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姐你来,我很安心
凌宇拿着左南春给他准备的东西在车上紧急请假,得到导师和辅导员的同意回复后,放下手机,他头向后靠,瞪大眼睛盯着车厢。最近的高铁已经没有了,他只能先坐火车再换乘。
车厢嘈杂,人声鼎沸,但却和他没有半点关系。
凌宇一遍遍地在脑子里回想着之前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光,不住地祈祷上天可以对老人好一点,最好车祸只是擦破皮没有大意外。
手机一直在震动,一部分是知道情况的同事同学发来消息询问,还有一部分是老家的亲戚发消息来问一些医院手续和证件相关的问题。
凌宇心里很乱,也有点烦,但他没办法把手机设置成静音,他需要及时回应。
电话打来了,是大姑略带哭腔的声音,“小宇,奶奶已经脱离危险了,但是……但是爷爷抢救无效。”
电话那边也很嘈杂,但凌宇觉得大脑一片空白。
“因为你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最久的孩子,你也长大了,所以,我们想来问问你,由你决定是火化还是土葬。”
凌宇许久没有张开嘴。
他知道爷爷最后想怎么办,但是他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豆大的眼泪从他的眼角落下来,虽然没有声音,但是凌宇一直在发抖。
旁边的乘客看到凌宇的表现,慌忙拿出卫生纸递给他,周边的人都非常关切。
凌宇哭得几乎无法呼吸,耳边是周围人的询问,耳机里是大姑的哭声。
调整了一会儿后,凌宇问:“如果家里还让土葬的话,就把爷爷埋在他最喜欢的那一块地方吧,他之前总是说那里山好水好景色好,还可以一抬头就望见爷爷奶奶的小院儿。”
“土葬好,我们其实也是想土葬。”大姑在那边有点犹疑,“不过还是得找人看看地气吧。”
凌宇已经不发抖了,“行,找人看看也行,那块地方爷爷已经看了很久了,应该没有问题。姑姑,我已经在回去的路上了。”
“行,小宇,你也要注意安全。”
“好的姑姑。”
凌宇放下电话,周围的乘客已经从他的电话里明白了为什么他那么伤心。大家都保持沉默,适时收起关心。只有隔壁座的姑娘把叠好的纸巾放在他手边。
凌宇哑着嗓子说了声谢谢,抬起胳膊压着眼睛。
手机依旧在震动个不停,到处都是消息。凌宇疲惫地打开手机,一条条翻着却都没有回应。他告诉自己要坚强要理智,家里还有奶奶等着。
左南春发来信息,告诉凌宇学校这边都已经安排好了,并问他家的地址。
“我知道你情绪不好,也不想回信息。有空的时候把你家具体位置给我发一下,我过去。”
凌宇不想理所有人的微信,但还是回复了左南春问地址的这条信息。
在这些瞬间,他格外的想见到左南春。
凌宇爷爷奶奶有三个孩子,但只有一个儿子却也早已去世。凌宇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
回到家,凌宇必须尽快承担起长子长孙的职责。虽并不像网上说的那样是因为家里有皇、位要继承的意思,但他们还是沿袭了很多旧有的丧葬传统。痛哭、守灵、亲人悲唱……这些习俗仪式,会让人最大化的寄托哀思。
即使逝者已逝,生人仍存,但那些悲痛将一直伴随,总会在生活中的各种细节里展现出来,并让在乎的人隐隐作痛。
凌宇披着白麻,跪在爷爷的灵前,有人来祭拜时,他会和祭拜者一起下跪,给爷爷烧一沓纸。而其他表姊妹则在院门口披麻等待,跪拜迎接前来吊唁的亲友。
最开始凌宇的眼泪一直掉,但他看到缠着绷带痛哭的奶奶时,突然就哭不出来了。他感到了肩上的担子。现在不是哭的时候,现在有太多需要做的事情,即使有很多长辈帮忙张罗场子,他依旧需要做很多事,同时还要注意奶奶的情绪。
不哭的时候,眼泪不会挡住视线,当然整个人也会很麻木。
凌宇在灵堂前跪了很久,饭并吃不下,但还是会塞进去,不然人会倒下。下葬那天起灵摔瓦是不可以耽误的事情。
上次父母去世时,他还是小小一个,也是这样跪着,但更多的是恐惧。而现在,他也是这样跪着,感到的更多是责任。大的凌宇和小的凌宇重合,做着一些重复做过但记忆里已经模糊的行为。
直到凌宇感受到旁边再次有人跪下来。大姑在说,“没关系的姑娘你是同学也可以不用跪的。”
熟悉的声音说,“没关系的阿姨,我陪一陪凌宇。”
凌宇抬头,看到是左南春。他三天没有眼泪的眼睛突然就看不清了,鼻子很酸。
“师姐。”
左南春安抚性地拍了拍他肩膀,没说什么话,表情很认真地跪下给凌爷爷烧了一会儿纸。
凌宇看着她的侧脸,眼泪一滴滴掉下来。他捏住袖子擦眼泪。
“我回来的时候,家里还有做了一半的熏肉香肠。我爷爷他们都已经做好了,就等在厨房烧果木熏香肠了。”
“虽然会有一半给两位姑姑,但他们每年都会给我留一大半,等我回来做给我吃。”
“我小时候最爱吃肉了,这两年臭美减肥吃得少,爷爷奶奶还总心疼地说是不是我学业压力太大,怎么都瘦了。”
凌宇几近哽咽,“师姐,你也吃过爷爷奶奶做的熏肉香肠,很好吃……对不对?”他扭头看左南春,三天就已经瘦得下颌线格外明显。
“嗯,很好吃。”左南春伸手把凌宇的眼泪擦掉,忍不住揉了揉他的头,“以后自己做,把爷爷的爱延续下去。”
大姑在一边看着,觉得左南春跪了挺久了,就把她扶起来,“南春,坐一会儿吧。”
奔波一路,左南春还没顾得上放下包。她又拍了拍凌宇肩膀,示意自己先离开一阵。大姑把表姐叫来,先在灵前守一阵,因为下葬前灵前烧纸和灯火不能断。
凌宇带左南春去自己之前住的小屋。屋子和他实验室的办公桌一样干净整洁,看得出来日常是有人在好好爱护维护,回家就可以直接住下。
“家里亲戚很多,基本上没有空房子了。这……这套床品是爷爷奶奶收拾干净的,师姐你要是不嫌弃就先住两天。”
左南春把包放在一旁的凳子上,示意凌宇不用在这里耽搁太久,毕竟陆陆续续一直有客人来。
凌宇在床边坐了一会儿,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他就那么看着左南春,眼睛红红的,表情很忧伤。
左南春克制住拥抱凌宇并抚慰性地拍拍他的背的冲动,只是伸出手在他眼睛下面碰了碰。
凌宇嘴角动了动,扯出一个微笑。
“可能笑的有点难看,但师姐你来我很开心,也很安心。”
左南春又伸手把凌宇的嘴角抚平。
“去吧,外面的宾客还在等你。”
接下来几天就是守灵,哭丧。亲人子女在灵堂里尽最后的孝道。逝者带着生人的思念、爱意、更多未完成的希冀、早知当初的后悔和一些些你为什么抛下我而去的怨念,冰冷且安静的躺在狭小的棺里。
每天晚上,左南春都会陪凌宇到很晚。凌宇也不怎么说话,他们就是一个跪着一个坐在一边,安静无声地烧纸。
但他们两个都知道,就这样不说话也会有一种力量互相支撑。
在凌宇肉眼可见地长出胡茬和黑眼圈的时候,风水先生算的恰当的日子也到了。
凌宇作为长子长孙起灵摔瓦,他和其他兄弟姐妹一起,送爷爷上山。
奶奶在身后撕心裂肺地哭,姑姑们一边要注意着她的伤口别再碰到,一边要注意她的情绪别哭到晕厥。
凌宇捧着灵牌在前面带路,几步一磕头。
这一路,将埋葬诸多欢欣与喜悦,也显露出许多真情与假意。
凌宇大部分时间脑子都是空白的,他不知道整个丧事的流程,因为家里请的有更懂流程的长辈负责。他没有思考,直片式跟随着做一些机械的动作。
这几天多亏左南春陪着他,他才能不论多少吃下一些饭。
整个人很累,很困,却又睡不着。心思很乱,却又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只有在看到左南春和奶奶等一些亲人时才有一些情绪波动。
外面的场地已经开饭,帮了好几天忙的许多叔叔阿姨们也终于可以和宾客一起坐下好好吃顿饭。许多人也借此契机来见久违的一面。
桌上偶尔会有人聊到爷爷表示叹息,但更多的话题还是聚焦在自己身上,在仍活于世的人身上,或讨论房车,或讨论孩子,或讨论自己。
时间还在流转,人们还需生活,只剩一些至亲的人,将一辈子活在潮湿的思念之中。这思念与伤痛终将随时间淡化,虽然不至于如洪水冲击,但也会像阵雨一样带来一些隐隐的刺痛,不影响生活,却始终会有一些情绪的波动。
大家都将回归正常生活,只不过总会在生活中被一些记忆轻微电|击罢了。
车厢嘈杂,人声鼎沸,但却和他没有半点关系。
凌宇一遍遍地在脑子里回想着之前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光,不住地祈祷上天可以对老人好一点,最好车祸只是擦破皮没有大意外。
手机一直在震动,一部分是知道情况的同事同学发来消息询问,还有一部分是老家的亲戚发消息来问一些医院手续和证件相关的问题。
凌宇心里很乱,也有点烦,但他没办法把手机设置成静音,他需要及时回应。
电话打来了,是大姑略带哭腔的声音,“小宇,奶奶已经脱离危险了,但是……但是爷爷抢救无效。”
电话那边也很嘈杂,但凌宇觉得大脑一片空白。
“因为你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最久的孩子,你也长大了,所以,我们想来问问你,由你决定是火化还是土葬。”
凌宇许久没有张开嘴。
他知道爷爷最后想怎么办,但是他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豆大的眼泪从他的眼角落下来,虽然没有声音,但是凌宇一直在发抖。
旁边的乘客看到凌宇的表现,慌忙拿出卫生纸递给他,周边的人都非常关切。
凌宇哭得几乎无法呼吸,耳边是周围人的询问,耳机里是大姑的哭声。
调整了一会儿后,凌宇问:“如果家里还让土葬的话,就把爷爷埋在他最喜欢的那一块地方吧,他之前总是说那里山好水好景色好,还可以一抬头就望见爷爷奶奶的小院儿。”
“土葬好,我们其实也是想土葬。”大姑在那边有点犹疑,“不过还是得找人看看地气吧。”
凌宇已经不发抖了,“行,找人看看也行,那块地方爷爷已经看了很久了,应该没有问题。姑姑,我已经在回去的路上了。”
“行,小宇,你也要注意安全。”
“好的姑姑。”
凌宇放下电话,周围的乘客已经从他的电话里明白了为什么他那么伤心。大家都保持沉默,适时收起关心。只有隔壁座的姑娘把叠好的纸巾放在他手边。
凌宇哑着嗓子说了声谢谢,抬起胳膊压着眼睛。
手机依旧在震动个不停,到处都是消息。凌宇疲惫地打开手机,一条条翻着却都没有回应。他告诉自己要坚强要理智,家里还有奶奶等着。
左南春发来信息,告诉凌宇学校这边都已经安排好了,并问他家的地址。
“我知道你情绪不好,也不想回信息。有空的时候把你家具体位置给我发一下,我过去。”
凌宇不想理所有人的微信,但还是回复了左南春问地址的这条信息。
在这些瞬间,他格外的想见到左南春。
凌宇爷爷奶奶有三个孩子,但只有一个儿子却也早已去世。凌宇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
回到家,凌宇必须尽快承担起长子长孙的职责。虽并不像网上说的那样是因为家里有皇、位要继承的意思,但他们还是沿袭了很多旧有的丧葬传统。痛哭、守灵、亲人悲唱……这些习俗仪式,会让人最大化的寄托哀思。
即使逝者已逝,生人仍存,但那些悲痛将一直伴随,总会在生活中的各种细节里展现出来,并让在乎的人隐隐作痛。
凌宇披着白麻,跪在爷爷的灵前,有人来祭拜时,他会和祭拜者一起下跪,给爷爷烧一沓纸。而其他表姊妹则在院门口披麻等待,跪拜迎接前来吊唁的亲友。
最开始凌宇的眼泪一直掉,但他看到缠着绷带痛哭的奶奶时,突然就哭不出来了。他感到了肩上的担子。现在不是哭的时候,现在有太多需要做的事情,即使有很多长辈帮忙张罗场子,他依旧需要做很多事,同时还要注意奶奶的情绪。
不哭的时候,眼泪不会挡住视线,当然整个人也会很麻木。
凌宇在灵堂前跪了很久,饭并吃不下,但还是会塞进去,不然人会倒下。下葬那天起灵摔瓦是不可以耽误的事情。
上次父母去世时,他还是小小一个,也是这样跪着,但更多的是恐惧。而现在,他也是这样跪着,感到的更多是责任。大的凌宇和小的凌宇重合,做着一些重复做过但记忆里已经模糊的行为。
直到凌宇感受到旁边再次有人跪下来。大姑在说,“没关系的姑娘你是同学也可以不用跪的。”
熟悉的声音说,“没关系的阿姨,我陪一陪凌宇。”
凌宇抬头,看到是左南春。他三天没有眼泪的眼睛突然就看不清了,鼻子很酸。
“师姐。”
左南春安抚性地拍了拍他肩膀,没说什么话,表情很认真地跪下给凌爷爷烧了一会儿纸。
凌宇看着她的侧脸,眼泪一滴滴掉下来。他捏住袖子擦眼泪。
“我回来的时候,家里还有做了一半的熏肉香肠。我爷爷他们都已经做好了,就等在厨房烧果木熏香肠了。”
“虽然会有一半给两位姑姑,但他们每年都会给我留一大半,等我回来做给我吃。”
“我小时候最爱吃肉了,这两年臭美减肥吃得少,爷爷奶奶还总心疼地说是不是我学业压力太大,怎么都瘦了。”
凌宇几近哽咽,“师姐,你也吃过爷爷奶奶做的熏肉香肠,很好吃……对不对?”他扭头看左南春,三天就已经瘦得下颌线格外明显。
“嗯,很好吃。”左南春伸手把凌宇的眼泪擦掉,忍不住揉了揉他的头,“以后自己做,把爷爷的爱延续下去。”
大姑在一边看着,觉得左南春跪了挺久了,就把她扶起来,“南春,坐一会儿吧。”
奔波一路,左南春还没顾得上放下包。她又拍了拍凌宇肩膀,示意自己先离开一阵。大姑把表姐叫来,先在灵前守一阵,因为下葬前灵前烧纸和灯火不能断。
凌宇带左南春去自己之前住的小屋。屋子和他实验室的办公桌一样干净整洁,看得出来日常是有人在好好爱护维护,回家就可以直接住下。
“家里亲戚很多,基本上没有空房子了。这……这套床品是爷爷奶奶收拾干净的,师姐你要是不嫌弃就先住两天。”
左南春把包放在一旁的凳子上,示意凌宇不用在这里耽搁太久,毕竟陆陆续续一直有客人来。
凌宇在床边坐了一会儿,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他就那么看着左南春,眼睛红红的,表情很忧伤。
左南春克制住拥抱凌宇并抚慰性地拍拍他的背的冲动,只是伸出手在他眼睛下面碰了碰。
凌宇嘴角动了动,扯出一个微笑。
“可能笑的有点难看,但师姐你来我很开心,也很安心。”
左南春又伸手把凌宇的嘴角抚平。
“去吧,外面的宾客还在等你。”
接下来几天就是守灵,哭丧。亲人子女在灵堂里尽最后的孝道。逝者带着生人的思念、爱意、更多未完成的希冀、早知当初的后悔和一些些你为什么抛下我而去的怨念,冰冷且安静的躺在狭小的棺里。
每天晚上,左南春都会陪凌宇到很晚。凌宇也不怎么说话,他们就是一个跪着一个坐在一边,安静无声地烧纸。
但他们两个都知道,就这样不说话也会有一种力量互相支撑。
在凌宇肉眼可见地长出胡茬和黑眼圈的时候,风水先生算的恰当的日子也到了。
凌宇作为长子长孙起灵摔瓦,他和其他兄弟姐妹一起,送爷爷上山。
奶奶在身后撕心裂肺地哭,姑姑们一边要注意着她的伤口别再碰到,一边要注意她的情绪别哭到晕厥。
凌宇捧着灵牌在前面带路,几步一磕头。
这一路,将埋葬诸多欢欣与喜悦,也显露出许多真情与假意。
凌宇大部分时间脑子都是空白的,他不知道整个丧事的流程,因为家里请的有更懂流程的长辈负责。他没有思考,直片式跟随着做一些机械的动作。
这几天多亏左南春陪着他,他才能不论多少吃下一些饭。
整个人很累,很困,却又睡不着。心思很乱,却又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只有在看到左南春和奶奶等一些亲人时才有一些情绪波动。
外面的场地已经开饭,帮了好几天忙的许多叔叔阿姨们也终于可以和宾客一起坐下好好吃顿饭。许多人也借此契机来见久违的一面。
桌上偶尔会有人聊到爷爷表示叹息,但更多的话题还是聚焦在自己身上,在仍活于世的人身上,或讨论房车,或讨论孩子,或讨论自己。
时间还在流转,人们还需生活,只剩一些至亲的人,将一辈子活在潮湿的思念之中。这思念与伤痛终将随时间淡化,虽然不至于如洪水冲击,但也会像阵雨一样带来一些隐隐的刺痛,不影响生活,却始终会有一些情绪的波动。
大家都将回归正常生活,只不过总会在生活中被一些记忆轻微电|击罢了。