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头博王后将联姻之意吐露给了虢夫人。这头,高昌王也很高兴的召见了庾昭明,打算告知此事。
庾昭明到时,庾神秀刚散学回来,正带着妹妹满殿飞跑。内侍入内禀告。庾昭明站在殿外,默然听着里面孩童清脆的笑声和尖叫声。一时殿内传来高声唱名之声,庾昭明一甩袍角,走了进去。
他先向父王和博王后行礼,庾神秀领着庾神爱再向庾昭明行礼。
神爱还想让母亲抱,博王后耐不过,干脆抱起小女儿往后堂去了,顺带叫走了神秀,给父子二人留下说话的空间。
神秀一面走一面回头,想看父王与大哥要做什么。然而博王后拉着他入了内堂,他什么也看不到了。
稚子娇女,最是天真惹人疼。高昌王脸上一直带笑看着他。到两个孩子的身影消失,他又转头看着姿容俊秀,身姿挺拔昭郎的大儿,更觉得高兴。
“坐吧。”他带着笑意道,并不多坐转圜,而是直接将他打算与虢家结亲之事说了。
“虢家那小娘子我见过,是个又精神又爽利的好女子。”
庾昭明未想到父王今日唤他来竟是为了此事。他回忆一时,想起了虢丹的样子。然而他拱手道:“劳父亲操心。不过,儿子还想再多学习两年,暂不想考虑婚姻之事。”
庾昭明这个话正是高昌王先前对他的安排。但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父母认为你该成婚,那么你便到了该成婚的时候了。
“这个不妨。这两件事情并不冲突。所谓成家立业,先成家再立业,并不妨碍。”
然而庾昭明还不想成婚,他不想娶一个不是博彤的妻子。
他沉默着,不再表态。
然而沉默就是一种态度。高昌王脸上的笑淡了下来。他看着庾昭明沉默的神色,心中已然知道了答案。
“你是不愿意,还是不乐意?”高昌王问。
不愿意和不乐意,听来似乎是一个意思。但庾昭明明白这其中的差异。
避无可避,庾昭明也不打算逃避。他看着父王道:“儿子不愿意。儿子心中有一个人,无法忘却,恐怕耽误了虢家小娘子。”
“那个人,是博彤么?”高昌王的声气已然严肃起来。
“是。”庾昭明不躲不避,道了声是。
自张王后去世后,高昌王亲手接过了养育儿子庾昭明的责任。在他的严厉要求下,庾昭明一日一日长成了最好的样子。哪怕午夜梦回,那种骄傲与满足都时时萦绕心间。然而现在这块他亲手打磨出来的玉要主动陷入到泥淖里去。
他不能容忍。
高昌王压住火气,沉声道:“我告诉过你,你娶谁都可以,唯独不可以是博家的人,唯独不可以是博彤!”
然而庾昭明看着他父亲,笑了笑,问道:“父王既然可以娶博家的女子,为何我就不可以?”
安抚好孩子后从内堂过来的博王后正好听到这一句,脚步当即一顿。
庾昭明脸上那种似笑非笑让高昌王一瞬间怒急攻心,他当即抄起手旁的茶碗砸向了庾昭明身旁的地上,“放肆!”
茶碗在地上碎开,发出清脆刺耳的破裂声,留下白色的印迹。茶水四溅,打湿了一贯干燥的地砖。这突如其来的一声,让博王后忍不住握住了嘴。
高昌王无视地上的残渣与碎片,一步一步走到了庾昭明的身前。他的身形这几年开始有微微的佝偻,看起来没有儿子那么高,但他一步一步走过来,带着愤怒,与毫不掩饰的威逼,走到了这个已然成年的儿子面前。
“你,”他朝庾昭明指了指,下颚绷紧,“我不管你心里怎么想,也不管你怎么看,今日我与你商议的,是高昌大王子的婚事,不是你庾昭明的婚事。你最好明白这一点。”
庾昭明面色冷峻,如同高山上千年不化的寒冰。他明白父王的意思,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拱手行礼,然而转身走了出去。
身后,是一片深海一般的寂静,带着蓬勃的,即将将人卷入海底的力量。
大王子离开后,堂上呼吸罕闻,噤若寒蝉。高昌王仍死死看着空无一人的大殿门口,他站了许久,终于径自走出了后殿。
高昌王走后,博王后从刚刚掩身之处走了出来。环銮急促而轻声的命人赶快收拾地上碎裂的残瓷。
博王后立在当地,同样看着大殿门口。大王的身影也早已消失不见。环銮请她坐下,又送了一碗茶到博王后手边。
博王后端着茶,温热的触感不能抵消此刻她心中的战栗和寒冷:刚刚,是她第一次见大王发这么大的火。
她看着地上砸出的痕迹,久久不语。
“姑姑,博彤必须尽快嫁出去。”
高盛宫后殿,博王后与姑姑博夫人坐得很近。
她疏忽了,她先前一直以为大王子和博彤二人不过是小儿女间的嬉闹,一旦分开自然就冷淡了,却未料到大王子钟情至此。
必须把博彤嫁出去。如今大王子和大王闹到这番地步,为了避免进一步的争吵,她能做的唯有让家中尽快把博彤嫁出去。
博夫人没有应声。她心中惊诧,忍不住低声确认道:“大王子果然和大王闹到如此地步?”
博王后不愿再多说,只点了点头。
“大王绝对不会允许大王子娶博彤。”博王后道。其实那日大王子的那句诘问令她颇感脸面辛辣,但她想从旁协助解决此事。
博夫人没有说话,只有一双眼睛越来越亮。
有机会了。
一种兴奋从博夫人的心底生了起来。这种兴奋感她熟悉非常,一如当年得知大王对博纹特别留意之时。
博夫人脸上慢慢露出一个笑:“堵不如疏。”
博王后当即明白了博夫人的意思,皱眉喊了一声“姑姑!”大王眼下如此愤怒,姑姑还想做什么?!
“大王子既然为了大王违背父命,我们若此时匆匆将博彤嫁出去,大王子必然反应激烈。若是做出什么亡命天涯之举,那才是真正悔之晚矣。”
博王后闻言一顿。
说到这里博夫人心中忽然一动,她靠近侄女,一手撑着博王后的膝盖,眼睛一瞬不瞬,“一动不如一静,堵不如疏。除非,你觉得让大王子为了博彤亡命天涯更好。”
最后这一句话低微得近乎耳语,博王后却悚然一惊,耳边如雷炸响。
“姑姑!”博王后当即喝道。然而这一声如同高空之上远远炸开的烟花,只见其形,不闻其声。
博夫人坐正了身体,慢斯条理的捋着衣带坐。她喜欢繁复的花纹,又因为身份高贵,因此常以金银丝线入绣,翩跹走动之际,暗光闪闪,携光带影。
“我只是这么顺口一说。不过,”博夫人侧头笑道,“如果你不那么想的话,就听我的,什么都不要做。”
回到东宫后,庾昭明坐在书房内,满室静默。忽然一侍从捧着一封信急急走了进来。是赭石城来的信。
信摆在庾昭明的面前。侍从退下了,庾昭明却好一时才伸手将信打开。信里,博彤问婚姻之事是否属实。
信很短,庾昭明却并不似先前那般当即回信。他慢慢将信收起来,然后唤人。人到后,他道:“安排一下,我要见一见虢小娘子。”
虢丹由她二哥护送,到了约定的地方。这是靠近宫城一个花园。站在池塘的岸边,可以看到亭子里的光景。
窗格都打开了,池塘水面上的波纹一圈一圈地荡远。虢丹向庾昭明行了一礼,庾昭明虚扶了扶,然后请她坐下。
一时无话。虢丹正想开始话题,庾昭明已然切入。“今日冒昧邀请,想必小娘子已知道是为了何事。”
虢丹点了点头。
“婚姻是结两姓之好,昭明不敢不慎重,有一事,需向小娘子说明。”
“请说。”
“眼下我正在政事堂学习,事务繁忙,暂不欲成婚。”庾昭明本想说自己心悦一人,因此不能成婚,转念还是改了口风。
亭间寂寂。池塘水面下也许有鱼浮了上来,张口吞落叶,以至于水面上的波纹骤然打乱。
庾昭明站了一会儿,见得不到虢丹的回应,正要出言告辞。忽然虢丹抬头,一双明亮的眼睛映着水光看着他,道:“大王子或许不知,我,心悦大王子多年。”
庾昭明愣住了。
庾昭明到时,庾神秀刚散学回来,正带着妹妹满殿飞跑。内侍入内禀告。庾昭明站在殿外,默然听着里面孩童清脆的笑声和尖叫声。一时殿内传来高声唱名之声,庾昭明一甩袍角,走了进去。
他先向父王和博王后行礼,庾神秀领着庾神爱再向庾昭明行礼。
神爱还想让母亲抱,博王后耐不过,干脆抱起小女儿往后堂去了,顺带叫走了神秀,给父子二人留下说话的空间。
神秀一面走一面回头,想看父王与大哥要做什么。然而博王后拉着他入了内堂,他什么也看不到了。
稚子娇女,最是天真惹人疼。高昌王脸上一直带笑看着他。到两个孩子的身影消失,他又转头看着姿容俊秀,身姿挺拔昭郎的大儿,更觉得高兴。
“坐吧。”他带着笑意道,并不多坐转圜,而是直接将他打算与虢家结亲之事说了。
“虢家那小娘子我见过,是个又精神又爽利的好女子。”
庾昭明未想到父王今日唤他来竟是为了此事。他回忆一时,想起了虢丹的样子。然而他拱手道:“劳父亲操心。不过,儿子还想再多学习两年,暂不想考虑婚姻之事。”
庾昭明这个话正是高昌王先前对他的安排。但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父母认为你该成婚,那么你便到了该成婚的时候了。
“这个不妨。这两件事情并不冲突。所谓成家立业,先成家再立业,并不妨碍。”
然而庾昭明还不想成婚,他不想娶一个不是博彤的妻子。
他沉默着,不再表态。
然而沉默就是一种态度。高昌王脸上的笑淡了下来。他看着庾昭明沉默的神色,心中已然知道了答案。
“你是不愿意,还是不乐意?”高昌王问。
不愿意和不乐意,听来似乎是一个意思。但庾昭明明白这其中的差异。
避无可避,庾昭明也不打算逃避。他看着父王道:“儿子不愿意。儿子心中有一个人,无法忘却,恐怕耽误了虢家小娘子。”
“那个人,是博彤么?”高昌王的声气已然严肃起来。
“是。”庾昭明不躲不避,道了声是。
自张王后去世后,高昌王亲手接过了养育儿子庾昭明的责任。在他的严厉要求下,庾昭明一日一日长成了最好的样子。哪怕午夜梦回,那种骄傲与满足都时时萦绕心间。然而现在这块他亲手打磨出来的玉要主动陷入到泥淖里去。
他不能容忍。
高昌王压住火气,沉声道:“我告诉过你,你娶谁都可以,唯独不可以是博家的人,唯独不可以是博彤!”
然而庾昭明看着他父亲,笑了笑,问道:“父王既然可以娶博家的女子,为何我就不可以?”
安抚好孩子后从内堂过来的博王后正好听到这一句,脚步当即一顿。
庾昭明脸上那种似笑非笑让高昌王一瞬间怒急攻心,他当即抄起手旁的茶碗砸向了庾昭明身旁的地上,“放肆!”
茶碗在地上碎开,发出清脆刺耳的破裂声,留下白色的印迹。茶水四溅,打湿了一贯干燥的地砖。这突如其来的一声,让博王后忍不住握住了嘴。
高昌王无视地上的残渣与碎片,一步一步走到了庾昭明的身前。他的身形这几年开始有微微的佝偻,看起来没有儿子那么高,但他一步一步走过来,带着愤怒,与毫不掩饰的威逼,走到了这个已然成年的儿子面前。
“你,”他朝庾昭明指了指,下颚绷紧,“我不管你心里怎么想,也不管你怎么看,今日我与你商议的,是高昌大王子的婚事,不是你庾昭明的婚事。你最好明白这一点。”
庾昭明面色冷峻,如同高山上千年不化的寒冰。他明白父王的意思,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拱手行礼,然而转身走了出去。
身后,是一片深海一般的寂静,带着蓬勃的,即将将人卷入海底的力量。
大王子离开后,堂上呼吸罕闻,噤若寒蝉。高昌王仍死死看着空无一人的大殿门口,他站了许久,终于径自走出了后殿。
高昌王走后,博王后从刚刚掩身之处走了出来。环銮急促而轻声的命人赶快收拾地上碎裂的残瓷。
博王后立在当地,同样看着大殿门口。大王的身影也早已消失不见。环銮请她坐下,又送了一碗茶到博王后手边。
博王后端着茶,温热的触感不能抵消此刻她心中的战栗和寒冷:刚刚,是她第一次见大王发这么大的火。
她看着地上砸出的痕迹,久久不语。
“姑姑,博彤必须尽快嫁出去。”
高盛宫后殿,博王后与姑姑博夫人坐得很近。
她疏忽了,她先前一直以为大王子和博彤二人不过是小儿女间的嬉闹,一旦分开自然就冷淡了,却未料到大王子钟情至此。
必须把博彤嫁出去。如今大王子和大王闹到这番地步,为了避免进一步的争吵,她能做的唯有让家中尽快把博彤嫁出去。
博夫人没有应声。她心中惊诧,忍不住低声确认道:“大王子果然和大王闹到如此地步?”
博王后不愿再多说,只点了点头。
“大王绝对不会允许大王子娶博彤。”博王后道。其实那日大王子的那句诘问令她颇感脸面辛辣,但她想从旁协助解决此事。
博夫人没有说话,只有一双眼睛越来越亮。
有机会了。
一种兴奋从博夫人的心底生了起来。这种兴奋感她熟悉非常,一如当年得知大王对博纹特别留意之时。
博夫人脸上慢慢露出一个笑:“堵不如疏。”
博王后当即明白了博夫人的意思,皱眉喊了一声“姑姑!”大王眼下如此愤怒,姑姑还想做什么?!
“大王子既然为了大王违背父命,我们若此时匆匆将博彤嫁出去,大王子必然反应激烈。若是做出什么亡命天涯之举,那才是真正悔之晚矣。”
博王后闻言一顿。
说到这里博夫人心中忽然一动,她靠近侄女,一手撑着博王后的膝盖,眼睛一瞬不瞬,“一动不如一静,堵不如疏。除非,你觉得让大王子为了博彤亡命天涯更好。”
最后这一句话低微得近乎耳语,博王后却悚然一惊,耳边如雷炸响。
“姑姑!”博王后当即喝道。然而这一声如同高空之上远远炸开的烟花,只见其形,不闻其声。
博夫人坐正了身体,慢斯条理的捋着衣带坐。她喜欢繁复的花纹,又因为身份高贵,因此常以金银丝线入绣,翩跹走动之际,暗光闪闪,携光带影。
“我只是这么顺口一说。不过,”博夫人侧头笑道,“如果你不那么想的话,就听我的,什么都不要做。”
回到东宫后,庾昭明坐在书房内,满室静默。忽然一侍从捧着一封信急急走了进来。是赭石城来的信。
信摆在庾昭明的面前。侍从退下了,庾昭明却好一时才伸手将信打开。信里,博彤问婚姻之事是否属实。
信很短,庾昭明却并不似先前那般当即回信。他慢慢将信收起来,然后唤人。人到后,他道:“安排一下,我要见一见虢小娘子。”
虢丹由她二哥护送,到了约定的地方。这是靠近宫城一个花园。站在池塘的岸边,可以看到亭子里的光景。
窗格都打开了,池塘水面上的波纹一圈一圈地荡远。虢丹向庾昭明行了一礼,庾昭明虚扶了扶,然后请她坐下。
一时无话。虢丹正想开始话题,庾昭明已然切入。“今日冒昧邀请,想必小娘子已知道是为了何事。”
虢丹点了点头。
“婚姻是结两姓之好,昭明不敢不慎重,有一事,需向小娘子说明。”
“请说。”
“眼下我正在政事堂学习,事务繁忙,暂不欲成婚。”庾昭明本想说自己心悦一人,因此不能成婚,转念还是改了口风。
亭间寂寂。池塘水面下也许有鱼浮了上来,张口吞落叶,以至于水面上的波纹骤然打乱。
庾昭明站了一会儿,见得不到虢丹的回应,正要出言告辞。忽然虢丹抬头,一双明亮的眼睛映着水光看着他,道:“大王子或许不知,我,心悦大王子多年。”
庾昭明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