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滚过来?”
晨雾未散,一道高挑身影一瘸一拐地踏入院子,肩上扛着的木车轮粗得离谱——比村口那棵歪脖子枣树还壮两圈,活像扛了半截城门洞子。
白一一从灶屋冲出来时,差点被自己的脚绊倒。
“你傻啊?直接放地上滚过来不就行了?非得用扛的?!”
她伸手要去接,沈思禾却后退半步,声音冷得像块冻了十年的老榆木:
“不用你。放哪里?”
白一一想都没想,手指往墙边一指——
“不可。”
这男人比她高一个头,声音从她头顶砸下来,硬邦邦的,活像在宣读圣旨。
“为何?!”她瞪圆了眼。
“未完工,不得受损。”
“可它迟早要用的啊!就靠墙放一下,又不会少块木头!”
沈思禾那张无波无澜的脸终于微微一动,眉头蹙起,仿佛她刚刚提议的不是“靠墙放车轮”,而是“把观音菩萨当板凳坐”。
“那是它以后的事。”他一字一顿,“和它的现在无关。”
白一一脑袋“嗡”地一声,膝盖一软,再一次差点当场给他跪下。
“所以——”她咬牙切齿,“在它‘功德圆满’之前,你就打算一直扛着它,当人肉支架?”
沈思禾目光平静,语气虔诚得像在讨论某种宇宙真理:
“万物皆有灵,不可随意对待。”
“哈!”白一一气笑了,“那无相寺的观音菩萨该赶紧站起来——”她呲了呲牙,“给你让座!”
“搁这儿吧。”
一道温温柔柔的嗓音插进来,王氏不知何时在墙边铺了张晒簟,说完就转身回灶屋,继续和淑娘数鸡蛋去了。
沈思禾沉默两秒,终于弯腰——
那小心翼翼的模样,活像在放一个刚出生的婴儿。
“啪嗒”怀里掉出半块啃剩的野菜团子。
“……凉了。”他面无表情地捡起来,拍了拍灰,又塞回怀里。
“好生保管。”似什么都没发生过,声音依旧冷硬。
白一一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住翻白眼的冲动:
“大哥,‘物物而不物于物’啊!”
沈思禾拍了拍袖子上并不存在的木屑,淡淡道:
“物尽其用方显其能,无故损耗,便是失其所存。”
沈思禾和淑娘转身离开时,他脚步微顿,侧过半张脸,声音冷清,却莫名带点执拗——
“明日我来上油。”
白一一指尖抵着下巴,慢悠悠地“唔”了一声,眼尾一挑,忽然笑得像只偷了腥的猫——
“明日啊……”她拖长音调,“明日它可不一定在家。”
紧接着,她嗓音骤然拔高,眉眼弯成两枚小月牙,冲他背影脆生生喊——
“等它回来,我一定好生转告,让它上你家找你‘玩’!”
最后那个“玩”字咬得极重,活像在逗弄什么倔脾气的猫。
等白一一和王氏终于跌跌撞撞赶到集市摊位时,两人还在呼哧呼哧喘着粗气。
白一一扶着腰,咬牙切齿地琢磨——自己怎么就信了那人的邪?这死沉死沉的破车轮,愣是轮流趴在她和王氏背上,硬生生“骑”着她们俩进了城!
——活像她们不是来卖东西的,而是专程来给这轮子当人肉轿夫的!
两日后的晌午,平时本就热浪滔天的小院,今日好似尤其闷热。
当那辆镀了“金身”的车轮重新出现在眼前时,白一一先是一愣,随即“噗”地笑喷出来——
铁皮外衣倒是乖乖裹在了轮子上,可轮身上却像是跟人打过架似的,表面坑坑洼洼,还多了几道剐蹭的疤。
“这轮子怕不是和你们家芦花鸡打了一架?”白一一乐得见牙不见眼。
铁汉王挠头:“那畜生昨儿追着轮子啄,打都打不跑。”
“铛——!”
抡起手中铁条又给了车轮一记响亮的“爱抚”,咧着嘴露出两排大白牙:“就蹭破点皮,不打紧!这轮子结实,能给你当传家宝!”
白一一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快飙出来了。她抹了抹湿润的眼角,好不容易才平复呼吸。现在,她最期待的就是看沈思禾见到这个“战损版”车轮时,那张冰山脸会裂开怎样的表情。
里屋,粗陶茶杯上的热气袅袅升腾,在阳光下划出几道细弱的白痕。
“丫头,”铁汉王搓了搓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掌,指节间还沾着未洗净的煤灰,语气罕见地迟疑,“你画的那几样铁器……”
铁汉王“啧”了一声,泄气地摊开手:“那细铁丝……我做不出来。”
“用的是熟铁条?”她问。
点头。
“退火埋灰,醒过一夜?”
再点头。
“拉丝试过了?”
沉默。
“硬木拉丝板?”
点头。
“青铜拉丝板?”
还是点头。
白一一忽然眯起眼,手指摩挲着下巴:“那就是陨铁拉丝模具的问题了——怎么,黑市没买到真货?”
“嗬!”铁汉王猛地一拍大腿,震得茶杯叮当响,五指张开在她眼前一晃,“十五贯!还不知是不是‘天雷铁’……”他拧紧眉头,腮帮子绷出两道硬棱,“那群西夏贩子,心比铁渣还黑!”
“七贯半,”白一一抄起蒲扇猛扇几下,“我出一半。”说出这数字时,她后槽牙暗暗咬紧——一百五十亩荒地在向她挥手告别。
见他还在犹豫,她手中的蒲扇“啪”地往桌上一拍,声音清脆如刀裁麻纸。
“只要是真陨铁,做出三副模具就能快速回本。”白一一指尖轻敲桌面,忽然压低嗓音,“何况这细铁丝……”她压低嗓音,“筛谷的细网、盖房子、栅栏、晒架、灯笼架、挂钩,马车轿子加固,临时拴个物件,甚至绣花针都能磨!”
铁汉王翻白眼:“谁家针用铁线磨?败家!”然后又转身拉开柜门,取出一卷铁线,“当啷”扔在桌上——那铁丝足有筷子粗,表面泛着冷硬的青灰色。
白一一指尖触到铁丝的刹那,心脏猛地一跳。成了!虽然比现代钢丝粗糙十倍,但那股均匀的韧劲儿,分明是正经拉丝工艺的雏形。她强压住上扬的嘴角,故意皱眉:“人力拉不动?”
“我和阿财两个壮汉,差点扯断腰!”
“那就上绞盘。”她轻描淡写地弹了下铁丝,“水车轴上加个木轮,绑牛皮绳牵引——你们锻大件时不都这么干嘛?”
“啪!”
铁汉王一掌拍在桌上,粗陶茶杯惊跳起来,茶水泼出几滴在铁丝上,滋出细小的白烟。他眼底像突然被火把点着:“驴拉磨……我怎么就没想到!”话音未落,人已旋风般冲出门去,带起的风扑灭了茶杯上最后一缕热气。
“那七贯半是要还的!”白一一冲着他的背影喊。
牛车吱呀呀碾过院角的野草,惊飞了低空掠过的蜻蜓。车辕上头发花白的老翁一勒缰绳,老黄牛喷着响鼻稳稳停住。
开荒叉、开荒铲、铁皮木轮、簇新的炉子……早已列队等候多时,在阴沉的天色下泛着冷光。
“怕是要下雨。”王氏攥紧袖口抬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远处天边不知何时压来一片黑漆漆的云,像口倒扣的铁锅。
“铁汉王!”白一一一把抄起开荒铲、开荒叉,“其他的改日来取!”话音未落就拽着王氏往牛车上跳。
“那怎么行?!”老翁胡子猛地翘起。
“钱照付!双倍!”
“嗖——”
蓑衣在空中划出个饱满的圆弧,老翁枯瘦的手腕一抖,系带已蛇般缠紧腰身。白一一还没看清动作,怀里就多了副蓑衣。
“穿好,下回带来就成。”铁汉王摆摆手刚退回檐下——
“啪!”
第一滴雨砸在夯土上,绽开铜钱大的灰斑。紧接着是第二滴、第三滴……
白一一胡乱扣上斗笠,歪歪斜斜的笠檐遮住她半边脸,也来不及去管,着急忙慌地就去扯蓑衣。刚找到领子的绳结,双臂发力正要提起,一低头,斗笠就从脑袋上滑了下来——
没掉。
王氏稳稳地托住了她的斗笠。
等她眼前重获光明,穿戴完毕的王氏细心帮她把斗笠正好,那双常年操劳的手灵巧翻飞,在她下巴处系好绳结。
白一一嘴角上扬,索性放手,任王氏从她手中拿起蓑衣。簌簌响动间,白一一眯着眼,看见王氏睫毛上沾着的雨珠,和抿成一线的唇。绳结收紧的刹那,远处传来老翁的吆喝:“抓稳咯!”
鞭梢在空中炸响,牛车吱呀呀碾过院门。
雨突然疯了。
千万条银线抽打着黄土,激起的尘雾转眼被浇灭。车板很快积起水洼,蓑衣开始散发陈年棕榈的腥气。
“莫急。”王氏忽然往她手里塞了颗芝麻糖,糖块还带着体温,“娘每次都会提前把能用的草垫席子都备着,就防下雨,今早又捆了稻草,该盖的早盖上了。”
白一一低头,手心里的芝麻糖散落几粒芝麻,在雨气里微微发黏。她捏了捏,糖块硬邦邦的,像极了地里那些没来得及收的谷穗。
“就怕……”她话没说完,老黄牛突然打了个响鼻,车轱辘碾过水坑,“哗啦”溅起一片泥浆。远处田垄上,隐约可见几个佝偻的身影正抢收最后几捆庄稼,蓑衣在雨里晃成灰扑扑的影子。
王氏顺着她的目光望去:“人哪,争不过天,但总得争一争。”
芝麻糖在舌尖化开,甜得发苦。
晨雾未散,一道高挑身影一瘸一拐地踏入院子,肩上扛着的木车轮粗得离谱——比村口那棵歪脖子枣树还壮两圈,活像扛了半截城门洞子。
白一一从灶屋冲出来时,差点被自己的脚绊倒。
“你傻啊?直接放地上滚过来不就行了?非得用扛的?!”
她伸手要去接,沈思禾却后退半步,声音冷得像块冻了十年的老榆木:
“不用你。放哪里?”
白一一想都没想,手指往墙边一指——
“不可。”
这男人比她高一个头,声音从她头顶砸下来,硬邦邦的,活像在宣读圣旨。
“为何?!”她瞪圆了眼。
“未完工,不得受损。”
“可它迟早要用的啊!就靠墙放一下,又不会少块木头!”
沈思禾那张无波无澜的脸终于微微一动,眉头蹙起,仿佛她刚刚提议的不是“靠墙放车轮”,而是“把观音菩萨当板凳坐”。
“那是它以后的事。”他一字一顿,“和它的现在无关。”
白一一脑袋“嗡”地一声,膝盖一软,再一次差点当场给他跪下。
“所以——”她咬牙切齿,“在它‘功德圆满’之前,你就打算一直扛着它,当人肉支架?”
沈思禾目光平静,语气虔诚得像在讨论某种宇宙真理:
“万物皆有灵,不可随意对待。”
“哈!”白一一气笑了,“那无相寺的观音菩萨该赶紧站起来——”她呲了呲牙,“给你让座!”
“搁这儿吧。”
一道温温柔柔的嗓音插进来,王氏不知何时在墙边铺了张晒簟,说完就转身回灶屋,继续和淑娘数鸡蛋去了。
沈思禾沉默两秒,终于弯腰——
那小心翼翼的模样,活像在放一个刚出生的婴儿。
“啪嗒”怀里掉出半块啃剩的野菜团子。
“……凉了。”他面无表情地捡起来,拍了拍灰,又塞回怀里。
“好生保管。”似什么都没发生过,声音依旧冷硬。
白一一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住翻白眼的冲动:
“大哥,‘物物而不物于物’啊!”
沈思禾拍了拍袖子上并不存在的木屑,淡淡道:
“物尽其用方显其能,无故损耗,便是失其所存。”
沈思禾和淑娘转身离开时,他脚步微顿,侧过半张脸,声音冷清,却莫名带点执拗——
“明日我来上油。”
白一一指尖抵着下巴,慢悠悠地“唔”了一声,眼尾一挑,忽然笑得像只偷了腥的猫——
“明日啊……”她拖长音调,“明日它可不一定在家。”
紧接着,她嗓音骤然拔高,眉眼弯成两枚小月牙,冲他背影脆生生喊——
“等它回来,我一定好生转告,让它上你家找你‘玩’!”
最后那个“玩”字咬得极重,活像在逗弄什么倔脾气的猫。
等白一一和王氏终于跌跌撞撞赶到集市摊位时,两人还在呼哧呼哧喘着粗气。
白一一扶着腰,咬牙切齿地琢磨——自己怎么就信了那人的邪?这死沉死沉的破车轮,愣是轮流趴在她和王氏背上,硬生生“骑”着她们俩进了城!
——活像她们不是来卖东西的,而是专程来给这轮子当人肉轿夫的!
两日后的晌午,平时本就热浪滔天的小院,今日好似尤其闷热。
当那辆镀了“金身”的车轮重新出现在眼前时,白一一先是一愣,随即“噗”地笑喷出来——
铁皮外衣倒是乖乖裹在了轮子上,可轮身上却像是跟人打过架似的,表面坑坑洼洼,还多了几道剐蹭的疤。
“这轮子怕不是和你们家芦花鸡打了一架?”白一一乐得见牙不见眼。
铁汉王挠头:“那畜生昨儿追着轮子啄,打都打不跑。”
“铛——!”
抡起手中铁条又给了车轮一记响亮的“爱抚”,咧着嘴露出两排大白牙:“就蹭破点皮,不打紧!这轮子结实,能给你当传家宝!”
白一一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快飙出来了。她抹了抹湿润的眼角,好不容易才平复呼吸。现在,她最期待的就是看沈思禾见到这个“战损版”车轮时,那张冰山脸会裂开怎样的表情。
里屋,粗陶茶杯上的热气袅袅升腾,在阳光下划出几道细弱的白痕。
“丫头,”铁汉王搓了搓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掌,指节间还沾着未洗净的煤灰,语气罕见地迟疑,“你画的那几样铁器……”
铁汉王“啧”了一声,泄气地摊开手:“那细铁丝……我做不出来。”
“用的是熟铁条?”她问。
点头。
“退火埋灰,醒过一夜?”
再点头。
“拉丝试过了?”
沉默。
“硬木拉丝板?”
点头。
“青铜拉丝板?”
还是点头。
白一一忽然眯起眼,手指摩挲着下巴:“那就是陨铁拉丝模具的问题了——怎么,黑市没买到真货?”
“嗬!”铁汉王猛地一拍大腿,震得茶杯叮当响,五指张开在她眼前一晃,“十五贯!还不知是不是‘天雷铁’……”他拧紧眉头,腮帮子绷出两道硬棱,“那群西夏贩子,心比铁渣还黑!”
“七贯半,”白一一抄起蒲扇猛扇几下,“我出一半。”说出这数字时,她后槽牙暗暗咬紧——一百五十亩荒地在向她挥手告别。
见他还在犹豫,她手中的蒲扇“啪”地往桌上一拍,声音清脆如刀裁麻纸。
“只要是真陨铁,做出三副模具就能快速回本。”白一一指尖轻敲桌面,忽然压低嗓音,“何况这细铁丝……”她压低嗓音,“筛谷的细网、盖房子、栅栏、晒架、灯笼架、挂钩,马车轿子加固,临时拴个物件,甚至绣花针都能磨!”
铁汉王翻白眼:“谁家针用铁线磨?败家!”然后又转身拉开柜门,取出一卷铁线,“当啷”扔在桌上——那铁丝足有筷子粗,表面泛着冷硬的青灰色。
白一一指尖触到铁丝的刹那,心脏猛地一跳。成了!虽然比现代钢丝粗糙十倍,但那股均匀的韧劲儿,分明是正经拉丝工艺的雏形。她强压住上扬的嘴角,故意皱眉:“人力拉不动?”
“我和阿财两个壮汉,差点扯断腰!”
“那就上绞盘。”她轻描淡写地弹了下铁丝,“水车轴上加个木轮,绑牛皮绳牵引——你们锻大件时不都这么干嘛?”
“啪!”
铁汉王一掌拍在桌上,粗陶茶杯惊跳起来,茶水泼出几滴在铁丝上,滋出细小的白烟。他眼底像突然被火把点着:“驴拉磨……我怎么就没想到!”话音未落,人已旋风般冲出门去,带起的风扑灭了茶杯上最后一缕热气。
“那七贯半是要还的!”白一一冲着他的背影喊。
牛车吱呀呀碾过院角的野草,惊飞了低空掠过的蜻蜓。车辕上头发花白的老翁一勒缰绳,老黄牛喷着响鼻稳稳停住。
开荒叉、开荒铲、铁皮木轮、簇新的炉子……早已列队等候多时,在阴沉的天色下泛着冷光。
“怕是要下雨。”王氏攥紧袖口抬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远处天边不知何时压来一片黑漆漆的云,像口倒扣的铁锅。
“铁汉王!”白一一一把抄起开荒铲、开荒叉,“其他的改日来取!”话音未落就拽着王氏往牛车上跳。
“那怎么行?!”老翁胡子猛地翘起。
“钱照付!双倍!”
“嗖——”
蓑衣在空中划出个饱满的圆弧,老翁枯瘦的手腕一抖,系带已蛇般缠紧腰身。白一一还没看清动作,怀里就多了副蓑衣。
“穿好,下回带来就成。”铁汉王摆摆手刚退回檐下——
“啪!”
第一滴雨砸在夯土上,绽开铜钱大的灰斑。紧接着是第二滴、第三滴……
白一一胡乱扣上斗笠,歪歪斜斜的笠檐遮住她半边脸,也来不及去管,着急忙慌地就去扯蓑衣。刚找到领子的绳结,双臂发力正要提起,一低头,斗笠就从脑袋上滑了下来——
没掉。
王氏稳稳地托住了她的斗笠。
等她眼前重获光明,穿戴完毕的王氏细心帮她把斗笠正好,那双常年操劳的手灵巧翻飞,在她下巴处系好绳结。
白一一嘴角上扬,索性放手,任王氏从她手中拿起蓑衣。簌簌响动间,白一一眯着眼,看见王氏睫毛上沾着的雨珠,和抿成一线的唇。绳结收紧的刹那,远处传来老翁的吆喝:“抓稳咯!”
鞭梢在空中炸响,牛车吱呀呀碾过院门。
雨突然疯了。
千万条银线抽打着黄土,激起的尘雾转眼被浇灭。车板很快积起水洼,蓑衣开始散发陈年棕榈的腥气。
“莫急。”王氏忽然往她手里塞了颗芝麻糖,糖块还带着体温,“娘每次都会提前把能用的草垫席子都备着,就防下雨,今早又捆了稻草,该盖的早盖上了。”
白一一低头,手心里的芝麻糖散落几粒芝麻,在雨气里微微发黏。她捏了捏,糖块硬邦邦的,像极了地里那些没来得及收的谷穗。
“就怕……”她话没说完,老黄牛突然打了个响鼻,车轱辘碾过水坑,“哗啦”溅起一片泥浆。远处田垄上,隐约可见几个佝偻的身影正抢收最后几捆庄稼,蓑衣在雨里晃成灰扑扑的影子。
王氏顺着她的目光望去:“人哪,争不过天,但总得争一争。”
芝麻糖在舌尖化开,甜得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