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雍容华贵的金纱帘帐,珍稀红木榻上,放置着绣着精巧海棠花的枕垫。
妆容精致的老妇人正侧躺在木榻上,以手撑着额,双眼微合,她虽已年近花甲,却因保养得好,脸上还只是有些淡淡的皱纹。
一位女婢轻手轻脚地上前来,将木榻边的案台上熏香重新换了一批。
“这个味道倒是不错,之前怎么从未闻到过。”老妇人满意地开口。
女婢行了一礼,“回太后,这是从西夏新进来的香料,成分特别得很,据说有安神定心的功效。”
“不错,异域倒是也有好东西。”
女婢退下后,一位侍卫模样的男子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殿外。
他走上前,单膝扣地,向榻上之人抱拳示意:“太后,四皇子回来了。”
闻言,太后睁开了眼:“子安今日表现如何?”
“还是老样子,见人便躲起来了。”
太后失落地叹了口气,这么多年了,这个孩子虽然已经比最开始时改变了许多,但依然无法像个常人一般与人交流。
这样的孩子出生在皇家,定然要被当成耻辱,若是未来没有了她,他如何生存得下去?
“不过……”陆风迟疑着道,“下属倒是见到,四皇子与一位女子似乎私交甚密……”
太后微眯的双眼忽然亮了亮,“你同哀家详细说说。”
陆风将在林中看到的容适背起温雪的事情大致描述了一番,太后听完展颜而笑。
容适是她自小照看大的,他什么脾性她是清楚的,能做出这样的举动已然是前所未有,必定是对方真的能让他放下戒备,他才愿意这般。
终于听到一件令自己舒心的事了,太后伸手揉了揉太阳穴,唇角微扬:“过段日子哀家便去大铭寺礼佛,到时你便追随子安行事,这几日暂且依旧看着他,有什么情况便同哀家汇报。”
“是。”
另一边,容适回到宫里,便将自己一个人关在了房内。同往日一般,翻开了一本书翻阅,可这次,他却什么也看不进去。
自诗会回宫之后他便始终一言不发,满脑子都是一个念头:他相信了那女子,可那女子竟是在耍他!她为什么要如此作为?是见他好欺负,还是同别人一样当他是个傻子?
脑中浮现她笑意满满的双眸,令他一点也不想以这样的恶意去揣度她,可这样的念头却控制不住地冒出来,令他的心发慌。
他无法不用恶意与怀疑去揣测他人,以至于他从来没想过,这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玩笑。
耳边突然响起她走时说的话:“明日午时这里见……”难道连这句约定的话,也是故意说出来耍他的吗?
*
马车慢慢悠悠地行进,温雪半倚于车窗,柔和的春风自帘外偷偷泄进车里,吹得她脸上不自觉带了暖意。
这一切,美好得有些不真实。
温珩留意到,自家妹妹今日有些反常。
自打诗会结束,温雪这一路便有些心不在焉,时而还呆呆地望着马车外笑容满面,让他一眼便瞧了出来。
“怎么了?这是见到了哪位公子哥,春心荡漾丢了魂了?”
温雪收敛了笑意,无语地瞪温珩一眼。
不得不说,还真叫他说对了一半。
见自家妹妹竟是没有反驳,温珩宛如发现了什么宝贝似的,一脸惊奇,“咱家这棵小树开出桃花来了?来跟哥哥说说,对方是谁?是太尉府上的二公子,还是御史家的小公子,难道,是年少有为的少卿大人?”
这几位,可是他在求娶的公子中考量出来最优质的几位,放眼整个京都,也是一表人才,今日在诗会上又表现出彩,妹妹也定是瞧上的这几位之中一个。
只是他不知的是,温雪根本就连瞧都没瞧诗会一眼。
见温雪迟迟不答话,温珩困惑地皱了皱眉。
“都不是?可求亲的公子中相貌端方的就这么几位了……莫非,你是看上其他人了?”
温雪有些微恼,也不应和他。
温珩收起了手中的折扇,长吁短叹。
“哎,妹妹长大了,眼中有了意中人,便不将我这哥哥放在眼里了。”
“不过你放心,我家妹妹好不容易红鸾星动一回,开了朵桃花,无论这是朵烂桃花就是艳桃花,做哥哥的千方百计也要替你抢过来。”
温珩一本正经,信誓旦旦,让温雪哭笑不得。
她看上的这一位,恐怕还真不是他说抢便能抢的。
“哥哥,你就不要瞎猜了。”
撇开头去不理会他,揭开车窗的帘子,温雪探出头去,吩咐车夫行得再快些。
马车的速度明显加紧了,也变得更加颠簸。
轻笑一声,温珩眼带戏谑,“你叫马车行这么快,可是恼羞成怒了,不想面对哥哥?”
温雪看一眼哥哥,道:“想来这马车还是行得太过稳当,才没能将哥哥脑中稀奇古怪的想法颠出去。”
温珩笑容一僵。
心道,他可真是有位温柔体贴的好妹妹啊。
马车稳稳地停在了尚书府前。
太平盛世,国民富饶,尚书府又是皇帝钦赏的府邸,更是气势恢宏。
想到上一世,尚书府被抄家后的萧条景色,温雪不禁心中酸涩。
这是她重生回来第一天见到父母,自前世家道中落后,她就再也没有见过二老。
她爹爹是当朝的尚书大人,如今身居高位,却也是平头百姓出身,身边只有一位妻子,就是兄妹二人的母亲。
如今朝中官员,哪个不是三妻四妾,唯独温雪家中父母二人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她爹爹时常被笑话“惧内”,也从不矢口反驳,如此感情,逐渐也就成了佳话。
也正是如此,温雪前世才不愿意早早将自己嫁了出去,非得亲自寻一个良婿。若非如此,她恐怕也没机会遇上容适了吧。
回到家中,早已备好了饭菜,桌上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碗筷整齐。一家人坐在一块,像极了寻常百姓家的光景。
看着这场景,温雪心中深藏的苦楚也趁机冒出了头,令她忍不住眼底泛了些水光。
注意到温雪的反常,温夫人停下了夹菜的动作,目光严厉地扫向温珩:“你小子,是不是又欺负妹妹了?”
莫名受了一番苛责的温珩一脸茫然:“娘,我没有啊。想来,是雪儿今日出去遇见了……”
“意中人”三个字还未说出口,温雪就生生将眼泪憋了回去,夹起一口红烧肉丢进温珩碗里,笑吟吟道:“哥哥你回来时不是说饿了吗?那还不多吃一些,嘴是用来吃饭的,不是用来说胡话的。”
温珩闭了嘴,闷头吃饭。二老相视一眼,若有所思。
这么一折腾,温雪想要落泪的心思荡然无存,目光落在了饭桌上,随意夹起一口,都是她记忆中的味道。
“果然是自家府上的饭菜香,比皇宫里的都美味呢。”
温夫人笑着给温雪舀了一口汤,“你这小孩,惯会花言巧语,你何时吃过皇宫的饭菜了?”
温雪眨眨眼,呀,糟糕,一不小心说漏嘴了。她不仅吃过,还吃了很多年呢。
所幸,温廷不赞同地反驳:“怎么没吃过了?你忘了皇上寿宴时,摆了一天的皇家宴席?”
温夫人愣了愣,点点头,“倒也是……”而后又反应过来,“哎,不对呀,就算是去过,可那是快十年前了吧,雪儿才六岁,还能记得些什么?”
被夫人一噎,温廷讪讪地转移话题:“确实如此,这么一说,年末便是皇上不惑之年的寿辰了,想必不久后就要操办一番,到时自然有机会入宫品山珍海味。”
温夫人喝了一口汤,嗤笑一声。“哦?咱们家是普通人家的饭菜,确实比不得山珍海味。”
“这这,粗茶淡饭也别有一番滋味……”
“原来咱们家这满桌饭菜在尚书大人眼里便是粗茶淡饭了。”
“……”
见爹爹一脸无奈,接不上话来,温雪不由得笑出了声。温廷立马瞧了过来,她这才低下头,拿袖子遮住了嘴。
温夫人瞪了演温廷,嗔怒道:“你瞧你,这么大年纪了,就知道让儿女看笑话。”
温廷哑口无言。
温雪赶忙往嘴里塞了一大口米饭,乖乖吃饭。
这种感觉……真令人怀念。
家庭地位已然暴露无遗,温廷便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温珩身上:“近日在太学学得如何?”
天启重视才学,发扬读史明鉴之道,太学殿上便挂着皇帝钦赐的文书,写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京都里十几岁,凡是有些身份地位的少公子,基本都会被送往太学就读,因而太学里多是皇亲国戚、名门贵族。
温雪也是个爱读书的,要不得怎么在京都还算得上是颇有名气的才女,可惜她是个女儿身,学得再多也不得入朝为官。她记得,太学里学得好的,便有机会被皇上钦点为官,哥哥便是在一年后上任的刑部侍郎。
不过不论哪家子弟,总是不大乐意被父亲问起学业,温珩讪讪道:“尚可,尚可。”接着便不动声色地转移话题,“对了爹娘,孩儿记得,前几日国公府可是来府上说媒来了?”
接着便将视线投到了温雪身上。
顿时,温雪一口饭噎在了嗓子口。
妆容精致的老妇人正侧躺在木榻上,以手撑着额,双眼微合,她虽已年近花甲,却因保养得好,脸上还只是有些淡淡的皱纹。
一位女婢轻手轻脚地上前来,将木榻边的案台上熏香重新换了一批。
“这个味道倒是不错,之前怎么从未闻到过。”老妇人满意地开口。
女婢行了一礼,“回太后,这是从西夏新进来的香料,成分特别得很,据说有安神定心的功效。”
“不错,异域倒是也有好东西。”
女婢退下后,一位侍卫模样的男子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殿外。
他走上前,单膝扣地,向榻上之人抱拳示意:“太后,四皇子回来了。”
闻言,太后睁开了眼:“子安今日表现如何?”
“还是老样子,见人便躲起来了。”
太后失落地叹了口气,这么多年了,这个孩子虽然已经比最开始时改变了许多,但依然无法像个常人一般与人交流。
这样的孩子出生在皇家,定然要被当成耻辱,若是未来没有了她,他如何生存得下去?
“不过……”陆风迟疑着道,“下属倒是见到,四皇子与一位女子似乎私交甚密……”
太后微眯的双眼忽然亮了亮,“你同哀家详细说说。”
陆风将在林中看到的容适背起温雪的事情大致描述了一番,太后听完展颜而笑。
容适是她自小照看大的,他什么脾性她是清楚的,能做出这样的举动已然是前所未有,必定是对方真的能让他放下戒备,他才愿意这般。
终于听到一件令自己舒心的事了,太后伸手揉了揉太阳穴,唇角微扬:“过段日子哀家便去大铭寺礼佛,到时你便追随子安行事,这几日暂且依旧看着他,有什么情况便同哀家汇报。”
“是。”
另一边,容适回到宫里,便将自己一个人关在了房内。同往日一般,翻开了一本书翻阅,可这次,他却什么也看不进去。
自诗会回宫之后他便始终一言不发,满脑子都是一个念头:他相信了那女子,可那女子竟是在耍他!她为什么要如此作为?是见他好欺负,还是同别人一样当他是个傻子?
脑中浮现她笑意满满的双眸,令他一点也不想以这样的恶意去揣度她,可这样的念头却控制不住地冒出来,令他的心发慌。
他无法不用恶意与怀疑去揣测他人,以至于他从来没想过,这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玩笑。
耳边突然响起她走时说的话:“明日午时这里见……”难道连这句约定的话,也是故意说出来耍他的吗?
*
马车慢慢悠悠地行进,温雪半倚于车窗,柔和的春风自帘外偷偷泄进车里,吹得她脸上不自觉带了暖意。
这一切,美好得有些不真实。
温珩留意到,自家妹妹今日有些反常。
自打诗会结束,温雪这一路便有些心不在焉,时而还呆呆地望着马车外笑容满面,让他一眼便瞧了出来。
“怎么了?这是见到了哪位公子哥,春心荡漾丢了魂了?”
温雪收敛了笑意,无语地瞪温珩一眼。
不得不说,还真叫他说对了一半。
见自家妹妹竟是没有反驳,温珩宛如发现了什么宝贝似的,一脸惊奇,“咱家这棵小树开出桃花来了?来跟哥哥说说,对方是谁?是太尉府上的二公子,还是御史家的小公子,难道,是年少有为的少卿大人?”
这几位,可是他在求娶的公子中考量出来最优质的几位,放眼整个京都,也是一表人才,今日在诗会上又表现出彩,妹妹也定是瞧上的这几位之中一个。
只是他不知的是,温雪根本就连瞧都没瞧诗会一眼。
见温雪迟迟不答话,温珩困惑地皱了皱眉。
“都不是?可求亲的公子中相貌端方的就这么几位了……莫非,你是看上其他人了?”
温雪有些微恼,也不应和他。
温珩收起了手中的折扇,长吁短叹。
“哎,妹妹长大了,眼中有了意中人,便不将我这哥哥放在眼里了。”
“不过你放心,我家妹妹好不容易红鸾星动一回,开了朵桃花,无论这是朵烂桃花就是艳桃花,做哥哥的千方百计也要替你抢过来。”
温珩一本正经,信誓旦旦,让温雪哭笑不得。
她看上的这一位,恐怕还真不是他说抢便能抢的。
“哥哥,你就不要瞎猜了。”
撇开头去不理会他,揭开车窗的帘子,温雪探出头去,吩咐车夫行得再快些。
马车的速度明显加紧了,也变得更加颠簸。
轻笑一声,温珩眼带戏谑,“你叫马车行这么快,可是恼羞成怒了,不想面对哥哥?”
温雪看一眼哥哥,道:“想来这马车还是行得太过稳当,才没能将哥哥脑中稀奇古怪的想法颠出去。”
温珩笑容一僵。
心道,他可真是有位温柔体贴的好妹妹啊。
马车稳稳地停在了尚书府前。
太平盛世,国民富饶,尚书府又是皇帝钦赏的府邸,更是气势恢宏。
想到上一世,尚书府被抄家后的萧条景色,温雪不禁心中酸涩。
这是她重生回来第一天见到父母,自前世家道中落后,她就再也没有见过二老。
她爹爹是当朝的尚书大人,如今身居高位,却也是平头百姓出身,身边只有一位妻子,就是兄妹二人的母亲。
如今朝中官员,哪个不是三妻四妾,唯独温雪家中父母二人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她爹爹时常被笑话“惧内”,也从不矢口反驳,如此感情,逐渐也就成了佳话。
也正是如此,温雪前世才不愿意早早将自己嫁了出去,非得亲自寻一个良婿。若非如此,她恐怕也没机会遇上容适了吧。
回到家中,早已备好了饭菜,桌上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碗筷整齐。一家人坐在一块,像极了寻常百姓家的光景。
看着这场景,温雪心中深藏的苦楚也趁机冒出了头,令她忍不住眼底泛了些水光。
注意到温雪的反常,温夫人停下了夹菜的动作,目光严厉地扫向温珩:“你小子,是不是又欺负妹妹了?”
莫名受了一番苛责的温珩一脸茫然:“娘,我没有啊。想来,是雪儿今日出去遇见了……”
“意中人”三个字还未说出口,温雪就生生将眼泪憋了回去,夹起一口红烧肉丢进温珩碗里,笑吟吟道:“哥哥你回来时不是说饿了吗?那还不多吃一些,嘴是用来吃饭的,不是用来说胡话的。”
温珩闭了嘴,闷头吃饭。二老相视一眼,若有所思。
这么一折腾,温雪想要落泪的心思荡然无存,目光落在了饭桌上,随意夹起一口,都是她记忆中的味道。
“果然是自家府上的饭菜香,比皇宫里的都美味呢。”
温夫人笑着给温雪舀了一口汤,“你这小孩,惯会花言巧语,你何时吃过皇宫的饭菜了?”
温雪眨眨眼,呀,糟糕,一不小心说漏嘴了。她不仅吃过,还吃了很多年呢。
所幸,温廷不赞同地反驳:“怎么没吃过了?你忘了皇上寿宴时,摆了一天的皇家宴席?”
温夫人愣了愣,点点头,“倒也是……”而后又反应过来,“哎,不对呀,就算是去过,可那是快十年前了吧,雪儿才六岁,还能记得些什么?”
被夫人一噎,温廷讪讪地转移话题:“确实如此,这么一说,年末便是皇上不惑之年的寿辰了,想必不久后就要操办一番,到时自然有机会入宫品山珍海味。”
温夫人喝了一口汤,嗤笑一声。“哦?咱们家是普通人家的饭菜,确实比不得山珍海味。”
“这这,粗茶淡饭也别有一番滋味……”
“原来咱们家这满桌饭菜在尚书大人眼里便是粗茶淡饭了。”
“……”
见爹爹一脸无奈,接不上话来,温雪不由得笑出了声。温廷立马瞧了过来,她这才低下头,拿袖子遮住了嘴。
温夫人瞪了演温廷,嗔怒道:“你瞧你,这么大年纪了,就知道让儿女看笑话。”
温廷哑口无言。
温雪赶忙往嘴里塞了一大口米饭,乖乖吃饭。
这种感觉……真令人怀念。
家庭地位已然暴露无遗,温廷便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温珩身上:“近日在太学学得如何?”
天启重视才学,发扬读史明鉴之道,太学殿上便挂着皇帝钦赐的文书,写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京都里十几岁,凡是有些身份地位的少公子,基本都会被送往太学就读,因而太学里多是皇亲国戚、名门贵族。
温雪也是个爱读书的,要不得怎么在京都还算得上是颇有名气的才女,可惜她是个女儿身,学得再多也不得入朝为官。她记得,太学里学得好的,便有机会被皇上钦点为官,哥哥便是在一年后上任的刑部侍郎。
不过不论哪家子弟,总是不大乐意被父亲问起学业,温珩讪讪道:“尚可,尚可。”接着便不动声色地转移话题,“对了爹娘,孩儿记得,前几日国公府可是来府上说媒来了?”
接着便将视线投到了温雪身上。
顿时,温雪一口饭噎在了嗓子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