎就要粘在她身上。
小娘子对此浑然不知,十分认真地替他推拿。
此情此景,让他忆起了自己的年少时光。从前,他在沙陇渡口撑船,经常碰到一个小娘子,扎着高高的发髻,手里挎着小篮子,那是要拿去卖的青菜。
他二人不说甚么话,他故意将船撑得很慢,日后,越来越慢。
终于有一日,小娘子开口问他:“你叫甚么名字啊?”
他在脑中想了无数次两人攀谈时的场景,也有一肚子话要同她说,可最终只干巴巴说了个名字。
小娘子问一句,他答一句。
渐渐的,话多的反而成了他,他将每日撑船时见着的趣事一一说与她听。小娘子掩唇轻笑。
可是在某一天之后,他再也没见着她了。
一年,两年,三年。他在沙陇渡撑了三年船,便不在此摆渡,只送人南下或北上。长途艰险,但挣的钱多。
老翁转过身,又慢慢阖上眼。
渐往南下,夏意也越浓。水面上莲叶铺开,连天的绿意。
不知是近乡情怯还是旁的,沈如春这几日情绪明显有些不对劲。她总是一个人坐在船头,发呆。
陈惊山站在她身后,问:“江州也是这样的么?”
“唔。”沈如春敛眸垂目,“从前夏时,我阿娘还会撑着小舟带我去采莲子。回来后,炖一碗银耳莲子羹,清热祛火。”
她语气淡淡的,碧绿的莲叶教风吹得上下翻滚,露出浅淡的底边。
这是她第一次在他面前提及亲人,陈惊山才发现,他其实并不太了解她。他只知道她是被养在将军府中的妾,甚至于她对李辟的情感,都是他妄意揣测而来。或许,她并不想待在那处,或许,她是真心想要回到江州。
陈惊山打算等将她平安送回江州后,再去长宁城中找师傅。若是没找到,他便回延山脚下的绿洲去,他来时草还未长出芽,等他回去时,大约已有齐膝高了罢。
若是找到了,陈惊山心揪了一下,他还是要回去的。长宁城里他住不惯。
今年出来一趟,去了这么多地方,见识过了便行了。
他还是喜欢在绿洲时的日子,一个人在原上练刀,师父喝醉酒时偶尔拉着他絮絮叨叨聊上一阵。等师父讲得困了,他便溜出去,跑马。
他生来便无父无母,是师父将他捡了回去,给了他一条命。如今,师父不明不白就将他扔下,他要去问个明白。
不远处,一条画船慢慢往这处走。画船里头,灯火通明,吴侬软语唱着小曲儿,舞袖翩翩。
两艘船越靠越近,画船船头上站着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男人。
陈惊山抱臂,抬起头。那男人正好往下看,他眉须皆白,一双鹰眼十分狠戾。
在那一瞬,刀客的直觉让这两人都觉察到对方的威胁。
中年男人从画船上一跃而下,手中横刀当面砍来。陈惊山抽出弯刀,抵挡开来。
两柄刀触碰过后,旋即收回,又灵巧地向对方要害处砍去。
沈如春被这惊变吓得跳躲到一旁,乘船的老翁一杆竹竿朝中年男人打来,却教他一刀直接斩断。
来者使刀利落有劲,是刀客中的高手。
陈惊山手腕翻转,几次欲借弯刀弧度将他刀子挑开,却都教他看破了心思。中年男人好像并不急着进攻,更像是陪他练招。陈惊山使一招,他便拆一招,将陈惊山刀法中的破绽一一点出。
只是,最后,陈惊山忽然将左手换成了右手,贴着中年男人腰侧砍来。这变化倒教中年男人措手不及,他旋身躲过,握紧横刀,攻势终于凌厉起来。
陈惊山勉强接了十余招,最终,教对面破开弯刀,刀刃直接抵在脖子上。
中年男人嗓音沧桑,他问:“陈三望是你师父?”
陈惊山干瞪着他。
男人面上没有一丝笑意:“一样的臭脾气。”
“方才教你的都记住了?”他问。陈三望倒是教出来一个好徒弟,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刀法,悟性也高,是个好苗子。
陈惊山这块臭石头依旧微抬起下巴,一副愿赌服输任人宰割但绝不服软绝不谄媚的姿态。
中年男人冷哼一声,松开他,走向沈如春。
他没想到定王要杀的是这么年纪轻的一个小娘子。还专程遣他来?他不理解定王心思,但也不需要理解。他只负责杀人,管他有怨还是无仇。
“小娘子,对不住了。”他挥起手中刀。
沈如春起初担心陈惊山,没顾着逃。没想到这人竟是冲着自己来的。
她镇定呵问:“是谁要杀我?”
中年男人手中刀微顿,沈如春见势要往水里跳。那人反应过来,一把抓住她,用力钳着:“是定王要杀你!”
定王?!
沈如春看见那刀刃直扑下来。
陈惊山陡然出刀,接下这一横刀。
咫尺之处,刀刃骤然止住。
男人回头,手背青筋鼓起,好个臭小子,这一刀用了十成的力气。
他也不再手下留情,几个回合下来,一脚将陈惊山踹翻在地,警告他:“你别管闲事!”
“你要杀她,先杀了我!”陈惊山从地上爬起来,他看了男人一眼,旋即又注视着沈如春。他目光深深,有一种震慑人心的力量,穿透无边的黑夜。
沈如春看着他,心蓦地被击中。
画船里头,娘子还在唱着绵长的小曲儿。黑暗里,荷叶似乌黑的云片般翻滚着。
娘的。方概把横刀别在腰间,一把揪住陈惊山的衣领:“你小子,要走你师父的老路么?”
同陈三望一样,为个女人要死要活么!
说完,他推开陈惊山,一言不发地瞪着他。
头疼,师徒两个都教人头疼。
他很早就识得陈三望,两人都是西北有名的刀客。在年少轻狂的时候,他上门挑衅。那时陈三望不过二十出头,心气也高。两人在荒漠里斗了许久,最后谁赢谁输也不晓得。两人躺在地上,扭过头,相视一笑。
此后,两人再无交集。
他入定王帐下做刀客,替他做杀人的买卖。
直到年初的某天,他听徒弟说今日碰见个刀法好生厉害的刀客,府上的侍卫都教他伤了好几个,还是定王亲自领他们去捉的。
方概是个刀痴,自然想要去会会那人。他问:“人呢?”
徒儿撇撇嘴,以手抹脖子:“教定王给杀了。”
徒儿又十分可惜道:“死得还挺惨的。”
不知为何,方概心中一跳,冥冥之中似有所感,他追问:“尸体呢?”
“被定王在潘园的树上吊着。”
方概寻到潘园,在西北偏僻角落里,一棵歪脖子树上,见到了血迹斑斑的尸体。
春日未至,此时还是冬日的凄凉。潘园的树光秃秃一片,李家陵阙裹着肃杀。凛冽的风吹过荒原,发出凄厉的哀嚎。
那尸体被风吹得摇晃,正面转过来时,方概突觉一片眩晕。
陈三望苍白的脸上,眼睛闭着,旋即又被风吹着,朝向另一面。
他走进了,看着歪脖子树下那块简陋的小墓碑,与不远处高大气派的李家陵阙相比,它可怜极了。
一个可怜的女人,可怜的一生,埋葬在此处。
他在府时,虽不甚关心定王后宅之事。但也听过些关于琅娘子的流言。琅娘子许多年前便病死了,十余年后,故事中的另一个人,前来赴约。
糊涂啊!方概第一反应便是痛惜,一个世间罕见的天才般的刀客,竟这般憋屈地死了。模样这般惨。
他将腰间横刀插入地中,曾经,他用这刀同陈三望比试过。
他跪在地上,三叩首。
依然难消心中愧疚。
定王的事他不能插手,他收回刀,转身离去。
如今,他不知道定王要杀的这小娘子又同陈三望的徒儿是怎么纠缠到一处的。他只觉得这些孽缘像是一团乱麻线,缠得他脑袋都大了。
刀客一辈子,有手中的刀陪着,一心练刀不就够了么?
愧疚和惜才感,驱使他第一次动摇了念头。
他转头看着沈如春,陈惊山警惕地挡在他面前。
方概咬牙切齿道:“需得带个信物回去复命。”
沈如春不解方概态度的陡然转变,但依言在腰间摸索一阵,将原本想拿去典当了的玉佩交给了他。
方概识得这玉佩,是定王府上二郎君的贴身之物。
他意味深长地望了沈如春一眼,将玉佩收下。
*
长宁,定王府。
圣人敕令下,李家二郎成了准驸马爷。
定王罕见地办了次家宴,迁居在外的长子和长媳一并回府。
席上,定王问了些大郎近况,又同长媳寒暄几句。最终看向李辟,道:“千牛卫虽是个闲散差事,但也是在圣人跟前办事,你行事莫要懒散。”
坐在定王旁边的苏娘子笑盈盈道:“日后等你成了驸马爷,我们可都要攀你的高枝呢。”她绵里藏针,有心讥讽李二。驸马爷算甚么,千牛卫又算甚么。如今定王将他推出去作了弃子,日后,他同大郎,根本没甚么可争的。
李辟向来憎恶苏娘子这副惺惺作态的嘴脸,对她,他从来是不留颜面的回怼过去:“你若想攀高枝,肚子争气点,给定王再生一个小崽子。到时,让那小崽子去娶个公主回来。”
他话说的糙,苏娘子气得直翻白眼,又不好发作。她转头欲找定王说理,定王却只是沉着脸色。
大郎出来打圆场:“我阿娘说话无心,二郎莫放在心上。”
一顿家宴吃下来,闹得十分僵硬。
宴散后,定王忽然单独将李辟召入书房。
“磨墨。”
李辟在他老子面前,戾气稍敛。
磨好墨了,他退到一旁。
定王蘸墨练字,好一阵,李辟站得腿开始发麻时,定王随口问:“你贴身带着的那块玉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